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僧肇哲学的世界意义_第1页
论僧肇哲学的世界意义_第2页
论僧肇哲学的世界意义_第3页
论僧肇哲学的世界意义_第4页
论僧肇哲学的世界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僧肇哲学的世界意义

关于佛教哲学,笔者仍然倾向于理解和理解佛教哲学的本质和意义。一“物”是“空”,无即有“有”在学术的意义上形而上学(Metapysics)是关于形上存在的学问。对于“学问”,人们一般多是从知识体系方面去理解,即把它看成为一个概念范畴系统。但是,在对佛教形而上学理解时,则不能仅限于这样理解,还必须从般若智慧方面去解读,般若智慧是佛教哲学所说的智慧,它的基本意义在于使人“觉悟”到“空”,认识到佛,认识到成佛的意义。就形而上学作为“学问”的知识体系而言,主要述说的是本体论,即关于世界本体或最终根据的学问。但是,对于佛教来说,它否认世界有本体,即承认世界本身是“空”的。所以,在它的哲学中,可以说是没有“本体论”的,有的是关于存在的述说。由于存在的性质是“空”的,所以人们对于存在也是无能而执的。故其存在论也就成了无执的存在论。牟宗三把它叫做“无执的存有论”。376所谓无执的存在论是说其存在不能成为人们执著的对象,换句话说,就是这一存在没有执著的意义。因为在佛教的意义上,对象本身是“空”的,何来有执?对于僧肇来说,他是这样论证世界的“空”。虽然说,他受魏晋时期玄学思潮的影响,从有无的辩证关系出发说明佛教对世界的基本观点,但他还是接着佛教最基本的理论“缘起说”去论证佛教的存在论。如他说:《中观》云:“物从因缘故不有,缘起故不无。寻理即其然矣!”30“物”是“缘起”的,即“物”的存在凭的是因缘,它本来是无自性的,也就是没有自己的本性,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它是“空”的。对此,僧肇还通过“有”和“无”及其辩证关系对这个问题作了说明:所以然者,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岂待缘而后有哉?譬彼真无,无自常无,岂之待缘而后无也?若有不能自有,待缘而后有者,故知有非真有。有非真有。虽有不可谓之有矣。30如果客观事物是真正的存在,那就应该经常存在,不需要依靠任何条件,就像“常无”一样永远是“无”,不要靠其他条件而使之无。如果说“有”不能自有,还需要依赖其他条件而才“有”的话,那就不是真正的“有”了。如果不是真正“有”的话,即使是“有”,也不能说是“有”,不能冠之“有”的名称。“无”是对“有”的进一步诠释,要说“不无”,也还需从它的对立面“无”去理解,即“夫对于事物,虽然不能从肯定方面说它是“有”,但可以从否定方面说它是“不无”。“不无则湛然不动,可谓之无,万物若无,则不应起,起则非无,以明缘起,故不无也”。30“无”是没有任何运动变化的寂然状态。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是说不应有任何事物的产生。反之,如果有事物产生,那就不是“无”了,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缘起的,所以说“不无”。这样一来,对于事物就既不能说是“有”,也不能说是“无”。“若应有即是有,不应言无;若应无即是无,不应言有”。“有”和“无”是对立的,但两者又是统一的,必须通过对方去说明自己,“言有,是为假有以明非无,借无以辨非有”。31“物”是“非无”,也是“非有”。这就是“此事一而称二”。本来是一回事,只不过是用了两个概念。如果能理解其同一性的话,也就没有什么不同了,即“苟领其所同,则无异而不同。”31因此,一切事物都是“有”和“无”的对立统一,即“万法果有其所以不有,不可得而有,有其所以不无,不可得而无。”30这就是“欲言其有,有非真生;欲言其无,事象既形,象形不即无,非真非实有。然则不真空义,显于兹矣。”30真正的“空”是“有”和“无”的统一。据此,他批判“心无宗”,指出它没有明白“空”的意义。他说:“‘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此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29“心无宗”所认识的空是“心空”,它的意义是能使“神静”,即“无心于万物”,不为外物所累。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认识到物本身是空的,所以还不能实现真正“空”的境界。因为真正的空不仅是人无我,而且是法无我。在世俗的意义上,人是有思维的,也是有对象的,“对象是人的显示出来的本质,是人真正的、客观的‘我’。”470这样一来,人虽然能从对象中感受到真善美的存在,感受到我的存在,但同时又受到现实的拖累。在佛教的意义上,人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俗谛的问题,那就不能实现真谛的意义,不能解决两者之间的关系。他也批判“即色宗”。对于“即色宗”,他是这样认为的:“‘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虽色而非色也。夫言色者,但当色即色,岂待色色而后为色哉?此直语色不自色,未领色之非色也。”29他认为,“即色宗”虽然认识到物质现象不能产生自己,但是没有认识到物质现象本身是“空”的,用僧肇的话来说就是不知道物自身是虚的,即所谓的“自虚”。“自虚”就是“空”,就是物的本然状态。他也不同意“本无宗”的观点。“本无宗”的主要缺陷是执著于“无”。他说:“‘本无’者,情尚于无多,触言以宾无。故非有,有即无;非无,无即无。寻夫立文之本旨,直以非有非真有,非无非真无耳。何必非有无此有,非无无彼无?此直好无之谈,岂谓顺通事实,即物之情哉?”29“本无宗”的基本观点是,万物的本然存在是“无”,不仅“有”是无,“无”也是无。这样一来,不仅在道理上讲不通,即不通事实之理,不顺事物之情;而且给人们留下了执著于“无”的空间,也有悖于《道行》中所说的:“心亦不有亦不无。”29即“心”处于无执的状态,处于“空”的状态,但不执著于“空”。按照佛教的要求,只有认识到“空”才能获得“真谛”。对于真谛,《肇论》引用佛教经典予以说明,“《摩诃衍论》云:诸法亦非有相,亦非无相。《中论》云:诸法不有不无者,第一真谛也。”29讲“诸法亦非有相,亦非无相”以及“诸法不有不无”,是从对象意义上说的,即主体所面临的对象是不有不无的。而在主体的态度上,则应该是“无成无得”。即“《放光》云:第一真谛,无成无得;世俗谛故,便有成有得”。29“无成无得”是佛教追求的“空”的境界,“有成有得”乃是俗谛,即世俗的认识。佛的处世原则应该是“无成无得”。在处理真谛和俗谛的关系上,僧肇是这样认为的:“夫有得即是无得之伪号,无得即是有得之真名。真名,故虽真而非有;伪号,故虽伪而非无。言伪未尝无。二言未始一,二理未始殊。故经云,真谛俗谛,谓有异耶?答曰,无异也。此经直辩真谛以明非有,俗谛以明非无。岂以谛二而二于物哉?”29-30有得和无得是统一的,所以“无得即是有得之真名”,真谛和俗谛是内在关联的,所以真谛俗谛“无异也”。人们要获得佛教真理并不需要舍弃世俗认识,只要方法得当能够经由世俗认识获得佛学真理,也就是认识到“空”。二理想物不迁,也没有真正认识到事物的“自由”僧肇还要从“物不迁”方面去论证世界本身是“空”的。按照常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如《易传》中就讲“生生之谓易”。但是,僧肇则提出了相反的看法,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静止不动的,即所谓的“物不迁”。按照笔者的理解,僧肇提出这一观点也许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佛教认识和世俗认识不同,在许多情况下甚至是相反的,就像佛教中所讲的真谛和俗谛不同一样。所以,“人之所谓住,我则言其去;人之所谓去,我则言其住。”这就是佛教所谓的“正言似反。”28所以,他说:“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余则谓之不然。”26这一主张显然违反常识,既不承认生死的交谢,又否认寒暑的迭替。但他却认为这是真理,也是佛教真理和世俗认识不同的地方。在他看来,“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违真则迷性而莫反,逆俗则言谈而无味。”26如果人们依顺了世俗认识,那就背叛了真理,背叛真理就会迷失方向;相反违背世俗认识而去讲真理则会“言谈无味”,因为真理总是深藏于事物的背后。所以,佛教的道理总是使一般人难以接受,甚至招来蔑视,即所谓“缘使众人未分于存亡,下士抚掌而弗顾。”26一般人不能区分真理和谬误,更有甚者则一笑了之。僧肇认为,这并不奇怪。他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问题讲明白。例如,在动静问题上,他认为人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事物动静之间的本质关系,也就是说还没有认识到“物不迁”。如果人们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属性是静止那就获得真谛,如果仅是认识到事物的运动变化那只是得到俗谛。人们应该是通过事物的运动变化认识到其真正的存在——静止。而不是舍弃运动变化去寻求静止。他说:《放光》云:法无去来,无动转者,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然则动静未始异,而惑者不同。缘使真言滞于竞辩,宗途屈于好异。所以静躁之极未易言也。26求静不能离开动。要求静还必须从动出发,动静是统一的,只是迷惑者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和一般人的区别是:“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接着他解释:“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然则所造未尝异,所见未尝同。逆之所谓塞,顺之所谓通。苟得其道,复何滞哉?”26认为“动而非静”,理由是“以其不来”;认为“静而非动”,理由是“以其不去”。客观事物是统一的,只是人们的认识不一样。如果顺之者,能认识到静,那就是“通”,也就是得“道”。只可惜,人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目对真而莫觉”。26为之,他提出:“既知往物而不来,而谓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来,今物何所往?”既然知道过去的事物不能来,而又说今天的事物可以到别的地方去。过去的事物既然不来,今天的事物又能到什么地方去?这是对“物不迁”问题的回答。当然,他还要作说明: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26过去的事物存在于过去,并没有存在于现在。既然没有存在于现在,所以过去的事物是不来的,过去的事物存在于过去,就说明它在过去并没有离去。过去的事物存在于过去,而不是从今天到过去,今天的事物存在于今天,也不是从过去而到今天。这就说明事物是静止的,他还举例:“梵志出家,白首而归。邻人见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27过去的梵志永远是过去的梵志,过去的梵志不同于今天的梵志。这就是“不动,故各性住于一世”,即每个事物都存在于它的那个时间和空间,存在于它的那个世界。27因此就得出了如下结论: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四象风弛,璇玑电卷,得意毫微,虽速而不转。乾坤倒复,无谓不静,洪流滔天,无谓其动。苟能契神于即物,斯不远而可知矣。27一切都是不动的,也就是他所说的“物不迁”。人们只要神契,就可以认识到它的本质,也就是达到真理性的认识。和佛教的价值取向相联系,僧肇不仅要说明世界本身是“空”的,也还要说明“物不迁”和因果报应的内在统一。故“果不俱因,因因而果。因因而果,因不昔灭。果不俱因,因不来今。不灭不来,则不迁之致明矣。复何惑于去留,踟躇于动静之间哉?”28果不含有因,但是,因为有因才有果。正是由于因才有果,所以,因在过去并没有熄灭。也正是因为果中不含有因,所以,因没有来到今天。这就是因的不灭不来,由此也能明白“物不迁”的道理。“物不迁”的理论和佛教所追求的善的理想也是统一的。“空”的境界只不过是让人摆脱世俗的困扰,活得更自在、更自由。三“有道”与“有所不知”世界是“空”的,是佛教哲学的基本原理。从哲学理论上讲,它不仅是一个本体论命题,而且是认识论和价值论命题。因为它揭示的不仅是世界本身的存在状况,而且是对世界状况的认识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这种认识境界不限于理性的“真”,也有情感意志的“善”。佛者的境界是真和善的统一,僧肇哲学也不例外。如何实现“空”的境界,“空”的存在如何通过境界体现出来,僧肇提出了“般若无知”的理论。般若是梵文的音译,意即佛教所说的智慧。所以,般若也可以译为“圣智”。由于它的绝对性,故僧肇说:“圣智幽微,深隐难测。无相无名,乃非言相之所得。”31圣智玄幽微妙,深隐难测,无有名相,超越名言,不能用相对的东西去指谓,因为名(概念)言(语言)指谓的相(东西)都是具体的,有限的。所以僧肇说:“《放光》云‘般若无所有相,无生灭相。’《道行》云‘般若无所知,无所见。’此辨智之用,而曰无相无知者,何耶?果有无相之知,不知之照,明矣。”31般若没有对象,也不存在生灭,所以没有所知,也没有所见。但是,它却有“无相之知,不知之照”。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般若是有知的。不过,这个“知”不是对一般具体事物的知识,而是“无相之知”,所谓“无相之知”乃是形而上的知,这种知实际上是一种生存智慧。这种生存智慧不是简单知,而是“有所知”、“有所不知”31的般若智慧,也因为其“有所不知”,故称之为“般若无知”。因此,僧肇说:“夫有所知则有所不知。以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经云‘圣心无知,无所不知。’信矣。”31“圣心”就是“般若”,般若有所知,也有所不知,它是无知的,但无所不知。它虽然没有关于一般具体事物的知识,但它却知道一切事物的“本质”是“空”的,因而也具有处理一切事物的态度,由于态度反映的是人们对事物存在本身的认识,所以可以叫它“一切知”。这个“一切知”的“知”的获得,除了要有《不真空论》中所做的理性逻辑分析,以便明白世界的“不真,故空”外,还需要有对“空”的非理性(不需逻辑概念的)直观。如僧肇说:是以圣人虚其心而实其照,终日知而未尝知也。故能默耀韬光,虚心玄鉴,闭智塞聪,而独觉冥冥者矣。然则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神无虑,故能独王于世表;智无知,故能玄照于事外。智虽之事外,未始无事。神虽世表,终日域中。所以俯仰顺化,应接无穷,无幽不察,而无照功。斯则无知之所照,圣神之所会也。然其为物也,实而不有,虚而不无,存而不可论者,其唯圣智乎!何者?欲言其有,无状之无名;欲言其无,圣以之灵。圣以之灵,故虚不失照;无状无名,故照不失虚。照不失虚,故混而不渝;虚不失照,故动以接粗。是以圣智之用未始暂废,求之形象未暂可得。故《宝积》曰:‘以无心意而现行。’《放光》云‘不动等觉而建立诸法。’所以圣迹万端,其致一而已矣。是以般若可虚而照,真谛可亡而知,万动可即而静,圣应可无而为。斯则不知而自知,不为而自为矣。复何知哉?复何为哉?”31-32这一段的基本意思是,圣人能虚心洞照世界的存在,却不认识具体事物。他能遮蔽认知的光芒,闭塞理智和聪明,而觉悟玄冥的本真存在。佛教的圣智有穷尽玄幽的功能,自己却无知;精神有应对事物的作用,自己却无思虑。精神无思虑,故能超越于现实世界;圣智无知识,故能觉悟于事物之外。圣智虽超越于事物,但并不是无事;精神能超越现实,但却在现实之中。所以能顺化、应接无穷的事物,觉察玄幽的存在,而这些都不是有意识地去做的。这就是圣智的无知的所知,也是精神的无虑的所会。圣智作为存在,属实存而非具体的事物,虚寂而非空无,存在而不可论说。因为说其有,它却无名无状;说其无,它却有灵。因为有灵,故虚寂却不失洞照;无名无状,所以能洞照而不失虚寂。洞照不失虚寂,所以存在于世界中却始终不渝;虚寂却不失洞照,所以能接应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圣智的作用从没有废弃,但求之于形象却从未获得。故它是无心无意地行动。虽然其行为各式各样,但却归于一个道理。所以般若虚寂而有洞照,真谛无相而能知,在运动中能领会到静止,圣人能达到无为。这就是不知而知,不为而为。此外,还有什么知和为呢?在僧肇看来,佛教所说的“知”不同于一般的知识,他所谓的“知”实际上是智慧。智慧不同于一般知识,所以他在回答“以缘求智,智则知矣”时说:以缘求智,智非知也。何者?《放光》云:‘不缘色生识,是名不见色。’又云:‘五阴清净故般若清净。’般若即能知也,五阴即所知也,所知即缘也。夫知与所知,相与而有,相与而无。相与而无,故物莫之有;相与而有,故物莫之无。物莫之无,故为缘之所起;物莫之有,故则缘所不能生。缘所不能生,故照缘而非知;为缘之所起,故知缘相因而生。是以知与无知,生于所知矣。何者?夫智以知所知,取相故名知。真谛自无相,真智何由知?所以然者,夫所知非所知,所知生于知。所知既生知,知亦生所知。所知既相生,相生即缘法。缘法故非真,非真故非真谛也。故《中观》云:‘物从因缘有,故不真;不从因缘有,故即真。’今真谛曰真,真则非缘。真非缘,故无物从缘而生也。故《经》云:‘不见有法无缘而生。’是以真智观真谛,未尝取所知;智不取所知,此智何由知?然智非无知,但真谛非所知,故真谛亦非知。33通过外在事物去求智慧,得到的只能是知识,智慧不同于知识。为什么?《放光般若经》讲不接触外界事物而产生的认识,叫不见色。也讲由于五阴清净,所以般若清净。般若是能知,是认识主体;所知是缘,是认识客体。两者是对立统一的,知和缘相与而存在,知和缘相与而不存在。知和缘相与而不存在,所以万物不存在;知和缘相与而存在,所以万物非不存在。万物非不存在,是由认识对象所生起的;万物不存在,是由于认识对象所不能产生。认识对象所不能产生,所以洞照认识对象(缘)的就不是知;由于认识是为认识对象所生起,所以。认识和认识对象是相因而生的,所以知和无知都是产生于认识对象。智慧认识了对象,取了形象,所以就叫认识。真谛自己没有形象,真智由何而来?所以是这样,人们所认识的并不是认识对象,认识对象生于认识。认识对象既生认识,认识也生认识对象。既然是相互产生的,相互产生是有条件的,有条件的东西就不是真实的,不是真实的东西就不是真谛。所以《中观》说,物由条件构成,所以就不是真的;无不需要条件构成,所以是真的。今天讲真谛是真的,是因为它没有条件。真没有条件,所以没有什么依条件而产生。所以《般若经》说,没有见到事物不是由条件而产生。因此,真智观悟的是真谛,而不是现实的认识对象;真智没有现实的认识对象,那真智从何而来?然而,真智不是无知,真谛也不是具体的认识对象,所以,真智也不是知识。真智即智慧,智慧不同于知识,但智慧也不是没有知识。那么,什么样的知识才能体现智慧?笔者认为,僧肇在说明“不取”和“知”关系时一定意义上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非无知故不取,又非知然后不取。知即不取,故能不取而知。”33“不取”是不认识地把握现实对象。不认识地把握现实对象和“知”是统一的,而这个“不取而知”的“知”是般若之知,实际上就是智慧。这种智慧表现为不由现实对象所决定、也不知性地把握对象、而视世界为“空”的一种人生态度。所以,“不取即知”。既然如此,对于“若以无相为无相,有何累于真谛”33的问题也就好理解了,因为以无相为无相,还是有执,执著于“无相”还是“取”,这样当然是有累于真谛的。所以他说:“圣人无无相也。何者?若以无相为无相,无相即为相。舍有而之无,譬犹逃峰而赴壑,俱不免于患矣。是以至人处有而不有,居无而不无。虽不取于有无,然亦不舍于有无。”33处有而不执著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