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_第1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_第2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_第3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_第4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D(D项曲解文意,从“恐后世或名臣为没西域”和“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的表述中,才能得出“汉人视玉门关为家国分界”这一结论。)2.B(文章引用唐彦谦和李白的诗句并不是为了证明边关地理位置的重要。)3.C(A项张冠李戴,“开放的国家制度”错,文中是“开放的国家社会格局”“包括过所制度在内的国家制度限制”;B项以偏概全,原文是说“长期在塞外驻守或是从军入幕不得志之人……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思乡怨忿之情”,而非“唐代文人将士们”。D项无中生有,“早已失去其地理位置……等象征”错,原文是说“作为戍边之所的代表……是物质与人文界限的共有载体。”)(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4.B(虽然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上涨,但从数值上看,新能源汽车销量依然占汽车销量很少的部分,并未成为我国汽车行业的主流。)5.D(A项无中生有,“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逐年上升,传统燃油汽车市场日趋饱和”,只能意味着在很长时间内两种车是共存的,但无法看出“传统燃油汽车即将被新能源汽车取代”;B项混淆了“已然”和“未然”,文中说“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望促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普及应用,突破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续航短、充电难的瓶颈”;C项曲解文意,文中说超薄型中置线圈方案“带来了一系列的优化效果”,并非彻底解决了问题。)6.①减少对财政补贴的依赖,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提高创新能力,解决瓶颈问题;②继续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③产品布局多元化,完善充电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体验。(6分;每点2分,立足于企业,三个要点分别侧重于“技术和创新”“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完善充电设施”,意思对即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7.C(“通过化用两个成语”理解有误,“一木穿石”可以说是挖掘“水滴石穿”的内涵而化用,但“相濡以沫”仅为类比,没有化用。)8.(1)照应前文,点明了作者造访这片原始林的缘由;开启下文,作者开始对原始林进行探寻;(2)与文章第⑦段的遥相呼应,呼吁人们尊重自然,保护森林,深化主旨;(3)指出身处现代文明的人类寻找原始林的意义所在,表达了作者对原始自然的崇仰;(4)在叙事、写景、抒情中加入议论,引导读者思考,使文章富有理趣。(共6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9.①语言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半山一道歪歪斜斜的激流,跌跌撞撞地碰着那些大大小小、圆圆滚滚的石头”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激流撞击河中石头的形态;“小潭,碧绿如镜,清澈照人”运用比喻,写出小潭清澈平静、十分可爱。(回答其他修辞如对偶等亦可,此处写出两种修辞并分别举出一个例子即可。)②音韵美。大量使用叠词,如“远远近近”“层层叠叠”“朦朦胧胧”等,增强韵律感;大量使用整句(或整散结合),句式灵活,如“无路、无名、无文”三句,“雨打树叶”四句等,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叠词和整句各举一例即可。)③描写优美纯净的意象。第三段主要描写的意象是一沟如漂亮弧线般的溪流,围绕着溪流,又写了远山、树林、细雨以及形态各异的石头,勾勒了一幅清新优美的山涧溪流图,表达了作者对原始林中小溪的喜爱之情。(答借景抒情亦可。)(共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答运用清新优美、生动形象的语言并分析也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10.C(伯升召李轶等诸豪杰计议曰:“王莽暴虐,百姓分崩。今枯旱连年,兵革并起。此亦天亡之时,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也。”众皆然之。)11.A(古代的十二时辰是以地支名称记时。)12.C(根据原文“百姓日有降者,众至十余万”可知,“每天归顺的百姓达十多万人”错。)13.(1)王莽向来就听说过伯升的威名,(现在)大为震动恐惧,用食邑五万户、黄金十万斤和上公的爵位来悬赏索取伯升的人头。[共5分;关键词“素(向来、平素)”“购(悬赏、重金购买)”和特殊句式“购伯升邑五万户、黄金十万斤,位上公(介词结构后置)”各1分;句子大意2分。](2)仓促之间就自行尊立为天子,就会成为天下人攻击的靶子,使后来者能够趁我们疲惫(攻击我们),这不是好的计策。[共5分;关键词“遽(就)”“准的(攻击的靶子)”“敝(疲惫)”各1分;句子大意2分。]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③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4.B(“今皇”并不“神武”,并不主张北伐,诗人以周宣王比孝宗,实际上是对孝宗的激励、期待;“谁赋”不仅对当朝将帅寄予希望,也隐然以仲山甫等人自比,表明自己愿为国效命的热情。)15.①《书愤》尾联用典明志,既抨击现实中南宋朝廷重臣多苟且偷安,竟无一人能像诸葛亮那样倡言北伐恢复中原,又以诸葛亮自况,表达自己渴望北征复国、建立功业的决心。②本诗尾联借景抒情(或以景结情),通过写当时尚在金人占领区的永昌陵上荒草芊芊、无人打理来痛斥朝臣误国,不能收复失地。(如答本诗尾联运用象征手法,以汴京、洛阳大地回春、雪消草长象征着大宋国运可以通过北伐重新获得生机,表明诗人鼓励君臣高扬斗志、恢复国家统一的期望亦可。)(共6分;每点3分,点明手法1分,情感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2)覆压三百余里廊腰缦回(3)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6分;每写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C(A项“第一部”定语位置不当;B项“一方面”关联词语位置不当;D项“顶着……的压力”不合逻辑。)18.D(过情之誉:指超出实际,名不副实的的赞美。不虞之誉:指没有意料到的赞扬。等量齐观:指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比肩齐声: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不可思议:佛教指思想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境界。现指不可想象,难以理解。不可名状:无法用言语形容。千锤百炼: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也比喻对诗文等做多次的精细修改。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19.C(从陈述对象一致的角度,排除A项、B项,“资金缺乏,无从借鉴”和“很多困难”不是并列关系,排除D项。)20.答案示例:名称:天中书院喜欢理由:“天中”意为天地中央,中原有天地之中之称,郑州居于中原腹地;明朝时郑州就有天中书院,享誉中原,莘莘学子聚集于此,书声琅琅,书香弥漫。取名“天中书房”,既暗合了郑州的地理位置,又富有历史感和文化意蕴。(共5分;名称1分,理由或阐释4分;要求名称及阐释能够体现郑州悠久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积极向上的城市时代精神及阅读的文化内涵。)21.答案示例:①唐朝晚期,时局动荡,杜牧借《阿房宫赋》希望皇帝不要贪图享乐,劳民伤财。②北宋初年,宋辽对峙,苏洵借《六国论》希望统治者不要妥协投降,以贿赂求苟安。(共6分;每句3分,能点明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1分,指出作品的现实借鉴意义2分,意思对即可。)四、写作(60分)22.(1)评分原则:实事求是,从考场实际情况出发;公平公正,对每一位考生负责。高二学生的学作水平,应在高一下学期掌握议论文写作基本技巧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并逐渐掌握议论文“发展等级”的写作要领。高二上学期写作重在考查学生是否熟练掌握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如横向、纵向展开议论、辩证分析、反驳等,并在写作中着力于“发展等级”的某一方面,如深刻、充实、新颖、有文采等。因而学生的文章符合写作要求,观点阐述恰当、科学,论证思路清晰,分析问题辩证,并在“发展等级”某一方面有亮点,即可视为达到本学期写作的基本要求。阅卷老师不必苛求学生论述语言的简洁度和内容的深刻度,但要坚决打击华而不实、空洞无物的“文艺腔”写作,议论文写作不以辞藻华丽取胜而以“说理”见长。另外,阅卷老师也不应只看作文卷面,而应重视文章内容,触摸学生字里行间的写作思维展开过程,做到公平、公正,对每一位考生负责;严格按照作文的分档给分,在阅卷过程中发现学生写作的共性问题并思考改进策略,真正做到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2)评分等级:采用分项与分类结合的打分方式。此次高二作文评卷采取分项(内容项、表达项、特征项各占20分)打分,为了便于操作,采用分项与分类结合的打分形式,一类卷48分以上,二类卷41—47分,三类卷31—40分,四类卷21—30分,五类卷20分以下。建议以二类中43分切入打分。

一等(20—16分)二等(15—11分)三等(10—6分)四等(5—0分)基础等级内容20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主题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表达20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基本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发展等级特征20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较深刻较丰富较有文采较有创意略显深刻略显丰富略显文采略显创意个别语句有深意个别例子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个别地方有深意(3)参考立意:①⑤/①②⑤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当代青年风雨兼程、开拓进取;②③取得成功,就需要有远大志向,有大格局、有担当;④⑥做事情要不忘初心,专心致志,才能取得成功;②⑤面对艰难险阻,要弘扬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①②④当代青年富有活力,更要勇于担当、做好当下。注意:只有文章与材料内容完全无关,属另起炉灶的,或立意与材料内容相反的,才在四类及以下打分。(4)个案处理:①缺少标题扣2分。②400字以上800字以下的完篇作文,可根据评分标准正常打分,每少50字扣1分;不足400字的作文,在五类内打分。③错别字每一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5分为止;标点符号错误较多的酌情扣分,最高扣2分。④确认抄袭、套作的,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⑤议论文文体模糊不明,视为四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言素养较差者,视为五类卷。⑥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等“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30分;凡思想情感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10分。特别提醒:老师应本着为学生每一分负责的态度评改作文,做到评分准确、客观,不要只看作文题目或草草浏览就判分。有的学生虽然作文题目不醒目、不恰当,但在行文过程中是围绕材料展开论述的;有的学生虽然字迹不够美观(特别潦草、字迹难辨的除外),但作文内容还不错。所以,评卷老师一定要认真看完整篇作文,否则容易误判。附文言文参考译文齐武王刘演字伯升,是光武弟刘秀的长兄。自从王莽篡夺了汉室以后,他常愤愤不平,怀抱着恢复汉室社稷的想法,不从事家中固定产业,不惜倾尽家产,结交天下英雄豪杰。王莽末年,盗贼群起,南方尤为严重。伯升召集李轶等诸位豪杰商议说:“王莽的政治残暴狠毒,百姓分崩离析。现在又连年干旱,战乱四起。这也是上天将要灭亡王莽之时,复兴高祖的帝业,使万世安定的良机。”于是伯升自己率领舂陵子弟,与王莽前队甄阜、梁丘赐交战,被杀死和溺死的有两万多人。三天后的辰时,又与王莽的严尤、陈茂在育阳城相遇,经过战斗,大败敌军,斩杀三千余人。伯升于是包围了宛城。王莽向来就听说过伯升的威名,(现在)大为震动恐惧,用食邑五万户、黄金十万斤和上公的爵位来悬赏索取伯升的性命。自从甄阜、梁丘赐被杀死以后,百姓每天都有人来归顺,多至十多万人。众将聚集在一起,讨论立刘氏宗族的人为天子来顺从民望,豪杰们都归心于伯升。但是新市、平林的将帅们喜欢放纵,害怕伯升威严明察而喜爱圣公刘玄的懦弱,就事先共同策划立圣公,然后派骑兵召伯升来,把拥立刘玄的意见告诉他。伯升说:“现在赤眉军人众多达几十万,听说南阳已立刘姓宗室,恐怕赤眉再立刘氏为天子,如果是这样,一定会发生自相争斗。再说首先起兵打出帝号的,很少有能如愿以偿的。舂陵离宛城只有三百里,也不能说现在就已大功告成。仓促之间就自行尊立为天子,就会成为天下人攻击的靶子,使后来者能够趁我们疲惫(攻击我们),这不是好的计策。现在暂时用称王来号令天下。”各位将领大多说好。圣公刘玄即位之后,任命伯升为大司徒,封汉信侯。因为这件事豪杰们感到失望,很多人不信服。平林起义军攻新野,不能攻下。新野县令登上城楼说:“只要得到司徒刘公一个信物,愿意先投降。”等伯升的大军赶到,新野县令立即开门投降。五月,伯升攻克宛城。六月,光武帝打败王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