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基础测试卷_第1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基础测试卷_第2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基础测试卷_第3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基础测试卷_第4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基础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第一章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6题;共33分)1.(3分)

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横坐标)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烧杯中的物质X溶液A稀硫酸氯化钡溶液B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C氯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D碳酸氢钠溶液稀盐酸A.

A

B.

B

C.

C

D.

D2.(2分)

下列没有运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A.

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

B.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

蚊虫叮咬处涂上肥皂水,可减轻痛痒

D.

​用生石灰做干燥剂3.(2分)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少的是(

)A.

石灰水

B.

烧碱

C.

浓盐酸

D.

氯化钠4.(2分)向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滴人氢氧化钠溶液,能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

)A.

KCl

B.

HCl

C.

FeCl3

D.

CuSO45.(2分)下列关于氢氧化钙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微溶于水,能导电

B.

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

对皮肤、衣服等有腐蚀作用

D.

将氢氧化钙与粘土、沙子混合,用做建筑材料6.(2分)

几种常见物质的pH范围如表,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物质

酸奶

鸡蛋清

牙膏

肥皂水

pH范围(常温)

4~5

7~8

8~9

10~11A.

酸奶

B.

鸡蛋清

C.

牙膏

D.

肥皂水7.(2分)

下列图标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氧气验满

B.

取用药品

C.

称取NaCl

D.

稀释浓硫酸8.(2分)将一大烧杯倒扣在培养皿上,培养皿上所放物质如图所示。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肯定不正确的是()A.

Ⅰ处试液变蓝

B.

Ⅱ处溶液变浑浊

C.

Ⅲ处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D.

Ⅳ处试纸变红9.(2分)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A.

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

B.

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

C.

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

D.

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10.(2分)下列气体中,可用固体NaOH干燥的是(

)A.

H2

B.

CO2

C.

SO2

D.

HCl11.(2分)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分别含有Ba2+、Mg2+、Na+、H+、OH﹣、Cl﹣、CO32﹣、SO42中的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为确定四溶液中分别含有哪种阳离子或阴离子,进行了下面实验: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都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将乙、丁溶液混合,有气泡产生;向丙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可明显观察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消失.分析实验得到的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甲溶液中一定含有钡离子

B.

乙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

C.

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离子

D.

丁溶液中一定含有钠离子12.(2分)右图为喷墨打印机工作原理示意图。溶解在打印墨水(pH:7.5~9.0)中的染料,从喷嘴喷到打印纸(pH:4.5~6.5)上,变为不溶于水的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打印墨水偏酸性

B.

打印墨水显中性

C.

打印纸偏酸性

D.

打印纸偏碱性13.(2分)将酚酞试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发现溶液变成了红色,由此可得到的信息是()A.

碳酸钠是一种碱

B.

碳酸钠是一种盐

C.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D.

碳酸钠呈白色固体14.(2分)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下列各物质的量与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A.

B.

C.

D.

15.(2分)我们可通过建立图像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间的量的相互关系,图像是一种表示方法,也是了解化学反应的“窗口”。现一烧杯中含有HCl和CuCl2的混合液,现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滴加入到混合液中直至过量(忽略CuCl2溶液的弱酸性即CuCl2溶液看成中性),则反应中各个量的图像正确的是()

A.

甲、乙、丁

B.

乙、丙、丁

C.

甲、丙

D.

甲16.(2分)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只用组内溶液互相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一组是(

)A.

Na2SO4、BaCl2、KNO3、NaCl

B.

Na2SO4、Na2CO3、BaCl2、HCl

C.

NaOH、Na2SO4、FeCl3、BaCl2

D.

NaCl、AgNO3、NaNO3、HCl二、填空题(共7题;共51分)17.(16分)可溶性碱相似的性质。

(1)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

,无色酚酞试液变________;

(2)某些碱能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________

和________;

(3)碱能和酸反应生成________

和________

(4)碱能和某些盐反应生成

________

和________。18.(8分)浓硫酸有很强的________

性。如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要先用________

拭去,然后

________

,最后________

,严重时应立即送往医院。19.(6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小苏打

B.硝酸钾

C.硫酸铜

①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料是________;

②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________;

③可用于游泳池杀菌消毒的是________。20.(5分)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①食盐

②熟石灰

③小苏打

④盐酸

⑤硝酸钾、(1)用于除去铁锈的是:________(2)可作为化肥________;(3)可作为调味品________;(4)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5)用于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是________.21.(4分)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有不溶于水的白色碳酸钙。试剂用完后可用

________除去白色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22.(8分)张老师上课时做了趣味实验:他选择了一种指示剂(无色酚酞试液或紫色石蕊试液)、稀盐酸、稀NaOH溶液。他先用玻璃棒蘸取某种指示剂在白纸上写上“化学”,可是学生什么也看不见。然后用某种物质喷洒在白纸上,出现了红色的“化学”二字。接着,又向纸上喷洒另一种物质,红字消失。则他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先喷洒的物质是________,后喷洒的物质为________。如果选用另一种指示剂情况会________.23.(4分)某澄清溶液的溶质由HCl、H2SO4、MgCl2、CuCl2、NaNO3五种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向该溶液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直到沉淀不再产生。

将混合液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溶液,沉淀全部溶解后溶液呈现蓝色。根据以上实验推测,你认为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该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有________种。三、实验探究题(共5题;共31分)24.(8分)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1)【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请你补上猜想四.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H2SO4和NaOH

猜想四:________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

.(3)【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___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了老师提供的pH试纸、Na2CO3溶液、BaC12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方案测溶液的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________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4)【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如下两处错误:

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

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

.25.(9分)

醋酸钙[Ca(Ac)2]是国家允许使用的补钙制剂之一.以蛋壳为原料回收膜并制备醋酸钙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1)写出煅烧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CO2的任意排放会引发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CO2与CH4一定条件下化合可生成甲醛(HCHO),则此反应中CO2与CH4的最佳质量比是________

.下列做法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a.焚烧秸杆

b.发展火力发电

c.发展太阳能(2)在反应Ⅰ中制备石灰乳,而不是制备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________.写出熟石灰的一种用途________.(3)在反应Ⅱ中醋酸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4)膜分离时,盐酸不能过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26.(4分)用滤纸折成蝴蝶并喷洒某种溶液或试剂后,悬挂于铁架台上。另取一只盛有某未知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见下图)。一会儿,纸蝴蝶的颜色发生变化,请回答:(1)若纸蝴蝶上喷洒的是酚酞试液,纸蝴蝶变红色,则烧杯中的溶液是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溶液。(2)若纸蝴蝶上喷洒的是石蕊试液,纸蝴蝶变红色,则烧杯中的溶液是________溶液;若纸蝴蝶变蓝色,则烧杯中的溶液是________溶液。(填“酸性”或“碱性”)

(3)分析以上现象,其原因是浓氨水显碱性、浓盐酸显酸性,说明它们都具有________性。27.(3分)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溶掖,标签已模糊,为探究该溶液中的溶质究竟是什么物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一系列实验:(1)小张同学先取该无色溶液少许,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色变红,此时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2)小王同学发现尽管试剂标签已模糊,但依稀可见“SO4”字样.于是,他设计了甲、乙两个方案,并分别取样品试验、记录相关现象.

上述方案中,能确定该无色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的方案是________.

方案乙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28.(7分)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他们在向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才发现忘记滴加了酸碱指示剂,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1)【提出猜想】

猜想一:溶质是CaCl2和Ca(OH)2

猜想二:溶质是CaCl2

猜想三:溶质是CaCl2和________

.(2)【查阅资料】

①CaCl2溶液呈中性;

②有关的化学反应:

a.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

c.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实验设计与验证】

(1)小猛同学设计用无色酚酞溶液验证“猜想一”是否成立.取少量上述实验中烧杯里的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不变色.于是可以确定“猜想一”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其理由是________.

(2)小华同学设计用碳酸钠溶液验证“猜想二”和“猜想三”是否成立.取少量上述实验中烧杯里的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气泡,后有________生成.于是可以确定________成立.(3)【交流与反思】

经过同学们讨论和交流,发现只需用下列一种物质就能验证得出以上三种猜想中的哪一种猜想成立,请在下列物质的选项中选择出你认为合理的物质是________

(填序号).

A.锌粒

B.紫色石蕊溶液

C.二氧化碳.四、解答题(共7题;共45分)29.(5分)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如图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1)请你在编号②、③处各填入一种物质。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2)根据图可以总结出稀盐酸的4个化学性质。请你写出编号①稀盐酸的化学性质________。(3)编号④中产生白色沉淀,其化学式为________;请写出编号③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0.(3分)(2017·宁波)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把小木棍、蔗糖等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生成水。(1)用小木棍蘸取浓硫酸少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上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在蔗糖(C12H22O11)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如果蔗糖完全脱水,则生成C和H2O的质量比是________。31.(12分)(2017·宁波)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分析计算:实验组别一二三四稀盐酸质量/g100.0100.0100.0100.0混合物质量/g3.06.09.012.0所得溶液质量/g101.9103.8105.0a剩余固体质量/g00mn(1)反应后,稀盐酸还有剩余的是第________组。(2)求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

(3)表中a的值为________。

(4)求表中m的值。32.(7分)小金同学按如图实验测定部分变质的NaOH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1)根据题中信息________填“能”或“不能”)计算C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计算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33.(9分)三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

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

(2)小华取10克样品,用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4.6克,根据上述数据,算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发现与事实严重不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3)小军用如图乙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将20克稀盐酸加入到1.25克样品中,生成的CO2

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本实验条件下CO2

的密度为1.8克/升。已知小敏、小华和小军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相同,请分析数据,求实验所用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34.(5分)

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是分两步进行的,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Cl+NaHCO3.为验证该反应分两步进行.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步骤Ⅰ:用注射器1向小药瓶中緩慢注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边注入边振蕩,细玻璃管中液柱略微升高;換注射器2从瓶中缓慢抽取气体,澄清石灰水不浑浊.

步骤Ⅱ:…

(1)补充步骤Ⅱ的实验操作和预期现象.

(2)说明细玻璃管在实验中的作用.

(3)实验后,将小药瓶、注时器1、注射器2中的所有物质依次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不变色.写出溶液中溶质成分存在的几种情况(酚酞省略不写).

35.(4分)某白色粉末状固体甲,可能含有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钾;某无色溶液乙可能含有硝酸钡、氯化钠、硫酸铜;为探究它们的成分,某化学小组开展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2)滤液C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A、稀硫酸和氯化钡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从零开始,故A正确;

B、从实验现象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开始并没有产生蓝色沉淀,到稀硫酸完全反应完了,才出现蓝色絮状沉淀的现象,故B错误;

C、氯化钙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沉淀从零开始,故C正确;

D、碳酸氢钠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从零开始,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A、根据稀硫酸和氯化钡会生成硫酸钡沉淀进行分析;

B、根据实验现象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开始并没有产生蓝色沉淀,到稀硫酸完全反应完了,才出现蓝色絮状沉淀的现象进行分析;

C、根据氯化钙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进行分析;

D、根据碳酸氢钠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2.【答案】D【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解析】【解答】解:A、氢氧化镁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熟石灰与土壤中的酸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蚊虫叮咬处涂上肥皂水,可减轻痛痒,是蚊虫分泌的蚁酸与碱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用生石灰做干燥剂,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是酸与碱之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没有运用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之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3.【答案】A【考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所给四种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看哪一种物质可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发生沉淀而使溶液质量减少即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的了解,以及根据化学反应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

【解答】解:石灰水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每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100份质量的碳酸钙,从溶液中析出的沉淀质量大于进入溶液的气体质量,故溶液质量减少。

故答案为:A4.【答案】C【考点】碱的化学性质,盐的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熟记常见沉淀的颜色有助于判断。红褐色沉淀为氢氧化铁,所以氢氧化钠需与含铁离子的物质反应。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红褐色沉淀为氢氧化铁,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红褐色色沉淀的物质需含铁离子,分析所给选项,氯化铁含有铁离子。

故答案为:C5.【答案】B【考点】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电离出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具有碱的通性:①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②与酸性氧化物反应,③与酸发生中和反应,④能和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解答】A、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

B、氢氧化钙属于碱,具有碱的通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可以用这一现象检验OH-;

C、氢氧化钙对皮肤、衣服等有腐蚀作用,使用时应注意安全;

D、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坚硬的碳酸,利用这一性质,将氢氧化钙、黏土和沙子混合,用来做建筑材料。

​故答案为:B6.【答案】A【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解析】【解答】A、酸奶的pH为4~5,小于7,显酸性.

B、鸡蛋清的pH为7~8,大于7,显碱性.

C、牙膏的pH为8~9,大于7,显碱性.

D、肥皂水的pH为10~11,大于7,显碱性.

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酸奶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A.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7.【答案】D【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解析】【解答】A、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故操作错误;

B、药品具有腐蚀性,不可用手直接取用,故操作错误;

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而且氯化钠不可直接放在托盘中,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操作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氧气验满的正确方法分析;

B、根据药品具有腐蚀性分析;

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D、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分析.8.【答案】A【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性质及用途,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解析】【分析】培养皿中间是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时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会生成碳酸,它能与碱反应,利用以上知识解决。

【解答】A、I处是紫色的石蕊试液,二氧化碳溶于水成为碳酸,呈酸性石蕊会变红,故此选项可选;

B、II处是石灰水,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会变浑浊,故此选项不可选;

C、III处是氢氧化钠溶液,它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溶液的碱性会减弱,故此选项不可选;

D、IV处是湿润的蓝色的石蕊试纸,二氧化碳溶于水中时试纸上形成碳酸,使试纸变红,故此选项不可选。

故答案为:A9.【答案】C【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据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氯化钠和水,此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分析。【解答】A、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如果盐酸过量也不会有沉淀的生成,故A错误。

B、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酚酞试液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均不显色,故B错误。

C、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当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故C正确。

D、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只要滴入稀盐酸,Cl-都会和Ag+生成沉淀,不管是过量还是恰好完全反应,故D错误。

故选:C。10.【答案】A【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易潮解可作干燥剂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不能干燥与其反应的气体分析。【解答】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发生反应,不能用于干燥这些气体,与氢气不反应,可以干燥氢气;

故答案为:A。11.【答案】D【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解析】【分析】根据题中各种离子之间会形成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碳酸钡、氢氧化镁,所以甲是氢氧化钡,将乙、丁溶液混合,有气泡产生,所以乙、丁是碳酸钠、硫酸,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可明显观察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消失,所以丙是氯化镁,然后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各种离子之间会形成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碳酸钡、氢氧化镁,所以甲是氢氧化钡,将乙、丁溶液混合,有气泡产生,所以乙、丁是碳酸钠、硫酸,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可明显观察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消失,所以丙是氯化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甲是氢氧化钡,丙是氯化镁,乙、丁是碳酸钠、硫酸,所以

A、甲溶液中一定含有Ba2+,故A正确;

B、乙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故B正确;

C、丙溶液中一定含有Cl﹣,故C正确;

D、丁溶液中可能含有Na+,故D错误.

故选:D.12.【答案】C【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解析】【解答】pH小于7显酸性,所以打印纸偏酸性

【分析】pH小于7显酸性,pH大于7显碱性,pH=7呈中性,所以C正确13.【答案】C【考点】盐的性质及用途,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解析】【分析】根据无色的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成红色进行判断。

【解答】将酚酞试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发现溶液变成了红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

故答案为:C14.【答案】D【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氢氧化钠的质量不断减少,当恰好完全反应时减小为0,A图正确;

B、氢氧化钠的pH大于7,随着稀盐酸的加入,pH逐渐减小,当恰好完全反应时为7,当酸过量时小于7,B图正确;

C、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的质量随着稀盐酸的加入不断增大,当恰好完全反应时达到最大值,C图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加入稀盐酸水的量不断增加,增加的水的质量为稀盐酸中的水和反应生成的水两部分,当恰好完全反应后,水的质量仍然增加,但增加的量只是稀盐酸中的水,因此不是持续不断上升,应该有一转折点,故D图错误;

故选D.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各量的变化来分析判断,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质量不断减小,氯化钠质量不断增加,pH不断减小,水的质量增加,但增加的量随反应的不同阶段而变化.15.【答案】D【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解答】向含有HCl和CuCl2的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发生反应,盐酸完全反应后再与氯化铜发生反应,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与氯化铜反应产生蓝色氢氧化铜沉淀,所以沉淀要在一段时间后才开始产生,当氯化铜反应完全后,沉淀质量不再改变,甲正确;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pH小于7,加入氢氧化钠后,溶液pH慢慢增大,与盐酸刚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继续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铜沉淀,该反应过程中溶液呈中性,应保持在pH=7不变,直到氯化铜反应完全后再加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开始增加到大于7,乙错误;氯化钙与氢氧化钠反应不再生成水,所以水的质量开始与盐酸反应时增加幅度大,然后增加的幅度相同,丙错误;

故答案为:D。16.【答案】B【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把其它没有确定出的物质确定出来;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解答】A、Na2SO4、BaCl2、KNO3、NaCl中给定的物质两两混合时只有一次沉淀产生,即Na2SO4和BaCl2的反应,但无法鉴别是哪一种物质,其它的物质混合都无现象,因此不能鉴别,故A错误;

B、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Na2CO3溶液;与Na2CO3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HCl,产生白色沉淀的为B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Na2SO4溶液;因此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故B正确;

C、首先观察氯化铁是黄色的溶液,然后将氯化铁和其它三种溶液混合,能够产生沉淀的是氢氧化钠,而和硫酸钠氯化钡混合无现象,因此无法鉴别硫酸钠和氯化钡,故C错误;

D、NaCl、AgNO3、NaNO3、HCl中两两混合时能够产生两次沉淀的是AgNO3,而与沉淀出现没有关系的一份溶液为NaNO3,至于和AgNO3产生沉淀的NaCl和HCl,则无法鉴别,故D错误。

故答案为:B二、填空题17.【答案】蓝;红

;盐;水;盐;水;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碱的通性。

(1)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不溶性碱,如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2)碱能跟酸性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碱+酸性氧化物=盐+水。如:2NaOH+CO2=Na2CO3+H2O;

(3)碱能跟酸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碱+酸=盐+水(也叫中和反应)。如:2NaOH+H2SO4=Na2SO4+2H2O;

(4)碱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碱与另一种盐。碱+盐=新碱+新盐(新碱和新盐至少有一种是沉淀,或新碱是难电离易挥发的一水合氨)。

如:2NaOH+CuSO4=Cu(OH)2↓+Na2SO4

【解答】

(1)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无色酚酞试液变

红;

(2)某些碱能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

水;

(3)碱能和酸反应生成

水;

(4)碱能和某些盐反应生成

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

故答案为:蓝;红;盐;水;盐;水;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18.【答案】腐蚀

;干布

;用大量水冲洗;用小苏打溶液冲洗【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解析】【分析】根据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在皮肤上沾上硫酸,应先立即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NaHCO3溶液。

故答案为:腐蚀

干布

用量大的水冲洗

用小苏打溶液冲洗19.【答案】B;A;C【考点】盐的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1)小苏打是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硝酸钾化学式KNO3,含有N元素和K元素是一种复合肥;(3)硫酸铜的铜离子能使蛋白质变质,可用于杀菌消毒。

【解答】①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料是硝酸钾B;②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小苏打A;③可用可用于游泳池杀菌消毒的是硫酸铜C。

故答案为:(1)B;(2)A;(3)C20.【答案】(1)④

(2)⑤

(3)①

(4)②

(5)③【考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盐的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确定物质的用途,并能根据物质的名称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盐酸能和铁锈反应,硝酸钾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必须元素,氯化钠有咸味,可做调味品,改良酸性土壤用碱性物质,熟石灰呈碱性,碳酸氢钠能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解答】解:(1)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生锈的铁钉在硫酸中逐渐溶解,溶液均变成黄色.因此,可以用稀硫酸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2)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可用作化肥;(3)可作为调味品食盐;(4)氢氧化钙中和土壤的酸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5)用于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是碳酸氢钠.答案:(1)④;(2)⑤;(3)①;(4)②;(5)③21.【答案】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考点】碱的化学性质,盐的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酸、碱和盐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难度较小。由于稀盐酸能将不溶性碳酸盐转化为可溶性的盐酸盐,因此稀盐酸常用来除水垢和除铁锈。

【解答】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生成的碳酸钙沉淀附着在试剂瓶内壁上,由于碳酸钙不能溶于水,因此不能用水将其除去。

由于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钙,因此能用稀盐酸将其除去。

用稀盐酸除去碳酸钙的反应是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答案为: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22.【答案】无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字先变紫色,喷氢氧化钠后变成蓝色,再喷盐酸字色变化为“蓝→紫→红”【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解析】【解答】无色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遇中性、酸性溶液不变色而紫色石蕊试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呈紫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所以喷氢氧化钠后变成蓝色,再喷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或酸性字色变化为“蓝→紫→红”.

【分析】无色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遇中性、酸性溶液不变色而紫色石蕊试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呈紫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23.【答案】H+、Cu2+;四【考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由产生沉淀量与加的Ba(OH)2体积关系图,在滴加的Ba(OH)2溶液达一定体积时,才开始出现沉淀,此现象说明原混合溶液中含有能与Ba(OH)2反应但却不生成沉淀的物质;HCl、H2SO4、MgCl2、CuCl2、NaNO3能与氢氧化钡反应但不产生沉淀的只有盐酸;将混合液过滤后,往沉淀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溶液,沉淀全部溶解后溶液呈现蓝色,说明沉淀一定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一定没有硫酸钡沉淀,可能含有氢氧化镁沉淀,据此得出结论。本题是有关物质的推断的考查,反应过程图象化是此类问题的共同点,在解决时,需要利用反应的图象分析,知道图象中的各个转折点代表的含义,然后根据图象中的各段加入的试剂分析,挖掘出变化的实质,才能展开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观察坐标,在滴加的Ba(OH)2溶液达一定体积时,才开始出现沉淀,此现象说明原混合溶液中含有能与Ba(OH)2反应但却不生成沉淀的物质;HCl、H2SO4、MgCl2、CuCl2、NaNO3能与氢氧化钡反应但不产生沉淀的只有盐酸,因此一定含有盐酸;将混合液过滤后,往沉淀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溶液,沉淀全部溶解后溶液呈现蓝色,说明沉淀一定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一定没有硫酸钡沉淀,可能含有氢氧化镁沉淀,因此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铜,一定没有硫酸,可能含有氯化镁。

故答案为:H+、Cu2+,四。三、实验探究题24.【答案】(1)H2SO4+2NaOH═Na2SO4

+2H2O

(2)有Na2SO4和NaOH;猜想三;H2SO4和NaOH在溶液中不能共存

(3)NaOH;有气泡产生

(4)pH试纸浸入溶液中;Na2SO4与BaCl2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解析】【解答】【学生板演】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

+2H2O;

【假设猜想】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酸或碱可能过量,当氢氧化钠过量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和氢氧化钠,故猜想三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钠,酸碱过量,但不能同时过量,因为酸碱不能共存,会继续反应,故猜想三不合理;

【实验探究】(1)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因此溶液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

(2)溶液中有硫酸,滴加碳酸钠后,碳酸钠会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会看到产生气泡.

【评价反思】(1)根据图示操作判断,检测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伸入溶液中,应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涂到pH试纸上;

(2)检验一种物质时要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

故答案为:【学生板演】H2SO4+2NaOH=Na2SO4+2H2O;

【假设猜想】有Na2SO4和NaOH;猜想三;H2SO4和NaOH在溶液中不能共存;

【实验探究】(1)NaOH;(2)有气泡产生;

【评价反思】①pH试纸浸入溶液中;②Na2SO4与BaCl2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

【分析】【学生板演】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注意化学式的写法和配平;

【假设猜想】根据酸碱不能共存判断不合理的猜想;

【实验探究】根据碳酸钠和硫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解答;

【评价反思】(1)根据图示操作判断,检测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伸入溶液中;

(2)检验一种物质时要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25.【答案】(1)CaCO3​CaO+CO2↑;温室效应;11:4;c

(2)石灰乳中氢氧化钙的含量高;改良酸性土壤

(3)使氢氧化钙完全反应;Ca(OH)2+2HAc═Ca(Ac)2+2H2O

(4)防止盐酸和碳酸钙反应【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解析】【解答】(1)煅烧碳酸钙时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

CO2的任意排放会引发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

CO2与CH4一定条件下化合可生成甲醛(HCH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H4═2HCHO,

则此反应中CO2与CH4的最佳质量比为:44:16=11:4;

a.焚烧秸杆时能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b.发展火力发电时需要燃烧大量的煤,煤燃烧时能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c.发展太阳能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故填:CaCO3CaO+CO2↑;温室效应;11:4;c.

(2)在反应Ⅰ中制备石灰乳,而不是制备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石灰乳中氢氧化钙的含量高;熟石灰的水溶液显碱性,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填:石灰乳中氢氧化钙的含量高;改良酸性土壤.

(3)在反应Ⅱ中醋酸过量的目的是使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Ac═Ca(Ac)2+2H2O.故填:使氢氧化钙完全反应;Ca(OH)2+2HAc═Ca(Ac)2+2H2O.

(4)膜分离时,盐酸不能过量的主要原因是防止盐酸和碳酸钙反应.故填:防止盐酸和碳酸钙反应.

【分析】(1)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反应物之间的质量比;

(2)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很小;

(3)氢氧化钙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和水;

(4)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26.【答案】(1)碱性

(2)酸性;碱性

(3)挥发【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解析】【分析】根据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呈红色,遇碱性溶液呈蓝色分析;根据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呈红色,遇酸性溶液呈无色分析。【解答】(1)碱性溶液以有使酚酞变红,所以烧杯中的溶液是碱性溶液;(2)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若纸蝴蝶上喷洒的是石蕊试液,纸蝴蝶变红色,则烧杯中的溶液是酸性,碱性溶液能使石蕊变蓝色,若纸蝴蝶变蓝色,则烧杯中的溶液是碱性溶液;(3)浓氨水和浓盐酸都有挥发性,当它们的分子运动到纸蝴蝶上,使上面的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27.【答案】(1)该溶液呈酸性

(2)方案甲、方案乙;排除碳酸根离子和银离子的干扰【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进行解答;(2)根据硫酸根离子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且硫酸钡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明显的现象,说明样品中不含有碳酸根离子和银离子,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硫酸钡白色沉淀进行解答.

【解答】解:(1)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取该无色溶液少许,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此时可得出的结论是该溶液呈酸性;故填:该溶液呈酸性;(2)硫酸根离子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且硫酸钡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所以方案甲可行;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明显的现象,说明样品中不含有碳酸根离子和银离子,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硫酸钡白色沉淀,所以方案乙也可行;故填:方案甲、方案乙;排除碳酸根离子和银离子的干扰.28.【答案】(1)HCl

(2)不成立;如果含有氢氧化钙,则酚酞试液变红色;白色沉淀;猜想三

(3)B【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提出猜想】

溶质可能是CaCl2和Ca(OH)2,也可能是CaCl2,也可能是CaCl2和HCl.

故填:HCl.

【实验设计与验证】

(1)取少量上述实验中烧杯里的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不变色.于是可以确定“猜想一”不成立”,其理由是如果含有氢氧化钙,则酚酞试液变红色;

(2)取少量上述实验中烧杯里的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先出现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HCl,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钙,于是可以确定猜想三成立.

故填:不成立;如果含有氢氧化钙,则酚酞试液变红色;白色沉淀;猜想三.

【交流与反思】

向上述实验中烧杯里的溶液中滴加适量的石蕊试液,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溶质是氯化钙和氢氧化钙;

如果溶液不变色,说明溶质是氯化钙;

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溶质是氯化钙和氯化氢.

故填:B.

【分析】【提出猜想】

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实验设计与验证】

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碳酸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交流与反思】

显碱性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显酸性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显中性的溶液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四、解答题29.【答案】(1)铁(或Fe)

;氧化铜(或CuO)

(2)盐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AgCl;CuO+2HCl=CuCl2+H2O【考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能与排在氢前的活泼金属反应,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能与碱反应,能与某些盐反应。【解答】(1)编号②单质与盐酸反应产生浅绿色溶液,则为铁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③氧化物与盐酸反应产生蓝色溶液,可知为氧化铜;(2)编号①为稀盐酸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稀盐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3)盐酸中的氯离子可以与银离子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编号④中产生白色沉淀,则该盐为硝酸银;编号③为氧化铜与盐酸生成氯化铜和水的反应。30.【答案】(1)炭化、变黑

(2)2:1;8:11【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解析】【分析】(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2)根据化学式的含义可得原子个数比,根据脱水时的H与O原子2:1脱出。

【解答】(1)小木棍中的有机物,H与O以2:1的比例结合成水脱出留下炭成份,所以现象是炭化、变黑;(2)由蔗糖分子式C12H22O11可知H:O=22:11

H:O=2:1;在一个蔗糖分子中22个H原子和11个O原子刚好能生成11个水分子和12个C原子,所以C:H2O===8:11。

故答案为:(1)炭化、变黑;(2)2:1;

8:11。31.【答案】(1)一和二

(2)解:第一组中产生CO2质量m=103.0g-101.9g=1.1g

设3.0g混合物中碳酸钙质量为xCaCO3+2HCl=CaCl2+CO2↑+H2O10044x1.1g

x=2.5g

3.0g混合物中氯化钙质量为3.0g-2.5g=0.5g

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2.5g:0.5g=5:1

答: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是5:1。

(3)105.5

(4)解法1:第三组实验中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未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总质量:

100.0g+9.0g-105.0g=4.0g

9.0g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2.5g×3=7.5gCaCO3+2HCl=CaCl2+CO2↑+H2O100447.5g-m4.0g-m

解得:m=1.25g

答:m的值是1.25g。

解法2:据前三次实验所得溶液质量可知:质量为m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能使溶液质量增加:103.8g+(103.8g-101.9g)-105.0g=0.7g

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m-0.7gCaCO3+2HCl=CaCl2+CO2↑+H2O10044mm-0.7g

解得:m=1.25g

答:m的值是1.25g。【考点】盐的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中混合物递增的量和所得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可以判断出盐酸是否有剩余;(2)可以根据反应前稀盐酸和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去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得到生成CO2的质量,再根据CO2的质量计算出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然后由混合物的总质量算出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求出两者之比;(3)表格中第三组中加入9克混合物时盐酸已经被反应完,第四组中增加的溶液质量就是相比于第三组9克多出的3克中所含有的氯化钙的质量;(4)方法一、第三组数据中先算出9g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钙的质量,其中有少部分(m)未参加反应以固体存在,写出含m的参加反应的碳酸钙和含m的二氧化碳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m。方法二、由前三次实验所得溶液质量可知:假定盐酸充足mg碳酸钙还能对应增加0.7g的溶液,可得到mg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CO2的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求出m。

【解答】(1)从第三组数据溶液增加大于0.5g可知仍有部分碳酸钙参加了反应可知一和二盐酸是有剩余的;(3)第四组盐酸已经消耗完溶液增加的质量就是可溶的氯化钙的质量所以是105.5g。

故答案为:(1)一和二;(2)5:1;(3)105.5g;(4)1.25g。32.【答案】(1)不能

(2)解:设生成2.0g碳酸钙需要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Na2CO3+Ca(OH)2═CaCO3↓+2NaOH106100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