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筝中的秦筝_第1页
论古筝中的秦筝_第2页
论古筝中的秦筝_第3页
论古筝中的秦筝_第4页
论古筝中的秦筝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古筝中的秦筝

明清时期是中国的传统民族乐器,属于弦乐器家族。古筝艺术与古典诗词同步,吸收了我国民族文化营养,形成了“筝诗相伴”的态势。从诗人笔下咏诵和描写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窥见古筝所具有的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一“一”要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筝之所以称为“古筝”,顾名思义,它是一件历史十分悠久的古老乐器。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古筝就已在秦国十分流行,而且在乐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秦地筝的影响很大,所以后人仍习惯将筝称为“秦筝”。如“城中轻薄子,知妾解秦筝(崔国辅《襄阳曲二首》)”“端居正无绪,那复发秦筝(张九龄《听筝》)”“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白居易《邓舫张彻落第诗》)”“虚室有秦筝,筝新月复清(王湾《观筝》)”。杜佑在《通典》中说:“筝,秦声也”,所以也有将古筝称为“秦声”的。如“凄断泣秦声,秦声怀旧里(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之问》)”“秦声楚调怨无穷,陇水胡笳咽复通(顾况《筝》)”“万松亭下清风满,秦声一曲此时闻(刘禹锡《伤秦姝行》)”“楚艳为门阀,秦声是女工(白居易《筝》)”。在隋唐五代时期,由于筝技与筝艺的发展,人们对筝的称呼也日趋繁复。在诗人笔下,古筝不仅是一件传统的弹拨乐器,更是一件制作精美的工艺品。有些古筝用钿装饰外表,所以古筝又称“钿筝”。“钿”是把金属宝石等镶嵌在器物上作装饰,如宝钿、螺钿、金钿、翠钿等,如“出帘仍有钿筝随,见罢翻令恨识迟(卢纶《宴席赋得姚美人后筝歌》)”“宝铠尘昏鸾影在,钿筝弦断雁行稀(温庭筠《和友人悼亡》”“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燕子双飞去(冯延巳《蝶恋花》)”“马上凝情忆旧游,照花淹竹小溪流,钿筝罗幕玉搔头(张泌《浣溪沙》)”;“选匠装金镫,推钱买钿筝(张祜《少年行》)”。用宝石镶于筝表作装饰的称“宝筝”或“玉筝”,如“宝筝钿剥阴尘覆,锦帐看消画烛幽(廖融《退宫妓》)”“银烛坐隅听子夜,宝筝筵上起春风(李绅《忆被牛相留醉州中时无他宾牛公夜出真珠辈数人》)”“一春离恨懒调弦,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晏几道《虞美人》)”“宝筝横塞雁,怨笛《落江梅》(张泌《碧户》)”“明月照人哭,开帘弹玉筝(常建《高楼夜弹筝》)”“月移珠殿晓,风滞玉筝秋(许诨《宿开元寺楼》)”“玉筝弹未彻,凤髻黄钗脱(冯延已《菩萨蛮》)”“尘掩玉筝弦柱,画堂空(冯延已《虞美人》)”。还第三,我们应重视陕北人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才能有开阔的眼光与开放的思想,才能在用于接纳新事物的同时不盲从。落后的经济与偏远的地理位置使陕北地区在全国范围内属于教育较落后地区。在这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到来之际,陕北人民应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开拓视野,勇于创新,为陕北文化的发扬与传承作出贡献,为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参考文献:有在筝表面镶嵌玳瑁的,称玳瑁筝,如“玉梳钿朵香胶解,尽日风吹玳瑁筝”(元稹《六年春遣怀八首》)“玳瑁秦筝里,声声怨离别(宋家娘子《秦筝怨》)”。也有用金、银作装饰的,称为“金筝”或“银筝”,如“台前却坐推金筝,不语思量梦中事(崔珏《美人尝茶行》)”“殿阶龙旆日,漏阁金筝风(元稹《生春二十首》)”“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夜曲》)”“宝屋粘花絮,银筝覆网罗(李元《绿墀怨》)”“长安二月花满城,插花女儿弹银筝(刘禹锡《伤秦姝行》)”“腻香红玉茜罗轻,深院晚堂人静,理银筝(毛熙震《南歌子》)”“轻打银筝坠燕泥,断丝高悬画楼西(孙光宪《浣溪沙》)”“回鸾转凤意自娇,银筝锦瑟声相调(戴叔伦《白苧词》)”。我们从这些诗词中可以窥得古筝的制作工艺和品种的改进过程。古筝在战国时期,其形制与“筑”相似,是从一种竹制五弦乐器衍变而来。东汉应劭《风俗演义》云:“筝,五弦,筑身也”。汉代发展为与“瑟”形制基本相同的两件乐器,它们的区别是瑟多为二十三弦、二十五弦,而战国时期的古筝雏形为五弦。随着音乐的发展,五弦筝的表现力已不能满足演奏的实际需要,经过长期的改造,到秦汉发展为十二弦筝,唐宋发展为十三弦筝,明代发展至十四、五弦筝,清代才出现了十六弦筝。这在古典诗词中也有反映,如“十二三弦共五音,每声如截远人心(薛能《京中客舍筝》)”“二五指中勾塞雁,十三弦上啭春莺(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妓二首》)”“就中十三弦最妙,应宫出入年方少(吴融《李周弹筝歌》)”“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白居易《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一声卢女十三弦,早嫁城西好少年(徐凝《乐府新诗》)”“开国遗音乐府传,白翎飞上十三弦(杨维桢《元宫词》)”“三五夜花前月明,十四弦指上风生(《金元散曲》)”“泬然一声震龙拨,一十四弦喑一抹(张宪《白翎雀》)”“欲将十五弦,弹与蛟龙听(张以宁《峨眉亭》)”等等。二《深咏深咏诗》古筝的制作主要取材梧桐木,这在古诗词中也有反映,如“罗袖飘郦拂雕桐,促柱高涨散轻宫,迎歌度舞遏归风(沈约《秦筝曲》)”。筝柱多为象牙、紫檀、红木等材料,朱湾的《筝柱子》是一首专咏筝柱的诗:“散木今何幸,良工不弃捐。力微惭一柱,材薄仰群弦。且喜声相应,宁辞迹屡迁。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筝柱位置错落有致,排列如一字大雁飞行,因此,在古典诗词中,筝柱又称“雁柱”,如“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欧阳修《生查子》)”“帘拂鱼钩动,筝推雁柱偏(路德延《小儿诗》)”“琴轸方愁雁柱亏,墐泥已塞狗窦缺(赵翼《邵松阿落齿更生走笔奉贺》)”。用美玉制作的筝柱称“玉柱”或“琼柱”,如“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沈约《咏筝》)”“筝翻禁曲觉声难,玉柱皆非旧处安1.侯爱平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建立和发展[j]。山东省农业和科学院学报,2003,22.杨毅。《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一体化》[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1年33.孙雷,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融合[j]内蒙古农业和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24.董坤: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融合[j]5.“春夜交叉,夜以死”为由(王涯《宫词》)”“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晏几道《菩萨蛮》)”“玉柱泠泠对寒雪,清商怨徵声何切(杨巨源《雪中听筝》)”“琼柱动金丝,秦声发赵曲(梁元帝《和弹筝人》)”“银簧调脆管,琼柱拨清弦(晏殊《拂霓裳》)”。筝柱也有因装饰特征而称“金粟柱”“玫瑰柱”和“凤凰柱”的,如“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李端《听筝》)”“金粟柱”指柱上饰有金星一样的花纹;“雁促玫瑰柱,莺喧锦锈筵(王廷陈《闻筝》)”“玫瑰柱”即以玫瑰花纹作装饰;“双筝手语凤凰柱,弹得新声奉恩主(杨维桢《春夜乐》)”“凤凰柱”即以凤凰花纹作装饰。同古代其他弹拨乐器一样,古筝一般都用丝弦,但也有用鹍鸡筋做弦的。如“朗朗鹍鸡弦,华堂夜多思(刘禹锡《冬夜宴何中李相公中堂命筝歌送酒》)”“弦张鹍转急,柱促雁相求(朱曰藩《筝》)”“锦筝银甲响鹍弦,勾引春声上绮筵(唐彦谦《无题十首》)”。其实使用鹍弦,并非始于唐代,早在南北朝时即已有“鹍弦”的记载。刘孝绰《鸟夜啼》诗云:“鹍弦且辍弄,鹤操暂停徽”;阴铿《侯司空宅咏妓》诗云:“佳人遍绮席,妙曲动鹍弦”。不过古筝用得最多的还是丝弦,大多会染成朱红色,因此古典诗词中也称古筝为“朱弦”或“红弦”,如“夜风生碧柱,春水咽红弦(张祜《筝》)”“紫袖红弦月明中,自弹自感暗低容(白居易《夜筝》)”“朱弦一一声不同,玉柱连连影相似(王諲《夜坐看搊筝》)”;“微收皓婉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卢纶《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玉楼清唱倚朱弦,余韵入疏烟(晏几道《喜迁莺》)”“钿筝曾醉西楼,朱弦玉指凉州(晏几道《清平乐》)”。除了称“朱弦”和“红弦”的外,也有称“翠弦”的,也就是染成绿色的弦,如“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张祜《听筝》)”。为了便于辨认弦序,古筝也有将丝弦染成五颜六色的,称“五色弦”,如“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岑参《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古筝最初用弹筝人指甲弹奏,后来出于保护真甲免受磨损,增大筝弦音量和力度,追求韵味和音色的完美,采用假甲。早在汉魏时期,用于相和歌伴奏的筝就多用骨甲代指,弹起来铮铮作响。南北朝时期,梁代《梁书·羊侃传》中有如下记载:“有弹筝人陆太喜,著鹿角爪,长七寸。”因为象牙甲软硬适中,富有弹性,又有很强的韧性,发出的声音亮而不燥,筝人常使用象牙制的指甲,如“象牙指拨十三弦,宛转繁音哀且急(张昱《白翎雀歌》)”。在唐代,假甲备受弹筝人的喜爱,多使用金属制成的指甲,称为“银甲”,如“银甲弹筝用,金鱼换酒来(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李商隐《无题二首》)”“侍儿掩泣收银甲,鹦鹉不言愁玉笼(刘禹锡《伤秦姝行》)”“银甲弹冰五十弦,海门风急雁行偏(萨都刺《赠弹筝者》)”。三“深水”参与了舞,成为“清”、“正”古典诗词中反映出来的古筝演奏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古筝独奏,如“山公能饮酒,居士好弹筝(孟浩然《张七及辛大见寻南亭醉作》)”;有的是搊筝,与琵琶相似,是单用手指拨弄弹奏的一种演奏方式,如王湾《观筝》、王諲《夜坐看搊筝》。二是为歌舞伴奏,《史记·李斯谏逐客书》记载了当时筝、缶等为歌伴奏的情况:“夫击瓮,扣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筝有时是为声乐伴奏的,如“佳人娇和曲,豪客醉弹筝(乔梦符《一枝花》)”“欢日尚少,戚日苦多。何以忘忧,弹筝酒歌(汉乐府《善哉行》)”。筝有时是为歌舞伴奏的,如“秦筝奏,凌波舞(刘过《满江红》)”“一曲清歌酒一锺,舞裙摇曳石榴红,宝筝弦矗冰蚕缕,珠箔香飘水麝风(陈允平《思佳客》)”“楚竹惊鸾,秦筝起雁。萦舞袖,急转罗荐,云回一曲,更轻栊檀板,香柱远,同祝寿期无限(晏殊《殢人娇》)”。三是与其它乐器合奏。筝和瑟本是同类乐器,差异不大,音色相近,因而筝与瑟常常合奏,如“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曹植《箜篌引》)”“化工重入丹青手,云筝锦瑟争为寿(徐去非《卷珠帘》)”“珍膳杂遝,充溢圆方。笙磬既设,筝瑟俱张、悲歌历响,咀嚼清商(曹植《元会诗》)”。筝与笛合奏是一种常用的演奏形式,悠扬的笛声和清澈的筝音合在一起更加悦耳动听,如“悲弦激新声,长笛吐清气(曹操《善哉行》)”;“娇童为我歌,哀响跨筝笛(韩愈《感春》)”“西风急,一行征雁,数声横笛(王千秋《忆秦娥》)”“一洗筝笛耳,歌舞粲筵间(仲并《水调歌头》)”“聊洗净,笛筝耳(刘克庄《贺新郎》)”“龙须将笛绕,雁字入筝飞(范成大《临江仙》)”。筝与琵琶合奏的形式也较为流行,如“可怜锦瑟筝琵琶,玉台清酒就君家(崔颢《渭城少年行》)”“宝押绣帘斜,莺燕谁家,银筝初试合琵琶(李莱老《浪淘沙》)”“檀槽摐急斜金雁,彩袖翩跹亸翠翘(严仁《鹧鹄天》)”。筝与箫、笙合奏的也较多,如“君王去后行人绝,萧筝不响歌喉咽(程长文《铜雀台怨》)”“玉箫改调筝移柱,催换红罗锈舞筵(王建《宫词》)”“笙引簧频暖,筝催柱数移(白居易《杨柳枝二十韵》)”“罗窗晓月透花明,靘瑶笙,按瑶筝(周密《江城子》)”。从这些诗词中,不仅能看出古筝的多种演奏形式,也能看出古筝在各种乐器中的重要地位。四苦虾之悲叹情绪或许是由于古筝最初流行于战乱纷飞的战国时期的缘故,或许是出于古筝本身的原因,或许是弹筝人生活在社会底层,筝乐往往寄托了老百姓的流离失所、生死离别的愁苦,听来使人凄婉哀怨。如“莫听西秦奏,筝筝有剩哀(李峤《筝》)”“座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李远《赠筝妓伍卿》)”“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萧纲《弹筝》)”“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柳中庸《听筝》)”“莫愁私地爱王昌,夜夜筝声怨隔墙(元稹《筝》)”“钿蝉金雁今零落,一曲伊州泪万行(温庭筠《弹筝人》)”。所以古筝又有“哀筝”和“哀弦”之称,如“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苏轼《江城子》)”“不听哀筝二十年,忽逢纤指弄鸣弦(欧阳修《李留后家闻筝》)”“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晏几道《菩萨蛮》)”“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崖(李商隐《无题四首》)”“轻幌长无道,哀筝不出门(李商隐《哀筝》)”“多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