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竹里馆阅读理解题答案
篇一:【阅读欣赏+训练】《竹里馆》
1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盛唐时期著名诗人、画家,精通音律。今存诗400余首,大致分为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两类,重要诗作有《山居秋暝》、《使至塞上》等。因笃信佛教,又被称为“诗佛”。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主题
《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时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赏析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琴,一边“长啸”。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尘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
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里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来相照”的明月当成知己,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前两句写“声”,后两句写“静”,月下的竹林在琴声中更显静谧,夜晚的琴声在竹林中也越发悠远。读来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题库
1
2
1、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诗句是:
参考答案: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对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表现了作者在朝做官时闲适的生活情趣。
B.“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体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C.以自然的笔调,描绘出清新的月夜,融情景为一体。
D.以琴啸的声音,
暗。
参考答案:A
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2
篇二:初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津区2013-2014学年度下期期末测试
七年级语文科题
(全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这股神秘的能量来自黑洞的中心,这个现象让科学家感到非常奇异,后来被证
班级姓名考号实:这个黑洞正在吞噬(tūnshì)一颗恒星!..B.车头车尾离前后树各不到5厘米,是咋“卡”进去的呢?一张超剽悍(biāohàn)..停车照近日火爆网络,记者昨天见证了这一停车奇观。C.落马贪官看重祖坟风水,庇荫(bìyìn)子孙到底该靠什么?古人云,“修墓不..如修德行,挪坟不如挪心地。”D.有时候,人可能会因为妒忌(dùjì)别人而寝食难安,甚至陷于疯狂,不会阿..Q精神胜利法,容易死钻牛角尖。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赢弱告罄真缔毛骨悚然B.凛洌步履阴霾略胜一愁C.水潦沧穹悲怆慷概以赴D.娴熟恍惚羁绊相得益彰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选择廉租房不仅解决了住房需求,减轻了生活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静观其变,待楼市逐步平稳和理性后,可以再次实施新的购房计划,可谓进退维谷。....B.他们宁愿选择朴素与简洁的生活,选择跋山涉水甚至风餐露宿,在山野乡村里....寻访那即将远去的风景,用心去呵护自然与友情。C.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最终支持着她在饱经生活的各种历练后,在芸芸众生中开....出了那么一枝属于她自己的芳香四溢的花。D.不管怎么说,上天待我不薄。如果我能回去,我还会卷土重来。我需要生活。....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人的生活了。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依照提示加以改正。(4分)
随着一声厚重的船笛声,以“多彩西部”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
览会(简称“西旅会”)正式在重庆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大幕。①据了解,本届西旅会以加强西部旅游产业交流合作、促进西部旅游和西部经济发展。这个汇集了西部12省区市参展的西部旅游“奥林匹克”盛会,②不仅将展现多彩西部的旅游特色,更将让你感动到“重庆,非去不可”的魅力。西部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③长江三峡、丝绸之路等大多数精品旅游线路绝大部分都在西部。可贵的是,西部各省区市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不仅为全国旅游
发展增加了亮色、提供了有益探索,更成为推动全国旅游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近年来,重庆旅游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④旅游将成为重庆新的一张名片,成为西部经济发展新的动力。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3)第③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5.仿照下面加点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内容前后一致。(4分)
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亲情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亲情....................
是,;亲情
是,。父母和子女是亲情的最大
拥有者,让我们拿起笔来,抒写我们的家,抒写我们的亲情吧!
6.文学常识填空。(4分)
(1)《童年》是苏联作家(人名)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
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
活。
(2)法国动物学家法布尔的著作《》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举
世公认的文学经典。
(3)在书法中,人们通常说的欧体、颜体、柳体、赵体分别是以唐代欧阳......
询、、.
和元代书法家赵孟頫这四位的姓来命名的,俗称“楷书四大家”。...
7.综合性学习活动。(9分)
近段时间以来,CCTV广告连续播放重庆市主题宣传语“重庆,非去不可!”,在
同学们中引起了热烈的讨论,现在邀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内容。(3分)
如何让外国朋友了解“重庆,非去不可”?重庆市旅游局希望国外友人给出地
道的英文翻译。昨日上午重庆女婿、洋笑星大山在微博上转发了重庆旅游局上的微
博,并对英文宣传口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鄙人向我挚爱的重庆建议:Welike
ithot!借用hot的四层意思——热、辣、性感、时髦——够重庆的吧”。在文中他
表示,对于微博上“LovetoChongqing”的译法,他觉得“宣传力度太弱了,也没
体现出重庆特色”,而“宣传口号中英文不必完全对应”,因此用hot,他觉得更能
代表重庆的特色。市旅游局对此非常感谢,也希望有更多的海外友人能给出既贴切
又让外国人了解的英文翻译。
(2)有同学认为,应该把主题宣传语改为“重庆,非来不可!”,这样更好些,.
你觉得呢?谈谈你的看法。(3分)
(3)“重庆,非去不可”,作为重庆人的你,不妨帮忙想想,重庆有哪些“非去
不可”的地方?请任荐一处,写一段文采斐然的推荐语,不少于40字。(3分)....
可供参考:朝天门、磁器口、三峡、白公馆、大足石刻、南滨路、大学城??
推荐地方:推荐语: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8.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2)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竹里馆》里写夜深人静,明月相伴。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跃一道道
关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在感叹现代的飞速发展,社会上人才辈出,新人涌现的时候,常用清
朝赵翼的《论诗》中的诗句来形
容:,。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狼》,回答文后各题。(15分)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
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
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
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
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止有剩骨②一狼得骨止..
B.①目似瞑,意暇甚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
D.①又数刀毙之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1.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各填入一个动词,完成对文章每段内容的梳理。(4分)....
①遇狼→②狼→③狼→④狼→.
⑤狼
12.屠夫和狼斗智斗勇,最终取得了胜利。你觉得文章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屠户的机智、..
勇敢?请结合文章,分别作具体分析。(4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选文,按要求回答文后各题。(21分)
怀念月光严春友
⑴城市是没有星空的,月亮在城市中已经没有其位置了。由于电灯太亮,也由
于人们只注视着大地,无暇去仰起头,看一眼头顶上的星空,月亮几乎从城市人的
视野中消失了。天上的星星屈指可数,大多数不见踪影,完全隐没在一片迷蒙的夜
光里,只有几颗较大的星星闪着微弱的光,认真地寻找天空才能看得见。
⑵每当农历十五前后,一轮金黄的圆月从高楼大厦顶上升起,却显得苍白无力,
没有灵性,缺少生机,如同一位久病不愈的人。这时,我就回忆起从前的月亮,那
是农村的月亮,是没有电灯的农村的月亮。
⑶乡村的月亮比城市的月亮可要大得多,也亮得多,即使是月初的月牙,也像一把雪亮的刀子,放着寒冷的光芒。十五的月亮就更不用说了,浑圆、透明、洁白,
像一块毫无瑕疵的美玉,镶嵌在墨蓝的天空上。仔细看,甚至可以看清月球上那一道道的山梁。她是那样的巨大,以至于拥抱了整个山峰。
⑷月亮从邻居家的草房顶上升起来,可以看见房顶上静悄悄行走着的家猫,它
的影子长长的,穿过了梧桐树和石榴树,落在我家的院墙上,影子在凸凹不平的石
头墙上移动着,好像毕加索的画。月亮从麦秸垛后升起来,在田野里洒下一片银白
的月光,如同秋后落下的一层薄薄的霜雪。
⑸这时,从谁家的院子里飞出低沉的箫声,悠远、忧郁的音符,驮着月光盘旋绝望的心灵。
⑹当月亮升到中天的时候,是月光最浓的时刻。月光如同瀑布,倾天而落,落
在暗绿的玉米叶子上、草丛中,仿佛可以听到月光跌落、碰撞的声音。远处的庄稼、
树木和田野,迷迷蒙蒙,若有若无;更远处的村庄和原野,则只有一片模糊,就成
篇三:高二月考一语文及
高二月考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
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2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魏晋时代的“啸”
魏晋名士,风流倜傥,雅好长啸。然而啸却不是由他们所首倡,早在《经》
里就屡次提到啸,《小雅〃白华》中就有“啸歌伤怀,念彼硕人”之语。啸,郑玄
说它的意思是“蹙口而出声”,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吹口哨。值得注意的是《诗经》
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她们心怀忧怨,发而为啸。在其他记载中也常提到妇女
作啸,如《古今注〃音乐篇》说商陵牧子婚后五年无子,将别娶,妻闻之,中夜
起,倚户而悲啸。妇女用吹口哨来舒其不平之气,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
陌生的一种习俗。不过,啸也不完全是抒情的,它也用在某些行施巫术的场合中。
葛洪的《神仙传》记西汉人刘根学成道术,郡太守知道后,命刘召鬼,如召不来,
将加刑戮。刘根于是“长啸”,啸音非常清亮,“闻者莫不肃然,众客震悚”。忽然
南壁裂开数丈,有许多兵护送一辆车出来,车上以大绳缚着郡守已亡故的父母。
至东汉时,这种音调既清越、用意又含有若干神秘色彩的啸,逐渐从妇女和
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魏晋以后,关于吟啸的记事更加常见。这时的吟啸
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而且当其意趣恬适、心境旷放、谈玄挥麈、登高临
远之际,也常常且吟且啸。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自然有点旁若无人的样
子。可是在“魏晋之际,天下多故”荦卓不群之士由主张达生任性而走向逸世高
蹈的时代背景下,这却正是他们很欣赏的一种姿态。所以吟啸之风,不胫而走,
广泛流行,成为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啸只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
灵魂;《世说新语》用“傲然”来形容周顗啸咏时的神态,可谓搔中痒处。而这种
动作和神态又可被简称为“啸傲”,即郭璞《游仙诗》所说的“啸傲遗世罗,纵情
任独往”,陶渊明《饮酒诗》所说的“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至于《归去来
兮辞》中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虽不言傲,而傲世之态,已尽在其
中。
但魏晋时的吟啸,现代却有时把它理解为“唉声长叹”(新版《辞源》)或“感
慨发声”(新版《辞海》),果如是,它就只不过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既谈不上
什么音乐性,也和讲风骨、讲谈吐的魏晋名士的气质颇不相投了。实际上并非如
此。《世说新语〃任诞篇》说刘道真少时“善歌啸,闻者留连”,《陈留风俗传》说
阮籍的歌啸“与琴声相谐”,都反映他们的啸声是带有旋律且相当优美的。啸之发
声的特点不是唱,而是吹。正像《啸旨》中说的:“夫气激于喉中而浊,谓之言;
激于舌而清,谓之啸。”
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李白《游太山》“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等句便可为证。唐以后,此风渐息。
到了宋代,学者讲义理,士子重举业,没有谁再像魏晋时那样动不动就长啸了。
诗文中偶或提到啸,多半是在掉书袋,不一定实有其事。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
出中,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但它和魏晋之长啸的艺术风格和
社会意义,已经完全不同。经过长时间的隔膜,现代人对魏晋之啸不甚了然,也
就不足为奇了。
1.下列关于“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啸”虽不是由魏晋名士首倡,但却成为魏晋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B.古代妇女作“啸”主要是舒其不平之气;术士作“啸”主要是用来召鬼。
C.“啸”先秦时代即已有之,“啸”音调清越,发声特点是吹而不是唱。
D.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唐之后,“吟啸”之风渐渐平息。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在记载中常常提及的妇女作啸大概是
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
B.魏晋时的“吟啸”并不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而是带有旋律的、相
当优美的声音,有一定的音乐性。
C.因为啸的用意含有若干神秘色彩,所以至东汉时,啸逐渐从妇女和巫
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
D.宋代诗文中偶或提及的啸多半是在掉书袋,大多并不像魏晋长啸那样
反映着一代风流荦卓不群的气质了。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已经失去魏晋时代长啸的艺术风
格和社会意义,吹口哨在杂剧演出中已经是可有可无了。
B.魏晋时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也可以出现在意趣恬适、心
境旷放之际,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
C.啸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山》、
陶渊明《归去来辞》等都体现了作者的傲世之态。
D.魏晋时吟啸之风广泛流行。究其原因,“魏晋之际,天下多故”,长
啸应该是魏晋士人精神苦闷的一种象征和心灵倨傲的一种表达。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1年小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十篇
- 有关高中叙事作文600字七篇
- 小学数学教师研修心得体会(集合9篇)
-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大石桥市第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国际乡村自驾车旅游休闲度假总体规划
-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说课获奖课件
- 典型压力管道失效模式介绍
- 关于中药材的分类和储存
- 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活动《确定起跑线》课件
- 《生物高考考纲解读》课件
- 《2024版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解读
- GB 44497-2024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
- 家具售后合同协议书
- 西方经济学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 空气动力学数值方法:有限体积法(FVM):离散化技术与数值通量
- 下肢静脉曲张的静脉内射频消融术
-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专题方案调研综合报告样本
- 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财务管理考题库及答案
-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夏洛的网》导读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建筑钢结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骨科中医护理方案总结与优化(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