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私家园林的类型划分_第1页
苏州私家园林的类型划分_第2页
苏州私家园林的类型划分_第3页
苏州私家园林的类型划分_第4页
苏州私家园林的类型划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私家园林的类型划分

基于开发系统的宅第园林分类研究住宅花园是由住宅建筑和花园组成的生活方式。它结合了古人对林泉音乐的渴望和现实生活的需求。宅第园林既可以被看作是具有宴游观赏功能的住宅,进而归于住宅(民居)研究范畴;也可以看作是具有居住功能的园林,从而归于园林研究。因此对宅第园林的类型划分,有不同的出发点及侧重,如陈从周《苏州旧住宅》从住宅建筑角度出发,1刘敦桢《苏州的园林》(1956)则从园林角度出发。2然而单纯从“宅”或“园”的角度对宅第园林进行分类研究,势必忽略宅第园林的完整性,因而难于反映其整体构成关系。笔者尝试以宅园关系作为出发点进行分类。具体方法如下:(一)平面分区。通过园林平面图分析,把一所宅第园林中的住宅部分和园林部分进行划分。功能性建筑(大门、轿厅、客厅、屋室、厨房等)为主的区域为住宅部分,自然景观(山石、水体、花木)为主的区域为园林部分。这样一个宅第园林的所有空间只有三种可能:1、住宅部分;2、园林部分;3、非宅非园部分。非宅非园部分通常是那些有特定功能的建筑,如义庄、祠堂或佛堂等。(二)构成分析。进行空间划分后,第三部分暂悬置不予考虑,以住宅和园林两部分的空间位置作为依据,分析其空间构成关系如何:比如住宅部分和园林部分是各自独立还是相互融合;如果是各自独立的话,两者之间有无隔墙,如何交通等;如果是相互融合,那么融合方式又是如何,是整体咬合相拥,还是一方打散分置到另一方之中,若此种种。(三)整理分类。用上述方法逐一分析现存苏州宅第园林的平面图,找出其中的“共相”(宅园构成规律),把构成方式相同和相似的划分为一类。通过上述方法,可将现存苏州宅第园林分为如下五大类:分离型宅园、毗邻型宅园、融合型宅园、庭园型宅园和混合型宅园。一、怡园的园门及园门分离型宅园是宅与园关系最远的宅第园林形式,它是指宅与园同处一地,但住宅部分与园林部分相邻而不相接,有属于公共交通体系的道路或水路在中间把两者分开。简言之,就是宅与园隔街或隔河相望。在苏州园林中,可知最早的分离型宅园是位于桃花坞的南宋范成大(1126-1193)宅第。其住宅部分名“范宅”或“范参政府”,位于桃花坞西南角的桃花桥北面,园林部分名“范村”,位于住宅之南,宅与园隔桃花河相望。3现存宅园中,属于分离型的只有怡园(顾文彬宅园)一例。此处宅园共分三部分:1、铁瓶巷顾宅;2、怡园;3、“顾氏宗祠”和“春荫义庄”。怡园始建于同治十三年(1874),建成于光绪八年(1882)。园主顾文彬(1811—1889)历任刑部主事、湖北汉阳知府、浙江宁绍道台等职,经营怡园时顾文彬正在浙江宁绍道台任上,造园主要出于“剩买峰峦准备闲”的目的。顾文彬《过眼楼书画记》略云:宅后尚书里,购得废址十余亩,先构义庄、祠堂数十楹,就其余地,疏池叠石,种树莳花,楼阁亭榭,参差其间,全局完好,名曰怡园。4可知顾氏宅园是按照先宅第、次祠堂,最后花园的次第逐步营建的。实际上园林部分原先并非空地,据《吴县志》记载,园之东部为明代礼部尚书吴宽(1435—1504)“复园”旧址,西部为顾氏所扩建,东、西二园以一道复廊分隔。(图1)怡园住宅和园林部分隔巷(“尚书里”)南北相对,园林和祠堂则东西毗连相通。顾宅是典型的第宅格局,高墙深户,正中轴线共设四进院落,顾宅正门面向南东,门前有照壁,正门两侧另有旁门;宅北面有后门通尚书里,过巷即入宗祠和园林。宗祠正门面南,与顾宅后门隔巷斜对,宗祠东北角有门通园林。怡园共有三个园门:一在园西部“画舫斋”之南,即通宗祠之门,以下简称门1;一门在园林东南角尚书里东部,此门距住宅最近,以下简称门2;还有一门在园林东北部,可通人民路(旧称“护龙路”),以下简称门3。现在的怡园以门3为正门,游客自东而西游园,但这与造园者的构思不符。通过俞樾(1821-1906)《怡园记》中可知当时的游览顺序:入园,有一轩,庭植牡丹,署曰“看到子孙”。轩之东有屋如舟,署曰“舫斋”,……其前三面环水,左侧苍松数十株,……其上有阁,曰“松籁”。……绕廊东南行,有石壁数仞,筑亭面之,名曰“面壁”。又南行,则桐荫翳然,中藏精舍,是为“碧梧栖凤”。又东行,后屋三楹,……循廊东行,为南雪亭;又东为岁寒草庐。……5按“看到子孙”是园最西“湛露堂”最初悬挂之匾额,6“有屋如舟”者即“画舫斋”,入园后的总体游览方向是东,可见俞樾必是由门1入园的,而非今日开放的门3。论年纪和官阶俞樾虽不及园主顾文彬,但俞樾是当时举世闻名的硕儒,想来顾家对俞氏的招待礼数必周,俞樾游览怡园的顺序一定是常规游览顺序,故推断门1应是怡园的主要园门。也就是说客人游览怡园,应该遵循先宗祠,后园林的顺序。门2建造较另两门晚,园主人过尚书里即可通过门2入园,对于邀请贵客而言门2不及门1正式,但门2的优势在于它是园主人最便捷的入园方式。笔者推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致使顾家后造了门2,这便是出于宗族礼仪的要求。根据当时习俗,宗祠内供奉家族先辈,并有大水牌,上写各位先辈的生日和忌日,族人需按时祭祀,祭祖时女眷不得在场。7故而这时女眷若入园只能走门3,但门3距宅第较远,因此顾家后补开门2,可图便捷。门3开在人民路,是现在的正门,它距离顾宅最远。关于门3的修建时间有两种说法:其一,《苏州古典园林》编者按:“现在的园门是1968年新建的”。8其二,魏嘉瓒《苏州古典园林史》说此门造园时即建,顾氏有园时此门不常开,1949年顾家将怡园捐出,1953年园林对外开放,门3遂成正门。9在陈从周《苏州旧住宅》之怡园平面图中(图1),门3颇为窄小,而在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中,门3以及整个入口处较图2所描绘的门3宽大很多。陈从周的考察约在20世纪50年代前期,绘图时均于1958年。10刘敦桢的考察始于1953年,测绘工作始于1956年,工作结束十1974年(刘敦桢1968年去世,后续工作由其他研究者完成),可证改建门3应在1956—1974年间,《苏州古典园林》中说的1968年可信。另考童寯《江南园林志》所绘怡园平面图,11其门3形式同《苏州旧住宅》,童雋考察不迟于1937年夏,是时怡园尚为顾家所有。三个园门中,就礼仪的正式性而言门1最佳,就便捷性而言门2最佳,门3应为备用门,或运垃圾柴草的后门。总之,门1是怡园原正门,门3亦为顾氏所建,解放后扩建了门3,并将其改为正门,游园顺序从此彻底改变。本节考证怡园园门旨在说明:单纯的分析园林景观营造,与把宅园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很大,后一种途径更易于解会营造者的构思意匠。二、补园与张履谦的宅关系毗邻型宅园中住宅部分与园林部分的关系较分离型宅园紧密,它是指宅与园同在一个区域内,但二者又相对独立,中间以墙或建筑分隔,宅与园之间通过少量的门相通,当门关闭时宅与园互不干涉,各自形成独立的封闭空间。现存苏州宅第园林中,面积较大者多属此类,其中以“拙政园”最为典型。拙政园位于东北街,是苏州现存面积最大的园林,最初为明正德八年(1513)御史王献臣(1473→1543前后)所建。王献臣有拙政园时便为南宅北园格局,后虽屡更园主,园林经多次改建、分割、破坏及扩建,但前宅后园格局却始终未变。现在的拙政园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园林旧称“归田园居”,原不属拙政园,121937年之前,拙政园的范围仅限于现在拙政园的中部和西部(图2)。历史上拙政园的归属非常复杂,13但是北面的园林和南面的住宅却保持着清晰的对应关系,居西面宅者便拥有西园,居东面宅者拥有东园。中部园林称“复园”或“拙政园”(拙政园最狭义的范围),它在历史上分别与蒋宅、太平天国忠王府,以及晚清至民国的“奉直会馆”为一体。拙政园西部称“书园”,乾隆初年为太史叶士宽宅园,太平天国时期为忠王内眷住所,后又为汪姓宅园,清末为吴县富商张履谦(1838—1915)所得,张氏在书园遗址上建“补园”,张家居补园一直到1951年,故其宅园格局保存完好,是研究宅园关系颇具价值的实例。光绪三年(1877)正月,张履谦购得拙政园西部,此时宅北花园破败不堪,张氏将其易名“补园”,两年后开始修缮,并营造了诸多新景。张履谦《补园记》(1894)略述:岁己卯(1879),卜居娄门内迎春坊。宅北有地一隅,池沼澄泓,林木蓊翳,间存亭台一二处,皆欹侧欲废,因少葺之,芟夷芜秽,略见端倪,名曰补园。园之东,即故明王槐雨先生拙政园也。一垣中阻,而映带联络之迹,历历在目,观其形式,盖创造之初,当出一手,后人剖而二之耳。14其所谓“拙政园”乃今之拙政园中部,“观其形式,盖创造之初,当出一手,后人剖而二之耳”,可见西部花园原是拙政园的一部分,后来才独立出来。另外,补园和拙政园中部的池水相通,亦可证二者最初不分。现在园中的波形水廊就是清末补园和拙政园中部的分界。张宅坐北朝南,正门设在东北街(即上文之“迎春坊”)上,住宅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有门厅、轿厅、大厅(亲仁堂)、大楼(女厅)、二楼(上房)、三楼等建筑,住宅最北端的墙将张宅与补园隔开,墙偏东处有入园之门。中轴线东侧另设祠堂、佛堂、画厅、戏厅、书房、厨房、裱画厅等建筑,宅东毗邻八旗奉直会馆。张家后在宅西侧新建西式洋房一座,作为张履谦晚年的居所,洋房北面就是补园南墙,有门通入园中。补园(图3)南北约120米,东西约60米,面积12.7亩,景观密度颇大。补园共有三门,最主要的门设在园东南角(门1),即张宅北墙位于中轴线偏东处。从住宅的备弄(亦称“避弄”)北行通过门1即可入园,进园后西侧有一组假山挡住视线,名“云坞”。转过云坞有一鸳鸯厅,南厅朝阳,名“十八曼陀罗花馆”,北厅临水,名“卅六鸳鸯馆”。这是补园主体建筑,约位于南面住宅部分的中轴线上。据张岫云回忆,张家痴迷昆曲,这个鸳鸯厅就是张家举行曲会的地方。与张履谦结交的多为社会名流,如兵部尚书吴大澂(1835—1902)、状元洪钧(1839—1893)和陆润庠(1841—1915)、昆曲大家俞粟庐(1847—1930)、吴梅(1884—1939)、徐镜清(1891—1939)等,均与张氏私交甚厚。这些高朋贵客被请到张宅游园兼拍曲,都是由门1出入补园的。15一方面从住宅区的客厅(男客在花厅、女客在女厅)通过门1入园最方便,同时三个园门中,此门距鸳鸯厅最近,故而可以断言门1是补园的主园门。前文已述,张宅西侧有一西式洋房,洋房北面有一门亦可入园(门2),此门位于门1西南。据张岫云回忆,“主人常由此进园”。16按此洋房乃张履谦夫妇的居所,其子女居东侧老宅,张岫云所说的“主人”专指张履谦,而张家晚辈则应从门1入园。补园的第三个门位于园林西北角,是专供柴草等出入的后门。补园和怡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充分考虑到园主和客人的入园方式。这两座园林都有三个园门,其中两个门可通住宅。一个是正式园门,供客人出入,这种入园方式要符合礼制要求;另一门仅方便园主而设,不供客人使用,后一种入园方式更符合便捷性原则;第三个园门是开在与住宅方向相反的后门。属于毗邻型宅园的重要园林还有留园(旧名“东园”、“寒碧山庄”、“留园”等)。留园位于阊门外的下塘花步里,它由住宅、祠堂和园林三部分构成(图4),园林位于住宅和祠堂北侧。计成(1582-?)《园冶》“傍宅地”条曰:宅傍与后有隙地可葺园,不第便于乐闲,斯谓护宅之佳境也。开池浚壑,理石挑山,设门有待来宾,留径可通尔室,……涧户若为止静,家山何必求深;宅遗谢眺之高风,岭划孙登之长啸。……固作千年事,宁知百岁人;足矣乐闲,悠然护宅。17可知计成所谓“傍宅地”之园即是毗邻型宅园。“宅傍与后有隙地可葺园”说明园并不构在宅内,而在“宅傍与后”。文中重复出现“护宅”二字,强调了“园”与“宅”的毗邻关系。“设门有待来宾,留径可通尔室”,此门非宅门,而是园门,园林与住宅靠“门”和“径”相通,表明至少应有二种入园方式,一种是陪客人从厅堂入园,另一种则是主人自己从屋室入园。就入园方式看,补园的实际情况与《园冶》的理论阐述颇为吻合。三、入园路线分析融合型宅园之宅、园关系较毗邻型更加紧密,它是指宅与园浑然一体但又未被完全打散,二者各占宅第一隅交错相拥,没有墙或者建筑把二者整体隔断,从宅到园有很多途经可以通过,占地面积较大的融合型宅园通常有住宅、园林和过渡区域。现存苏州宅第园林中,颇多名园属于此类,如狮子林、艺圃和网师园。本文拟选择“狮子林”加以重点分析,主要原因有二:首先,狮子林是融合型宅园中面积最大者,景观要素也最丰富;其次,狮子林的宅园格局保存尚好。狮子林位于园林路,现占地16.7亩(图5),历史上的狮子林很长时间里是寺庙园林。欧阳玄(1273—1357)《狮子林菩提正宗寺记》略述造园始末:姑苏城中,有林曰狮子,有寺曰正宗,天如禅师维则(1286—1354)之门人为其师创造者也。……其地本前代贵家别业,至正二年壬午(1342),师之门人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而择胜于斯焉。18危素(1295—1372)《狮子林记》记述了禅寺建筑和寺中园景:屋虽不多,而佛祠、僧榻、斋堂、宾位,萦回曲深,规制具备。林中坡陀而高,石峰离立,峰之奇怪,而居中最高,状类狮子,其布列于两旁者,曰含晖、曰立玉、曰昂霄,其余乱石磊跬,或起或伏,亦若狻猊然,故名之曰狮子林。19狮子林直到清代仍是寺庙园林,康熙和乾隆曾多次幸临斯园。《乾隆南巡盛典》中的狮子林是前寺后园格局,寺与园之间有墙相隔,中设一门,寺园格局略似拙政园。清中后期,狮子林被分为西部寺庙和东部宅园两部分,住宅部分屡更主人,20最终于1918年被上海“颜料大王”贝润生(1870-1945)买下,旋即营缮扩建,奠定下现今狮子林东宅西园的格局。狮子林现三面临街,南临狮子寺巷,北临潘儒巷,东临园林路。其宅第部分位于东侧,又分为祠堂和屋室两部分,祠堂在前,住宅屋室于后,祠堂的门开在南面狮子寺巷,住宅门北向开在潘儒巷,祠堂中的很大一部分和住宅屋室现辟为苏州民俗博物馆。园林区在宅第西侧,其南北进深不及住宅区,在形态上住宅部分对园林部分呈半包围状。从住宅区到园林区从南到北约分为三区,其中南区和中区各设两条入园路线,北区另有一路,总共有五条路线可沟通宅与园。不论从何处入园,都可以感受到从方正的屋室形态到山林园景的渐变过程。首先看南区的两条入园路线。狮子林入门即是贝氏祠堂,祠堂建筑威仪,庭院形态规整,总体基调较为压抑,两廊砖额刻有“景范”(范仲淹)、“仰韩”(韩琦)、“敦宗”和“睦族”字样,皆属儒家观念,这个院落是典型的正处规整式空间。从祠堂正厅西行,即见一圆形门洞,门前(朝东)上方砖额为“入胜”,门后(朝西)为“通幽”,提示着空间意象的转换,从此开始过渡空间。过门洞首先是一个园林化的庭院,庭院中栽花置石,地面用卵石瓷片拼花,主体建筑“燕誉堂”端正稳重,景象变化却又无生硬之感。在“燕誉堂”前面西侧有方形门洞,额曰“读画”,提示着进一步向园林形态过渡。入内复见一庭院,墙下廊路起伏造势,使游者仿佛有山水高下之感。廊路忽而南转,进入一个封闭式复廊,复廊分为东、西两廊,东面廊内光线颇暗,南面尽头处西转即入园,前有黄石假山障目,使景色不能尽收眼底,顺廊路西行,狮子林园景逐渐呈现出来,这就是入园路线1。从南区入园还有一条路线,这条路线前面与路线1相同,分叉设在复廊的东廊南端尽头处,此处西行入园是路线1,若在此北转走复廊的西廊就是路线2,西廊内之西侧隔墙上多开漏窗,园景始入眼帘,但漏窗外有花木遮挡,沿复廊走到北面尽头,顺路西转即见修竹阁,修竹阁西侧有门洞,额曰“通波”,提示游者是处入园,过门洞就是园内大假山的南端。通过路线1和路线2的分析不难发现:不论是从祠堂庭院的沉重到燕誉堂和立雪堂庭院的逐步园林化过程,还是从复廊内的压抑到入园处的障景、进而逐步开朗的空间序列,以至于交通路线的平整与否,甚者到门上的砖额文字,这些都体现出了造园者的用心,即力求要把正统的规整式住宅建筑和园林的自由形式串联在一起,而且要串联得不着痕迹、天衣无缝。下面再看狮子林中部的两条入园路线。前文已述,从南部入园须在燕誉堂前西行,从中部入园当穿过燕誉堂。燕誉堂是狮子林的核心建筑,为鸳鸯厅形式,室内环境风格较稳重,但又没有祠堂正厅的那种压抑感,北出燕誉堂前望即见小方厅,燕誉堂与小方厅之间有一个规整的庭院,为了和园林区风格协调,造园者拼花于地,叠石饰墙,西侧采用云墙形式,以此营造了一个过渡性空间。西面云墙的南北两侧各有一门洞,南面的是方形门洞,额题“赏胜”,此为入园路线3,从方形门洞入园就是大假山中央的卧云室;云墙北面是一瓶形门洞,门后有一个很小的空间,山石阻隔不能通过。从庭院北行入小方厅,厅内西壁有方形空窗,窗外是园中的大假山和素芯腊梅,兼得亦露亦障之妙,同时提示游园者园林区将至。北出小方厅即见庭院中的“九狮峰”。由于这是从住宅区到园林区最后的一个过渡空间,因而这个庭院的景观较为丰富。庭院左右各有路径,院东之路通往主人屋室,额题“息庐”;院西北有一海棠式门洞,额题“涉趣”,其内便是园林区,这就是入园路线4。通过这条路线入园已经到了狮子林园区比较偏北的位置,入园后南为大假山,北为“指柏轩”,这个建筑体量较大,是园林区的主要建筑,位于园区东北隅。最后再看狮子林北部的入园路线。前面已经说明,狮子林宅第区分祠堂和住宅两部分,住宅位于祠堂北面,因而北部路线是供园主人从住宅区进入园林的通路,以下简称入园路线5。现在的贝家的住宅屋室有很大一部分被划给苏州民俗博物馆,另外一部分也不完全开放,从东面开放的一部分和平面图上看,入园路线5主要以廊路为主,廊路旁设置少许花木山石等自然景观,入园时经过指柏轩,之后既可从指柏轩南行到大假山一带,也可顺指柏轩回廊西行,到狮子林的最佳观景点“真趣亭”览胜,或者直接到狮子林西北隅的“暗香疏影楼”一带。总之,入园路线5以廊路为主,可抵达的建筑在所有路线中最多,在很大程度上为园主人提供了方便。下面分析这五条入园路线的特点。(一)从宅第区的位置关系分析,入园路线1、2经过燕誉堂前方,燕誉堂是鸳鸯厅,据张橙华分析:“一般外厅招待贵客,内厅则可作密友聚谈”,21所以入园路线1、2应当是园主人陪同贵客入园的主要方式;入园路线3位于燕誉堂北,应该是主人陪同亲友入园的方式;入园路线4、5距主人住宅最近,是主人的入园路线,尤其是路线5应该不提供客人使用。(二)从环境营造角度看,入园路线1、2距离较长,途经过渡性空间之收放抑扬明显,容易使游园者产生心理期待,入园路线3过渡性空间最少,所以初次游园者走路线1、2的可能最大,路线4次之,路线3更次。(三)从所到之园林区域看,路线2到达大假山南端,路线3直抵大假山中心,路线4到大假山北部,可见贝家营缮狮子林时是把大假山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的。虽然清代文人钱泳(1759—1844)、沈复(1763—?)等人对大假山多有臧否,但毕竟狮子林是以“假山王国”之称饮誉于世的。惟则《狮子林即景》:“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可知狮子林建园之初便以多山石为特色,清人朱炳清诗云:“对面石势阴,回头路忽通。如穿九曲珠,旋绕势嵌空。如逢八阵图,变化形无穷。故路忘出入,新术迷西东。同游偶分散,音闻人不逢。变幻开地脉,神妙夺天工。”22俞樾《游狮子林作歌》也表达了对大假山的兴趣:“五复五反看不足,九上九下游未全。”可知狮子林主要以洞壑深邃的大假山闻名,否则也不会招致钱泳和沈复的激烈批评。狮子林的五条入园路线中有三条都直通大假山,不仅说明其体量之大,也反映了造园者的“格外关照”。在研究游园路线时,位于路线4上的“九狮峰”庭院和海棠形门洞对我们颇有启发。首先,入园方式1、2已很理想,但造园者却在小方厅北面颇费笔墨,若是只为园主人通过则大可不必。其次,“九狮峰”和它后面的隔墙(上有以琴、棋、书、画为主题的四孔漏窗)朝向南方,也不像是展现给从北侧住宅来的园主人观看的。再者,“九狮峰”占据庭院中央很大的面积,从小方厅通往园林区之路(“九狮峰”南)较宽,而从住宅通向园林之路(“九狮峰”北)甚为局促。如上三点说明路线4不仅供园主人从住宅区入园,也可供客人从小方厅北行入园,且为后者考虑的更多。笔者推测,除了少数密友走路线3外,园主人为多数客人准备了两种游园方式:一是从南部的路线1或路线2入园,从路线4出园;二是从路线4入园,从南部的路线1或路线2出园。这既解释了“九狮峰”庭院的独特形式,同时“出入不同路”的游园方式本身也更为合理。23总之狮子林共设五条入园路线,游园者在不同的路线上会产生各不相同的心理体验,但每条路线都反映了从屋室规整形态到园林自由形式的转化和过渡。如何通过空间过渡把住宅区与园林区串联在一起,使二者达到有机统一,这不仅是狮子林,同时也是绝大多数融合型宅园的主要课题。四、园林立地条件下的“园林”是什么?庭园型宅园的宅、园关系最紧密,它是指园林置于住宅之中,三面或四面被住宅建筑所包围。一方面园林在整体空间形态上被住宅所统摄,另一方面园林景观也影响了住宅面貌,形成了花木倚门、翠色探窗的意象。分析庭园型宅园时,需要分清两个相似的概念:“庭园”与“园林化庭院”。首先要辨析“庭园”与“庭院”之别。“庭”字含义较多,在这两个词中指堂阶前的院子,古籍中亦称“大庭”或“中庭”。刘向《九叹·思古》有“藜棘树于中庭”句,注曰:“堂下谓之庭。”《说文》:“庭,宫中也。”此处的“宫”为房屋之意,即“宫室”,“宫中”指由四周房屋围合成的院落。段玉裁注:凡经有谓“堂下者为庭”者,如“三分庭一在南”,正当作“廷”,为义相近。……庭者,正直之处也。24据此,“庭”有两重规定性:位置为“堂下”,形态是“正直”。“院”是指墙垣中的空地,《广雅》:“院,垣也”,《增韵》:“有垣墙曰院”,25可知“院”与“正直之处”并不矛盾,“庭院”就是由建筑和墙垣围合的矩形空间。“园”字本义虽与形态无涉,但中国园林风格走的是与“正直”背道而行之路,“庭园”主要规定了其位置是在“堂下”,而“正直”的规定性就难以兑现了,至少要大打折扣。因此,“庭园”与“庭院”的共同点是都位于“堂下”,区别在于“正直”与否。“庭园”与“庭院”尚容易区分,“园林化庭院”介于“庭园”与“庭院”之间,它与“庭园”就比较容易混淆了。下面举三个实例加以辨析。一是沧浪亭明道堂前庭院,庭院前后分别是“明道堂”和“瑶华境界”,左右是墙垣,院中地面平整,虽植树木,但其位置和树形都不追求自然姿态,庭院四周环以回廊,是典型的“正直之处”。二是拙政园中部“海棠春坞”小院,院中地面拼花,依墙栽花置石,整个院落情趣盎然,有一种小家碧玉般的玲珑之美,风格明显较明道堂前庭院轻松幽雅,是一处园林化的庭院。三是建于清朝末年的畅园,园被建筑包围,以一泓池水为中心,水边山石叠岸,岸上花木闲栽,自然景观较丰富,是一处典型的庭园。上述三个实例分别代表了三种被围合的空间形态:庭院、园林化庭院和庭园。笔者认为可以有两种方式区分“园林化庭院”和“庭园”:其一、园林有四个构成要素,其中山石、水体和植物属于自然要素,建筑是人工要素,可以把构成园林的自然要素多寡作为判断依据;其二、能称“园”者皆以造山水自然之势为要旨,势既可体现为平面图上的左右曲折、回环往复,也可表现为立面的高下起伏、抑扬跌宕。总之,造自然之“势”与表面上用山石花木美化装点并不相同,也可据此作为辨别标准。综合以上两种方式,笔者尝试提出庭园的三个判断标准,达到其中之一便可称“园”:(一)具备山石、水体和植物这三个自然要素。(二)具备两个自然要素,同时地面、道路或建筑模仿自然的高下起伏、山水摩荡之势。(三)具备两个自然要素,同时平面不再是简单的矩形,而是因营造自然景观形成了不规整式的形态。依照上述标准,属于庭园型宅园的苏州宅第园林如下数例:庙堂巷畅园(图6)。位于庙堂巷22号,面积约1亩,宅园南面设有三个门。庭园位于住宅东侧,以池水为中心,周环以厅堂“留云山房”、船厅“涤我尘襟”、“桐华书屋”、“斜廊”、“待月亭”、“憩间亭”等建筑,都能与山水配合呼应,形成顾盼之美。庙堂巷壶园。位于庙堂巷7号,庭园面积仅300平方米,中有池水一泓,曲折多致,周环建筑也很精巧,可惜壶园已被拆毁。南石子街潘宅。位于南石子街6-10号,园主潘祖荫(1830—1890)于光绪年间任军机大臣。潘宅始建于道光十四年(1834),后来在潘祖荫的手上重新扩建。26扩建后的潘宅面积超过了8000平方米,宅第为三路五进格局,庭园位于东路前部,园北花厅名“珍阁”,东路尽头有家祠三间。27现在宅第中轴线上的建筑(属南石子街8号)尚存,但庭园已废,只留下20世纪50年代的测绘图。西百花巷程宅。程宅中的庭园位于宅第西南部,三面被建筑包围,北面是厅堂,庭园中山水花木皆备,宅第大门设在庭园东部的主轴线上。金太史场平斋。平斋是一处多进多路的大型宅第,宅内有很多植树置石的庭院,能称庭园者有二,都位于宅第东路,一庭园位于中部偏北的位置,另一庭园位于前一庭园北面不远处,紧临宅第北墙。苏州庭园型宅园的庭园面积都不大,而且通常不位于中轴线上,宅第部分和庭园的风格反差极大,因此如何使二者达到相对和谐是营造庭园型宅园的首要难题。五、苏州三大建筑空间格局上述四种类型宅第园林中,宅、园关系都比较清晰,还有一些宅第中不止一处园林,而且其类型不同,比如某宅有两处园林,一为住宅后面的毗邻型园林,一为住宅内部的堂下庭园,便是混合型宅园。苏州现存的混合型宅园,以耦园最为知名。耦园位于仓街小新桥巷7号,始建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初名“涉园”,又名“小郁林”。同治十三年(1874),湖州人沈秉成(1822—1895)购得涉园遗址,遂营地扩建,聘请画家顾沄(1835—1896)规划设计,宅园于光绪二年(1876年)建成,并改名“耦园”,沿用至今。“耦”与“偶”相通,对这个园名的解释主要有两种:其一,示伉俪并偶隐居之志,其二,表宅内构两园之状。俞樾《安徽巡抚沈公墓志铭》云:“时继配严夫人已来归,工丹青,娴词赋。公遂名其园曰耦园,相与啸咏其中,有终焉之至。”据此可知当以第一解为是,但是第二解也并非虚言,一宅两园格局的确是耦园的首要特色。耦园的周围环境在苏州宅园中可称别有特色,宅园三面环水,一面临街,是城中绝佳的幽居之所。耦园的宅园格局也十分独特,整个宅园占地约12亩,略呈矩形,横宽108米,纵深78米,住宅部分位于中间位置,东、西各有一个花园,园林区与住宅区之间以重楼和曲廊相通,这种宅园格局被称为“一体两翼”结构,在苏州宅园中并无二例(图7)。中部的住宅区轴线明显,建筑从南至北分别为门厅、轿厅、大厅和楼厅,建筑形式方正庄重,是典型的正统式厅堂屋室风格。作为核心建筑的大厅匾题“载酒堂”,暗示宅内有东西两园,典出南宋戴复古(1167-?)《夏日》“东园载酒西园醉”一句。28东园面积较大,是最初“涉园”之园区所在,沈秉成在涉园基础上扩建,营造了中部的住宅和西部花园。论造园年代西部园林较东部园林晚,论面积和景观要素也不及后者丰富。东花园占地约3300平方米,属于毗邻型园林。园以山池为中心,风格疏朗,环境幽僻,颇似山林,园之西、南、东三面以曲廊萦绕,西部与南部之廊名“樨廊”,东部之廊名“筠廊”,皆随形而曲、蜿蜒造势,不仅使廊与墙产生开合收分的变化,打破了宅第外墙的呆板,而且廊与墙之间形成的小空间,便于依墙营造景观。东园中有黄石假山,营造出绝壁、蹬道、峡谷诸胜,石块大小相间、凹凸相杂、直斜错综,宛若天工。刘敦桢对此黄石假山评价甚高,并判断它为清初涉园旧物。29假山西南为水池,名“受月池”,池水南部有一歇山顶水阁建筑跨水而立,名“山水间”,这是东园观景佳处,建筑平面呈方形,屋顶四角高翘翼然,其形式与山水花木等自然景观对比而又不冲突,颇为可观。东部花园四周建筑较多,除上述的曲廊和水阁外,还有城曲草堂(二层为“补读旧书楼”)、双照楼、听橹楼、望月亭、吾爱亭、便静宧、魁星阁等。这些建筑与东园之山水景色并无妨碍,东花园总体上以自然景观为主,人行其中可生林泉之想。从东园到住宅区有三条路线可走:一是从“枕波双隐”北手廊路向西转,二是在此景点顺曲廊“樨廊”北行,三是顺“城曲草堂”檐下廊路或其二层的走马楼西行。这三条路中每一条都能到达住宅区,中间几乎没有过渡区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