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的古代农业18_第1页
发达的古代农业18_第2页
发达的古代农业18_第3页
发达的古代农业18_第4页
发达的古代农业1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北京猿人生活想象图“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汉代礼学家戴德和戴圣《礼记·礼运》采集经济文献记载(神话传说)

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故谓神农也。

——班固编撰《白虎通义》考古成果(实证材料)浙江河姆渡氏族遗址发现水稻的遗迹;陕西半坡氏族遗址发现“粟”的遗迹;江西省万年仙人洞遗址发现一万年前稻种。种植经济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从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过渡从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过渡——耕作方式的变迁刀耕火种石器耜耕迁徙到定居原始社会商周时期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刀砍草木纵火烧荒犁土播种经常迁徙历史学家以盘庚迁殷为分界点把商朝分为前期和后期,据史书记载,商朝前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都城屡次迁徙,盘庚迁殷之后,都城才稳定下来。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商朝前期都城屡次迁徙的原因勤思善学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耜耕迁徙到定居原始社会商周时期春秋战国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从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过渡——耕作方式的变迁中西方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的比较简表时期国别与出处收获与播种之比秦朝10倍或十几倍6世纪中国《齐民要术》粟:24-200倍麦:44-200倍公元前27年-476年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4-5倍13世纪英国《亨利农书》3倍明末清初浙江湖州水稻最高产量可达4-5石,比20世纪末美国加州的产量还高。我国古代农业在哪些方面处于世界领先?英国推行垄作实在17世纪的“农业革命”时期,比我国晚了两千多年。……战国时农民就使用肥汁拌种,同时施用粪肥、绿肥和草木灰。西欧到10世纪某些庄园才懂得施肥,晚于中国1200年。——任世江《古代中国经济的几个问题》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如果让你来耕种一块田地,你觉得可以从哪几方面来提高田地的粮食产量?1耕作工具的进步(1)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春秋时期的铁锄战国时期凹形铁锄战国时期铁锄战国时期铁犁头、铁镰刀A牛尊的制作材料上B牛尊的腿上C牛尊的鼻子上 D牛尊的背部下图为春秋时期铸造的牛尊,许多历史学家以它来证明春秋时期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在观察此器时,必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1耕作工具的进步(1)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2)西汉时的耦犁与犁壁,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耦犁东汉牛耕图画像石(甘肃嘉峪关市出土)西汉时期的耦犁(形象图)1耕作工具的进步(1)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2)西汉时的耦犁与犁壁,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3)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后世所沿用既省畜力,又省人力2耕作技术的进步1春秋:垄作法(畎亩法)2耕作技术的进步1春秋:垄作法(畎亩法)2西汉:代田法《吕氏春秋·任地》中说“上田弃亩把低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排水,高垄播种,下田弃圳把高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播种,高垄挡风”。由此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A代田法已经出现 B注重精耕细作C水利灌溉发达 D耕地面积增加B2耕作技术的进步1春秋:垄作法(畎亩法)2西汉:代田法3魏晋南北朝: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耙是指把土块弄碎;耱是用荆条等编成的一种农具平整土地。耙耱3.耕作制度的发展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一年两熟制(稻麦轮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1水利工程: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坎儿井都江堰全景鱼嘴内江外江飞沙堰内江外江这是一幅航拍照片,“鱼嘴”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关中平原,指中国陕西渭河冲积平原,为陕西的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郑国渠白渠漕渠龙首渠井渠法龙首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水渠。建于西汉武帝年间。因为土质疏松,渠岸易于崩毁。劳动人民发明了“井渠法”,使龙首渠从地下穿过七里宽的商颜山。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1水利工程: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2灌溉工具:曹魏:翻车唐朝:筒车宋朝: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脚踏翻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B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耕作技术耕作制度水利灌溉春秋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朝明清铁犁牛耕垄作法都江堰耦犁、犁壁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代田法漕渠、白渠、龙首渠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曲辕犁,犁评一年两熟、一年三熟探究:合上书本,回忆课堂,完成下面表格。耧车一年一熟(完善)(农用动力革命,汉代逐渐普及)※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1)春秋战国时期,吴国、越国、楚国等立国南方。(2)秦朝统一后,通过灵渠加强中原与岭南的经济文化交流。(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大规模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为南移打下基础。(4)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凿、安史之乱的影响、江南进一步开发等,使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5)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完成由北方转移到南方,江南地区发展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6)元明清,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分离,南方经济领先北方的格局稳定下来,元朝出现“南粮北调”、明清江南工商业发达和资本主义萌芽等。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产生2、概念3、评价刀耕火种石器耜耕集体耕作(土地公有)1、产生材料:《诗·周颂》“亦服尔耕,十千维耦”赶紧从事你们的耕作吧,众多人一齐来进行耕作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耜耕集体耕作(土地公有)个体耕作(土地私有)1、产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天仙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小农经济产生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耜耕集体耕作(土地公有)个体耕作(土地私有)生产工具的革新生产关系的革新1、产生2、小农经济的概念生产单位生产领域生产目的?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生产单位生产领域生产目的并非完全不参与市场交换2、小农经济的概念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丝麻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墨子》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3、评价小农经济结合所学1政治:分散的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重要原因。2政策: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和自给自足性是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3科技:小农经济的发展既促进了农学、天文历法等与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又决定了其无法实现根本性突破。4文学:很多文学作品反映了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5民族心理: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既有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保守的不足。6家庭伦理:小农经济是“重男轻女”思想的根源;同时也注重孝道、重视邻里和睦等。⑴地位⑵进步性①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②有利于精耕细作的发展⑶局限性②封闭性①脆弱性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一农不耕,民有为之饥者;一女不织,民有为之寒者。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此其分事也。3、评价小农经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据材料指出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都实行扶植小农经济的政策?

材料: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yù子孙以偿债者。——西汉晁错《论贵粟疏》据材料说明封建社会农民的实际生活情况怎样为何历代封建政权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自耕农“经常分化”现象?生活艰苦,遭受沉重压迫自身的脆弱性和封闭性决定

88——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小农经济,个体经营耕耙技术在南方的运用翻车的使用在地主的监管下,佃户们集体经营田地。古代以小农经济为主,但仍有较大规模经济:如地主经济2016·课标全国Ⅰ,25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D收获和耕种同时进行,反映了一年两熟甚至多熟的出现区分概念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集体经济区分在于生产的产品主要是用于交换还是自己消费。区分在于生产单位的大小封建时代的小农经济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率相对低下,主要产品用于自身需要和缴纳贡赋,极少用于交换,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可以等同于自然经济。相同: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我们今天的农民依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不同:性质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经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下的小农经济。探究:我们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与小农经济的比较【史料探究】1铁犁牛耕的使用材料一材料二管仲对齐桓公曰:“……美金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甲兵大足。——《国语·齐语》探究1:以上材料围绕什么主题选取能证明这一主题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个你的理由是什么提示:主题: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最有价值:长沙出土的铁锄。理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