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能力版)1.下列反应属于放能反应的是A.葡萄糖+6O2→6CO2+6H2O B.6CO2+12H2O→葡萄糖+6O2+6H2OC。ADP+Pi→ATP D。葡萄糖+果糖→蔗糖2.将重量相同的小麦幼苗栽于完全培养液的甲、乙两支试管中,都用较强的光照射,只是把甲试管置于15℃,乙试管置于20℃的条件下,培养若干天,结果乙试管中小麦幼苗重量比甲试管的增重多,原因是A.甲的幼苗光反应产物少,限制了CO2的固定,形成的有机物少B。乙的幼苗光反应产物多,有利于CO2的固定,形成的有机物多C.提高乙的温度,能提高酶的催化效率,促进光合作用,也促进矿质元素的吸收,形成的有机物多D.降低甲的温度,限制了细胞呼吸,合成的有机物少3.在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中,萨克斯的成就是A.证明植物能够吸收CO2,同时放出O2B.证明叶片在光下能够产生淀粉C.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D。证明追踪到光合作用中碳元素的行踪4.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5.如下图所示,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探索绿色植物产生O2需要光和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则应选用的实验组合分别是A。①②和①③ B。②③和①② C.②④和①③ D.②③和③④6.关于叶绿体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色素与ATP的合成有关 B。叶绿体色素与ATP的分解有关C。叶绿体色素与O2和[H]的形成有关 D。叶绿体色素能吸收和传递光能7.下图为某种植物在夏季晴天的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判断是A。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B.ce段下降主要是由于气孔关闭造成的C.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D.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8.如下图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体内细胞物质的转变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和③过程中[H]的产生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和线粒体B.由③到④的完整过程,需要线粒体的参与才能完成C.该绿色植物的所有活细胞都能完成图示全过程D.图中①、②、③、④过程都能产生ATP9.某班学生完成对新鲜菠菜叶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以下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下列分析最不合理的是A。甲可能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 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C。丙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 D。丁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10.在下表4种实验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实验1234CO2浓度/%0.100.100。030.03温度/℃30203020从以上实验可知,对光合作用速率限制因素叙述正确的是实验1234CO2浓度/%0.100。100。030。03温度/℃3020302011.图甲表示A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A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在不同光照强度环境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受CO2浓度影响的变化曲线。a点与c点相比较,c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b点与c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依次是A.高、高 B.低、基本一致 C.低、高 D。高、基本一致12.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要提供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O2和ATPB。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产生ATPC.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ATP合成酶,都能合成ATPD.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的ATP都需要O213.叶绿体与线粒体是植物细胞内两个重要的细胞器,在光照条件下,它们各自产生的不少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下面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①叶绿体产生的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
②线粒体产生的CO2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③叶绿体产生的O2可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
④线粒体产生的H2O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⑤线粒体产生的ATP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14.下列图1表示利用大豆幼苗的绿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结果,图2表示温室中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甲、乙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B.在收获时节,大豆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C。只有在B点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D。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温室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20℃15.如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的小麦,若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a、b在叶肉细胞中的含量变化将会是A。a上升、b下降 B。a、b都上升 C.a、b都下降 D。a下降、b上升16.下列为有关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关系图,有关描述错误是A。图1中,若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左移,b点右移B.图2中,若CO2浓度适当增大,a点左移,b点右移C。图3中,a点与b点相比,a点时叶绿体中C3含量相对较多D.图4中,当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17.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B。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C。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D。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18.下图为甘蔗叶肉细胞内的一系列反应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①中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都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B.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中C.过程①产生[H],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既产生也消耗[H]D.若过程②的速率大于过程③的速率,则甘蔗的干重就会增加19.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3→C6H12O6,在线粒体中则会发生C6H12O6→C3→CO2B。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C.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D。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20.温室栽培不受季节、地域限制,可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最适宜的条件,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措施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是A。增加室内CO2浓度 B.适当增大室内昼夜温差C.增加光照强度 D.采用绿色玻璃盖顶21.如图表示植物细胞代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表示渗透吸水,对④⑤⑥⑦⑧⑨过程研究,发现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于ATP中B。过程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过程②产生的能量可用于矿质离子的吸收过程C.过程③产生的C6H12O6中的氧来自水和CO2,过程⑧可在根尖细胞中发生D.就整个植株来说,若过程②O2的释放量小于过程⑨O2的吸收量,则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将减少22.(2013·大连月考)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产生的主要代谢产物分别是()A.丙酮酸、CO2、葡萄糖 B.丙酮酸、葡萄糖、CO2C。CO2、丙酮酸、葡萄糖 D。葡萄糖、丙酮酸、CO22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萨克斯让叶片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然后一半遮光、一半曝光,并用碘蒸气处理,得出光合作用需要光照才能进行的结论B.恩格尔曼以好氧细菌和水绵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得出O2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结论C.梅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D。鲁宾和卡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24.如图为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B。t2→t3,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t2时刻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将再提高C.t3→t4,光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碳反应增强的结果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三碳酸还原产生的三碳糖含量降低25.为研究和开发天然食用色素,某研究小组取等量相同品种的红枣,采用溶剂提取红枣中部分红色素,用紫外光谱仪测定不同温度下“提取液的吸光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已知吸光度越大,红色素含量越高。下列分析较合理的是A.红色素可能在较高温度下不稳定B.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红枣中红色素生成的影响C。实验的自变量为红枣生长的不同温度D.温度越高,提取液中红色素含量越高26.下图为某植株在夏季晴天一昼夜内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变化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B。植物在a和h时刻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C。若c、f时刻的光合速率相等,则植物的呼吸速率为c时刻大于f时刻D.该植物ce时段CO2吸收量显著降低是光照强度降低所致27.某班学生以新鲜菠菜叶为材料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下列分析最不合理的是A。甲可能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 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C.丙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 D.丁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28.下列关于叶绿素的合成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光是合成叶绿素的必要条件B.低温抑制叶绿素的合成C。Mg是合成叶绿素的必要元素D.提取叶绿素的溶液,给予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2,可以进行光合作用29.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30.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C.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ATP可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D.连续阴天的夏季,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温室作物产量31.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的和扩散速度最慢的色素带分别是A。胡萝卜素、叶黄素 B。叶黄素、叶绿素b C。胡萝卜素、叶绿素b D.叶黄素、叶绿素a32.在其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在光照和黑暗条件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5101520253035光照下吸收CO2(mg/h)1。001.752。503。253.753.53.00黑暗中释放CO2(mg/h)0。500。751.001。502。253.003。50下列对该表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A.在连续光照的情况下,该植物在0℃条件下不能生长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C.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在恒温条件下,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在恒温条件下,30℃与5℃条件下积累的有机物相等33.ATP是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一种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乳酸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B.人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ATP的速率增大C.线粒体内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都能合成ATPD.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34.如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a、b、c为代谢过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a中产生的O2参与c中第二阶段的反应B。b在叶绿体基粒上进行C.水参与c中第二阶段的反应D.X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基粒35.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I阶段通过叶绿体中色素,把光能转化为ATP中稳定的化学能B.I阶段中生成的NADPH将作为还原剂参与碳反应C.③④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和细胞溶胶D。如该植物是水稻,根部在水淹较长时间后,其④过程的产物是酒精和CO236.(2013·北京四中月考)如果1分子的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个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那么,这个CO2分子共穿过膜的层数至少是A。4 B.6 C.8 D.1237.下列有关科学家的经典研究中,采取了同位素示踪法的是①恩格尔曼发现光合作用的部位②萨克斯发现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③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④卡尔文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38.下列生理过程的反应式错误的是A。蓝藻进行光合作用:CO2+H2O(CH2O)+O2B。植物吸收无机盐时消耗ATP:ATPADP+Pi+能量C。酵母菌发酵: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D。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C6H12O62C3H6O3+少量能量39.如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化学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A中的膜除了酶以外还具有色素,而B中的膜则不具有色素B。A、B两种生物膜均可产生ATPC。图A、B两种生物膜所在的细胞器含有DNA、RNAD.由于氧气分子可能自由进出图A、B两种膜,因此这两种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40.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可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B。用无水乙醇将叶绿体中的色素进行分离C。溶解度越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越快D.滤纸条上最上面的色素带呈黄绿色41.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42.为探究CO2浓度倍增和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者在适宜温度等条件下采用人工气候室和控水实验室模拟CO2浓度倍增和干旱胁迫,实验结果如下:组别处理(光照强度为Q)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1)相对气孔开度(%)水分利用效率A对照大气CO2浓度27.05501.78B干旱22。55351。87C对照CO2浓度倍增31.65402。45D干旱23.95302。55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净光合速率降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进而影响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中____________的速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CO2浓度倍增能使光饱和点____________(“增大”或“减小”).光照强度大于Q点时,限制B组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2)由实验结果可知,在干旱胁迫条件下,CO2浓度倍增可使苜蓿叶片相对气孔开度____________;干旱胁迫可导致叶肉细胞中光合色素等含量减少,使光反应减弱,供给暗反应的____________减少,从而使光合作用过程减弱。(3)实验结果表明,当干旱胁迫发生时,CO2浓度倍增不仅能提高__________,还能通过提高____________,从而缓解干旱胁迫对苜蓿的伤害,增强抗旱能力。43.适宜条件下,在玉米田中套种生姜或大豆,并对大豆喷施NaHSO3溶液,作物年产量如下表。请回答.玉米种植密度(万株/hm2)年产量(kg/hm2)玉米生姜大豆未喷施NaHSO3溶液喷施1mmol/LNaHSO3溶液①4。83200270031803466②6.37500372529253217③7。86000330026402772(1)“套种"后的玉米田,作物之间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分层现象,这有利于提高
.(2)③与②相比,玉米因为代谢过程中而使产量降低。(3)NaHSO3能促进色素对光能的捕捉,其作用的部位是叶绿体的
.喷施1mmol/LNaHSO3溶液后,大豆释放氧气的量
,具体原因是。(4)由①与②可知,与玉米套种时增产效果更好,从“光"的因素分析,其原因是。(5)如图表示不同地区A、B、C三类植物在晴朗夏季的光合作用日变化曲线,科学家想了解图中三种植物叶片中的色素种类差异是否是导致其夏季光合作用日变化曲线不同的原因,请你提供这三种植物叶片中的色素种类差异检测方法并简述主要步骤。44.下图l是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图2表示将甲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1)图1的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在c点时,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图2中e点与d点相比较,e点的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_;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__。(2)若图1中,植物甲曲线表示在25℃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5℃,那么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5℃,曲线a、b、c三点位置如何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有氧条件下,生长中的植物细胞内的葡萄糖先在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中脱氢,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多种氧化酶途径,其中黄酶对温度变化反应不敏感,而细胞色素氧化酶对温度变化反应敏感,则在高山低温环境下生活着的植物以_______途径为主进行有氧呼吸。(4)图1中,如果甲乙两种植物较长时间处在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是__________,在晴转阴瞬间,叶肉细胞中C5化合物相对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甲、乙小麦叶片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差值为________________CO2mg/100cm2·h。参考答案1。A【解析】A项正确:葡萄糖+6O2→6CO2+6H2O为需氧呼吸过程,属于放能反应;B项错误:6CO2+12H2O→葡萄糖+6O2+6H2O为光合作用过程,属于吸能反应;C项错误:形成ATP时需要能量,属于吸能反应;D项错误:葡萄糖+果糖→蔗糖,需要吸能。2.B【解析】本题考查温度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影响。甲、乙都用较强的光照射,甲试管温度低,二氧化碳的固定量少,光反应产物少,还原的三碳化合物少,形成的有机物少,A错误;乙试管的温度较高,酶的活性强,光反应产物多,固定的二氧化碳多,还原的三碳化合物多,形成的有机物多,B正确;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温度,可提高有机物的产量,C错误;降低甲的温度,同时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减少,D错误。3。B【解析】萨克斯的实验是用绿叶的曝光部分和遮光部分对比,证明了在有光照的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物中有淀粉.4。D【解析】图中甲植株光合作用开始的点在a点之前,即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开始变化的点,故A错;图中6~18时乙植株有机物一直在积累,18时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最大,故B错;曲线b~c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太强,气孔关闭,叶片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d~e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故C错.5。B【解析】探索绿色植物产生O2需要光,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的有无,植物应相同;要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的有无,同时给光照.6.B【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具有吸收、传递光能,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具有转化光能的作用,色素吸收光能后分解水,产生[H]和O2,同时将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7.B【解析】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等,A错误;ce段下降主要是由于气孔关闭使二氧化碳吸收减少,B正确;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下降,C错误;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ah,D错误。8。B【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相关内容。A错误,图中的①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基粒上进行,③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发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B正确,由③到④,表示有氧呼吸的完整过程,需要线粒体的参与才能完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错误,该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能完成图示全过程,非绿色部分只有呼吸作用;D错误,图中②过程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不能产生ATP,且消耗ATP.9。C【解析】A项合理:甲没有色素,可能是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B项合理:SiO2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乙中色素的量较少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提取的色素少;C项不合理:丙中每种色素都有,但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较多,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较少,这不应该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D项合理:CaCO3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丁中叶绿素含量比类胡萝卜素含量低且含量较少,可能是未加入CaCO3,导致部分色素被破坏所致.10。D【解析】结合题意,实验2与实验1相比,可知限制因素为温度,实验4与实验2相比,其限制因素为CO2浓度.P点是曲线1、2、3、4的共用部分,故其限制因素为光照强度。11.A【解析】根据图甲曲线可知,光照强度为m时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光照强度为n时的光合作用速率;图乙中a、c点时,光照强度相同,即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相同,C3的还原速率相同,但c点时CO2浓度高,CO2固定速率相同,所以c点时细胞C3含量较a点高;b、c点CO2浓度相同,C5的消耗、C3的生成速率相同,但b点时,光照强度为m,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多,C3的还原速率快,消耗C3多,产生C5多,所以b点时细胞内C5含量高.12。C【解析】A项错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进入线粒体参与反应的物质是丙酮酸,因此只提供O2,线粒体不一定能产生CO2和ATP;B项错误: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可以产生ATP,叶绿体不能产生ATP;C项正确:叶绿体和线粒体都能合成ATP,都有ATP合成酶;D项错误:叶绿体合成ATP不需要O2,而是产生O2。13。B【解析】B项正确: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①错误;线粒体产生的CO2可以被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所利用,②正确;叶绿体产生的O2可以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③正确;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H2O可以进入叶绿体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④正确;光合作用暗反应所需ATP由光反应提供,⑤错误。14。C【解析】由图1可知,甲和乙分别表示叶绿素b和叶绿素a,两者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A正确;在收获时节,大豆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B正确;在图2中的B点和D点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C错误;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温室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20℃,此时有机物的积累量最大,D正确.15.B【解析】本题易错点是不能识别各字母代表的物质。由图可知a、b是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H]、ATP,c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降低至极低水平,会影响暗反应中CO2的固定:即C3的生成速率降低,导致C3的还原也减少,消耗的[H]、ATP减少,则a、b在叶绿体中的含量都上升,B项正确。16。D【解析】本题考查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图1中,若光照强度适当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随之增强,a点左移,b点右移,A正确.图2中,若CO2浓度适当增大,光合作用强度也随之增强,a点左移,b点右移,B正确.图3中,a、b点光照强度是一样的,a点的CO2浓度高,叶绿体中C3含量相对较多,C正确。图4中,当温度高于25℃时,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而不是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植物总光合量)开始减少,D错误。17.B【解析】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A正确;用低倍镜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因为观察这个过程不需要看到细胞内部,只要看到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相对移动就可以了,B错误;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正确;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D正确。18.C【解析】①是光合作用光反应,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A错误;②过程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③过程是细胞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B错误;过程①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H],用于过程②光合作用暗反应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③是细胞呼吸,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产生[H],用于第三阶段与氧气发生反应,C正确;甘蔗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不等于甘蔗个体的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所以甘蔗的干重不一定增加,D错误.19。D【解析】在线粒体中不会发生C6H12O6→C3,该过程发生于细胞质基质,A错误;ATP和[H]在有氧呼吸的前两个阶段也有ATP与[H]生成,B错误;在线粒体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错误;叶绿体的类囊体结构,线粒体的折叠内膜都增大了膜的表面积,为酶提供了附着位点,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D正确。20。D【解析】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绿色植物周围空气中的CO2含量直接影响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适当增加温室内的CO2浓度,可以提高作物产量,A正确;温度通过影响光合作用酶和呼吸作用酶的活性来影响绿色植物的有机物的净积累量,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增加光合作用,晚上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减弱呼吸作用,因而适当增大昼夜温差,能提高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从而提高作物产量,B正确;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增强光照强度有利于促进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作物产量,C正确;光合色素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红光和蓝紫光,绿光吸收最少,所以采用绿色玻璃盖不仅不能提高光合速率,反而降低光合速率,D错误。21.D【解析】①表示细胞渗透作用吸水,⑤⑥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⑦⑧⑨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对④⑤⑥⑦⑧⑨过程研究,发现产生的能量一部分储存于ATP中,其余以热能形式散失,A错误;④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②表示光反应阶段,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不能用于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B错误;过程③产生的C6H12O6中的氧全部来自CO2,过程⑧(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可在根尖细胞中发生,C错误;若图中过程②(光反应阶段)O2的释放量小于过程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O2的吸收量,即净光合作用量<0,则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将减少,D正确。22.A【解析】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主要产物是葡萄糖。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在酶的作用下生成CO2和[H],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生成水和ATP.23。A【解析】萨克斯让叶片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然后一半遮光、一半曝光,并用碘蒸气处理,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A错误;恩格尔曼以好氧细菌和水绵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此实验证明了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的,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B正确;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能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C正确;鲁宾和卡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D正确。24.D【解析】A项错误:水的光解、O2释放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而不是叶绿体基质;B项错误:t2→t3,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为CO2浓度,此时光照充足且恒定,若增加光照,光合速率不会提高;C项错误:t3→t4,碳反应增强,一定程度上加快ATP和ADP的转化,[H]和ATP不再积累,导致光反应速率加快;D项正确:t4后黑暗,光反应减弱甚至停止,ATP合成受阻含量减少,ADP和Pi含量升高,三碳酸还原产生的三碳糖减少,三碳酸增加。25。A【解析】A项合理:在200C——700C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吸光度越来越大,红色素含量越来越。超过700C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吸光度越来越小,红色素含量越来少,原因可能是红色素在较高温度下不稳定。B项错误: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溶剂提取红色素的影响;C项错误: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温度;D项错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提取液中红色素含量越高,但超过700C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提取液中红色素含量越来越少。26.B【解析】根据题图提供的信息可知,a点之前和h点之后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ah,A错误,B正确;若c、f时刻的光合速率相等,由于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图中显示c点净光合速率大于f点,因此植物呼吸速率为f时刻大于c时刻,C错误;ce段下降则是因为温度过高,光照过强,导致气孔关闭,CO2吸收量减少所致,D错误。27。C【解析】色素不溶于水,但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丙图中没有色素带出现,可能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A正确;二氧化硅能使研磨得充分,色素释放出来,所以甲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而导致色素相对含量低,B正确;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应该是离点样处较远的色素含量少,而离点样处较近的色素含量多,C错误;碳酸钙能防止研磨中色素尤其是叶绿素被破坏,乙中显示叶绿素含量较低,所以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人CaCO3而导致叶绿素被破坏,D正确.
28.D【解析】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低温抑制叶绿素的合成,矿质元素影响叶绿素的合成,所以A、B、C均正确;但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不仅需要叶绿素吸收转换光能,而且光合作用需要酶,所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只给予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2还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29.B【解析】A项无氧时除光合作用外还有无氧呼吸能产生少量ATP;C项叶绿体中合成ATP不依赖氧;D项叶绿体中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是用于暗反应不用于细胞质中过程,另外细胞质中消耗的ATP也可来源于细胞质基质。30.D【解析】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不利于水果的保鲜,因为无氧时,无氧呼吸旺盛,消耗有机物也较多,零下低温容易使细胞坏死。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可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ATP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但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需要的ATP是来自光反应。连续阴天的夏季,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最终可提高温室作物产量。31。C【解析】在色素的分离过程中,溶解度大的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就快,溶解度小的滤纸条上扩散速度就慢。因此在滤纸条上得到的最终结果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因此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的和扩散速度最慢的色素带分别是胡萝卜素、叶绿素b.C选项正确。32。D【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内容。光照条件下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表中数据代表净光合作用量;黑暗时只进行呼吸作用,表中数据代表呼吸量,A错误,表中没有0℃条件下的数据,不能判断该植物在0℃条件下的生长情况;B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C错误,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在恒温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在数值上等于12乘以光照下的数据减去黑暗中的数据的差,因此,20℃时有机物积累量最多;D正确,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在恒温条件下,30℃与5℃条件下积累的有机物相等。33.B【解析】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因此乳酸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由葡萄糖分解提供,A错误;人剧烈运动时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此时肌细胞产生ATP的速率将增大,B正确;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的场所,此阶段可产生大量ATP,而叶绿体基质是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发生的场所,该阶段需要消耗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C错误;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D错误。34。C【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图中a是光反应过程,b是暗反应过程,c是有氧呼吸过程。光反应产生的氧气可用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水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X代表的物质为ATP从叶绿体的基粒移向叶绿体的基质。35.A【解析】由题图分析可知I表示光反应,II表示碳反应,III表示细胞呼吸(含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I阶段通过叶绿体中的色素,把光能变成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36.B【解析】1分子的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个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通过的生物膜依次是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外膜→细胞膜→相邻细胞的细胞膜→叶绿体外膜→叶绿体内膜,共6层。37。A【解析】①错误:恩格尔曼利用好氧细菌的特性来探究的;②错误: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淀粉的实验,用的是碘液鉴定淀粉的存在,没有用同位素示踪法;③正确:鲁宾和卡门利用氧的同位素来标记二氧化碳和水的氧探究的;④正确:卡尔文用14C标记CO2进行暗反应,从而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故选D。38。A【解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虽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但是细胞中没有叶绿体,A错误;植物细胞吸收无机盐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水解提供的能量,B正确;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C正确;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D正确。39。D【解析】根据题图提供信息可知,A场所可以进行H2O的光解,所以A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其上除了酶以外还具有色素,B场所可以进行[H]和O2结合生成H2O的反应,所以可以确定B为线粒体内膜,其上不具有色素,A正确;A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光反应阶段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ATP中,B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能产生大量的ATP,B正确;A所在的细胞器是叶绿体,B所在的细胞器是线粒体,两者都含有DNA和RNA,C正确;A、B两种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错误。40。C【解析】加入少许碳酸钙可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的充分,A错误;用无水乙醇将叶绿体中的色素进行提取,分离使用的是层析液,B错误;溶解度越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越快,这样就可以将不同的色素分离,C正确;滤纸条上最上面的色素带是胡萝卜素,呈橙黄色,D错误。41.(1)0A、B和C(2)光强(3)大于(4)光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1)根据曲线图可知,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曲线A)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A、B和C的净光合速率都随着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2)由图可知,影响净光合速率的因素为CO2浓度和光强。当CO2浓度大于c时,由于受光强的限制,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光合作用受到限制,曲线B和C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3)当环境中的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均小于0,即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大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4)据图可推测,光强和CO2浓度都会影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因此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时,还要考虑光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元件测试仪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机械量仪表项目建议书
- 2025建筑工程咨询合同范本
- 2025汽车销售定金合同
- 2025煤炭采购协议合同模板示例
- 《2025年探讨国际商事合同法中的交错合同条款研究》
- 2025房屋租赁合同范本模板
- 2025借款合同模板示例
- 2025城市商业店铺租赁合同范本
- 2025茶叶代理合同范本模板
- 演唱会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届河北省邢台市名校协作高三下学期一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T-BSRS 128-2024 核医学放射性废液快速处理技术要求
- 2025年铁路小型养路机械市场分析现状
- 2024内蒙古能源集团校园招聘39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网络安全和保密意识教育
- 《桥梁健康监测》课件
- 企业安全生产“一企一册”“一岗一册”制度简介
- 耳鼻喉科学第二十三章耳部疾病讲解
- 未来学校建筑的现代设计思考与创新
- 一般担保合同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