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分香蕉9篇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分香蕉1教学目标: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教学重点: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及自制课件学具准备:香蕉图片12张,小棒1袋。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同学们你们家里来过客人吗?通常你用什么来招待客人呢?你们真是热情、懂礼貌的好孩子。你们知道吗,今天,智慧老人家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既不是淘气和笑笑,也不是机灵狗,而是两只可爱的小猴子。智慧老人拿出又大又长的香蕉给他们当午餐,看一看有多少根香蕉?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要把12根香蕉分给2只小猴子,怎样分才公平呢?(平均分)谁能说一下什么是平均分?智慧老人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忙分香蕉,你们愿意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香蕉”。二、问题情境活动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1、请你用学具代替香蕉分一分。2、谁来说说你分的结果?3、如果我们都没有学具可怎么办?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方法,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吗?4、你真了不起。大家知道吗,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屏显:12÷2)÷叫什么名字?除号长什么模样啊?(中间有一横,上面有一个小圆点,下面也有一个小圆点,大小一样,对得很整齐。领学生读2遍——“除号”)5、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12是表示什么?这2又表示什么?“12”是平均分的香蕉的总数,写在了除号的前边。“2”是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边。瞧瞧,我们的除法算式站得多整齐呀。它就能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你知道,这个除法算式该怎样读吗?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分香蕉2一、说教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本课“分香蕉”之前教材创设了三个“分一分”的实践活动,通过“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运用具体的操作活动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深刻地体验到平均分的意义。本课主要是在前面丰富体验的基础上,经历“平均分”具体操作的数学化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与应用价值。从学生熟悉的“分香蕉”的活动引出除法算式,并把它与“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获得对除法意义的初步理解。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这就是把直观操作符号化、数学化,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意义的过程。教学目标: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教学重难点: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二、说教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本课学习内容的特点,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主动投入地学习。1、提供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结合“分香蕉”的情境,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除法算式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精心为学生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特别是引导学生思考、寻找和发现除法与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是实实在在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与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体会到学数学是有用的,我们学的是有用的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多给学生创造进行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多观察。数学虽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得出结论,但除法算式的抽象概括,可以让学生观察图片、寻找信息来加深理解,因为已经有了前面3节课的平均分的操作活动,所以这节课以观察为主。让学生多思考。除法算式的提出与抽象,算是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算式表示的意义都需要学生多思考。让学生多说。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要求学生应当把对数学语言的掌握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要训练学生多说。我认为,课堂上学生的说,比“做”更有意义。“说”是大脑思维内容的具体再现,学生能既清楚又有条理的解题步骤地说除法算式得意义,对应的平均分的过程说出来,才说明学生真正地理解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质疑、设问可讨论,问题怎样解决可讨论。通过讨论,学生间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交流进而共同提高的效果。此外,教学中让学生多练习、多提问、多板演等都可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提高学习的效率。三、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课件出示情境主题图)师:你们瞧,这两只小猴皱着眉头正在发愁呢!猜猜它们是为什么事发愁?(学生自由猜一下)对,它们为分面前的香蕉发愁。猴哥哥和猴弟弟谁也不肯吃亏,想分的公平一些,你们说怎么分才好呢?——引出平均分(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比较熟悉的分一分的情境,符合学生帮助别人的心理,学生很容易进入问题的情境中。)(二)操作探究。平均分12根香蕉。1、分一分:(1)用12根小棒代替香蕉平均分成2份,请你分一分。(2)你能用一句简单的话把刚才分的过程和结果说一说吗?(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3)抽象除法算式:像这样“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你知道怎么写吗?板书:12÷2=6(根)这个算式你会读吗?(指名读)分别提问:12、2、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多次平均分的操作经验,所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请学生用小棒摆独立解决:12根香蕉平均分分成2份,每份几根?有了正确的答案后,由教师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是考虑到第一次出现除法算式,由教师出示规范的写法,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学生的记忆会比较深刻。对于算式中每个数的意义的解读是非常重要的,能促进学生对具体平均分的过程及结果与抽象除法算式的联系的理解,也就是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有了现实的依托。只有解释清楚除法算式中每个数的意义才算是理解了除法的意义。所以应该重点让学生解释表达。)2、如果又来了一只猴子,你怎么把这些香蕉平均分呢?分的过程和结果又怎么说呢?独立分——同桌互相说。你会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吗?板书:12÷3=4(根)分别提问:12、3、4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自由地说一说(设计意图:在前面的环节中,由教师抽象出除法算式,并给了学生解释理解的空间,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初步建立了解决类似平均分问题的模型,接着继续独立解决: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并让学生尝试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说一说它表示的实际意义,结合具体情境描述除法算式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第二次平均分之后就让学生尝试写除法算式,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对模型进一步的建立与巩固。)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除法算式中各个部分也有自己的名字,谁能来当小老师说一说?(板书)4、你还会把这12根香蕉平均分成几份?独立分——轻轻说——用除法算式表示全班交流(板书)(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对平均分用相应的除法算式表示这个模型的更进一步巩固。在这个过程中有无声的操作,有有声的语言,有动笔的练习,可以说,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把平均分的具体操作与抽象的除法算式进行了很充分的联接,对于除法意义的理解会比较扎实到位。)(三)闯关游戏师:你们帮小猴解决了烦恼,他们非常感谢你们呢!想邀请你们和它们一起去闯智力关,你们愿意去吗?1、看图列式(课件)。2、说一说,分一分。(看课件说,在练习纸上分一分)3、看算式,分一分。(四)课堂总结: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机动)排座位:马上就要召开校运动会了,准备邀请18位二年级的家长来观看,校长把安排座位的工作交给我们班去完成,你认为这怎么排比较合适?说说你的理由。(设计意图:这是对模型解释应用的过程,有正向的看平均分图列相应除法算式的练习,有逆向的看算式进行平均分的圈一圈的练习,在正向和逆向的思维碰撞中对于除法运算的意义将达到更深刻的理解与应用。)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分香蕉3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38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过程性目标: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及自制课件(authorware)。学具准备:香蕉图片12张,小棒1袋。教学过程:一、新课前交流。(1分钟)教师:今天呀,老师要和大家一块儿来逛逛,快乐的数学乐园。里边有好玩的、好看的、当然还有好吃的。有很多水果,你能告诉老师,你最喜爱吃什么呀?学生:(3名学生回答)二、新授课。“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1分钟)1、分2份。(重点:认识除号及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用除法算式表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会读除法算式。)教师:有没有谁喜爱吃香蕉啊?你为什么那么喜欢吃香蕉啊?这儿就有许多好吃的香蕉,一共有12根,你知道吗?小猴子也很喜爱吃香蕉,这可怎么办?怎么分呀?学生: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两只猴子都高兴地吃上了6根香蕉。教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两只猴子都高兴。那我们就来帮小猴分香蕉吧,我们用12根小棒代替香蕉,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看看每份是不是6根?(屏显: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学生操作: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1分钟)教师:(“大眼睛,看老师。”)告诉大家,你分香蕉的结果。学生口答:每份6根香蕉。(屏显:每份6根香蕉)(1分钟)教师:大家摆得快,分得好,小手灵巧极了。老师特别要表扬刚才的那们同学,他真了不起,不用摆小棒就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真能干,我们要向你学习,你能给我们说说,没有摆小棒,你又是怎样知道的?学生:口答。加法、减法等。2、认识除号。(1分钟)教师:真是好想法。同学们,如果我们都没有了小棒可怎么办?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能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的?学生:口答。2个6是12等。除法。教师:你真了不起。大家知道吗,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我想,大家一定特别想问问“什么是除法呀?”大家别着急,等会儿,你见到除法的运算符号——除号,你就明白了。瞧,它来了。(屏显:÷)叫叫它的名字。除号长什么模样啊?它和乘号、加号长得一点儿也不像。学生:中间有一横,上面有一个小圆点,下面也有一个小圆点,长得就像两只可爱的小眼睛,大小一样,对得很整齐。真是可爱极了。(领学生读2遍——“除号”)教师:同学们,你知道吗?除号可喜爱和数字娃娃在一块儿做游戏。(2分钟)看看,除号都把谁请到了它的旁边做客呀?(屏显:12÷2)12是从哪儿请来的,这2又是谁呀?教师:我们一共把多少根香蕉平均分了?学生:12根香蕉。教师:“12”是平均分的香蕉的总数,写在了除号的前边。那“2”又表示什么呀?学生:平均分成了2份。教师:“2”是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平均分成了2份,把“2”写在除号的后边。3、会读除法算式。(2分钟)教师:瞧瞧,我们的除法算式站得多整齐呀。它就能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你知道,这个除法算式该怎样读吗?首先看看除号读作什么?(屏显:除以)除法的运算符号——除号读作“除以”。这个除法算式,该读作“几除以几呀?”这个除法算式读作:12除以2。学生:跟读2遍。“12除以2”。4、练一练。(除法算式的读法、看图意说出除法算式。)教师:大家读得可真整齐。那么,下边这些除法算式你也会读吗?(1)我会读。(1分钟)8÷212÷412÷220÷5学生试读:8除以2、12除以4、12除以2、20除以5。个人读。朋友、同学互相读。集体读。教师:大家读得真响亮。我们已经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的时候,可以请除号娃娃帮忙,用除法计算。下面,看漂亮的图片,你能列出整齐的除法算式吗?(2)我能行。(2分钟)平均分2份,每份几根?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呀?18(÷)2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根?也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呀?几除以几呀?(18)(÷)(6)学生:先说说图意,再列式。可以用除法计算;教师: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5、写得数“6”。(2分钟)教师:大家读得好,说得也好。哦,瞧我们,这12根香蕉是分完了,可我们的除法算式还没有写完呢。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是“12÷2”,分得的结果是什么?(屏显“=”)咱们应该请哪个数字娃娃在等号后边做客呢?学生试说:分得的结果,每份香蕉都是“6”根。教师:分得的结果是“每份6根”,把“6”写在等号的后边。教师:分的是香蕉,单位名称应该是什么?学生:根。(屏显:根。)教师:同学们,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几根?我们可以请什么运算符号来帮忙?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请除号。用除法计算。教师:谁能读出完整的除法算式,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学生:试读。和你的朋友比比谁读得最好。教师:我们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大家说,除法是不是很了不起呀。6、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分钟)教师:同学们,除法算式里,除号娃娃已经有了自己喜爱的名字——除号,(屏显:除号)你知道吗?除法算式里其它的数字娃娃也想要个名字。它们可都有自己好听的名字。你知道吗?(屏显:被除数、除数和商)(1)除号前边香蕉的总数“12”叫“被除数”。(2)除号后边表示平均分成2份的“2”叫“除数”。(3)等号后边的分得的结果“6”叫“商”。三、这12根香蕉还可以怎样分?用除法算式表示。1、想一想。独立完成。教师:香蕉可真香啊,我们已经把这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分给了2只猴子,每份6根。如果不是2只猴子要吃香蕉,那可怎么办?你还可以怎样分?你能不能再想想办法,把这12根香蕉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2、说一说。先小组内说说,再集体说说。教师: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学说说,最好能和别人想的不一样,那才了不起。学生汇报:口答。3、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算式。教师:我想大家一定行,小组里的同学一块来,有的出主意,有的摆图片,有的写除法算式。比比哪个小组的分法多,谁的除法算式最漂亮。学生交流、操作:说一说、分一分、写一写。(2分钟)教师:大眼睛,看老师。学生汇报:实物投影操作两题:12÷3=4(根)12÷4=3(根)其他口答:12÷6=2(根)12÷12=1(根)12÷12=1(根)教师:板演黑板。(3分钟)四、阅读课本p38《分香蕉》。学生小结。(2分钟)教师:同学们真聪明,能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那么多不同份数,列出那么多个整齐的除法算式,真了不起。这就是咱们今天学习的新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38——《分香蕉》。大家边玩边学可高兴了。那么,你认识了什么,特别开心?你学会了什么,特别高兴?学生:口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都认识了除号和整齐的除法算式。本领可大了,收获特别多。正在这时,瞧,谁来了,噢,是个可爱的小机灵,它可关心大家了,它特别想知道大家在数学乐园里,玩得开心吗?学得高兴吗?小机灵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喜欢除号吗?会用除法计算了吗?那小机灵可要考考我们了,你能行吗?那咱们可要比试比试,看看谁是今天数学乐园里的既开心又聪明的“小小数学家”?五、我是小小数学家。(屏显:数学乐园)(2分钟)教师:数学乐园里真热闹,男孩女孩都高兴,有玩的、有吃的,快来快来真开心。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解决的问题?教师:数学乐园里真有趣,都有谁在里边玩耍啊?这都有什么玩的?有什么好吃的?学生:口答。有3个男孩和2个女孩教师:这么多好玩的、好吃的,你想把它们分给哪几个可爱的小朋友啊?能用除法解决吗?要平均分成几份呢?和你的朋友一块来,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写一写。看谁是最能干的“小小数学家”。学生:交流意见、然后操作,汇报。(3分钟)教师:大眼睛,看老师。大家一定还有许多更好的想法。真是能干的“小小数学家”。下课后还可以和你的老师、同学慢慢地说。同学们,数学乐园里真是有趣极了,既好玩,又长了本领。“小小数学家”们,咱们以后可要常到这儿来玩啊。那咱们可一言为定了。六、开放题。“我是小机灵”(机动)教师:这节课,小朋友们勤动手、勤动脑。美丽的花儿要送给你。请大家帮老师出出主意,给5个做得最棒的小朋友送小红花,要剪几朵才够送呀?如果送多些呢?(屏显)你有好主意,一定记得告诉我。谢谢小朋友们,谢谢大家。七、下课。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分香蕉4一.教材解读:学生经历“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对“平均分”有了一定的认识,从本节开始把“平均分”转换为列除法算式表示,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初步体会除法的意义。二.学情分析:学生年龄小开始接触除法要有一定困难,所以要通过多媒体教学直观演示和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数一数来体会除法的意义教学目标: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重点: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的意义。难点: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及自制课件学具准备:香蕉图片12张,小棒1袋。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同学们你们家里来过客人吗?通常你用什么来招待客人呢?你们真是热情、懂礼貌的好孩子。你们知道吗,今天,智慧老人家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既不是淘气和笑笑,也不是机灵狗,而是两只可爱的小猴子。智慧老人拿出又大又长的香蕉给他们当午餐,看一看有多少根香蕉?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要把12根香蕉分给2只小猴子,怎样分才公平呢?(平均分)谁能说一下什么是平均分?智慧老人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忙分香蕉,你们愿意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香蕉”。二、问题情境活动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1、请你用学具代替香蕉分一分。2、谁来说说你分的结果?3、如果我们都没有学具可怎么办?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方法,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吗?4、你真了不起。大家知道吗,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屏显:12÷2)÷叫什么名字?除号长什么模样啊?(中间有一横,上面有一个小圆点,下面也有一个小圆点,大小一样,对得很整齐。领学生读2遍——“除号”)4、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12是表示什么?这2又表示什么?“12”是平均分的香蕉的总数,写在了除号的前边。“2”是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边。瞧瞧,我们的除法算式站得多整齐呀。它就能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你知道,这个除法算式该怎样读吗?这个除法算式读作:12除以2。(跟读2遍。)分得的结果是“每份6根”,把“6”写在等号的后边。分的是香蕉,单位名称应该是什么?5、练一练。(除法算式的读法、看图意说出除法算式。)大家读得可真整齐。那么,下边这些除法算式你也会读吗?(1)我会读。6÷210÷518÷420÷5大家读得真响亮。我们已经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的时候,用除法计算。活动二: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1、如果今天,智慧老人家来的不是2只小猴子,而是3只,那12根香蕉,又该怎样分呢?我想大家一定行,小组里的同学一块来,组长做好分工和组织,一人出主意,一人摆图片,一人写除法算式,。比比哪个小组的分法多,谁的除法算式最漂亮。学生交流、操作:说一说、分一分、写一写。板书:12÷3=4(根)算式表示什么?同学们,除法算式里,除号娃娃已经有了自己喜爱的名字——除号,(屏显:除号)你知道吗?除法算式里其它的数字也都有自己好听的名字。你知道吗?(1)除号前边香蕉的总数“12”叫“被除数”。(2)除号后边表示平均分成2份的“2”叫“除数”。(3)等号后边的分得的结果“6”叫“商”。活动三:小组交流其他分法。12根香蕉除了可以平均分成2份,或平均分成3份,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①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算式:12÷4=3(根)②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算式:12÷6=2(根)③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12份,每份1根,算式:12÷12=1(根)教师:同学们真聪明,能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那么多不同份数,列出那么多个整齐的除法算式,真了不起。这就是咱们今天学习的新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38——《分香蕉》。大家边玩边学可高兴了。那么,你认识了什么,特别开心?你学会了什么,特别高兴?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都认识了除号和整齐的除法算式。三、巩固深化1、帮助小兔分木材。(1)大森林里小兔家正在装修房子,它要把这18根木材平均分成2份,可它弄不清每份有几根。你们能帮助它吗?18÷2=9(根)(2)这18根木材除了平均分成2份,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呢?18÷3=6(根);18÷6=3(根);18÷9=2(根)2、帮助小刺猬分果子。(1)仔细观察图,提数学问题。(12个果子平均分给4只小刺猬,每只小刺猬运几个果子?)(2)根据图意列算式,并说出你是怎样知道商是多少的?四、实践应用调查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你有什么收获?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分香蕉5教学目标: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重点: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的意义。难点: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及自制课件学具准备:香蕉图片12张,小棒1袋。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同学们你们家里来过客人吗?通常你用什么来招待客人呢?你们真是热情、懂礼貌的好孩子。你们知道吗,今天,智慧老人家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既不是淘气和笑笑,也不是机灵狗,而是两只可爱的小猴子。智慧老人拿出又大又长的香蕉给他们当午餐,看一看有多少根香蕉?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要把12根香蕉分给2只小猴子,怎样分才公平呢?(平均分)谁能说一下什么是平均分?智慧老人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忙分香蕉,你们愿意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香蕉”。二、问题情境活动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1、请你用学具代替香蕉分一分。2、谁来说说你分的结果?3、如果我们都没有学具可怎么办?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方法,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吗?4、你真了不起。大家知道吗,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屏显:12÷2)÷叫什么名字?除号长什么模样啊?(中间有一横,上面有一个小圆点,下面也有一个小圆点,大小一样,对得很整齐。领学生读2遍——“除号”)4、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12是表示什么?这2又表示什么?“12”是平均分的香蕉的总数,写在了除号的前边。“2”是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边。瞧瞧,我们的除法算式站得多整齐呀。它就能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你知道,这个除法算式该怎样读吗?这个除法算式读作:12除以2。(跟读2遍。)分得的结果是“每份6根”,把“6”写在等号的后边。分的是香蕉,单位名称应该是什么?5、练一练。(除法算式的读法、看图意说出除法算式。)大家读得可真整齐。那么,下边这些除法算式你也会读吗?(1)我会读。6÷20÷518÷420÷5大家读得真响亮。我们已经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的时候,用除法计算。活动二: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1、如果今天,智慧老人家来的不是2只小猴子,而是3只,那12根香蕉,又该怎样分呢?我想大家一定行,小组里的同学一块来,组长做好分工和组织,一人出主意,一人摆图片,一人写除法算式,。比比哪个小组的分法多,谁的除法算式最漂亮。学生交流、操作:说一说、分一分、写一写。板书:12÷3=4(根)算式表示什么?同学们,除法算式里,除号娃娃已经有了自己喜爱的名字——除号,(屏显:除号)你知道吗?除法算式里其它的数字也都有自己好听的名字。你知道吗?(1)除号前边香蕉的总数“12”叫“被除数”。(2)除号后边表示平均分成2份的“2”叫“除数”。(3)等号后边的分得的结果“6”叫“商”。活动三:小组交流其他分法。12根香蕉除了可以平均分成2份,或平均分成3份,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①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算式:12÷4=3(根)②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算式:12÷6=2(根)③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12份,每份1根,算式:12÷12=1(根)教师:同学们真聪明,能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那么多不同份数,列出那么多个整齐的除法算式,真了不起。这就是咱们今天学习的新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38——《分香蕉》。大家边玩边学可高兴了。那么,你认识了什么,特别开心?你学会了什么,特别高兴?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都认识了除号和整齐的除法算式。三、巩固深化1、帮助小兔分木材。(1)大森林里小兔家正在装修房子,它要把这18根木材平均分成2份,可它弄不清每份有几根。你们能帮助它吗?18÷2=9(根)(2)这18根木材除了平均分成2份,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呢?18÷3=6(根);18÷6=3(根);18÷9=2(根)2、帮助小刺猬分果子。(1)仔细观察图,提数学问题。(12个果子平均分给4只小刺猬,每只小刺猬运几个果子?)(2)根据图意列算式,并说出你是怎样知道商是多少的?四、实践应用: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二年数学上册《分香蕉》教学反思xx小学王评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苹果”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大量物体的等分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从学生对“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让孩子认识一个新朋友——除号,并教孩子怎样写好这个除号,然后,让孩子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具体过程。喜欢童话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我觉得只要我们有意地创设情境,把所要学的内容创编成故事,孩子们都会被精彩的片断所吸引。本节课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利用孩子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让孩子们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智慧。我现在采取的是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引入新课时,让孩子进一步加深理解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的意义,让孩子直接说出除法算式。引导孩子回忆以前学习过的加法、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从而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算式的读法。在此基础上,让孩子动手操作探究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总数的不同分法:如: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3份、4份、6份、12份时,每份得到的是不同的个数。同时,让孩子学会用图表示它们的分法。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孩子展开对新内容的学习,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我只适当地指导和点拨,我相信孩子,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的潜能得到一定的开发。当然,在教学中还会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如:课堂上孩子比较活跃,有时课堂纪律难以调控。在作业反馈时,还有三、四个孩子掌握不够好,对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理解不够。这些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分香蕉6一、说教材。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第三册《分一分与除法》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除法,在教材的编排体系上,孩子们已经学过:乘法的意义、2~5的乘法口诀(二上)等相关的知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2至5的乘法口诀求商、“倍”的含义,后续的学习是:6~9的乘法口诀、表内除法(二上)、二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除法的竖式计算、加减乘除混合过算(二下)等知识。教材创设许多“分一分”的实践活动,通过具体操作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物的问题,深刻体验平均分的意义。一是强调对除法意义的体验。除法运算的本质就是平均分,教材在引入和建立除法算式前,之所以安排了三课时“分一分”的活动,就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经历并掌握“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让学生在积累大量的分东西的经验,有助于他们理解除法的意义。学生在分东西时采取的策略是有差异,关键是每次分得同样多,最后的结果同样多。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交流每次的分法及结果,而不是仅仅只关注如何列出算式。学生一旦明白除法算式不过是“平均分”具体操作过程的符号表示,体会这是数学化的过程,也就认识到除法的意义了。二是编排学习内容上采取乘、除有分有合的策略,有利于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与联系,并且要先弄清两者区别再体会它们的联系,也就是先分化再贯通。三是“倍”不作为科学概念,而作为生活概念来处理,所以不下概括性的定义,而是结合具体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倍”的意义,体会“倍”与平均分的联系与区别。分桃子——平均分的意义。它是小数目的平均分。通过“分桃子”的过程感受随意分与平均分的区别,体验平均分的意义。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①全部分完;②有剩余,剩余的个数少于份数。分苹果——平均分的两类问题。进一步体验“平均分成几份”或“每份分成几个”都是平均分,以及平均分有分得“一个不剩”和“还有剩余”两种不同的结果。分糖果——大数目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让孩子们感受分步进行平均分的过程与分法的多样性。同时也运用这一系列“分一分”的活动,为进一步数学化,认识除法的意义打下认知基础。通过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经验。分香蕉——除法运算的意义。“分香蕉”这个活动,主要是引入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香蕉的具体操作过程及结果,并解释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这就是把直观操作符号化、数学化,并初步理解除法意义的过程。前面大量的平均分活动,是在学生还不知道除法的情况下,从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平或表象水平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从中积累了一定的平均分的经验,从这节课开始认识除法。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这个认识过程就是如何把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及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的数学化过程。飞行表演——用除法算式表示有余数的平均分练习二——巩固和应用小熊开店——用乘法口诀求商运动会——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快乐的动物——“倍”的含义文具店——解决“倍”的问题花园——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三巩固和应用二、说学生。孩子们是在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孩子们大多来自周边较为富裕的家庭,由于家长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教育意识也相差很大,所以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别。但大部分学生都有很强的求知欲,喜欢动脑筋,愿意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能力较强,喜欢听故事,愿意参加数学活动。而且经过一年多的北师大版本的学习,多数孩子学会了一定的探索新知的方法,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索的能力。学校的硬件设施和研讨氛围也很好,每个教师有笔记本电脑,每个教室有背投、实物投影仪等设施,师生还有人手一份的和教材配套的学具。三、说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2、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小组同学团结协作,积极参加学习活动。教学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在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算式之间的联系,能够把平均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来表示,能够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并加深体会。四、说教法、学法。教学时,教师先请学生用摆棒或图示的方法独立解决: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有了正确答案后,教师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并解释它是如何表示平均分香蕉的过程及结果的,也就是结合问题情境说明算式中每个数与符号的意义,以及算式的读法。继续让学生独立解决: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并尝试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与书上写的算式比较是否一致,说一说它表示的实际意义。结合具体情境描述除法算式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还可以进行“还可以怎样分”的变式练习,尝试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及结果,并在小组内交流。五、说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观察主题图:说说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这幅图表达了什么意义?学生畅谈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入新课,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还能让他们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智慧。二、探索新知。1、分一分,说一说。活动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学生动手操作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12÷2=6(根)(1)、算式读作:12除以2等于6(2)、在算式里:12叫做“被除数”,2叫做“除数”,6叫做“商”学生动手操作,汇报。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从中感悟。活动二:12根香蕉平均分还可以怎样分?动手分一分?12÷3=4(根)12÷4=3(根)12÷6=2(根)12÷12=1(根)学生动手操作汇报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使学生在“分香蕉”的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2、写一写,读一读,认一认。像这样,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板书:12÷2=6(根)12表示有12根香蕉,2表示两只小猴,6表示每只分得6根。读作“十二除以二等于六”。3、猜一猜,分一分。四人小组讨论,先分一分,再写算式。设计意图: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引导学生不断地体会通过除法可以简洁、明了地表示“一个整体分成若干个相同的部分”这一过程。三巩固练习1、完成书上的p38第一小题设计意图:进一步的体会等分与除法算式之间的联系。2、说出每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12÷6=210÷2=515÷5=33、变式练习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例:写出下列的除法算式。(1)、把12平均分成6分,每份是2。(2)、被除数是30,除数是5,商是6。(3)、有8个苹果,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2盘。(4)、40除以8等于5。4、实践应用24个小朋友分组去参加大课间活动,有多少中分法?怎样分?用除法算式表示。(同座讨论,列出除法算式)24÷4=624÷6=424÷3=824÷8=324÷2=1224÷12=224÷24=1四、小结。请学生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分香蕉7设计理念新世纪小学数学实验教材致力于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教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参与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简析《分香蕉》是《新课标北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中的内容,是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用2——5的乘法口决,口算表内乘法,及大量的等分活动,学生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分一分”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除法的意义,并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算式的读法。素质教育目标让学生初步体验到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思考与抽象概括能力。教具准备24个香蕉图片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好20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教学情境图,教师讲故事,导入新课。有两只小猴子上山摘果子,他们摘了许多的香蕉,就高高兴兴地回到家。请小朋友们帮小猴数一数,它们摘了多少根香蕉?(引导学生数香蕉,有12根。)听!小猴子吵起来了:“我要吃更多,我更大。”“我要吃更多,我摘得更多!”这该怎么办呢?学生交流自己想的办法,引出平均分。[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容易被生动的故事吸引,创设故事情境,能激发他们的学生兴趣,通过帮助猴子分香蕉,懂得两只猴子分得一样多才公平,诱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二.探究新知1.学生分香蕉活动。同桌学生两人一组,用小棒代替香蕉,取出12根进行分香蕉活动。2.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分的。并上台演示。生1:我是1根1根地分,12根香蕉,平均分给两只猴子,每只分得6根。生2:我是2根2根地分,12根香蕉,平均分给两只猴子,每只分得6根。生3:我是先每只猴子分5根,还多2根,再每只猴子分1根,生4:我是想乘法口决二六十二,每只分得6根。……[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分香蕉,结果都是相同的,教师都要给予肯定。通过不同的方法分香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探究除法算式的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1)探究除法算式的写法师:谁能用算式把分香蕉的过程表示出来?生1:2×6=12生2:12÷2=6师:大家小组讨论,2个算式,哪个对,为什么?[学生前面学过乘法,能马上说出乘法算式,如果学生能说出除法算式,教师要给予表扬,学生不能说出除法算式,教师趁机导出。再让学生说出每个算式中的每个数表示的意思,肯定学生的正确想法,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顺势在算式的结果中写出单位。]板书:2×6=12(根)12÷2=6(根)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得6根。也就是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用除法算式表示:12÷2=6(个)读着:12除以2等于6。(2)教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师:“12”在除法算式中称为“被除数”;“÷”称为“除号”,表示平均分;“2”称为“除数”;“6”称为“商”。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样,在算式中标出各部分名称,并同桌互相说一说。12÷2=6(根)被除数除号除数商[在教学过程中,有的知识要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而获得,有的教学内容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就可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记忆。当然,也可让学生猜一猜,增强趣味性。]4.学生分香蕉活动。师:2只小猴正准备吃分好的香蕉时,又来1只小猴,12只香蕉,现在要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可分多少根?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助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吗?学生分香蕉活动。请动作最快的同学上台演示分香蕉的过程并板书算式。12÷3=4(根)师:请同学们一起说说算式12÷3=4(根)中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并说说它的名称。三.活动探索小组合作,分香蕉。师:我在每组的桌子上,都放了12张香蕉卡片,请你和你的好朋友组成一组,每组人数1——7人都可以,进行分香蕉活动,每人分的香蕉要一样多,分好后请写出除法算式。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分香蕉活动。学生汇报活动结果。生1:12÷1=12(根)生2:12÷5=2(根)……2(根)生3:12÷3=4(根)生4:12÷2=6(根)生5:12÷4=3(根)生6:12÷7=2(根)……5(根)生7:12÷6=2(根)引导观察归纳师:从你们刚才活动中和上面的式子中你发现了什么?生:我们发现了有的可分完,有的还有的多,分不完。师:把算式分成二类,你会吗?生:把没有余数的分一类,有余数的分一类。没有余数的有余数的12÷1=12(根)12÷2=6(根)12÷5=2(根)……2(根)12÷3=4(根)12÷4=3(根)12÷7=2(根)……5(根)12÷6=2(根)[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时间,鼓励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探索,获取知识。]四.教师小结,课外延伸1.我们学会了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回去后,同桌互相讨论:20平均分,用算式表示出来。2.观察生活中,用平均分解决的问题,用算式表示出来到班级与同伴交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新大纲的要求。教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指导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分香蕉8一、教学思路:《分香蕉》一课是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的一个内容,在此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教学内容,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为后续的有余数除法打下基础,重点是理解除法等分性的意义,淡化等分除和包含除的区别。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经了解,学生通过之前的三个课时已经对平均分有一定的认识,所以从熟悉的分香蕉入手学生比较好理解。1、创设情境,为小猴分香蕉,勾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分的时候有分给2只猴子的、3只猴子的、……其中穿插除法各部分名称的认识以及读法的熟练。3、专项训练,提高技能。书本第38页的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注重学生意义的阐释,以及图、文字、算式三者的结合。4、联系生活,拓展思维。数学只有联系实践才能显示其特有的魅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出示图)(教科书第38页)2.分一分,说一说。师:请小朋友用小棒代替香蕉,帮猴妈妈分一分。(学生分)交流反馈。3.写一写,读一读,认一认。像这样,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你知道怎样表示吗?(12除以2等于6。)(师板书:12÷2=6(根))理解12,2,6分别表示什么?(12表示有12根香蕉,2表示两只小猴,6表示每只分得6根。)4、读算式。5、自学书本除式各部分名称。6、猜一猜,分一分。师:到了中午,猴兄弟家来了客人,猴妈妈把剩下的12根香蕉全部拿了出来,让兄弟俩平均分给客人吃。猜一猜,兄弟俩是怎样分的呢?它们家来了几位客人?把你的想法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四人小组讨论,先分一分,再写算式。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指导,学生在投影仪上演示。生1: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6位客人,每人2根。算式是:12÷6=2(根),小猴家来了6位客人。生2: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4位客人,每人3根。算式是:12÷4=3(根),小猴家来了4位客人。生3:小猴家来了3位客人,每人分得4根。12÷3=4(根)。生4:小猴家来了12位客人,每人分得1根。12÷12=1(根)。师:你能说出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吗?(教师指着生3写的算式。)生:12是被除数,3是除数,4是商。(通过帮猴子分香焦把学生吸引到数学活动中来,然后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除法的意义,掌握了平均分与除法算式的关系,并会读、写除法算式,整个活动过程教师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尊重和信任学生,为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三)巩固练习,辩证运用1.第38页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师:说出你为什么这样列算式。(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熟练地列除法算式,读除法算式,熟悉各部分的名称。)2.看图写算式。□÷□=□(盘)□÷□=□(个)(初步感受平均分和包含分,只要求其感受两者都具有等分性,不要求学生掌握两者之间的明显界线。)2.连一连。(练习设计层次分明,形式多样,集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使枯燥的数字更具情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治疗计划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 艾滋病培训课程
- 乳房再造课件教学课件
- 幼儿园成长档案
- 狂犬病健康教案
- 氟哌啶醇药物治疗护理
- 脱稿蝴蝶课件教学课件
- 3.1.1 盐类的水解 课件 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医院感染流行病学
- 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 24年追觅在线测评28题及答案
- 《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NBT 31010-2019
- JTGT F20-2015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一)
- 公园绿化养护服务投标方案
- BS EN ISO 15848-1-2015 工业阀-逸散性排放的测量、试验和鉴定程序(中文)
- 期中家长会二年级数学
- 100以内退位减法经典实用
- HGO GNSS数据处理软件
-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整改的PDCA案例
- 自来水厂操作规程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