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1钱三强的“牛劲儿”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在年逾花甲时,仍干劲十足,经常工作到深夜。有人问他多大岁数了,他回答:“属牛的。”也正是这么一股子“牛劲”,让他成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为我国国防科技作出了突出贡献。(陈凌《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提示主题:奋斗拼搏,矢志报国,吃苦耐劳,中国梦,三牛精神02石曼卿“坐令空山出锦绣”宋代诗人石曼卿做海州通判时,发现县衙对面“山岭高峻,人路不通,了无花卉点缀映照”。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叫人用黄泥裹着桃核做成弹丸,闲暇时便一颗颗往山岭上投。几年下来,竟然“花发满山”。后来,苏轼游历此地,赋诗赞曰:“坐令空山出锦绣,倚天照海花无数。”(宋威《最快的脚步是“坚持”》)提示主题:坚持,高雅志趣,付诸行动,付出与回报03黄大发开凿出“大发渠”在贵州遵义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挥洒36年时光,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恒心,最终凿通“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彻底改变了祖祖辈辈缺水的命运。(宋威《最快的脚步是“坚持”》)提示主题:坚持,扶贫,家园,恒心,实干04柏拉图坚持完成甩手作业苏格拉底曾给学生们布置作业,要求大家每天甩手上百下。结果,第一天所有学生都能完成,但一个月后尚能坚持者仅剩一半,一年后还在坚持的就只有柏拉图一人了。(宋威《最快的脚步是“坚持”》)提示主题:坚持,恒心,毅力,基础05塞罕坝人半个世纪的坚守河北塞罕坝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面,如今绿树葱茏、天净水清,这样的绿色奇迹,映照着塞罕坝人超越半个世纪的坚守。(宋威《最快的脚步是“坚持”》)提示主题:坚持,实干,奋斗,生态保护,爱护家园06王继才、曾治中和吴井泉的敬业奉献守岛英雄王继才,三十二年如一日,在荒岛坚持升起五星红旗;“水管家”曾治中,勤于实践和钻研,总结出灌溉管理“七字经”,被广泛推广应用;助理工程师吴井泉,每天认真记录潮汐数据、研究规律,建立了一套全新的潮汐数据模型。(向贤彪《努力追寻崇高的精神境界》)提示主题:奋斗,务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平凡与不凡07挑山工不在“快活三里”歇脚泰山半腰有一段平路,被称为“快活三里”,一些人爬累了,喜欢在此歇脚。然而,挑山工一般不在此久留,因为休息时间长了,腿就会“发懒”,再上“十八盘”就更困难。(李浩燃《昂扬精神铆足“牛劲”》)提示主题:坚持不懈,安逸享乐,吃苦耐劳08张富清和李连成的奋斗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用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精彩人生。“吃亏”书记李连成以“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为座右铭,三次创业带领村民横跨三产,让为民情怀照亮小康梦想。(李浩燃《昂扬精神铆足“牛劲”》)提示主题:淡泊名利,不改初心,为梦想奋斗,小我与大我,三牛精神09陶行知的教育一个孩子把家里新买来的金表拆坏了,遭到了父母的惩罚。陶行知听说后,建议父母带着孩子把金表送到修表铺,在钟表师傅修理时,让孩子在一旁跟着学习如何修表。这样一来,修表铺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老师,孩子得到了最好的教育。(向贤彪《呵护创新的“好奇心”》)提示主题:呵护童心,好的教育,鼓励好奇心10齐白石和“耕砚牛”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给自己起过一个“耕砚牛”的绰号,勉励自己要像牛一样勤奋耕耘。他还经常对人说,“不教一日闲过”,甚至还给自己立下每天必须画5幅画的规矩。正是因为像牛一样勤奋,他才最终收获“画虾数十年始得其神”的真功夫。(陈凌《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提示主题:勤奋扎实,吃苦耐劳,三牛精神11“核司令”程开甲1960年,一纸命令将程开甲调入北京,加入中国核武器研究队伍,他从此在学术界销声匿迹,却在西北戈壁滩带出10位院士和40多位将军,被人们称作“核司令”。(柳杰《抱持事业心态》)提示主题:奉献爱国,工匠精神,大我境界,淡泊人生12柴生芳:三次选择,坚守初心柴生芳,文科状元,北大高材生,留洋博士。他用三次选择坚守了自己的初心:第一次,回到西北;第二次,弃学从政;第三次,投身基层。他的每一次选择,都不为常人所理解,他舍弃的恰恰是很多人苦苦追寻的。提示主题:坚守初心,人生选择,磨砺自我,回报社会13冯友兰的“不着急”冯友兰素以“不着急”闻名,一部《中国哲学史新编》的皇皇巨著,他80余岁动手,90多岁才宣告完成。在日积月累中厚积薄发,其实才是立长青之业、达天地之远的不二法门。(李斌《“十年功”托举“一分钟”》)提示主题:积累沉淀,坚持不懈,厚积薄发,甘于寂寞14塞罕坝年轻人坚守林场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年轻人说,外面的世界“太热了”,他们宁愿选择一棵一棵地造林种树。他们可能错过了精彩大千世界,但一望无际的林海,却诉说着他们的成功。(李斌《“十年功”托举“一分钟”》)提示主题:坚持不懈,不忘初心,舍小我为大我15张伯苓校长的“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1935年,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用“爱国三问”,鼓励青年人奋发图强。(李斌《迸发新时代爱国主义伟力》)提示主题:青年许国,爱国情怀,奋发图强,中国梦16“阿木爷爷”的匠心一把木凳,百万粉丝,过亿播放,“阿木爷爷”做木工,“这辈子就把这件事情干好、干细致就行了”,道出了“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的匠心。(程聚新《以奋斗姿态扬起时代风帆》)提示主题:专注,踏实,慢节奏,工匠精神,弘扬传统17《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小故事清人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官员去世后碰上阎王爷,很是志得意满的样子,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阎王爷讥道:“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习骅《干净与干劲》)提示主题:积极进取,有所作为,造福百姓18“乡村烛光”叶连平退休老教师叶连平,退休近三十载仍坚守三尺讲台,为学生义务补课,被誉为坚守初心、余热生辉的“乡村烛光”。提示主题:初心,奉献,教育19“种树老人”班都蒙古族老人班都,生活在气候干旱、环境恶劣的沙漠边缘,年逾八十仍坚持打井挖河,引水灌溉,像呵护孩子般照料着沙漠中的胡杨。提示主题:初心,奉献,家园,环保20大浪淘沙始见真金中共一大13位代表中,有的壮烈牺牲,有的自动脱党,有的沦为汉奸,有的成为叛徒,最终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同一起点、同一征程,不同结局、不同人生。沧海横流方显本色,大浪淘沙始见真金。提示主题:不忘初心,坚持信仰,人生选择1、更多可能高考尘埃落定,未来还有很多可能南方都市报2023年06月26日社论各地高考陆续揭榜,有人欢喜有人愁,有媒体专门剪辑了一个视频,“超常发挥”,“比预期的分数要高”,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好消息,别说是考生本人,即便是普通的过来人,看到这样的场景,也多少有些感慨,那种喜悦让人感同身受。考生的心情各不相同,这样的不同,不是简单分数高低决定的,还得考虑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有的人平时成绩就好,志在清华北大,稍有闪失只能上其他985高校,也很不甘心。而有的人预期就是考个本科,如果比分数线高出几十分,那是意外之喜,自然开心。高考,注定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付出多少,很大程度上就能收获多少。那些超常发挥的只是个案,而那些发挥失常的也不多见。对于多数考生来说,最终的分数差不多都落在自己日常的水平线上,所以说,是否发挥正常,可能是决定他们近来心情的关键。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个视频让人动容,一名复读女生高考成绩比前一年涨了61分,她激动得坐在地上号啕大哭,无数网友为她送上祝福。她感慨“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是啊,备考的辛苦只有过来人才能体会。她或许只是正常发挥,仅仅考出符合她日常水平的分数,她的分数未必够得上大众印象中的名校,但这也足够,毕竟这就是属于她个人的幸福。多数人所经历的高考剧本不就是如此吗?平时努力了投入了,最终换来一个与自己能力和付出所匹配的分数,得到一个自己预想的结果。在高考这件人生大事上,所谓“付出才有回报”,不是什么心灵鸡汤,而是无数过来人都认可的经验,你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要想赢在终点,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这几天,社交媒体上还会流传各种高考好消息,除此之外,想必有不少考生分数不尽如人意,他们并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这种偏好很正常,人们容易把焦点聚集在那些发挥优异的考生身上。不仅如此,这种偏好接下来还会逐渐蔓延,考得好的学校、考得好的村子,都会陆续成为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设置这样的议题,有猎奇的需要,还有其他的考虑——高考成绩是观察一个地方的重要窗口,当地的学风以及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情况,都可从中看出一二,这些信息无疑值得回味。但对个人来说,高考不过是人生的一个站点,并非最终的决赛。无论是考得好的,还是考得不好的,此时都应该卸下包袱。接下来可以放松自己,同时,从长远的角度看,也可以为接下来的人生做规划。填报志愿,选择合适大学和专业,是很多考生的当务之急。如今互联网发达,考生可以了解到各方面的信息,专业特色、就业前景等。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人针对是优先选择城市还是选择高校做一番讨论,市场上的专业机构,还有读过大学的长辈,都会提供意见。那么,你选择听取何种意见,还是遵从本心,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专业,这些都是接下来必须面对的问题。上了好大学未必就人生无忧,读个普通高校也并非人生就此封印。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要提醒那些高考中的失意者,即便这次没考好,接下来如果选对了路,走好了路,同样可以弯道超车。你所要做的,就是延续理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个优秀的人,在这个人才评价逐渐多元化的社会,你终会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高考“放榜”,勿忘为失利者鼓劲2023年06月27日北京青年报杨维立高考成绩和录取分数线日前公布。这几天,“儿子考了675分父亲弹射冲下楼”“女儿高考成绩比预想的高了100多分,父亲坐在地上掩面哭泣”“学生高考成绩被屏蔽老师激动欢呼”之类的视频,屡屡冲上热搜,人们隔着屏幕便能感受到喜悦之情,也不吝送上真挚祝福。毕竟,高考承载着为国选人育人的重大使命。经历十多年寒窗苦读,考一个高分、考上理想大学,对于莘莘学子而言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忘了,高考是一场激烈的竞争,有胜利者,也会有失意者。那些高考失利的孩子此刻难免情绪低落,他们尤其需要安慰和鼓励。如今,一考定终生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对广大考生来说,借助高考高分的加持,一举考入心仪的大学固然可喜,但是即使失利了,其实也不用悲观。毕竟,人生是一场长跑,高考只是人生的开端考,起跑快不等于一路领先,起点高不代表赢在终点。放眼望去,我国高考自1977年恢复至今已经过去46年。这些年来,高分低能者、名校“高材生”因放纵自我而滑向深渊的现象并不鲜见;高考失利后通过不懈奋斗,活出精彩人生的例子比比皆是。远的不说,就说最近。比如,日前央视新闻青年人物故事专栏《而立》报道了陕西姑娘邢小颖的故事。高职毕业的她以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在清华大学担任实践教学指导老师。今年29岁的她,已在清华任教9年,而此前,邢小颖的讲课视频在网上播放量已过亿。又如,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2017届毕业生胡南燕用八年时间,完成了专升本、考硕、考博的三次跨越,目前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从专科生到博士生的进阶,她就像“升级打怪”般走着自己的人生之路……邢小颖、胡南燕等人用一路风雨一路歌的拼搏经历,给正走在追梦路上的学子们带来了十分有益的启迪。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说过,“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不在于是否上大学,而在于他的实际本领。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学校,留心处处皆学问。只要你肯学习、能吃苦,没有读过大学,照样能成才”。自助者天助,自强者恒强。无数事实表明,一个人将来发展如何,绝非取决于一场高考,而是源自日积月累的努力,以及对于人生方向的正确选择。路就在脚下,机遇永远垂青坚持不懈的人,成功终将属于永不言弃的逐梦者。高考已经过去,面对失利,与其去懊恼昨天、担忧明天,不如把握当下、珍惜现在。对于失利者而言,需要的是尽快收拾好心情,放平自己的心态,把这次失利看作成长的财富,自强不息、愈挫愈勇、愈挫愈强;需要的是正视失败,不断调整自己、改善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发展道路,苦干实干、锲而不舍,追求卓越。高考已“放榜”,我们为胜利者鼓掌,也不忘为失利者鼓劲。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应想方设法为失利者营造一个更加宽容失败,缓解心理压力的温暖氛围。此刻,有不少孩子正承受着失利的沮丧和落寞,特别需要家人、老师的理解和安慰。愿我们的家长、老师能够主动来到孩子的身边,拍拍他们肩膀,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送上发自肺腑的暖心话和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激励孩子们走出失利阴霾,变得更加自信坚强,向着远大前程奋力奔跑。“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无论这次考试结果如何,每一位高考生都应当提振精神气,下定重新开始的决心,保持积极进取的姿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用满怀激情照亮前行之路,用不懈奋斗书写人生华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高考成绩很重要,但未来的人生更重要红网陆毅2023-06-25高考,中国教育体制中的一座巍峨高峰,承载了太多人的记忆。6月23日起,全国多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说,高考一战定乾坤。高考成绩固然很重要,但不管高考分数高低,人生都不该被一场考试定义,未来的人生比高考成绩更重要。比高考成绩更重要的,是备战高考过程中我们收获的良好品质。这些品质也许无法体现在高考答卷上,但一定会体现在人生的答卷中。我们接受教育,不该只是为了在最后得到一个好看的分数,更是为了培养良好的品质,为了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坚韧的人格、更积极的人生态度。高考教会我们的,是探索难题时屡败屡战的坚持,是为了梦想而披星戴月的努力,是偶尔失落但永不磨灭的上进心,是多次锤炼后愈加成熟的心态,是深度思考和持续学习的能力。高考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站,不能因为高考分数高而自满自大,也不能因为高考分数低而自轻自贱。要知道,未来还会有很多新的难题和选择,保持良好的品质,无论高考分数如何,都可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比高考成绩更重要的,还有对未来人生道路的规划。《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曾说过:“未来人类要准备好,每十年要重塑自己一次,扔掉自己过时的知识、技能、经验、假设和人脉,重新来过。”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除了需要努力在竞争激烈的选拔性考试中获得优异分数,还需要借此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不能因为高考分数高而自满,失去奋斗的精神和拼搏的心态;也不要因为高考分数低而堕落,失去对梦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规划。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高考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多少大国工匠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中发挥潜能,做出贡献,闪闪发光。人生的道路很长,不要被分数的高低局限了视野,无论是继续学习或深造,还是追求其他的职业道路,都应对未来有合理的规划。2023高考落下帷幕,但我们永远可以选择滚烫的人生。2、可怕暑假警惕“可怕的暑假”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南方都市报2023年06月29日社论暑假还没正式开始,“可怕的暑假”系列短视频已经来了。这几天,各平台陆续出现一组内容雷同的“可怕的暑假”系列营销,在家长群体中营造出一种每个年级的暑假都可怕、“再不努力就会被拉开差距”的氛围,接着就是各种教辅、课程带货。6月28日,抖音发布第五期打击“借热点事件蹭热炒作”公告,贩卖暑期“教育焦虑”内容成为治理重点。毫无技术含量的短视频文案,可以精准投放到特定家长群体,这种“可怕的暑假”营销单看某一条可能也无伤大雅,用户最多是不认同其理念,或者没看完就刷走。但因为短视频平台顽固的大数据推送规则,一连串“可怕”系列叠加后的效果,也确实可能会造成家长群体的莫名焦虑,以及由于家长焦虑最终传导给未成年人的身心疲惫,进而演化出一系列社会问题。暑假可不可怕还不清楚,孩子开始觉得假期可怕就太可怕了!这一波“可怕的暑假”营销刚一开始,就被有心人做了汇总、比对和戳穿,再加上平台出手限流,或许能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但其实只要把这一系列“可怕的暑假”文案都摆在一起,也是一种祛魅:这个暑假可能并非最可怕,因为明年、后年更可怕。因为有后续同样“可怕”的这个逻辑在,最开始一二年级的“可怕”最起码被短视频自证了言过其实。短视频平台基于算法的推送机制下,类似“可怕的暑假”形式的营销几乎不可避免,而且由于算法的作用,还可能给用户制造某种信息茧房,无法挣脱单一向度资讯的洗脑式控制,这也就引出了短视频平台介入干预的监管责任。“可怕的暑假”引发热议,平台对贩卖暑假“教育焦虑”的账号启动治理,因为暑假还没正式开始,这个治理还算卡在了点上,但基于“借热点事件蹭热炒作”的逻辑启动的治理,也往往意味着第一波借热点蹭热度的流量收割已经完成。不是所有热点都是突发新闻,平台监管层面因为缺乏对热点的细分,对某些阶段性的常态热门话题,少有监管干预的提前量,使得每年的中考高考都在炒作状元,一到寒暑假就难免又“可怕”起来。有别于那些即时产生的新闻热点,短视频平台对规律性出现的借机炒作、营销,不能一直满足于事后整治,而应当担负起更多监管责任。当然,那些“可怕的暑假”营销文案在广撒网之外,真正对孩子造成实质影响还是得通过家长的传导。因为家长深陷暑假的“可怕”氛围中,各种参考书、培训课、线上课程就顺滑加码到自家孩子身上,让孩子的暑假变得比平时还忙、还累,“可怕的暑假”由此成真。可见,真正可怕的,不是那些雷同短视频文本背后的教育营销产品,而是借此点燃的“鸡娃”热潮。老实说,这算不得什么新出的营销场景,搬到短视频平台上的“可怕的暑假”,以前更多是在各大学校门口的传单地推。“可怕的暑假”背后,是可怕的家长、可怕的辅导班以及社会层面对其的某种倾向性附和。因为有了培训机构的超前学习,学校的教学被简化、快进,学校评价学生的标准也同步拔高。在那种默认大家都在超前学习的气氛下,各种“可怕的暑假”版本中描述的“残酷的现实”正在反过来被印证,成为一种越发癫狂的自我实现。“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有谁还记得父母印象中的暑假该是什么模样?不要让“可怕的暑假”真的成为现在孩子们的梦魇,在这个看似停不下来的战车上,平台、家长、学校和老师都该做点什么。面对“暑期焦虑”家长要有定力2023年06月29日北京青年报熊丙奇2023年暑期即将到来。当前,“双减”政策落地正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非学科类培训协同监管不足等问题依旧存在,防反弹压力仍然较大。为此,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暑期校外培训治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保持工作力度不减、韧劲不松,努力巩固学科类培训治理成果,深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监管,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切实减轻学生假期负担,让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健康、平安、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这一通知是有明确针对性的。据媒体报道,暑期还没到来,“暑假最可怕”系列已经集结。最近网友们刷短视频时,突然发现有一些所谓的“老师”还在苦口婆心地劝家长“暑假有多可怕”,“如果不努力就会被拉开差距”,接着话锋一转,便开始卖书、卖课。所谓“暑假最可怕”,就是在贩卖焦虑。这和实施“双减”政策之前,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推出的广告语一样,都是在刺激学生和家长。这种焦虑心态,显然不利于学生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生活。“双减”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主空间,发展自己的兴趣,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要让“双减”在落实过程中不走调变形,需要形成全社会的合力,尤其是转变一些家长的育儿观。按照“双减”政策规定,寒暑假、节假日、双休日是不能开展学科类培训的,因此,只要有学科类培训存在,就是违反“双减”规定的。不少家长明知道这些培训是违法的,却依旧对没有合法资质的学科类培训趋之若鹜。原因在于,一方面我国中高考升学评价体系尚未得到根本性改革,学生家长依旧关注孩子的成绩,另一方面家长受一些短视频博主贩卖焦虑的影响,担心自己的孩子不补课,就会被其他孩子拉下。家长送孩子上培训班、买线上课程从“双减”前的“明争”变为“双减”后的“暗斗”。在地下,有的变异、隐形学科类培训,甚至变为“卖方市场”——一些培训机构、个人告诉家长,自己是冒着风险开设这些培训的,因此要收取更高的培训费。因此,当前要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除了加大对隐形变异培训的监管力度之外,家长的作用也很重要。由于评价体系不能在短时间改革,而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销声匿迹,这就需要家长有拒绝“贩卖焦虑”的家庭教育定力。《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家长依法带娃,这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每个家长(监护人)要意识到,必须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放在首位,要把假期交给孩子,和孩子一起做好假期生活规划。这也需要社区为中小学生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生活提供更多有意义的去处。“双减”政策实施后,各地都提出要为中小学生提供暑托班,但不少暑托班并不受学生欢迎,原因在于,这些暑托班交给学校举行,教师没有积极性,暑托班提供的服务主要是照看,家长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学生过假期,应该接受更多的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而不能只有学校教育。所以,为学生提供暑托服务或者暑期活动场地、资源,就应该发挥社区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暑假生活有更多的选择。要重视“最可怕暑假”背后的“伪科普”问题红网吴昆成2023-06-28“一年级的暑假是最可怕”“二年级的暑假是最可怕的”“三年级的暑假是最可怕的”……最近一段时间内,一些打着“最可怕暑假”旗号的自媒体,惹得不少家长厌烦。哪怕是平时不怎么焦虑的家长,看到视频心里也得犯嘀咕,忍不住为子女的学业担忧一番。而这就达到这些自媒体的目的了,有些家长在不安的情绪之下,就乖乖下单他们所卖的商品,来缓解自己焦虑的情绪。(6月28日《河北青年报》)这样靠贩卖焦虑来攫取利益的自媒体并不少,而他们一大显著的特征就是“伪科普”。首先,他们的标题更像“标题党”,善于制造“戏剧冲突”,使用大量噱头,来吸引流量,比如“我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xxx”。这种手法在一些情感博主的视频里也常见,往往是一些没有营养的鸡汤,比如“凌晨三点,我把xx岁的老爸赶出了家门”。其次,他们更像是狼群作战,不过是披着羊皮的狼。他们的话术大同小异,仿佛是一个机器复制出来的,放在一起来看还有些喜剧效果。比如前面的把老爸赶出家门,被网友称为“百登夜行”,调侃道“可以凌晨三点上街组团挑老头”。这种手法并不是短视频时代出现的,早在电视时代,一些推销药物的节目中,就有一些假装神医的人开口就是“我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这种狼群作战,并不是因为他们善于合作,而是一些人的学识根本不足以支撑他再写出一条具有原创性的文案。何况抄袭无成本,何乐而不为?第三,他们还有一张近似于“科普”的脸,他们把自己打扮成专业从业者、“知名教师”的模样,一本正经的姿态、看似专业的话语已经让不知底细的人相信了三分。还有一些自媒体喜欢摆数据,引用专业学者说的话,要么就是找不出具体出处的瞎编,要么就是别有目的的断章取义,为的是狐假虎威,增加自己的权威性以唬住家长。他们说的内容看似很有道理,描述了一些人群的问题,但实际上却是将个例推广到所有人群,逻辑上根本说不通。最后,也是他们最显著的特征,他们的视频或文章,必然图穷匕见,展示他们“精选”出来的商品,总有一些家长为此买单。一些教育类文章,特别喜欢挂《狼道》《孙子兵法》等书,因此也往往被网友调侃。但这不光光是教育行业,长期以来,医疗行业也是重灾区,一些人打着医疗科普的旗号,诱导一些不知其底细,特别是分辨能力低的老年人群体购买其商品。这不仅仅是谋财的程度了,更有可能是害命,耽误一些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这些“伪科普”产生的一大原因,就是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科普的工作门槛大幅降低。这本来也可以是好事,让更多人有条件参与进科普工作中,但是许多人根本没有达到科普工作的标准门槛,还有一些人根本不是为科普工作而“科普”。无论如何,这两种人有意无意都是在进行“伪科普”,后者尤为过分。每个人都有焦虑的点、焦虑的时间,这些自媒体就抓住这一特点,做着“恐吓营销”,而假内容多了起来就会被很多人当作真的。一些官方媒体所做的贬斥,也因为专业性和理论性较强,流量不高,往往传播得不广。而“伪科普”又实在不多,因此官方媒体很容易陷入一种被动的局面,拆东墙补西墙。要扭转这种局面,一方面要加强有质量的科普内容宣传,破除假科学、假科普。官方媒体可以“以质量对抗数量、以渠道对抗集群”,对症下药,给民众打“强心剂”,不给“伪科普”内容发挥的空间。高质量内容多了起来,流量自然会多起来,网友的辨识力自然也会水涨船高。短视频平台以及其他平台,也要担负起社会责任来,设置科普类博主准入门槛,比如在未经认证博主发布的具有科普性质的内容下,必须注明“未经验证”等字样。普通民众也要有意识地练出自己的“火眼金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从这些狼身上彻底剥下“科普”的羊皮。3、谈谈网暴治理网暴并非“猫捉老鼠”的游戏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刘文杰网络暴力已经发展成为当代严重社会问题,其危害有目共睹,轻则造成受害人心理痛苦,重则导致受害人精神失常、轻生等严重后果。维护网络秩序,建设良好网络生态,必须严厉打击网络暴力。在有关遏制网络暴力的讨论中,常常有观点强调,网络暴力的发生源于平台管理不周,只要平台认真防范,就可以消除网络暴力。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值得探究。网络暴力的发生有其深层原因。有调查表明,一定比例的网络暴力实施者具有所谓黑暗人格。网络身份的匿名性,使得这些用户更为大胆地表达,甚至从摆脱线下伦理规范束缚中获得快感。此外,大量网络暴力的突出特征是网民以粗暴言论对社会事件及其当事人进行道德评价,以此获得占领道德高地的满足感,在与其他用户相互应和或追随发声中获得力量感和归属感。很多场合下实施网络暴力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们单方面放大甚至臆断事件中的道德问题,认为自己的发声是在揭露社会生活中的丑恶与阴暗,自己完全是站在正义一边。由此可知,网络暴力有其萌芽、发育的社会土壤。如果将治理网络暴力的责任完全压给平台,一旦出现网络暴力就对平台进行处罚,其结果将是平台一方的过度删除,即将一切疑似为网络暴力的言论屏蔽在平台之外。由于网络言论的海量,平台只能采取自动化过滤手段,难免导致一些言论遭到“误伤”,对公众正常的言论表达和文学艺术发展造成不合比例的伤害。同时,过宽的过滤口径还会引发“猫捉老鼠”游戏的盛行,即网络用户转而采用谐音字、符号等方式规避机器过滤,难以收到消除网络暴力的功效。基于上述情况,就打击网络暴力而言,多方共治可能是更优选择。首先,应当赋予个人及其社交主页的充分管理权限,尤其是对评论区的管理权限,使得本人能够在必要时关闭评论区、私信等功能,从而最大限度减少接触网暴言论的可能。在平台一方,则应设置便捷的举报和处置通道;对诸如热搜榜单等公众注意力集中之处予以特别关注;开发、应用和升级网络暴力识别算法模型;对实施网络暴力者尤其是反复实施网暴者进行相应处罚。尤其应当指出的是,治理网络暴力,公权力机关不能缺席。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互联网上进行人身攻击、无理谩骂、揭人隐私,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甚至触犯刑律。对于受害人而言,网络暴力实施者往往是无法确认身份的陌生人,导致收集证据困难、维权成本极高。公权力机关的介入可以消除这些瓶颈,其作出的处罚和公示能够起到更好的震慑作用。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意见生效后将成为打击网络暴力的有力抓手。实施网暴者不必然是道德败坏的人。受所处网络空间氛围的影响,普通人也会做出过激的举动。不断有研究证明,特定网络空间中的负面评论越多,越会吸引后来者跟随,言论容易向极端化发展,形成所谓“破窗效应”。1969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巴多做了一项实验。他将一辆没有牌照的汽车停在纽约相对杂乱贫困的布朗克斯街区,并把车前面的发动机罩打开。不久,这辆车就被居民们拆得七零八乱,孩子也在车上玩耍打闹。詹巴多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中产阶级社区帕罗阿尔托(PaloAlto)摆了一辆类似的汽车,过了一个多星期,车仍是完好的。随后,詹巴多用锤子把车敲了个破洞。不久,路人就开始对无人看管的这辆车进行破坏,车上有价值的东西几小时内就不见了。这一实验表明,无序现象对人的反常行为乃至违法犯罪具有诱导性。一般来说,一两个无序现象不会立即引发违法的激增乃至犯罪,但是,如果无序状态持续较长时间或者反复发生,大规模违法乃至犯罪现象就会随之而至。相反,如果在“破窗”尚小时就积极修补,鼓励、指导社区中的人们建立起规则和秩序,则会有效地防止大的社会乱象的发生。就此而言,一两条网络暴力言论往往并不可怕,努力防止网暴言论滚雪球式集聚,最终酿成“破鼓万人捶”的苦果,应当成为网络暴力治理的重点。网暴“面具”背后,可能是缺乏媒介素养的孩子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黄骏网络暴力是一种借助网络舆论的力量,对他人进行肆意人身攻击的狂热盲从行为。相比于传统暴力所造成的物理伤害,网络暴力主要通过线上的言语攻击、散布谣言、人肉搜索、恶意诽谤等形式,给受害者造成心理层面的消极影响。网络暴力的发生固然与互联网技术特征有关联,但问题根源,还在于每一个“口无遮拦”的个体。其中,很多施暴者尚未建立起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意识,特别是那些还未步入社会的中小学生。网暴群体时不时出现未成年人的身影,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未成年人触网时间越来越早、上网率更高。去年年底发布的《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2)》调查数据显示,未成年人近半年内的上网率达99.9%,显著高于全国互联网普及率(73%),网络已成为未成年人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此高的上网率,反映出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深度与广度,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相关职能部门防范青少年网暴风险的难度。另一个原因在于,真正的网络实名制还没有推行。哲学家韩炳哲在《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中写道,网络暴力是匿名的,这也正是它的威力所在。姓名与尊重如影随形,因为姓名是认可的基础,认可总是指名道姓的。虽然现在需要输入手机号才能注册社交媒体账号,并且账号会实时显示IP属地信息,但网民在实际使用时,依然是以匿名状态为主。网络的匿名性导致网暴受害者的维权程序更为复杂,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找到施暴者。此外,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欠缺,导致一些人误以为可以在网络上无所顾忌、随意发言。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选择、评估、批判和创造等能力。如今,我们身处媒介化社会之中,许多互联网平台遵循“流量为王”的信息传播逻辑,这也诱导了青少年接触或者发布这些“唯流量”的网络暴力语言,从而使一些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表现出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偏差。因此,社会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家庭层面,以父母为代表的“初级群体”,在儿童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家长要以身作则正确使用互联网,并引导孩子树立同理心意识,这样才能对网络中不同的观念和行为给予更多的包容。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家庭、行业和政府之间的协作。比如,相关行业要为“家长管理”提供工具,如信息过滤和防网络沉迷系统。在学校教育方面,应该支持分步骤地推动各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英国传播学者利文斯通认为,在孩子们接触互联网之前,他们必须要学会如何使用互联网——正如学习阅读和写作对于学习其他内容来说是一个必要条件。作为持续进行学习的一部分,媒介素养涉及青少年如何安全筛选、获取以及发布互联网信息,尤其体现在对智能手机的使用上。对此,各地中小学校应该行动起来,开设相关的媒介素养课程,引导青少年提升网络素养,培养正确的网络行为意识,养成良好的网络礼仪规范。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简单给孩子们灌输“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妨通过展开情景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网暴的复杂性和危害性,从而更具同理心,约束好自己在网络空间的言行。最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起草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该意见将有助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公民人格权益和正常网络秩序。打击网络暴力法律法规的出台,是保障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的制度基础。而媒介素养教育的强化,又有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这其中,引导青少年培养在网络空间中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在社交媒体正确发表观点,无疑至关重要。越憎恨网暴越要反对“以暴制暴”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杨鑫宇近年来,由网络暴力所引发的社会性悲剧时有发生。桩桩件件之间,网络暴力之害早已人尽皆知。面对那些冷漠、自私、残忍、卑劣,怀着阴暗心理躲在屏幕背后“按键伤人”的网暴分子,任何怀有朴素正义感的网民,都会发自内心地感到厌恶。而对善于共情的人而言,看着无辜的受害者因为网暴蒙受巨大创伤,甚至付出失去生命的代价,更是痛心疾首、难忍愤怒。这时,如果有人将攻击矛头指向对先前网暴负有责任的特定个体,网友心中积压的情绪就会被引爆,网暴者也尝到了被网暴的苦果。对此,许多网民都深感“解气”,认为这是自作自受。一些网友认为,要想有力打击、震慑网暴乱象,就得让网暴者自己也吃一回网暴的亏,看到“舆论”的厉害。然而,不论对方是否有网暴别人的“前科”,以留言、私信等方式攻击特定对象,本质上同样是网暴。但是,从网上的舆论风向来看,很多人都不讳言这种行为“以暴制暴”的性质,并且对此深表赞同。他们赞同的并非网暴本身,而是“网暴者必须付出代价”的结果。在他们的视角下,以所谓“正义的网暴”反制网暴乱象,虽然不符合程序正义的精神,却带来了“结果正义”,维护了“恶有恶报”的铁则。既然如此,就算“以暴制暴”的手段存在瑕疵,也可以照用不误。在部分案例中,这种“以暴制暴”的做法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有些人在参与网暴之后,不仅不思悔改,还对受害者反唇相讥,最终却在网友自发凝集成的强大舆论压力面前,不得不公开道歉以求原谅。但是,如果深入更多案例,我们很快就会发现,“以暴制暴”并非总是能有“大快人心”的结果。有时,网友们的正义感用错了地方,闹出了乌龙,导致和事件无关的人无辜成为新一轮网暴的受害者;也有时,虽说受到攻击的人确实有错在先,但网民的攻击力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与其过错相称的水平,对其造成了不必要也不正当的精神伤害。如果向大众提问:你如何看待网暴?大多数人想必都会表示反对。那些支持对网暴者“以暴制暴”的人,若非对网暴乱象深恶痛绝,又何至于亲身下场,对网暴者施以惩戒?但是,不容忽视的矛盾在于:当有人为了打击网暴,实施这种自认为“正义”的行动时,自己也就成了发起网暴的人。这种“屠龙者终成恶龙”的场景,不仅使其反对网暴的立场失去了根基,也模糊了网暴的性质,不利于社会大众形成对网暴“零容忍”的共识。在某些个案中,我们似乎可以分辨出攻击受害者的“坏”网暴和制裁加害者的“好”网暴。但是,一旦我们承认“好网暴”存在,就相当于给网暴提供了一套自成体系的辩护词,使网暴的判定从客观范畴落入主观范畴。在这种情况下,恶意网暴他人者,也可以找出各种似是而非的借口,论证自己的行为事出有因,在某种角度上是“正义”的。如此,最终利益受损的,只会是遭受网暴的一方,而非发起网暴的一方。“以暴制暴”的做法,从来不是解决网暴问题的出路与答案,也不见容于现代文明社会的法治道德体系。不过,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做法和思想由来已久。“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观念自古有之,其不仅出自道德直觉,也能让人体会到难以替代的“复仇快感”。基于这一原因,人类文明早期的司法实践,如《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等,大多都有“同态复仇”的内容。对网暴分子加以反向网暴,有很多人看来,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同态复仇”。但是,正如这些远古时代的法律早已过时,“同态复仇”的观念亦不能简单应用于当代的社会治理工作。网络暴力是成因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个人表达、网络传播、平台治理、法律规制等多层面,这意味着治理网暴的工作,必然是一个精细的社会过程,需要多方协同参与。“以暴制暴”固然过瘾,却不能治本,甚至还可能造成更多次生问题。面对网暴之恶,心怀正义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越是憎恨网暴,我们越该设法釜底抽薪,消除网暴乱象的社会基础,而不能火上浇油,让网暴在循环往复的报复中日益泛滥。再美好的愿景与情感,只要通过网络暴力的形式释放,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网暴无正义”,还应被记在每个网民心间。4、拒绝连坐“连坐”式拒聘,要不得2023年06月27日来源:钱江晚报陈江川大张姓学生事件再起波澜。据报道,6月25日,北京一律所发布通告,认为川大毕业生品质难以信服,故该所不再招聘该校毕业生。当晚,该律所负责人回应称,他认为此通告并无就业歧视之嫌,并表示暂时不会改变拒聘四川大学毕业生的决定。该通告一经发布,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认为,该律师事务所在蹭热度,只是为了刷存在感。也有网友表示支持“社会需要这种态度”。另有第三方律所则直接向媒体表示:此举乃是明显的就业歧视,该律所是知法犯法。一人犯事,牵连全校。这是继山东某机械集团、天津某医疗集团后,又一次让四川大学师生很受伤的声音。显然,张姓学生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让四川大学成为众矢之的,连带着川大的声誉也受到了影响。作为西南第一学府,四川大学的全体毕业生,怎经受得起这样的质疑?基于社会责任,当公共热点事件发生时,企业能够陈述立场、及时表态是有担当的表现。然而,所有的事情都有边界,对社会事件站队或是发声,都要把握好分寸,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张姓同学的个人问题,上升到整个学校的毕业生都有问题,该律所的做法,显然过于偏激。时逢毕业季,社会对就业招聘中的歧视现象本就十分敏感。这家北京律所公然表示“拒聘四川大学毕业生”,就是源于张姓同学事件,这种情况发生在知法讲法的律所身上,实属罕见。毕竟,发生在某个学生身上的事情,只能代表她个人,与同一所学校的其他学生又有何干?从逻辑上来讲,这是一种连坐式思维。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就事论事,就个体论个体,无限扩大只会导致招聘歧视,制造更多的就业不公平。我们平常说“一人做事一人当”,一方面说的是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另一方面,也是强调处理问题要就事论事,不可随意牵连他人。这是做人态度,也是做事原则,万万不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平心而论,一家企业对招聘对象有个性化需求是可以理解的,体现了它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但招聘时将对个体行为的不满,上升为对某个群体的排斥,这种“连坐”式思维要不得。盲目、情绪化地站队发声,不仅不会产生什么真知灼见,反而会损害发言者的形象,更有违法之嫌。律所拒聘川大学生,本质上是对矛盾的扩大2023年06月29日来源:红网任顺恺不久前,四川大学依规依纪给予该校硕士研究生张某留校察看、留党察看处分,闹得沸沸扬扬的地铁所谓“偷拍”事件暂时告一段落。但日前,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与上海一影视传媒公司负责人相继宣布拒聘四川大学毕业生,再次引发社会关注。(6月27日《人民日报》)毫无疑问,这样激烈的举措将无益于企业招贤纳士,对川大学子来说更是赤裸裸的歧视。也有网友质疑该律所是否故意炒作吸引眼球,从事实结果上看,律所也确实赚足了关注和流量。目前,该律所已删除相关公告,改口称可以聘请川大学生。在笔者看来,这一系列操作可以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是对事件中矛盾关系的弄巧成拙。以“偷拍”事件为由拒聘川大学生,本质上是扩大矛盾的手段。诚然,地铁“偷拍”事件中的女研究生的确是川大学生。近几个月来,一系列关于川大的舆论事件已经形成舆情叠加,网民对四川大学的素质培育有所疑问也可以理解。但是,北京该律所以此为由拒聘川大学生,将个别学生问题归咎于整个学校的师生和教育体系,既不实事求是,也不合理合法,本质上来说,就是将问题学生与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舆情中不同观点的矛盾,扩大为业界和学界的矛盾、整个社会和川大全体学生的矛盾。这样的矛盾激化手段夸张且激进,更是毫无缘由的。那么,扩大矛盾有利于解决问题吗?能给该律所带来利益吗?就地铁“偷拍”事件而言,被怀疑偷拍的大叔及其儿子已接受当事人的赔偿道歉,四川大学已作出对该名学生的处罚决定。这件事情好像已经尘埃落定,但网络中的舆情却还未停止。有网友不认同对该学生的处罚,觉得太轻了;有网友怀疑该学生用小号“带节奏”,并没有诚心道歉;也有网友把目光投向该学生的本科院校和中学学校。有些观点实属“网络审判”,有失偏颇,但不可否认,也有部分信息亟待有关单位出面解释,无论如何,人们在该事件的讨论中已经更加关注理性的、有理有据的探查。而北京这家律所的“拒聘”公告,无疑是给已经趋于理性探究的网络舆情加了把“情绪”之火。如果该律所真的想通过拒聘川大学生,来促进问题的解决的话,二次引爆的舆论只会让人们再次陷入感情陷阱,引起仇视和理性的失衡;如果该律所是想通过此举赚取“黑红”流量的话,显然是用错了“药”,也用错了“剂量”,招聘歧视只能表现出该律所的法制意识淡薄,即使赚取再多眼球和流量,也无法“变现”,只能自砸招牌。该律所冒险“扩大矛盾”,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增强个人的地位。常年关注网络舆情事件的朋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三峡学院《电气测试技术》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史记》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茶产业的发展研究报告
- 重庆财经学院《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肠癌最大型研究报告
- 策略与管理课程设计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用户与市场研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炒股用哪个软件研究报告
- 潮流简单计算的课程设计
- 企业资产管理培训
- 公文写作课件教学课件
-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全国选拔赛技术工作文件
- 《老年人生活照护》试卷B卷及答案
- 课程设计几种排序算法
- 学前教育法学习重点1
- 2024版合伙经营运输车辆合同范本
- 夏县县城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一厂一策-系统化整治方案
- 幼儿园中班健康《运动过后》课件
- 门卫室承包合同
- +Unit+2+We're+family+Section+A+2a+-+2e+说课稿 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