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实验过程: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2噬菌体用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短时间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对沉淀物(被侵染的细菌)和上清液(噬菌体颗粒)的放射性进行检测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1)标记噬菌体①标记细菌细菌含35S的培养基→含35S的细菌细菌含32P的培养基→含32P的细菌②标记噬菌体噬菌体含35S的细菌→蛋白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噬菌体含32P的细菌→DNA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阅读P45图文,解决以下问题:1搅拌的目的?2离心的目的?3最终要检测的是什么?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2)噬菌体侵染细菌——用35S标记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物质上清液放射性很高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35S标记的噬菌体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2)噬菌体侵染细菌——用32P标记上清液放射性很低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32P标记的噬菌体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物质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结果:用35S标记蛋白质的一组感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用32P标记DNA的一组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沉淀物中。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了大肠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了细胞外。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思考:标记组的沉淀物中会含有较低的放射性?
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思考:标记组的上清液中会含有较低的放射性?①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②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子代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进一步实验:继续培养沉淀物中的细菌,直到细菌裂解,检测释放出来的噬菌体。发现用35S标记蛋白质的一组实验无放射性,用32P标记DNA的一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结论:DNA作为遗传物质传递到下一代。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这一结果又说明了什么?对子代噬菌体进行放射性检测“短时间”——在亲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大肠杆菌中正处于合成阶段,而不能释放出来;“保温”——为噬菌体培养提供适宜的恒定的温度。目的是使细菌外吸附着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而不是把细菌搅碎让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难点释疑1、短时间保温的作用:2、搅拌的作用:典型例题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H5N1禽流感病毒侵入家禽的一些过程,设计实验如下图: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H5N1病毒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放射性
S元素
P元素A
全部无
全部32S
全部31PB
全部有
全部35S
多数32P,少数31PC
少数有
全部32S
少数32P,多数31PD
全部有
全部35S
少数32P,多数31P√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比较艾弗里实验赫尔希、蔡斯实验思路方法结论设法把蛋白质和DNA区分开,直接地、单独地观察DNA和蛋白质的作用直接分离提纯同位素标记法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NA是遗传物质,但没有直接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NA是遗传物质1928年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1944年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1952年赫尔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是唯一的遗传物质吗?有些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TMV),只含有蛋白质和RNA。病症:感染烟草时,会出现致病斑烟草花叶病毒形态示意图设计实验:探究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还是蛋白质?说说你的实验思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①分离纯化法:分离纯化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分别感染烟草。结论: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1957年,格勒Girer和施拉姆Schramm②水解酶法:分别用RNA酶和蛋白酶处理病毒后再感染烟草。③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各自的作用。④病毒重组法佛兰科尔-康拉特)、新格尔(Singer)将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与另一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组合,再将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与另一种病毒的RNA组合,两种杂种病毒感染烟草。结论: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课堂小结1928年,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1944年,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1952年,赫尔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1957年,格勒和施拉姆,TMV侵染烟草实验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NA是遗传物质RNA是遗传物质最后结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体内核酸种类遗传物质体内碱基种类体内核苷酸种类举例1种2种2种DNA或RNADNADNA4种(ATGC或AUGC)5种(ATGCU)5种(ATGCU)4种8种8种噬菌体等细菌植物、动物、真菌1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C核酸课后练习√2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课后练习是DNA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并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到了活的S型菌,请分析:(1)已知在80~100℃温度范围内,蛋白质将失去活性,DNA的结构也会被破坏,但当温度降低到55℃左右时,DNA的结构会恢复,但蛋白质却不能恢复。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格里菲思的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应该是哪种物质?答案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所杀灭。①从免疫学角度解释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②S型活细菌是怎样产生的?(2)研究表明,小鼠体内的两种细菌含量变化如图所示:答案有毒的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的免疫力降低,R型细菌、S型细菌数量都增加。③S型细菌是有毒性的,据此推测曲线bc段上升的原因是什么?课后练习标记,P用32P标记,用该噬菌体去侵染某细菌后,产生了许多子代噬菌体,那么在子代噬菌体中35S和32P的分布是(细菌体内含有32S和31P两种元素),核芯内只含有32P,核芯内只含有32P,核芯内含32P和31P,核芯内含有32P和31PD课后练习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培训学习心得分享
- 废旧物资回收供货协议
- 幼儿园父亲节节日教育
- 厂内机动车辆管理
-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藏族近现代文学作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先秦散文研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全口义齿修复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2025届下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陕西省三原县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反馈英语试题含解析
- 基于“故宫文创”的产品价值感知与消费需求影响研究
- 学生食堂满意度测评表
- 大众汽车维修手册
- 货车和大型车辆的安全行驶方法
- 卡通简约亲子阅读模板
- 技术开发(委托)合同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印制)
- 花篮拉杆式悬挑脚手架工程技术交底
- 《共和国之恋》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八年级音乐教案
- 经典话剧剧本《雷雨》
- 汽车维修项目明细表
- 教科版科学实验目录1-6年级(新版)202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