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知识整合
一、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中央集权的加强1.汉朝(1)郡国并行制①原因:吸取秦亡的教训。②目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③影响: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出现了“七国之乱”。利于汉初稳定政治局势,促进经济恢复。④解决: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推恩令”列侯归郡统辖“附益法”左官律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依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措施: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的防范。意义: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2)刺史制度:汉武帝后期,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东汉末年,州成为郡的上级机构刺史改称州牧,地方行政体制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一、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中央集权的加强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武帝加强在中央集权
的措施。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加强皇权,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确立察举制;实行刺史制度;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2.经济上,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3.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儒学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2唐朝1设道。唐太宗十道监察区唐肃宗时,道成为行政实体,地方体制变为道、州、县三级。2设节度使。唐朝中期割据势力发展。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藩镇割据唐玄宗在位时期,为了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其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这造成了一些军镇藩镇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史称“藩镇割据”。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一百多年直至唐朝灭亡。影响:藩镇割据造成了中央政府实际管辖地区的缩小,吐蕃、回鹘等少数民族相继建立地方割据政权;藩镇之内,征兵重敛,更是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一、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中央集权的加强史料在总结前代或历代中央地方关系的得失时,中国史学家常用轻重、干枝、首尾等关系做比喻。……外重内轻可能引发割据分裂的局面,促使统一王朝走向瓦解,这是汉、唐两代的教训;内重外轻虽无割据之忧,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在内忧外患交加的情况下,就有导致亡国的危险,这是宋、明两代的结果。——摘编自周振鹤《传统中国为啥难处理好中央地方关系》1形成原因①相同点: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地方割据势力恶性膨胀;中央无力控制地方割据势力。 ②不同点:西汉初年,刘邦铲除了异姓王,但又分封了一些同姓子弟做诸侯王,企图借此确保刘家天下,形成王国问题;唐后期安史之乱期间和平叛之后,各地节度使乘机扩大地盘和军队,形成了藩镇割据问题。2解决方法①相同点:西汉和宋代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削夺地方势力,把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军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的权力。 ②不同点:西汉政府是通过平叛战争和“推恩令”等形式逐步地削夺地方权力;唐末藩镇割据直至唐朝灭亡,北宋政府是通过统一战争和“杯酒释兵权”等削夺地方权力。一、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中央集权的加强
探究:汉初王国问题与唐藩镇割据的异同3.宋朝1问题:唐朝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2措施①军事:收兵权,充实中央禁军。②行政:文官任知州,设通判监督。③财政:中央掌控地方大部分财政。史料:通判……建隆四年963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职掌倅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史料反映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什么特点?通判监督知府,知府与通判互相牵制,反映出宋代通过地方分权强化中央集权。一、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中央集权的加强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史料宋朝建立后,吸取前代武人拥兵自重而皇权式微的教训,宋太祖确定了以文治国的方针和“右文”“重文”的价值取向,制定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为后继者以“祖宗家法”的形式继承下来。——摘编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3特点及影响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因为文人不懂军事而造成了军队战斗力低下。②分割地方权力,中央高度集权。有利于统一,防止分裂;但导致地方行政机构办事效率低下,中央机构人浮于事,造成冗官局面。③弱枝强干,守内虚外。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效镇压地方和农民阶级的反抗;但导致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原因。④发展科举制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但也造成了官僚队伍的庞大。一、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中央集权的加强4.元朝:实行行省制度1内容①中央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腹里”(河北、山西、山东)②派出地方机构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省的最高长官由朝廷任命。下设路、府、州、县。③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依据史料,指出元朝行省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征。特征:行省拥有部分权力,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一、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中央集权的加强2意义①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②促进了各民族交流和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得到加强。③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一、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中央集权的加强探究:由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发展特点。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特点:①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②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但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这就导致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③多层次管理。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一、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中央集权的加强结合上表及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一、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中央集权的加强演变趋势:①二级区划三级区划②辖区逐渐变小,数目逐渐增多,南方行政区划数目逐渐增多。③最高行政区划边界设置:山川形势和犬牙交错原则并行。④最高行政区划往往由吏治监察区和军务监督区转变而来。⑤地方权力越来越小,中央集权逐渐加强。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设置不同于汉族的行政制度进行管理。为什么?一、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中央集权的加强据下列史料分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规律。史料一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央行政制度的补充,地方行政层级调整必然受中央集权变化规律的影响。在各个朝代开始阶段,为了提高政权运转效率通常会减少地方行政层级。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发展史,正是中央集权加强到削弱、再加强再削弱的交替更迭,地方行政层级变化也表现为波浪式,最终随着封建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而趋于稳定。史料二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革新,是中央集权能力不断加强的客观需要,也是地方行政制度不断完善的内在要求。秦朝在郡政区实行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立,汉朝设置十三部刺史,唐朝设道对地方派遣监察官员,宋朝设置互不统属的路,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无不是中央加强集权的创新;隋朝罢除郡的建置,宋朝消除方镇割据,明朝废路为府,也是中央加强集权的变革。——以上史料均摘编自成军《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及启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规律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 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 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一、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中央集权的加强1.西汉:中枢权力开始分散(1)背景:汉初:汉承秦制,丞相位高权重。(2)措施:汉武帝时:设中朝,让身边侍从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决策机构外朝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执行机构(3)影响:削弱相权,加强皇权。2.魏晋南北朝时期1中央官制:逐步形成三省体制。2门阀政治的形成①概念: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的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士族享有特权,把持政权,世代为官,等级严格,标榜门第,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而门阀之外的地主阶层通称庶族,他们政治社会地位低下,只能任低级小官,被排挤在士族上层社会之外。东晋末至南朝,门阀士族衰落,庶族兴起,逐步执掌军政大权。二、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君主专制的强化2门阀政治的形成②形成原因③特点二、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君主专制的强化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士族享有特权,把持政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④衰落:东晋末至南朝,庶族兴起,逐步执掌军政大权;隋唐时期,科举制兴起,从而导致门阀政治逐渐退出历史舞台。⑤评价:一定的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缩小了选官的范围,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出现“因人设官”的现象,造成大量的冗员3.隋唐:三省六部制,相权被一分为三。1内容①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政令。②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③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2运作程序: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3特点:相权三分:提高行政效率职权分明:行政程序分工加强皇权:限制地方割据,推动部门牵制节制君权:弥补君主才干不足4评价①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了完整严密的体系,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②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二、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君主专制的强化二、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君主专制的强化唐宋时期中央行政制度的变迁。唐前期沿用三省六部制,在三省制下,尚书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三省议政场所叫政事堂唐太宗时期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唐玄宗后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取代三省体制,成为新的中枢体制。中书门下体制建立后,使职差遣体制逐渐定型,形成了不同于三省六部制的使职差遣体制宋代唐中期以来形成的中书门下体制逐渐演变为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对掌文武的二府体制,在二府体制下,户部、盐铁、度支在唐代财政使职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4宋朝1二府三司制形成:①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②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2)文官政治的形成: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①原因:经济: 租佃契约关系日益普遍,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政策:确定了以文治国的方针选官: 科举制度得到了较大发展,增加了寒门士人仕进的机会,教育: 官学、私学的数量和规模都超过了前代,也为文官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②表现:崇尚文治,奖励儒术二、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君主专制的强化(2)文官政治的形成:③评价:积极性 传统的贵族政治、武人政治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加强统治者对权力的掌控;书院兴起,学者辈出局限性 政出多门,效率低下;冗费增多,财政拮据;容易形成党争;头重尾轻,地方凋敝5.元朝1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2后期宰相权势扩大,有时甚至左右皇位继承。二、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君主专制的强化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钱穆《国史大纲》1据史料一,概括从汉至唐中枢机构的演变。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隋唐时期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二、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君主专制的强化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官僚机制运行方式的进步性。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加强皇权;对君权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宋代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宋史》3综合以上史料,归纳古代中国封建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另设机构,转移相权;分割相权以相互牵制。二、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君主专制的强化二、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君主专制的强化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在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1.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世官制,也叫世卿世禄制。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按照血缘关系世代相传,享有一定的采邑收入。战国时期,开始利用军功授爵的制度以替代世卿世禄制。2.汉朝:实行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自下而上推选人才地方长官推荐给中央,经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征: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官府征聘幕僚或属吏。自上而下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朝政治特点。①布衣将相②重视母族亲属关系③儒士受到重用④地方势力强大三、官僚体系的建设机制——选官、用官制度3.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1)含义:中央选中正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中正官由世家大族担任。(2)评价:一定程度利于政权稳定;门第家世成为选官依据,既不能体现民意,也使皇帝用人权旁落到地方士族手中,不利与中央集权。4.隋唐:实行科举制1过程: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唐:武举殿试宋:搜身锁院糊名誊录三级考试,三年一考三、官僚体系的建设机制——选官、用官制度对接社会现实·倡树家国情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考试招生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在选拔培养人才、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莘莘学子通过考试“跳过龙门”,实现了人生梦想,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同时必须看到,面对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面对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好教育的新期待,考试招生制度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一考定终身”的弊病日益凸显。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三、官僚体系的建设机制——选官、用官制度(2)科举制的特点贤能治国,为我所用考试内容以儒家经义为主,培养的人才秉承儒家传统教义,兼备治理国家、建设国家的能力标准客观,竞争公平 考试方式选拔人才,内容固定为儒家经义,根据考试成绩录取人才,考试时间固定,体现了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立法保护,稳定延续 国家自上而下进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是由国家推动运行,有立法保障,受政府保护三、官僚体系的建设机制——选官、用官制度(3)影响积极: 打破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 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带动民间崇尚人文、教育的社会风气 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推动世界文明发展;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较大影响消极:重才轻品 过于侧重学问标准,忽视品德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 “学而优则仕”禁锢思想 ,抑制科学技术的进步三、官僚体系的建设机制——选官、用官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三、官僚体系的建设机制——选官、用官制度时代选官制度措施标准夏、商、西周世官制亲贵合一世代相传血缘、姻亲春秋、战国、秦军功爵制养士、军功、客卿才能汉代察举制察访人才举荐做官品德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品第士人按品授官门第隋唐至明清科举制分科考试以成绩优劣定取舍才学发展趋势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选官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