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老子的美_第1页
试论老子的美_第2页
试论老子的美_第3页
试论老子的美_第4页
试论老子的美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老子的美

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他对美的评价是中国古代人们对美的初步探索。他的美论是基于其道的哲学体系的,并以独特的视角对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学史上,老子曾被视为“美”的否定者。罗根泽在其《中国文学批评史》里明确指出:老子“反对美”,“反对‘美言’”,“反对美的观念”,“所以老子在中国批评史上,只是一个消极的破坏者”。罗先生的话是有代表性的。其实,老子固然反对人为的艺术,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但他并没有否认“美”的存在,并没有把“美”的概念驱逐出人类的认识王国,只不过他的“美”有特殊含义罢了。《老子》一书八十一章,共有六章用到“美”这一词语,毫无例外都是褒义词,从字面上讲都是完美而无缺陷的意思;从本质上看,它们都是以信从自然、无所作为的无为主义为特征的。虽然老子的“美”有着浓厚的哲学色彩,但不可否认,在客观上它也具有一定的美学意义。无论在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上,在审美对象的选择上,还是在审美创造上,老子的美论都有它特殊的意义。所以,认为老子“反对美的观念”,是“美”的否定者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老子认为美的东西是无为的和自然的,美和恶是相反相成的,美有功利价值;他的美学思想开启了重自然、朴拙的美学传统。一、“信”字“申”,为“美言不信”《老子》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认为老子是“美”的否定者的中心论据就是本章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一句。对这一句的传统的解释是“真实的言词不华美,华美的言词不真实”,或“真话不漂亮,漂亮的不是真话”。表面看来,这一解释十分畅达,老子既然反对人为的努力,理所当然也当反对华美的言辞。再者,这又合于“巧言令色”、“华而不实”、“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等成语所表达的思想。其实,考察一下“信”字的句中义,再细玩本章文意并联系老子的根本思想,便不难弄清“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一句的真正意思:申说的言辞并不完美,完美的言辞无须申说。文中的“信”同“申”,是“表明,申说”的意思。“信”与“申”通用,先秦两汉古籍习见。《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戮力壹心,好恶同之,信罪之有无。”杜预注:“信,明也。”《吕氏春秋·禁塞》:“上称三皇五帝之业以愉其意,下称五伯名士之谋以信其事。”高诱注:“信,明也。”以上诸“信”字都通“申”,意为“陈述,申明,申饬”。又高亨《古字通假会典·信字声系》“信与申”条更是搜罗了大量的实例:“《大戴礼·保傅》:‘所以能申意至于此者,由得士也。’《贾子新书·胎教》、《韩诗外传》七、《说苑·尊贤》申作信。《谷梁传·隐公元年》:‘信道而不信邪。’范注:‘信,申字,古今所共用。’《国语·晋语一》:‘而信其欲。’韦注:‘信,古申字。’《史记·管晏列传》:‘而信于知己者。’《索引》:‘信读曰申。’《汉书·刘向传》:‘恐不得自信。’颜注:‘信读曰申。’《后汉书·桓帝纪》:‘令谦白守道者得信其操。’李注:‘信音申,古字通。’”申又引申为“重复、反复”的意思,如《易·巽卦》云:“重巽以申命。”又如《尚书·尧典》云:“申命羲叔。”《传》:“申,重也。”更重要的例子,如王先谦《庄子·盗跖集释》:“无耻者富,多信者显。”成玄英疏:“多信,犹多言也。无耻贪残则富,多言夸伐则显。”“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信”也当通“申”,作“申述、说明、多言、重复说明”讲。以上用大量的例子说明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信”字通“申”,作“表明,申述”讲的可能性。联系下文的“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以及这一段的主要意思“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我们不难看出老子在这里论述的是“美”(“美言不信(申)”)、“善”(“善者不辩”)、和“真”(“知者不博”)的本质特征:处弱守柔,“为而不争”。主观上“不争”却无心栽柳柳成荫地带来了需“力争”才能得到的客观结果——“己愈有”。具备了真、善、美这三种品质的人就是得“道”(“道法自然”)的人,也就是老子所谓的“圣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因此,从行文逻辑上看,“信”当解作“申”,“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意思就是:申说的言辞并不完美,完美的言辞无须申说。如果像通常所理解的那样,把“信”解作“真实的”讲,不但有悖于美学常理,也有悖于日常生活的常识。“信(真)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其在语言上预设:虚假的言辞是美的,美的言辞是虚假的,显然这是有悖于我们的生活常识的。这种常识也是为与孔子同时代的人所认识到的。《礼记·表记》引孔子语“情欲信,辞欲巧”(这里的“巧”是美的意思),表达的观点是:言语的美和信是可以统一并且是常常统一在一起的。其观点正好和“信(真)言不美,美言不信(真)”的理解相反。更为重要的是通常的解释与《老子》总的思想格格不入。若按我们的理解则顺理成章,也符合《老子》的总的经义。在老子看来,“道”是万物的最高主宰,人类只能听从它的安排,任何希求有所作为的想法都是幼稚可笑的。政治统治也是如此,统治者只有一无所作,才能实现天下大治。“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第五十七章),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值得注意的是,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仅仅指政治行为,也指人的行为(包括言语行为)。反对言教是《老子》的重要论点之一,如“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二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五章);“希言自然”(第十七章);“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第四十三章)等等。所有这些大约都可以说是老子反对言教的明证。“申说的言辞并不完美,完美的言辞无须申说”,也是在倡导不言之言,这与老子的反对言教,提倡无为的思想显然是一致的。老子于此注意到了美的自然特点。二、美为美,斯恶而法《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根据这一章的中心意思:任何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要想达到彼岸,必须立足此岸。本章的首句应当这样理解: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么就不再有美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么也就不再有善了。这里的“恶”就是不美的意思。正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一样,美与丑,善与恶也是处于对立统一之中的矛盾,这是美的一个基本特点。老子论美经常把它和善放在一起来论述,因此考察其对美的论述,我们不应当孤立地只看其对美的论述,还要参考其对善(及其对立面——恶)的相关论述。在老子看来,美的特性大概是和善相去不远的。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大唯不争,故无尤。”最高级的善是像水那样“不争”、“处人之所恶”(即处在最低的位置);最高级的美也当是这样的守柔处下,利物不争。又“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第四十二章),这句话是说:人们所厌恶的是“孤寡不”,但是王公却用它来称呼自己。在老子看来,要想拥有善,不是求善,而是主动处于恶的位置,因为善只能从它的反面——恶转化而来。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美和丑,善和恶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是美的又一个基本特点。南怀瑾在《老子他说》中说:“从修道方面来讲,无论后世哪一种宗教或教育哲学,都会树立一个美和善的架构。殊不知变生于定,二由一起。凡是人为所谓的美与善的道,一落痕迹,早已成为不美不善的先驱了。修道的人,大多数都把道的境界,先由自己的主观观念,建立起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构想。也可以说是自己首先建立起一个道的幻境,妄自追求。其实,一存此念,早已离道太远了。因此老子便说:‘美之为美,斯恶矣。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如果从学术思想上的观点来讲,既然美与丑、善与恶,都是形而下人为的相对假立,根本即无绝对标准。那么建立一个善的典型,那个善便全为人利用,成为作恶多端的挡箭牌了。建立一个美的标准,那个美便会闹出‘东施效颦’的陋习。有两则历史故事,浓缩成四句名言,就可以说明‘美之为美,斯恶矣。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的道理,那就是‘纣为长夜之饮,通国之人皆失日’,‘楚王好细腰,宫人多饿死’。现在引用它来作为经验哲学的明确写照,说明为人上者,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不可有偏好与偏爱的趋向。”这是南先生对老子思想的新发挥。不过我们仍可从中体会到老子关于美的一个基本观点:美是和丑相对立的,二者是能够转化的。《老子》第二十章:“(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一说当为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通行本“唯之与阿,……善之与恶”,据易顺鼎《读老子札记》、蒋锡昌《老子校诂》和张松如《老子校读》,当作“唯之与诃,……美之与恶。”刘师培云:“‘唯’是应词,‘诃’为责怒之词……‘唯之与诃’犹言从之与违也。”(张松如《老子校读》引文),我认为这段话十分正确,后来注家多采用刘说。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迎合与背逆相错有多大呀,完美与丑恶相差有多远呀!“美之与恶”是承“唯之与诃”而来的,所以它们在意思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老子是以唯为美以诃为恶的。因为“唯”是顺人应物,随同自然的;而“诃”是违人逆物,以己匡人,背离自然的,所以“唯”美“诃”恶。由此可见,老子的美论是立足于他的哲学体系的,其主要特征是无为主义。《老子》第三十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这段讲的是战争,顺带着说了一下美。老子认为,战争,君子不得已才用,用的时候以“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战争以胜为目的,以适可而止为限度,不以能战争为美。恬淡的反面是杀人成瘾,杀人为乐,老子认为这是不美的。因为战争和杀人是有悖于天道的,“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由此可见老子的救世之心。《老子》第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帛书本无美字)行可以加入。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按:奚侗等人援《淮南子》所引(作“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入”),认为“行”之上也有一“美”字,这样始可与“美言”对文。)显然,这是误解了老子的原意的。这里老子是在讲美的功利价值。“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第六十六章),说的大概是同一个意思。对上面这几句话,魏王弼读为“美言可以市,尊行之可以加入”并注:“美言可以市也,尊行之则千里之外应之”,虽“尊行”连文,译解失当,但在“行”下加一“之”字,这一做法却是十分有见地的。这几句话的大意是:完美的言辞可以买来尊贵,化为行动,还可以凌驾于人。老子于此注意到了美的功利价值,美是和善紧密相连的。三、注重美学思想的传播和传播《老子》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是老子的理想社会模式。在这里,人们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对物质生活是毫不苛求的。所以“美其服”,完全是因为这种服饰朴素无华,不费人力,正好适应了其恬淡无欲的心理需求。因此,这里的“美”和上文的“胜而不美”的“美”意义相同,都是以自然无为为特征的,不同的是上文是从反面,从对外物的态度上讲的,此章是从正面,从对自身的态度讲的。另外,老子于此将“甘”、“美”,“安”、“乐”四者并列,可见,他已认识到了美在本质上是和爱慕(或喜悦)联系在一起的,注意到了美的感染性。在西方,柏拉图是较早注意到美的这一本质属性的哲学家。老子美论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一点是其关于美的观点具有浓厚的道家色彩,其美论是从其道论中自然引申出来的,道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无为,美的本质也当是自然无为。这种观点对中国古代的文艺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开启了重自然、朴拙的美学传统。老子说“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等等,作为哲学语言,这些话既可以理解为某种人生态度,也可以理解为某种美学理想。从其对后世的影响来看也正是如此:它既鼓励了人们在生活中持一种含而不露、宁静超然的生活态度,又启迪了文艺家去创造一种自然、朴拙的艺术。以诗歌创作为例,陶渊明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类的田园诗,就是典型的自然、朴拙的风格。又如李白说自己的诗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以自然的风格为美。清代的袁枚说:“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是大巧之朴;诗宜淡不宜浓,然必须浓后之淡。”这些都说明了老子美论的影响。其次,从审美对象上来看,老子的美是有其特点的,即对田园生活的赞美,这显然对以后山水田园文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