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家争鸣-高三复习第一页,共32页。高三历史选考复习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页第二页,共32页。第二页第三页,共32页。明“方向”1.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2.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3.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第三页第四页,共32页。
1.孔子——追求礼乐的一生公元前551年十五岁三十岁五十多岁六十八岁出生于鲁国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春秋时期)立志学习礼乐回到鲁国,整理文化典籍,删修《春秋》,献身文化教育事业融会贯通“六经”,开始收徒讲学(开创私学)任鲁国中都宰,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后官至司寇善“整理”第四页第五页,共32页。
2.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观政治观宇宙观教育观文化贡献提出了“仁”、“礼”、“中庸”的学说。(核心思想)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为政以德”,注重政治与人事编订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五经”:
《诗》、《书》、《礼》、《易》和《春秋》(《乐》“六经”),树立了继往开来的里程碑,《论语》成为儒家经典。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开创私学,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和言传身教,从“六艺”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善“整理”第五页第六页,共32页。2.孟子——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善“整理”与孔子思想的关系主张继承孔子的学说发挥孔子的思想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仁、义、礼、智,大丈夫……发挥“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君轻民贵”成为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3.荀子——战国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1)“稷下学宫”担任“祭酒”;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2)天人关系:“天行有常”;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3)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第六页第七页,共32页。善“整理”代表人物思想主张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庄子1.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世界观),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的方法(方法论);2.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蕴涵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消极悲观的态度“道”是世界最高的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主张“齐物”“逍遥”论4.道家代表人物——老庄第七页第八页,共32页。(2016.4)2.有学者援引“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而无不治也”以总结汉初统治思想。据此判断,汉初统治者吸收了先秦时期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 D.儒家思想B第八页第九页,共32页。善“整理”5.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1)将“法”“术”“势”糅合为一,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2)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3)“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6.墨家创始人——墨翟(1)主旨“兼相爱、交相利”;(2)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贯穿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3)刻苦俭朴、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第九页第十页,共32页。(2018.4)2.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A.民贵君轻的主张
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C.克己复礼的思想
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B第十页第十一页,共32页。1.百家争鸣“百家”泛指数量多;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他们相互争辩,相互学习,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析“概念”第十一页第十二页,共32页。(2017.11)2.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有思想家针对“百家异说”局面,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其观点旨在表达A.倡导独立思考精神B.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C.吸收各家思想精华D.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C第十二页第十三页,共32页。孔子说“仁者爱人”,包含着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狭义:周礼广义:总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2.仁析“概念”3.礼第十三页第十四页,共32页。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仁”是内在的修养;“礼”是外在的规范。请思考:“仁”和“礼”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具备“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遵守“礼”的规范,才能更好地践行“仁”的品德。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第十四页第十五页,共32页。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仁义礼智析“概念”4.道德规范第十五页第十六页,共32页。5.民本与民主民本:“民为邦本”、“立君为民”1.思想上:重民、爱民;2.经济上:利民、富民;3.政治上:安民、济民;4.文化上:救民、育民;民主:1.权力属于大多数人;2.自由原则;相同点:两者都认为民是国家的基础和根本,都重视民生、民用问题;析“概念”第十六页第十七页,共32页。不同点:1.经济基础不同:民本思想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民主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2.与专制关系不同:民本与专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民主与专制是对立的。3.内涵不同:民本是一种道德诉求,重在对君主和官吏的品德培养和人格塑造;民主是一种权力诉求,旨在限制和约束政府权力,重在国家制度的建设,它的核心是主权在民。4.民本与人治相联系,民主与法治相统一第十七页第十八页,共32页。思考:春秋以来到近代中国人对“民本”思想的发展1.孔子:德治;2.孟子:君轻民贵;3.墨子:兼爱;4.董仲舒:德政;5.唐太宗:存百姓;6.明末清初思想家:工商皆本;7.孙中山:民生主义;第十八页第十九页,共32页。(2016.10)3.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C.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B第十九页第二十页,共32页。析“概念”6.齐物万物没有界限和差别的
7.“中庸”、“克己复礼”
、
“德治”、礼乐文明、“有教无类”、“六经”、“仁政”、稷下学宫、“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道”、“无为”、“逍遥”、“弱者道之用”、小国寡民、“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兼相爱,交相利”、私学、“成人”、“成君子”……第二十页第二十一页,共32页。(2010)12.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A.孔子B.墨子C.普罗塔戈拉D.亚里士多德(2011)12.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2013)12.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①孔子 ②韩非 ③朱熹④亚里士多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010)1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A.不以人助天B.制天命而用之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第二十一页第二十二页,共32页。(2015.10)33.【加试题】读史阅世,提升历史学科素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谈教育者,示可不知孔子。其收徒讲学,传承礼乐文化,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影响至深且远。汉兴,选用儒学之士,设立太学,由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隋唐以降,实行科举,“社会孤寒之士,亦得平地拔起,厕身仕宦。”岁月如歌,回顾历朝选士之路,漫步于故宫保和殿,谁能想到这里曾是儒生向往的“天子堂”!
——据《中国政治史大纲》、《历史·选修》整理(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收徒讲学”与西汉“设立太学”办学性质的不同,概括孔子的教育目标。说明保和殿成为儒生向往的“天子堂”的原因。(6分)目标:培养学生“成人”,培养“君子”。第二十二页第二十三页,共32页。(2017.11)33.【加试题】学习历史,贵在知识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二“线性文化遗产”是近年来世界文化遗产关注的新领域,北京中轴线无疑是“线性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就“中轴线”而言,有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中轴线”表现了“择中”的观念,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②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颐和园的轴线分析,人们发现在与紫禁城尺度大体相同的皇家御苑中也有类似的轴线处理。——据唐晓峰《城市历史地理探索》等整理(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对“择中”观念下的儒家思想核心内涵予以阐释。侧重分析②,请结合所学就“皇家御苑”颐和园的中轴线布局予以说明。(4分。只作选择不作分析说明者,不得分)侧重分析①,中庸思想、恰到好处;和而不同:完美事物的构成,有赖于多种因素,特别是对立因素的统一和和谐。第二十三页第二十四页,共32页。孔子孟子荀子时期同仁的思想民本思想异人性论爱人以德治民性相近仁政仁义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性善论性恶论春秋战国中期战国末期1.孔子、孟子、荀子重“比较”第二十四页第二十五页,共32页。2.孔子与老子在思想上的差别(1)政治方面:孔子主张“仁”,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以德治国”;老子主张“无为而治”。(2)哲学方面:孔子思想缺乏哲学思辨,他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强调关注现实社会;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3)侧重点方面:孔子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视伦理道德;老子更加侧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研究。重“比较”第二十五页第二十六页,共32页。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何怀宏《世袭社会》(1)据材料一概括从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治国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春秋时期面对这种变化,老子和孔子的治国理念有什么不同?(2分)变化:从“以礼治国”到“以法治国”开始形成。(2分)
不同:老子:无为而治;孔子:以德治国。(2分)第二十六页第二十七页,共32页。诸子百家思想中相互对立的观点重“比较”第二十七页第二十八页,共32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员工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平台设立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中国橱窗式百叶片换气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05月辽宁中国工商银行辽宁分行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中国挡粮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关于车辆主动悬架稳定性控制系统研究》
- 《芝麻油质量安全(苯并芘)关键控制技术及生产工艺研究》
- 2024年厂区校园护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EVA保温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六位带表排插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武汉市汉南区中医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2025年“三基”培训计划
-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教案
- 住房公积金稽核审计工作方案例文(4篇)
- Unit 2 My Schoolbag ALets talk(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山东省青岛实验高中2025届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物理人教版2024版八年级上册6.2密度课件03
- 2024-2030年中国光纤传感器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铁路设备售后服务方案
- 2023年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道路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行政执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