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学派及创作手法课件_第1页
纪录片学派及创作手法课件_第2页
纪录片学派及创作手法课件_第3页
纪录片学派及创作手法课件_第4页
纪录片学派及创作手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纪录片学派及创作手法第一节从原始电影到《北方的纳努克》电影自1895年问世后,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纪录片和新闻片的雏形期,呈现出明显的原始特征。但是,电影发明者却在坚持记录真人真事、确立写实传统方面打下基础,并为后来的纪录片艺术继承和发扬。北方的纳努克爱尔兰人弗拉哈迪拍摄。在制作方法上,弗拉哈迪使用了编写的剧本,并请纳努克一家充当演员,同维尔托夫等人形成了明显的区别。在拍摄技巧和风格上,弗拉哈迪为了达到影片的真实效果,采用了长镜头的处理手法,这甚至同欧洲的形式相对立起来。纳努克一家人为了生存在与大自然搏斗的过程中所显示出的那种人类之爱、“尊严和力量”,恰好是我们现在自称“诚实”的现代人所缺少的“纯洁的信仰”。他的纪录片具有一般纪录片所没有的故事情节,克拉考尔称其为“简略的叙事”。弗拉哈迪美国电影导演。他被称作纪录片之父,他是第一个在其作品中发掘和诠释人们真实生活的导演。《北方的纳努克》(1922年),是他的首部电影,记录了爱斯基摩人的生活,被认为是经典。代表作《北方的纳努克》NannookofNorth,1922《工业化英国》IndustrialBritain1933《亚兰岛人》ManofAran,1934《路易斯安娜州的故事》LouisianaStory,1948这四部带有传奇色彩的影片被弗拉哈迪称为他的“自由电影”。这种自由表现在许多方面,如摆脱商业的桎梏,免除政治的干预,打破成见的束缚,超越时间的限制等等。电影特点1他的代表作的题材大都表现偏远地域人类的生活状态。2充满诗意地、创造性地利用现实素材。他拍电影时没有任何方案,只是拍下一切能引起他兴趣或想象的东西,然后就冲印,给他的拍摄对象看,观察他们的反应,最后决定取舍。3影片在现在看来都属于纪录片,基本没有连贯的剧情,通常是由很多小的片段组成。4弗拉哈迪电影的细节非常丰富,画面给人以震撼,和摄影棚里的产品完全异趣。5.弗拉哈迪电影的主人公皆为非职业演员,事实上他们不是在表演,而是根据弗拉哈迪的要求再现原来的生活。个人贡献1.永恒的价值观念。弗拉哈迪的电影带着一种近乎永恒的价值观念,他的电影从不带着优越感、从来不居高临下,因此可以让不同种族、信仰、不同时代的人喜欢。他告诉我们:作品最大的价值在于对事物的价值取向和判断——它决定了影片最根本的价值,这比技术和任何手段都要重要。2.非虚构搬演。弗拉哈迪的纪录电影并非纯粹的记录,而是大量使用了带有表演和编排的内容,确切地说是使用了“搬演”,但是他与我们认为的戏剧化的表演有着本质的不同,戏剧化表演是以给他人造成“错觉”为目的,是虚拟行为;而弗拉哈迪用的“搬演”是非虚拟的,就连专业的演员都无法像一个真正的爱斯基摩人那样狩猎,甚至是吃饭和微笑。3.单个镜头的意义可以大于蒙太奇。《北方的纳努克》中一个镜头完整地表现了捕杀海豹的过程,按照蒙太奇方法——可以拍各种特写,近景,并通过交叉剪辑创造戏剧性,但是如果这样,《北方的纳努克》的价值也许会一落千丈。因为蒙太奇破坏了真实性,虽然会很生动并且也具有我们赋予它的意义,但是它就缺少一种永恒地打动人们的魅力。4.拍摄的过程是发现的过程。如果一部纪录片在拍摄它以前就确定了所有的主题和理念,那么它注定是失败的,弗拉哈迪每次拍片都与被拍摄者长期密切接触,深入地感知并努力去发现意义,对他来说,创作就是发现的过程,而不是发现的终点。弗拉哈迪的电影不是去显示自己的理念有多么正确,而是向我们呈现了理念产生的过程,他用最质朴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去发现被拍摄的对象的真实意义。第二节苏联“电影眼睛理论”20世纪20—30年代出现在苏联的“电影眼睛”理论和英国的“纪录电影运动”是最早形成国际影响的两大纪录电影学派。他们各有自己的艺术主张、理论和丰富实践,都在国际影坛上留下了深远影响。电影眼睛论“电影眼睛”——是苏联纪录电影导演吉加﹒维尔托夫于二十年代初提出,在创作中付诸实践的理论,即“电影眼睛派”。他把电影摄像机比作人的眼睛,主张电影工作者手持摄像机“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反对人为的搬演,甚至一般的反对表演的影片。他按照自己的理论拍摄了一些成功的影片,如:《带摄像机的人》、《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关于列宁的三支歌曲》等。创作理念1.强调摄像机的特殊功能,主张不断挖掘这方面的潜能2.认为多视角的机器“电影眼睛”无所不能,不受限制,远胜于人类的眼睛的功能,既能看到事物外貌,也能说明“您所未知的世界”3主张抢拍和隐蔽拍摄,反对拍摄中的人为干预和表演。以“墙上苍蝇”来比喻摄影客观性。4强调电影剪辑的功能5强调电影的任务是反映社会主义现实,肯定纪录片的传媒作用和教育功能,审美功能。6主张电影人到生活中去通过小而平凡的事表现社会变化,表现伟大主题。7排斥资本主义电影,称其为“花哨的活僵尸”。维尔托夫维尔托夫是苏联电影导演、编剧,电影理论家,苏联记录电影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贡献在于探索新的摄影和蒙太奇的手法。主编电影杂志片《电影真理报》,并以此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实验性团体“电影眼睛派”。维尔托夫力图创造出反映现代生活的新电影,但他认为电影的实质在于拍摄角度和蒙太奇,这使维尔托夫在创作中过分迷恋于形式。他在创作上和理论上的探索对记录电影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对国外记录电影也有影响。代表作有《电影真理列宁特辑》、《前进,苏维埃!》等。重要名词解释电影眼睛派电影眼睛派成立于1919年,是以维尔托夫为首的苏联纪录电影工作者小组(“三人小组”)。他们否定故事影片,而推崇新闻片,认为电影的作用在于如实地纪录现实。他们研究了用电影摄影机观察生活的多种方式方法,认为电影眼睛比人的眼睛更为完善。他们在新闻纪录电影中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拍摄角度、快摄和慢摄、移动摄影等方法。该派所倡导的重要手法之一是所谓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或者叫抓拍,即把摄影机隐蔽起来进行拍摄。第二节英国纪录电影运动以格里尔逊为领袖的英国纪录电影运动,创立了一种纪录电影的创作样态。这些作品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参与到各种服务性事业中去,发挥了纪录电影纪录现实,服务公众的效用。1928-1937年间,英国一批年轻电影工作者在格里尔逊的组织下,拍摄了许多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表明积极的社会理想的纪录影片,还发表了大量理论文章,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他们后来被称作“纪录电影学派”,这些活动被称作“英国纪录电影运动”。英国纪录电影运动两个基本原则:1.纪录片是对真实现实富有创意的处理纪录片的底线非虚构:维尔托夫,富有创意:弗拉哈迪2.纪录片应直接地作为宣传媒介格里尔逊认为电影必须是有用的,必须起到重要的公众效用,他相信纪录片对民主社会的存续十分关键。他一生赞许手法和技巧的创新,又始终将纪录片的艺术性列于第二位:“面临大众的困境,有意识追求艺术的做法会为其带来前景的阴影格里尔逊约翰·格里尔逊,他是被称为“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学生,英国电影制片人、导演、理论家,英国纪录电影运动创始人。代表作有《飘网渔船》、《丘吉尔岛》、《锡兰之歌》等。“我视电影为讲坛,我自觉地以一个宣讲者的方式来利用它。”

——格里尔逊

把电影当作影响公众舆论的媒介手段。这一观点进一步形象化的表述为——电影是“打造自然的锤子”,而不是“关照自然的镜子”。由此,纪录片在格里尔逊手上实现了由市井杂耍到艺术媒介再到宣传手段的三级跳。格里尔逊的纪录电影理念和创作原则:(1)纪录片是取材于真实事件、人物和环境的非虚构故事(2)普通人在真实的背景中演出他们自己的生活(3)捕捉原发性自然动作和生动的语言变化

格里尔逊“视电影为讲坛”的宣言,推动了世界纪录电影思潮中以自然素材影像进行“政论”的潮流。

纪录片“格里尔逊”模式:解说+画面1.声音的录制、音响效果进行了很大改进。2.使用当事者同期声讲述的方法,后来被电视报道普遍使用。3.对“解说”的实验,创造了纪录电影“上帝之声”的传统表达方式。

对于画外人声,英国纪录片运动创造了“上帝之声”的传统表达方式,上帝之声一般是指权威性的男性声音,通过激发观众的热情和增强信心来实现教化功能,但是这种对话语权的绝对控制,很大程度上剥夺了观众对影片的阐释权,“真实”失去了现实意义。第三节纪录电影三巨匠1.帕尔洛轮茨2.莱妮里芬斯塔尔3.伊文思帕尔洛伦茨美国电影评论家,纪录片导演。时代背景: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萧条,劳动人民受苦,资产阶级粉饰太平,电影界提出了“形象化文献”的口号。主要作品:《开垦平原的犁》《纽伦堡审判》《无处藏身》莱妮里芬施塔尔莱妮·里芬斯塔尔,1902年8月22日生于德国柏林,德国舞蹈家、摄影师,电影演员和导演。尽管作为导演,里芬斯塔尔创作了非凡的电影作品,但她仍被许多人从一般电影导演中区分开来,因为她曾效力于纳粹德国。代表作:《意志的胜利》《奥林匹亚》伊文思尤里斯·伊文思,荷兰电影导演。1898年11月18日生于奈梅亨,1989年6月28日卒于巴黎。在先锋派电影的影响下,他早期影片带有抒情的唯美主义倾向,如《桥》、《雨》等。1930年摄制了表现荷兰人民填海造田的著名纪录片《须德海》。此后拍摄大量纪录片,如在中国拍摄的《四万万人民》他被誉为“纪录片的集大成者”。真实电影与直接电影《夏日纪事》《推销员》直接电影直接电影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以罗伯特·德鲁和理查德·利科克为首的一批纪录片人提出这样的电影主张:摄影机永远是旁观者,不干涉、不影响事件的过程,永远只作静观默察式的记录;不需要采访,拒绝重演,不用灯光,没有解说,排斥一切可能破坏生活原生态的主观介入。特点1.纪录电影工作者手持摄像机处于紧张状态,等待非常事件的发生;2.艺术家不抛头露面;3.不介入,是旁观者;4.事物的真实可随时收入摄像机。工作原则的“旁观”原则a、拍摄过程中,电影制作者绝不影响影片主体的言语内容以及行为方式。拍摄过程尽量不引人注意。依靠同步录音,允许现实说话。避免画外解说或音乐所提供的阐释。b、剪辑过程中避免使用"暴露剪辑"。也就是说,剪辑不能用来体现电影制作者对影片主体的态度,而是要尽可能忠实地再现摄影师拍摄时亲眼所见和亲耳所闻,如同观众亲自见证了影片叙述的事件一样,也就是"身临其境"的感觉。真实电影真实电影,是1960年代法国发起之一派根源于纪录片的写实主义电影类型。原意为"真实的电影",起源于苏联导演维尔托夫20年代的系列电影,真实电影流派的影片在摄影技巧上受维尔托夫的影响,但未必是要达到与他相同的目的。代表人物有让·鲁什,德鲁小组,怀斯曼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特点1.直接拍摄真实生活,排斥虚构;2.不要事先编写剧本,不用职业演员;3.影片的摄制组只由三人组成,即导演、摄影师和录音师,由导演亲自剪辑底片。4.导演可以介入拍摄过程,这是"真实电影"有别于"直接电影"的最重要因素。产生的条件1.轻型摄影机的出现2.电影真实观念的演进3.录音技术的变化"直接电影"与"真实电影"之间的区别1、"直接电影"的纪录电影工作者手持摄影机处于紧张状态,等待非常事件的发生,鲁什式的"真实电影"纪录片人试图促成非常事件的发生;2、"直接电影"艺术家不希望抛头露面,"真实电影"艺术家则公开参加到影片中去;3、"直接电影"艺术家扮演的是不介入的旁观者的角色,"真实电影"艺术家起到的是挑动者的作用;4、"直接电影"作者认为事物的真实随时可以收入摄影机,"真实电影"是以人为的环境能使隐蔽的真实浮现出来这个论点为依据的。5、关键在于对"纪录"与"虚构"的看法存在根本分歧。前者认为纪录电影应该是对现实的纯粹纪录,在被动状态中捕捉真实,反对在纪录片中使用虚构手法;后者则认为纪录电影不应该纯粹地纪录现实,应该主动地去挖掘真实,不排斥在纪录电影中采用虚构策略。巴赞:长镜头理论在时间概念上,是指对一个运动画面较长时间的连续不间断地表现,保持运动着的画面的整体性。在意义概念上,长镜头是相对于短镜头,用来描述在单个镜头内实现多个表意,提供丰富内容的镜头。实际上就是长时间拍摄的、不切割空间、保持时空完整性的一个镜头。此镜头在同一银幕画面内保持了空间、时间的连续性,统一性,能给人一种亲切感、真实感;在节奏上比较缓慢,故抒情气氛较浓巴赞安德烈·巴赞是法国战后现代电影理论的一代宗师。1945年,他发表了电影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性文章《摄影影象的本体论》。50年代,他创办《电影手册》杂志、并担任主编。巴赞英年早逝,未能亲自经历战后西方电影的一次创新时期--法国新浪潮的崛起。但是他的《电影手册》的同事们掀起的新浪潮把他的理论实践于银幕,为电影带来真实美学的新气息。因此,安德烈·巴赞被称为"电影新浪潮之父"、"精神之父"、"电影的亚里士多德"影像本体论巴赞的电影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其核心和基本观点是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同一。在《摄影影像的本体论》一文中,巴赞提出,电影再现事物原貌的本性是电影美学的基础。因为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唯独在摄影中,我们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所以摄影取得的影像具有自然的属性。影像本体论和巴赞的电影起源心理学以及电影语言进化论都有密切的关系。巴赞认为,电影发明的心理依据是再现完整现实的幻想,而现实主义是电影语言演化的趋向。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巴赞在《摄影影象的本体论》中,提出了“摄影的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