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2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_第1页
高中历史第2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_第2页
高中历史第2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_第3页
高中历史第2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_第4页
高中历史第2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第2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第一页,共27页。一、“中体西用”1背景⑴鸦片战争后___________⑵清政府状况___________探究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针对图片中的什么状况提出的?魏源探究二:何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提出:洋务派主张____,被概括为~探究三:他是如何解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3全面阐述(张的《劝学篇》)___________第一页第二页,共27页。二、晚清社会各界岑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反应严复(1853——1921)观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洋务派:“中体西用”(张之洞)维新派:“君民共主”、议会制度君主立宪制(眼、康、梁)革命派:民主共和制(孙中山)第二页第三页,共27页。康有为出生世代官僚家庭,从小受过严格的封建传统教育。1879年出游香港,受资本主义文明的影响。从此之后,他“舍弃考据帖括之学”,开始阅读“西国近事汇编”,并“薄游香港,览西人宫室之环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1884年中法战争失败,民族的危机刺激他更进一步向西方寻求救国、强国之路,形成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1、康有为民主思想产生的背景第三页第四页,共27页。2、康有为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民主思想的核心:君主立宪以“托古改制”的方式,阐述维新变法的必然性、神圣性和合理性。百日维新开始前夕,不再提及设议院,立宪法的主张,而是主张在宫中设立“制度局”.具有一定的民主成分。第四页第五页,共27页。3、康有为民主思想的展现途径以上书皇帝、代写奏章、编译书籍等途径直接陈述变法维新的纲领和具体方案理论著述:创办学堂、报刊:《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万木草堂、《国闻报》制定变法条例第五页第六页,共27页。(05广东8)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A.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B.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嬉太后C.损害了孔子的威信D.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第六页第七页,共27页。梁启超的民主思想第七页第八页,共27页。1、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等。广东新会人。

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

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1898年,回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

第八页第九页,共27页。2、梁启超的民主思想1.主要内容:<变法通议><新民说>(1)用进化论阐述维新变法的重要性(2)兴民权,否定君主专制。(3)把“伸民权”和“广民智”联系起来提出新民说,新民是民主政治的基础(4)维新变法失败后,梁启超的思想一度更趋进步,

认为应大力发扬自由民主,把卢梭等西方启蒙思想家的学说“施之于中国,适为兴治之机”第九页第十页,共27页。3.比较康有为和梁启超思想的异同同:都否定君主专制制度,都主张君主立宪制异:康有为的思想是经过传统经学的包装和掩饰下提出来的,用传统经籍甚至孔子来证明自己变法的合理性;而梁启超则显得更加激进,把张扬民权和批判封建专制结合起来,揭露君权神授的荒谬性和君权至尊的不合理性第十页第十一页,共27页。(03广东大综10)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第十一页第十二页,共27页。谭嗣同的激进思想带有比较明显的民主革命色彩第十二页第十三页,共27页。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孙中山(1866-1925)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第十三页第十四页,共27页。孙中山的民主思想1.民权主义是孙中山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

兴中会的“创立合众政府”同盟会的“创立民国”“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共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着,天下共击之”。

民权主义作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根本”,主旨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2.孙中山对西方民主政治加以改造借鉴①五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

②民族革命(民族主义)、政治革命(民权主义)和社会革命(民生主义)要一次完成第十四页第十五页,共27页。孙中山把考试权从行政机构,监察权从立法机构分离出来,把三权发展为五权。“五权”是弥补“三权鼎立”不足的探索.体现了孙中山对民主的执着追求.这有利于人才的发现,有利于推动廉正建设和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孙中山在实践中把五权置于大总统统一领导下,这等于否定了自己确定的分权原则.第十五页第十六页,共27页。[学思之窗]

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现之,又不使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环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孙中山1905年11月<民报发刊词>想想孙中山是如何认识和借鉴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第十六页第十七页,共27页。参考答案:孙中山认为数十年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弊端已经非常明显了,尤其是没有很好的解决革命后广大人民的生存问题,而一时也很难解决.他认为中国要避免这种情况就应该政治革命(民权主义)和社会革命(民生主义)同时进行,一起完成.这是对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借鉴.第十七页第十八页,共27页。三民主义思想各内容之间的关系三民主义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三者密不可分.民权主义是核心,民族主义是前提,民生主义是补充。三民主义对应指导的三种革命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从不同方面反对君主专制,为人民争取权利.第十八页第十九页,共27页。3、评价三民主义它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1)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2)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3)在其指导下,制定出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宪法》(1912年)第十九页第二十页,共27页。三民主义”是否具有局限性?1、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对帝国主义和汉族地主阶级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2、民生主义不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第二十页第二十一页,共27页。4、如何评价孙中山的民主思想?积极性:1.其思想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核心,大大超越了君主立宪制.2.保证人民可以拥有更多的民主权利,有参政的可能.3.以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王朝比改良方式进步.局限性:1.只是代表广大资产阶级利益.2.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内容.第二十一页第二十二页,共27页。●三民主义虽民主,但难以关注到农民切身的利益。●激进派发起新文化运动经历了资产阶级领导与无产阶级领导时期。第二十二页第二十三页,共27页。、革命方案第二十三页第二十四页,共27页。.5.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明确提出反帝;民权主义:给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的个人与团体自由和权利;民生主义: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核心: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