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1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2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3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4页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野县2022年秋期期终质量评估七年级试卷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1.下列图片共同体现了我国()A.原始社会晚期的农业 B.人类早期的定居生活C.建筑与工艺技术起源 D.中华悠久的文明进程2.《礼记》中所谓三代之治时出现“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当时成为部族联盟首领的方式是()A.世袭制B.武力争夺C.禅让制D.民主选举制3.恩格斯认为,人类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应用于文献记录,从而由野蛮时代过渡到文明时代。恩格斯认为的“文明时代”在我国应该开始于()A.黄帝时期B.夏朝C.西周D.商朝4.从西周“千耦其耕”(集体耕作)到茶周(春秋战国)个体农耕的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普遍使用青铜农具 B.广泛使用磨制石器农具C.使用与推广铁器、牛耕 D.创新使用深耕细作技术5.它是我国战国后期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它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它”是()A.灵渠 B.白渠 C.郑国渠 D.都江堰6.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巴黎集会上就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里的“智慧”是指()A.“兼爱”“非攻” B.“无为而治”C.“仁”的思想和以德治国 D.实行法治7.春秋战国乱悠悠。下列对春秋时期争霸战争所造成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①战争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②战后出现了一些较大的诸侯国③周天子坐收渔利,权力渐大④中原各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9.“文景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的第一个治世局面,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有()①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③实行“推恩令”④重视“以德化民”⑤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10.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汉武帝采取的下列措施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A.派张骞出使西域 B.设置“十三州部”C.颁布“推恩令” D.反击匈奴11.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历史推论正确的是()A.休养生息—使汉武帝“大一统”局面迅速出现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C.张骞通西域—解除了匈奴的威胁D.《伤寒杂病论》—对外科手术及“麻沸散”进行了详细论述12.东汉“光武中宾”与西汉“文景之治”在本质上的相同点是()A.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完善B.调整统治政策实现稳定与发展C.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D.我国经济重心开始东移13.“无有张骞通异域,安有佳种自西来。”诗中描述的现象开始出现了西汉时期,为了保障这条商路,西汉设置专门机构加以保护,这个机构是()A.长城保护站 B.西域宣慰司C.西域都护府 D.安西都护府14.“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敞布、鱼网以为纸。”下列人物中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李冰 B.蔡伦 C.祖冲之 D.毕昇15.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大权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势力膨胀;皇帝长大后想亲自行使君权,就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由此可以得知,东汉中期以后,政治日益黑暗的主要原因是()A.统治集团内部的派系斗争 B.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C.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D.中央和地方矛盾加剧16.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国统治者都重视发展生产,其中蜀国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取得的突出成就是()A.大力兴修水利 B.发展海外贸易C.造船业发达 D.丝织业兴旺1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局纷乱复杂。下列史实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曹丕建魏 ②西晋八王之乱 ③司马睿重建汉朝 ④司马炎建晋 ⑤司马睿马重建晋朝A.④②⑤③① B.①④⑤②③ C.①④②⑤③ D.③⑤④②①18.西晋时,钱被奉为神物。据《钱神论》载:“(钱)无德而尊,无势而热……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史料反映了西晋时期的社会现象是()A.金钱至上,奢华为荣 B.外戚专权,政治黑暗C.八王混战,社会动荡 D.胡汉对立,民族矛盾尖锐19.观察下图可知,这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繁荣开放 B.民族交融 C.国家统一 D.政权分立20.“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这是《三字经》中的一段话,下列表述与史实不相符的是()A.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B.这一时期分裂动荡,阻碍了民族间的交往C.这一时期南方相继出现四个政权D.民族交融成为这一时期重要的特点非选择题(共4小题,30分)21.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8分)材料一……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史记·商君列传》白话文版(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件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不得照抄原文)(3分)(2)该材料具体反映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分)材料二“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洛阳为数朝之都,素来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3)材料三中坚决主张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的北魏皇帝是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政权采取了哪些移风易俗措施。(2分)(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1分)22.国家政策调整和治理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建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在地方推行了什么制度?(2分)材料二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2)写出材料二的历史事件名称。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2分)材料三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3)阅读材料三,西汉初年,统治者面对如此社会境况,推行的政策是什么?(1分)材料四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公元前124年在京城设立太学,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所有完备规章制度的学校。太学以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为教材,教师则由儒学博士担任。由于适应国家培养官吏的需要,太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儒生们开始大量进入政权体系,中国封建时代的统治思想逐步巩固起来。 ——选自《剑桥插图中国史》(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起到了什么历史作用?(2分)23.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智慧结晶,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图一我国最早的文字 图二统一文字(1)读图回答,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秦统一后颁行全国的文字是什么?(2分)材料二“……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年之外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2)这场“跨世纪大辩论”是指什么?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2分)材料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3)改进造纸工艺的是谁?造纸术的发明对社会文明发展产生了什么作用?(2分)(4)你会用什么方式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1分)24.交流是每个时代永恒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如图(1)材料一中的路线是谁开辟出来的?他为后来哪条贸易通道的开通奠定基础?(2分)(2)西汉政府为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设置了什么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该措施说明了什么?(2分)材料二下图所示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图一制作蒸馍与烙饼 图二食用烧烤食品(3)材料二中反映了我国民族发展中的哪一现象?(1分)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4)材料三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南方发展呈现出的最突出特点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特点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5)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有怎样的认识。(1分)新野县2022年七年级历史期终质量评估答案一、选择题1-5BCDCD 6-10CCBCC11-15BBCBC 16-20DCADD二、非选择题21.(1)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推行县制,奖励耕织(3)北魏孝文帝,推动鲜卑贵族说汉话、改汉姓,与汉族联姻等(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者等等22.(1)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2)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秦的暴政(3)休养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