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成分搭配要恰当》微课学习_第1页
《句子成分搭配要恰当》微课学习_第2页
《句子成分搭配要恰当》微课学习_第3页
《句子成分搭配要恰当》微课学习_第4页
《句子成分搭配要恰当》微课学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句子成分搭配要恰当》微课学习部编教材语法修辞“补白”(部编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微课导入先来看下面三个句子,你发现它们的共同毛病是什么?例1:人民群众的生活不断得到改良。例2: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有很多优秀的插图。例3:大家都注意学校卫生,全校同学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明确:这三个病句共同之处是句子成分搭配不当。例1“生活”与“改良”搭配不当,应将“改良”改为“改善”。例2“优秀”与“插图”搭配不当,应将“优秀”改为“优美”。例3“保障”只能与“健康”搭配,不能与“疾病”搭配,因此,应将“和疾病”去掉。搭配不当这种病句,应该根据句子意思更换词语,调整搭配。1.课题名称:(部编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句子成分搭配要恰当》2.达成目标:了解句子成分搭配不当的类型及判断病句的方法。3.课堂学习形式预告:句子成分搭配不当的概念、类型;判断病句的方法。4.学习方法建议:边听讲边练习。

任务指南一、句子成分搭配不当1.什么是搭配不当?

现代汉语的句子有一定的结构规律,主、谓、宾、定、状、补六种成分的搭配要符合这一结构规律。搭配不当就是指句子的某些成分不符合这一结构规律,或者是搭配在一起不合事理,从道理上说不通;或者是不符合语言习惯,强行搭配。如:①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飞快地行驶。(不合事理,违反常规)②他的答案很正确,我的回答却很错。(后句不符合语言习惯)

知识清单2.搭配不当类型。(1)主谓搭配不当。主要表现为误用谓语来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如:①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月光”无法与“发出沙沙的声响”搭配。)②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不能遏制整体恶化的态势,中国每年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与面积仍然在不断扩大。(“速度”不能“扩大”,多主语和单一谓语不能完全搭配。)(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①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②纪念“三八”节的到来,大家认真准备节目。(“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而不是“到来”。)③我们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保护"与"安全"不搭配,应去掉"的安全")④同学们用心地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注视”和“报告”不搭配。谓语动词由并列短语构成,这样的谓语中的一部分与宾语不搭配。)⑤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的速度和规模。(“加快”与“规模”不搭配。宾语由并列短语构成,这样的宾语中的一部分与谓语不搭配。)(3)主宾搭配不当。①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终会成为发达的国家。(“工业和农业”不能成为“国家”,主宾搭配不当。)②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劳动”是“一天”搭配不当,删去“的劳动”即可。)(4)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1>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①我们有吃苦耐劳的人民,又有优裕的自然资源。(“优裕”不能修饰“自然资源”,应改为“丰富”。)②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与“心血”搭配不当,应改为“很多”。)<2>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①要掌握走私犯活动的规律,以便稳准狠地识别和打击他们。(“稳准狠”不能修饰“识别”,应改为“更好”。)②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3>补语和中心语不搭配。①一到晚上,他就吓得胆小如鼠,不敢出门。(“胆小如鼠”不能作“吓”的补语,可改为“胆战心惊”。)②居民们积极参加修建示范街道的工程,把完工的街道打扫得干净整齐。(“打扫”不能搭配“整齐”,把“打扫”改为“收拾”。)(5)关联词搭配不当。①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应将“也”改为“就”。)②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改为“才”。)(6)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为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不是深入群众”。或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②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7)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①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应是"谁也想象得出”。)②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二、判断病句的方法1.紧缩法。①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青年担负着建设成为强国"。从这个主干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不完整。)②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勇往直前的一曲壮歌。(紧缩以后,全句成为"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一曲壮歌。"这样我们可清楚地看到"讲述"与"一曲壮歌"搭配不当。)2.类比法。对句子的毛病拿不准时,按照原句格式仿造一些浅近的、容易把握的句子加以比较,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语病所在。例如:①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我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②“围墙用的是红砖砌的。”比照它的结构造句:“文章用的是英语写的。”“衣服用的是布做的。”(这个句子可改为:“围墙用红砖砌的。”或“围墙是用红砖砌的。”)3.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例如:①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国难,胜利攀登到顶峰。(这个句子第一部分中的"不管……都极端不利"显然不合习惯,正确的说法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②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很明显,这是一个句式杂糅的句子。)4.逻辑分析法。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逻辑意义分析法要从概念、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从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方面考虑是否合适。例如:①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②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第一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第二句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了,应将"凡是"改为"大多",后边删去"都"字。)1.改正下列病句。(1)狂风和暴雨哗哗地下。可改为:狂风呼呼地刮,暴雨哗哗地下。(2)现代著名作家吴伯箫的籍贯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大多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将“人”去掉。(3)在刚刚结束的第54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男单、女单、男双和女双四项冠军的好成绩。去掉“的好成绩”。(4)只有恪守学术道德,就会消除学术腐败,净化学术界。将“就会”改为“才能”。

能力达成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交警大队在校门口安装了红绿灯,大家进出校门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把“保障”改成“保证”)B.孙中山故居已成为珠三角最重要的旅游观光之一。(把“旅游观光”改为“旅游观光地”)C.在建设南水北调的工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将“却”改为“都”)D.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7N9流感不再扩散。(将“不再”改为“继续”)A【解析】A项“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搭配不当,删去“和事故隐患都”。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阐述了政府各类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将“阐述”改为“刻画”)B.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将“交往”改为“交流”)C.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在“审美”后加上“价值”)D.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将“探访”改为“探究”)【解析】B将“模式”删去。B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千百万中国劳动人民中的一员。B.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C.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D.《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摄取对象。【解析】A.有语病,语序不当,应把“中国”和“千百万”调换位置;B.有语病,否定不当,应把“不”去掉;C.有语病,搭配不当“拓展”与“人生感受”不能搭配,可把“人生感受和”去掉。D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国家最高科学技术获奖者吴文俊开创了全新的数学机械化水平,推动了科学发展。B.出现“中国式过马路”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