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中音乐形象成功塑造的方法_第1页
钢琴演奏中音乐形象成功塑造的方法_第2页
钢琴演奏中音乐形象成功塑造的方法_第3页
钢琴演奏中音乐形象成功塑造的方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琴演奏中音乐形象成功塑造的方法一些青年学生在舞台上将原本非常动听的乐曲演奏得枯燥乏味,声乐干瘪、词不达意,更谈不上什么鲜活的音乐形象了,为了更好地启发学生更快地捕捉到音乐应有的音乐形象,更好地表现乐曲的内涵和意境,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谈谈钢琴演奏中如何塑造音乐形象问题。一、 钢琴演奏表演中音乐形象塑造的重要性钢琴演奏中的音乐形象塑造是演奏是否成功的关键一环,钢琴演奏作为一种表演形式,是一种二度创作的艺术,不是将音符敲打出来,把节奏弹准确就算完成任务了,其实真正的行家都明白,节奏对了,音符正确了,仅仅是抓到了音乐中最基本的要素,但是最实质与最根本的问题都隐藏在音符背后。当然表现音乐最基本的要素还有很多,如:调式调性、曲式结构、和声、音乐层次设计、音乐语气、音乐的文法、音乐进行的方向等诸多外在成分,最关键还在于音乐深层次内容的挖掘与作品深刻思想内涵的表达,以及生动鲜活的音乐形象才是重中之重。在音乐表现方面,作品的内涵表达的深刻与平庸、深邃与肤浅,有着天壤之别,所以,同样的作品不同人演奏的确是千差万别,例如在肖邦“英雄波兰舞曲”作品0P.53中,引子过后的主题,就表现了波兰军人站着马步,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英雄形象,这就是波兰的性格一一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的独特品格。与我们的革命战士刘胡兰、邱少云、董存瑞、黄继光等一大批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铮铮铁骨是何等相似。如果演奏者不深入研究作品要表达的内容,只把节奏和音弹准确这样的音乐无法够感染观众。二、 音乐形象塑造的方法通过音乐的织体形式塑造音乐形象以李瑞星改变的钢琴曲《小小竹排》为例,这首作品是根据电影《闪闪的红星》同名插曲改编而成,其中第13、14小节,原曲的歌词是“巍巍青山两岸走”,这里音乐织体加厚成为和弦的表现形式,来突出高山的巍峨与厚重。如果演奏者能结合《列子■汤问》中俞伯牙善鼓琴,而钟子期善听之。伯牙所念之意,子期必得之。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不正是作曲家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吗?钢琴曲《小小竹排》中间有一段表现水的音乐,从一开始像是远处高山顶上的小溪涓涓流淌,蜿蜒而曲折,音由稀到密,双手交替演奏,节奏从宽广到紧凑,接下来是双手分解急速地分解琶音,音色晶莹剔透,表现水势逐渐浩大,接下去是左手固定位置的分解和弦,右手分解和弦转位,力度不断加强,速度逐步加快音乐情绪随之不断高涨,直达高点,而后飞流直下,然后聚集力量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最高点,形成了第一部分的高潮。俞伯牙所念之意,钟子期必得之。志在流水,子期则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如果演奏者能在演奏时想到这些音乐形象并将形象表达的准确到位,这就要求演奏者在弹奏前对作品所要表达得内涵有深入的研究才能把音乐形象准确地塑造好。同样的音乐塑造手法还有像钢琴协奏曲《黄河》,第一乐章在双钢琴乐谱的第十五小节双手同向平行由低音区向高音区以绚丽多姿的分解和弦形式出现来表现黄河波涛汹涌、浪花飞溅、暗流涌动的华彩乐段,使人感到水波淼淼、波浪滔天、令人望而生畏、胆战心寒。从低79小节-81小节这一段具有华彩性质的乐段,以分裂八度、震音、分裂大和弦、双手分解和弦等手法,来表现黄河急流、险滩、旋涡、浊浪滔天的恢弘景象。这一切都可以通过音乐的织体形式反映出作曲家要塑造的音乐形象。这类音乐形象塑造方法特别是在中国作品的改编曲很常见,像王建中先生根据同名曲改编而成的歌曲《浏阳河》,大量运用了相同的手法,^始的引子部分,左手的六连音音型,右手八度弹奏旋律优美舒展富有歌唱性,九连音、七连音由高到低翻卷着浪花奔腾咆哮,一泻千里,而后像旋涡一样富有离心力地汇成大的浪涛冲向了高处,这里生动地刻画了水波荡漾、连绵不断、水流湍急的浏阳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形象思维法描绘音乐形象中的诗情画意音乐最重要的功能是表达作曲家深刻的思想感情与音乐内涵,并准确而生动地刻画音乐形象。肖邦“雨滴”前奏曲又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肖邦“雨滴”前奏曲(作品28)是肖邦与他的情人乔治桑1839年到地中海上的马约卡岛上疗养度假时创作的,一开始优美而舒展的旋律把人们带进了抒情诗的意境,从头至尾用一个升G(降A)持续音贯穿整首乐曲,生动形象地表现路树成荫、雨滴洒落、溪水潺潺、空山鸟语的秀丽画面。不禁令人想起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所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优美的诗句与浪漫的诗意,使人陶醉令人向往。乐谱上音符的直观走向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五线谱的科学性、规范性还表现在他的直观性方面,音符的上、下如波浪起伏也能很直观地反映出音乐的造型感,例如:肖邦创作的《革命练习曲》作品0P.10之12,开始左手快速迂回下行分解属七和弦,经过两个多八度的分解从音型的急促感与音乐的造型,可以看出肖邦在听到华沙沦陷消息后的悲愤心情,犹如山崩海裂一样,从高山一下跌倒了海底深渊,经过四小节两次的陈述到三次双手提高八度同向下行,更说明了作曲家内心的愤怒与憎恨之情,通过加强力度、双手合奏的手法增强了音乐的感染力,经过八小节以后,左手音型如狂风巨浪掀起的波涛,音乐上下翻腾使人不能平静,很显然通过音符进行的方向,很容易看出音型像波浪一样上下翻飞,充分表现作曲家对亲人、朋友及恋人遭受到敌人铁蹄的蹂躏以及国土沦丧的焦急与愤慨。结尾的四小节同样是双手齐奏迂回下行,可以看出作曲家像手端冲锋枪的战士一样将满腔怒火化作愤怒的子弹向敌人狂扫……按照音乐的方向可以分为多种造型可分为大山型、锯齿形(或称麦浪形)、水波形等诸多造型,不同的造型表达不一样的音乐情感。肖邦化小调圆舞曲》第一部分A段一开始,乐曲曲折下行,叹息哀愁的音调,生动地表现了背井离乡肖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第二部分B段,从65小节开始音乐转入B大调,经过四小节抒情的音乐以后,音乐突然变成直线条,六度、七度大跳音乐慷慨激昂、气度轩昂,像嘹亮的冲锋号向世人宣示:我们不能再沉沦、不能再等待,这是时代的战歌,号召波兰人民拿起武器和侵略者决战到底的决心和意志。难怪舒曼说:“肖邦是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用钢琴直接模仿的方式来塑造鲜活的音乐形象在钢琴上用模仿的鸟鸣、蝉鸣、或其他动物的声音,这是一种很生动的表达方式,特别是根据民族器乐曲改编的作品更常见,钢琴曲《百鸟朝凤》从第91小节到105小节,在左手半分解音型的衬托下,右手出现了布谷鸟的歌唱,声音优美婉转;从106小节至114小节,右手转为背景式的伴奏,左手则是野山鸡的叫声,低沉而从容。从115小节开始在高音区出现百灵鸟与夜莺的对唱,声音越来越大并吸引了好多种鸟一起参加到合唱之中,力度不断加强从低音到高音,声音色彩斑斓、美不胜收,真可谓百鸟争鸣的景象。第232小节开始双手同样的音型,右手颤音来模仿知了的歌声,伴随着力度的细腻变化可把知了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钢琴作品中音乐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