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9章 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_第2页
第19章 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_第3页
第19章 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_第4页
第19章 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部分主讲: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徐敬俊联系电话人邮箱:xujingjun@163.com

xujingzun@Macro-Economics第十九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教学目的与要求:宏观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开放才能有发展。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以及国际收入与外汇市场等基本理论问题。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组织与政策;国际金融体系。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从一种理论长成一棵理论大树。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技术差距理论里昂惕夫之谜偏好相似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力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要素供给比例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战后国际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一)绝对优势理论1、代表人物:亚当·斯密2、基本思想:斯密认为一个国家会在某些产品生产上成本绝对低于他国,因而有绝对利益。每一个国家都应该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去交换本国必需的但自己生产又处于绝对不利地位的产品,从而使本国的土地、劳动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3、案例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绝对优势理论案例:英国在铜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法国则在大米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国家铜产量

(单位)所需劳动(天数)大米产量(单位)所需劳动(天数)分工前英国11001200法国12001100合计23002300分工后英国3300法国3300合计33003300国际交换英国21法国12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二)比较优势理论1、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2、基本思想:一国要出口的产品,是它在本国生产中具有最大优势和最小劣势的产品,而要进口的产品是在本国具有最小优势或最大比较劣势的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如果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的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仍存在进行贸易的可能性。即遵循“有利取重,不利择轻”的原则。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则这个国家具有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3、案例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比较优势理论案例:在酒的生产上,英国处于绝对劣势,但是在毛呢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国家酒产量

(单位)所需劳动(人/年)毛呢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年)分工前英国11201100法国180190合计22002190分工后英国2.2220法国2.125170合计2.1251702.2220国际交换英国11.2法国1.1251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一)资源禀赋论(H—O理论/要素禀赋论)资源禀赋论的要点是:所有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都由各自的供求关系决定,决定需求的因素有消费者欲望、收入分配等,决定供给的因素是生产要素的供给和生产的物质条件。1、代表人物:赫克歇尔(E.Heckscher)俄林(B.Ohlin)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一)资源禀赋论(H—O理论/要素禀赋论)2、理论体系:(1)要素供给比例理论①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②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③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④一国出口的是本国丰富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的是本国稀缺要素所生产的商品。(2)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间的商品流动不仅会使各国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二)里昂惕夫之谜: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1953年用投入—产出模型对美国40年代和50年代的对外贸易情况进行分析,考察了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和美国进口替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发现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专业分工基础之上的(即出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低于进口替代产品的)。这一结果恰与俄林的要素赋予论相悖,引起了经济学界和国际贸易界的巨大争议。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劳动力不同质要素密集度逆转存在关税及贸易壁垒自然资源稀缺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三)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它认为人力资本是劳动力与资本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人们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可以提高其素质,从而影响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研究与开发(R&D)理论:它认为研究与开发也是一种生产要素。一个国家在研究与开发中投入的资金越多,其生产产品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度就越高。信息要素理论:它认为信息是可以创造价值并能进行交换的无形资源,是现代生产要素的组成部分,占有信息便会产生贸易;信息本身同时又是可以交换的商品,且是一种无限的资源,占据信息意味着比较优势的改变,可以促进一国贸易格局的变化。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四)技术差距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1961年在《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一文中首次提出。技术差距理论是以科学发明、技术创新的推广过程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和发展。先进国家利用对新产品的技术控制,保持领先地位,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随着新技术向国外转移,其他国家开始模仿生产并不断加以扩大,创新国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出口下降,以至最终退出出口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五)产品生命周期说美国学者弗农和威尔士将产品生命周期(产生、成长、成熟、衰退)理论运用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中,他们把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美国对某一种新产品具有出口垄断、外国生产者开始生产、外国产品在出口市场进行竞争和美国进口四个阶段。这一理论成为二战后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的著名理论。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六)偏好相似理论主要观点:1、产品的出口建立在国内需求的基础之上每个国家都存在一个代表性的需求水平,表明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与这种收入水平相应的代表性消费品是各国消费品产业发展的主导。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需要,其生产才容易达到规模经济,从而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利润率。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六)偏好相似理论主要观点:2、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贸易量就越大就某个国家而言,由于收入水平的差异,其需求水平也必然有差异。因此一国专门生产某一个代表性需求层次上的商品,就意味着它不能满足本国其它收入水平消费者对同类产品的消费。国际贸易可以解决各国生产者在某个层次产品的生产上达到规模经济和满足不同收入消费者消费需要的矛盾。即各国可以专门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产品,并出口这种产品,同时分别从不同的国家进口其他国家生产的、用来满足本国其他收入层次消费者的需要。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七)产业内贸易理论同类产品(第二产业内的产品)之间的国际贸易量增加。一国一方面出口工业产品,另一方面大量进口相似工业品。又称双向贸易。原因:产量达到一定水平,LAC上升,所以从国外进口。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八)国家竞争力理论由哈佛商学院的米歇尔.波特(MichaelPorter)提出,也被称为波特的钻石理论(Porter’sDiamond),主要研究一个国家为什么能在某一领域取得领先地位。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政府机遇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九)规模经济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理论认为,在现代化社会大生产中,许多产品的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并且各国生产的工业产品是类似而不是同质的,市场也是垄断竞争的。各国为了得到规模经济的好处,必须缩减或放弃某些产品的生产,这些放弃的产品将会在他国生产,这样为了避免各国在利用规模经济来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时牺牲消费的多样性,互利的国际贸易就开始了。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第二节国际贸易组织国际贸易体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需要若干组织来协调这些关系。为了提高本国的经济地位,各国还会实行一系列国际贸易政策。一、北美自由贸易区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和加勒比海诸国在内的北美共同市场。(一)由来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而日本的实力在急剧增强,欧洲统一大市场在迅速发展。美国和加拿大为了加强北美地区的竞争能力和各自经济发展的需要,从1986年开始谈判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经过漫长的谈判历程,1988年1月2日,美、加两国正式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建立美加自由贸易区,1989年1月1日正式生效。(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宗旨宗旨是,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执行协定和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机制,促进三边和多边合作。一、北美自由贸易区(一)由来与发展1993年8月13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同时宣布,三国已就北美自由贸易协议的劳务和环境附加条约达成协议,从而为三国通向北美自由贸易道路扫清了障碍。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后,有利于形成一个包括贸易、投资、金融和劳动力流动的一体化共同市场,从而把北美地区的经济合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二节国际贸易组织一、北美自由贸易区(三)北美自由贸易区影响《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对北美各国乃至世界经济将产生重大影响。1、首先,对区域内经济贸易发展有积极影响,对美国而言,积极的影响是:第一,不仅工业制造业企业受益,高科技的各工业部门也将增加对加拿大、墨西哥的出口。美国同墨西哥的贸易顺差将会因此而增加。第二,美国西部投资的扩大。第三,由于生产和贸易结构的调整结果,将会出现大量劳动力投入到关键工业部门。第四,协定对墨西哥向美国的移民将起到制约作用。第二节国际贸易组织一、北美自由贸易区(三)北美自由贸易区影响2、消极影响主要有:就技术性不强的消费品工业而言对美国不利,为改善墨西哥与美国边境环境条件,美国要付出60亿-100亿美元的经济和社会费用,关税削减使美国减少大笔收入,加重了美国的负担。3、最后,对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也会产生影响。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一方面扩大了区域内贸易,但另一方面使一些国家担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区域外国家向美国出口构成威胁。第二节国际贸易组织一、北美自由贸易区(四)北美自由贸易区案例统计数字显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10年来,区域内贸易额由1993年的3060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约6210亿美元。其中,墨西哥对美国的出口额由1994年的510.6亿美元扩大到2002年的1430亿美元;墨西哥对加拿大的出口亦有较大幅度增长,2002年墨对加拿大货物出口额达到30亿美元。由于墨西哥出口的90%都是面向美国和加拿大,从以上统计数字不难看出,墨西哥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重要受益者。此外,过去10年中,墨西哥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增加到了年均120亿美元,年人均收入10年内增加了24%,已达到4000美元。第二节国际贸易组织一、北美自由贸易区(四)北美自由贸易区案例但一些分析家认为,北美自由贸易区在农业和环境等方面为墨西哥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研究表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由于享受高额补贴的美国农产品潮水般地进入墨西哥市场,墨农作物种植面积已缩减了400万公顷,农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减少了10%。此外,美国塔夫茨大学的研究显示,目前墨西哥制造业造成的空气污染比协定签署前增加了两倍。协定生效后最初4年,10多家美资林木产品公司在墨设厂,而且地点多集中在墨南部珍贵的未开发森林区,使墨西哥森林资源受到了严重威胁。第二节国际贸易组织一、北美自由贸易区(四)北美自由贸易区案例此外,在协定生效的10年中,墨西哥相对缺乏科技及管理人才、忽视提高外资企业原材料本土化的比例、放松对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要求等因素,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墨西哥经济的正面效应。在墨西哥的跨国公司所需原材料的98%依赖进口,而墨政府在技术转让方面未对跨国公司做出必要规定,使得跨国公司转让给墨西哥的技术多是它们已经放弃多年的过时技术。通过总结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利弊得失,分析家们指出,墨要想扩大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正面效应,就必须加快国内体制改革,利用自由贸易带来的机会进行产业升级,增加教育、能源、环境等关系到可持续竞争力领域的投资。第二节国际贸易组织二、欧洲联盟(一)简介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简称欧盟)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法律大街200号一座十字形的大厦内。欧盟的主要组织机构有:1、欧洲理事会,即欧盟首脑会议,由欧盟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及欧盟委员会主席组成,负责确定大政方针,每半年举行一次例会,必要时召开特别首脑会议。2、欧盟理事会,即部长理事会,是欧洲联盟的决策机构,拥有欧洲联盟的绝大部分立法权;第二节国际贸易组织二、欧洲联盟(一)简介欧盟的主要组织机构有:3、欧盟委员会,是欧盟的常设执行机构,负责实施欧共体条约和理事会作出的决定,向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提出报告和立法动议,处理欧盟日常事务,代表欧盟对外联系及负责经贸方面的谈判;4、欧洲议会,在欧盟内部执行监督、咨询的机构,有部分决定权并可以三分之二多数弹劾委员会,迫其集体辞职。5、欧洲法院,设在卢森堡,是欧盟的仲裁机构,负责审理和裁决在执行欧洲联盟条约和有关规定中发生的各种争执。6、欧洲审计院,设在卢森堡,负责欧盟的审计和财政管理。第二节国际贸易组织二、欧洲联盟(二)欧盟资料“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第二节国际贸易组织1、欧盟成员国第二节国际贸易组织2、欧盟会旗1986年5月29日正式悬挂,会旗为天兰色底,上面有12颗金黄色的星,表示欧洲联盟12个成员国。制作会旗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增强人们对欧洲联盟和欧洲同一性的印象。

第二节国际贸易组织3、欧盟会徽1988年1月开始使用,会徽的底呈兰色,上面12颗星围成一个圆圈,象征着欧共体12个成员国,圆圈中间为各成员国国名。第二节国际贸易组织4、欧盟货币——欧元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除英国、希腊、瑞典和丹麦外的11个国家于1998年首批成为欧元国。2000年6月,欧盟在葡萄牙北部城市费拉举行的首脑会议批准希腊加入欧元区。这次会议还决定在2003年以前组建一支5000人的联合警察部队,参与处理发生在欧洲的危机和冲突。2002年1月1日零时,欧元正式流通。第二节国际贸易组织三、世界贸易组织(一)世界贸易组织简介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英文缩写为WTO)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其前身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WTO现有成员137个,另有约30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申请加入。其总部在瑞士日内瓦,现任总干事麦克.穆尔。WTO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目前已经拥有137个成员,成员的贸易量占世界贸易的95%以上。WTO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被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GATT共主持了八轮多边贸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