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案【精彩13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289ab785a5d95fef478d068e3811a20/c289ab785a5d95fef478d068e3811a201.gif)
![小学音乐教案【精彩13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289ab785a5d95fef478d068e3811a20/c289ab785a5d95fef478d068e3811a202.gif)
![小学音乐教案【精彩13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289ab785a5d95fef478d068e3811a20/c289ab785a5d95fef478d068e3811a203.gif)
![小学音乐教案【精彩13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289ab785a5d95fef478d068e3811a20/c289ab785a5d95fef478d068e3811a204.gif)
![小学音乐教案【精彩13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289ab785a5d95fef478d068e3811a20/c289ab785a5d95fef478d068e3811a2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小学音乐教案【精彩13篇】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演唱歌曲,从中感受体验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
1、学习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歌曲学习感受三拍子的韵律美。
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仿、创编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音乐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
1、学习这首融诗、画、音乐为一体的歌曲。
2、对学生进行鉴赏能力及情感表达的培养。
【教学难点】
1、学会歌曲,并能基本掌握力度“f”,及渐强、渐弱的在歌曲中的表达。
2、初步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和附点四分节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大海是多姿多彩的。有的时候风平浪静,有的时候波涛汹涌。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欣赏大海。现在,请同学们静静聆听、认真观看大屏幕。
1、学生安静地听大海的各种声音。(播放课件)
2、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听到了什么声音?都看到了些什么?能不能给我们模仿一下大海的声音和波浪的样子?
3、学生回答,并模仿。
4、师:大海一望无垠,有海鸥、浪花、小鱼、小虾、还有金色的沙滩,同学们想不想到海边去体验一下浪漫的气息?好吧,下面我们就一起随着音乐去海边看看吧。(伴随音乐欣赏大海的图片)。
二、欣赏小提琴独奏《大海》
1、师:金色的沙滩充满神秘的色彩,一望无际的海水让人陶醉其中,此起彼伏的海鸟使人目不暇接。刚才我们欣赏了许多大海的美景。但是,大海是否在每一个时间段里都是一样的呢?(生回答)。
2、欣赏小提琴独奏《大海》,结合欣赏梵高名画《海滨的渔船》。
3、大海给人的感觉就是美,许多的画家都曾以大海为主题进行绘画,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著名绘画大师梵高为我们带来的《海滨的渔船》,下面,我们一边欣赏乐曲,一边欣赏名画,感受一下由乐器所描绘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师提问:这是什么乐器?(小提琴)
4、学生回答后,师介绍小提琴,让学生了解“独奏”这一形式。
5、师:小朋友们,这么美的乐曲如能配上充满感情的诗朗诵会更美。(引导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朗诵《大海》这首诗歌)
三、学唱歌曲《大海》
1、再次欣赏歌曲《大海》
要求:静静的聆听,在脑海中想象大海。
2、师范唱歌曲《大海》
要求:打着拍子,摇晃身体。
3、用“呜”来模唱歌曲旋律。
要求:学生在哼唱的过程中可做一些身体摇摆等的动作,积累三拍子的感觉。
4、有节奏地读歌词。
要求:拍手拍肩,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规律。
重点解决:太阳月亮也睡在里边。
5、教师示范拍击附点节奏,学生模仿练习。
6、再次欣赏歌曲
要求:学生小声哼唱旋律。
7、随教师伴奏,学生轻声跟唱歌曲。
⑴师:同学们跟唱得很棒,有没有感觉不会唱的地方?我们一起学一下。(学生指出,师生共同解决难点)
⑵让学生面说说歌曲唱了什么?启发学生理解歌曲意境。
⑶师:刚才我们知道了大海有时风平浪静,有时巨浪翻滚,现在我们能不能试着用动作来表现出来。
注意:听老师弹的琴声,完整地唱一遍,加上波浪形手势。
⑷力度记号“f”强的应用。
师:这是什么力度记号?
师:真不错!这是表现强的力度记号。谁能告诉老师在《大海》这首歌曲中,那一句可以用强力度来演唱?
师:让我们来唱一唱这一句吧。
注意:“f”表示强力度,并非要大声唱。
8、完整的唱歌曲《大海》
9、跟音乐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注意:体会大海的大和美,并要求有起伏,有强弱变化地演唱歌曲。(可让学生边唱边动手画一画心中大海的样子)
四、加深理解,拓展思维。
1、师:孩子们,咱们用美妙的歌声和动听的乐曲表达了我们对大海的无限热爱和向往。大海也有一些话想跟我们讲,咱们一起来听请大海怎么说。
2、出示:垃圾遍地的海边和化学污染的海面图片
3、师问:这也是海,但这美吗?为什么会这样?大海想告诉我们什么?
4、学生讨论回答。
五、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小提琴独奏、图片、名画等,充分领略到大海的美,并且在美妙的歌声中懂得了要珍惜、保护我们的大海。那样,大海的美才能永久不衰。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篇2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牧歌》、《小放牛》
2、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乐曲《牧歌》、《小放牛》,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中愉快热闹、充满朝气的音乐情绪,初步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
二、通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牧歌》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竖笛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6、1、2三音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
(一)欣赏《小放牛》
1、导入:谈话(从前课歌曲入)
A、教师出示幻灯《小放牛》曲调,教师边弹琴边唱。
B、学生跟琴哼唱,对该民歌有一个初步的熟悉。
初听录音乐曲:师设问:
A、这段乐曲是由民族乐队还是西洋乐队演奏的?
B、乐曲中主要的曲调是由哪一件乐器演奏的?听完后,学生自由回答。
A、听第一段音乐:问:这段音乐与河北民歌《小放牛》有什么关系?听完后,学生讨论回答。
B、第二段音乐:设问:这段音乐旋律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
你能听出唢呐在模仿二人一问一答的情景吗?
(还是第一段主题音乐,但是速度加快。有必要的话可再听一边)
C、第三段音乐
设问:这段音乐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情绪如何?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D、复听全曲:听完后师生交流听后感。
(二)欣赏《牧歌》
1、导入: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曲,听完后说说你的感受。(师:范唱民歌《牧歌》)
学生谈感受(曲调悠扬飘逸,低回婉转)
2、师:介绍这是一首内蒙古昭乌达盟民歌(学生用“LU”跟着老师唱《牧歌》曲调,唱时可以看书上的图形谱,再用竖笛吹一吹)
3、请小朋友们听一首由民歌《牧歌》为素材创作的小提琴曲《牧歌》。初听音乐。
问:民歌《牧歌》的曲调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后学生回答)
4、听乐曲
问:每遍的主题曲调出现时它的声区变化顺序是怎样的?哪边高?哪边题低?各遍表达了怎样的情景,你能想象出什么样的场景?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三)与《小放牛》对比欣赏,说说你的感受。提示:从题材、形式、风格等进行对比
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然后再回答。
教师进行总结、板书。
板书:题材形式风格
《小放牛》
《牧歌》
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经典案例篇3
教学内容:会唱歌曲《猜谜谣》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
2、能勇敢的担任领唱,与同学合作演唱歌曲。
3、关注生活中“有美感的声音”,从而增强孩子对自然界多种音响的好奇和兴趣。
教学难点:歌曲《猜谜谣》中衬词的演唱。
教学重点: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与同学合作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
师:今天老师想给大家来猜一个谜语:
两个角,抱着头。
上树顶,爬村头。
扁扁嘴,细长的脖。
坐着高,站着低。
在这个谜面中,每一句都可以猜一种动物。
(生根据谜面猜谜底,对说出不常见的动物答案的人给予肯定与表扬。)
师:同学们到底猜得对不对呢?听听歌曲是怎样回答的。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图片,听录音范唱、揭示谜底)
师:哦,原来每句谜面都有几种答案呢。
2、再次倾听歌曲,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问答式的对唱)
3、把歌词以儿歌的形式来朗读
(1)按歌曲的节奏齐读歌词(请学生根据小动物的习性特征来做一做动作)
(2)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朗读歌词(师问生答)
4、随琴演唱歌曲的歌谱。
5、教唱歌曲
(1)随琴填词唱
(2)“双簧式”的演唱练习
(3)解决难点(手势衬词的音高的把握)
(4)完整演唱
(5)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问一组答,后两句齐唱,并交换演唱内容。
(6)给予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请两人一组进行对唱,并让学生评价,如认为有不足的地方,就用自己的表演来纠正。
6、歌词创编
请小朋友分组讨论,给歌曲创编第三、四段歌词
(1)细尾巴,滑溜溜,不是泥鳅是小蛇
(2)尖尖嘴,长尾巴,不是母鸡是狐狸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猜谜谣》这首歌曲,小朋友的表现也真是活灵活现,让老师不禁要赞美你们真是一个个巧嘴巴!下节课,老师带你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夸张的艺术文化。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用清晰的咬字演唱歌曲《萧》。
2、能准确的唱出音符的音名和音高,并能用手势表现出来。
二、教学重难点:
用清晰的咬字演唱歌曲《萧》。
背唱歌曲,保持吐字、咬字的敏捷清晰。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琴
四、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寓教于乐】
(一)导入: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在歌曲中分组进行律动。
(二)认识乐器:萧,出示萧的图片,介绍萧的音色,特点、听萧演奏的乐曲。学生模仿萧演奏的姿势。
(三)模唱旋律:
1=C
2/45612|653|5232|1-|
U……
6135|63|5-|5-|
U……
要求:声音集中、圆润,体会吹萧时的感觉。
(四)学习歌曲:
1、教师有感情的范唱。
2、教师用母音U带唱一遍,学生观察教师演唱的表情。
3、用LU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4、师生接唱歌词。
5、演唱歌曲。
6、歌曲感情处理:声音明亮甜美,突出民歌的特点,又要连贯抒情,体现旋律的特点。第一二句要表现小宝宝得到一管萧的喜悦心情;第三四句要唱出小宝宝吹萧的认真劲儿;第五六句要表现小宝宝学会以后的高兴心情。
【编创活动】
1、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模仿萧声伴奏。
2、用自己能找到的音源伴奏。
3、师生评价:分组互相说说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完美结课】
总结下课,师生再见!
小学音乐优秀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体会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八分休止符的运用
2、附点音符的演唱。
三、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听过《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吗?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1、歌表演《春天在哪里》。
2、同学们,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春天是那样的美,到处是万紫千红,到处是花红柳绿,哪位同学能够用你的歌声来表现春天呢?
——让学生自由演唱。
3、刚才大家演唱了赞美春天的歌曲,还有哪些同学能够吟诵赞美春天的古诗呢?
【寓教于乐】(古诗文化)
1、刚才有位同学吟诵了《春晓》这首诗,你们看,唐朝诗人孟浩然多了不起,仅仅用了20个字就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这美妙的诗句吧!——师生共同诵读古诗。
提问: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师:大家说的太好了,面对这么美丽的春光,我们的诗人孟浩然不禁吟到:“春眠不觉晓,……”——师配乐朗诵。
2、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想听听吗?
(1)、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感受歌曲情绪。
(2)、出示歌单,老师做示范演唱。
3、老师逐句教唱。
4、老师唱词,学生唱la音。
5、轻声演唱歌词。
6、解决难点:
(1)歌曲的四个休止符处加上四个动作:听、听、看、摇头。
(2)最后一句,附点音符的运用。
7、再次轻声、有感情地演唱。
8、女生领唱,男声伴唱。
9、男生领唱,女生伴唱。
10、分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11、教师指挥完整演唱一遍。
【创造表现】(歌曲处理)
1、师分别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请学生仔细聆听后说一说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2、排练合唱《春晓》,用慢速和中速演唱歌曲。
3、表演节目——大合唱《春晓》。
【完美结课】
感谢全体同学,你们的歌声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节音乐课吧!
【教学反思】
本堂课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教学中紧紧围绕“春”为主题,从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说春天,唱春天的来引导学生探索和体验春天。上完课,我就有很多的感触。最大的感触是——不能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孩子都是聪明的,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勇敢、踊跃的表现自己,我也努力来创造一个民主的课堂。因为只有课堂上真正做到民主了,学生才会感觉到心理的安全,才会愿意由衷地和你配合。当然,这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不仅课堂中每个环节的设计要周密考虑,教学时还要善于调控好整个教学局面。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篇6
教学内容:
1、能用优美、动听的歌声演唱《小青蛙找家》的歌曲,在唱唱、动动无形中接受、ХХ∣ХХХ|的节奏。
2、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音乐游戏。
3、进行歌曲表演活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学唱歌曲《小青蛙找家》并创设情景让学生积极参加游戏活动。
2、启发学生对歌词进行表演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学生通过演唱和表演来感受小动物的可爱,从小培养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并进行游戏和节奏练习。
教学难点:
1、如何指导学生用准确的声音和动作来体现歌曲中的意境。
2、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进行节奏练习活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动物头饰、歌词卡片等。
教学年级:小学一年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跟着琴声师生互动、问好。)
二、新课导入。
师:今天我请来了许多的新朋友,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呀?
生:想。
师:那么我们就请他们出来吧!(课件展现动物的图片)
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鸭子、小鸡、山羊、小狗、小猫、青蛙)
他们都是怎样给大家打招呼的呀?(模仿动物的叫声)
三、学习新歌《小青蛙找家》
1、故事《小青蛙找家》引入,课件动画展示。
2、提问:怎样帮助小青蛙找家?
3、播放歌曲,聆听《小青蛙找家》。
4、歌词卡片展示,学唱歌曲。
5、课件出示节奏谱,指导学生接节奏谱读歌词。
6、练习歌曲中的节奏。
7、采用听唱法跟琴学唱歌词。
8、歌曲练习。
四、音乐游戏《小青蛙找家》。
师:因为我们送小青蛙到它的妈妈身边,青蛙妈妈为了感谢我们,特地让小青蛙来请小朋友去它家参加宴会,但是要求要学会青蛙跳,才能去参加。
1、全班学习青蛙跳,随着音乐一起跳舞。
2、展示青蛙头饰,请表现好的同学上来表演。
3、分组表演,比赛看谁跳得最快、最远。让全体学生都到教室中央来随音乐一起动作,唱跳跳,呱呱时把自己的座位当作家来进行表演。
五、结束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一定要爱护小动物,让它们在大自然的家中快乐地生活。小动物跟小朋友们出来玩,它们的妈妈在家会着急的,我们一起带小动物们回家吧。在歌声中学生走出教室。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要求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节奏,我采用故事的情景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并联合舞蹈让学生能边唱边跳进行表演,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对音乐课产生兴趣。总体达到了教学目标,但是在很多细节上还是没有处理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小学音乐教案篇7
教学理念:
本教案设计以音乐新课程标准为根据;以审美为核心,教师以情感为切入口,教学注重情感的交流与体验;以兴趣为动力,打破以钢琴为主要伴奏器乐的传统,给音乐伴奏注入新血液,新元素;突出强调“以学生为本”,面对全体学生,重视实践与鼓励创编,人人动手搞创编,为歌曲伴奏,鼓注重个性发展,以个人形式进行表演唱,其中更是包括的学科的综合,突出了学生的本位,强调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基本理念。
教学内容:
《乡间的小路》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带气息的歌唱和头声。
2、技能目标:尝试头声的练习和带气息的歌唱,学唱《乡间的小路》。学会看指挥歌唱。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多元文化,走进八十年代台湾校园歌曲,并充满喜爱之情。
教学用具:
课件,打击乐,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情境练声中训练呼吸音高
师:听着美妙的音乐感觉不错,如果在一个有晚霞的傍晚,走在乡间的`小路更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同学们细想一下,如果是你离开喧闹的城市,来到了乡间的小路上,会看到些什么,有什么感觉?生:晚霞,晚风,小草,漂亮的野花师:让我们来吻一吻小草的清香吧。
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吸气和呼气。(师示范,生一起做,深吸一口气慢慢呼出来)师:在你的左脚边有一朵漂亮的野花,我们来吻一吻。
师:在你的右前方还有一朵更漂亮的小花,我们再来吻一吻。
生:吻花。
师:同学们,唱歌需要有气息的支撑,没有气息的唱歌,声音会显得非常的苍白无力。而带气息唱歌,就要有正确的呼吸。吸的要深,呼的要慢而均匀。
师:让我们带上气息来唱一唱这条练声曲吧。
3ˇ|2——||lululu
二、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
师合钢琴伴奏范唱《乡间的小路》。
设置疑问:“歌曲所表达的内容?情绪如何?”提问:“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生回答)
师总结:“同学们找的非常对!共三个部分,一三部分旋律相同。”A段悠闲自在;B段激情飞扬。
2、视唱曲谱。
(学生边划节拍边视唱曲谱、老师钢琴轻弹旋律)
3、跟琴学唱歌曲。
(要求:轻松富有弹性的声音和高位置演唱——结尾句处理(渐弱))
师:感觉同学们都有点专业水平了,当我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定会感觉很亲切,令你思绪万千。有一段歌词写得很好,恰当的表达了当时的心境。我们来读一下。
笑。意写在脸上|哼一曲乡居小唱|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多。少落寞惆怅|都。随晚风飘散|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按节奏念歌词。
师:同学们笑意写在脸上了吗?眉毛上扬一点,位置再高一点。(示范)
师:走在这么美的小路上有多少烦恼和不开心都让它随着晚风飘去吧。同学们这段歌词美不美?想唱唱吗?
生:跟琴哼唱一下。(加和弦唱唱)
4、加入打击乐器。
除了可以用手击拍,我们也可以加入一些打击乐器。(尝试第一部分加入响板、第二部分加入三角铁、碰铃,学生练一练。)
5、歌曲处理。
师:“同学们,《乡间的小路》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生回答)
师:“是呀,《乡间的小路》唱的是一幅牧归图。它向我们描绘了浪漫,惬意的夕阳景象。那么运用怎样的演唱形式才能生动地表现出来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学生讨论:领唱、齐唱、独唱、合唱(轮唱))
师:“同学们说的都可以,那么第一部分就用领唱的形式,谁来领唱呢?”
小组合作:一位学生领唱第一部分,四位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中响板找三位学生、碰铃一位学生),一组学生伴奏型拍手伴奏;第二部分请学生齐唱(其中三角铁和碰铃各找三位学生);第三部分,两组学生用打击乐伴奏,其余的边演唱歌曲边伴奏型伴奏。注意歌曲演唱的顺序。
三、课堂延伸中了解多元文化
1、师:这首歌的作者是谁呀?生:叶佳修
教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叶佳修吧。(课件出示叶佳修的简介)我们前面学习了叶佳修的那一首歌曲?生:外婆的澎湖湾教师:一起来演唱一遍?
2、教师:现在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小村之恋》,齐读课题首先老师给介绍一下这部作品......
A、教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作品,请同学们说出反映了什么内容?学生:恋乡
B、教师:我们再来听一遍,可以轻声跟唱
C、教师:我们听听歌曲分了几个乐段?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地方吗?学生回答。
D、教师:我们再来跟唱一遍,表达一下恋乡的情绪,到间奏的独白处,我们自己用语言即兴表达。
3、教师:古往今来,有很多人用唯美的文字描写着自己美丽的家乡,现在我们来欣赏一首诗歌:阿紫的诗歌《故乡》
四、小结:
现在好些美丽的乡间正在遭受破坏,污染。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大自然的义务。请同学们宣传环保,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和家园!
小学音乐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根据歌曲内容表演响应的动作。
2.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
学会演唱歌曲,根据歌曲内容表演响应的动作。
教学准备:
1.带领幼儿到小学参观。
2.音乐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你们认为当一名小学生应该怎样?
--教师总结幼儿的发言,引出歌曲内容。
二、学唱歌曲。
--教师范唱歌曲,并结合歌曲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幼儿跟唱并模仿。
--分句学唱第一段。
--整体学唱第二段,幼儿在教师带领下,用跟唱形式整体学唱第二段,边唱边结合歌曲内容做相应动作。
三、演唱歌曲。
--播放歌曲录音,幼儿跟音乐整体演唱这首歌。
小学音乐教案篇9
【教材分析】
歌曲《萤火虫》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歌曲,3/4拍,F宫调式。歌曲的第一、第二句采用了旋律的变化重复,乐曲中多次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形象地描绘了萤火虫晶莹可爱的形象。其中第二乐句做了下移五度的变化,更加把萤火虫轻盈飞舞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第三、第四乐句在节奏上作了舒展与紧缩的对比,表达了孩子们天真的语言和对萤火虫的亲切情感。
【教学目标】
聆听伊能静演唱的歌曲《萤火虫》,学唱歌曲《萤火虫》,初步感受歌曲优美深情的情绪,体会萤火虫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能用天真、亲切的情感演唱歌曲《萤火虫》,较好地把握歌曲中八分休止符的节奏。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萤火虫》,较贴切地表现出八分休止符的效果。
【教学难点】
初步唱好歌中八分休止符的节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音响、歌谱
【教学过程】
1、聆听伊能静演唱的歌曲《萤火虫》
设计意图:
此教学内容以聆听感受为主,调动起情绪从而为学唱歌曲《萤火虫》做铺垫。
提问:
小朋友,听到过这首歌吗?这是台湾歌星伊能静演唱的歌曲《萤火虫》
歌名
演唱形式
情绪
演唱者
《萤火虫》
女生独唱
优美抒情
伊能静
2、边播放《萤火虫》,边按表格逐一讨论填写
3、用lu或者la哼唱《萤火虫》片段
4、师生一起跟音乐做飞的律动
小结:刚才老师已从你们的歌声中感受到了乐曲特点。今天我还带来了另外一首歌曲《萤火虫》,你们听一听和刚才欣赏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学唱歌曲《萤火虫》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主要为熟悉旋律,感知歌曲情绪,通过聆听、演唱、律动等方法学习歌曲《萤火虫》,引发学唱歌曲的欲望。
1、聆听歌曲《萤火虫》
1)初听歌曲(教师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提问:与刚才欣赏的歌曲《萤火虫》相比,这首歌曲有何不同?(情绪天真活泼)
2)复听歌曲,带领学生拍击,感受三拍子特点
歌名
拍号
情绪
《萤火虫》
3/4
天真、活泼
3)用lu跟钢琴哼唱
4)师生对唱方法视唱字母谱,唱准曲调
2、学唱歌曲《萤火虫》
1)用轻巧的声音念歌词
2)出示多媒体,学生跟师画旋律线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主要为指导学生演唱第一、第二乐句,唱好八分音符的节奏
要求:边哼唱第一、第二边跟音乐画旋律线
老师:萤火虫隐隐约约地出现了,渐渐飞近了
(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范唱、指导)
3)跟钢琴歌唱
形式:(1)师生对唱
(2)小组对唱
要求:每次演唱完,老师要给予评价或者学生自我评价
4)完整练唱歌曲
方法:全班齐唱;分组生唱;个别唱。每遍之后都需根据学生习练情况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
5)歌曲处理
A.配套音乐CD演唱
B.即兴边歌边舞
课后小结
音乐是无限的,它可以给你带来各种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在歌曲《萤火虫》中感受到了天真、活泼的情绪,知道了萤火虫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高贵品质,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去享受更多的旋律体会互相帮助的快乐吧,谢谢大家!
课后随笔:
我精心设计了本节课的教案,在课上,我从欣赏导入,引领学生进入音乐氛围,在新授中,学生能跟着老师学会新歌,萤火虫深深吸引了学生,学生们很有兴趣。由于这首歌较难唱好,学生学新歌的时间还可以加长一些,课程时间安排上还要再合理些。
小学音乐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听赏乐曲《单簧管波尔卡》,知道波尔卡这种乐曲的体裁及风格特点。
2、能随乐进行动作与体态、打击乐器等参与表现,体验乐曲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3、了解、认识单簧管这种乐器,能随乐模仿演奏参与。
教学重难点
1、听赏乐曲《单簧管波尔卡》,能随乐进行动作与体态的参与表现,体验乐曲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2、能随乐用自己的方式与他人合作进行动作与体态的参与表现。
教学过程
一、听赏导入
1、播放乐曲《闲聊波尔卡》片段,随乐参与体态律动。
2、播放乐曲《铁匠波尔卡》片段,随乐参与画图谱。活动:总结音乐情绪,揭示乐曲名称。师:从这些乐曲的名称你发现了什么?生:。.。课件总结:波尔卡的基本音乐情绪:欢快地、活泼的、有趣地、诙谐幽默地。
二、介绍“波尔卡”
师:你们知道音乐名《波尔卡》中,“波尔卡”是什么吗?大家看一看就知道了。
生:。.。师小结:波尔卡最初是欧洲的一种舞蹈形式。这种舞蹈是19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轻快活泼的男女对舞,舞蹈速度快舞步小,而且舞者常会以圆圈的队形进行表演。而这种舞蹈的音乐也被称为称为“波尔卡”。后来有很多伟大的音乐家,喜欢这种活泼欢快的音乐风格,用“波尔卡”这种音乐体裁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
三、听赏乐曲《单簧管波尔卡》
师:听过这么多好听的波尔卡音乐片段之后,我们该怎样记住一首好听的波尔卡音乐呢?接下来,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聆听老师最喜欢的一首《波尔卡》乐曲,学习完之后,也许你会掌握好听赏音乐的好方法。
1、初听全曲。带问题聆听:你能记住音乐中的某一个片段吗?生:。.。
2、听第一主题旋律。
①随乐律动。
②随乐选择不同的方式参与律动。
③师生随乐参与律动接龙。
3、复听全曲。师:当你听到第一主题旋律出现时,请你做踏步拍手的律动,听到不熟悉的旋律时,请你随乐点点头。
4、听第2、3主题旋律。
①当你听到长音或者舒展的音乐时候,请你和老师一块用一个舒展而优美的动作来表示。
②当你听到长音或者舒展的音乐时候,请你自己用一个舒展而优美的动作来表现音乐。
③随琴哼唱第三主题旋律。
5、复听主题1旋律。师:这段音乐与刚刚听到的哪一段音乐相同?请你用动作参与体验。生:。.。
6、再听全曲。
①随图谱画一画。师:看同学们表现得这么带劲,动作做得这么好,老师也想来表现一下,请你跟着老师画一画音乐图谱。
②请一学生随音乐在黑板上指挥音乐图谱,其余学生参与体态律动。
7、打击乐器参与随乐演奏。(三角铁、铃鼓、响板)师:小乐器也想加入到小朋友的表演当中,请大家拿出你的乐器,看看它有几种演奏方式?老师播放音乐,请你尝试即兴随乐敲一敲。活动:师指导每组小乐器的演奏方式。
①、随音乐即兴演奏:生评价:你觉得刚才我们演奏的效果怎样?师评价:我们应当和谐的参与演奏,要仔细聆听音乐,要随音乐进行演奏,力度要稍微弱一点。
②、组建小乐队:活动:老师当指挥,指导学生用打击乐器进行短音、长音的演奏。学生随指挥的手势参与演奏。
四、介绍乐曲名
1、师:如果要你给这首好听的音乐取个名,你会取什么名?课件:()波尔卡生:。.。
2、师揭示曲名,介绍演奏乐器。(单簧管)波尔卡,因为这首音乐非常欢快好听,人们又取名为《欢乐波尔卡》。单簧管又叫黑管,是西洋木管组的一种乐器。
3、模仿演奏姿势参与表现。活动:播放音乐主题1旋律,学生随乐参与演奏姿势的模仿。
五、拓展与延伸
师生随乐曲参与集体舞表现全曲。
六、结束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欢快好听的音乐波尔卡,这都是作曲家根据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一些音乐元素创作出来的。由此,我们也明白了,音乐其实离我们一点也不遥远,就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去尽情的享受音乐的美妙吧!
小学音乐唱歌课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大胆自信地参与歌曲的演唱,并准确表达音乐中的情感。
2、学生能初步处理音乐作品,并且能够恰当的利用歌曲表达人的思想感情。
3、学生能够对他人的演唱进行客观的评价。
4、学生能基本熟悉一个升号调的首调唱名位置。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创新手段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并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2、通过对歌曲的理解自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又来到了我们共同唱歌跳舞的欢乐时光!首先让我们跳起来,动起来,一起放松心情好吗?师生共同表演舞蹈《青春舞曲》。
2、采访客人:
1)今天教室里来了很多客人,请同学们问一下他们都是什么民族的?
2)介绍教师的民族:汉族
3、欣赏FLASH影片《家乡》。
三、实践体验、学唱歌曲《甜甜的大家园》
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也蕴育了各具风格特色的民族歌曲。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倾听一首歌曲。
2、初听歌曲。
3、提问
4、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歌曲《甜甜的大家园》
5、再次感受,当你闭上眼睛倾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脑海中会浮现什么画面?
6、让我们来一同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再次欣赏歌曲。(课件)
7、看到美丽的景色,老师都忍不住想唱歌了,你们欢迎吗?教师范唱。
8、自学请为歌曲分段,每段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感情来演唱?
9、分组合作学习
一组用“嗒”伴唱;一组主唱;一组用自制道具伴奏;一组用舞蹈表演。
四、歌曲创新改编,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1、提问:我们的家乡是哪里?你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那么就让我们做一次“小小作词家”,把这首歌改编成《美丽的大家园》
2、学生朗读自编的歌词。
3、随音乐热情的演唱《美丽的大家园》
小学音乐课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桔梗谣》,感受歌曲的美。
2、能用歌唱、律动、乐器等多种形式表演《桔梗谣》,生动地表现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
学习重点:
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桔梗谣》,感受歌曲的美。
学习难点:
学生对歌曲的艺术处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钢琴、旋律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大长今》主题歌(同时CAI出示长今图片)。
2、导入
提问:
1)听到这首熟悉的歌曲,谁来说说它是哪部电视剧的歌曲?《大长今》
2)小结:老师也是《大长今》的忠实观众,始终被长今聪明、勤劳、坚强不息的个性深深吸引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朝鲜,看看长今是生活在怎样一个民族里!
3、介绍朝鲜(CAI出示朝鲜风光组图)
⑴、位于中国东北吉林省的东部的朝鲜族自治州是一个风光秀丽的的地方,生活在长白山脚下的朝鲜人民勤劳、朴实、勇敢坚强。朝鲜族妇女善于在头上顶着东西走路,如盛满水的瓦瓮、装有衣物的包袱等,都用头顶着,不但不会掉下来,而且还能走得很快。
⑵、介绍朝鲜服饰:
朝鲜族素有"白衣民族"之称,不论男女老幼皆喜欢穿素净的衣衫,显示出清静朴素的特征。
二、感受音乐《桔梗谣》
1、导入:朝鲜不仅风光秀美,它的音乐更美。小朋友想听么?
2、初听,用划拍感受歌曲的节拍,教师用脚步动作提醒学生。讨论:歌曲是几拍子的?(三拍子)
3、讨论:学生用不同的节奏拍手来表现三拍子的强弱,教师选择相应节奏板书,进行两声部合作。
4、再听,熟悉音乐。
A师:音乐中用乐器来表现三拍子,细听:伴奏乐器有哪两种?(长鼓)
B讨论后随即介绍“朝鲜长鼓”。
C再听音乐为歌曲伴奏,指名两生分别用“鼓和铃鼓”带领大家伴奏。
D老师神秘地提要求:"你们能用吸气和呼气来表现三拍子吗?"(组织学生练习:第一拍为强"吸",略带耸肩动作,后两拍为弱"呼",肩略放。)
E在《桔梗谣》伴奏音乐声中,师生进行"吸呼"律动。
5、学习朝语"道拉基",并和着《桔梗谣》旋律哼唱和律动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朝鲜民歌,曲名叫《桔梗谣》。桔梗,它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每年春天,朝鲜妇女都会结伴上山挖桔梗。(出示“桔梗”图片)桔梗,用朝鲜语说叫“道拉基”。
6、难点解决
师:"快看,我找到了一棵多好的桔梗呀!"(教师范唱难点句)333︱3323|5565|1||道拉基道拉基道拉基道拉基333-3|232165|616|5--||白白的道拉基道拉基。
(教师引导学生用高兴的情绪演唱这一句,纠导错误的唱法"白白的"。)
7、完整地用欢快的情绪演唱,并再次律动。
三、新歌教学
1、聆听范唱
"又是一年春来到,勤劳善良的朝鲜姑娘们准备上山挖桔梗啦!让我们也跟着瞧瞧去……"
2、了解歌词内容
"你看到今年山上是怎样的情形?"
3、讨论得出:歌曲讲的就是春天,桔梗开满山野的时候人们上山采挖的情景。
4、学唱歌词
A用说悄悄话状态有节奏地跟读歌词。
B听琴轻声跟唱。
C学生演唱,教师纠错。
D完整准确演唱。
E再听,唱出三拍子的强弱。
F再听范唱,体会一下挖桔梗时的心情。
G感情处理:用怎样的声音表现这种劳动的场面。
H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I指导学生试着用朝鲜语“道拉基”来演唱歌曲,加入伴奏乐器。
5、欣赏朝鲜语原版的演唱录音。
6、欣赏朝鲜舞蹈《桔梗谣》,并学跳几个简单动作。(机动)
四、课堂拓展,人文知识介绍
朝鲜不仅是“歌舞之乡”,还是一个“体育之乡”“美食之乡”,希望小朋友们长大以后能有机会到朝鲜去旅游。
小学音乐教案篇13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黄河颂的小学音乐教案,我们来看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认读、理解、识记、运用本课词语。
3、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知识;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状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在朗诵中想象、感受黄河的气势和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去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为朗诵打好基础。
2、采取听、读、诵、背等灵活多样的朗诵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3、在讨论交流,品味质疑探究中,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并献身于祖国。
2、树立对母亲河的忧患意识,行动起来,拯救母亲河。
◆教学步骤:
一、引入,激发: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指哪条河?
学生回答后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图》:
让学生找出黄河的地理位置,并说说你对母亲河——黄河知多少?
(提示:可从河长、流经省份、流域面积及人口、历史文化等方面回答)
学生回答后屏幕显示相关资料,并让学生齐读:
黄河仅次于长江,是中国第二大河,干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绥远、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份,成“几”字形,向东注入渤海,沿途汇集了30多条主要支流和无数溪川,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有肥原沃土,物产丰富,山川壮丽,居民几占中国总人口四分之一,耕地则约占全国四成,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观看屏幕显示图片,了解黄河与华夏文明的关系:
蓝田人头像;仰韶文化中的器皿;殷墟发掘的甲骨文;秦始皇兵马俑:《清明上河
图》等图片,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教师顺势导入课题:
既然我们的母亲河如此之伟大,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满怀激情地歌颂她吧!
二、板书课题《黄河颂》,并对作者、作品、创作背景作简介:
大屏幕显示图像及文字:
1、词作者——光未然:诗人和文学评论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1936年在武汉发表歌词《五月的鲜花》,谱曲后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广泛传唱。1939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在延安首次上演。这是我国近代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我国近代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园区道路拆除专项施工方案(3篇)
- 2025年河南省职教高考《语文》核心考点必刷必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梧州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科学仪器行业市场机会与发展动向
- 中班主题教学设计活动方案五篇
- 美国技术转让合同
- 智慧养老的趋势与应用
- 消毒服务合同范文
- 2025年山西国际能源集团限公司所属企业招聘43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随堂测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外研版(三起)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1 Animal friends Get ready start up 课件
-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铜矿隐蔽致灾普查治理工作计划
- 《民航安全检查(安检技能实操)》课件-第一章 民航安全检查员职业道德
- DB34T4826-2024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 腰麻课件教学课件
-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预案
- 2024年甘肃省高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