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高考语文精准冲刺复习 三年(2021-2023)高考真题题型分析-信息类文本阅读客观题_第1页
2024届新高考语文精准冲刺复习 三年(2021-2023)高考真题题型分析-信息类文本阅读客观题_第2页
2024届新高考语文精准冲刺复习 三年(2021-2023)高考真题题型分析-信息类文本阅读客观题_第3页
2024届新高考语文精准冲刺复习 三年(2021-2023)高考真题题型分析-信息类文本阅读客观题_第4页
2024届新高考语文精准冲刺复习 三年(2021-2023)高考真题题型分析-信息类文本阅读客观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新高考语文精准冲刺复习

三年(2021-2023)真题分析

信息类文本阅读客观题

(共48题)一、题干特点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梳理(图解)、概括、理解、分析、评价等根据文本内容,给出一些说法(or做出一些推断)最适合/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某一段观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概括某段的观点)对文本论证的相关分析审题关键:选正确项or选不正确项二、设错规律探索曲解文意(联系上下文,比对词语或句子时,务必整体理解:看大意是否基本相同,看是否混淆范围,是否混淆语气,是否张冠李戴,是否偷换概念,是否以偏概全,是否颠倒时态,看是否于文无据等)不合逻辑(看推断是否符合逻辑,重点关注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目的关系、并列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等)论证特点(学会分析理据关系——论点与论据/材料的关系,学会分析论证的角度、结构、方法、语言等)2023年信息类文本阅读新课标Ⅰ卷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新课标Ⅱ卷①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②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全国甲卷徐良高《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彼得·渥雷本《树的秘密生命》全国乙卷王富仁《文学史与文学批评》罗伯特·麦克法伦《深时之旅》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后真相时代》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48字~61字)A.藜麦适合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食用,并且由于其营养均衡,被美国宇航局认为是宇航员食物的理想之选。B.“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中的“此”,指的是被国外需求推高的藜麦价格给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人造成伤害这一说法。C.藜麦的大面积种植,不仅让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且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D.作者认为,尽管一些媒体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的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其出发点却不是恶意的,他们为当地的贫困居民感到担忧。

用好比对法识破“曲解文意”一条件对应两结果,第二结果不能对应。C错误。改变当地人对藜麦歧视看法的原因,是欧洲和美国把食用藜麦当做一种时尚。设错规律探索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后真相时代》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当一起事件超出了我们直接观察的范围时,有些人会根据他人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判断,生成对该事件的看法。(65字)B.“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可能是因为市场对藜麦的需求量不再大幅增加,而藜麦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供给日益增长。(57字)C.“每个新手辩论者”“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可见有些“沟通者”会选择有助于推进个人意图的真相,而这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D.从藜麦事件可以发现,一组片面的事实编织在一起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而这场良心危机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用好比对法识破“曲解文意”混淆语气或然:可能、或许必然:一定、务必已然:已经,…了未然:即将,将要设错规律探索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后真相时代》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A)(47字~70字)A.“粮食优先”智库的工作人员塔尼娅·科森在谈到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时表示:“坦率地说,他们厌倦了藜麦,因此开始购买其他食物。”B.加拿大《环球邮报》一则新闻的标题为“你对藜麦的爱越深,你对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的伤害就越深”。C.制片人迈克尔·威尔科克斯专门为这个问题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他说:“我见过一些反对食用藜麦的文字评论,实际上,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D.英国广播公司播音员埃文·戴维斯指出:“事实上,说谎常常是没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谎言的情况下完成许多有效的欺骗。”论证特点分析理据关系首先,明确段落,概括论点——“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他们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其次,聚焦选项,分析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只有A项符合。设错规律探索202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谈谈调查研究》《亦谈社会调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52~55字)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社会调查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并特别提到要深入了解农民,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B.材料一以毛泽东在寻乌县的调查为例,论述调查要深入、唯实,这与毛泽东本人在《调查的技术》中的倡导也是一致的。C.材料二指出,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但倘若方法得当,观察社会现象时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D.材料二认为,社会研究者只有像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关心被调查者,才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用好比对法识破“曲解文意”A错误。出发点和针对性相同吗?看作者身份,即一目了然,针对“干部”和“针对”研究者,出发点能一样吗?)C错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都可以通过实验展开研究。D错误。推敲文中的类比推理:研究者与被调查者的关系,医生与病人的关系,是“关心”与否的问题吗?不,是“利益”。设错规律探索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36字)A.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动机可能并不一致,这给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观察带来挑战。B.一些无法看到的现象需要通过经验者的语言来表达,这可佐证语言材料的重要。C.如果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被调查者就不会有防备心理。D.即便调查者出于友善的目的展开调查,调查的结果也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用好比对法识破“曲解文意”【与第1题D项一样,通过偷换概念来曲解文意】关心≠利益C错误。“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得不防。”“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设错规律探索202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谈谈调查研究》《亦谈社会调查》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36字)A.材料一从调查研究工作需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两方面展开论述。B.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C.材料一运用排比,既突出社会调查需广泛深入、求真务实,也增强了论证气势。D.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论证特点B主要观点概括有误A论证角度:从……方面(立论/驳论)C论证语言:准确鲜明/形象生动/有气势D论证结构:并列、对照、层进、总分等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反证法、对比论证、因果论证等设错规律探索202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谈谈调查研究》《亦谈社会调查》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文学史与文学批评》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文学史框架以相对确定的价值体系为基础,代表一定时期内文学批评的共同标准。B.文学史教材的出现,标志着文学研究者对文学史框架的合理性有了一致的认识。C.文学批评可能不断对已有的文学史形成冲击,从而促使文学史发生渐进性变化。D.文学批评的出发点是批评者自己对文学的真实感受和理解,而不是文学史的结论。设错规律探索用好比对法识破“曲解文意”B错误。原文是:“至少那些文学史教材的编写者承认框架是合理的”,B项以偏概全。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文学史与文学批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文章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比喻,形象地论证了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相互关系。B.文章提及杜甫诗,说明对文学史上得到充分论述的作品,人们的认识有稳定性。C.文章在分析了文学批评的性质之后,又进一步指出了文学批评者应具有的态度。D.文章在情感态度上表现出倾向性,在文学史与文学批评二者之间更青睐文学史。用好比对法识破“曲解文意”D错误。虽然文章有两个论述对象,虽然对“文学史”着墨较多,但情感态度上并没有倾向性,也不存在“更青睐”。作者认为,两者各有价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设错规律探索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文学史与文学批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A.文学史与文学批评的研究方式有较大差异,文学史编写者应避免介入文学批评。B.因为文学史无法穷尽对作家和作品的认识,所以拾遗补缺才是文学批评的任务。C.没有广泛细致的文学批评,文学史就失去了基础,文学研究活力也会受到影响。D.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学研究的深入,否定并取代前人撰写的文学史是有必要的。不合逻辑A错误。第3段,“现行文学史的编写者”“会以个人身份参加到文学研究的行列之中,以平等的姿态与持有不同意见的批评者进行讨论”,进而可知“应避免介入文学批评”错误。B错误。第4段最后,文学批评要“给文学史的写作不断注入新血液”。B项强加因果。D错误。文中多次提到“文学史有自己的力量”“文学史的力量是强大的”,“否定并取代”说法太绝对,属于说过头话。设错规律探索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深时之旅》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罗伯特·麦克法伦认为人们比任何时候都要理解地下世界,而乔治·佩雷克不认同此观点,他认为应该用水平视野去观察世界。B.东西伯利亚森林中巨型坑洞“张开了血盆大口”,“吞下数以万计的树木”,当面对这种环境异变时,人们会感到惊愕与恐惧。C.冰盖下冷战时期的导弹基地等,可能有朝一日会带着我们从未意识到的巨大力量卷土重来,给人类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D.“深时”是地下世界纪年,深时之旅是对地下世界的探索和认知。我们脚下的世界,不只隐匿着黑暗和死亡,也珍藏着人类漫长的文明。设错规律探索用好比对法识破“曲解文意”A错误。原文:乔治·佩雷克在《空间物种》中写道:“努力让自己把目光放平吧。”而罗伯特·麦克伦反驳:“努力让自己把目光投得更深吧。”属于颠倒了反驳的对象。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深时之旅》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B)A.仰头可以看到星星的光芒,而低下头只能看见柏油路和自己的脚指头,作者借此阐释了本文的核心观点“我们对脚下的世界所知甚少”。B.为了说明地下世界的神秘性,第二段列举了林地土壤中的真菌网络、重庆的洞穴网络以及意大利北部的地下石室三个例证。C.下面的说法体现了第三段的中心论点:说起地下世界,恐惧和厌恶是人们的惯常反应,它总是与恐怖、黑暗等词语联系在一起。D.考古学家波拉·佩图尔斯多蒂尔的言论,说明我们在人类世这个世代见证了全球范围的、令人恐惧的巨大变化这一事实。设错规律探索论证特点A错误。本文的核心观点在文章最后——我们要用深时的视角来思考和行动”,第一段仅仅提出了论题。C错误。第三段的中心论点是:“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理解地下的世界。”不是恐惧和厌恶。D错误。第四段波拉的言论:“地层中埋藏着那些东西”,“有朝一日会裹挟着我们从未意识到的巨大力量卷土重来。”要说明的是:人类要重视对地下世界的研究。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A.考古学者对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更侧重发掘能体现古代物质文化面貌的大型遗址。B.考古发现可以为有文献记载历史提供参考、印证和补充,让历史的内涵更丰富。C.考古证明,“证经补史”的传统史学思路,很难为中国上古史提供叙述与解释体系。D.二里头遗址是否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夏都无关紧要,紧要的是开展更为扎实的研究。认真比对识破“曲解文意”A错误。“更侧重发掘”的说法

属于

于文无据。C错误。原文:“已经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上古史叙述与解释体系”,而且“传统史学思路“限制了考古学在重构上古史中的作用”。选项将信息混搭而已,属于曲解文意。D错误。原文“不是将主要目标集中于此”,并非“无关紧要”。设错规律探索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文章开宗明义,然后从不同角度论述中国考古学能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B.文章在展开论述时,注重将传统历史学作为参照,用以凸显考古学的独特价值。C.第二段和第四段列举诸多考古发现,是为了证明考古学具有延伸历史轴线的功能。D.第三段介绍多种学术观点,展示了考古学在上古史体系构建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设错规律探索论证特点分析观点和论据的关系C错误。重在理解,第二段的考古发现是为了证明考古学自身的价值(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第四段的考古发现,是为了证明填补了空白(具有延伸历史轴线的功能)。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出土的精美玉器、陶器、漆器、象牙器等,能为其所属时期的文明化进程提供佐证。B.中国考古学的众多研究成果证明,“三皇五帝”只是神话传说,而非实有其人。C.在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中,已经发现了有关中华文明礼乐文化的信息。D.“考古写史”立足于考古发现,与以文献为本位的“证经补史”研究路径不同。设错规律探索(用好比对法)识破“曲解文意”B错误。原文:“似乎中国考古学没有发现三皇五帝与夏商周,就没有价值和意义,”这里在批评“传统治史思路”的不足,典型的混淆对象。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树的秘密生命》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叶片婆娑的簌簌声以及谷物幼苗根部发出的轻响,都属于植物被动发出的声音,而并非是它们在通过声波交换信息。B.当金合欢树被长颈鹿啃食时,它既会分泌出毒素进行自我防卫,也能够通过施放气体向邻近的其他树木发出警告。C.树木凭借流动的空气可以做到早期的预警,但是这种预警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气味“语言”一般作为一种辅助手段。D.森林中的独行侠由于失去了与其他植物进行沟通的能力,无法意识到步步逼近的灾难,因而终将沦为昆虫的大餐。认真比对识破“曲解文意”A错误。涉及两个对象时,要区分对象和结论的对应关系。混淆了说明对象。C错误。原文:“对此,树木当然不能只依赖空气”,文中无“辅助手段”的说法。于文无据。D错误。“沦为昆虫大餐”的是“人工栽培的植物”,而非“森林中的独行侠”,张冠李戴。设错规律探索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树的秘密生命》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杜登德语辞典》将“语言”定义为“一种人类自我表达的能力”并不全面,其实树木也可以通过特定的语言进行沟通。B.下面的发现可以作为证明第一段中心观点的材料:当昆虫啃噬橡树时,橡树为了自救会把苦涩且具有毒性的单宁酸导入树皮与叶子中。C.第二段中的“多嘴”以及第三段中的“听到”,这两处使用的引号有表示特殊含义的作用,这种用法与第一段中的“语言”具有明显的不同。D.作者在介绍禾本科草类的科学实验和地下真菌网络时,都使用了打比方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使本文的内容更准确、更科学,也更具说服力。认真比对识破“曲解文意”A错误。解释“语言”的定义,是为了说明树木也会自我表达。混淆词义。B错误。材料不能证明观点。第一段观点是树木通过气味进行沟通。D错误。说明方法的概括有误。介绍地下真菌网络时,使用的是打比方;介绍禾木科草类实验时,使用的是举例子。以偏概全。设错规律探索2022年信息类文本阅读新课标Ⅰ卷①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②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新课标Ⅱ卷①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译”》

②党争胜《霍克思与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刍议》③杨乃乔《<红楼梦>与TheStoryoftheStone——谈异质文化观念的不可通约性及其翻译的创造性》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全国甲卷扬之水《“更想工人下手难”(中国金银器)导言》①袁隆平《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②雷毅《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与方法——以袁隆平“三系”法杂交水稻为例》

③李晏军《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全国乙卷杨义《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①杨振宁《对称与物理》②尹传红《由雪引发的科学实验》

③肯尼思•利布雷希特《冰的形态发生:雪晶中的物理学》2022年高考新课标Ⅰ卷《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B.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学术理论,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经验。C.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洋不化”的病症,一是因为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二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D.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

用好比对法识破“曲解文意”D错误。原文最后一段关于“中国古典诗论”与“西方文论”的比较,各有优劣,没有“更有生命力”这样的说法,当属“于文无据”。设错规律探索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对此中国诗人要有清醒认识。C.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依然可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营养。D.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未落实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

用好比对法识破“曲解文意”B错误。原文第3段,先理解作者观点:21世纪中国诗歌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入现代,同吸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中国诗歌的现代化需要“师洋师古”两方面着手。设错规律探索2022年高考新课标Ⅰ卷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C)A.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B.晚清洋务派人物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C.鲁迅《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D.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论证特点分析理据关系选C。先概括材料一的观点:既要薪火相传,也要与时俱进。鲁迅的话,既包括借鉴世界思潮,也包括继承固有血脉。设错规律探索2022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中国典籍“谁来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A)

用好比对法识破“曲解文意”B错误。“迎合读者”文中没有;

C错误,“浑圆性”等语言特点说的是中国经典文本,混淆对象;D错误。“增强译作的思想深度”是对原文“旨在探求汉英双语背后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相互理解与解释的适应性”的误读。设错规律探索2022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霍克思与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刍议》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A.现有汉学书目的统计表明中国学者作为典籍翻译主体的比例并不高,这与我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的时间相对较晚有关。B.中国翻译界应该増加典籍翻译的数量,改变我国典籍主要由国外学者翻译的局面,这样才能增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能力。C.学界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的比较并不在翻译的技术性层面,而主要集中在其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问题上。D.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遇到的障碍,让本土的翻译经验与西方翻译理论孰优孰劣成为一个学者们竞相讨论的问题。理解文本含义识破曲解文意B错误。“增加数量”“改变局面”的说法,都是无中生有。C错误。把作者个人感兴趣的研究说成是“学界”,混淆主体。D错误。“孰优孰劣”的说法,原文完全没有,多属“想当然”罢了。设错规律探索《(红楼梦)与TheStoryoftheStone——谈异质文化观念的不可通约性及其翻译的创造性》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B)A.材料一分析了杨译本的长处和不足,指出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B.材料二使用“临摹”的概念,意在强调杨译本对于《红楼梦》的绝对忠实,这与霍译本的间或背信弃“意”形成了对比。C.材料三认为只有完成两种异质文化观念转换生成的翻译者,才有可能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性地重构《石头记》。D.材料一提纲挈领,从总体述说中国典籍“谁来译”问题,材料二和材料三则分而论之,三则材料呈现出总分的结构。识破曲解文意分析论证特点A错误。材料一分析了两个译本的优劣。以偏概全。B错误。材料三说霍克思创造性翻译《石头记》,完成了两种异质文化观念的转换生成。这属于个例,不是必要条件,不合逻辑。D错误。论证特点上纯属“胡说八道”。三则材料各有侧重,既没有“提纲挈领”之说,也没有“总分结构”之论。设错规律探索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更想工人下手难”(中国金银器)导言》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A.考古发现的金银器实物在名目和数量上远远比不上典籍记载,而其价值和意义却在典籍记载之上。B.考察一个时期社会的审美风尚,应先注意其时金银器皿和首饰流行的工艺设计以及对时代风尚的传播。C.无论哪朝哪代,金银器纹样设计都脱不开祈福与怡情两大主旨,其他工艺美术门类的纹样设计也是如此。D.给没有文字或鲜有文字的金银器成品命名,其所处时代的社会风俗和文化生态是命名的主要依据。设错规律探索识破曲解文意辨析不合逻辑A错误。原文说:考古发现的金银器实物是典籍记载的“冰山一角”,不存在“价值和意义”的比较。B错误。原文只是说“金银器皿和首饰”的工艺设计可以跟从和传播时代风尚。结果和条件不能反过来说,推理不合逻辑。D错误。原文:人对物的“命名”,包括了对物本身和物所承载的意义的理解。根据命名看风俗,不是根据风俗来命名。曲解文意。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更想工人下手难”(中国金银器)导言》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文章开宗明义,点明《中国金银器》一书的性质,概述了全书研究的对象和范畴。B.文章通过将金银器与书画、金石等对比,突出其品质特性,凸显了设计的重要。C.文章引用小说家、历史学家的话,来解释将造型和纹饰视作艺术语汇的研究思路。D.文章末段重点论证了连续性的工艺传统对金银器技术、造型和纹样设计的影响。

论证特点学会概括整体或局部的观点D错误。属于观点概括有误。最后一段结尾:“因此可以说,中国金银器史,很大程度上也是一部古代社会风俗史。”设错规律探索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更想工人下手难”(中国金银器)导言》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中国金银器》一书将各种金银器实物还原到其设计和制作的时代中来展开研究。B.与其他艺术品相比,金银器因其“俗”,且经反复销熔,所以传世实物的数量偏少。C.古代金银矿石分布状况和冶炼技术的发展不在《中国金银器》一书研究视野中。D.古代文学作品涉及金银器的相关描述,是中国金银器造型和纹饰研究的重要参考。

认真比对识破曲解文意B错误。传世实物的数量偏少,文中没有提具体原因。文中信息一是:“反复销熔”是为了跟从和传播时代风尚。信息二是:“考古发现的实物,就名目和数量而言,只是载籍的冰山一角”。把两者联系起来,属于强加因果。设错规律探索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袁隆平《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C)仔细读文读图识破“曲解文意”C错误。材料二结尾处:野败的发现,突破的是“不育系选育的难关”,即亲本的亲缘关系过近的难关。这里把“过远”与“过近”混淆了。设错规律探索《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与方法——以袁隆平“三系”法杂交水稻为例》5.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袁隆平在进行杂种优势利用的探索实践时,并没有盲从学界的权威理论,而是将杂交水稻作为自己研究的突破口。B.不育系材料的选育是三系配套育种技术能否实现的关键,理清这一研究思路后,袁隆平开始了寻找地理远缘或遗传远缘稻株的工作。C.亲本的亲缘关系越近,后代的不育性状就越不理想,这是袁隆平在认真总结多年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才认识到的。D.杂交水稻的推广正好与全国各地涌现出的新型种植模式相配套,这些新型模式不仅提升了土地的复种指数,还培育了地力。

用好比对法识破“曲解文意”D错误。“正好与...相配套”错误。原文“杂交水稻不同成熟期组合的出现”在前,“全国各地涌现出各种与杂交水稻种植相配套的新型种植模式”在后。谁与谁“相配套”,要弄清楚啊。设错规律探索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三体交融”指叙事者以作品主要人物的视角,带领读者跟随人物进入叙事情境。B.西方语言没有不时省略主语的句式特点,叙事时较难将人物和场景融为一体。C.如果流动视角采取圆形轨迹展开,叙事者和主要人物的视角有时并不一致。D.纪昀通过内视角呈现从征伊犁的官员的意识流动,赋予了故事深度心理功能。

认真比对曲解文意B错误。原文没有“西方语言没有不时省略主语的句式特点”这种说法。原文只是说,“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设错规律探索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2.下列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A.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叙事作品视角分析,证明了流动视角和复眼映视式的视角优于定点透视。B.文章第二段以《水浒传》中“大闹快活林”为例,论证流动视角更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C.文章末段以《阅微草堂笔记》中一则小故事为例,论证视角在同一层面和不同层面流动存在着差别。D.除了举例论证,文章还使用了对比论证等方法,让专业性很强的叙事学概念变得较易理解。论证特点,不合逻辑A项文章侧重论述前两种视角的特点,不存在三种视角优劣的比较。举例论证,分析有误B项,“大闹快活林”一例证明的是“强化了这种效应。”C项,纪昀的小故事,论证的是视角在不同层面流动的特点。设错规律探索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A.视角的流动既包括从人物的内视角转为外视角、旁视角,也包括由某一人的内视角转为另一人的内视角。B.选择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叙事还是由内向外辐射的圆形叙事,与叙述的内容相关,也与叙事者希望达到的叙述效果相关。C.相较于长篇作品,笔记小说短小精悍,在采用流动视角或复眼映视式视角叙事时,更容易实现多重的叙事功能。D.《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一节采用流动视角,既写“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又写黛玉眼中的凤姐、宝玉等人。认真对比曲解文意C错误。原文中不存在长篇作品和笔记小说在“多重叙事功能”层面的比较。并且,原文多次拿《水浒传》举例,详细论证了该长篇小说叙事功能的完备。设错规律探索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冰的形态发生:雪晶中的物理学》4.下列图解,最符合材料三相关内容的一项是(B)

考坐标系+信息筛选学科发展“交叉融合”再看原文:当湿度高时,快速生成的柱状晶体会变成轻软的针状晶体,而六角形板状晶体会变成星状的枝蔓晶体。读懂这里,即可选出B。设错规律探索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冰的形态发生:雪晶中的物理学》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A.关于雪花具有对称的六角形结构这一事实,《韩诗外传》中“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是世界上最早的表述。B.开普勒思考雪花是六瓣的原因,只是出于对几何和对称的兴趣,因此他的研究没有向前推进,也没有得出可信的结论。C.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与水汽无关,原因可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但是受到当时的知识限制,他没有再对此机制作出解释。D.雪晶的具体形状是受到温度和过饱和度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基本形状主要取决于温度,过饱和度则会影响雪晶结构的复杂性。

用好比对法识破“曲解文意”A错误。《韩诗外传》指出的是“六瓣”的事实,而非“对称的六角形结构”。B错误。材料一说开普勒“写了一本小书专门来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他这个方向很有意思。C错误。“他猜想这个机制可能是冰球的有序堆积过程。”设错规律探索2021年信息类文本阅读新课标Ⅰ卷①朱光潜《诗论》②钱锺书《读‹拉奥孔›》新课标Ⅱ卷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全国甲卷严佐之《<中国目录学史>导读》特里斯坦·古利《水的密码》全国乙卷王军《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②李慧《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21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朱光潜《诗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B.雕塑《拉奥孔》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体现了希腊艺术恬静与肃穆的一面。C.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的部位,三是人物穿衣与否。D.莱辛的《拉奥孔》认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

用好比对法识破曲解文意A错误。原文第1段:“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不能说莱辛是***的“第一人”。设错规律探索2021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钱锺书《读‹拉奥孔›》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A.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B.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C.“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阔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绘景致。D.沈括质疑了唐代传说,从这个例子可判断,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曲解了苏轼对王维诗画的评价】不合逻辑A项错。第9、10段,论述了“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必化动为静”,所以推论不成立。B项错。根据第10段,既然图画能够“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那么后人自然也可以推想。D项错。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是苏轼称赞王维能够将诗与画两种艺术形式有机融合的特点。与沈括所说的”凡画奏乐,只能画一声“完全不是一回事。设错规律探索2021年高考新课标Ⅰ卷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D)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D.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论证特点

根据论点确定论据辨析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A项说的是何为妙诗。B项说的是诗画同趣。C项说的是诗画结合。只有D项说的是“诗画异质”的特点。设错规律探索2021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A.青年是网络空间的参与主体,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规则,来规范和管理网络。B.网络上充塞的垃圾信息消耗了人们的认知盈余,导致线上工作效率不如线下。C.青年在进入网络空间时首先应遵从“五不”底线,明确在网络中不能做什么。D.“等效意识”要求网络行为的主体在现实和网络空间中的行为要始终保持一致。

认真比对,识破陷阱A项错误,强加因果。原文的因果关系是:“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有助于……”B项错误,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不发生信息浪费的行为”,没有线上与线下工作效率的比较。D项错误,曲解文意。原文“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设错规律探索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五不”是从否定性角度对网络行为作出的规范,如违反可能会受到法律的惩罚。B.基准意识是对网络行为的积极要求,说明了“能做什么”比“不做什么”更重要。C.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助于我们理解何谓“反身意识”。D.网络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产生了一些传统信任机制框架内无法解决的新问题。认真比对曲解文意B项错误。“底线意识”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网络中“不能做什么”,构成最低层次的网络道德规范。“基准意识”是从肯定意义上确立了“能做什么”。两者不能比较谁重要,也不能得出“基准意识”比“底线意识”更重要的结论。设错规律探索2021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D)A.没有健全而成熟的网络立法,违法的网络行为不被惩治,文明的网络行为就得不到保护,诚信社会也难以建成。B.网络行为必须要有文明的观念意识加以引导,而“等效意识”“价值意识”等能够规范人们的网络文明行为。C.“五不”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上网的负面清单,可以为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提供重要参照。D.引导青年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念,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健康成长。

看选文标题:《从底线伦理到

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主要观点一目了然A“网络立法”,不准确;B和C,只说“基准意识”、“底线意识”,不全面。设错规律探索2021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中国目录学史>导读》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中国目录学史》既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又与传统史书体制暗合。B.《中国目录学史》的各篇“采多样之体例”,好处是尊重史事,缺点是强立名义。C.《叙论》《结论》两篇虽非《中国目录学史》的主体,但对理解全书内容却很关键。D.姚名达认为,《别录》《七略》有开创之功,而传统目录学长期因循没有重大突破。

认真比对曲解文意B错误。“强立名义”在第2段,姚名达不用通常的叙述来写中国目录学史的原因:硬要划分时期,区分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属于混淆对象。设错规律探索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中国目录学史>导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文章举吕绍虞著作作为对比,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思。B.文章多次征引姚名达的自述,通过对其理念的解释和评论,步步推进论述。C.文章对姚名达著作的评述,既有整体概括,又有具体举例,二者相互结合。D.文章以“据我知见”“在我看来”等语,对观点表述作出限制,立论审慎。认真比对曲解文意A项错误。意在指出: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设错规律探索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中国目录学史>导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姚名达评估二千年来目录学传统,既立足于历史,又体现出学术批判的精神。B.与主题分述法相比,使用断代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C.《中国目录学史》不墨守成规而有所创新,本文作者对该书的理论框架表示认可。D.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目录学史》体现出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认真比对曲解文意B错误。文中并没有“主题分述法”与“断代法”的对比,只是阐述了“主题分述法”的优势与不足。设错规律探索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水的密码》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玻璃杯中“弯月面”与“凸月面”的现象,表明了当水与其他物质接触时,会产生一种吸引力或者排斥力。B.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水会吸引水、水具有黏性。C.在一个平滑的厨房操作台上倒几滴水,水会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这体现出水具有张力这一特性。D.水质相同的情况下,与土质疏松且含有大颗沙砾的泥土相比,在由细小颗粒组成的泥土中,水向上传输的高度会更高。认真比对曲解文意A错误。文中“凸月面”说的是“水银”,而不是“水”。混淆对象。设错规律探索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水的密码》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A.“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现在该去野外观察一下这种效应了”,这些语句可以起到提升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B.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水会受到物体表面吸引,作者使用了“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这一现象进行说明。C.水滴从树叶上落下时,会先拉伸成细长的形状,当太细而无法支撑自身的重量时,它才会坠落到地面。这种自然现象表现了水的毛细作用。D.作者在行文时经常变换叙事的地点,从厨房、小河、小溪到大海,这让读者认识到,凭借室内观察到的水的特性足以预测自然界的变化。认真比对曲解文意B错误。“气球”一例旨在说明液体内部吸引依附的现象。C错误。水滴坠落的过程如此,是因为水的这种“黏性”或张力强大到有些时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