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康定市锅庄的文化功能
福庄是康定地区独特的文化,在促进汉藏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岁月的流逝,康定锅庄也渐渐在人们头脑之中消失。以至于当一部以康定锅庄兴衰为背景的电视连续剧《康定情歌》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许多观众都不知道康定锅庄究竟是何物?那么究竟什么是锅庄?锅庄有什么功能?它是如何产生又是怎样灭亡的呢?一、两大企业所开展的行业或功能同一,两所有之关系同就是锅庄在康巴文化中,锅庄是一个多义词。据我所了解到的就有以下几种:用三个石头架设在火塘里支锅代灶、烧水煮饭的生活用具,即“支锅之桩”;在康东九龙等地,人们把男人上门入赘称之为“坐锅庄”;在康定金汤的拉脚沟一带则称有地有房的人家为“锅庄”;多数内地人知道的锅庄则是藏族的一种民间舞蹈,藏语称之为“卓”。不过,这些都不是本文所要说的锅庄。本文所说的锅庄指的是清代在康定地区出现的一种集客栈、货栈、中介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特殊企业。为什么把这种集客栈、货栈、中介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企业也称着为锅庄呢?传说在清代以前,康定的城市尚未兴起,更没有专门为商旅提供食宿服务的行业和设施。因而,藏族商人每每来到康定经商,都得自己搭帐蓬、支锅庄,烧火熬茶。平常则围坐在锅庄周围喝茶饮酒,兴起则围绕锅庄翩翩起舞(据说这就是藏族民间舞蹈“锅庄”的由来)。如此年复一年,不断往复。后来,随着藏汉贸易的繁荣和康定城市的兴起,有人便在藏商搭帐篷、支锅庄的地方建起了房屋,专门为来往藏商提供食宿服务。于是人们便将这种专门为藏商提供食宿、贸易服务的场所称之为锅庄。通过这则传说我们不难发现,康定锅庄之所以被称着为锅庄,这是因为康定锅庄是在藏商“支锅之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支锅之桩”功能的延续和发展。两者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不同的仅仅在于“支锅之桩”是个临时的场所,而锅庄则是固定的。二、什么是工作定义康定锅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多文化综合体,要对它作一个准确而又简明的定义还比较困难。既然如此,本文亦不必在此多费时间,而是尽量对康定锅庄的基本特征做出一些比较完整的描述。1.客房部下的酒店餐饮锅庄是专为藏商提供的食、宿场所,因而它具有旅店的性质或功能。但是,如果仅仅因此而将其理解为旅店则是不准确的。从服务范围上看,旅店只向客人提供食宿服务,而锅庄不仅要提供食宿服务,而且还要提供堆放货物的场所,为客人提供交易中介、翻译等多项服务。从获利方式上看,一般旅店都是通过直接为客人提供食、宿服务而获得利润;但锅庄并不直接向客人收取食宿的报酬,而是在客商从事贸易的价款中提取4%的“退头”(佣金)作为报酬。从服务对象上看,旅店一般是向所有的客人开放的,入住客人也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而住在锅庄中的客人均为藏族商人,且每一锅庄所住的藏商基本都比较固定。从服务方式上看,一般旅店都会为住店客人提供完整的食、宿服务,并不需要客人自备做饭和睡觉方面的生活用具。而在锅庄里,锅庄主一般只是向首次来住的藏商提供一套基本的生活用具,以后需要更新或添置的,则由藏商自己完成。2.般”中“物物交换”的误收锅庄是商品交易的场所。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康定锅庄就是商场。但是,如果把它当作日常意义上的商场来理解,也有明显之不妥。首先,一般商场都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以货币为流通手段的交换。而发生在锅庄里的交换行为是在藏商与汉商之间进行的,且多是以货易货的“物物交换”。其二,一般商场的经营模式是卖家直接面对买方,没有中介环节。而发生在锅庄里的交易则往往是买卖双方不见面,一切由锅庄主决定。即为卖方找买家,为买方找卖家,商品价格的确定等等,锅庄主起着决定作用。3.货栈、锅庄锅庄也是藏商堆放货物的场所,具有货栈的职能。但是,他与一般意义上的客栈是不相同的。货栈是专门堆放货物的场所,并以此为获利手段。而锅庄虽然为藏商提供货物堆放的场所,但它并不直接从其所提供的货物堆放和保管的服务中获得利润;并且,为客商堆放、保管货物也不是锅庄的唯一职能,它还要为客商提供食宿、喂养牲口和交易中介等服务。4.现代中介机构的兴起锅庄的另一职能是为藏、汉商人提供交易中介服务。这是锅庄最为重要的职能之一,锅庄的收入的直接来源。单就这一点来说,把锅庄理解为“中介”也许更为恰当。但锅庄与现代中介机构仍是有明显区别的。其中最大的一点就在于锅庄主不仅要充当买卖双方的贸易中介人,而且还要为贸易双方当事人提供信誉担保和充当翻译。并且贸易中的价格往往也是由锅庄主决定,而非货主。此外,锅庄虽然是从贸易中介中获得利润(退头),但“退头”一般都是由汉商承担,藏商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一般都不承担“退头”。5.德昌“锅庄”据《康定县图志》记载,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土司锡拉扎克巴被西藏驻打箭炉营官昌侧集烈杀害。四川提督唐希顺率兵征剿,以土司之妻贡噶袭职,其子坚赞德昌自木雅移住康定,建垒官寨,置土目于此,听差侍贡,名曰锅庄。这就是说早期的锅庄是为明正土司“听差侍贡”的,是明正土司政治统治中的一级办事机构。在康定地区至今还普遍流传有一种说法,康定历史上的四十八家锅庄分别为明正土司所属的四十八个土百户设立在康定的“办事处”,其职责是为明正土司听差侍贡和迎送往返于汉藏两地之间的汉藏官员。但是,随着康定商业贸易的不断发展,锅庄在经济活动中的功能不断加强,而在政治上的功能却不断弱化,以至于在清末至民国时期,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其经济活动。三、康德昌自木雅移住康,并在此生长了关于康定锅庄的产生,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早在元朝之时,康定就已有了锅庄。”其依据主要是:(1)元时就有藏商在打箭搭帐篷、竖起锅庄以解决食宿和交易。(2)民国二十六年(1937)曾有一份《康定锅庄调查报告书》,该《报告》称“惟据安家锅庄主人称,按家谱该庄当建于500多年前;又据江家锅庄主人称,该庄明洪武年间已成立”。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康定锅庄起源于清康熙年间。即明正土司自木雅移住康定后。这一观点来源于《康定县图志》。据该书记载: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土司锡拉扎克巴被西藏驻打箭炉营官昌侧集烈杀害。四川提督唐希顺率兵征剿,以土司之妻贡噶袭职,其子坚赞德昌自木雅移住康定,建垒官寨,置土目于此,听差侍贡,名曰锅庄。显然,这两种观点不仅在锅庄产生的时间上存在分歧,而且在锅庄的形成方式上也各不相同。面对这两种不同的说法,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专门的讨论。1.康德康德为藏汉贸易、商品集散中心而作的城市出现从目前所掌握的材料来看,康定锅庄起源于元代之说是难以成立的:第一,在我们看来,早在元代就有商人在康定搭帐篷、支锅庄,解决食宿和交易,这是不可否认的,但这并不能说明康定锅庄就一定是起源于元代。因为,作为商人自己搭建的锅庄,与后来兴起的作为锅庄业的锅庄虽有联系,但二者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前者是用于取暖、煮饭的生活资料,后者是一种社会职业或企业。况且,商人自搭帐篷、自支锅庄的行为正好说明当时康定的锅庄业还没有兴起;否则,就用不着商人自搭帐篷、自支锅庄。第二,该观点的另一重要依据是《康定锅庄调查报告书》中所提到的家谱。家谱虽有书证作用,但家谱不等于锅庄的“庄谱”,且该报告书也是使用的“据安家锅庄主人称”、“据江家锅庄主人称”等文字来表述,并没有家谱的实际材料。关于康定锅庄起源于清康熙年间一说始见于《康定县图志》,但《康定县图志》一书只提及在清康熙年间,明正土司在康定“置土目于此,听差侍贡,名曰锅庄”,并没有对该观点进行更多的解释和提供足够的论证材料。那么康定锅庄究竟产生于什么时间呢?我们认为康定锅庄作为一种特殊的、专门为藏汉贸易服务的企业或行业,它是从藏汉商业活动中分离出来的。而这种分离必须以高度发达的商业贸易为基础,以康定成为藏汉贸易的口岸和商品集散地为前提。因而,如果我们能确定康定成为藏汉贸易的口岸和商品集散地的时间,那么康定锅庄的形成时间便迎刃而解了。那么,康定作为藏汉贸易的口岸和商品集散地又是在什么时间形成的呢?据冯有志考证,在清代以前,由于受交通、语言的限制,外地汉民商人入康贸易者甚少。康定贸易仅限于当地土著藏民之间利用庙会时间从事一些互通有无的简单交易。藏汉贸易由来已久,为什么在清代以前康定仅有零星的简单的商品交换呢?首先,宋代至清代前期,川藏地区汉藏贸易的实质是茶马贸易。茶马贸易的内容比较单一,而贸易形式为高度垄断的“官营”。这种单一的、高度垄断的贸易是不可能形成高度发达的商品市场的。其二,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川藏茶马贸易市场原本设在黎州(今汉源),明洪武年间由黎州移至岩州(今泸定岚安)。也就说,直到明代,康定都还不是茶马贸易的市场。真正使康定成为贸易口岸和商品集散中心,应与以下两个事件密切相关:一是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将茶马贸易市场从岩州移至康定;二是清乾隆时期,废除了高度垄断的、单一的茶马贸易,取而代之的则是内容丰富的、以民营为主的边茶贸易。由于茶马贸易市场移至康定,边茶贸易迅速发展,使康定迅速成为一个十分繁荣的藏汉贸易口岸和商品集散中心。而繁荣的藏汉贸易口岸和商品集散中心的形成,才使康定锅庄的产生成为必然。由此看来,我们可以肯定康定锅庄的形成时间应不早于清康熙、乾隆两朝,《康定县图志》所说的康熙年间应基本可信。2.牛、马运输、土目治疗等4种形式的混合布局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在对锅庄形成的认识上,不仅在时间上存在分歧,而且在形成方式上也存在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认为康定锅庄是在藏商“支锅之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康定锅庄起源于明正土司在打箭炉建官寨、置土目的政治统治。以上两种说法谁对谁错,仅靠目前所掌握的资料还难以判断。前者依据的是民间传说,无史料印证。但从藏人经商的传统、生活的习惯,以及藏区城市兴起的一般规律来看,则是完全有可能的。藏人经商均用牛、马作运输工具。由于路途遥远,而沿途又人烟稀少,亦无客栈。故每到一站,便自支锅庄取暖、熬茶。这种方式直到牛、马运输被汽车运输所取代方告结束(其实在一些偏远乡村,至今依然存在)。因而,早期的商人到康定后都得自建锅庄这种临时性食宿场所是不容怀疑的。同样,随着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这些临时性食宿场所被固定场所取代也是必然的。因而,此说应该是符合逻辑的。后者虽是文字材料,但《康定县图志》一书的成书时间较晚,虽然要推翻其主张是困难的,但要证明这一观点成立的资料也并不多。因而,这两种观点成立的可能性均都存在。甚至康定锅庄的起源与这两说法均有关系,即一部分锅庄是由明正土司设置的土目办事机构转化而来,一部分则是民间自发形成的商贸机构。也有可能是先有这些民间商贸企业,而后明正土司利用这些企业的场所设置土目办事机构;或是先有这些土目办事机构,后来一些来康的商人便放弃原来搭帐蓬、支锅庄的临时场所而寄宿在土目办事机构中,使土目办事机构逐渐演化成为具有客栈、招待所性质的企业。当然,这些纯属个人推测,但并非没有可能。四、产生到消亡期的各阶段康定有多少锅庄?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走访过一些世居康定的老人,得到的回答完全一致,都说有48家锅庄。后来我们也查阅了《康定县文史资料选辑》、《甘孜州民族志》等资料。这些资料不仅明确肯定康定有48家锅庄的事实,而且罗列出了这48家锅庄的名称、地点、锅庄主人的姓名及其常住的藏商。由此看来,康定有48家锅庄是比较确切的事情。但康定锅庄的历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48家”的答案则是一个静态的描述。因而,这“48家”究竟是贯穿于康定锅庄从产生到消亡的整个历史过程呢?还是仅仅是其中的某一个阶段?如果仅仅是其中的某一个阶段,那么,这个阶段是其形成时期还是消亡时期?是其高峰阶段还是低潮阶段?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同样期望能通过采访和查阅史料来回答。但是结果并不理想,大致有三种不同情况。一是只笼统地说康定有48家锅庄,而不谈及这48家是什么历史时期的数据。这种情况在康定民间和近些年来许多谈论康定锅庄的文章中都比较常见。二是认为康定锅庄是明正土司下属的48个土百户在康定的办事机构,因而在其形成初期就已基本形成了48家的规模。三是《甘孜州民族志》中所提出的“康定锅庄在鼎盛时期达48家”。我们认为48家是康定锅庄在鼎盛时期的数据比较恰当。因为,事物发展总是有一个由产生到发展到消亡的过程。康定锅庄不可能一开始就48家一同产生,也不可能同时消亡,它总有一个由产生到鼎盛再到衰亡的过程。并且我们在调查中发现,48家既是一个普遍的说法,同时也是我们所了解到的最大数据。据一些康定人撰写的回忆录和现健在的一些老康定人回忆,在民国时期,康定锅庄的数量就已不足48家了,至解放前夕,只有约20家。那康定锅庄的鼎盛时期又是在什么时间呢?《甘孜州民族志》没有对这一问题给出答案。只有康定人刘仕权在其《康定四十八家锅庄》一文中给了我们一个至目前为止唯一的答案。他认为自1730年前后,明正土司率13家锅庄内附,经乾隆、道光八十五年间发展至48家;到1911年川边改土归流时只有30余家,解放前夕约存20家。这就是说,康定锅庄的鼎盛时期应该是在清乾隆至道光年间。五、社会历史之变:地位未完全为零也会消失社会康定锅庄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或行业,已经消失了近50年了。作为锅庄的物质载体———房屋也毫无踪迹可寻。康定锅庄哪去了?为什么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据康定县文史资料记载,19世纪末期康定锅庄已就开始走向衰落。清末已没落的就达15家,民国时期先后未经营或没落的又有15家,至解放前夕仅余18家。民主改革后,康定锅庄彻底消失在茫茫历史之中。康定锅庄为什么会走向衰落?1.新中国成立后,间关系开始被淡化康定锅庄是建立在边茶贸易基础之上的,边茶贸易的衰落必然引起康定锅庄的衰落。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农业机械设备租赁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墓地陵园墓地租赁期限调整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与文化传播公司合作推广合同2篇
- 2025年度个人信用汽车贷款额度调整合同4篇
- 2025年度绿色能源储藏系统采购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美容院美容院连锁经营管理股份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绿色建筑暖通系统性能评估合同4篇
- 2025年度建筑工地临时宿舍租赁服务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宁波市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劳动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养老服务业合作合同2篇
- 碳排放管理员 (碳排放核查员) 理论知识考核要素细目表四级
- 撂荒地整改协议书范本
- GB/T 20878-2024不锈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 诊所负责人免责合同范本
- 2024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 印度与阿拉伯的数学
- 会阴切开伤口裂开的护理查房
- 实验报告·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材分析主讲
- 电气设备建筑安装施工图集
-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件 第10章-地下建筑抗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