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规划合作的回顾和展望_第1页
长三角地区规划合作的回顾和展望_第2页
长三角地区规划合作的回顾和展望_第3页
长三角地区规划合作的回顾和展望_第4页
长三角地区规划合作的回顾和展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三角地区规划合作回顾与展望报告人:邹军博士、院长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省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2第一部分规划合作历程回顾一、综合性规划合作二、专项规划合作三、主要事件3一、综合性规划合作2、规划范围1、编制单位1985年,由“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研究组与上海经济区研究会牵头组成课题组联合编制,1986年完成,经上海经济区省市长联席会通过。(一)《上海经济区发展战略纲要》

上海经济区范围上海市及其所辖的10个县,浙江省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5市及其所辖的29个县,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南通4市及其所辖的18个县。4一、综合性规划合作3、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打破经济体制的僵化模式,协调条块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关系。按照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要求,更好地组织横向经济联系,形成区域经济的综合优势,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步形成以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为依托的、不同规模的、开放式、多层次、网络型的经济区。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新体制,促进区域生产力的发展。(一)《上海经济区发展战略纲要》5一、综合性规划合作4、七大核心内容建立经济区的统一市场区域经济布局和结构优化发挥中心城市的多功能作用统筹区域交通网络布局以电力为核心,加强区域能源建设加强江河湖水系的综合开发和治理推动区域科技合作(一)《上海经济区发展战略纲要》6一、综合性规划合作5、实施效果使经济区内的企业和各级政府逐步取得深化联合的共识为形成区域内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组织打下重要基础促进了区域成员之间大量资金技术转移等市场活动,为加快区域市场发展提供了条件(一)《上海经济区发展战略纲要》7一、综合性规划合作6、不足之处协调“行政区”与“经济区”之间矛盾的考虑不够。规划侧重战略层面,对空间、设施的可实施性考虑不足。规划过于理想化,对规划实施途径等措施缺乏考虑。(一)《上海经济区发展战略纲要》8一、综合性规划合作1、编制背景(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7-2012)》长三角区域内部分工不明确产业发展、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及土地开发等互不协调对区域内有限发展空间和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整体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明显2、编制单位由国家发改委会同一市两省发改委统一组织,南京大学等高校、科研单位参与编制。2010年5月国务院批准。

3、规划范围总体范围为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一市两省,核心区为16市。规划期到2012年,展望到2020年。9一、综合性规划合作4、编制目标明确长三角进一步发展的整体定位,确定长三角地区发展的整体目标和重点。围绕长三角各地共同关注、单一省市又难以自行解决的重大问题,包括区域基础设施的共建与共享、投资环境的营造、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关系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提出统筹协调解决的思路和布局方案。研究提出促进长三角地区整体发展的相关政策。(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7-2012)》10一、综合性规划合作5、核心内容整体功能定位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城镇体系发展布局重点产业发展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协调与建设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7-2012)》长三角城镇体系网络结构图(核心区)11一、综合性规划合作5、功能定位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我国现代服务业引领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规划同时也赋予长三角“壮大东部地区经济实力、推动长江流域快速崛起、带动中西部加快发展、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引领我国全面参加全球竞争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国家使命。(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7-2012)》12一、综合性规划合作6、总体布局:一核六带强化上海为发展核心优化提升沪宁和沪杭沿线发展带积极培育宁湖杭沿线发展带重点建设沿江发展带重点建设沿湾发展带积极开发沿海发展带引导发展沿湖生态服务带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7-2012)》长三角一核六带总体布局框架13一、综合性规划合作(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7-2012)》7、作用评价长三角地区各级政府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有关部门编制专项规划和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14一、综合性规划合作1、编制背景角色转变:从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地区成长为国家具有战略意义的经济核心地域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结构特征:多层-多心网络结构雏形初显空间组织:具有成长性与复合性特征增长方式:进入资源瓶颈阶段发展动力:集聚与扩散、内力与外力矛盾共同作用长三角城镇发展现状图(三)《长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2007-2020)》152、规划编制合作情况2005年底正式启动,由建设部主持,中规院牵头,上海市院、浙江省院、江苏省院、安徽省院配合,共同组成规划编制工作组。成为第一个由建设部主持的跨省域城镇密集地区规划。长三角城镇群规划范围一、综合性规划合作3、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三省一市(三)《长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2007-2020)》164、规划编制要求体现国家对长三角及其紧密相关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战略要求省际协调以及与之相关的重大省内问题研究以省级行政单位为基本单位中央政府的视角地域功能的视角寻找新的生长空间除城镇群地区本身的组织网络外,寻找更大地域内的支撑体系生态环境、地域文化资源的保护一、综合性规划合作(三)《长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2007-2020)》17协调促进长江三角洲城镇群的发展,其最终目的在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非仅仅局限于城镇群内部为现状城镇群地区以外地域寻求发展的机遇并做好准备统筹考虑长江流域整体发展及中部崛起区域协调发展角度一、综合性规划合作(三)《长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2007-2020)》185、空间结构中心地区:城市中心地区、外围中心地区过渡地区:低密度过渡地区边缘地区:有集聚趋势的边缘地区、极低密度的边缘地区长三角城镇群空间结构

一、综合性规划合作(三)《长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2007-2020)》19二、专项规划合作(一)《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4-2020)》适应区域旅客运输需求快速增长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运输体系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1、规划组织2、总体目标由铁道部会同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交通部门共同组织,同济大学等单位参与编制。2005年3月由国务院批准。结构方案20二、专项规划合作(一)《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4-2020)》建设以上海为中心,沪宁、沪杭(甬)为两翼的城际轨道交通主架构,覆盖区内主要城市,基本形成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1-2小时交通圈”。

3、规划核心内容21二、专项规划合作(一)《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4-2020)》修编思路:以区域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为基础,构建区域内快速城际铁路网;根据区域内都市圈规划,构建都市圈之间和内部城际客运系统;结合主要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补充完善部分城市之间和市域内城际轨道交通线路。4、规划修编规划于2009年进行修编,建议稿已报国家发改委。22二、专项规划合作(二)《长三角现代化公路水运交通规划(2004-2020)》规划着力于资源的整合和综合运输枢纽的形成,打破区域、体制、行业界限,跨省市整合资源,强调与周边地区的衔接;公路、水路协调,同时综合考虑航空、铁路网络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现代化。2、规划重点1、编制单位由交通部会同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一市两省交通部门联合编制23二、专项规划合作到2020年,长三角都市圈内中心城市实现“三小时互通”,所有地区“20分钟上高速”。而上海与长三角以外周边地区将可实现“五小时沟通”,形成以上海为中心、覆盖长江三角洲的“半日交通圈”。公路密度大体上接近欧洲发达国家水平,同时形成以上海为中心、苏浙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3、规划目标(二)《长三角现代化公路水运交通规划(2004-2020)》24两纵:由京沪铁路、京杭运河、国家高速公路等构成的南北综合运输大通道;海运、沿海铁路、高速公路为主的南北及对外运输大通道。三横:由长江、沿江铁路、高速公路、管道组成的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由陇海铁路、高速公路等组成的东西向综合运输大通道;由浙赣铁路、高速公路等组成的舟山—宁波—杭州—金华—江西的综合运输大通道。一圈:由高速公路、轨道交通构成的都市圈快速交通网。二、专项规划合作4、总体结构:两纵三横一圈(二)《长三角现代化公路水运交通规划(2004-2020)》251、编制背景2005年2月,长江三角洲地区规划工作联席会议提出开展两省一市城市间综合交通规划研究。(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间综合交通规划研究》262、编制单位由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浙江省建设厅、江苏省建设厅牵头。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3、规划目标建设与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快速、便捷、高效、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间综合交通规划研究》27二、专项规划合作(四)《长江三角洲区域环境保护规划》2005年6月正式启动规划编制工作,由国家环保总局,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一市两省环保厅(局)联合编制。1、编制单位2、核心目标提高区域环境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创新区域环境经济政策重点推进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区域大气污染控制健全区域环境监管与应急联动机制完善区域环境信息共享与发布制度28二、专项规划合作(五)《长三角区域旅游规划》1、编制单位2、总体目标整合长三角区域旅游市场网络,通过构建富有层次的旅游目的地体系,打造旅游集群,大力推进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商务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旅游产业现代化、旅游服务国际化和旅游品牌自主化。由国家旅游局会同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旅游局联合组织编制,上海师范大学等单位参与规划编制。29二、专项规划合作(六)《长三角区域信息化“十一五”合作规划》由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浙江省信息产业厅、江苏省信息产业厅联合编制1、规划单位2、核心目标推动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与应用促进区域社会和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应用系统的联动推动区域信息经济领域信息技术的联合应用促进区域信息产业加速增长和联动协作共同优化区域信息化发展与支持环境完善区域环境信息共享与发布制度30二、专项规划合作(七)《长江三角洲地区道路运输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2009-2020)打造一体三通的区域道路客运网络体系。打造三网叠加的区域物流网络体系。打造四网合一的汽车后市场维修保障服务体系。2、规划总体目标1、编制单位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两省一市交通运输部门会同各省市交通规划编制单位联合编制。31三、主要事件(一)聚焦长三角自由论坛-2006年广州城市规划年会论坛由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中国城市规划院、上海市规划院、南京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北京城市规划学会、江苏省规划院等多名专家、学者就长三角发展和区域规划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32二、主要事件(二)长三角规划院交流联谊活动2008年12月、2009年12月,以《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