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环境空气气溶胶中γ放射性核素的测定_第1页
2020环境空气气溶胶中γ放射性核素的测定_第2页
2020环境空气气溶胶中γ放射性核素的测定_第3页
2020环境空气气溶胶中γ放射性核素的测定_第4页
2020环境空气气溶胶中γ放射性核素的测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空气气溶胶中γ放射性核素的测定滤膜压片/γ能谱法目 次前 言 ii适用范围 1规范性引用文件 1术语和定义 1方法原理 1试剂和材料 1仪器和设备 2样品 2分析步骤 4结果计算 4结果表示 5精密度与准确度 6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7注意事项 8附录A(规范性附录)探测下限 9附录B(规范性附录)采样器流量自行校准方法 10附录C(规范性附录)采样器流量比对方法 11附录D(资料性附录)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汇总表 12附录E(资料性附录)记录表格 14i环境空气气溶胶中γ放射性核素的测定滤膜压片/γ能谱法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滤膜压片/γ能谱法测定环境空气气溶胶中γ放射性核素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辐射环境常规监测,环境空气气溶胶中γ放射性核素的测定。当采样体积为1000m3(标准状态),测量时间为24小时时,本标准测定的各γ放射性核素探测下限为μBq/3~100μBq/3,探测下限见附录A。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1713高纯锗γ能谱分析通用方法GB/T11743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γ能谱分析方法HJ1009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运行技术规范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气溶胶aerosol液体或固体微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悬浮体系。standardstate273.15K101.325kPa时的状态。本标准中的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均为标准状态下的活度浓度。方法原理通过大流量或超大流量采样器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使空气中气溶胶粒子被截留在滤膜上,滤膜经压片处理后用高纯锗γ能谱仪分析其γ放射性核素组成及其浓度。试剂和材料0.6m/s0.3μ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50.6m/s的洁净空气流速时,压降小于1kPa。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低,无人工放射性污染。易于压片,压片后表面平整,不易变形。如需进一步放射化学分析,还应具有完全溶解性。ABSGB/T117131直径与样品相同、高度与样品相近的圆柱形刻度源,装入样品容器并固定密封。性能和技术指标执行GB/T11713γ射线的核素。γGB/T11713滤膜保存袋:聚乙烯等材质。防污用品:聚乙烯等材质的袋或薄膜。一次性手套:聚乙烯等材质。仪器和设备HJ1009γGB/T1171330%。0.01g。干燥设备:干燥器、干燥箱等。10压片机模具:不锈钢材质。游标卡尺:0mm~150mm0.1mm。温度计:用于校准采样器温度测量部件,测量范围-30℃~50℃,精度±0.5℃。50kPa~107kPa,精度±0.1kPa。流量校准器:用于校准采样器流量,在采样器流量范围内,误差≤2%。样品采样前准备,用天平称量(m1)。称量后的滤膜平展放入与滤膜编号相同的滤膜保存袋,采样前不得折叠。样品采集境大气压等参数。采样体积一般不小于1000m3(标准状态)。E。2样品运输样品采集完成后,应尽快送实验室进行样品制备。样品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剧烈振动。样品制备3~5果测量4Ar、88Kr等半衰期特别短的核素,可不进行氡子体衰变。取出滤膜,立即用天平称量(m2)。(如果滤膜附有支持层,应先除去支持层)。需要将多张滤膜制备成一个样品,可将滤膜(1滤膜沿长边均匀对折后再打开得对折折痕。其余两个对角再向对折折痕内折,折成正方形的形状。

两个对角向对折折痕内折。4折,重复该步骤,直至可塞入压片机模具。图1滤膜折叠示意图102用游标卡尺测量高度(h),用天平称量(3)。空白样品制备(7.4.37.4.4相同的操作步骤制备空白样品。3分析步骤γ能谱仪刻度GB/T11713477.6keV、1460.8keV效率刻度执行G/T1113的相关规定。效率刻度曲线有个“接点”Ee,对γ射线能量E<e的低能段,选择3~5个能量的γ射线,对γ射线能量E>e的高能段至少选择5个能量的γ射线。刻度时刻效率刻度测量时间满足特征γ0.25%。样品测定测量前用酒精棉清洁制备好的样品(7.4)并检查样品标签。测量时样品和效率刻度源与探测器的相对位置应严格一致,必要时可采用定位架。24γ5%。γ能谱内7Be47.6keV和40K140.8keVγ1E。空白样品测定结果计算计算样品中待测核素的活度浓度按照公式(1)计算:C=K×s−b)×ε×F×γ式中:AC—样品中待测核素的活度浓度,Bq/3;sn—样品中待测核素特征γ射线全吸收峰净计数率,-1;sn—与n相对应的特征γ射线本底净计数率,s-;

(1)b snV—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m3;nε—待测核素特征γ射线全吸收峰效率,s-1·Bq-;FF

=1×2,1为样品相对于效率刻度可取值1。为样品相对于效率刻度源高度修正因子,如果样品与效率刻度源高度相近,F2可取值1。γ—待测核素特征γ射线的发射概率;KK=为采样开始至结束待测核素衰变修正因为样品测量期间待测核素衰变修正因子。衰变修正假设采样期间待测核素浓度恒定,衰变修正因子KC按照公式(2)计算:4KC=

×C1−−C

(2)式中:KC—采样开始至结束待测核素衰变修正因子,如果待测核素半衰期与样品采样时间的比值大于100,KC可取值1;tC—采样开始至结束的时间,s;λ—待测核素衰变常数,-1。衰变修正因子KW按照公式(3)计算:1WKW=e−λ×tW

(3)1001;tW—采样结束至测量开始的时间,s;λ—待测核素衰变常数,-1。衰变修正因子KD按照公式(4)计算:KD=

λ×tD1−−D

(4)式中:KD—样品测量期间待测核素衰变修正因子,如果待测核素半衰期与样品测量时间的比值大于100,KD可取值1;tD—测量开始至结束的时间,s;λ—待测核素衰变常数,-1。采样体积采样体积按照公式(5)计算:V=Q×t=Q×t×P×273.15

(5)n n 101.325×Tnn式中:V—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m3;Q—标准状态下的采样流量,m3h;t—采样开始至结束的时间,h;—实际采样流量,m/h;nnP—采样时环境大气压,kPa;T—采样时环境温度,K。样品高度和密度差异修正γ射线全吸收峰效率作高度和密度差((1mm3等参数推荐优先使用蒙特卡罗模拟计算方法修正。结果表示大于探测下限结果表示952。5测定结果一般保留2~3位有效数字。小于探测下限的结果表示当测定结果小于探测下限时,表示为“<LLD”并注明探测下限。探测下限的计算方法见附录A。不确定度评定不确定度K2K2V2×ε2×F2×γ2×N+N+s bAC×2⎡u) u(22ε) u2u(2γ) u2⎤nt2⎢ ns⎣ nV2+ε2+F2+γ2+K2⎥⎦c()=

(6)式中:c()—测定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Ns—样品中待测核素特征γ射线全吸收峰净计数;Nb—与Ns相对应的特征γ射线本底净计数;ts—样品测量活时间,s;nV—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m3;nε—待测核素特征γ射线全吸收峰效率,s-1·Bq-1;F—样品相对于效率刻度源自吸收和高度修正因子;γ—待测核素特征γ射线的发射概率;K—待测核素衰变修正因子;AC—样品中待测核素的活度浓度,Bq/3;n)—采样体积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nεu(F)Fu(γ)γ

—全吸收峰效率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自吸收和高度修正因子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发射概率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K)K

—衰变修正因子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按照公式(7)计算:U=c()式中:U—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k—包含因子,取2,相应包含概率为95%。精密度与准确度

(7)3γD。6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采样过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采样器应送有资质的计量机构校准,或自行校准、比对,每年至少一次,采样器流量自行校准BC。90%~110%,采样全过程平均流量95%~1051推荐优先使用恒流且具有标准状态下采样体积功能的采样器。每次采样检查采样器是否漏气,当滤膜安装正确,采样器无漏气时,采样后滤膜受尘面上的积尘边缘轮廓应清晰。如果积尘边缘轮廓出现模糊、不完整,则表明有漏气,应检查滤膜安装是否正确,或更换滤膜密封垫、滤膜夹。采样期间,所有有关样品代表性和有效性的因素,如采样器故障、沙尘暴等异常气象条件、重度污染及以上空气质量状况和异常建设活动等均应详细记录。γ能谱仪性能检查每月至少测定一次γ能谱仪本底,测量时间一般不小于24小时,计算全谱本底计数,绘制本底计数质控图,如果有异常,应查找原因。0i)−i)i)计算,高0i)−i)i)Dε=式中:Dε—效率相对偏差;

×100%

(8)εE)—效率刻度后首次测定时,能量E的效率,s-1·B-1;0 iE)—性能检查时,能量E的效率,s-1·Bq-。i每年至少用检验源进行一次泊松分布的检验,如果有异常,应查找原因。空白样品分析每六个月至少制备并测定一个空白样品。此外,新购置或维修后的γ能谱仪启用前、每批次滤膜、每批次样品容器应至少制备并测定一个空白样品。样品重复测定10(10/批110天,样品中7Be活度浓度相对平均偏差按照公式(9)计算,相对平均偏差应满足表1要求。RAD=

A−B10%A+B

(9)式中:D—7Be活度浓度相对平均偏差;AC、AC—两次重复测定结果,Bq/3。A B7表1 样品重复测定要求样品中7Be活度浓度(mBq/m3)相对平均偏差(%)≤0.5≤15>0.5≤10注意事项样品γ能谱分析时,根据待测核素的特征,原则上尽量选择发射概率大,受其他因素干扰小的一个或多个γγGB/T11743131I7γ能谱仪探测器顶部和样品容器用防污用品包裹,包裹时防止因空气进入导因空气污染等原因,导致阻力增大影响采样时应及时更换滤膜。空气质量状况优良时,可适当延长采样时间。8附 录 A(规范性附录)探测下限4.66×4.66×K×NLLD=

s×n×ε×F×γ

(A.1)式中:D—置信度为95Bq/3;N—样品中待测核素特征γ射线全吸收峰对应的本底计数;ts—样品测量活时间,s;nV—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m3;nε—待测核素特征γ射线全吸收峰效率值,-1·B-1;F—样品相对于效率刻度源自吸收和高度修正因子;γ—待测核素特征γ射线的发射概率;K—待测核素衰变修正因子。当采样体积为1000m3(标准状态),测量时间为24小时时,本标准测定的各γ放射性核素探测A.1。表A.1 探测下限核素探测下限(μBq/m3)7Be5040K10054Mn558Co560Co595Zr10131I20134Cs5137Cs5140Ba50144Ce50210Pb100228Ra20注:样品直径50mm,样品高度约5mm;γ能谱仪探测器的相对探测效率不小于30%。9附 录 B(规范性附录)采样器流量自行校准方法操作步骤如下:2℃。T=S−R式中:∆T—温度示值误差,℃;TS—采样器环境温度测量示值,℃;TR—校准温度计环境温度测量值,℃。

(B.1)1kPa。P=S−R式中:∆P—大气压示值误差,kPa;S—采样器环境大气压测量示值,kP;R—校准气压计环境大气压测量值,ka。

(B.2)在采样器中安装一张空白滤膜,流量校准器按照使用说明与采样器连接,确保连接处不漏气。1010流量示值误差按照公式(B.3)5%,大流量采样2%。

DQ—流量示值误差;

DQ=

×100%QS−QS−QR

(B.3)RQ—流量校准器流量平均值,mRSQ—采样器流量平均值,m/h。S校准合格的采样器,即可用于采样,不得再改动调节器状态。10附 录 C(规范性附录)用于比对的大流量采样器应送有资质的计量机构校准,每年至少一次,合格后方可使用。操作步骤如下: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将大流量采样器和待测超大流量采样器的采样入口尽量调整至同一高度,4m~6m。4样品制备后,用同一台γ7Be活度浓度,相对偏差按照公式(C.1)计算,比对相20%。

=PD—7Be活度浓度相对偏差;P

S−R

×100%

(C.1)RC—大流量采样器采集的样品中e活度浓度,mB/m3;RSAC—待测超大流量采样器采集的样品中7e活度浓度,mB/m3。S11附 录 D(资料性附录)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汇总表七个实验室对3个不同活度的统一γ放射性核素标准样品进行了测定。精密度和准确度汇总数据见表D.1和表D.2。表D.1 方法的精密度汇总表核素平均值(Bq)实验室内相对(%)实验室间相对(%)重复性限(Bq)再现性限(Bq)241Am2750.1~1.62.26185470.2~2.22.817468200.1~1.73.4227957Co79.70.3~3.41.43.24.21580.3~3.51.4792360.2~3.02.41119139Ce1200.4~2.21.6472370.4~2.11.67123540.2~2.21.21317113Sn2080.4~6.41.316164100.3~3.71.221246140.2~4.41.83544137Cs1020.3~4.51.4672010.2~5.21.212123010.2~4.71.5172054Mn1750.3~2.91.2793460.3~2.11.29145200.2~2.52.4203888Y3470.4~2.71.813216860.3~2.22.219461.03×1030.3~3.22.50.05×1030.09×10360Co1590.2~3.41.3793130.2~3.50.812134730.1~3.01.8172812表D.2 方法的准确度汇总表核素标准值(Bq)相对误差范围和平均值(%)范围RE±2SRE241Am278.2-3.7~1.8-1.1±4.2548.6-3.0~4.3-0.37±5.6827.9-4.2~5.2-0.95±6.657Co80.77-2.9~0.56-1.4±2.8159.3-2.1~1.7-0.72±2.8240.3-3.9~2.6-1.6±4.6139Ce121.3-4.2~0.58-1.4±3.0239.1-4.0~1.1-1.1±3.0360.8-4.1~-0.78-1.8±2.4113Sn210.4-2.7~0.29-1.2±2.4415.0-2.7~0.80-1.2±2.4626.3-3.9~1.0-2.0±3.4137Cs103.4-3.3~0.58-1.7±2.8203.8-3.1~0.25-1.5±2.2307.5-4.1~-0.52-2.2±2.854Mn177.1-2.7~0.79-1.0±2.4349.3-2.2~0.89-1.1±2.2527.1-3.6~3.1-1.4±4.688Y345.9-3.2~2.50.33±3.6682.1-4.0~3.10.53±4.41029-3.7~4.1-0.08±5.060Co161.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