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班主任对学生沉迷手机的心理分析及解决办法_第1页
刍议初中班主任对学生沉迷手机的心理分析及解决办法_第2页
刍议初中班主任对学生沉迷手机的心理分析及解决办法_第3页
刍议初中班主任对学生沉迷手机的心理分析及解决办法_第4页
刍议初中班主任对学生沉迷手机的心理分析及解决办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引言根据工信部统计出来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已经超过了12.9亿户。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2020年底网民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到了54.9%,年轻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已经迈进互联网时代,手机成为衣食住行中的高科技通信工具,可见其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随着智能手机的更新迭代,其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功能更加健全,除了日常打电话、发短信,水电杂费、购物付款等都可在手机上完成,多元化功能使得手机使用人群更加年轻化。然而手机功能的高效化与普及化的背后,似乎也衍生出了更多令人值得深思的问题。现代社会,网络普及率极高,人们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使用手机,其中便出现了部分学生沉迷手机无法自拔的情况,黑白颠倒,白天睡不醒,晚上看手机直至深夜,学习颇受影响的同时,高度近视、熬夜过度等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笔者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教师,深知沉迷手机的学生,学习不容乐观、三观不端正、身体健康问题等毛病极多。笔者对班级中沉迷手机的心理状况展开分析,在部分学生的认知中,手机是个性与身份的代表,在学校中拿着手机,观看火爆的视频与段子,网络语言出口成章等是很时尚的行为。这种错误偏执的认知,不仅击溃了大部分学生的自控力防线,而且管理教育难度极高。作为班主任,要让学生学会正确手机、规范使用手机,做手机与时间的主人,这是教师与家长需要注重关注的教育问题之一。二、关于沉迷手机概念与危害总结(一)相关概念解析沉迷手机,也被称为手机依赖症,或者叫手机焦虑症。指的是个体行为因为沉迷于手机失控,使得个体的心理、生理易受到伤害的痴迷状态。在当今新媒体时代,智能手机的功能已经开始向网络上拓展,并且智能手机携带使用方便等优点,受到了青少年的一致追捧。调查数据表明,青少年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沉迷手机的程度移到了病态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手机沉迷程度的第三级。衡量是否有手机依赖症主要从以下三个标准入手:一是在没有任何需要收集处理的事时,仍旧频繁、长期地使用手机。二是手机已经严重影响了个人正常作息与学习,白天需要集中精力工作与学习之时,昏昏欲睡,精神不集中;到了晚上,身体需要休息之时,却精神亢奋,看着手机,要么哈哈大笑,要么落泪共情,情绪起伏大,无法正常入睡。三是当手机不在身边时,精神恍惚,情绪躁动不安,想急切地使用手机,这是过度沉迷手机的主要身心特征。(二)沉迷手机的危害学生过度沉迷手机的危害,据笔者平常观察,可分为如下几方面:一是直接影响学习状态。笔者所在班级经常有学生在上课之时,手机不关机,消息提示音直接打断了学生的学习节奏与思绪,注意力无法高效集中。二是不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在手机这个虚拟世界里,文化多元,网友们的性格与视频风格更是多种多样,若学生沉迷手机,将自己喜欢的网友当作朋友,脱离生活实际,无暇与同学进行正常交往,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将逐渐退化。随着以后逐渐走上社会,会出现职场关系处理不当、无法适应社会关系的情况,这对自身身心健康发展十分不利。三是严重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部分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过度沉迷手机,其中某些价值观不正确、内容不健康的信息,会带领学生走向歧途。多元文化与信息扑面而来,学生缺乏甄别能力,只能全盘接受,最终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三、初中生沉迷手机的心理状况分析(一)从众攀比心理作祟社会心理学家指出:从众行为个体在面对巨大的群体压力的背景下,为了避免自己和群体之间发生矛盾,在需要表态的时候选择多数群体意见的行为,目的在于对自身心理进行安慰。很多人为了追求心理平衡,经常通过从众行为来避免和多数人发生矛盾突。从初中生的视角来看,他们看到同伴在使用智能手机时的便捷与快乐时,十分羡慕,渴望自己也拥有一部手机,从而会以方便学习等借口来向父母索要手机。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在校园内拥有手机,与其他没有手机的同学“地位”高下立见。并且在微博、朋友圈等发表自己的生活状态,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从众攀比心理。(二)满足心理需求初中生的很多社会需求都可以通过手机来获得满足,一些学校采用了封闭式管理模式,学生每个月出校门的次数非常有限,手机就成了他们了解社会信息的主要渠道,也使得自己的社会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学生不断地增加手机上的电话号码数量,不断增加手机的使用时间,希望借此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强化。另外,智能手机的附加功能较多,初中生很多生活需求都可以借助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不仅具备通话和短信功能,而且还具备上网、游戏、支付等功能,并且可以根据需要下载自己要应用的软件。而初中生心智尚不成熟,手机多样化的功能对初中生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三)疏解不良情绪从笔者的班级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属于独生子女,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性格独特自我,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之事,学习压力大,情绪容易出现大波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存在逃避、畏缩的情况,拒绝与父母、教师、同伴沟通,从现实生活中逐渐抽离,逐渐不适应现实生活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通常会选择看手机。手机中的搞笑视频会驱散学习与生活中的不悦情绪,安抚心灵,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长此以往,学生对手机越来越依赖,并最终不分时间、地点地沉迷其中,学习积极性骤减,价值观扭曲,个人身心状态十分糟糕。四、班主任对初中生沉迷手机现状的解决办法分析(一)与学生家长实时沟通,建立家校共育管理机制班主任应当在教育过程中,主动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就学生沉迷手机的原因进行精准分析。在笔者看来,学生沉迷手机的原因不同,笔者的班级中,有的学生是因为父母离异,无人管教,遇到问题更是无处倾诉,跟网友交朋友。有的学生因为父母工作忙,无暇陪伴,家庭教育缺失,拿着昂贵的手机,在班级中大肆宣扬“地位”。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因为家庭教育过于严格,选择用手机“喘口气”,最后慢慢养成沉溺手机的不良习惯。这些现象背后都有不同的原因,班主任不能直接用没收手机、训诫等手段来进行管教,而是要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抓住学生沉迷手机背后的原因。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家校共育,精准解决学生问题。例如,上文中提到笔者所在班级有学生因为家庭教育太严格,选择用手机放松。于是笔者马上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一番沟通下来,发现该名学生家长的教育确实存在问题。例如,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该生放学回家,或者在假期中,父母坚决不会在学生面前看手机,为学生创造了“无手机环境”。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向家长说明了这种方式可能会“适得其反”,抓得越紧,管得越严,学生压力越大。并建议家长适时放松下来,在假期与学生一起席地而坐,玩几把网络游戏,看电影,多与学生互动,消除学生对家长的恐惧,改革家庭教育方式。在笔者的建议下,家长照做了,学生父亲与学生一起打游戏,带着“菜鸟”妈妈一起升级,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下,学生学习状态转好,逐渐改掉了沉迷手机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困难极多,学生妈妈情绪十分焦虑,但只要尝试改变,秉持科学的教育方式,学生一定会发生令人惊喜的变化。(二)家长要在学生使用手机时坚守原则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游走在两点一线的生活,学校与家之间,除了教师在学校中的规范系统教育之外,家长更是负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在学生手机使用方面,家长要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能因为学生学习压力太大等原因而一再退让,延长其手机使用时间。而关于改正学生沉迷手机的习惯,笔者提出如下几条建议:一是严格控制学生的零花钱。初中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家长的零花钱,若零花钱数额太多,学生极易养成不良消费习惯。作为家长,要趁早介入,固定零花钱数量,并在每个月定期发放。控制数额,在保证学生基本消费的同时,不要留过量的零花钱,避免学生进行大额手机消费等。二是在学生的家庭生活中,家长要积极地与学生沟通,多聊天,了解学生最近的身心状况,学习上是否顺利,生活上是否遇到了什么费解的难题等,避免学生因为心中烦闷,沉迷手机。另外,要加强对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甄别不良信息,拒绝恶俗信息的能力。另外,家长还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若学生出现了近视度数激增、成绩莫名下滑的情况,一定要与班主任积极协商,分析其中的原因。不要以“手机玩太多”等笼统的借口遮掩过去。家长要及时反思学生为什么宁愿沉迷手机,也不与父母互动,多反思自我,拒绝单一粗暴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彻底沉溺于网络世界,亲子关系越走越远。三是增强亲子互动,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父母是学生一生最亲密的家人与朋友,学生遇到各种大小问题时,家长应当第一时间介入,科学处理。对学生无时无刻沉迷手机的情况,家长要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机会,在节假日期间,与学生一起出门踏青、爬山、看电影、骑车、看海、野餐,增加户外亲子活动,与学生一起“放下手机”,开阔视野,享受可贵温馨的家庭生活,增加学生假期的幸福感,避免因为与父母无话可说、无事可做,只能玩手机消磨时间的情况。(三)学校要打造积极向上、勤学善思的良好氛围学校健康向上的氛围也对学生的心境、攀比性方面意义重大。因此,学校要开展多元文化活动,打造和谐校园,增添学生的课余时间趣味,让学生抬头看校园,拒做“低头族”,慢慢改善学生对手机的依赖与沉溺。首先,学校要以校内宣传、家长教育等方式,告知学生快乐有趣的手机视频背后,是学习时间的大量浪费,个人精力的无故消磨,青春年华的慢慢流逝。手机,不是不能用,但也并不是时时刻刻地用,一个优秀的人,其主要具备能力就是自我管理,管理好个人情绪,管理好学习时间,规划好手机使用时长。该学习时认真学习,该放松时畅快享受,这才是快意人生。闲来无事就看手机,这并不酷,最酷的是做到别人无法轻易做到之事,看书学习,养成自我。另外,学校也要加强对校内运动会的创新策划,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运动会;还可设计辩论会、舞蹈大赛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让学生体会到学校实践活动的乐趣,积极参与其中,加强生生、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互联网时代下,可以把初中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锻炼出来。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其形成团队协作意识。最后,学校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培养出来,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学风。因此,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让严重依赖手机的学生可以建立自己的社会交际圈,让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得到较大的缓解。(四)班主任可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主要任务虽然是学习,但一味地学习,学生也会烦躁愤懑,顺理成章地选择看手机。班主任要意识到,在学习之余,运用其他类型班级活动来缓解学习压力。笔者从某短视频平台上发现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在课余时间设计了“手势舞”,与学生一起舞起来,学生表情欢快,课堂氛围极好。于是,笔者尝试在班级中设计“手势舞”,因为笔者在舞蹈方面能力有限。于是选择班级中善于舞蹈的几名女同学来设计手势舞。手势舞对时间与空间的要求不高,桌子合并起来,积极排练,最终成果极佳。此外,在笔者的班级中,发现有几名学生课余时间很“宅”,与他们的父母进行一番交流后,得知这几名学生在家的状态基本就是零食在旁,手机在手,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其中有两名女生,因为缺乏运动,沉迷手机,出现了体重激增、爆痘、不善言辞的问题。于是在笔者与家长的合作下,对他们积极鼓励,转移对零食与手机的注意力,同时笔者与他们组成了跑步小分队。为了安全起见,笔者与他们共同跑步,发现生活中的运动之美。笔者与他们长跑的过程中,从一开始气喘吁吁地跑2公里到最后轻松跑10公里,整个人神清气爽,状态极佳,身体素质不断提高,放下手机的同时,也戒断了零食。笔者建议诸位同仁也可积极尝试,与学生一起跑步,心态越来越年轻,同时,学生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依赖也逐渐减少,收获颇丰。(五)分析手机依赖背后的成因,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意志是人的重要素质,人的行为受到了意志的支配,可以支持人们克服困难,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的。初中生形成自己坚强的意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坚定顽强的意志品质养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在学习与生活中,主动实践,自律前行。笔者认为若想帮助学生克服沉迷手机,以达到养成坚定意志品质的目的,教师需要先为学生作好榜样。例如,以笔者自身为例,上学期笔者为了自身专业素质的进一步发展,选择自学心理学,考取心理学专业等级证书。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克服沉迷手机的问题,笔者首当其冲,让学生在自习时间、课余时间监督他们的班主任,多学习。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多活动,多观察,多与笔者交流。并且在课下时间,笔者也会在班级群内打卡当日学习成果,在笔者的以身作则下,学生积极督促“我”的学习,同时在自习课上,他们也逐渐效仿笔者,主动学习。有些学生即使不学习,也会拿出个人喜欢的课外书籍阅读,自习课氛围良好。在班级群内,学生也纷纷打卡,打卡内容为:今日与爸爸完成了绕城骑行;每天半小时,花费两周,读完了《汪曾祺散文集》;今天监督“三高”爷爷步行一万步等。随着一学期的坚持打卡,笔者顺利考下证书,学生也纷纷完成了属于自己的计划。生活中看似寻常不过、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却被“坚持”二字打败,意志品质的养成也贵在坚持。学生在群里打卡的小事,看起来极其普通,但就是在普通平凡的小事中,日日坚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