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全面加强集团公司消防应急队伍建设,强化队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消防应急队伍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按照集团公司相关工作部署,现组织开展消防应急队伍比武竞赛活动,具体方案如下:一、竞赛活动时间及场地(一)预赛9月25日至10月24日,在各参赛队所在单位进行。参赛单位按照比武竞赛项目准备场地,裁判员到场组织活动并记录比武竞赛成绩。(二)决赛(另行通知)活动时间暂定为集团公司119消防安全宣传月启动仪式当天,竞赛场地根据启动仪式需要确定。二、竞赛活动参赛范围(一)企业专职消防队组(A组)企业专职消防二站、企业专职消防四站、企业专职消防五站、企业专职消防六站、燃供消防队、物捷消防队。(二)企业微型消防站组(B组)各单位微型消防站,有多个微型消防站的单位选派一个代表队参赛。三、竞赛活动项目(一)企业专职消防队组(A组)1.一人三盘水带连接。2.火场装备输送。3.水罐消防车双干线出三支水枪操。(二)企业微型消防站组(B组)1.原地着战斗服100米负重跑。2.一人两盘水带连接。3.三人快速着装出水打靶。(三)共同项目1.灭火救援基本理论网上测试。企业专职消防队以灭火救援基础理论及企业专职消防站训练大纲为主;微型消防站以微型消防站训练大纲为主。试题由集团公司组织制定,在预赛时裁判员同步组织参赛人员现场扫码答题。2.现场拉动演练。按照“贴近实战、检验能力、发现问题、规范程序”的总体要求,模拟火灾现场开展拉动演练,检验参赛单位扑救火灾能力。3.队站管理。企业专职消防队包括器材装备保养、日常队伍管理,各种训练记录等。微型消防站包括器材装备配备、人员配备、制度建立等方面。四、竞赛活动规则(一)单人科目,每支队伍每项报名1人;团体科目,每支队伍限报1组。(单人科目人员可兼项团体科目)(二)企业专职消防队组(A组)前4名进入决赛;微型消防站组(B组)前10名进入决赛。(三)所有比赛项目操作一次。(四)场地器材和操作程序等要求以细则(见附件)为标准,各单位按需自行准备消防车、灭火防护服、抢险救援服、头盔、腰带、消防靴、空气呼吸器、消防水带、灭火器(4kg)等。五、竞赛活动评分(一)预赛1.单人科目成绩按照参赛人员的成绩分别进行排名,并进行倒序积分,单分递减,第1名积10分,第2名积9分,第3名积8分,以此类推。2.团体科目按照参赛队伍的成绩分别进行排名,并进行倒序2倍积分,2分递减,第1名积20分,第2名积18分,第3名积16分,以此类推。3.共同项目。理论成绩以参赛队员平均成绩计算(例如5人参赛以5人总成绩除以5为最终成绩);现场拉动与队伍建设以实际打分为总成绩,三项成绩之和乘以30%为共同项目最终成绩。4.预赛总成绩由单人科目、团体科目、共同项目之和为最终总成绩。(二)决赛1.单人科目成绩按照参赛人员的成绩分别进行排名,并进行倒序积分,单分递减,第1名积10分,第2名积9分,第3名积8分,以此类推。2.团体科目按照参赛队伍的成绩分别进行排名,并进行倒序2倍积分,2分递减,第1名积20分,第2名积18分,第3名积16分,以此类推。3.决赛总成绩由单人科目、团体科目得分之和为最终总成绩。六、竞赛活动奖励(一)企业专职消防组,总成绩第1名授予“企业专职消防站比武竞赛优胜单位”称号,第2名授予“企业专职消防站比武竞赛先进单位”称号。(二)微型消防站组,总成绩第1名授予“微型消防站比武竞赛优胜单位”称号,第2-5名授予“微型消防站比武竞赛先进单位”称号。(三)以上获奖单位均颁发获奖证书和奖杯。七、竞赛活动要求(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集团公司和各平台公司要做好竞赛活动的推动指导和统筹协调工作,确保竞赛活动有序进行。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指定专人负责,认真组织实施,力争在比武竞赛中夺取优异成绩。(二)科学施训,确保安全。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比武竞赛操作规程和评判标准积极备战,做好参赛安排和参赛人员的思想教育,科学施训,切忌盲目追求成绩,违反操作程序和要求,严防训练事故的发生。(三)公平公正,严格要求。裁判员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组织开展好竞赛活动。各单位要教育参赛人员遵守竞赛纪律、维护竞赛秩序,不服从裁判、不服从调度指挥、扰乱赛场秩序的,一律取消参赛队比赛资格。附件:消防应急队伍比武竞赛细则。附件:消防应急队伍比武竞赛细则(企业专职消防队组)(一)场地设置在训练场上标出起点线、器材线、分水器拖止线、水带甩开线、甩带线和终点线,器材线上放置水枪1支、65mm水带3盘、分水器1只。(二)操作程序参训人员在起点线一侧站成一列横队。听到“第1名出列”的口令,参训人员答“是”,跑至起点线立正站好。听到“预备”的口令,参训人员做好操作准备。听到“开始”的口令,参训人员先甩开第1盘水带,将一端接口连接在分水器上,另一端接口与第2盘水带连接,然后双手各持1盘水带,跑到13m甩开线处,甩开第2盘水带,并与第3盘水带连接,跑到33m甩带线处,甩开第3盘水带,连接上水枪,冲出终点线,成立射姿势,举手喊“好”。听到“收操”的口令,参训人员将器材复位,立正站好。听到“入列”的口令,参训人员跑步入列。(三)操作要求1.第一盘水带单手或双手展开均可。2.水带不得出线、压线或扭圈360度。3.接口不得脱口或卡口,分水器不应拖出0.5米。4.必须在铺带线路内完成全部动作。5.参赛人员统一戴头盔、扎腰带。6.必须先甩开第一盘水带再连接分水器。(四)成绩评定计时从发令“开始”至参赛人员完成全部操作任务,示意喊“好”止。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判定失败:1.水带接口脱口、卡口。2.未接上水枪冲出终点线。3.三盘水带均出线。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加2秒:1.第1盘水带甩开后未越过8米线。2.未行至甩开线提前甩开第2盘、3盘水带。3.水带出线、压线,水带扭圈360度。4.分水器拖出0.5米。
(一)场地设置在训练场上设置一条长30m、宽2.5m的直线跑道,跑道一端设置起点线和2.5m*2.5m器材放置区(放置15kg泡沫桶2个、单盘重量不低于10kg的80mm水带2盘、压力不低于25Mpa的9L供气瓶2个、重量不低于13kg的无齿锯1台),另一端设置器材集结线和2.5m*2.5m器材集结区。(二)操作程序听到“开始”的口令后,操作人员迅速将器材放置区中的2个泡沫桶运送至器材集结区后,返回至起点线,再将2盘水带运至器材集结区,再返回至起点线,携带2个供气瓶至器材集结区,再返回至起点线,携带1台无齿锯至器材集结区,再返回至起点线喊“好”。(三)操作要求1.操作人员穿戴灭火防护服、消防头盔、消防安全腰带、防护靴、消防手套,携带安全绳、腰斧,背负空气呼吸器(9L,压力不低于25MP,含面罩,不供气)。2.操作前不允许有身体部位接触器材,器材不允许互相堆叠和压线。3.操作中必须按照泡沫桶、水带、气瓶、无齿锯的顺序依次进行,不允许擅自改变运送顺序,所有器材不得在地面拖拉。4.搬运重物时,不得使用绳索或其他辅助工具。5.提、扛重物均不能落地。6.器材放置区和器材集结区各放置保护垫,不得抛扔器材。7.操作过程中,所有折返均需双脚过线。(四)成绩评定计时从发出“开始”信号时,到操作人员冲出喊“好”止。(五)评判细则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计取成绩:(1)个人防护装备不齐全或擅自改动,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不按规范着装的。(2)搬运重物时,使用绳索或其他辅助工具的。(3)所搬运重物未越过器材集结线的。(4)未按规定跑道进行操作的。(5)器材掉落未捡或者在地面拖拉器材的。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作加时处理:(1)操作过程中个人防护装备掉落并重新穿戴好的,每件次加20秒。(2)器材未放置在集结区或者压线的,每次加10秒。(3)泡沫桶、无齿锯未立放的,水带散开的,分别加10秒。操作过程中器材落地的,每件次加20秒。
项目三:水罐消防车双干线出三支水枪操(一)场地器材在训练场地上标出起点线、分水器线、终点线,在起点线处停放一辆装备齐全的水罐消防车,消防车出水口与起点线相齐,所有器材箱门关闭,出水口不得连接水带。(二)操作程序参训人员(1、2、3、4、5号员、驾驶员)登车就位。听到“开始”的口令,2、3、4号员各携带1支19mm水枪、2盘65mm水带,4号员在左侧,2、3号员在右侧,跑至分水器线处铺设水带,连接水枪,冲出终点线成立射姿势;5号员在消防车右侧利用大带架铺设3盘80mm水带,连接消防车出水口,携带分水器放至分水器线处,连接2、3号员铺设的水带接口,操作分水器;1号员在消防车左侧铺设3盘65mm水带,连接消防出水口和4号员铺设的水带接口后冲出终点线,负责指挥;驾驶员操作泵浦供水。3支水枪射流充实水柱达到15m时停止计时。(三)操作要求1.所有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穿戴齐全,并携带通讯器材。2.全车人员配合协调,动作规范。3.整车号员不得少于或超过6人。(四)成绩评定1.计时从发令“开始”起至三支水枪均达到15米充实水柱,指挥员喊“好”时止。2.水带出现漏水现象的选择加5秒或自行更换水带,时间以水带更换完成,达到充实水柱为止。3.操作过程中水带出现卡扣脱口的自行处理,未做处理的不计成绩。
消防应急队伍比武竞赛细则(微型消防站组)项目一:原地着战斗服100米负重跑(一)场地器材在训练场标出起点线和终点线;距起点线1米处设置防护装备线、10米处设置灭火器材线。(二)操作程序参训人员在起点线一侧站成列横队。听到“第一中出列”的口令,参训人员答“是”,跑至起点线立正站好。听到“预备”的口令,参训人员做好准备。听到“开始”的口令,参训人员迅速跑至防护装备线,按照原地着战斗服的要求穿着全套灭火防护服后,跑至10米灭火器材区并携带灭火器(4kg)2只向前跑进,至冲出终点线。(三)操作要求1.队员原地着战斗服、消防靴、消防头盔及消防腰带后起跑;2.不得抢跑;跑进时,不得越道,佩戴的装备不得脱落。(四)成绩评定计时从“开始”至身体有效部位越过终点线止。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计取成绩:1.个人防护装备不齐全或擅自改动,不符合标准要求的。2.个人防护装备穿戴不符合要求或器材缺失冲出终点线的(器材整体未过终点线的)。3.听到“开始”口令前,参赛人员提前接触器材的。4.二次起跑抢跑的。5.人员未过终点线,将装备器材抛出终点线的。6.参赛队员不服从现场裁判的。7.计时成绩加加秒处理成绩之和超过达标成绩的。8.参赛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器材掉落并重新拾起的,每件次加2秒。2-18-项目二:一人两盘水带连接在长37米、宽2米的平地上,标出起点线和终点线。在起点前1米、1.5米、8米处设置器材线、分水器拖止线、水带展开线,器材线上放置水枪一支、65毫米口径的快插式执勤水带两盘、分水器一只。(二)操作程序听到“第一名出列”的口令,参赛人员行进至起点线成立正姿势。听到“准备器材”的口令,参赛人员检查器材,回原位站好,听到“预备”的口令,参赛人员做好操作准备。听到“开始”的口令,参赛人员迅速向前,将水枪插入腰带,先甩开第1盘水带,一端接上分水器接口,另一端接上第2盘水带,跑动过程中甩开水带,连接好水枪,冲出终点线,举手示意喊“好”。(三)操作要求1.第一盘水带单手或双手展开均可。2.水带不得出线、压线或扭圈360度。3.接口不得脱口或卡口,分水器不应拖出0.5米。4.必须在铺带线路内完成全部动作。5.参赛人员统一戴头盔、扎腰带。6.必须先甩开第一盘水带再连接分水器。(四)成绩评定计时从发令“开始”至参赛人员完成全部操作任务,示意喊“好”止。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判定失败:1.水带接口脱口、卡口。2.未接上水枪冲出终点线。3.两盘水带均出线。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加2秒:1.第1盘水带甩开后未越过8米线。2.未行至甩开线提前甩开第2盘水带。3.水带出线、压线,水带扭圈360度。4.分水器拖出0.5米。
项目三:三人快速着装出水打靶(一)场地器材在长50米的跑道上标出起点线,起点线上放置灭火防护服3套(包含上衣、裤子、头盔、腰带、消防靴、手套6件套),10米处设置室内消火栓箱,消火栓箱内放置2盘65mm水带,1支水枪,在50米处设置射水位,距射水位10米处设置标靶。(二)操作程序3名参赛队员在起点线上站成一列横队,分别为1号、2号、3号选手,听到“预备”口令后,选手做好准备,当听到“开始”口令后,1号、2号、3号选手迅速穿好消防服并佩戴好安全防护装备,跑至消火栓箱,其中1名队员按照两盘水带连接的方法迅速展开水带,将两盘水带连接好,到射水线做好射水准备,1名队员负责将水带另一端与消火栓相连接并负责开关消火栓,1名队员在确认水带线路安全后,迅速跑至射水线充当副射手,向打靶器打水,击倒标靶停止计时。(三)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乡村全科临床症状辨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图书管理员考试的技巧分享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初级会计师备考计划的制定试题及答案
- 临床科研能力培养试题及答案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5 诗词五首《赤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5年初级会计师考试补充试题及答案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复习全面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的考前模拟训练试题及答案
- 劳务工程承包合同范例模板
- 文件架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第11课《山地回忆》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全套教学课件
- 籍贯对照表完整版
- 保安队排班表
- (完整版)ERCP并发症及应急预案
- AD域部署方案完整版
- T∕CAGHP 066-2019 危岩落石柔性防护网工程技术规范(试行)
- 初一数学趣味竞赛试题
- 外贸中英文商业发票
- 2019JGJ196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 物业服务费用测算技术报告详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