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一章数据库基本理论本章要点1、数据库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2、数据库系统的结构3、数据库技术新进展教学难点数据库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数据模型一、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1、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数据库中存贮的基本对象。(1)数字、文字、图形、图象、声音、语言等。1、2、3……,学生的档案记录,……,这些都是数据。(2)数据的表现形式:学生记录(姓名,性别,年龄,学院)(王红,女,19,计算机科学院)(3)数据的语义:形式本身并不能完全表达其内容,需要经过语义解释。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2、数据库:是存放数据的仓库。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以供各种用户共享。3、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其作用是科学、有效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在数据库建立、运用和维护时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使用户能方便地定义数据和操纵数据,并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在多个用户同时使用数据库时进行并发控制,在发生故障后对系统进行恢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1)数据定义功能(2)数据操纵功能(3)数据库的运行管理(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4、数据库系统终端终端1终端2终端3终端n应用程序n(C/C++)应用程序3(VisualFoxpro)应用程序2(PL/SQL)应用程序1(COBOL)数据库管理员(DBA)应用程序用户终端用户数据库DBMS……数据库系统示意图数据库系统示意图二、数据模型数据库存储的是数据,这些数据反映了现实世界中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数据库不仅反映数据本身的内容,而且也反映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模型就是用来抽象表示、处理现实世界的数据和信息的工具,它是数据中用于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框架,也是将现实世界转换为数据世界转换为数据世界的桥梁。有关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是数据库理论的基础。在介绍几种数据模型之前,先介绍与其相关的一些概念。用的数据模型。实体的联系方法是目前描述概念模型最常用的方法。它所使用的工具为E-R(Entity-Relation)图。E-R图可以进一步转换为任何一种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1、E-R图的三要素①实体(型):用矩形框表示,框内标注实体名称。②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连线与实体连接起来。如果属性较多,为使图形更加简明,有时也将实体于其相应的属性另外单独用列表表示。③实体之间的联系:用菱形框表示,框内标注联系名称,并用连线将菱形框分别与有关实体相连,并在连线上注明联系类型。实体间的联系类型是指一个实体型所表示集合中的每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型中多少个实体存在联系,并非指一个继续框通过菱形与另外几个矩形框画连线。学生课程学号姓名出生年月入学时间学生课程学号姓名出生年月入学时间班级性别课程号课程名先导课程学时学分学习成绩2、实体间的联系虽然复杂,但都可以分解为少数几个实体间的联系,最基本的是两个实体间的联系。联系抽象化后可归结为以下三种类型。(1)一对一联系(1:1)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B中至多有一个实体与之有联系,反之亦然,则称A、B有1:1联系。例如:一个公司只有一个总经理,同时一个总经理不能在其他公司兼任。注意“至多”一词的含义,1:1联系不一定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2)一对多联系(1:n)设有两个实体集A、B,若A中每个实体与B中任意个实体(包括零个)相联系,而B中每个实体至多和A中一个实体有联系,则称A和B是1:n联系。这类联系比较普遍。实体集A实体集B实体集A实体集B联系名mn学生课程选修mn实体集A实体集B联系名11部门总经理领导名11实体集A实体集B联系名1n班级学生属于1n(3)多对多联系(m:n)若两个实体集A、B中的每一个实体都和另一个实体集中任意个实体(包括零个)有联系,则称A、B是m:n联系。例如:一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由多名学生选修。学生和课程间存在多对多联系。图书与读者之间是m:n联系:一位读者可以借阅若干本图书,同一本书可以连续被几个读者借阅。研究人员和科研课题之间是m:n联系:一个人可以参加多个课题,一个课题可以由多个人参加。3、三个实体之间的联系当涉及三个实体同时发生联系的时候,应进行认真分析以便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如:一台机器可以由若干个工人操作,加工若干种零件,某一个工人加工某一种零件是在多台机器上完成的,因为一个零件需要多道工序,不同工序需要不同的机器才能完成。因此,机器、零件、工人三个实体之间存在着多对多的联系。供应商供应商供应商供应商供应商供应商供应商mnp4、实例设有如下教学环境:一个班级有若干名学生,一名学生只属于一个班级。一个学生可以选修若干门课程,每门课程可被多个学生选修。一位教师可以教授若干门课程,一门课程只有一位教师主讲。每位教师属于一个教研室,一个教研室有若干位教师。班级班级编号班级班级编号班主任课程课程编号任课教师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教师教师编号姓名年龄教师教师编号姓名年龄教研室室主任职称教研室号班级学生从属名教师课程教授选修从属教研室 四、常用数据模型1、层次模型(1)概念:表示数据之间的从属关系结构,是一种以记录某一事物的类型为根节点的有向树结构。(2)特征:层次模型象一棵倒置的“树”,根节点在上,层次最高;子节点在下,逐层排列,其主要特征如下:①有且只有一个结点没有双亲结点,称为根结点。②根以外的其它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双亲结点。③层次模型表示的是从根节点到子节点的一个节点对多个节点,或从子节点到父节点的多个节点对一个节点的数据间的联系。(3)实例:一个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学校设有若干学院,每个学院设有若干系,每个系设有若干专业和有若干教师,每个专业和教师只属于一个系;另外,每个专业开设若干课程并有若干学生,而一个学生只能属于某一个专业,一门课程也只能由一个专业开设。学号姓名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课程号课程名学号课程号成绩课程课程-成绩系学生学生-成绩系成绩(1)概念:是层次模型的扩展,它表示多个从属关系的层次结构,呈现一种交叉关系的网络结构。网状模型是以记录为节点的网络结构。(2)特征:①有一个以上的节点无双亲。②至少有一个节点有多个双亲。在网状模型中子女到双亲的联系不是唯一的,所以在网状模型中给每一对父节点与子节点之间的联系都指定名字,这种联系称为系。学院代号学院名负责人系号系名负责人教师编号姓名职称专业代号学院代号学院名负责人系号系名负责人教师编号姓名职称专业代号专业名课程号课程名学时学号姓名性别年龄学院系专业教师课程学生3、关系模型(1)概念:不同数据之间的联系用关系来表示,其实质是将数据的逻辑结构归为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形式,每个二维表称为一个关系。在二维表中,每一行称为一个记录(也称元组),每一列称为一个数据项或字段(也称属性),数据项名称为字段名或属性名,整个表表示一个关系。这种模型既可以用来表达事物之间“一对一”和“一对多”的联系,也可以用来表达“多对多”的联系。(2)特征:①关系中每一列具有相同的属性,每个属性被指定一个不同的属性名(也叫字段名),属性名不能重复,列数根据需要而设置。②关系中的每一个数据必须是不可再分的数据项,而不是组合的数据项。③关系中的每一个记录由一个个体事物的诸多属性构成。④行和列的排列顺序是任意的。⑤一个关系是一张二维表,不允许有相同的字段名,也不允许有相同的记录存在。(3)实例:出版图书基本情况表书号书名作者出版日期单价印数1射雕英雄传金庸11/01/8424.00200002倚天屠龙记金庸09/05/8032.90355003陆小凤古龙07/08/7934.70300004武林外史古龙10/11/8319.9015500
第二节数据库系统的结构一、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用户用户用户用户用户应用系统应用开发工具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1、硬件资源数据库系统的硬件资源包括CPU、内存、磁盘、磁带及其它外部设备等。2、软件资源数据库系统软件包括以下几种:(1)操作系统:如DOS系统、UNIX系统、Windows系统、Linux系统等。(2)数据库管理系统:如FoxPor、Oracle、Access、Sybase等。(3)高级语言编译系统:如:C、C++、VB、Java等。数据库系统软件的核心为DBMS。3、数据库结构实际的数据库系统软件产品多种多样,它们支持不同的数据模型,使用不同的数据库语言,建立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数据的存储结构也各不相同,但是大多数数据库系统在总的体系结构上都具有相同的三级模式结构。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用户级数据库、用户组A用户组A用户组B用户组C…用户组E视图1物理数据库视图2视图3视图n概念数据库…(1)用户级数据库:是用户看到和使用的数据库,所以也称为用户视图,又称为子模式、外模式、用户模式等。用户根据系统给定的子模式,用查询语言或应用程序去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2)概念级数据库:是数据库管理员看到的数据库。因此也称为DBA视图,又称为模式。它用于把用户视图有机的结合成一个逻辑整体,描述数据的逻辑结构,不涉及数据的物理存储细节和硬件环境,也与具体的应用程序及使用的高级程序语言无关。(3)物理级数据库:又称为存储模式、内模式,是数据库在数据库系统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方式的描述。内模式是全体数据库数据的内部表示或低层描述,用来定义数据的存储方式和物理结构。4、数据库管理员(DBA)为了保证数据库能够高效正常的运行,一般大型数据库都设有专门人员负责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这种专门人员称为数据库管理员,他们是一些懂得和掌握数据库全局并设计和管理数据库的骨干人员。主要职责有:(1)负责数据库核心及其开发工具的安装及升级;(2)为数据库系统分配存储空间并规划未来的存储需求;(3)协助开发者建立基本的对象(表、视图、索引);(4)负责注册用户并维护系统的安全性;(5)负责数据库系统的备份和恢复。5、用户数据库系统的用户分为两类:(1)最终用户。这类用户无需熟悉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处理技术,他们通过终端的人机对话,主要对数据库进行联机查询或通过数据库应用系统提供的界面来使用数据库,这些界面包括菜单、表格、图形和报表;(2)专业用户。即应用程序员,这类用户应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接口语言及DBMS提供的数据操纵语言,他们负责设计应用系统的程序模块,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二、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对数据库进行定义、管理、维护和检索的一组软件。它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的,因此,可以把它看成是某种数据模型在计算机系统上的具体实现。用户使用的各种数据库命令及应用程序的执行,都要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另外,数据库管理系统还承担着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必须按照数据库管理员所规定的要求,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如下:☆存储数据☆创建并维护数据结构☆允许多个用户并发访问☆加强安全性和保密性☆允许提取和操作已存储的数据☆实现数据录入和数据加载☆提供不同记录的一致性☆提供对指定数据快速提取的高效索引机制
第三节数据库新技术一、数据库技术与其他计算机技术的相互渗透分布处理技术并行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分布处理技术并行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模糊技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并行数据库系统知识库系统、主动数据库系统多媒体数据库系统模糊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技术例如:数据库技术与分布处理技术相结合,出现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技术与并行处理技术相结合,出现了并行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出现了演绎数据库系统、知识库和主动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技术与多媒体处理技术相结合,出现了多媒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技术与模糊技术相结合,出现了模糊数据库系统;等等。1、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随着地理上分散的用户对数据库共享的要求,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传统的集中式数据库系统基础上产生和发展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的定义:分布式数据库由一组数据组成,这些数据物理上分布在计算机网络的不同结点(亦称场地或站点)上,逻辑上是属于同一个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在两台或多台地理上或物理上分散而逻辑上集中的数据库系统。管理这样的数据库系统的软件称为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DistributedDataBaseManagomentSystem,DDBMS)。分布式系统通常由计算机网络(局域网或广域网)连接起来,被连接的逻辑单位(包括硬件如计算机、外部设备和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称为结点或站点。所谓地理上分散是指各个站点分布在不同的地方。所谓逻辑上统一是指网络联结的各站点共同组成单一的数据库。与集中式数据库不同,分布式数据库中应存在适当冗余以适合分布处理的特点,提高系统处理效率和可靠性。因此,数据复制技术是分布式数据库的重要技术。但分布式数据库中的这种数据冗余对用户是透明的,即用户不必知道冗余数据的存在,维护各副本的一致性也由系统来负责。分布式数据库应具有以下特点:⑴数据的物理分布性数据库中的数据不是集中存储在一个场地的一台计算机上,而是分布的在不同场地的多台计算机上。它不同于通过计算机网络共享的集中式数据库系统。⑵数据的逻辑整体性数据库虽然在物理上是分布的,但这些数据并不是互不相关的,它们在逻辑上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它不同于通过计算机网络互连的多个独立的数据库系统。⑶数据的分布独立性(也称分布透明性)分布式数据库中除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外,还有数据的分布独立性。即在用户看来,整个数据库仍然是一个集中的数据库,用户不必关心数据的分片,不必关心数据物理位置分布的细节,不必关心数据副本的一致性,分布的实现完全由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完成。⑷场地自治和协调系统中的每个结点都具有独立性,能执行局部的应用请求;每个结点又是整个系统的一部分,可通过网络处理全局的应用请求。⑸数据的冗余及冗余透明性分布式数据库始于20世纪70年代,繁荣于80年代,在90年代由于其在分布性和开放性方面的优势,获得了青睐。这一切并不是偶然的,一方面是受到应用需求的刺激,另一方面是硬件环境的发展。在应用方面,如银行的通存通兑及划汇、全球性民航订票系统、水陆空联运系统、连锁店的管理系统、军事上的情报系统、旅游订票系统等,这些应用都涉及地理上分散的统一组织的管理,集中式的数据库系统已经无法提供合适的支持。在硬件方面,计算机及通信网络更是突飞猛进的发展。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微型机和工作站,以及日益广泛装备的公用数据网和局域网,为DDBMS的研制提供了一个成熟的实用的环境。在两方面的推动下,DDBMS得到了迅猛发展。现在,分布式数据库的应用领域已不再局限于联机事务处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分布式计算、互联网应用以及数据仓库等2、多媒体数据库当今社会存在着各种形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护师类之护师(初级)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 教师培训:校园安全
- 第 4 单元评估检测题(B卷)(单元测试)(无答案)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中国乙丙共聚物市场发展状况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5-2031年
- 北师大定积分高中知识
- 天然气知识培训课件
- 固定资产管理课件
- 小学语文优教课件
- 电力安规考试题及答案
- 教练班钢管考试题及答案
- 高考真题与模拟训练专题练习专题02函数及其性质(原卷版+解析)
-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同步课时训练 第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含解析)
- 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练习题(含答案)
- DB-T 29-22-2024 天津市住宅设计标准
- 2025届云南省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会商管理制度
- 焦虑自评量表(SAS)
- 政治审查表(模板)
- 银行断卡行动培训课件
- 当前国际形势分析
- (完整word版)数学中考答题卡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