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_第1页
宁夏石嘴山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_第2页
宁夏石嘴山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_第3页
宁夏石嘴山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_第4页
宁夏石嘴山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嘴山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命题人: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距离地面大约2000~3000千米的高空,大气的密度已与星际空间的气体密度非常接近,这个高度可以看作地球大气的上界。读如图“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可看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年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是(

)A.从西部向东部递减 B.从高纬向低纬递增C.从赤道向北极递增 D.从沿海向内陆递减2.据图分析,影响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经度位置 C.海拔高低 D.海陆位置3.与太阳辐射关系较密切的有(

)①大气的运动②产生极光现象③火山的爆发④煤、石油的形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的局部图及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图”。读图回答4-5题。

4.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B.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C.②是软流层 D.岩石圈的范围不包括③层5.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A.莫霍面附近 B.古登堡面上部附近 C.上、下地幔之间 D.内、外核之间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研究地层是了解地球的主要途径。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地编年,形成地质年代表。完成6-8题。6.下列地质年代由老至新排序正确的是(

)A.新生代一古生代-中生代 B.太古宙-新生代-中生代C.二叠纪-三叠纪-第四纪 D.新近纪一白垩纪-第四纪7.地球自形成到现在,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在地壳、动物、植物等方面,都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C.侏罗纪→寒武纪→石炭纪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类8.下列是重要的铁矿产形成时期的是(

)A.前寒武纪 B.第四纪 C.侏罗纪 D.石炭纪9.如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

AB.B C.C D.D10.夏季多云的夜间气温比晴朗的夜晚气温(

)A.低 B.一样温度 C.高 D.以上都不正确清代黄叔璥在《台海使槎录》中,记述了台湾海峡两岸的风向差异:“内地之风,早西晚东;惟台地早东风、午西风,……,四时皆然”这里所说的“内地”指福建,“台地”指台湾。据此完成11-12题。

11.上图中正确示意“台地早东风、午西风”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2.下列能表示台湾海峡两岸风向日变化相反的是(

)A.夜晚两地盛行海风,白天两地盛行陆风 B.白天两地盛行海风,夜晚两地盛行陆风C.白天台湾盛行海风,福建盛行陆风 D.夜晚台湾盛行海风,福建盛行陆风下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图中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读图,完成13-15题。

13.各个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A.①大气逆辐射②太阳辐射③地面辐射④削弱作用⑤大气辐射B.①削弱作用②大气辐射③地面辐射④大气逆辐射⑤太阳辐射C.①削弱作用②太阳辐射③地面辐射④大气辐射⑤大气逆辐射D.①削弱作用②太阳辐射③地面辐射④大气逆辐射⑤大气辐射14.雾霾天气会使白天的地面温度降低,原因是漂浮在大气中的雾霾物质能使(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减弱15.霜冻常出现于晴朗的夜晚,原因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地球各个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一个整体。读图完成16-17题。16.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个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不连续也不规则 B.②圈层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C.③圈层由所有生物组成 D.④圈层是厚度最大的圈层17.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物质进入②圈层主要依靠水汽输送B.②圈层通过光合作用为③圈层提供氧气等气体C.③圈层有机物进入④圈层依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④圈层的矿物质进入①圈层的主要过程是风化下图为青岛一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下图中两条曲线之间为地壳。读图,回答18-19题。

18.图中甲为(

)A.地表 B.软流层 C.莫霍界面 D.古登堡界面19.图中信息表明(

)A.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薄B.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C.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呈正比D.山地的地壳一般比平原的地壳薄读下面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20-22题。

20.下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贫乏的是(

)A.珠江三角洲 B.华北平原C.长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21.兰州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晴天多C.风力大 D.地势低22.仅考虑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情况,假如你推销太阳能热水器,去下列哪组城市最合适(

)A.北京、海口、贵阳 B.上海、重庆、台北C.昆明、兰州、郑州 D.福州、广州、成都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羲和号”运行于高度为517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主要科学载荷为太阳空间望远镜。卫星在轨运行期间,将观测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的太阳大气层表现,探究太阳爆发的源区动态特性和触发机制等任务。据此完成23-25题。23.“羲和号”所在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24.“羲和号”轨运行期间,观测的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分别位于太阳大气的(

)A.光球层日冕层 B.色球层日冕层 C.光球层色球层 D.色球层光球层25.下列人类活动或现象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A.燃油汽车 B.燃煤锅炉 C.地热能 D.极光下图为太阳辐射量的纬度分布示意图。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读图完成26-27题。26.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云量 B.大气厚度 C.纬度因素 D.通过的大气路径27.云量最多的地区最可能位于(

)A.赤道地区 B.北纬20°地区 C.北纬40°地区 D.北纬60°地区“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下左图)和农业大棚上(下右图)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据此完成28-29题。28.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能、水能与太阳辐射无关B.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来源于核裂变反应C.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D.地球内部温度不断升高是由于太阳辐射的结果29.“光伏扶贫”中利用太阳辐射能(

)A.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B.促进圈层间物质迁移C.为人类间接提供能量D.为大气运动提供动力2020年7月10日黎明时分,以“启明星”容貌出现的金星达到年内最亮,成为夜空中最耀眼的星星。读图,完成30-31题。30.图中箭头显示了行星运动的(

)A.轨道平面与地球一致 B.自转方向与地球一致C.运行轨道与地球一致 D.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31.与地球相比,金星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②没有坚硬的表面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④体积和质量很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探测器大约需要经过7个月的飞行抵达火星,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下图左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下图右为火星与地球数据比较。据此完成32-34题。

32.图中表示火星的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33.“天问一号”探测器一旦进入火星轨道,便脱离了(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34.推测火星大气层比地球稀薄的原因是(

)A.昼夜更替周期长 B.距离太阳近 C.质量与体积小 D.有四季更替在中亚高寒区内,为解决干旱问题,当地农民在秋季将高山冰川融水通过管道自流引至山坡,建造人造冰川。研究发现,当地利用人造冰川发展农业可缓解全球变暖。据此完成35-36题。35.在秋季建造人造冰川的主要原因是秋季(

)A.高山冰川融化量大 B.农业灌溉用水量少 C.人造冰川凝结最快 D.人造冰川品质较高36.人造冰川缓解全球变暖的依据是(

)A.人造冰川反射太阳短波辐射 B.人造冰川阻挡地面辐射散失C.人造冰川结冰吸收地表热量 D.人造冰川融冰吸收太阳辐射孔明灯又叫天灯,俗称许愿灯,又称祈天灯,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手工艺品,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一般在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施放。下图为孔明灯。据此完成37-38题。

37.下图中能够正确示意孔明灯点燃时灯内产生的空气环流状况的是(

)A.

B.

C.

D.

38.若只考虑湖陆风影响,夜晚去湖边点燃孔明灯,其飘飞方向一般是(

)A.垂直上升 B.飘向湖面 C.背离湖面 D.沿湖岸边下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单位:hPa)”。读图,完成39-40题。39.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字母依次是(

)A.a、b、c、d B.a、b、d、c C.b、a、d、c D.c、b、a、d40.图中决定风速大小的力主要是(

)A.b、d B.c、d C.a、c D.a、d二、综合题(共40分)41.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及“火山喷发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界面,该面以上C代表,该面以下E代表。(2)图中F处,A波完全,B波速度并继续往深处传播,F面表示界面,G+H为。(3)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4)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颠簸,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但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5)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

)A.地壳上部 B.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 C.下地幔 D.外地核42.读左图“某城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C)”和右图“该城市热岛环流模式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9分)

(1)观察左图,该城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是。(2)形成左图中气温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有()A.市区人口集中、建筑物密集 B.市区地势高、降水量少C.郊区车流量大、空气质量差 D.郊区纬度高、太阳辐射弱(3)根据右图所示的信息,近地面的气流方向是从(填市区或郊区)向(填市区或郊区)。(4)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该城市规划的植树造林区重点应选在右图中①、②两地中的地,理由是。(5)该城市要把大气污染严重的某大型企业从市区迁出。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最适合该企业的新厂址应选在右图中的①、②两地中的地。有关在该处建设新厂的利、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