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总布置设计指南_第1页
汽车总布置设计指南_第2页
汽车总布置设计指南_第3页
汽车总布置设计指南_第4页
汽车总布置设计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心整总布置设计指目方向盘,转向管柱和踏板位如何确定前离地间发动机舱布置和检查项变速器换档杆设计指驾驶员前方能见内后视镜设计指外后视镜设计指如何确定前轮H点的建立程排气系前车门合理控制区下部合理控制区后车门合理控制区车门内把地平后备箱容外扶手舒适区乘员头部向后摆动间车内容内扶手舒适区安全带设进出高手控范遮阳车顶辅助把发动机舱系后备箱盖/后背门系车门开启范太阳天头顶合理手控区驻车制动手组合仪方向盘,转向管柱和踏板位范方向盘,H点和踏板位置建立在所开发汽车的基础之上它们表示方向盘,H点和油门/刹车/离合器踏板之间的相互关系定如何设计与H点和方向盘相关的油门/刹车/离合器的踏板位置设计基本程方向盘,转向管柱和踏板位精精心整3-1)油门/刹车/离合器位踏板间 踏板高度分 *2)A-BB-C油门-刹车刹车-离合设计指 70- 40- 最小 60- 70- 30- 0-3-2)H点和方向盘紧密相关的油门/刹车/离合器*1①②③④⑤L(方向盘与H点在平面上的长度):0-注*2H点为座椅调节范围的中心位尺寸260-320370-380405-415390-39523°-注:*1仅供参考如何确定前1-1)关于发动机安装中心需要考虑的事·确保和前围板之间的间距·离地间隙参照发动机舱总布·与轮胎(在设计重量条件下)有关的差速器的中心角·与视觉和造型有关的发动机罩的间·确保和边粱之间的间距1-2)前部区域空间需要考虑的事·带附件的发动机尺寸·发动机总成与冷却风扇之间的间距·冷却风扇尺寸(单风扇或双风扇·散热器尺寸·散热器与空调冷凝器之间的间距·空调冷凝器尺寸·发动机罩锁支架与空调冷凝器之间的距离·前保险杠*前悬离地间介做一条可满足最小离地间隙要求的地平线定俯冲姿-前悬架处于最低压缩位-前胎半径比静态负载轮胎半径小-后车轮处于回弹位置-后胎半径为悬空轮胎直径的一最低压缩位置姿-前后悬架处于最低压缩位置,前后轮胎的半径比静态负载轮胎半径小加速姿-后悬架处于最低压缩位-后胎半径比静态负载轮胎半径小-前车轮处于弹位-前胎半径为悬空轮胎直径的一最低压缩位-设计载荷条件下悬架弹簧压缩到最低时的长弹位-轮胎悬空时悬架弹簧的延伸长最低压缩位置离地间隙-B:最低压缩位置通过车辆的最大通过角。离地间隙要整备质量条件下的角度要求(汽车图解法-接近角-离去角设计重量条件下的离地间隙要-转向杆系-万向节前部-万向节中间-车内制动器-发动机油底壳,不带保护装置带保护装置-飞轮/转化器外壳/变速器总成-油箱非悬挂部件离地间隙要地间隙的条件下可以布置在最低压缩位置离地间隙线以下:车辆姿态最小间-横梁俯冲-非结构板金件最低压缩位置-转向杆系(悬挂部件带保护装置最低压缩位置13mm-发动机油底壳,不带保护装置最低压缩位置带保护装置最低压缩位置-万向前部最低压缩位置中间最低压缩位置-车内制动器最低压缩位置-差速器托-常规式最低压缩位置-悬挂式最低压缩位置-排气系统-不带消声器最低压缩位置-飞轮/转化器外壳/变速器总成最低压缩位置-油箱:最低压缩位置加速如何确定前悬(查阅程序如何确定前轮距(查阅程序布3-1)动力传动系(发动机和变速器·发动机安装位置(手动变速箱和自动变速箱-安装方法(车身保障-与轮胎有关的差速器中心角(在设计重量条件下·间-边粱间隙-前围板-冷却风扇-发动机罩间隙(含发动机罩隔声,隔热衬板-离地间#发动机油底壳(带保护装置(在设计重量条件下-装配间3-2)底盘部·悬架类型和安装方·齿轮齿-安装方·制动助力-尺-位置(左置/右置-间隙(和发动机-制动管·ABS位-安装方-管路布·助力转-储液罐位-软管布置-供油管/回油·机油冷却-机油冷却器位-安装方-管路布·比例阀位-管路布·排气歧-排气管-前部管-防热护套-排气歧-热损坏检·含轮胎包络线的间隙(通过整个轮胎的几何图形-边梁-弧形轮缘不接-变速器壳-轮罩3-3)空调系·冷凝器尺·蓄液器(贮液干燥器)位·空调管路布3-4)冷却系·散热器尺寸(安装方法-冷却风扇尺寸(单风扇/双风扇-软管-上/下管路布·稳压-尺-位-安装方-软管管路布-适用性检3-5)进气系·空气滤清-尺-位-安装方-进气管管路布置和紧固方-弯管接头管路布-适用性检·谐振-尺-安装方3-6)电器部·ECU位-安装方-线束布置(车身孔·蓄电池位-安装方-电缆布-适用·继电器盒子位-安装方-线束布-适用·挡风玻璃洗涤器贮液罐位-安装方-适用3-7)前保险·保险杠尺寸(2.55英里·保险杠安装方法(边梁设计·进气孔尺·牌照·拖钩位·接近角20°(在整备质量条件下)1.沿X-轴线方向变速器换档杆的设计指-处于最前位置时与面板或碰撞衬垫的最小间距-处于最后位置时与H点的最小间距:275mm-变速杆上端的垂直位置:最多在H点之上最好在H点之上200mm-包括超程在内的变速杆所有位置均应保持下列间距手间距在上端或前部无换档按钮/换档按钮换档按钮在侧A:平面图最小135mm最小182mmB:乘客侧最小50mm最小50mmC:前方最小50mm最小50mmD:上端最小55mm最小E:侧视图最小110mm最小110mmF:驾驶员侧最小35mm最小建议变速杆换档-最小-最大-首选注:有关P点上方坐标-包括超程在内的变速器换档杆位置均应处在上图三维梯形之内手-变速器换档杆手柄横向宽度:最小50mm按钮位置操作方式按钮直径按钮力量边侧拇指最小上端拇指最小前端一个手指最小19mm11N前端两个手指最小38mm23N挡风玻璃透明区-前水平面在V1点向左转动-前水平面在V1点向上转动-前水平面在V2点向下转动-以下V点基于前H点(座椅靠背角度为25°)V点XYZ-(1)描绘车辆中心线的直-(2)描绘通过前H点垂直平面的直-(3)描绘通过V1V2垂直平面的直2.A柱干涉-A柱双眼视线干涉角在P点高度应小于2-1)以下P点基于前H点(座椅靠背角度为25°)PXYZ2-2)E点-S1:与正向水平向上2°的平面相交且通过Pm的A柱截-S2:与正向水平向下5°的平面相交且通过Pm的A柱截面2-3)如何测量A柱的干涉角-P1旋转E1E2的连接线,与E1和S2截面外边之间的切线形成90°夹角-E3E4连接线,其方法同上-位于驾驶员侧A柱的干涉角为E1-S2的平行线与E2至S1截面内边切线之间的夹角-乘客边侧A柱干涉角,其方法同上3.对驾驶员前方180°视野内出现的干涉现象进行评3-1)A柱,通风窗隔栅,后视镜,天线以及挡风玻璃刮水器以外,该区域不应出现任何障碍物-水平向下空间且通过V1-正方向下4°平面并通过V2点且垂直于X-Z平面的以上空-左侧向下4°平面并通过V2点且垂直于Y-Z平面的以上空-右侧向下4°平面并通过V2点且垂直于Y-Z平面的以上空间对驾驶员前方180°视野内出现的干涉现象进行评估内后视镜设计指在整备质量条件下,后上方能见度:最小15°在最大总质量条件下,后上方能见度:最小0.5°后水平视角:最小20°-后垂直视角应满足可以看到距离车辆61m处地面的要求-后视镜镜面可在两个方向进行控-安装位置应在雨刮区域的视野之如何确定前轮A:处于80%颠簸行驶状态下的车轮中心运动4C:下盖板与变速器端盖之间的距离10E:发动机带轮和边梁之间的距离F:由于轮胎干涉考虑到成型的边梁厚度:30-G:在车轮中心以上50mm处边梁内截面与车轮中心之间的长度*前轮距H点的建立程范本技术条件适用于H点的建立程定·H点为确定内部舒适空间,考虑车内整体平衡的重要因素·开发汽车,首先必须建立H点·H点位置具有下列影响-头部间-前腿空-挡风玻璃视觉区-前后车-车门内饰扶手和副仪表-所有操纵装置的手控区-遮阳板和后视-等H3-1)沿长度和高度方向H点的位舒适角度最佳角H:胯点20°<A1<30°25°E:肩部点85°<A4<110°87°C:肘关节25°<A5<60°P:腕关节80°<A6<165°T:A点S:油门踵·舒适驾驶姿-H点根据舒适驾驶姿态进行确定 紧凑型轿车1055 小型轿 970 中型轿 97595°-100°125°-大型轿 975-980100°·方向盘与踏板之间的关-方向盘和油门踏板位置根据95%美国男性四肢的舒适角度进行确·方向盘中心与H点的间·方向盘下端与座椅垫之间的关-我们称之为方向盘间-方向盘间隙:最小·座椅调节滑*如果是大中型汽车,H点可以位于最后位置的前方小轿车180-200中型轿车200大型轿车-座椅调节滑轨倾斜角:3-·头部间·视-确定H点应在考虑前后视野的基础上寻求良好的视觉效果3-2)横向H点位置·应考虑以下因素-内部乘员宽-车顶纵梁(横向头部间隙-方向·内部乘员宽-肩部空间和臀部空-考虑到车门内饰和副仪表板的有效空坐垫和门内饰之间的间 臀部空 坐垫宽 肩部空紧凑型轿510小型轿520-530中型轿540大型轿·H点位550轿车车中心至H点紧凑型轿车315小轿车335大型轿车紧凑型轿车315小轿车335大型轿车·方向盘和踏-参阅方向盘,转向管柱和踏板位置设计指·如果是紧凑型和小型轿车,应考虑到乘客空间比后乘客厢更为重要。但是,大中型轿车则不同·一般来说,后乘客空间是根据车辆等级采用下列一些人体模型建立起来轿车 百分位人体高度紧凑型轿车10%美国男性小型轿 中型轿车50/95美国男性176mm大型轿车95%美国男性185mm4-1)沿长度和高度方向的H点位置·后H点取决于前H点和后车轮中·正常情况下,地板护面到H点的高度为300mm 小型轿 中型轿 大型轿 ·检查头部向后摆动间4-2)沿宽度方向的H点位·H点的位置应根据95%的美国男性进行确定而不考虑车辆的尺坐着臀部宽度肩 -H点离车中心至少为-H点离轮罩内侧至少900mm以避免臀部与轮罩进行干-后H点应象前H点一样考虑头部间隙 紧凑型轿车1.3001.300小型轿车1.3501.350中型轿车1.4401.450大型轿车1.490 汽车中心至H点紧凑型轿车110285小型轿 中型轿 大型轿 -由于造型原因,后横向头部间隙在正常情况下至少要比前横向头部间隙大排气系介·要把热膨胀,垂度考虑在内;制造和装配公差包括在额定的间距尺寸之内设计指排气系统周围间3-1)车身系统构件间隙·所有板金件(地板等-至管路,消声器和谐振器-至催化转化器,带防热护套-至催化转化器,不带防热护套·结构件·保险杠·非金属车身栓塞3-2)前悬架和转向系统构·固定件·运动-处于行程极限·助力转向软管和非金属件50·固定件·整个行程运动件·处于垂直行程极限·非金属构件3-4传动系统·整个行程的传动系统间隙·非金属构件503-5制动系统构·整个行程的驻车制动系统·制动管路·非金属构件3-6变速器控制装·处于所有位置的金属构件·处于所有位置的非金属构件503-7整个行程的离合器控制装置25·非金属构件发动机,变速器和离合器燃油系·至燃油箱间-沿消声器/管路旁边-在消声器/管路之上或后面·至燃油管路间-非金属燃油管路-带防热保护装置的非金属燃油管路-金属燃油管路·至加油管间隙至塑料件间隙如:里程表电前车门合理控制区·下列步骤描述的是布置前排乘员控制曲线的程序在侧视图中确定H点。然后,在H点高度标出一个点(A点)并根据下列表格数据向后移动。设计靠背倾斜角度202122232425262728A点向后移动距离(mm)142146148150154156159163在距A62mm做一条垂线,这条线的终点为B点在距B522mm做一条弧线。这条弧线与扶手(C点)和H点以下100mm的一个点(D点)相交。如果扶手高度是个未知数,可将C点放在H点上方190mm高度。在本条线上标出一点(I点,这个点位于H点上方128mm。这条线(从C点至D点)为扶手以下控制器的后部控制界线C点画一条62长的水平线至E点如果扶手高度是个未知数,以E点为中心,以406mm为半径做一条弧线使它与扶手高度上30mm或H点上方222mm的一个点(F点)相交以F点为中心,以406mm为半径从E点至门窗玻璃做一条圆弧。这样就建立起扶手上方控制起用SAEJ287曲线计划(参阅SAE文件)400mm绘制一些点。这些点向下直至H点下方100mm(G点H点上方128mm标出一点(H点。这条曲线为门内饰上面控制器的前部控制界线(遥控后视镜,安装在车门上的座椅控制器除外。左侧400mm曲线适用于大部分汽车的总布置。如果车门内饰距驾驶员的中心线不足400mm,可以对此进行调整。将SAEJ287曲线向后移动100mm建立G'和H'点。这就是必须满足"无倾斜"控制要求的控制曲3,7,8点将D,GG'点连接起来。这些点在H点下方100mm。这就是无需用手全握可3,7,8点将I,HH'点连接起来。这些点在H点上方128mm。这就是需要用手全握进随座椅移动的控制下列步骤描述的是布置随座椅前后移动控制器的控制曲线程序在侧视图中确定H点。做一条水平线,这条水平线从H点向前至少650mm长。然后延长这条水平线至距离H50mmA点。H点沿人体模特躯干线做一条467mm长的直线。这条线的终点为B点H点再做一条467mm长的直线使它与前倾4°垂线上的一个点相交。这个点为C点B点为中心605mm为半径做一条弧线这条弧线从按照1-1步骤绘制而成的水平线下面通过至H点后面50mm的界线。这就是身体在非倾斜条件下手指操纵的控制范围。B点为中心655mm为半径做一条弧线这条弧线从按照1-1步骤绘制而成的水平线下面通过至H点后面50mm的界线。这就是身体在非倾斜条件下指尖操纵的控制范围。C点为中心605mm为半径做一条弧线这条弧线从按照1-1步骤绘制而成的水平线下面通过至H点后面50mm的界线。这就是身体在倾斜条件下手指操纵的控制范围。C点为中心655mm为半径做一条弧线这条弧线从按照1-1步骤绘制而成的水平线下面通过至H点后面50mm的界线。这就是身体在倾斜条件下指尖操纵的控制范围。*注:座椅侧安装的控制器至少要在正常坐垫以下75mm,以确保进出汽车的使用者在坐垫下压时随座椅移动的控制坐垫下方随座椅移动控制器的手控界不随座椅移动的控制下列步骤描述的是对不随座椅前后移动控制器的控制曲线进行布置的程序在侧视图中确定H点。在H点正向110mm标一个点。这个点为A点划一条水平线。水平线从A点向前650mm长H点沿人体模特的躯干线划一条467mm长的直线。这条线的终点为B点H点再做一条467mm长的直线使它与前倾4°垂线上的一个点相交。这个点为C点B点为中心605mm为半径做一条弧线这条弧线从依据1-1步骤绘制而成的水平线下面通过直至H点后面50mm界限。这就是身体在非倾斜条件下手指操纵的控制范围。B点为中心655mm为半径做一条弧线这条弧线从依据1-1步骤绘制而成的水平线下面通过直至H点后面50mm界限。这就是身体在非倾斜条件下指尖操纵的控制范围。C点为中心605mm为半径做一条弧线这条弧线从依据1-1步骤绘制而成的水平线下面通过直至H点后面50mm界限。这就是身体在倾斜条件下手指操纵的控制范围。C点为中心655mm为半径做一条弧线这条弧线从依据1-1步骤绘制而成的水平线下面通过直至H点后面50mm界限。这就是身体在倾斜条件下指尖操纵的控制范围。*注:安装座椅边侧控制器至少要在正常坐垫以下75mm以确保进出汽车的使用者在坐垫下压时不不随座椅移动的控制·下列步骤描述是布置后排乘员控制曲线的程序在侧视图中确定H点。然后,在H点高度标出一个点(A点)并根据下列表格数据向后移动。设计靠背倾斜角度202122232425262728A点向后移动距离(mm)122126128131135137140144在距A149mm做一条垂直线,这条线的终点为B点B点为中心406mm为半径做一条弧线并以后门车窗和H点下方100mm的一个(C点)为界线。在H点上方128mm的这条弧线上标出一点(D点。这条弧线为车门内饰或扶手上面H点垂直上方255mm处标出一点(E点另外,在E点前方标出一点(F点)并根据后座椅靠背角度的倾斜程度向前移动。设计靠背倾斜角度202122232425262728A点向前移动距离(mm)175169164157149144139131F点为中心,以340mm为半径做一条弧线直至它与D点和C点之间的一条弧线(G点)以H点上方327mm的一个点(H点)相交。另外,在H点上方128mm的这条弧线上再标出一点(I点。G点为无需用手全握可进行操纵的控制器的下部控制界线画一条直线,将D点和I点连接起来。这条线为需要用手全握进行操纵(如:手动玻璃升降器)从H点划一条后倾2°的垂直线,终点为车窗(J点。这条线(G-J点)为门内饰上控制器的·把手和车门内饰板要区别开来2.手触及范·120mm抓握区域应位于B区内。超过120mm把手长度可包括CB区=较易接触,拉力较C区=较难接触,拉力较小·抓握长度:最小120mm,适用于带手·抓握打开宽度:最小·拉手深度:最小·手进入/外侧间隙:最小·手进入/上部间隙:最小·手进入/下部间隙,棒顶端至罩盖下端:最小30mmH点前方首选抓握区域位置地平下列步骤是描述建立如整备质量,设计质量和最大总质量地平线的程序1备质量地平1-2)假定车重并计算出每个轴的重量分配(Σ力矩-通常情况下汽车的重量分配(前:后1-4)根据每个轴荷计算轮胎负荷半径,建立整备质量地平线2-1)根据设计质量确定每个轴荷-一般说来,设计质量的条件可能因各公司的实际情况而不同,如:前排2人(68公斤)+后排人+7公斤行李/乘2-2)根据每个轴荷计算轮胎负荷半径,建立设计质量地平线3-1)根据最大总质量确定每个轴荷找出触及到空心减振器的车轮中心行程及减振器的弹簧刚度系数(轮刚度系数。根据悬置设计,实际车轮中心行程与变换弹簧稍微不同1-1)汽车图形箱1-2)SAE箱子H-箱子152X144X325(0.006m3)-1-3)ISO箱子标准行李箱2-1)后备箱有效开启长度:至少其它外扶手舒适区1.定位扶手使驾驶员可以紧握方向盘并把胳肘放在扶手上歇息为适应胳肘要求,可把扶手固定在H点与胳肘舒适区域前部的边缘之间。2.外扶手高度应在内扶手高度的25mm之内。4.为了方便前臂,整个前臂舒适区域具有30mm的最小扶手宽度。车身结构/车窗玻璃/装饰件不应在头部摆动间距的区域之内上图头部向后摆动间距区域基于H点垂线沿水平两个方向至少延伸83mm。·车内容积指数车内容积根据下列车辆·车内容积指数-微紧凑型轿车:车内容积指数·三厢式轿车(前座椅容积)+(后座椅容积)+(行李容量·舱背式轿车(前座椅容积)+(后座椅容积)+(货物体积指数·行李容量:按照箱子测量容(L210+L21)(H198)(W4)X10-*L210:从和后座椅靠背的最后曲面相切的X平面至零Y平面上的顶端最后部的水平尺寸*L211:从后座椅靠背或载荷地板的后部至车辆零Y平面上舱背式轿车车门的正常顶端在地板水平m。适用两人的扶手宽度最少为下部固定区1-1)移动式前座椅:前后移动式前排座椅乘员安全带的固定支座位置如下所示:从安全带的接触点至安全带角度参考点的一条直线应与水平面形成一个夹角。这个夹角应满足30-75°的范围要1-2)移动式后座椅:当座椅处于正常设计座椅位置范围的中间点时,从安全带接触点至设计H点1-3)固定座椅:从安全带接触点至H点的一条直线与水平面形成一个夹角。这个夹角应满足30-75°的范围要求。上部固定区)从肩部参考点垂直向上延伸m再向后延伸与水平线成°夹角的一条直线的后部。固定支座应位于向后延伸并在肩部参考点水平线的下方成40°夹角的一条直线之上安全带调整导3-1)按纽式顶/侧安:20-:15-·建议最小打开力·按纽活动范围:2-·按纽不应在装饰面以下移·手指抓紧最小厚度·最小直径·指抓最小厚度·指抓最小高度·提供2mm指抓位置以便手指抓·装饰面后部最小间隙:10-·杠杆最小高度(横向:15mm·建议最小操作力·导环内边与👉一个车内障碍物(如:座椅靠背或头枕)之间的最小手间隙·带扣应牢固地安装在座椅的内·端式释放带扣为首选带目进出高度描述的是进出车辆方便性的测量方法检查方(H11:(H12:(H69:设计指定1-1)驾驶员所有控制器应在手控包络线的范围之内1-2)手控包络线:对适用于具体规定比例的驾驶员群体以及人体躯干约束系统类型的手控范围1-3)手控参考平面(HR平面:横向延伸并对汽车座椅轮廓几何图形的手控包络线进行正确定*HR=786-(G:(G)H点至油门踵点的垂直距离H点水平行程方向盘直方向盘倾斜角方向盘中心至油门踵点的水平距方向盘中心至油门踵点的垂直距离9.0°530mm-33.0°-标----驾(C/LO:应2-1)本文主要是针对新车开发计划的初始阶段2-3)手控包络线可直接适用于前部安装并沿水平方向前后移动直径为25mm采用三个手指进行控2-4)手指操纵控制器:在手控包络线列表数值内加上50mm调整系数以便对驾驶员控制范围内的2-5)全握手控控制器:在手控包络线列表数值内减去50mm调整系数以便对驾驶员控制旋转按钮要求特3-2)手控包络线参照SAEJ287表格。车辆包络线的选择是基于总布置系数(G)的计算数值3-3)包络线的水平组成部分可以根据手控参考平面(HR平面)的前方距离进行测量。这个平面从采用手控包络线的程4-1)包络线是根据一系列直角参考平面在车内确定的:通过正常驾驶最后位置H点的水平提升参5-1)确定汽车座椅轮廓几何图形的尺寸并计算出总布置系数(G)的数值5-2)根据总布置系数(G)数值,计算出手控范围·如果(HR-L53)小于零,手控参考平面应纵向位于油门踪点后面的一个距离·如果(HR-L53)大于零,手控参考平面应纵向位于正常驾驶最后位置的H点6确定合适的手控包络6-1)参考SAEJ287表格,确定适用于车辆的总布置系数(G)数值,指定的驾驶员群体以及合适)升参考平面上方控制器的高度。范1-1)每辆汽车应为驾驶员和前排乘客装配遮阳板1-2)所有车内遮阳板应足够长且形状要实用。如果提供规定的最小视觉角度而无需对后视镜重位2-1)遮阳板处于使用位置的下部边缘与通过参考点投射的水平线之间的视觉角度切勿超过5°。参考视点位于H点垂直上方635mm的位置。2-2)至少应25mm遮阳板的摆动边缘定位在SAEJ287处于关闭和完全打开两个位置所定义的前操)小半径为m。该间隙的横向宽度至少应为。3-2)建议克服关闭位置初始止动的力量:最好10N,最大3-3)建议克服初始止动后垂直摆动的力量:最好6N,最大3-4)建议从中心固定器打开遮阳板的力量:最大车顶辅助把定1-1)前座椅辅助把手抓握长度最小120mm应位于从前座椅H点后10mm延伸至A柱的区域之1-2)后座椅辅助把手抓握长度最小120mm应位于从后座椅H点前140mm延伸至B柱的区域之1-3)车顶辅助把手应靠近外侧操2-1)建议辅助把手与安装表面之间的最小间隙2-3)建议自动跳起铰链式把手的手指最小进入间隙手控范围和头部间发动机罩二次打2-1)拉手应装在发动机的中心2-4)发动机罩需要"自动跳起"的幅度取决于拉手的向后位发动机罩边缘至拉手后部边缘的尺寸(A) 26- 66- 发动机罩释放机构的"自动跳起"高度(B)2535452-8)拉手垂直向下转动的间隙发动机罩支3-1)建议支臂在关闭情况下其下面的最小间隙3-3)建议从固定器移开支臂的力量发动机罩操4-4)打开和关闭最好一个手操后备箱的设计应在5%女性手控范围以下并且在高度方面确保满足95%男性头部活动线路的要1-1)建议后备箱盖,后背门打开力量和抬起/关闭力量:最好70N,最大1-3)后备箱盖打开自动跳起的手指间隙:最小1-4)如果打开的后备箱盖不在5%女性的手控范围之内可以提供一个带子或把手来帮助后备箱盖车门开启范车门活动曲线设计是根据上部人体躯干约束的活动范围(约束系统锁闭)打开(约束系统打开)的活动范围来帮助确定车内门拉位置和车门打开止动位置。水平向外,慢慢向前的开启范围适用于H点上方165-210mm平面高度的活动范围。天窗·天窗板把手应位于驾驶员内侧肩部上方的车辆中心线上·当天窗处于关闭位置时并且如果可能处于打开位置,要将把手定位在SAEJ287的手控范围或头·建议把手有效抓握深度:最小·建议把手有效抓握宽度:最小·建议把手有效抓握长度:最小·将控制器安装在车辆中心线的顶衬内饰·所有前排乘员可以看到标志和控制·将控制器安装在头顶合理的手控区域之·避免由于其它控制器或外表的影响而使控制范围出现干涉现象·在正常情况下,有太阳天窗的头部空间比没有太阳天窗的头部空间要小35mm下列步骤描述的是前排乘员头顶手控范围的开发程序1-1)建立座椅完全前后移动的行程位置1-2)在H点处于最前位置时正下方89mm的侧视图内建立一个点(X=X处于最前H点,Y=乘员中心线,Z=Z处于H点最前位置下方89mm)1-5)绘制最为适合每条SAE手控活动曲线(左400至右手600)的侧视线条。这些线条向前方手1-7)绘出一系列侧视平面。这些平面与左手400至右手600正面手控活动曲线各Y坐标位置的车外,对H点处于最前位置向后370mm的垂线向后延伸的曲线截面进行整理。1-9)延伸的前方手控活动曲线与1100mm球体的后视垂直截面相交形成头顶手控活动曲线的前方驻车制动手确定所建议的副仪表板或地板安装驻车制动手柄的合理手控活动范围1-1)在采用座椅布置设计位置(H点)和靠背角度的人体模特时,将人体模特向前移动至H点的1-2)确定SAEJ287-驾驶手控活动曲线以便对驾驶员的座椅位置进行布置采用最接近从手刹中心线至方向盘中心线横向(Y-Y轴)测量的间距数值的手控曲线在H点上方大约200mm高度,从手控活动曲线水平向后175mm进行测量。这就确定了手刹在"没1-3)将驻车制动手柄确定在前后界线之间的区域之内请注意在图中从驻车制动手柄末端m离时应位于"无倾斜"向前手控活动界线的后部而在制动或连接时应位于使用状态下后手控活动界线的前方。1-4)建议制动时H点上方的最大高度建议作用或拉起手柄的最大力量取决于和H点有关的手柄高度。和H点有关的手柄高度(处于起点) 0:H点76N-121mm-198mm-226mm手柄的建议尺寸和力3-1)建议拇指释放按纽的最大力量3-2)建议按纽最小直径尺寸3-3)建议指关节最小间隙3-4)建议手指最小间隙3-5)建议手柄下方最小垂直间隙3-6)建议前部最小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