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弱电工程视频会议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序言:承担某楼会议系统工程,负责供应并完毕招标范围内除招标人自行采购设备和材料外所有会议系统工程的深化设计、设备和材料的供货、安装、系统调试,配合精装修、机电、弱电、消防等系统的调试、试运行,直至最终验收、交付招标人使用。承担售后服务等全过程工作。正文:一
施工方案1.1
施工工序施工阶段的划分会议系统工程的工程施工与构造施工、精装修和其他专业互相交叉进行,工程组织复杂、施工的难度较大,尤其是工程进度的把握和与各方的配合上。为此,我们以时间为尺度,将工程实行分为几种阶段,再把每一种阶段的工作做一下细分,确定每项工作的开始标志和结束标志,初步估算出每一项工作的工程量,以便从整体上把握住了时间进度。如下的本次施工方案,我们按照先后次序描述了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重点对工程布线、设备安装、调试和验收作了论述。根据本会议系统工程的特点和招标文献对工期的划分,我们将本工程的施工提成4个重要阶段,分别是施工准备阶段,设备安装阶段、调试培训阶段和保驾保修阶段。1.1.1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从协议签订之日起至实际动工日期(招标人告知),完毕深化设计和现场配合,重要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协议签订后,标志着项目开始进入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重要工作有:深化设计,现场配合、施工准备和采购。1、现场勘查和深化设计现场勘查为深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设计根据,尤其对于实际的走线位置、设备的吊装和放置位置等伴随土建和精装修的不停进行而不停发生变化和得以确认的数据。深化设计是为施工提供精确和详尽的施工图纸,深化设计的成果是深化设计图纸。深化设计图纸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审批,审批完毕后还要通过顾客、装修等专业分包人对细部尺寸的复核和必要调整,直到深化设计施工图完全满足顾客的规定。在施工阶段,假如实际施工条件与设计图纸设想条件不符或者有错误,或者由于材料、设备规格质量、场地不能满足设计规定,可以召集大家探讨合理化的改善意见,并遵照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签证制度,进行图纸的施工现场变更签证。所有变更改动资料,都要有正式的文字记录,归入拟建工程档案,作为施工、竣工验收的根据。2、现场配合现场配合的重要工作有:与建筑、装修、空调、消防、舞台机械、智能化等专业的施工图进行工艺协调精确体现槽、管、箱、柜等线路承载体的安装方式和电气规格,在某些详细位置的布局上要满足顾客使用的特殊需要;安排施工人员进驻施工现场配合土建装修搞好工作及施工前所有需要其他承包人配合的准备工作。现场配合还需要做好与其他专业的技术交底工作。3、施工准备重要工作包括:施工人员组织和培训、编制工程预算、设备材料工具和施工机械采购、各类计划编制、各类制度措施的制定、文档的准备等。施工准备工作重在准备,施工准备工作结束后,应当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施工准备的某些工作还会持续到我企业施工人员正式进场后来,但这时大多数工作已经完毕。1)、施工材料准备重要是根据施工预算进行分析,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规定,按材料名称、规格、使用时间、材料储备额和消耗定额进行汇总,编制出材料需要量计划,为施工备料、确定仓库、场地堆放所需的面积的组织运送等提供根据。2)、构(配)件、制品的加工准备根据工程预算提供的构(配)件、制品的名称、规格、质量和消耗量,确定加工方案和供应渠道以及进场后的储存地点和方式,编制出其需要量计划,为组织运送、确定堆放场地等提供根据。3)、安装机具的准备根据各子系统的技术方案和协议进度规定,安排施工进度,确定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和进场时间,确定施工机具的供应措施和进场后的寄存地点和方式,编制建筑安装机具的需要量计划,为组织运送,确定堆放场地等提供根据。4)、生产工艺设备的准备按照拟建工程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设备的布置图,提出工艺设备的名称、型号、生产能力和需要量,确定分期分批进场时间和保管方式,编制工艺设备需要量计划,为组织运送,确定堆场面积提供根据。5)、技术交底由项目经理亲自主持编写施工手册。设计人员与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由设计人员向施工队阐明要点、难点、各系统工程的注意事项,组织施工人员学习设计方案并熟识施工图,所有参与人员签名记录立案。6)、编制工程预算按照我企业ISO9001程序文献的规定,项目经理应根据《项目实行方案》编制《工程预算表》,同步将《工程预算表》提交财务审核。《工程预算表》是项目实行费用的预估。7)、计划编制项目部成立后,各部门应及时制定本部门的工作计划。8)、保障措施的贯彻项目部成立后,各部门应认真学习本部门的工作制度,尤其是为保证进度、质量、安全等制定的保障措施。9、文档准备工程实行中会产生大量的文档,也需要填写大量的文献,我们将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和ISO9001程序文献的规定,将各类文献提早准备出来,在项目启动后就分发到各部门人员手中,便于大家及时记录和使用。4、采购由于有些设备的到货期较长,协议签订后即成立采购部着手设备、材料、工具和施工机械等的采购工作。本工程还将用到某些非标设备和部件,设计部完毕这些非标设备和部件的设计后,采购部需要筛选胜任的工厂来完毕非标设备和部件的生产和加工。采购部的工作将根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关程序文献进行,详细描述参见设备、材料制作、加工及采购方案。采购部的工作将横跨施工准备阶段和设备安装阶段。采购工作在协议最终一批设备材料到货后可以宣布结束,采购部还将继续与各供应商保持联络,以便对设备安装和系统调试期间出现的设备问题及时处理和处理。2.1.2设备安装阶段设备安装阶段为自动工日期至系统构建完毕,重要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1、设备材料运抵和现场二次搬运设备材料到货后,首先寄存在企业为本项目设置的库房内,办理入库手续。库管根据项目经理的交货计划,安排设备材料出库和运抵。设备材料运抵施工现场后,将临时寄存在为本项目设置的临时库房内,各施工小组组长根据需要到临时库房进行二次搬运,二次搬运可以使用手推车、人力和其他现场搬运工具。设备运抵发生在施工准备的后期和设备安装阶段。2、设备材料验收设备和材料运抵施工现场后,我企业将配合xxx对设备材料材的型号、规格和数量进行点验,对设备的外观进行查看,点验完毕后三方签订设备验收单。设备和材料的验收详见验收方案。3、搭设工作平台会议系统工程的施工需要搭设临时的工作平台,这些工作平台不仅要满足施工的需要,还应当考虑防火和保证人身安全,不对建筑构造和装修导致破坏,符合总承包人对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并在工作平台旁边竖立警示或警告标牌。4、预埋和布线预埋和布线施工是设备安装开始后的首要工作,一般与精装修同期展开。根据我企业以往的项目经验和会议系统的施工特点,布线是影响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非常重要的环节。布线线路的设计、布线线材的数量、线材的选用、布线措施和施工操作,会影响布线质量,同步布线质量又会导致返工而影响工期,也有某些通过隐蔽工程验收检查不出来的问题会在设备的安装和系统调试时曝露出来,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布线工程的重要工作包括:按照我企业提交的深化设计图纸,总承包人和其他承包人配合进行的线管和线槽预埋;按照程序和操作规程进行的线缆敷设;设备安装前的已敷设线缆的保护。布线是预埋工作的一部分,此外还需要总承包人和其他承包人配合进行设备安装的位置预留和设备安装的吊挂件预埋,以及预先考虑设备的承重。我企业将及时向其他各方提交有关设计图纸。5、设备安装
设备安装是指按深化设计图纸将设备安装在指定位置并进行固定,同步要将与设备有关的电源、信号和控制线缆连接到位,做好设备和线缆的标签,完毕设备的加电、设置等工作。一种大型的会议系统,波及的设备种类和数量非常多,设备安装将根据设计好的流程和次序进行,以减少返工,保证整体进度。
一般来讲,设备安装在精装修基本竣工时开始,因此不可防止地对精装修有所破坏,我们将尽量减少设备安装对装修的破坏程度,减少后期修补工程的工作量。设备安装期间安全施工非常重要,我们将根据xxx的规定针对本项目制定对应的规章制度。设备安装前应对单个设备进行加电测试,以免设备安装就位后发现设备自身有故障再返工。协议设备安装就位,有关电气连接完毕后,设备安装可以宣布结束。6、成品保护设备安装阶段,对已安装和堆放于施工现场的成品和半成品实行保护是非常必要。本次工程的设备和材料多为宝贵物品,防丢失和防损坏对于做好成本管理和保证施工安全非常重要。实行有效的成品保护的关键是将成品保护的责任贯彻到人,安所有是成品保护的重要负责部门,每一种施工小组负责自己工作范围和工作区域内的成品保护。2.1.3试运行及验收阶段1、调试设备安装完毕后,需要进行设备和系统调试,调试虽然整个系统到达协议规定的功能和使用规定,调试后系统处在可用的状态。调试将根据事先制定好的调试方案进行。调试过程也是系统优化的过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便于及时处理。可以通过调试发现系统设计的局限性,及时进行弥补和改善,可以通过调试发现施工缺陷,消除故障和安全隐患。调试包括两个重要内容和阶段:系统联调,配合弱点电、强电以及家俱的调整。2、培训培训在调试的后期展开,以保证调试工作完毕后,系统可以随时投入使用。根据招标文献的描述,xxx将组织人员参与我企业组织的培训,其中部分人员从项目施工开始介入。我们将安排的培训种类重要包括:现场培训、厂商授权培训、系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单台设备的设置、操作和维护知识,系统理论知识,系统设置、操作和维护知识等。培训对象可以是xxx的会议服务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和系统维护人员。4、试运行系统安装调试完毕投入使用,系统试运行。5、验收试运行期间未发现与原设计方案不符,软硬件系统运行正常,系统指标测试完全符合行业原则,可认为终检结束,双方签订验收汇报。本工程验收包括如下几种方面和阶段:
深化设计图纸的审批(施工准备阶段)
系统设备检查和试验(设备安装阶段)
隐蔽工程验收(设备安装阶段)
中间验收(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
竣工验收阶段(调试结束后)保驾和售后服务阶段竣工验收后执行协议中约定的保驾和售后服务条款。2.2
关键部位施工技术措施2.2.1布线1、管线和吊挂件的预埋管线和吊挂件的预埋一般都安装在没有装饰的地面、墙面中或灯栅架上,需在项目立项后开始。预埋应注意:预埋管线的出口要协同装饰部门处理,以免影响装饰的美观。固定件预埋位置和吊装强度要得到建筑技术人员确实认,以保证安全性。埋设在水泥构造里的锭线要选择质量好的钢管,口径按照所穿的线缆多少来决定。穿过灯栅架、装饰墙体的管线,一般选用镀锌铁管、钢管或线槽,便于穿线施工以便,容纳的线缆量较大,同步能符合消防规范。埋设距离较长的管线,要在一定的距离开设检修口(端子柜或端子箱)。预埋管线的数量、口径、走线方向要反复确认,以免装饰工程竣工后无法返工。2、设备吊挂件的焊接和安装设备吊挂件的焊接和安装一般是在装饰工程后进行,由有焊接资格的工人操作,焊接牢固喷涂防火油漆后,即可以开始有关设备固定件的安装。应注意:尽量防止与装饰工程交叉进行。焊接应当焊接质量直接关系到灯栅架、灯棚的吊装强度。焊接施工要注意防火。安装设备固定件为保证安全性必须有建筑技术人员在场。安装点必须得到建筑技术人员确实认,能承受对应重量;安装前要备齐足够的工具,尤其是提高机、滑轮、升降车一类较大较重的机械;安装件应增设可靠的保护措施。3、线缆的铺设本次工程用的线缆(除了机柜和操作台内设备之间的连接线外)都规定铺设在预埋的管线里。应注意:铺设前要将多种线缆按照设计规定分类放好线,放线时应防止对线缆的损伤,作好标识,线缆铺设尽量平直,同步长度留下充足的富余量。放好线后仔细检查与否有破损的状况,一旦有就应当立即所有更换。铺设的线缆必须根据设计和布局的位置精确到位。铺设时要对照设计图纸,掌握合理的措施。线缆中间不容许有接头。线缆敷设完毕后检查线缆通断。2.2.2安装1、设备的安装和吊挂设备的安装和吊挂工作在装饰工程竣工后进行,以保证设备免受尘土的沾染。注意事项如下:会议系统设备安装、吊挂设备前要逐一开箱检查,与否有损坏,与否备件和阐明书齐全,最终再对每件设备进行必要的工作状况检查。安装前应仔细阅读设备的安装操作阐明书,以掌握对的的安装措施。设备安装时要充足考虑设计和布局的规定,相似类型的设备放置在一种位置;需要常常操作的设备安装在便于操作的地方,基本不需要调整的设备安装在隐蔽的地方。例如:均衡器在工程完毕后基本不需要调整,同步也要防止无意间的调整,因此常常将它们集中安装在机柜最下端;像效果器、鼓励器、压限器以及DVD机、录像机等设备,就应当安装在轻易操作的位置。设备的安装还要兼顾信号线的连接,尽量缩短线路连接的距离。设备的安装必须安全牢固,并且设置一定的保护措施。2、机柜和操作台设备的安装机柜和操作台一般位于控制室内,控制室会议系统的中心,是安装工程的关键进度控制点。控制室的施工要点:地板应具有很好的绝缘性能和防潮性能,以木地板为佳。地板的设计应考虑设备荷重及防止行走时地板出声和产生振动。会议系统的控制室和灯控室不适宜设在同一台侧的上下层。可控硅的电线管和话筒电缆管不能靠近和平行布置,两种管线应相距1.5m以上。控制室内敷线地沟的深度约8cm,宽度应不小于20cm,内置铁皮以防鼠、防潮及便于接地,同步应装活动盖板。控制室内应备有空调与通风系统,保证设备的通风、散热。机柜为原则的19英寸机柜,根据所装设备的多少,可以选择不一样的高度。机柜内设备的安装次序一般按信号流程的原则,自上而下排列。即信号源、声音处理设备在上,功率放大器在下。便于逐层调整、检查,有利设备的通风散热,同步重的设备(功率放大器)在最下面,使整个机架的重心在下面,稳定性好。机柜内应配置风扇以保证散热通风。3、供电线路、控制线路以及信号线路的连接设备安装就位后的重要工作就是多种信号线的连接,包括将铺设的线缆制作好插头后连接到设备上,以及制作某些连接线来插接设备。连接线应根据设备连接图和布局图,计算好长度、数量和种类,然后由具有可靠电子焊接技术的人员按照规定制作。供电线路的连接,必须在无电状况下严格按照电器安装规范进行。4、对安装、供电以及线路连接状况的检查专业音响视频工程波及的连接点、插接件以及多种信号线的数量都比较多,在工程安装和连接时难免发生错误,因此竣工和设备加电前要进行细致的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设备安装的位置与否对的,安全与否能得到保证,供电线路与否合理,插接件和插接点与否对的和牢固。5、专业音响系统的设备安装和连接专业音响系统安装、连接波及管线、供电和声学设计等内容。设备的连线一般分为信号传播、接地网络和供电系统三个方面。详述如下:1)信号连接方式专业音响设备的输入和输出端子有非平衡、变压器平衡、差分平衡等几种方式。在规定较高的会议室和办公区域,平衡与非平衡端口之间,须通过专门的转换器才能互相连接。在规定不高的会议室和办公区域,信号的非平衡端子与平衡端子之间还是可以直接馈接的。除了功放与音箱间的功率传播以外,为了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信噪比,信号连接尽量采用平衡方式。2)连接件专业音响系统中用的连接器(接插件)种类较多,重要有卡侬连接插件,也称原则连接器,6.25mm三芯插头和6.25mm二芯插头,RCA和DIN插接件。这些连接件都应当由有资格的技术人员采用原则的脚位进行焊接。3)连接线音响系统中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话筒、音箱与设备的连接都要用线缆(cable)。线缆的走线和质量会影响整个系统的信噪比和音质。话筒线:话筒线必须是屏蔽电缆。由于话筒线传送的为毫伏级信号,电平很低,为了防止受环境电磁干扰,必须采用屏蔽措施。同步,由于话筒要常常移动,话筒线轻易受到牵拉,也轻易打结,规定话筒线比一般的屏蔽线柔软,并在电缆中加入纤维线,以提高抗拉强度。线路电平信号传播线:用于电声音响系统中各个设备间的连接,这些连接线也应用屏蔽线以防干扰,为了保证音质,应尽量选用无氧铜线。音箱线:用于功放与音箱连接,应具有尽量低的电阻,应当尽量粗、短某些。音箱线可采用无氧铜(OFC)的专用音箱线,应尽量选择截面积大某些、股数多某些的OFC线。音箱线无需采用屏蔽措施。音箱线不能使用单芯的音频同轴电缆来替代。4)音箱的安装音响系统为保证会场内各处具有基本一致的声压级,在音箱的安装前应对会场内各点声压级进行测量,理解声场分布状况。若声压级相差较大,可合适调整音箱的摆放位置,若还不能处理问题,则要考虑增设音箱或改善建声环境。声场调整好后,便可着手安装音箱系统了。
常规音箱的安装有明装、暗装和吊装三种方式。明装指音箱系统直接装在可视之处;暗装指音箱系统装在平顶内或台框、墙壁内,吊装指采用吊钩、挂钧或吊篮将音箱系统吊挂在顶棚上、墙壁上,吊装时可以有暗吊和明吊两种形式。音箱的安装采用何种方式应遵照设计方案的规定。6、系统接地会议系统的所有设备必须接入同一种公共的接地网络;其作用是建立屏蔽系统。整个接地网络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屏蔽系统,另一部分为公共接地系统。屏蔽系统:会议设备的铁质外壳和信号馈线的屏蔽层的作用是将系统的所有部件都屏蔽起来,在复杂的会议系统中,应使用星式接地方式。设备的共地接线应尽量短粗,并使用高导电率的铜质或铝质导线,导线的一端可接在设备外壳的接地螺丝上,另一端应在尽量靠近系统前级(如调音台),集中接到一起后,就近与真地装置相连。接地:接地在会议系统工程中不仅起到防止触电事故的作用,并且对防止干扰,提高整个系统的信噪比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为了防止通过地线将某些干扰引入会议系统,会议系统要设置专用的接地线。会议设备的接地原则是保证整个接地系统是“等电位”,接地的各点不应有电位差,因此接地点不应构成回路。接地导线最佳使用铜芯线材,每台设备都应有自己的接地线,不能将多台设备的接地端用一根导线串连起来,再引入真地装置。7、供电系统
会议系统对设备的供电规定较高。会议设备的外壳,设备间的连接都采用了屏蔽措施,这有助于防止空间电磁场对系统的干扰,但各类干扰进入系统的另一条途径便是供电电源。多数强功率用电器都可通过电网对音响系统施以干扰,此类干扰比较严重的有可控硅调光器,高压孤光灯等等,因此对于较为严谨的场所,供电线路应使用隔离变压器,将音响设备与其他用电设备隔离,以杜绝干扰的产生。会议设备的供电配线比较简朴,只要使其各设备之间的电源相位保持一致即可。同一套系统内的各设备之间电源相位不一致时,电网频率波动会在设备之间引入一定程度的低频噪声干扰。因而,在进行电源配线时,应逐一将各设备的电源插头都反插一次。对于有接地端的三端电源插头来说,将电源的火线与零线反接一次是很不轻易的。此时,可准备两块完全同样的多功能电源插座板,并将其互为反相并入供电网。这样,只要将每台设备的插头在这两块电源板的相似位置上都试插一次,选择交流声最小的插接方式确定下来即可。此外,在供电方面要尽量使三相负载较为平衡,这对提高电源质量有好处。8、设备通电会议系统设备安装完毕后,便可进行通电调试了。通电分为设备通电和系统通电,设备通电是给每台设备加电,验证单台设备加电检测与否正常,初步测试连线与否对的。系统通电是在单台设备加电测试完毕后,对整个系统进行通电,测试系统的加电状况。在加电测试的基础上才可进行细致检测和系统调试。通电需要准备的仪器和工具有:相位仪,噪声发生器,频谱仪(含声压级计),万用表等。Ø
设备通电前的检查通电之前一定要作充足准备,仔细检查管线工程的质量,在确认不存在短路的状况下才能给系统通电,以免导致设备甚至系统的故障和损坏。
(1)管线工程质量的检查
会议系统的管线工程应按建筑电气规范进行施工、安装,并以此原则加以验收。在系统通电前一定要仔细检查,以防管线工程存在的问题祸及宝贵的会议设备。在此强调几种关键问题:
①会议设备都以单相交流电供电,管线工程完毕后应检查向音响设备供电的配电板通电源插座供电电压与否为220V,假如接线有差错,将两根相线接至单相电源插座上则会有38OV电压,会烧毁机器。②检查输入调音台的信号线与否存在与功率线短路的状况。③功放输出端决不可短路,因此要重点检查音箱馈线、插头、插座,保证没有短路。测试措施是先拔去音箱插头,在音响控制室另一端用万用表测音箱线两端的电阻,此时应当是开路,然后接上音箱插头,再在音响控制室那端测其电阻,此阻值一般为音箱阻抗的1.l倍左右,假如考虑音箱线电阻,其阻值还将大某些。
(2)设备检查会议系统中设备器材众多,个别设备的故障常会导致大面积器材发生损坏。例如,功放损坏也许会出现输出端有很高的直流电压,将引起音箱系统的损坏。会议系统设备在出厂时虽然都通过严格检查,但这些器材在长途运送和装卸搬运的过程中有时难免碰撞,对设备导致损伤。因此系统通电前,要先对单件设备先作逐一通电检查、测试。对单件设备分别进行的初步测试包括如下几种方面:
①检查设备电源。检查设备电源电压与否与市电电压220V相符,电源与否置于220V挡。单台设备接通电源观测与否有异常现象。在不加输入信号状况下测量输出电压,此时,输出电压应基本为零,不应有直流电平输出。存在的极小的输出电压即为输出噪声。②单独开机。从信号源开始逐渐检查信号的传播状况,只有信号在各个设备中传播良好,矩阵、功放和音箱才会得到通过对的处理的信号,才也许有好的图像和声音效果。进行这一步时,后一级设备先不要接上,周围处理设备也应置于分路状态。检查时要顺着信号的去向,逐渐检查它的电平设置、增益、相位及畅通状况,保证各个设备都能得到前级设备提供的最佳信号,也能为后级提供最佳信号。在检查信号的同步,还应当逐一观测设备的工作与否正常,与否稳定。这项工作意义就在于:单台设备在这时出现故障或不稳定,处理起来比较以便,也不会危及其他设备的安全。单台设备检查通过后,再接入系统。Ø
系统通电在上述检查的基础上,系统开机通电将是安全的。首先将各个设备的输入、输出电缆线对的地连接好(音响系统应将各级设备的增益控制都调低,音量调至最小),然后自前级到后级逐一接通设备电源。对于音响系统的通电,还应注意:(1)在较小的音量下,运用相位仪首先逐一检查所有音箱的相位与否一致。(2)选用动态较小的CD唱片,用对应的信号源设备放音,将调音台上的总推子推至0位,对应输入通道的分推子也推至O位。原则的调音台上0位在70%行程左右,此时,则应将推子置于70%行程附近的一条尤其明显的刻线处,慢慢旋大输入通道增益(gain)调整旋钮,观测VU表读数,调至VU表一般指示在-6VU如下,最大读数不超过OVU即可。(3)按照信号流经设备的次序,逐一调整其工作电平和增益。总的原则是保证各级声音信号处理设备具有为零的增益,既不对信号电平进行提高,又不对信号电平进行衰减。(4)房间均衡器临时先置成0位,对各段频率既不提高,也不衰减。(5)缓慢旋大功放衰减器,使音量逐渐增大。此时应听到场内音箱中有正常的节目声,功放的信号指示灯(signal)应闪亮,峰值(削波)指示(Peak/clip)仅容许偶尔有闪亮为原则。9、设备和线缆标签设备和系统安装到位后,我们将为设备贴上标签,阐明设备的名称、型号、项目名称和维护信息,以便于xxx对设备和资产的管理。注:标号措施音频线:
A1,A2,……An.
(线两端标号相似)视频线:
V1,V2,……Vn.控制线:
C1,C2,……Cn.VGA线:
VGA1,VGA2,……VGAn.……2.2.3调试设备安装完毕后,需要进行设备和系统调试,重要工作内容如下:l
配合各会场灯光和使用模式规定对显示系统的亮度、色彩、饱和度等指标进行微调,对摄像系统的有关参数进行微调,使会场图像摄取和显示效果最佳;l
对音响系统进行调音,保证拾音清晰,扩声洪亮,音色自然,分布均衡;l
调试会议控制系统,测试多种会议模式下控制系统的集中控制效果;l
完毕所有信号点和信号接口的测试,保证该信号点和信号接口可用;l
对系统进行功能性调试,到达系统设计的功能规定;l
系统调试也是会议系统对用电负荷承载状况的一种检查;l
完毕调试记录,为系统初验搜集信息和数据。调试过程也是系统优化的过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便于及时处理。可以通过调试发现系统设计的局限性,及时进行弥补和改善,可以通过调试发现施工缺陷,消除故障和安全隐患。1、系统调试的重要性会议系统通过一系列的规划、设计、选型和施工,可以说一种工程的基本概貌已经形成,各个系统也已经构成,甚至多数设备已经可以使用了,不过专业音响视频工程只有通过科学合理调试,才能适应不一样的使用环境,充足地发挥对应的功能,互相协调配合,长期保持正常稳定的工作状态。可以打这样比方,没有通过严风格试的系统,它的所有设备就象没有通过严格训练的部队同样,对命令的执行程度不一样,行动起来一直处在无序的状态。严格而科学的调试除了可以充足展现设备的功能,同步可以发挥出系统最佳的工作状态工作和性能,加上后期的良好保养,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实际的经验和调查表明,在正常范围内损坏的设备,绝大多数都是由于设备调试和保养不妥导致的,而在许多的工程中,实际最具有能力、条件和调试经验的就是工程设计、施工单位,可见工程施工中设备的调试工作显得多重要。2、系统调试的环节1)、调试准备音响视频工程的调试既需要技术和经验,又需要认真和责任精神,调试前要作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必要的仪器和工具;工程设计和施工图纸;认真阅读设备的安装和使用阐明书,并且将重要或特殊设备的使用阐明书准备好备用;调试工作开始前要保证现场没有无关的人员,防止调试工作受到干扰。2)、设备的安装、连接状况的检查与工程的施工不一样的是,在设备调试阶段对系统和设备的安装、连接状况的检查的出发点是以整个系统为轮廓的;检查过程中要向施工人员问询在施工过程中与否有遗留的问题,确信供电线路和电压没有任何问题。这些检查包括:对所有连接的缆线进行持续性和短路测试;检查缆线与否存在过度弯曲;检查与否存在潜在的电磁干扰;检查缆线的施工工艺与否对的;检查悬挂的缆线与否下垂;各器材设备连接与否对的;检查所有的线路连接及信号接入口与否对的。3)、设备的设定由于各系统设备的构成状况不一样,设备工作的环境不一样,各系统的信号处理、传播方式也不一样,因此进行设定的意义就在于使得设备工作在一种合理的状态,设备间的配合、控制有一种好的基础。音响系统的设定包括:设备的电压档要设定为供电电压,并且尽量高一种档位;系统的信号传播电平值要尽量设定一致,保证信号的传播基准参照点相似;功放的工作状态是立体声、并联单声道还是桥接单声道,保护状态设定没有,输入变压器的选择等;音箱的分频方式是怎样的,高频衰减位置在什么地方;调音台的信号输入衰减状况,信号编组状况;周围设备的档位选择怎样,与否旁路,与否联动,与否激活等等。总之,工程里各个系统的设备设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仔细检查认真进行,必要时应阅读有关的阐明书。4)、设备的单独运行检查这一步工作的意义在于,从单独的设备运行检查中,我们可以逐渐检查信号的传播状况,检查设备的单独工作状况,为系统的正常工作,到达一种很好的声、光、像质量做好准备。尤其是音响系统的设备较多,设备之间的上下关系比较亲密,单独设备运行可以着重在信号的电平、增益、平衡、相位以及畅通状况进行比较细致、精确而有针对性的调定,保证前级设备为下级提供最佳效果的信号,最终使得系统的信号状况良好;同步,单独进行设备的运行检查的意义在于,单独设备的运行尤其能清晰地懂得单个设备工作与否正常,与否稳定,一旦有故障,处理起来也比较以便,也不会危及系统其他设备的安全,因此进行这一步工作时一定要仔细,耐心,最佳不要将该工作带到背面的环节中。需要注意的是:音响系统的设备单独运行最佳不要将功放和系统的其他设备同步打开,以免由于故障而损坏功放和音箱。3、音响视频系统的调试1)、系统连接状态参照系统设计图,检查所有设备的连接与否对的,有无错接漏接。如对的连接,开机通电。如有错误,立即进行改正。使用仪器:万用表、测线器。2)、设备的工作状态检查及调试按照设备阐明书,检查系统中各设备的工作状态与否对的设定,工作模式与否正常设定。如设定对的,则继续进行下一步测试;如有问题或错误,重新设定或修改。3)、按照设计文献,对扬声器箱的高下、左右、俯仰角度方位进行调试。使用仪器:数字万用表、计算机及角度测量工具。4)、将功放和音箱接入系统,逐一打开设备的电源,待它们工作稳定后,接入相位仪,在较小的音量下,逐一检查所有音箱的相位与否对的。5)、话筒的调试话筒的调试一般要分类进行。人声、乐器用的有线话筒一般需要平常使用者配合完毕,调试时需要理解各人、各乐器最合理的话筒型号和使用距离,音质好,没有可闻的线路噪音即可;而无线话筒需要考虑:天线的位置要合理,话筒使用时的死点和反馈点要足够少,并详细对位置作好记录,接受机的信号增益要适可,噪声克制的微调旋钮要反复调试等;对于效果器的调试工程规定都不严格,只要将信号的输入和输出增益调试合理,保证有一定的余量,并且将混响时间和延时量限制在一定范围即可,以免影响语言的清晰度和信号的持续性。4、系统总体的调试各系统综合调试的目的,是在各系统协同运行的过程中,检查它们互相联络的动作与否协调,检查它们协同工作时与否互相影响和干扰,尤其是灯光系统给音响系统的噪音干扰和灯光系统的动作不精确问题,一般都会在该环节中发现,这样在背面的工程问题的处理中就有针对性了。当然,各系统的总体调试没有明显的调试内容,重要还是在协同工作时发现问题。5、系统的模拟运行专业工程的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复杂性强,难免会有些局限性之处;工程各系统的设备数量和系统复杂程度都较高,以及各设备工作状态有一定区别;尤其是工程调试时设备的工作时间比起实际使用时的工作时间要短的多,工作的环境也不如实际使用恶劣,因此有些系统的局限性和隐患在调试时不轻易发现和显现,假如不在使用前期及时处理,会使得故障迅速扩大,带来不利的影响,模拟运行就是要尽量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关系到工程安全的内容。模拟运行时要测量出各系统单独运行和协同运行时,供电线路各相的电流。测试时可以运用钳流表分相、分时间、分运行设备的数量进行测量,测量的值一定要与设计理论值比较,一旦发现总体值和理论值有较大的差距,或者各相电流偏差较大,或者线路电流异常时,要重新整改,以保证用电安全。检查各系统设备在满负荷和长时间工作时的工作安全性。专业设备与非专业设备的一种重要差异就是,专业设备能在满负荷、长时间的状态下,工作状况十分稳定,这也成了专业设备的重要产品技术指标。许多专业设备,能在环境条件十分恶劣的状况下,长期保持良好的性能,而有的设备长时间工作的状况就令人担忧,因此有必要检查它们的工作稳定性。需要阐明的是,检查时不能为了检查而强行让设备工作在恶劣的不正常的状态下,以免损坏设备。模拟运行还需要检查设备在长时间、满负荷工作状态下的发热状况,与上面检查它们的工作稳定性不一样的是,检查发热状况的目的是为了安全和防火的考虑。发热状况的不一样倒不一定阐明设备性能不佳,检查时假如发现热量散发不好,导致引起火灾的也许,一定要采用必要的通风措施;假如发生设备保护时,要做好记录,以便实际使用时注意。在各系统的调试和模拟运行完毕后,应将所有成果和数据集中,并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总结,作为后来使用和维修重要的参照资料,尤其是系统运行中发现的需要在使用时注意的问题的记录,对于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平常维护至关重要。6、调试注意事项调试前应认真理解系统构造和设备的性能,制定可行的调试方案,做到对调试时也许发生的状况有所估计。尤其对于我们在一般工程中很少用到的某些新型、特殊设备,安装调试前一定要认真学习它的原理、性能和操作措施。调试前应对系统、设备的设定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由于安装和单机检查过程和系统调试的侧重点不一样,设备的设定状况往往是随意的,在进行调试前也许某些重要的设定钮已经和实际规定完全不一样了,因此全面检查是有必要的,最佳对各设备的设定状况作好记录。调试时应根据系统的特点采用对应的调试措施。不一样工程的系统指标规定各有不一样,所波及的设备也不尽相似,假如一味根据一般的工程调试措施进行调试,成果肯定不会理想。例如:一种没有反馈克制器的音响系统,调试时假如不参照设计的成果,仅靠长时间高增益扩声的措施来查找反馈点,就也许导致音箱损坏。附:最新常用智能化设计原则和规范0.综合类原则《智能建筑设计原则》GB/T5031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安全防备工程程序规定》GA/T75-94《安全防备系统通用图形符号码》GA/T74-94《酒店通信构造化布线系统行业原则》YD/T926.1-1997《低配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防盗报警控系统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33-90《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3《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115-87《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EMC电磁干扰原则》EN55022、PREN55024《光纤分布线数据接口高速局域网原则》ANSIFDDI《国际建筑布线原则》IEC/ISO11801《会议系统电与音频性能规定》GBJ76-8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8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GBJ116-8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计算机机房场地安全规定》GB9361-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CA173-199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IEC-61312-1,2,3,4-98《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民用广播电视技术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千兆以太网原则》IEEE80*.3AB、80*.3Z《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J-98-97《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GB/T4197-93《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优选配置》GB/T4197-94《视听、视频和电视系统中设备互连优选配接》GB15859-1995《视听系统设备互用连接器的应用》GB/T15644-1995《厅堂扩声特性测试措施》GY4959-95《以太网100BASE-T原则》IEEE802.3U《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中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整设计规范》GBJ19-87《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50259-96《中国室内给水排水供应设计规范》TJ15-7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原则》GA38-92《综合业务数字网基本数据速率接口原则》CCITTISDN1.建筑智能化通用规范和原则《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智能建筑设计原则》GB/T5031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JGJ45-10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CBTCB/T16-9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原则》YD/T926.2-《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通信系统机房设计》GBJK-90《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以及验收规范》GB50166-《CATV行业原则》GY/T121-1995《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1999《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设计规范》GYJ41-9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原则》GA38-92《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安全防备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规定》GA/T367-《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无障碍设施设计原则》DEJ08-103-《广播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166-92《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CBJ76-84《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20573-95《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SDF279-9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整设计规范》GB5001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建筑照明设计原则》GB50034-《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CECS31:《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市内通信全塑电缆线路工程设计规范》GB11820-892.综合布线系统规范和原则《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智能建筑设计原则》GB/T50314-《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原则》YD/T926.2-《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总规范》YD/T92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商用建筑综合布线设计原则》EIA/TIA-568B《都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119:《国际综合布线系统原则》ISO/IEC11801《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接地及连接原则》ANSI/TIA/EIA607《商用建筑电信设施管理原则》EIA/TIA-606《商用建筑通信接地接续规定》EIA/TIA-607《信息技术互连国际原则》ISO/IEC11801-95《通信光缆的一般规定》GB/T7427-87《建筑通用布线国际原则》ISO/IEC11801《通信布线系统信息技术欧洲原则》EN50173《无屏蔽双绞线系统现场测试传播性能规范》EIA/TIATSB67《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95《UTP布线系统现场测试原则》ANST/TIA/EIATSB-67《集中式光纤布线系统原则》ANSI/TIA/EIATSB-72《电磁兼容规范》EMCEN55022EN55024《商用建筑线缆原则》EIA/TIA-5693.计算机网络系统规范和原则《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智能建筑设计原则》GB/T50314-《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原则》YD/T926.2-《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95《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程管理规定》GA/T483-《都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讯设施设计规范》YD/T-93《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GA17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7450-87《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子设备的安全》GB4943-95《程控电话互换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YD5076-98《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YD5040-9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原则》GB/50258-96《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高速网络原则》《商业建筑电信通道及空间原则》ANSI/TIA/EIA569-A《商业建筑电信基础构造及管理原则》ANSI/TIA/EIA606《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接地及连接原则》ANSI/TIA/EIA607《顾客互换机原则》YD344-9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电磁兼容规范》EMCEN55022EN550244.楼宇自控系统《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智能建筑设计原则》GB/T50314-《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20573-95《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SDF279-90《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查评估原则》GBJ131-9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整设计规范》GBJ19-87《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原则》GB/50258-96《欧洲电工原则》EN5009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5.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规范和原则《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智能建筑设计原则》GB/T50314-《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1999《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措施》GY/T121-1995《广播传音电缆线路工程建设技术规范》GY5053-94《工业企业公共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GBJ120-98《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设计规范》GYJ41-99《卫星电视地球接受站通用技术条件》GB/T11442-95《CATV行业原则》GY/T121-1995《都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设计规范》GY5075—《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管理中心建设原则》GY/T5074—《有线电视网络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Y5073—《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与调制规范》GY/T170-《数字电视接受设备条件接受接口规范》SJ/T11377-《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派系统》GB6510-86《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派系统》GB/T6510-1996《有线电视系统物剪发泡聚乙稀绝缘同轴电缆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GY/T135-1998《有线电视与有线广播共缆传播系统》GY/TN118—1995《有线电视加解扰系统通用技术规定》GY/T114-94《有线电视广播系统运行维护规程》GY/T166-《有线电视系统设计安装调试验收规程》GB51/T46—1991《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技术规定和测量措施》GY/T221-《数字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措施》GY/T134-1998《电视接受机保证与电缆分派系统兼容的技术规定》GB12323-90《彩色电视图像传输标准》GB1583-79《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5.安防监控系统规范和原则《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智能建筑设计原则》GB/T50314-《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原则》GA38-92《安全防备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安全防备工程验收规则》GA/T30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9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设计规范》GB/T16572-1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GBJ232-93《安全防备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措施》GA/T70-94《安全防备系统要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安全防备工程程序与规定》GA/T75-94《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规定》GA/T269-《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播装置》GB/T16677—1996《脉冲电子围栏及其安装和安全运行》GB/T7946-《国际电围拦原则》GE1-61011《世界安全电围栏原则》CEI61011,AS/NZS60335《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估措施》GB7401-97《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10408.1-1999《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都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规定》GA/T669-公安部、国家技术监督局〈1999〉:《安全技术防备产品管理措施》公安部技防办〈1995〉15号:《有关执行GA/T75原则的告知》6.可视对讲系统规范和原则《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智能建筑设计原则》GB/T50314-《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安全防备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通信光缆系列》GB/T13993-200X《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72-《黑白可视对讲系统》GA/T269-《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规定》GA/T36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原则》GA38-92《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1993《弱电系统工程质量验收原则》GB5033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黑白通用性应用电视摄像测量措施》GB/T12338-1990《光电子器光学开关》GB/T12511-1994《噪声试验措施》GB/T16796-1997《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规定》GA/T678-7.多媒体会议系统规范和原则《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智能建筑设计原则》GB/T50314-《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CBJ76-84《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礼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50356-《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5032-97《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声学设计规范和顾客技术规定》GYJ26-86《会议系统电视及音频的性能规定》GB/T15381-94《工业企业扩音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程》CECS62:94《演播室数字电视编码参数规范》GB/T14857《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措施》GB4959-1995《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措施》GB3785-83《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声频放大器测量措施》GB9001-88《声系统调一般术语解释和计算措施》GB12060-89《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T14197-93《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GB/T14197-94《会议系统电及音频的性能规定》GB/T15381-94《扬声器重要性能测试措施》GB/T93961996《演出场所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WH/T18-《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和测量措施》WH0301-9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调音台基本特性测量措施》GB/T9003-1988《歌舞厅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措施》WH0301-938.背景音乐系统规范和原则《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智能建筑设计原则》GB/T50314-《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广播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166-92《声频放大器测量措施》GB9001-88《扬声器重要性能测试措施》GB9396-1996《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则》GB2421《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措施》GB4959-1995《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措施》GB3785-83《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声系统调一般术语解释和计算措施》GB12060-89《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T14197-93《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GB/T14197-9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9.一卡通系统规范和原则(含门禁、停车场管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智能建筑设计原则》GB/T50314-《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2《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安全防备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措施》GA/T70-94《安全防备工程程序与规定》GA/T75-94《安全防备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17565/1998《无障碍设施设计原则》DEJ08-103-《防盗报警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环境电磁波卫生原则》GB9175《识别卡无触点集成电路卡靠近式卡第4部分:传播协议》GB9175-88《识别卡物理特性(idtISO7810-1985)》ISO/IEC14443.4-200《识别卡测试规范(idtISO/IEC10373.1和10373.2)》GB8702-88《识别卡无触点集成电路卡靠近式卡第4部分:传播协议》GB9175-8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规定》GA/T761-10.信息公布和查询系统规范和原则《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智能建筑设计原则》GB/T50314-《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估措施》GB7401-97《彩色电视图像传播原则》GB1583-99《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派系统》GB/T6510-9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措施》GB2423.1-9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措施》GB2423.2-9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措施》GB2423.3-99《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GB4943-95《运送包装收发货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4通道扩展通话主站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03月江苏南京河西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公开招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考点剖析附解题思路及答案详解
- 中学生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与引导
- 中华美食文化与烹饪技艺
- 企业文化创新与组织变革研究
- 企业品牌的国际化战略与实施
- 企业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 个人税收筹划与资产保护策略
- 中国老龄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
-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与故事
- 设备安全操作培训
- 西方文化概论(第二版)课件全套 曹顺庆 第0-6章 绪论 西方文化的渊源与流变、西方文学 -西方社会生活与习俗
- 某地区现代有轨电车施工方案
- GB/T 6974.3-2024起重机术语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
- DB11T 2103.1-2023 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第1部分:通则
- 物业品质巡查管理制度
- 高中物理-《互感与自感》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 养殖林麝合作协议书模板
- 钢铁项目环评报告 - 2工程分析
- 大学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说课稿
- 旅行社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