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1页
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2页
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3页
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4页
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备注得意的校园1102、力量:通过观看沟通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和口头表达力量。3〔1、使学生体验与人合作、沟通的欢快,初步培育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敬重与赏识他人〔2情感,初步培育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数数,初步生疏10以内的数教学难点:有序的观看图,数数手口全都教具预备:主题图、投影仪一、创设情境引入课:了什么?你能用一句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吗?二、探究知,讲授课:1、实物投影主题图,你都看到了什么?能用上数字吗?生自由说,同桌相互说。指名说。引导学生在序地观看并一一数出来。问题:最小,哪个数最大。双数还有哪些,单数还有哪些?你还知道什么?三、稳固练习,形成力量:的身边藏着的数字吗?2、实践活动生自主观看,乐观表达。四、小结:今日我们学习了10以内各数的生疏,回家以后把今日学过的学问讲给家长听。板书设计:得意的校园1头大象2只兔子 3个蘑菇4只松鼠5个汉字6只小熊 7朵花 8棵树 9只鸟 10只蝴蝶1 2 3 4 5 6 7 8 9 10 备注教学反思:欢快的家园教学目标:1事物,并进展沟通。培育学生的有序观看力量。的乐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启迪才智,丰富想象力。教学重点集合。教学难点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分。教具预备:PPT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这些物品和数量用的是哪个数来表示的?1的作用事真大。二、探究知,讲授课乡村的早晨格外美,看一看图上有什么?1可以表示什么?1能表示很小的东西,也能表示很大的东西。第一名也用数字表示。“1”可以表示这么多事物,你知道生活中“1”还可以表示什么吗?2说一说,在生活中2可以表示什么?3呢?4呢?鼓舞学生多说。3、看图: 备注图上小朋友们在做什么?你宠爱踢足球吗??〔数有基数与序数之分〕5号运发动相邻和有谁?三、稳固练习,形成力量1、看懂题意,独立连线2、数一数,画一画引导学生弄清题意、自己试做,然后集中沟通。433题、的符号来,看谁画得快又准。四、小结:谁能说一说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板书设计:欢快的家园....表示数量的:1、2、3、4、5、6、7、8、9、10教学反思:玩具教学目标:进一步正确地数出5以内物体的具数;识田字格,能按要求正确、 备注1~5〔正确51~5〕教学重点:1~5的书写教学难点:1~5的书写格式,2和3的书写。1~5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二、探究知,讲授课1、指名说2、每说一种在练习本上用圆圈表示。1-5各数。形象记忆:1象小棒 2象鸭子3象耳朵4象小旗5象秤钩、均匀、娴熟。三、 稳固练习,形成力量其次行通过观看觉察要写涂色的三角形的个数。性。33题:数一数,填一填/挡住的是第几节车厢?用数字表示出来。1的后面是几?53相邻的数是几?1-5各数的写法,请大家要留意认真书写。比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51 2 3 4 5教学目标

小猫钓鱼备注学问:生疏0是怎么产生的;理解0的含义;会读、写0。力。活的联系。教学重点:生疏“0”可以表示没有教学难点:生疏“0”的其它含义教具预备:主题图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结伴到河边钓鱼,直到黄昏才回来,我们一起看他们的收获吧!二、 探究知,讲授课1、出示小猫钓鱼图:谁来介绍一下第一只小猫钓了几条鱼?用几来表示?第2只小猫呢?4只小猫吹胡子瞪眼睛地怎么了?一条鱼也没钓着用几表示呢?针轨迹。回到起笔处,一笔写成。2、引导学生观看温度计。这是什么?谁来介绍一下是做什么用的?这上面画的这些是什么?师指出003、引导学生观看直尺图。把自己的直尺拿出来,看直尺你觉察了什么?认真观看直尺是由哪个数字开头的?从0开头,0是起点。它在1的前1小。4、0的含义。通过刚刚的学习,0都有哪些含义?说明:0表示没有,0表示起点,0可以表示刻度,010。0,表示什么?三、 稳固练习,形成力量11题看一看,填一填。22题:读一读,写一写,照样子独立完成。3、一笔画分析题意。4、怎样数得快?鹏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有几个。板书设计:00,0,0,0文具教学目标 备注学问:生疏6~10各数,能正确数出6~10的物体个数;正确读、写6~10各数;顺数、倒数0~10各数。学生的反思和检查力量。的自信念,渗透爱科学的德育教育。教学难点:8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1-5各数。二、探究知,讲授课1、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文具请大家观看一下:图画上画了些什么?2、知道怎么做了吗?每一种文具各有多少/分别用数字几来表示?连线,指名说。6-10这几个数来表示?4、6-10的写法。形象记忆:6象哨子,7象镰刀,8象葫芦,9象“q”。重点讲9一笔写成,8从右上角起笔,上圆稍小,下圆稍大,10是由1和0组成,0从右上角起笔向左下角运笔,回到起笔处。三、稳固练习,形成力量1、练一练,第一题:看图画线,学生独立完成。2、其次题,数一数,写出数,再画圈。100。四、小结:6-10各数。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6——10的生疏6 7 8 9 10教学目标

欢快的午餐 备注1过程中,渗透对应的思想方法。2、能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热联系。教学难点:理解事物的多少的相对性。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餐具。快来帮助效劳员数一数还缺哪几种餐具,各缺多少?二、说一说1、比较松鼠和餐具的数量〔同样多〕(2)把小松鼠和餐具一一对应进展比较。2、比较两个事物的多少(1)比较松鼠和汤匙的数量松鼠的数量比汤匙的数量多汤匙的数量比松鼠的数量少(2)比较松鼠和杯子的数量松鼠的数量比杯子的数量少杯子的数量比松鼠的数量多3、比较三个事物的多少说一说比较的方法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用数数法比较三、练一练1、画一画2、哪一堆正适宜?3、比一比,最多的是谁?最少的是谁?四、总结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动物乐园 备注活动中,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2教学重点:生疏符号,并会读、写、应用。教具预备:情境图、动物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二、探究知,讲授课1、生疏同样多生疏等号=4只。可以用一个符号。“=”把两个连起来,4=4读作四等于四,“=”叫作等号。2、建立多、少、大、小的概念,生疏〈〉2只没有对应上,小兔比小猴多反过来小猴比小兔少。五大于三。33〈5读作三小于五3、=三、稳固练习,形成力量1、比一比,说一说:32只小鸟2453只,谁多谁少呢?引导学生用○代表小熊,△代表小兔,□代表小猴。小熊和小兔比,小熊和小猴比,你觉察了什么?这三种动物中谁最少,谁最多呢?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小鹿和小兔比,谁多谁少?313面填空,集体订正。出不同的答案。四、小结:号教学反思:其次单元 比较 备注过生日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地比较物体的大小,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2、理解物体大小或容器内装液体多少的比较方法。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把握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具预备:图片教学过程:倒上了饮料,桌子上还放着一个大西瓜和两瓶饮料,一家人为妈妈过生日,多欢快呀!二、知讲授块蛋糕中哪块最大,哪块最小,三块西瓜中哪块最大?哪块最小?1、比较三块蛋糕的大小2、比较三块西瓜的大小2:哪杯装的最多?哪杯装的最少?三个杯中饮料的多少。探究比较方法:1、运用观看法进展比较:三个杯中饮料的高度是一样的,但却不能由此推断三杯饮料装得同样多,由于假设认真观看,就会觉察杯子底部大小是不同的,那么哪个杯子的底部大,这个杯子装得饮料就多,所以其次杯装得最多,第三杯装得最少。登记每次倒入饮料的高度,再依据三次高度推断哪个杯子装得最多,哪个杯子装得最少。3:可乐瓶和果汁瓶谁装得多?两种饮料瓶谁装得多。探究比较方法:实际测量一下才能得出结论。三、练一练1、大的画“√”小的画“⊙”2、最大的画“√”最小的画“⊙” 备注3、哪个装得多?谁喝得多?四、总结教学反思:下课了教学目标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关系。方法。教学重点: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教具预备:实物、主题图教学过程:由于他观看事物格外认真,细小的差异也能看出来。今日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看精神,看谁观看最认真!二、主动探究1、活动之一看看你觉察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2、活动之二A比谁短?B〔同桌相互说〕3、活动之三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觉察了什么? 备注板书:一样长4、活动之四谁矮?谁最高,谁最矮?〔学生随便答复〕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确定的。5、活动之五1、比较谁喝的多师:今日,教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个小朋友:〔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小组争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三、独立思考:〔学生评价〕A: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有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马上会叫:1259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看一看有谁能得到一张小笑脸。1、自我评价。23、全班进展评价。板书设计:比高矮比长短比长短:物体的一端对齐教学反思:跷跷板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两个物体比较有了大小还有轻重之分。2、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 备注与数学的联系。教学重点:学会比较的方法。教具预备:主题图、图片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轻重看一看,都有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了什么?〔小熊重、小猴轻〕你是怎么知道小熊重,小猴轻的?师:从这幅图中你还能看出谁轻谁重?生疏轻和重。你还能说出你身边的物体谁轻谁重吗?二、实践操作,进展认知1、掂一掂盒谁轻谁重?为什么同样的书和文具盒,大家推断的不一样呢?有什么方法可以2~3的同学相互说一说,再交换东西掂一掂。一掂的方法能够比出谁轻谁重。小实践:再选择桌上的其他东西掂一掂,比一比,与同学沟通一下。2、称一称出示重量接近的一个苹果和一个梨。掂一掂:谁轻谁重?又能想出什么好方法呢?小结争论:你们能想出哪些方法? 备注放在天平的两边,让学生观看,现在你知道苹果和梨谁轻谁重吗?分小组活动。后称一称,说说谁轻谁重。谁轻谁重,称一称是最好的方法。一掂、称一称。明确:比较轻重,不能只看大小、大的不肯定重、小的不肯定轻,肯定要实三、稳固练习,深化生疏1123可先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思考的过程,再引导学生分析。四、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轻 重外表大的物体不肯定重。第三单元 加减法〔一〕一共有多少教学目标1、应把握的学问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正确计 备注5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动手操作,会与同伴沟通自己的观点。3、应培育的情感教学重点:初步感知加法的意义教学难点:依据加法的意义,正确列出加法算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1枝,2枝〕注:准时确定并鼓舞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换句话说,也就是左手拿的铅笔比右手少,对不对?找学生上黑板表示,可以让其他学生进展补充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还能提出更多的问题吗?孩子们观看的格外认真,提出的问题也格外棒,那到底有多少枝铅笔呢?可〔板书课题〕二、探究知,生疏加法32枝铅笔合在一起是多少枝铅笔呢?小组合作争论一下教师巡察,可作一些小提示12枝铅笔和在一起到底有多少枝铅笔呢?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用一个式子将它表示出来吗?”咱们学过没有?那你们知道它的意思吗?这个算式,咱们就称之为加法有多少枝?1+23相等?所以它们之间用什么符号连接?12都是加数,3是得数计算?22页,看看书中这幅图,你觉察了什么?那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吗?用什么方法计算? 备注三、课堂练习,加深理解注:师巡察,准时觉察学生的问题所在有不同的式子吗?可以吗?一起读一读3+2=5来表示?对于孩子们所说出的例子肯定要给与鼓舞用什么方法计算?自己列出式子四、全课小结五、布置作业找一找生活中有关加法的问题板书设计:生疏加法1+2=3 2+3=5 3+2=5教学反思:还剩下多少教学目标152、在具体情景活动种体会减法的含义,能说出减法算式,能生疏减号3、通过一系列活动,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难点:理解减法的含义教具预备:教材相关情境图及课件教学过程:以玩耍的形式复习知 备注、432,325”32个42只31个三、生疏减法,探究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意思,你能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有“去掉一局部”的意思吗?用什么方法计算?大家想指导吗?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同学们宠爱吃水果吗?走,我们到小红家去看一看〔出示主题图〕自学提问:树上有几个果子?小红摘走了几个?还剩几个?22个表示什么意思?352,我们就用数学符号减号“-”表示,就是去掉的意思板书:5-2?这个过程怎么表示?板书:5—2=3教读算式65—2=3,生活中还有哪些过程可以用这个算式表示?75-2=3同学们是怎么算的呢?鼓舞学生多种算法四、练一练,指导学生完成书中的相应练习 备注五、全课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减法的初步生疏5-2=3读作:523得意的小猫教学目标1、通过“小猫吃鱼”的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203、培育学生解决简洁问题的意识和力量。教学难点:理解一样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154根手指,你能说出减法算式吗?〔3根、2根、1根〕2、伸出拳头,问学生:这种状况该怎么列算式呢?该怎么计算?提示:一个都没有用什么数字表示?55得几?二、探究知出示主题图,引导:谁能依据这四幅图讲一个好玩的故事?1、依据第一、二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计算?2、依据第三、四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计算? 备注像这样类似的算式,你还能举例说几个吗?你觉察了什么规律?1题主题图,引导学生说说从这图中看到了什么?31+3=4表示什么意思?4、假设有几个小朋友也在做这个而玩耍,他们可能会消灭哪些状况?你会有减法算式表示出来吗?52幅情境图,让学生看图讲一个故事,并完成每幅图下面的填空三、练一练1、第一题让学生以竞赛的形式独立完成22题了什么33题个减法算式?四、全课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0的减法的生疏3-1=2 2-1=1 1-1=03-2=1 1-1=00教学目标

练习一 备注152、结合图进展减法的比照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5教学难点:5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过程:一、指导练习1、看图把算式填完整。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把算式补充完整。4-23+2各编一个小故事先每个同学在自己组里编,再请人在全班编。评一评:谁编的最好?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乏的地方?3、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4、按数的挨次填数1 〔 〕 3 4 〔 〕5 〔 〕 〔 〕 2 1〔 〕 〔 〕3 〔 〕 〔 二、数学小玩耍:回家1、2、3、4、5,每个同学依据自己的卡片的得数,把这些小卡片送回家,看谁送得又对又快。三、听算教师说算式,学生直接写得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能得100分。1+42+35-25-35-43+22-11+11+34-25-14-32+1 3-2 3-1 2+2 3+1 4-1〔全班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同学赐予鼓舞〕教学反思:猜数玩耍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加、减含义。2、学会“6”的加减法,能够讲清每道算式含意。3、重视学生生活中的阅历积存,培育学生的数感。 备注6的加减法66的加减法进展有序整理教具预备:教材情境图,棋子假设干教学过程: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玩耍引入:5以内的加减法,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下伸手指的玩耍好吗?4”。同桌之间相互做一做这个玩耍好吗?二、探究知、自主学习642,2教师板书算式。一组进展玩耍,并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教师随机板书。不能整理一下,给它们排队,使它们变得规律呢?引导学生观看算式,觉察特点。1+5=62+4=63+3=64+2=65+1=66+0=6让学生之间边操作,边按挨次说算式。662面有几个?随学生反响,教师板书6-4=2来,预备沟通。同学们在写算式的时候可以按肯定的挨次来写。列,觉察规律,并进展稳固练习。三、进一步体验感悟,加深理解 备注完成练习题1、填一填2、说一说3、画一画、填一填4、数学玩耍同桌两人合作做玩耍6玩耍:两人玩耍,一人先出几颗棋子〔不大于6颗6颗。四、总结背土豆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加、减含义。2、学会“7”的加减法,能够讲清每道算式含意。7的加减法77的加减法进展有序整理教具预备:教材情境图教学过程:一、电脑动画:老鼠偷土豆〔老鼠说〕我今日的收获真不小,背回来7〔同学们,袋子里还有几个土豆?你怎么知道的?二、探究知、自主学习把握得数是7的加减法。土豆只会掉一个吗?接着放动画,又掉一个,停顿放。如此下去,老鼠回到家,可能剩几个土豆呢?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像,列出算式。备注777式写出来,并进展有序排列,然后沟通。三、稳固实践、应用1、填一填 2、分一分,7根香蕉分给2只小猴,可以怎么分?3、说一说 4、画一画,填一填。 同桌两人合作做玩耍7玩耍:两人玩耍,一人先出几颗棋子〔不大于7颗7颗。三、总结教学反思:跳绳教学目标18、9的加减法。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的互逆关系。3、在教学活动中培育学生想象力、有序思考力量和表述力量。8、9的加减法8、9教具预备:挂图,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去看一看好吗?〔电脑出示跳绳图〕同学们,参与跳绳的都有什么样的同学? 备注二、探究知结合这个情境中的素材,同学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沟通。纳算式,按肯定的挨次写算式。呢,〔电脑出示图〕它画的是什么呢?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三、自主探究学习得数是9的加减法9-8=1〕算式、一个减法算式。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涂色,一人记录算式。教师引导学生沟通反响。教师适当板书。1+8=9 9-1=82+7=9 9-2=73+6=9 9-3=64+5=9 9-4=5……四、自主探究88减几。“√”。五、稳固练习、实践应用1、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21、2题。9473题。4、讲数学故事:“八戒吃瓜”。让学生看图,先在小组内试讲并把此题完 备注成。教学反思:得意的企鹅〔画图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解决简洁的数学问题,稳固“8”和“9”的加减法。2、指导学生学会看图,能口述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3、在理解的根底上,了解图中大括号、问号表示的含义。4、依据图意列算式。8、9的加减法,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教学难点:能依据图示正确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看一看,填一填。观看这幅图,你从中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二、探究知了解图中大括号问号表示的意义,进一步稳固得数是8、9的加减法。〔指大括号〕是大括号,它这就是问我们全部的企鹅一共有多少只。以后的数学中,我们会常常看到类似的大括号。反响,教师进展订正。1、说一说,算一算。电脑动画〔一些企鹅走到冰川的后面〕变为其次幅,再请同学们观看 备注小组内说说你的看法。〔9上面标有“?只”的大托号是求被冰山挡住的有几只。这里要让学生说出露被冰山挡住的一共有几只企鹅呢?你能列出一个减法算式吗?教师引导学生反响订正。三、探究体验、感悟、自主解决问题89教师进展订正。四、稳固练习、实践应用1、让学生做的手玩耍。22、3板书设计:画图解决实际问题6+3=9 9-3=6教学反思:小鸡吃食教学目标、结合小鸡吃食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实际意义,逐步进展解决问题意识。2、观看小鸡吃食的情境,初步把握“10”103、进展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力量。教学重点:会计算“10”的加减法。 备注教学难点:10分成两份的多种分法。用不同的分法解决凑十的问题。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9只小鸡,?二、解决问题1、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就是把左边跑来的小鸡和右边跑来的小鸡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9+1=10〔只〕2、一图两式同的理解列式:〔1〕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就列加法算式。8+2=10〔只〕〔2〕求其次个盘子里有几只小鸡在吃食,就列减法算式。10-8=2〔只〕3、探究填空方法摆学具:摆8个圆片代表左边的小鸡,摆2个圆片代表右边的小鸡,8210.10108个手指代表左边的小鸡,用2个手指代表右边的小鸡。法算式,求其中的一局部就写减法算式。4、拨一拨,填一填三、稳固练习1、看图写算式2、爬台阶3、说一说,做一做4、思考题1、2、3、4、5、6、7、8、这八个数分别填入□中。 备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0的加减法9+1=10 10-1=91+9=10 10-9=18+2=10 10-2=82+8=10 10-8=2乘车〔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教学目标1、通过玩耍情境,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含义。2、让学生边说边算,获得两步式题运算挨次体验。教学重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具预备:学具小棒教学反思: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乘车去郊外玩?今日,有几个小朋友乘车去玩,你们想不想看一看他们乘车的情景?二、探究知学生观看图画自主、合作探究,列出连加和加减混合算式1、出示第一幅图?请同学们观看这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你从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备注2、汇报沟通、要求“车上有几人?”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怎样列式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4、汇报沟通,教师进展计算挨次的指导。、出示其次幅图和第三幅图:认真观看,图上画的是什么?你又觉察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6、那现在车上有几人呢?应当怎样列式?引导学生争论,说明自己的想法,列出算式。那么这个问题应当怎样解决呢,请同学们再动手摆一摆。三、探究计算挨次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摆一摆。哪个小组来说一说?其余的三道题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沟通学习,并进展小组评价,对的在评价四、稳固练习、实践应用谁来说一说你们组的意见?2板书设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2+3+2=7 7-3+2=6 7-2-3=2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练习二备注1、通过各种玩耍,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练习加、减法。2、加强口算练习,提高计算速度。教学重点:10教学难点:10教具预备:数字卡片、计算卡片P46,110”为标准找朋友。分小组,发数字卡片P46,2任选一数,求其余。学生选数计算P46,3数棋子数,比多少。学生独立完成P46,4看图列算式。独立完成再沟通争论P41,5口算。口算接龙P47,6卡片上的数,一题一题轮番做,算对即一组人全部过河。3+2+5=109-2-4=3整理复习教学目标1102、学生提高口头表达与计算力量。1010以内的加减法整理成表格教学难点:找出表格中计算规律。教具预备:10以内的数字卡片和算式卡片、加减法表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 备注同学们看!教师这里有一个才智箱,你们猜一猜这里装的是什么?这个箱子里装的加法算式得数可能是多少?教师引导学生说出10以内加法的得数可能是0-10的数。0~1010。二、探究知学生归纳总结10以内加减法0~10子排排队吧!你们想怎样排呢?10想一想应当怎样写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然后在小组内沟通。好!下面10,9教师要人予确定,使学生明确,这些算式可以按肯定的挨次写,比方:得数1010989们现在可以调整一下。1108、7、6们像刚刚那样试着写在表格里。教师订正,帮助学生完成整个加法表的整理。着一行一行得认真看一看,最终再斜着看一看,你觉察了什么规律,在小组内说一说。引导学生汇报:横着看加法表找规律提问:认真观看第一排,你们觉察了什么规律?认真观看其次排,你们觉察了什么规律?观看第三、四、五……十一排。 备注竖着看加法表找规律提问:请你找一找,得数是几的算式最多?认真观看得数是10的算式有什么规律?9规律?斜着观看找规律提问:从上到下斜着看第一斜行加法表什么规律?其次斜行、第三斜行呢…你从中觉察了什么规律?在这些算式中,有几道特别的算式,你能找出来吗?看算式2+2上下的算式有什么特点?教师小结。210刚刚我们整理了10以内的加法算式,同学们整理的格外好,那么10以49让我们首先认真看图,谁能说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那么这些减法算式怎样整理呢?请小组内争论一下,然后自己完成在书上。教师进展订正。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我们利用刚刚观看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看,然后并进展小结。刚刚同学们复习的都很认真,同学们看,教师这里有73.引导学生自主评价0~10〔加5〕入成长记录袋中。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一〕 备注加法表 减法表〔觉察的规律〕教学目标110

整理与复习2、进一步强化学生用符号或语言来描述事物,对事物进展比较的力量。3、进一步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减法含义,正确娴熟的计算10教学重点:正确娴熟的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难点:进一步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减法含义。教具预备:小棒假设干教学过程:一、说一说我学倒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总结二、我的成长脚印三、我提出的问题四、稳固应用1、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2、说一说,填一填3、写出不同算式4、比一比,重的画“√”,轻的画“○”。5、思考题2、3、4、5分别填入□。□+□-□=□□+□-□=□在每个式子里每个数只能用一次。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第四单元教学打算 备注整理房间类的过程。2、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初步培育有条理地整理房间的习惯。教学难点:学会按肯定的标准进展分类的方法教具预备:教材主题图及“练一练“中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二、探究知、合作沟通、自主归纳、总结整理方法方法。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赐予帮助指导。〔可能消灭不同的表示方法,如把同类的圈起来,在同一类物品上画上一样的符号。学生在组内说自己的想法。汇报整理房间的方法,学生汇报时可能消灭以下状况:一起,由于它们是穿的;剩下的都是玩具,应当放在一起。2、分成四类:由于球是用来熬炼身体用的,应当把玩具和体育用品分开。同五类。一起就行了,又没有让我们搬家。对学生的方法进展适时评价。谈话:小明也觉察自己的房间很乱,他动脑筋想方法进展了整理。同学们请看,这就是小明整理后的房间〔课件出示整理好的房间。看到这个房间, 备注你想说些什么?四、稳固练习、实践应用11物,让学生逐个认一认再涂色。3谈话:妈妈从超市买回一堆物品,你能帮妈妈把这些东西分一分吗?2、实践活动。板书设计:学习用品:书、本、笔、文具盒服装鞋帽:上衣、裤子玩具:小汽车、小熊体育用品:球教学反思:一起来分类教学目标不同的标准分类有不同的分类结果。2、进一步体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3、初步培育学生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能按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展分类,体会分类标准不同匪类结果也不一样 备注教学难点:学会按不同分类标准进展分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去,只剩下笑笑和顽皮面对一桌子的东西发愁。小朋友,你们能不能帮一帮他们呢?二、学生自主、整理书包小朋友们把自己书包里的东西掏出来整理一下。然后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整理的。有困难的学生赐予帮助指导。组织学生进展小组汇报。他们是怎样整理的。课件出示顽皮和笑笑整理好的状况。三、总结整理、方法理一次,你还会有其他方法吗?四、稳固实践应用11〔〕第〔23〕小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汇报沟通。2、实践活动。谈话讲清要求:放学后在家长的带着下,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图书是怎板书设计:

整理书包第一种分法:数学书、语文书、…… 备注其次种分法:数学书、算术书……语文书、生字本……。第五单元位置与挨次前后教学目标1、通过在具体的情境中观看、思考,生疏物体前后的位置与挨次。2、能依据前后的挨次,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3、通过观看、沟通等活动,体会前后在生活中的应用。问题。教具预备:CAI教学过程:一、铺垫激趣,谈话导入二、创设情境,探究知“百米赛跑”有哪些运发动参与竞赛?推测冠军。竞赛途中,谁在最前面?;谁在最终面?你最宠爱什么小动物?它排在第几?它的前面有谁?它的后面有谁?同桌互说。反响。竞赛连续进展,为哪两只小动物加油?用“〔〕在〔 〕的前面;〔〕在〔〕的后面”来说一说两只小动物的前后关系。 备注〔1〕同桌互说。反响。师总结。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让学生自己观看,说给大家听;交换位置再观看前后变化。2、排队买票他前面有几个人,他后面有几个人?一共有几人?用算式来表示。顽皮想排在笑笑前面买一张票,你们认为可以吗?假设你是笑笑会怎样做呢?假设让顽皮站在笑笑的前面,行吗?观看图说一说。4、自己说说:下一站是__。我去动物园,还有_站。四、数学故事1、看两幅图,用前、后编一个故事。2、指名学生说。五、小结:今日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棒,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有关明天说给大家听。板书设计:前 后〔〕排在第〔〕,它的前面有〔〕,它的后面有〔〕〔 〕在〔 〕的前面 〔〕在〔 〕的后面教学反思:上下 备注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位置与挨次,体会上下的相对性。2、能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描述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3、通过观看沟通等活动,体会上下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CAI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来为树爷爷过生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今日有谁来了?二、探究知:1、说一说,最上面是谁?最下面是谁?最上面?那只小动物在最下面”的问题独立思考后沟通。①确定三只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2、填一填:了解两只动物的上下位置关系。〔〕三、稳固练习猜一猜,它是谁?〕四、实践应用:摆一摆的相对性。五、练一练1、顽皮的书柜来告知大家。〔〕备注2、分房子。沟通。3、查找珍宝。个盒子里面。你们猜猜在那个盒子里面??〔提示〕珍宝可能在哪里?〔提示卡片:珍宝放在③号盒的上方〕珍宝在哪里呢?〔②〕点叫学生说说推理过程。4、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左右教学目标1、在生疏的生活情境和好玩的活动中,体会左右的含义。2、能够正确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的乐趣。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教具预备: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感知自身的左右创设问题情境。问:小朋友们,刚刚他们是用什么拍掌的?体验左、右。师: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看一看。 备注说一说。师: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多的事情,小朋友们瞧瞧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提醒课题。小玩耍:听口令,做动作。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拍一拍:?师小结:同一个人,从不同的方向去数,挨次也就不同你的左边是哪个同学?右边又是哪个同学?同桌互说:你的左面、右面都有哪些同学?全班沟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路,请小朋友用学到的前、后、左、右的学问帮小猫找路。学生开放争论。计算机演示结果。对学生进展安全教育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三、 解决问题,增加应用意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加应用意识。推断:上楼、下楼的同学都是靠右边走的吗?同桌争论、沟通:你是怎样想的?汇报:下楼时,都要靠右走,按次序地走。四、课堂总结:说说你的收获。教学反思:教室 备注教学目标1、再生疏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2、运用所学的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位置关系。3、通过学习感受前后、上下、左右与生活的严密联系。教学难点:能用语言准确描述某一物体的不同方位。教具预备:CAI教学过程:一、引入课上下等词。有条理地描述。指名说。二、活动:想一想要找的是谁?1、看情境图,说一说:图中都有些什么?这位同学是谁?你怎样找到这位同学的?〔模拟活动:面对黑板,和图中同学座位方向全都,扮演图片中的情境人物,依据问题找出这位同学〕2、猜一猜,说一说玩耍。32个同学那里,他〔她〕是谁?学生依据表达找出所描述同学。生疏后学生发口令找一找玩耍。三、稳固练习,猜一猜,说的什么物品?1、结合书中的情境图,进展“我说你猜”的活动。运用上下、左右描述物品花盆。沟通思考推断的过程。2、让学生自己观看,摸一摸,说一说文具盒。依据教室实际的摆放的摆放状况,组织猜一猜的活动。四、练一练。?右边呢?假设笑笑面对大楼,她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教室里同学们玩猜人玩耍:〔2〕小朋友的位置。小导游:让学生说一说到火车站的路线答案不唯一,学生说出的路线正确即可。结合生活中常遇到的问路情境,通过运用左右、前后来描述路线,体会前后、左右在生活中的应用〔描述的时候以观看者为准〕如“往前走,到路口向左转到达火车站“。还可以 备注四、小结。板书设计:教室教学反思:第六单元生疏图形生疏图形教学目标体的名称。活动阅历。3、培育观看、表达和归纳力量,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学难点:能准确的按物体的外形进展分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1们放到一起。2、桌面上的这么多实物似乎有点杂乱,你们觉得呢?怎么办?学生向本组同学介绍自己预备好的各种外形的实物介绍沟通后 备注把小组的实物全部放在一起。3、那就请小组同学先商量一下,怎样分类呢?学生:可以按外形、颜色、轻重等分类。4、摆一摆,分一分。教师参与到各组。各组争论操作,对小组的物体按外形进展分类〔小组同学商量,试着把一样外形的图形放到一起〕二、探究知1、引导学生总结分类方法:请各组分别说一说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2:分为三类:方方的一类,球一类,像柱子似的一类。一类;两个面是平的,旁边的面是圆的一类;球一样的一类。〔让学生充分感悟按外形分类,每种图形的特点〕看、玩一玩。你能觉察些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四、实践应用,稳固练习、1、学生指图形说名字2、生活中你见过身边哪些物体外形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或球形的呢?3师:请你摸出一个正方体让小组同学自己做玩耍。小小设计师〔搭物体〕五、总结:吗?你在身边觉察了那些物体的外形和我们学过的那个图形的外形一样,说一说。板书设计:生疏图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我说你做备注1、在观看、操作等活动中,进一步生疏几何体的特征。教学重点:运用前后、左右、上下方位摆放几何模型教学难点:经受思考、表达、倾听等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活动情境,导入活动。〔回忆对立体图形的生疏〕二、说一说,摆一摆活动。1、 生疏活动规章。与教师合作进展示范,如:师发指令:在桌子上放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上面放一个圆柱,圆柱的上面放一个球 生依据每一个指令摆出图形后看两者是否一样。2、 间仿照教科书中顽皮和笑笑合作的步骤进展拼搭,左面的学生先搭出一个图形,然后发出指令,右面的同学进展操作。3、 操作与发指令的角色进展互换。4、 可增加积木的数量,提高玩耍的难度。三、请拼搭成功的小组进展展现,向大家介绍成功的阅历。1、说一说你在拼搭过程中消灭的问题。2、为什么圆柱要竖起来搭?圆柱横着放有什么不好?〕四、玩耍活动:摸一摸,摆一摆。1、明白活动规章。等,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立体图形的特征。2

你鼓舞同伴了吗?你怎么夸奖他的?你怎样让他觉察错误,准时订正的?活动中你有没有遵守秩序?你们说话的声音吵到其 备注他小组了吗?活动完了,那一小组的学具放在规定的位置?你有活动的根本课堂秩序。我说你做第七单元加与减〔二〕古人计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11~202、结合数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把握11~20各数的挨次和大小。11-2011-20教学难点:理解数位的概念,正确读写11-20各数。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师:前面我们都生疏了那些数?谁能按挨次来说一说?说一说你按什么样总结:我们都是一个一个数的。2、数第一组的人数。10以内的数比,你觉察了什么?1010大的数,今日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二探究知:〕、认数、读数。〔P74主题图〕1、“古人计数的故事” 备注古时候,数字还没有制造出来前,人们还不会今日的计数方法,牧羊人并不知道他养了多少只羊,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治理好羊群。他是这样记录他的11个石子·11只羊,摆一摆,数一数。数一数一共有多11〕22根数···10根。1102103的数是多少?2、捆一捆,认一认。〔引导学生把10111个十,11个一。〕学生自己数出101010个1个十.31根小棒.、现在是几根小棒?它是由什么组成的?〔11个一组成的〕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11个一〕.〔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读数。110.11.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312~20各数.三、比一比,谁大?谁小?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怎么拨的,怎么比大小?1511大的数有那些?17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板书设计:古人计数10、11、1920.10;11读作:十一〔10+1=11〕;19〔10+9=19〕;20〔10+10=20〕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古人计数〔其次课时〕 备注111~20202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3、培育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展表达的力量。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教学难点:进一步通过数的组成等理解数位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复习1、看谁算的都对。1-0=4+0=0+5=4+1=5-5=0+0=1+2=2+2=2+3=1+1=5-3=5-2=3+2=5+0=4-2=1+4=5-4=3-3=3+1=4-3=2、看图列式计算〔1〕?只、二、填空。1、

1089 16 1820〕个十和〔 〕个一。20里面有〔 〕个十。13个一是〔 〕,10个一是〔 〕。〕,表示〔 〕个〔 〕,十位上是〔 〕,表示〔〕个〔〕。1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20是〔〕17个一是〔41个十是〔91个数是〔。4、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512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和11相邻的数是〔〕和〔。 备注143〔〔〔。6801171316175〔4〔,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从大到小排列为:7、5比〔 〕多2。 9比19少〔 。5比〔 〕少2。 比8多1的数〔 比20少1的数是〔 。8、把下面的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9 12 3 7 15 2〔〕<〔〕<〔 〕<〔〕<〔 〕<〔〕三、指导完成练一练习题。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目标

搭积木〔20以内数的直加直减〕1、结合搭积木等活动,进一步体会简洁的加减法的实际意义。220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教学难点: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式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些数学学问。二、知探究1、“搭积木”——解决加法问题赏识小朋友摆的积木外形,如:“L形。师:请连续观看画面,小丽又做了什么?〔2块红积木〕、沟通列式:、13+213+2的计算方法、优化算法:你宠爱哪种方法?当加数比较大时,哪种方法简便? 备注2、练习: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你的计算方法。12+4 15+3 16+2 4+13 5+14上面这几道加法题,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呢?3、搭积木——解决减法问题摆出18个积木,看谁摆得又对又快师:拿走2块后,还剩多少块积木?如何列式呢?、全班沟通算法优化算法:你宠爱哪种方法?当减数比较大时,哪种方法简便?、练习: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你的计算19-3 15-4 18-6 17-1 14-3 15-5师:上面这几道加法题,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呢?、师生归纳:先算几减几,再和“10”拉手[相加]4、“动动手”——解决一图多意问题、用你最宠爱的方式先表示1个十多.三、整理归类.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先算几+几,或几-几。再和10拉手〔相加〕四、稳固练习。指导完成练一练习题。五、小结板书设计:搭积木〔十几加几和十几减几〕13+2=15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 备注9法。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3、在具体的计算中,养成认真认真的良好习惯。9加几。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有几瓶牛奶12〔出示挂图。看着箱子里的饮料,笑笑想起了一个数学问题,你能猜出她在想什么问题?〔现在一共有几瓶饮料?〕组请一个同学汇报你们的想法。3、依据这个问题请你能列一道算式吗?怎么列?9+5=95〔〕可结合学生的答复,可以指出凑成10910来计算。二、做一做,说一说。19+3=”可以怎样算,你能用小棒摆出你的算法吗?自己想好后,摆给小组同学看,并说说你的想法。请学生汇报,在书上圈一圈,说一说。2、请学生自己摆一摆,算算“6+9=?”并问学生:虚线框是做什么的?3、圈一圈,算一算。请你也用圈一圈的方法,算一算练一练的第一题。可以。三、稳固练习,内化知1、随机报题。9+2= 9+5=9+8= 9+6=9+9= 4+9=1-2道题,学生所以说算法。 备注2题目的:在解决问题中稳固进位加法。〔实施方法:认真看图后,所以说图意,独立完成。〕3题:通过登山玩耍,体会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一样。〔实施方法:小组竞赛后核对答案,沟通觉察规律。〕4题目的:结合毛毛虫图进一步理解进位加法。〔学生读懂题意,再结合示意图,填出结果。〕第5〕四、说一说本节课你的收获。板书设计:

有几瓶牛奶〔9加几〕9+5= 9+3= 6+9=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有几棵树〔8加几的进位加法〕1888教学难点:体会不同的“凑十”方法。教学过程:一、玩耍导入师:我们来做一做找朋友的玩耍,教师问你们答。9的好朋友是几?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还记得春姑娘来了,万物都睁开了眼睛,冰雪溶化了,柳树发芽了,动物们乐了,这种风光美吗?师:为了让天更蓝,水更绿,人们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这 备注一天人们都要种很多很多的树绿化我们的环境,学校也为了保护环境,使小级两个班的植树状况:[出示课件]先引导学生观看情境图,数一数一班种了几棵树?师:我们再来看看二班种了几棵树?师:从图中你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三、探究知1、师:我们来一起解决“两个班一共植了多少棵?”想一想,你是如何列式呢?生:8+66+82、师:请同学们先试着做一做,可以把我们的好朋友小棒找来帮助,用它来帮一帮。师:把你认为好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们听听吧!3、全班沟通8+6你是怎样算的?小组争论沟通,查找最优计算方法。4、观看这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这两种方法你觉得哪个计算更简便呢?5、试一试 8+8= 7+8= 8+4= 5+8=6、小结: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学会 8+几的加法,在计算时,我们往往看大数,分小数,先凑十,在计算,这样计算起来更简便。四、稳固练习1、圈一圈,算一算。读图,动手圈一圈,如:先把 10个圈在一起,再计算出结果。2、指导完成练一练。1的计算方法。356题没有解决?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有几棵树〔8加几〕8+6=14 8+6=14教学目标

有几只小鸟〔7、6、5加几的进位加法〕 备注1、结合具体的操作活动,进一步探究7,6,5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2203、能运用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洁的实际问题,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543方法。教具预备:CAI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师:在一片秀丽的大森林里,有一棵很大很大的树,树上有9只小6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呢?谁能算出来?生:···〔答复算式,并说说计算方法。〕算?〔学生依据创设的故事情境,连续思考并答复。〕请你们连续承受挑战:假设树上有76只呢?怎么提问?怎样计算?7、6、5、4、3加几。〔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学习知。7+6.同桌之间动手摆小棒,说一说可以怎样想?指名汇报。〔指名到讲台前,边操作边讲解,师点拨〕依据学生答复,师相应板书。2、做一做,说一说。〔能看懂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阐释出的算理。〕3、圈一圈,算一算。进一步体会“凑十”的策略和计算过程。4〔引导学生觉察算式之间的规律〕。四、稳固练习,加深体验。指导学生完成练一练习题。 备注〔教师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独立探究,开拓思维。〕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沟通,你是怎样圈的?那种方法最简便?说一说你是怎样快速做完的,有什么巧方法?你还觉察了什么规律?〕五、课堂小结,优化算法。这些方法吗?你觉得那种方法简便就用哪种方法来计算。板书设计:

有几只小鸟〔7、6、5、4、3加几〕7+6=13 7+6=13练习三教学目标19、8、7、62、培育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9,8,7,6具预备:课件、卡片。教学过程:一、玩耍活动。一九一九好朋友,二、指导练习。1、 练习三第1题〔此题结合登台阶的玩耍,进一步体会20以内数的大 备注小和挨次〕2、 习三第2题。〔进一步稳固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3、 ,觉察并沟通算式中隐蔽的规律。4、 第4题。此题结合图促进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并能正确计算。5、 第5题。看谁的小花开的最快?〔承受玩耍的形式,要求又快又准〕6、 第6题。先引导学生看图,说一说图意再列式计算。7、 第7题。要求准确计算,逐步到达娴熟。8、 第8题。此题可以用玩耍形式进展练习。13的算式。三、拓展提升。9题。此题是开放题。学生可以填出一个符合条件的数即可。〔拓展:方格里最小或最大能填几,争论应填数的范围。〕四、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想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练习三1、认真看题;2、同桌两人要相互帮助;3、说出完成练习时思考的过程;4、看谁算得又对又快;5、你还可以怎样想?6、谈谈你的收获。教学目标

做个加法表备注120法计算正确率。20教学难点:能够通过观看思考,在加法表中找规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