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区的空间发展规划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fcf3c6a2521a33abc45134483789a4c/3fcf3c6a2521a33abc45134483789a4c1.gif)
![焦作市区的空间发展规划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fcf3c6a2521a33abc45134483789a4c/3fcf3c6a2521a33abc45134483789a4c2.gif)
![焦作市区的空间发展规划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fcf3c6a2521a33abc45134483789a4c/3fcf3c6a2521a33abc45134483789a4c3.gif)
![焦作市区的空间发展规划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fcf3c6a2521a33abc45134483789a4c/3fcf3c6a2521a33abc45134483789a4c4.gif)
![焦作市区的空间发展规划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fcf3c6a2521a33abc45134483789a4c/3fcf3c6a2521a33abc45134483789a4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焦作市区的空间发展规划焦作市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是焦作市区,最能体现未来焦作建设新风貌的也是焦作市区。焦作市区是焦作市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主中心,是焦作市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交通、旅游、科教、信息中心和金融中心。根据焦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确保城市追求数量扩张的同时,重点提高城市经营质量。这就需要在对焦作市区空间发展与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客观审视的基础上,从城区空间协调发展角度,对焦作市城市规划控制区、规划建成区范围、面积、人口与用地规模、发展性质、用地结构、城市空间结构与拓展方向、产业功能等做出科学的弹性分析,同时提出三种方案,进行比选。一、焦作市区发展与建设现状及问题1、城市用地持续增加,但整体分割破碎,发展空间不足从1949年到2003年的54年间,焦作市区城市用地由1949年的2.5平方公里,增加到1956年的6.57平方公里,再增加到1961年的10.37平方公里、1985年的17.64平方公里,到2003年达到67.1平方公里。历年平均递增速度为6.41%,如图8—1所示。促使城市用地增加的动因在于采煤量不断增加,城市人口数量不断提高和采煤塌陷地的扩张,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但由于城市建设与煤炭开采、坑口火电站建设、运煤铁路专用线建设、高压输电走廊建设,以及随即伴随的采煤塌陷和近年来建设的高速路等在焦作市区同时进行,导致城市用地被采煤塌陷地、铁路、高速公路、南水北调线、高压走廊分割得支离破碎(见图8—2),城市用地效率低下,发展空间暂时不足。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只有85.81平方米,比国家建设部规定的100平方米/人低14平方米/人。但这种空间不足只是由于政府外迁、企业外迁滞后导致暂时用地不足,目前在焦作市区尚有至少近30-60平方公里用地可置换用于城市建设。>里公方平{积面区成建图8—1>里公方平{积面区成建图8—1焦作市主城区近50年来建成区面积变化柱状示意图图8--2焦作市主城区用地类型与建设现状示意图2、城市用地结构趋于合理,但功能分区紊乱混杂,中心辐射作用不强由表8—1看出,受煤炭城市发展性质影响,焦作市区用地结构中,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比重明显偏大,二者合计占用地总面积的65-75%以上,其中居住用地占40%以上,主要是平房过多导致占地面积大,工业用地占22-36%,近年来随着工业企业的外迁,工业用地比重逐渐减少,2003年已降到22%左右。相反,市区对外交通用地、仓储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和绿地比重偏少,占总用地面积的比重分别只有1.18%、0.74%、1.54%和8.68%(见表8—1)。
表8—12003年焦作市区城市用地结构统计表(km2)序号代号类别名称中站区解放区山阳区马村区高新区小计占总用地的%1R居住用地3.7211.098.181.990.8225.8038.512C公共设施用地0.212.373.040.422.078.1112.103M工业用地2.395.654.801.060.5214.4121.514W仓储用地0.000.190.300.000.000.490.745T对外交通用地0.000.450.350.000.000.791.186S道路广场用地0.392.722.040.440.405.998.947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0.110.710.210.000.001.031.548G绿地1.462.651.440.270.005.818.689D特殊用地0.031.010.200.280.001.522.2610E水域与其他用地0.490.350.420.501.293.044.54合计8.8027.1820.994.955.1067.01100占总用地面积的%13.1440.5731.327.397.61100从用地增长趋势分析,1995-2003年间,在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总体以6%的速度增长的前提下,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交通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分别以历年平均5.75%、22.49%、1.84%、40.25%、9.45%和21.79%的速度递增,而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分别以历年平均18.01%、12.96%的速度递减(见表8—2、图8—3)。表8—2焦作市主城区1995-2003年城市建设用地变化表(km?)年份建成区面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小计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交通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199543.1039.4016.501.6014.202.402.400.400.501.200.20199643.1040.2116.931.6814.342.402.400.490.571.200.20199744.6043.9416.971.6814.342.402.402.132.421.400.20199846.0044.0117.001.6914.352.402.402.132.441.400.20199950.4744.3915.323.6813.31.070.984.651.52.631.26200052.0044.3915.323.6813.31.070.984.651.52.631.26200156.5849.2415.785.6113.821.070.985.421.53.81.26200367.1063.9625.808.1114.410.490.795.991.035.811.521995-2003年历年平均增减速度%6.416.245.7522.491.84-18.01-12.9640.259.4521.7928.85由于种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紊乱混杂,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混杂,商业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和工业用地犬牙交错,即使新开发的焦南组团和高新
区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功能分区紊乱混杂现象,导致城市用地效率低下,市场建设随心所欲,城市特色模糊不清,中心辐射作用不强,与作为中原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不相适应,中心地位和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图8—3焦作市(主城区)建设用地比重变化示意图3、城市用地管理不当,人居环境急待改善由于体制、政策等方面的原因,焦作市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管理不当现象,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无法做到很好的无缝衔接,国土部门与规划部门掌握的城区土地供应存量用地数据差距较大,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大,但用地指标较少,用地矛盾日益突出。据国土部门统计,全市建设用地总节余量尚有30平方公里,但实际上只剩10平方公里,其余20公里属于未经国土部门批准的违法占地面积。1997-2003年焦作市区批准使用的土地为8平方公里,尚可使用的规划建设用地指标还有10.32平方公里(见表8—3)。在黑地占地导致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供需矛表8—3焦作市区1997-2003年批准用地与节余用地表(平方公里)地区规划用地指标批准用地指标尚可使用的建设用地指标解放区、山阳区16.173.9712.2马村区0.930.400.53中站区0.931.80-0.86高新区1.502.50-1.0合计15.938.6710.86注:资源来源于焦作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焦作市总体规划〉所需土地方面资料说明,2003年12月盾突出的同时,道路布局不尽合理导致占地面积大,断头路多,采煤塌陷仍在继续,更进一步加剧了用地短缺程度,城市用地急待整理,人居环境急待改善。二、城市规划控制区范围与用地规模的确定考虑到焦作市未来城市发展受采煤塌陷地、济焦新高速公路分割、行政区划变动等不确定性因素的综合影响,在确定城市规划控制区范围与用地规模时,提出以下三种备选方案。三种方案的相关技术指标见表8—4所示。表8—4焦作市城市规划控制区范围与规模弹性方案对比分析表指标名称万案1万案2万案3范围包括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不含龙洞乡)、马村区、高新区(李万乡)、博爱清化镇、许良镇、阳庙镇、月山镇、柏山镇、苏家作乡、高庙乡、修武县城关镇、周庄乡、五里源乡和方庄镇的赤庄村、沙墙村、韩庄村坡前村西涧村蔡坡村包括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不含龙洞乡)、马村区(不含九里山乡)、高新区(李万乡)、博爱清化镇、许良镇、阳庙镇、月山镇、柏山镇、苏家作乡和高庙乡、武陟县宁郭镇中北部、三阳幺北部和修武高村幺北部焦作市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博爱县、修武县和武陟县宁郭镇、小董乡和三阳幺面积(km2)7305201735.342003年总人口(人)1183364116485415873992003年非农业人口(人)6477956293626973832003年外出打工人口(人)2452124740428672003年暂住人口(人)8123280399841112003年建成区面积(km2)97.2793.1895.832003年建成区人口(人)7219686909316858472003年建成区非农业人口110262100230146413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万元)141446413447141531214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2688241925792003年电话普及率(部/百人)3025332020年建成区规划面积(km?)207.15196.00244.002020年建成区规划人口(人)1681800157360016818001、济焦新高速公路穿越修武县城南侧不分割主城区方案(方案1)当济焦新高速公路从修武县城南侧穿过时,在济焦新高速公路南穿不分割主城区的情况下,建议采取此方案。(1)控制范围北界东起修武县方庄镇的赤庄村,依次向西经过沙墙村中州铝厂北界韩庄村坡前村西涧村蔡坡村安阳城乡北界山阳区百间房乡北界上百作乡北界王封乡北界柏山镇北界月山镇北界;西界以许良镇与沁阳市山王庄镇的分界线为界;南界西起许良镇南界,依次向东经过高庙乡南界阳庙镇南界李万乡南界周庄乡南界修武城关镇南界五里源乡东界;东界以修武县与新乡市的分界线为界(参见焦作市中心区空间协调发展总体结构方案1分析示意图)。总体形状为一个“展翅雄鹰“,飞向太行山癫。行政区划上包括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不包括龙洞乡)、马村区、高新区(李万乡)、博爱清化镇、许良镇、阳庙镇、月山镇、柏山镇、苏家作乡、高庙乡、修武县城关镇、周庄乡、五里源乡和方庄镇的赤庄村、沙墙村、韩庄村、坡前村、西涧村、蔡坡村。(2)控制规模按照此范围,焦作市城市规划控制区的面积约为730平方公里,范围内现状总人口118.3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4.79万人,暂住人口8.12万人,现状建成区面积97.27平方公里,国内生产总值为141亿元,占焦作市的50%。(3)总体控制要求北界不进太行山,西界不过沁阳市,南界不跨济焦新高速公路,东界不越新乡(4)控制优点与缺陷优点是城市控制区面积增大,缺点是城市东西跨度过大,布局分散,不利于城市经营与管理,增加城市运行成本。且按照《焦作市矿产资源规划》分区,方庄镇及其周围地区为矿产资源“鼓励开采区”,加之方庄镇附近有一条西北-东南向大断层,均不利于城市建设。2、济焦新高速公路穿越修武县城北侧分割主城区方案(方案2)当济焦新高速公路从修武县城北侧穿过时,在济焦新高速公路北穿分割主城区的情况下,建议采取此方案。(1)控制范围北界东起安阳城乡北界山阳区百间房乡北界上百作乡北界王封乡北界柏山镇北界月山镇北界;西界以许良镇与沁阳市山王庄镇的分界线为界;南界西起许良镇南界,依次向东经过高庙乡南界阳庙镇南界济焦新高速公路;东界以安阳城乡西界、待王镇东界、李万乡东界为界(参见焦作市中心区空间协调发展总体结构方案2分析示意图),行政区划上包括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不包括龙洞乡)、马村区(不包括九里山乡)、高新区(李万乡)、博爱清化镇、许良镇、阳庙镇、月山镇、柏山镇、苏家作乡和高庙乡、武陟县宁郭镇中北部、三阳乡北部和修武县高村乡北部。(2)控制规模按照此范围,焦作市城市规划控制区的面积约为520平方公里,范围内现状总人口11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3万人,暂住人口8.01万人,现状建成区面积93.18平方公里,国内生产总值为134.47亿元,占焦作市的46.85%。(3)总体控制要求北界不进太行山,西界不过沁阳市,南界、东界不跨济焦新高速公路。(4)控制优点与缺陷优点是东西跨度变小,城市集中紧凑布局。利于城市经营与管理,提高城市运行效益。且按照《焦作市矿产资源规划》分区,利于方庄镇及其周围地区的矿产资源开采。缺陷为城市规划控制区变小。3、沁河以北、丹河以东包括博爱、修武全境的方案(方案3)当太行山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由各自所在的县市开发经营时,建议采取此方案。(1)控制范围北界以焦作市与山西晋城市的行政分界线为界,东以焦作市与新乡市的分界线为界,西以丹河即博爱与沁阳的分界线为界,南部西段以沁河分界,东段以修武县与武陟县的分界线为界。(参见焦作市中心区空间协调发展总体结构方案3分析示意图)。具体包括焦作市的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博爱县、修武县和武陟县的宁郭镇、小董乡和三阳乡。(2)控制规模按照此范围,焦作市城市规划控制区的面积约为1735.34平方公里,范围内现状总人口158.7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9.73万人,暂住人口8.41万人,现状建成区面积95.83平方公里,国内生产总值为153.12亿元,占焦作市的53.35%。(3)总体控制要求北界不进山西,西界不过丹河,南界西段不过沁河,东段不跨武陟县。(4)控制优点与缺陷优点是行政区划调整幅度最小,便于操作,缺点是控制区面积过大,城市布局分散,集聚效应不强,不利于城市经营与管理,不利于提高城市运行效益,不利于焦作城镇群的建设和城市竞争能力的提高,不利于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与建设,也不利于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三、焦作市区的发展性质与人口规模的测算1、发展性质焦作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旅游、科教、信息中心和金融中心;中原城市群“金三角”的战略支撑点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发展资源深加工、新型材料、生态旅游为主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和生态旅游城市,晋东南豫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区域性物流中心。2、焦作市区人口规模的测算根据焦作市自1990年以来连续12年人口总量、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农转非人口等数据和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采用灰色控制系统GM模型和人口状态转移模型等方法,综合预测焦作市焦作市区未来15年分阶段城市人口和城市非农业人口,得出前述三种方案对应的三种人口预测方案(见表8—5)。(1)方案1对应的焦作市区城市人口2015年达到144万人,为推荐方案方案1对应的焦作市区由主城区和博爱、修武两个副城区共同组成。2010年城市总人口达到127.34万人,2015年达到143.66万人,2020年达到168.18万人。根据城市扩张的可能性,将方案1作为推荐方案。(2)方案2对应的焦作市区城市人口2015年达133万人方案2对应的焦作市区由主城区和博爱副城区共同组成。2010年城市总人口达到119.02万人,2015年达到132.66万人,2020年达到157.45万人。(3)方案3对应的焦作市区城市人口2015年达到144万人方案3对应的焦作市区由主城区和博爱、修武两个副城区共同组成。2010年城市总人口达到127.34万人,2015年达到143.66万人,2020年达到168.18万人。到2003年底,焦作主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67.1平方公里,1995-2003年建成区面积历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69%,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85.81平方米;博爱县城建成区面积历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64%,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109.86平方米,修武县城建成区面积历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85%,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124.78平方米。根据焦作市城市规划控制区和人口规模的三种方案,结合焦作主城区控制范围跨过大沙河、不跨过大沙河两种情况,提出焦作市区用地规模的8种比选方案,如表8—6所
示。通过对8种方案的比选分析,提出与城市规划控制区和人口规模方案相对应的未来15年城市规划建成区三种方案,并将方案1作为第一推荐方案,将方案2作为第二推荐方案,将方案3作为第三推荐方案。表8—5焦作市城市规划建成区人口规模弹性预测对比分析表规划指标名称2003年现状2010年2015年2020年万案1万案2万案3万案1力案2万案3万案1方案2万案3城市总人口主城区85.64108.53108.53108.53120.27120.27120.27141.36141.36141.36博爱县城7.3410.4910.4910.4912.6312.6312.6316.0916.0916.09修武县城5.648.3208.3210.755010.75511.73011.73合计98.62127.34119.02127.34143.66132.9142.66168.18157.45168.18城市自然人口主城区78.293.1993.1993.19103.91103.91103.91126.87126.87126.87博爱县城7.18.868.868.8611.2511.2511.2514.8514.8514.85修武县城5.617.2607.269.6909.6911.15011.15合计90.91109.31102.05109.31124.85115.16124.85151.87141.72151.87城市非农业人口主城区57.673.2973.2973.2981.6381.6381.6393.7593.7593.75博爱县城4.046.66.66.68.778.778.7712.212.212.2修武县城3.14.6604.666.0606.068.4908.49合计64.7484.5579.8984.5596.4690.496.46114.44105.95114.44需要农转非人口主城区16.56.56.56.56.56.56.53.53.53.5博爱县城3.11.31.31.31110.80.80.8修武县城2.511011010.5100.51合计22.118.87.88.88.57.58.54.814.34.81流动人口主城区7.448.848.848.849.869.869.8610.9910.9910.99博爱县城0.240.330.330.330.380.380.380.440.440.44修武县城0.030.0600.060.06500.0650.0700.07合计7.719.239.179.2310.3110.2410.3111.511.4311.51、方案1对应的城市规划建成区范围与规模(第1推荐方案)根据综合计算,方案1对应的城市规划控制区面积为730km2,对应的城市规划建成区范围包括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四区主城区、博爱县城和修武县城,主城区不跨过大沙河,主要是由于焦作市区处在太行山前,易受洪水冲淹,在规划中必须留足洪水通道,目前高新区建在大沙河行洪区,为保证高新区安全发展建议在大沙河北侧建设高标准护堤,遇超标准洪水时向南分洪。因此,大沙河以南不宜作为规划区。具体范围参见方案1的图示。到2010年、2015年、2020年的城市规划建成区面积分别为118.35皿161.77km2、207.56km2,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92.94平方米、112.62平方米和123.17平方米(见表8—7)。由于建成区面积中包括了南水北调占地面积5.35平方公里和采煤塌陷地占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所以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超出国家规定人均100平方米的标准,是完全正常的。若除去南水北调占地和采煤塌陷地占地,则到2015年、2020年的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95.20平方米和108.81平方米。表8—6焦作市城市规划建成区用地规模弹性方案对比分析表方案号市区范围规划控制区面积(km2)规划建成区面积(km2)2015年2020年城市人口(万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m2)城市人口(万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m2)方案1不跨过沙河的主城区+博爱区+云台山区730208143.66105.65168.18123.17方案2不跨过沙河的主城区+博爱区520196132.99105.92157.36124.55方案3跨过沙河的主城区+博爱区+云台山区730244143.66119.56168.18145.08方案4不跨过沙河的主城区+博爱区+云台山区1735.34208143.66105.65168.18123.17方案5跨过沙河的主城区+博爱区+云台山区1735.34244143.66119.56168.18145.08方案6跨过沙河的主城区+博爱区520232132.90131.69157.36148.72方案7跨过沙河的主城区520216120.27141.66140.36154.28方案8不跨过沙河的主城区520180120.27125.00140.36128.57该方案对应的城市规划控制区面积和建成区面积均适中,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城市规划建成区范围最为合理完整,同时综合考虑了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大焦作”的目标,是一个在规划期内可行的方案,为第一推荐方案。2、方案2对应的城市规划建成区范围与规模(第2推荐方案)根据综合计算,方案2对应的城市规划控制区面积为520km2,对应的城市规划建成区范围包括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四区主城区和博爱县城,主城区不跨过大沙河,具体范围参见方案2的图示。到2010年、2015年、2020年的城市规划建成区面积分别为109.85km2、150.77km2、196km2,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92.30平方米、113.36平方米和124.27平方米(见表8—8)。该方案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接近国家规定人均100平方米的标准。
表8—7焦作市城市规划建成区人口与用地规模分析表(方案1)编号规划指标名称2002年现状2010年2015年2020年对应的城市规划控制区面积(km2)424730730730建成区范围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四区主城区(主城区不跨过大沙河),博爱县城,修武县城,具体范围参见方案1的图示主城区67.1098.85137.77179.56城市规划建成博爱县城7.8011.0013.0016.00区面积(km2)修武县城7.008.5011.0012.00合计81.90118.35161.77207.56人均建设用地面积(m2)主城区85.8191.08114.20127.02方案一博爱县城109.86104.86102.93100.00修武县城124.78102.16102.28102.30平均90.0992.94112.61123.17主城区78.20108.53120.27140.36城市人口规模博爱县城7.110.4912.6316(万人)修武县城5.618.3210.7511.73合计90.91127.34143.66168.18城市非农业人口(万人)主城区57.673.2981.6393.75博爱县城4.046.68.7712.2修武县城3.14.666.068.49合计64.7484.5596.46114.44该方案对应的城市规划控制区面积和规划建成区面积较小,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城市规划建成区范围合理完整,同时综合考虑了城乡统筹发展和“紧凑布局”的目标,也是一个在规划期内可行的方案。因而为第二推荐方案。3、方案3对应的城市规划建成区范围与规模(第3推荐方案)根据综合计算,方案3对应的城市规划控制区面积为730km2,对应的城市规划建成区范围包括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四区主城区、博爱县城和修武县城,主城区跨过大沙河,南洋大道以北,具体范围参见方案3中主城区的图示。到2010年、2015年、2020年的城市规划建成区面积分别为118.35km2、171.77km2、244.00km2,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92.94平方米、119.56平方米和145.08平方米(见表8—9)。该方案对应的城市规划控制区面积适中,但规划建成区面积与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过大,严重地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城市规划建成区范围不合理,过分拉大了城市建设范围,城市用地无法实现“集约式经营”,因而只作为第三推荐方案。表8—8焦作市城市规划建成区人口与用地规模分析表(方案2)编号规划指标名称2002年现状2010年2015年2020年对应的城市规划控制区面积(km2)424520520520建成区范围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四区主城区,博爱县城,主城区不跨过大沙河,具体范围参见方案2图示城市规划建主城区67.198.85137.77179.56成区面积博爱县城7.8011.0013.0016.00(km2)合计74.9109.85150.77195.56方案二人均建设用主城区85.8191.08114.45127.02地面积博爱县城109.86104.86102.93100.00(m2)平均87.8192.30113.36124.27城市人口主城区78.2108.53120.27141.36规模博爱县城7.110.4912.6316(万人)合计85.3119.02132.9157.36城市非农业主城区57.673.2981.6393.75人口博爱县城4.046.68.7712.2(万人)合计61.6479.8990.4105.95五、焦作市区的空间结构与空间推进方向焦作市区的空间结构与空间推进方向主要是针对焦作市区范围与规模的8种方案中的第一推荐方案进行分析的。1、焦作市区空间结构模式(1)由倒“品”字型城市空间结构变为正“品”字型城市空间结构倒“品”字型城市空间结构由主城区(包括解放区、山阳区、高新区)、中站区和马村区组成。正“品”字型城市空间结构组成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取“组团原理”的横向扩展形式,由主城区(包括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高新区)、副城区博爱区和云台山区组成。另一种是采取“积木移位”原理的纵向扩展形式,通过逐步放弃中站、马村两个组团,发展焦新组团两侧的新开发地区出现两个新发展组团,形成正“品”字型城市空间结构(见图8—4)。
表8—9焦作市城市规划建成区人口与用地规模分析表(方案3)编号规划指标名称2002年现状2010年2015年2020年对应的城市规划控制区面积(km2)424730(1735.34)730(1735.34)1735.34(1735.34)建成区范围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四区主城区,博爱县城,修武县城,主城区跨过大沙河,南洋大道以;匕,具体范围参见方案3图示城市规划建成区面积(km2)主城区67.1098.85157.77216.00博爱县城7.8011.0013.0016.00修武县城7.008.5011.0012.00合计81.90118.35171.77244.00人均建设用地面积(m2)主城区85.8191.08131.17153.88方案三博爱县城109.86104.86102.93100.00修武县城124.78102.16102.28102.30平均90.0992.94119.56145.08城市人口规模(万人)主城区78.20108.53120.27140.36博爱县城7.110.4912.6316修武县城5.618.3210.7511.79合计90.91127.34143.66168.18城市非农业人口(万人)主城区57.673.2981.6393.75博爱县城4.046.68.7712.2修武县城3.14.666.068.49合计64.7484.5596.46114.44(2)由旧的“一主两翼”变为新的“一主两翼”旧的“一主两翼”中的“一主”为焦作市中心区,两翼为马村区和中站区。新的“一主两翼”中的“一主”为焦作市中心区加上马村区和中站区,两翼为博爱区(博爱县)和云台山区(修武县)。(3)由“旧五区”变为“新五区”“旧五区”是指解放区、中站区、山阳区、马村区和高新区;“新五区”指解放区+中站区、山阳区+马村区、焦作新区(含7平方公里高新区)、博爱区和云台山区。2、焦作市区空间拓展模式与推进方向从焦作市区所处的地形地貌、交通与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焦作市区空间推进方向,可以看出,城区向北扩展受太行山的约束,向西扩展受焦郑高速公路限制,在疏通高压走廊和禁止开发恩村煤田的前提下,城市总体向南、向东扩展,向吸引力最大的郑州方向扩展,为中原城市群“金三角”战略支撑点的形成与壮大创造条件。焦作市政治文化中心已经南移至焦南组团,靠近焦作新区,是城市总体向南扩
展的标志。总体扩展方向归纳为:内调外延,南移东扩。分期具体拓展模式与扩展方向如下。图8—4焦作市中心城区“品”字型空间结构演变形态示意图(1)近期(2004-2010年)主城区内部调整近期(2004-2010年)主城区扩展采用置换老城为主、适度兼顾新区开发的模式鉴于焦作市区用地效率低下,城中村面积大,要以内部调整整理改造为主,包括旧城危房改造、企业外迁腾出用地、城中村改造及农民农转非征用地等方式。据不完表8—10焦作市区城市用地内部调整挖潜方案统计表(km2)项目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咼新区博爱县合计建成区面积27.1820.998.804.955.107.874.9旧城危房改造面积0.176.670企业外讦腾出用地面积0.800.130城中村改造及农民农转非征用地面积5.5010(已交定金)30新增城市建设用地面积6.4716.83053.27全统计,仅解放区和山阳区通过上述三种方式可分别整理出城市建设用地6.47平方公里和16.8平方公里,二者合计23.27平方公里(见表8—10)。解放区的“老居民区、老企业职工宿舍”多,约6-7大片。旧城改造中原来的老城建设密度大,拆迁成本与风险大,每平方米拆迁成本约600-700元/平方米,但开发商的商品房价为1000-1500元/平方米,差价导致城市居民买不起房,只好住在旧城区,这大大限制了焦作城市建设,住宅建设推行高楼难度大,影响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利益,更影响城市市容市貌,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及生态旅游城市建设。必须出台过硬的政策,确保各方的利益。(2)中期(2011-2015年)主城区向南扩展中期(2011-2015年)采用开发新区为主、旧城改造为辅的扩展模式。重点理顺高新区运行管理体制,突破封闭式管理的束缚,将高新区按照焦作新区模式和现代化新城区建设,确保城市建设在中期向南推进。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的批复,高新区面积控制在7平方公里,其余的占地面积约28平方公里,全部归焦作市规划局直接管理,统一纳入城市建设的框架中。这样可使城市建设用地新增28平方公里。中期(2011-2015年)主城区向南扩展到大沙河为止。(3)远期(2016-2020年)主城区向东扩展远期(2016-2020年)采用开发东部新区的扩展模式。东部为恩村煤田,探明储量约1.3亿吨,但开采深度达700米以上,开采难度和抽水成本大,采后塌陷治理难度和成本更大,建议禁止开发东部恩村煤田,而将其作为城市建设用地,东部城市发展带来的效益远比开采恩村煤田创造的经济效益大得多。焦作未来发展需用煤1300万吨/年,可就近从新乡、山西东南部取煤,当地深层采煤要比晋煤外运至焦作花去的成本多。(4)博爱、修武副城区相向向主城区推进博爱、修武副城区采用集中布局、组团发展、向心扩展的模式。博爱副城区向东、向北扩展与主城区连为一体,修武副城区向西、向北扩展,逐步向主城区靠近六、焦作市区的组团格局与职能分工焦作市区的组团格局与职能分工主要是针对焦作市区范围与规模的8种比选方案中的第一推荐方案进行分析的。1、焦作市区的功能结构与组团格局分析焦作市区的功能结构可归纳为:“十”字型城市发展主轴线,“网络型”城市交通主骨架,“五纵三横”的城市水景廊道和“莲花型”城市组团,参见焦作市焦作市区功能结构分析图。(1)“十”字型城市发展主轴线由一个“十”字型城市主干道组成,其中东西向主干道为丰收路,将主城区焦南组团、焦新组团、博爱组团、云台山市(云台山组团)联为一体,南北向主干道为塔南路,将焦北组团、焦南组团和焦新组团联为一体,但需要拆掉人民会堂,直通到北部与影视大道相连,南面与省道S235线和计划中的焦作第二黄河大桥相连,直达郑州。“十”字型城市主干道同时具有交通性主干道和景观性主干道的双重功能。(2)“网络型”城市交通主骨架由一个环绕主城区的环型交通主干道(东南路-金沙路-东海大道-影视大道)、三条东西向交通主干道(建设路、丰收路、世纪大道)、六条南北向交通主干道(长安路、西环路、塔南路、东环路、中原路、文昌大道)组成“网络型”城市发展主骨架,见焦作市区空间协调发展规划示意图。(3)“五纵三横”的城市水景廊道“五纵”城市景观廊道由源自南太行山、由北向南流入城区的白马门河、普济河、群英河、瓮涧河、三门河组成,形成“五指”状景观格局,共同穿越南水北调中线运河,南下注入新河。“三横”城市景观廊道由南水北调中线运河、新河、大沙河组成。8条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跨越南水北调中线运河时,将架起8座大桥,形成焦作“桥中城、城中桥”的景观格局。(4)“莲花型”城市组团采用集中布局为主,适度分散的组团发展模式,以“十”字型城市发展主轴线为轴心,“网络型”城市交通主骨架为连接背景,“五纵三横”的城市水景廊道为分隔屏障,形成博爱组团、中站组团、焦北组团、焦南组团、焦新组团、马村组团、云台山市(云台山组团)组合成的莲花型城市组团框架,组团之间相对分散隔离,用绿化隔离带分隔,参见焦作市区组团结构分析示意图。。2、焦作市区的产业功能分区(1)焦北组团焦作市商贸、金融与都市旅游等综合服务中心包括南水北调中线以北的解放区和山阳区城区部分,两区作为焦作老城区,商业发展历史悠久,市区50个市场中有37个集中在本组团,老企业和污染企业多,传统产业比例大,旧城改造任务重,难度大,人地关系矛盾复杂。今后应立足现有商业基础,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的发展:一是全部外迁区内所有的污染型企业,为城市发展与市场建设腾出空间,适当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淡化工业地位与职能,将第三产业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二是突出发展商贸业,将焦北组团建成焦作市的商业中心、贸易中心、商品批发中心和一汽、二汽整车汽车配件销售基地。三是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目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人民银行和农业银行均集中在山阳区,今后应将焦北组团建成焦作市的金融中心。四是以黄河文化影视城为龙头,大力发展都市旅游综合服务业,在黄河文化影视城周边地区建设体现焦作都市旅游形象的都市文化旅游接待休闲中心,体现东周列国历史的古文化一条街、美食一条街等,适应焦作建设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要求;五是加大宾馆、饭店、酒店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市区每天只有6000个床位,旅游黄金周和双休日市区宾馆暴满,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规划需要建设12000张床位,方能满足游客的需要。六是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与文化教育业,将焦北组团建成焦作市的医疗卫生与文化教育中心。焦北组团总体拓展方向为解放片向南、向西发展、山阳片向东扩展。综上所述,焦北组团发展定位为以发展商贸、金融、都市旅游、宾馆饭店接待、医疗卫生与文化教育等为主的综合服务区。将其建设成为焦作市的商业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都市文化旅游休闲接待中心、医疗卫生与文化教育中心。(2)焦南组团焦作市政治中心与现代休闲娱乐服务中心焦南组团包括南水北调中线以南、新河以北的解放区和山阳区城区部分,该组团北有南水北调中线运河绿化带分隔,南有新河绿化带分界,相对独立,这里目前集中了焦作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等党政机关,今后随着政府部门南移,还将建设更多的政府职能部门,同时这里有全市最大的水上公园—龙源湖公园,成为焦作市第一个“绿心”,规划将该组团建设成为焦作市政治中心与现代休闲娱乐服务中心。焦南组团总体拓展方向为向南、向东扩展。(3)焦新组团焦作市高科技工业中心与现代制造业中心焦新组团是焦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在地,是焦作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应全部发展一类无污染的高技术含量工业,逐步将其建设成为焦作市高科技工业中心、现代制造业中心和焦南商贸中心与教育中心,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及第三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新城区,成为生态旅游城市的南大门和标志性组团。焦新组团作为新区建设,一定要作好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高标准、高品位建设,逐步向南、东、西方向扩展,但向南扩展不应超过大沙河。(4)中站组团焦作市工业与区域性仓储物流中心中站组团原是焦作矿区采煤集中的地方,目前也是采煤塌陷地最为集中、破坏严重的城区,受采煤及塌陷的影响,城区用地分散,功能分区不明确,集中绿地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居民居住环境差,但交通比较方便,适合发展二类工业、仓储物流和建设复垦生态公园。规划分步转移污染企业和搬迁铁路,根据开采时间、沉陷深度等,决定建设仓储物流服务中心和绿化的时间,将其建设成为焦作市工业中心和晋东南豫西北地区区域性仓储物流中心;总体拓展方向为向南、向东扩展。突出矿区历史文化,建设大面积矿区复垦生态绿地公园,建成焦作第二个“绿心”。(5)马村组团焦作市重工业中心马村组团是焦作市区污染性工业企业外移的接纳地,处在采煤塌陷地的西部边缘,是未来焦作传统工业最集中的地方。由于各矿分布零散,居住用地和功能分区相对分散,未来发展充分利用主城区的扩散势能,将马村组团建设成为以冶金、建材、机械、能源等重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中心。总体拓展方向为向南、向西扩展(6)博爱组团焦作市轻工业中心博爱组团是焦作市区的副城区。是连接“东三角”焦云武城市经济区的龙头焦作中心区与“西三角”沁孟太城市经济区的龙头沁阳市区的“主结点”,是促使“东三角”与“西三角”有机耦合的纽带,在焦作市域城镇体系的建设中起着“承东启西,通达南北“的桥梁纽带作用,直接关系着焦作市相对均衡的城镇体系建设的成败,因而是今后投资建设的重点地区。博爱组团总体拓展方向为向北、向东扩展,与主城区靠近,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3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2.66万人,到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6万人。根据该组团现有的工业基础,今后发展成为以制药、纺织、造纸、饮料(啤酒)、食品、竹编等为主的综合性轻工业中心,同时发展旅游业,建成焦西旅游接待基地。(7)云台山组团焦作市东部生态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按照方案1,云台山组团也是焦作市区的副城区,是焦作的东大门,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按照现有行政区划,是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所在地,今后应将旅游做大做强做名做精,将其发展成以生态旅游业为主的生态旅游城和焦作市东部旅游接待与综合服务中心。云台山组团总体拓展方向为向北、向西扩展,与主城区靠近,规划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1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0.75万人,到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1.73万人。3、焦作市区(主城区)用地结构规划分析按照方案1和方案3,通过对主城区现状建设用地的分析与调整,根据各组团今后发展方向与产业分工,提出到2020年焦作市区(主城区)城市用地结构调整规划的两种方案,结果如表8—11。参见焦作市区主城区用地规划分析示意图(方案1与方案2)。与2003年相比,两方案对应的城市建设用地变化趋势(方案1)为:居住用地比例降低,由2003年的38.51%降到2020年的25.98%;工业用地比例降低,由2003年的21.51%降到2020年的15.06%;仓储用地比例提高,由2003年的0.74%提高到2020年的5.30%;对外交通用地比例提高,由2003年的1.18%提高到2020年的1.27%;道路广场用地比例提高,由2003年的8.94%提高到2020年的14.44%;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比例降低,由2003年的1.54%降低到2020年的0.54%;主要是由于在宏观层面上无法精确量算其面积所致;绿化用地比例提高,由2003年的8.68%提高到2020年的19.36%;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的变化总体朝着用地合理化和用地高效化的方向发展。表8—112020年焦作市区(主城区)城市用地结构的两种方案规划表编号代码用地类型方案1(180km2)方案2(216km2)总量(km2)比重%总量(km2)比重%1R居住用地46.7625.9857.1126.442C公共设施用地15.228.4620.359.423M工业用地27.1115.0631.414.544W仓储用地9.545.3012.235.665T对外交通用地2.291.273.481.616S道路广场用地2614.4429.6613.737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0.980.542.231.038G绿地34.8519.3636.9617.119D特殊用地2.991.663.111.4410E水域5.783.218.293.8411其他用地8.574.7611.445.30合计180100216100七、焦作市区发展值得探讨的几个重要问题1、高新区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按焦作新区建设的问题焦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焦作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和以高新技术产业及第三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新城区,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实行封闭式管理,城市建设向南推进难度大,目前缺乏高新区必备的研发、孵化功能,今后也不可能发挥这些功能。因此,建议改变高新区现有的运行机制,按照“焦作新区统筹统领高新区,而不是高新区统筹统领焦作新区”的指导原则,把高新区建设作为焦作新区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除了河南省政府批复的7平方公里作为高新区建设用地以外,其余用地必须全部服从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支柱产业选择、投资方向等均按照焦作新区建设模式配制,逐步淡化高新区,强化焦作新区,将焦作新区作为一个独立的焦新组团,建设成为焦作市高科技工业中心、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中心和焦南商贸中心和教育中心,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及第三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新城区,成为生态旅游城市的南大门。在产业选择上,焦作新区全部发展一类无污染的高科技工业,严格禁止布局有污染的能源、机械、化工等企业,避免重蹈今天老城区环境污染严重、企业逼迫外迁之覆辙,热电厂应限期在焦作新区以外选址建设,若在现址开工建设,大量运煤车辆穿行期间,加上电厂本身的废渣、废气排放,将造成焦作新区新一轮环境污染。在规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教育游戏化学习实践计划
- 秋季学期公益项目与社会服务计划
- 会计人员年度工作总结与展望计划
- 心灵启迪幼儿园教学工作计划文档
- 2025年鼠抗肿瘤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纺粘法非织造布生产线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体外诊断仪器产品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机组自动化屏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无菌包装用包装材料项目发展计划
- RS-Sakuranetin-生命科学试剂-MCE
- 酒店住宿水单模板1
- 一种仿生蛇形机器人的结构设计
- 《世界遗产背景下的影响评估指南和工具包》
- 采购项目需求论证报告模板
- 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表格(尾矿库洪水计算)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英语课件U1-B Let's check Let's wrap it up
- 水泥的检测及应用-水泥的技术性能及检测(建筑材料)
- 动物检疫技术-临诊检疫技术(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 全国医学英语统考医学英语词汇表
- 【品牌建设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5000字】
- 《华夏幸福房地产公司人才流失现状、原因及应对策略》开题报告(文献综述)34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