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新教材)第二单元《五石之瓠》知识点清单*五石之瓠五石①之瓠②《庄子》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③我大瓠之种,我树④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种植,之成而实⑤五石。以盛水浆,长成的葫芦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⑥也。剖之以为瓢,可是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自己的容量。把它剖开作为瓢,则瓠落⑦无所容。非不呺然⑧大也,却因宽大而没有什么可盛受的东西。葫芦并非内中不够空虚而宽大,吾为其无用而掊⑨之。”庄子曰:“夫子固⑩拙于我因为它没有用处就击破了它。”庄子说:“你确实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用大 矣。宋人有善为不龟 手之药不善于发挥事物的‘大’的功用。宋国有一个善于调制防止手冻裂的药物者,世世以洴澼 为事。客闻之,的人,他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位客人听说了这件事,请买其方 百金。聚族而谋之曰:请求用百金买下他的药方。他聚集全家人一起商量这件事说:‘我世世为洴澼纟光,不过数金。今一朝而‘我们世世代代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以鬻 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 吴王。将药方卖得百金,就把药方卖给他吧。’客人得到药方,用它来取悦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 。冬,与越人水战,越人发兵侵吴,吴王派他率军迎战。冬天,吴军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人,裂 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 也,大败越军,吴王分割土地封赏他。能防止手冻裂的药方是一样的,或 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纟光,有人用它来获得封地,有人却只能用它从事漂洗丝絮的职业,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这是使用方法的不同。如今你有能容纳五石的东西的大葫芦,何不虑 以为大樽 而浮乎江湖,为什么不用绳结缀把它制成大樽,缚在身上,在江湖之上浮游,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却担忧葫芦太宽大而没有什么可盛受的东西呢?则夫子犹有蓬之心 也夫!”看来你还存有不通达的见识啊!”①石: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②瓠(hù):葫芦。③贻(yí):赠送。④树:种植。⑤实:容纳,填塞。⑥举:泛指拿起,举起。⑦瓠(huò)落:宽大空廓的样子。⑧呺(xiāo)然: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⑨掊(pǒu):击破。⑩固:确实。11拙于用大: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不善于发挥事物的“大”的功用。12龟(jūn):同“皲”,皮肤冻裂。13洴(píng)澼(pì)纟光(kuàng):漂洗丝絮。洴澼,漂洗。纟光,同“纩”,丝绵絮。14方:药方。15鬻(yù):卖。16说:同“悦”,取悦。17将(jiàng):率领。18裂:分割,割裂。19一:相同,一样。20或:代词,有人。21虑:用绳结缀。22樽:盛酒器。这是说大瓠像大樽,缚于身,可使人漂浮渡水。23蓬之心:比喻不通达的见识。段解
惠子举“大瓠之种”的事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庄子举“不龟手之药”的事例,意在说明自己的学说大有用处,只是惠子不能通晓而已。评点赏析惠子先用“实五石”极言葫芦之大,接着又说它因为太大而无实际用处,说明了“大而无用”的道理。巨大的葫芦,在惠子眼里一无用处,这说明惠子是从实用主义角度来认识“大瓠”的作用的。庄子直截了当地予以反驳,指出惠子“拙于用大”。庄子讲述“不龟手之药”的故事,论证何为“拙于用大”。庄子将“善为不龟手之药”但“世世以洴澼纟光为事”的“宋人”与将药方献于吴王并最终被“裂地而封”的“客”进行对比,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有力地回击了惠子。庄子认为眼界开阔、见识通达的人,才能不局限于一时一地的有限之用,才能“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达到逍遥之境。庄子超越世俗经验的束缚,指出“五石之瓠”的特殊价值,很显然庄子已经达到了一种逍遥的境界。一、重点剖析1.惠子和庄子分别是如何对待“大瓠”的?“宋人”和“客”分别是如何对待“不龟手之药”的?“宋人”和惠子有何相同点?“客”和庄子有何相同点及不同点?答案:惠子用“大瓠”盛水浆、做瓢,都失败了,于是把“大瓠”击破;庄子“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宋人”凭借“不龟手之药”“世世为洴澼纟光”,最终“鬻技百金”;
“客”凭借“不龟手之药”取悦吴王,最终“大败越人”,被吴王“裂地而封”。“宋人”和惠子只看到事物的小利,看不到其“大用”。“客”和庄子都能看到事物的“大用”,发挥事物的最大价值。但是“客”的眼光再高,也只是追求事物的功利价值;而庄子“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则超越了功利价值,追求的是精神的自由。显然庄子和“客”是有境界高下之分的。2.对庄子和惠子的大瓠之争应如何理解?答案:庄子和惠子对“大瓠”之用的不同观点蕴含着对“有用”和“无用”的认识。庄子指出问题的根本不是其大而无用,而是人不善于使用,他认为思考问题时不要被惯性思维所束缚,必须超然物外,游于忘我之境,认为大小皆“有用”。而惠子则是基于对现实的认知,看到的是世俗的小利,局限于惯性的理解而有所困惑,认为大瓠“无用”。3.选文中,惠子和庄子分别是怎样的形象?答案:①惠子有才能,强调实用主义,但是容易流于斤斤计较,过多地受到外界与内心的束缚。②庄子放旷豁达,顺随自然,不拘于外物,主张物我合一。4.如何理解本文的寓意?答案:选文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讲了一“大”一“小”两个故事。“大故事”是“五石之瓠”的故事,“小故事”是“不龟手之药”的故事。“小故事”的寓意可理解为:同一事物,用法不同,价值不同。因此,要善于转换视角,发现和发挥事物的最大价值。在“大故事”中,庄子则运用了“小故事”中蕴含的方法论,借讲述如何处置“五石之瓠”,说明了“无用之用”才是“大用”的道家哲学。二、写法赏析1.善用寓言,寓哲理于离奇的想象和形象的描写之中惠子讲“大瓠之种”的故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奇幻无比,形象逼真。庄子讲“不龟手之药”的故事,意在证明自己的学说大有用处,只是惠子不能通晓;奇巧有趣,寓意鲜明。作者借助“五石之瓠”和“不龟手之药”这两则故事,说明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深刻地阐明了“有用”与“无用”可以相互转化的哲理,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引发人们的思考。2.犀利明快的议论,鲜明的情感态度《庄子》作为一部哲学著作,虽然大抵为寓言,但其中也不乏一些批判现实的议论。这些议论往往言辞犀利而又切中肯綮,鲜明地表达了庄子的情感态度。如选文中针对惠子的狭隘之见,庄子直言“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对惠子“大而无用”的观点进行了有力的反击;在文末,庄子又说“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批评惠子,认为他见识不通达。三、思维提升你喜欢“实用派”的惠子,还是“逍遥派”的庄子?请结合实际生活经验阐明理由。观点一我喜欢“实用派”的惠子。将“实用”作为评价事物价值的标准,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符合经济原则,也能更好地满足当下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观点二
我喜欢“逍遥派”的庄子。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在社会中却弥漫着一股“浮躁之风”,不少人抱有急功近利的心态,恨不得做什么事都立竿见影,长此以往,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而庄子的逍遥观,主张抛却事事皆功利的想法,重视对美的欣赏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不失为疗治“过度功利”的一剂良药。整合探究任务一
探究老子、庄子思想观念及言说风格的异同。探究1众所周知,老子和庄子是道家的两大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一脉相承而又有所不
同。请结合课文内容并查阅相关资料,比较他们思想的异同并探究形成差异的原因。比较老子庄子异思想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不同本于治国安邦之志。其思想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主要是社会之人,关注的是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从社会治理角度出发,老子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强调“虚心”。老子提出“自然”之“道”,主要是供“王”者效法的。老子的“无为”思想可以看成治国之术。本于修己治身之志。庄子思想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个体之人,其所热切关注的主要是个人的“治身”问题,他的理论实际上大都是阐明其修身处世之哲学的。庄子的“无为”思想则可看成治身之术。人生之道不同引导人民回归真诚朴质的生活状态与心境。主张知足不争、致虚守静、清静淡泊、返璞归真,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无为”境界。追求个人精神的自由和超脱,认为要真正做到自由,就必须做到“无己”“无功”“无名”。逍遥的境界是庄子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也是一种在理想、理智的基础上,通过精神修养克服对死亡的恐惧,超脱世间的纷扰,消融哀乐之情,进而形成的安宁恬静的内心境界。同都以“道”为思想核心,认为“道”是万物的本原,是万物的主宰,它先天地而生,无形无象,有情有信,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强调内心的虚静和澄明,主张排除外界的干扰和束缚,抛弃自身的欲望,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形成差异的原因:个人原因历史背景老子曾任史官,这个身份使他关注和思考现实政治,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希望以自身努力使社会重新回到“无为而治”的理想状态。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世,历经周王室内部的权力之争、诸侯争霸后归隐民间,既目睹了奴隶和平民的艰难生活,又饱尝人间辛酸,面对统治者的“有为”而提出为政要“无为”。庄子生性孤傲,崇尚自由,不为物役,不慕功名,曾拒绝楚威王的厚币相聘,一生过着贫苦的隐居生活。生活在杀伐不断、群雄并起的战国中期,其所接触的社会现实远比老子所接触的惨烈。他对混乱的政治局面相当失望,因而不再关心政治,而转向对自我心灵的重视。在他看来,唯有转化心灵才能真正实现对混乱不堪的现实的超越,于是他更关注人类自我精神的完善和人的内在精神对外在社会现实的超越。探究2阅读《<老子>四章》《五石之瓠》,说说两篇课文在说理方式上的不同和在语言风格上的异同。《<老子>四章》《五石之瓠》说理方式的不同善于汲取生活经验,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概括出抽象的道理;直接发表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善于运用寓言故事,把哲学思想寄托在丰富
奇特的想象和对话中,留给读者去体悟。语言风格异朴实无华,精警凝练,排偶押韵,具有诗性的音韵美。汪洋恣肆,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形成一种自然流畅、瑰丽华美、摇曳多姿的语言风格。同都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任务二
探究儒家、道家主要思想观念和处世态度的不同,思考儒道互补之于中国国民性的意义。探究1在当下,儒道互补的文化格局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基调。查阅相关研究资料,结合阅读经历和生活体验,思考儒道两家的思想为什么能够互补。答案:(1)阳刚与阴柔的互补。儒家学说具有阳刚特征,而道家学说则具有阴柔特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儒家所主张的人生态度。孔子赞扬“刚毅”,曾参提倡“弘毅”,都是襟怀坦荡、刚强有为的表现。这种阳刚进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成为中国人的主要思想。道家则倡导清心寡欲、见素抱朴,主张无知、无为、无欲、不争,它贵柔、守雌、主静,认为应纯任自然,泯灭主体能力,用“以柔克刚”的办法制胜。道家思想成为失意士人的典型思想,引导他们通过对恬淡生活的追求来自娱,保持品节。(2)进取与退守的互补。儒家的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入世的。孔子念念不忘的是“克己复礼”“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了实现人生理想,成为志士仁人,须“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儒家为人处世的准则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即时时事事处处以实践伦理道德为指归。孟子坚信人能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能尽心、知性、知天,他用自己的学说影响君主,使仁政学说泽被天下。宋代理学家更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标榜,将强烈的主体意识渗透于社会生活之中。道家则主张“齐是非”“齐万物”“游乎尘垢之外”,要做超脱人世的圣人、神人、真人。他们感受到了现实生活对人的种种束缚,但又不敢也无力更不愿去改变其退守的人生态度。在人生失意之后,最合适的居处便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显而易见,儒道可以互为补充,
成为进退取守皆可从容对待、保持心理平衡的调节剂。(3)群体与个体的互补。儒家重视人际关系的协调,希望通过实现“仁”以保持群体的和谐统一,维护群体的利益。所谓“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即为了维护集体利益而不惜抑制个人欲望,乃至牺牲个人生命。道家则与之相反。道家看重的是个人生命的存在和对人性的维护。他们抨击君主,鄙弃物欲,诋毁文明,为的是实现个体价值,保持独立人格。他们不仅没有国家观念,也没有宗法家族观念,反而以国家、家族为累,要摆脱其对人性的束缚。要而言之,在人际关系的思维框架中,儒家看重整体,道家钟情个体,旨趣迥异却又互补。(4)肯定与否定的互补。儒道两家的思维方式亦迥异。儒家是用肯定的方法来认识现实社会和人生价值并追求自己的理想;道家则是用否定的方法,通过对现实社会种种罪恶的揭露和对人生诸多烦恼的排遣来保守自身,抒发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儒家肯定人类社会是向前发展的,肯定立德、立功、立言是不朽的事业。他们贬斥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提倡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道家是从与儒家对应的另一极来寻求安身立命之道的。他们的思维方式,可以概括为“以反求正”。他们知雄守雌,主静贵柔,主张以退为进。老子说:“正言若反。”这是老子对自己思维模式的总结式发言。他的思维模式就是从相反的方面、否定的方面、负的方面来表达他所要肯定的。综合上述几个方面可以看出,作为中国文化两大主流的儒、道思想,在诸多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火锅底料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电子用高纯气体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纳迪克酸酐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湖南省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招录考试试题【答案】
- 自我生长构建逻辑连贯的学习过程
- 绘本阅读对重度智力障碍儿童沟通行为影响的深度探究
- 2025年全国精准扶贫知识竞赛考试试题(100题)【答案】
- 2025年渔业捕捞养殖机械项目发展计划
- 歌颂祖国演讲稿范文4篇
- 矿区无计划停电应急预案
- 2022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 机动车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三坐标检测报告样本
- 焊条烘烤操作规程
- 急性胰腺炎护理常规课件
- 2022海南省财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读后续写美好品德类代表劳动价值的车篮子讲义-高三英语二轮复习
- 《三国的世界》解说词 第一集 01
- 生物化学(护理专业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黄石市阳新县法院系统书记员招聘考试真题
- 涉诈风险账户审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