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地图的教案5篇_第1页
画地图的教案5篇_第2页
画地图的教案5篇_第3页
画地图的教案5篇_第4页
画地图的教案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画地图的教案5篇

画地图的教案篇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表达的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10年。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觉,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外形非常吻合,从而推想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日的各个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发觉,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很多事实,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究大自然神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沟通。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了解魏格纳发觉大陆漂移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法国闻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他经过30年的观测讨论,揭开了昆虫世界的很多奥秘,创作了闻名的《昆虫记》。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世界地图,我们也来看看世界地图,说说你发觉了什么?

〔课件展示世界地图,请同学自由沟通〕

九十多年前,有一个科学家在观测世界地图时也发觉了一个大奥秘,一个地球的奥秘。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看看是个什么奥秘。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自读自悟。

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思索:谁在什么状况下从世界地图中引出了什么发觉?

2、检查自学状况

〔1〕出示新词

呈现凹进端详叩开起源资料静谧

清静大陆漂移精神大振枉费心机浩如烟海

自由读、指读、齐读。

理解词语意思。

〔2〕提问:谁在什么状况下从世界地图中引出了什么发觉?

〔3〕介绍魏格纳。〔出示课件〕

三、集体沟通,品读感悟

1、年仅32岁的魏格纳,引起了地质界的震惊,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成为一颗醒目的科学新星。魏格纳提出的假说是在什么状况下发觉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1—4自然段,并完成以下要求。出示:魏格纳在观测地图时有什么惊人的发觉?把相关的句子用横线划出。

〔1〕出示句子:

“瞧!这两个地方的外形竟是这般不可名状地吻合!”

“果真……都能……又能……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

“结果发觉……地球上全部的大陆块……吻合在一起。”

重点讨论第一句

“这两个地方”指的是哪两个地方?“吻合”什么意思?

我们看地图找出巴西突出的部分和凹进的几内亚湾,是不是和文中所描述的那样。

“不可名状”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是不可名状的事情?

是啊,南美洲和非洲之间隔着宽阔的大西洋,距离相差6500千米,这么远的两个地方却能如此紧密的吻合在一起,这是多少不可名状的一件事啊!读——〔引读第一句〕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觉惊呆了,他不断叨念着,读——魏格纳此时欣喜假设狂,大声喊??

在这个发觉的基础上,魏格纳有了更多惊人的发觉,齐读2,3句。请同学对比地图,看看是否犹如书上所描写的那样。

〔2〕你们通过自己的观测实践,有了惊人的发觉,心情怎样?想像一下,当年魏格纳有了一次比一次惊人的发觉,心情怎样?〔惊喜〕从那些地方我们感受到了魏格纳的惊喜。

课件出示:

“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觉惊呆了!”

“他精神大振,认真端详着美洲和非洲大陆外形上的不同点。”

“魏格纳兴奋极了,将地图上一块块陆地进行了比较。”

请同学自由练习,把魏格纳的惊喜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指读,引读当魏格纳无意中发觉巴西突出的部分和凹进的几内亚湾竟然是这样不可名状的吻合,魏格纳——〔引读第一句〕于是他——〔引读第二句〕当魏格纳有了越来越多的发觉时,魏格纳——〔引读第三句〕

〔3〕伟大的发觉总不会轻易现出他的真面目,年轻的魏格纳为什么会发觉别人所不能发觉的东西呢?〔认真观测〕

你从那些地方看到了魏格纳的仔细,一丝不苟?

〔4〕仅仅会观测还是不够的,我们更要学会从观测中敢于思索、探究。看到这些惊人的发觉,魏格纳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奇想——

课件出示:“在太古时代,地球上……它们的海岸线才会惊人地吻合。”

2、推抱负像只有经过反复实践才能成为真理,为了证明这一奇想,魏格纳都做了些什么工作?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第6、7自然段。

〔1〕闻名科学家柯彭的看法和建议是什么?“也曾有人提起过”,说明白什么?

〔2〕在大科学家的劝阻下,魏格纳是怎样做的?那些词语看出考证工作的困难?〔浩如烟海〕说明这个词语,经过魏格纳将近2年时间不懈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魏格纳究竟找到了证据。

〔3〕引导同学在阅读中理解魏格纳是如何进行推理的——

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

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

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

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出示课件〕

四、回来整体,迁移升华

1、认真观测,敢于思索,反复求证是魏格纳获得胜利的不可缺少的因素。通过课文的学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是啊,只要我们学会做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就肯定会比别人有更多的收获。

五、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将文中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

2、感爱好的话再去收集资料,了解更多地理知识。

板书设计:

画地图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究大自然神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沟通。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沟通。

教学用具:投影仪、世界地图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径直板书课题,世界地图的发觉〔同学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知

1、老师范读课文。

2、同学自读课文,要求同学边读书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对同学提出的问题,有的可以同学间相互解决,有的可以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

4、根据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让同学边读书边思索:魏格纳的奇异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同学充分读书后,同桌之间或小组内相互沟通。

5、检查合作学习状况

6、最末,要求同学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地复述故事,并能把读后的感受与同学进行沟通。

同学沟通读书所得时,老师可以重点指导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同学观测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外形和几内亚湾凹进的海岸线外形,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认真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外形之后得出来的。

〔3〕读第7自然段,要让同学理解,魏格纳发觉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可以引导同学在阅读中理解是如何进行推理的─??

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

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

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

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三:老师小结

四、作业设计

1、完成配套练习

2、预习《语文园地二》

画地图的教案篇3

设计理念:

同学的阅读技能只能在主动的阅读实践中形成。只有主动积极的阅读实践,才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本课设计让同学通过听、读、思、议、品、评等方式进入阅读情景,经受魏格纳“偶然发觉”“困难考证”“提出假说”的阅读全过程,再以切实的感受、鲜活的认识从阅读情境中走出来,从而得到真正生动活泼的进展。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究大自然神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沟通。

课前预备:

1、老师预备:世界地图或地球仪。

2、同学预备:世界地图或小地球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法国闻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他经过30年的观测讨论,揭开了昆虫世界的很多奥秘,创作了闻名的《昆虫记》。我们也应和法布尔一样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认真观测,仔细思索,就会比别人有更多的收获,让我们上心去学习第8课。〔出示课题,齐读〕

二、自主学习

1、让我们上心去发觉,说说你看到题目有什么疑问?

2、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并完成以下要求

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思索:谁在什么状况下从世界地图中引出了什么发觉?

〔3〕依据课文内容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说说每部分的意思。

3、检查自学状况

〔1〕出示生字、新词

呈现凹进精神大振

端详叩开枉费心机

起源资料浩如烟海

静谧清静大陆漂移

〔2〕提问:谁在什么状况下从世界地图中引出了什么发觉?

〔3〕介绍魏格纳。

画地图的教案篇4

教材简析

故事发生在1910年。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觉,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外形非常吻合,从而推想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日的各个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发觉,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很多事实,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5、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究大自然神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沟通。

教学重难点

了解魏格纳发觉大陆漂移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老师预备〔包括媒体〕:预备小黑板,将重点语句呈现出来。

同学预备:做好预习:

预习生字、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提出质疑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法布尔长期观测昆虫,成了闻名的昆虫学家,还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巨著《昆虫记》。那么德国闻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通过一张一般的世界地图会发觉什么呢?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边朗读课文边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内可进行沟通、探讨。

2、简约的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默读导读和课文,质疑问难

1、通过阅读提出疑难问题,同学之间相互争论解决。

2、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指导解决:

问题:

⑴、魏格纳的奇异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么?

⑵、魏格纳发觉了什么重要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

⑶、魏格纳重大的发觉靠的是什么?

四、细读课文,解决问题,沟通所得

1、老师指导同学观测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由此体会魏格纳产生这种想法的缘由。

2、反复读第5自然段,理解“大陆漂流”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魏格纳是如何认真端详地图的。

3、默读第7自然段,记录下进行推理的过程,然后指名说一说。

4、师生共同沟通读书体会,论证魏格纳胜利的缘由。

?学法指导】指导同学观测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由此体会魏格纳产生这种想法的缘由。

五、复述故事

指定同学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故事,其余同学评议、补充。

六、沟通地理知识

相互沟通展示自己了解的、搜集的有关“大陆漂移”的知识。

多角度体验观测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觉

偶然发觉——陆地海岸线惊人吻合、细致观测、敢于思索

困难考证——中龙同时见于巴西东部和非洲西南部、……

提出假说——大陆漂移假说、锲而不舍、勤奋钻研

画地图的教案篇5

教材分析:

本文表达的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10年。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觉,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外形非常吻合,从而推想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日的各个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发觉,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很多事实,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

上述内容是根据事情进展的顺次来表达的,每个部分连接自然,运用“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于是……”“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转变自己想法的人”等过渡句,使文章浑然一体。阅读这篇课文,能让同学懂得段与段之间的有机联系,有助于提高阅读技能。文中还有许多具有积累价值的词语,如“雪白清静、性格豪放、静谧舒适、坐卧担心、不可名状、浩如烟海、飞渡重洋”,对丰富同学的词汇很有好处。

教学重点:

了解魏格纳发觉大陆漂移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