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重庆市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及对策目录TOC\o"1-3"\h\u19040一、绪论 120648(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89891.研究背景 1206142.研究意义 17138(二)文献综述 2146441.研究国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2134382.研究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35265(三)研究目的与内容 3234091.研究目的 3314162.研究内容 41439二、重庆市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47523(一)逐年增加的毕业生人数 45275(二)不同专业的就业率有着较大差距 431640(三)毕业生过于集中的就业意愿 42086三、重庆市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526520(一)由于人才市场需求饱和,用人单位提高门槛 57392(二)综合素质低的大学毕业生,缺乏就业竞争力 56499(三)大学毕业生缺乏自我认识,有过高的就业期望 518742(四)政府推行学校创业教育政策保障不充分 66743四、促进重庆市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621270(一)高校层面 6314001.深化改革高度教育,对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予以加强 6194412.对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加以重视,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 719953.就业指导加强的同时,培训学生的职业技能 728172(二)大学毕业生层面 8130671.为了与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需将就业观念转变 8279632.将自身心理素质提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应沉着冷静 945673.对实践技能及学习能力予以加强,注重培养自身能力 97790(三)政府层面 10280551.做好“两个协调”,牢固把握发展步伐 10135042.推进综合强校和专业特色学校建设 1018181五、总结 112024参考文献 12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研究背景就业问题,一直存在于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而影响社会发展较大的就是大学生就业。我国为了维护大学生的就业权益,也将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推出用于保护大学生的就业权益,以及大学生就业制度都相继出台。另外,大学生的就业机制所处的社会阶段不同也会有所不同,为了帮助大学生就业而提出适合的就业机制。在我国未来社会发展中,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大学生就业机制的不断完善,同时也归属到民生的基础工作中。我国各省市随着全面开启大学生就业机制,相关工作也随之积极开展,2017年,我国针对大学生就业出台了《“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进而大学生的就业发展,基于技能就业专项行动、大学毕业生生基层服务项目、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大学毕业生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的实施得以推动。与此同时,针对全国就业质量及人数在近五年的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行了回顾,提升趋势明显,年均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的是城镇新增的就业人数。不过仍存在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显著,仍存在不完善的就业保障机制、短期内就业人数少及就业难等问题。2.研究意义目前我国较大的民生问题就是大学生就业。而就业机会少、不满工作待遇同样也是文化素质高的青年群体所面临的问题,这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息息相关,因此研究大学生基于经济常态下的就业问题十分具有实践意义,且有着较重要的理论价值。首先,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促进基于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的就业理论体系的完善及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也使研究大学生就业领域的相关内容逐渐丰富,并以此为参考理论资料用于研究大学生就业的相关领域。其次,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度的问题,甚至解决这一问题。本课题研究为了对大学生在新经济形势下的就业现状有充分的了解,针对大学生近两年的就业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整理及汇总,进而将解决方案依据实际情况及我国国情提出来,以促进我国就业质量的切实提高。(二)文献综述1.研究国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各国的相关研究也均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进而对本国社会及经济发展予以推动。在发达国家的就业市场中,作为劳动力高学历群体的大学毕业生生,采取自由配置的措施。而迅速增长的经济,促使大学毕业生生的就业问题在国际劳动市场上日益显著。加拿大大学及学院协会曾提出,学生自身能力不足,是造成困难的关键因素,高校应依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便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需求,大学生在就业时能予以满足,并在新工作环境中较快的适应。布劳格则指出,就业市场因不断增加的劳动力供给而造成供求失衡,而学生要求的工资标准又不愿降低,这便是大学生失业的主要原因。而美国学者塞布丽娜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与其父母给予的经济资助成反比,可见,针对子女就业问题,父母经济支持的影响较为消极。就劳动力市场需求而言,毕业生的能力并不能使其满足,另外,相较于其他就业者,作为新增市场就业群体的大学毕业生生,会更易受到市场经济变化的影响。GostaEspingAnderson学者指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都期望自身经营收益能提高,而此时失业者的存在不但能提高在职员工的积极性,还能使行业平均薪资降低。美国FreemanR.B.(2015)学者分析就业问题,采用的是经济学的供求分析方法,得出大部分毕业于高校的二十世纪70/80年代的学生都出生于二战之后,劳动力市场在这部分人就业后出现同群效应,基于不变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就业需求人数,使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程度逐渐加剧(Freeman,2005)。美国的RichardBreen学者对20世纪70/80年代大学毕业生生的就业状况深入研究后指出,长期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生逐渐增加,以及大学毕业生自主失业从本质上与自主换工作有所不同。澳大利亚的MartinAndrews学者就影响就业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指出大学毕业生生接受的基础教育、劳动力市场结构及社会整体经济环境相较于个人能力影响就业的程度更甚。2.研究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从就业整体形势来分析国内大学毕业生生的就业问题,进而将存在于大学生就业中的具体问题准确地找出来,与此同时,也从中意识到亟待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王丹丹(2016)将大学生目前的就业现状,基于新经济常态下,将目前突出的大学生就业结构矛盾提出来,另外就业难的现状,因大学生自身定位模糊、脱离市场人才需求的大学生教育、相较于大学生的就业发展,政府的公共服务相对滞后等原因而依然存在,进而将相应的改进策略提出来。基于全面的分析,针对大学生就业难因素的充分认识,本研究的参考价值较高。王莹莹(2018)针对就业弹性基于迅速发展的经济而持续走低的原因,与中国就业及经济发展的特点相结合,基于目前我国“增长快、就业低”的情况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上述文献概括分析就业现状的出发点皆有不同,而社会发展是不断变化的,仍需与当前新经济常态相结合,重新概括就业状况。刘璐宁(2015)针对将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的重要措施就是将以往大学毕业生生的就业制度改革,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过度教育问题研究》中明确指出,与此同时对高校完善内部专业设置加以强调,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实践能力通过校企联合的教学模式得以提高,进而学生的综合素质随之提高。文东茅(2017)针对我国高校人才资源及劳动力市场发展间的供需关系,依据主体为劳动经济、高等教育进行分析,然后指出劳动力市场的用人制度、高校教育体制、大学生的择业期望及经济发展等多方面,是我国高校人才就业的影响因素。王作宝、谢冰洁学者针对大学生社会保障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指出大学生社会保障仅较小的统筹范围、较低的覆盖率也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三)研究目的与内容1.研究目的针对重庆市大学毕业生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将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提出来,就是本研究的总体目标,而通过以下几点阐述研究的具体目标:首先,后文针对重庆大学毕业生生就业问题分析时,以前文论述的就业相关的理论为理论基础。其次,分析问题的实际案例为重庆2017年高校生的就业状况。最后,将对重庆市大学毕业生生就业难问题有效解决的建议,通过与重庆市大学毕业生生的特殊性相结合,以及探讨国内外大学毕业生生的就业模式而提出来。2.研究内容一是针对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收集,进而阐述国内外大学毕业生生的就业情况、就业理论基础及相应的应对策略。二是后续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建议,基于对造成重庆大学毕业生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而针对性更强。三是将解决重庆市大学毕业生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通过分析影响因素、对照理论以及依据现状而提出来,进而使该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二、重庆市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由于重庆市位于我国中部,在各大城市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尤其能够呈现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大学生就业情。因此,本节选择重庆市大学生毕业数据进行分析,为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提供参考。(一)逐年增加的毕业生人数2001年全国高校仅有114万毕业生人数,2019年全国多达795万人大学毕业生生。尤其是2011年增长速度较快。5075万人为累计近七年的毕业生人数。2018年(年份不对)重庆市有22.2万的大学毕业生生,2019年为22.4万人,2020年为21.49万人,毕业生逐渐增多。在全球放缓经济增长趋势后,调整产业结构导致了重新分配社会劳动力,社会经济增长的速度低于毕业生人数的增长速度,以至于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二)不同专业的就业率有着较大差距通过对2018届不同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进行分析,得出工程类专业的就业率远高于语言文学、法学等专业,可见,社会需求量较大的是工学类毕业生,也侧面反映出第三产业在重庆的发展空间较大。(三)毕业生过于集中的就业意愿就毕业生就业性质而言,我市就职于各类企业的大学毕业生生多达73.83%,其中就职于非国有企业的毕业生就有64.27%;就行业分布而言,热门的就业选择是教育、建筑、制造及信息传输服务等;就行业流向区域而言,大部分毕业生就业于四川省、重庆市等西部地区,约79.81%的毕业生总数,仅在重庆市的就有64.90%。外企、国有企业及政府事业单位是部分毕业生择选的就业方向,而由于理想岗位饱和,宁愿自动失业也不愿到乡镇及其他需要人才的地方工作,便产生了供需矛盾。同时并存着企业发展及人才的结构性矛盾,在大量需求高素质人才的市场中多数提供中间人才是人才结构性矛盾。根据相关调查数据表明,博士、硕士及本科等远低于中专毕业生的工资涨幅。由于大学生面对实际问题缺乏解决能力,其知识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胜任,因此许多本科毕业生普遍低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三、重庆市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由于人才市场需求饱和,用人单位提高门槛高校加大扩招力度是深化改革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而作为西部唯一直辖市,且经济迅速发展的重庆,聚集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无形间增加了当地大学毕业生生的就业压力,许多企业只看学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多为忽视,因此大学毕业生生的就业形势在供求不平衡的就业市场中更加严峻。(二)综合素质低的大学毕业生,缺乏就业竞争力针对大学毕业生生能力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新的要求,由用人单位逐渐重视大学毕业生生能力上体现出来,而传统的轻综合素质培养、重理论知识的填鸭式教育,不但造成就业难,部分学生还会难以适应毕业后的工作,甚至对今后发展产生一定的限制。(三)大学毕业生缺乏自我认识,有过高的就业期望大学毕业生生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并未认清自身及现实情况,对顺利就业产生直接的影响。高收入且稳定的工作是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生的期望,而寻找高素质人才为公司带来高利益,提供丰厚的待遇是用人单位的期望,“等价交换”是经济活动中亘古不变的原则,因此,毕业后需对用人单位的需求正确看待,并对自己充分认识。(四)政府推行学校创业教育政策保障不充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首先,大学之间,特别是试点大学和非试点大学之间建立创业教育课程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在试点大学的学生不仅对企业家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学校在组织培训方面积累了更多宝贵的经验。然而,在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中,创业教育基本上处于商业计划竞赛等活动的实验层面,创业教育的概念对这些学校来说完全不熟悉。然而,事实是大学生迫切需要创业教育,他们希望在课堂上学习创业。其次,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相脱离。我国的创业教育像初生婴儿一样并不完善,人才发展计划和正规教育不包括创业教育课程,创新教育仅反映在一两个独立的草案课程中。同样,创业培训课程的内容设置不均衡且单一,所有这些都使高校创业教育成为“业余教育”,而不是“正规教育”,并没有享受到同学科专业教育同等地位。四、促进重庆市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建议(一)高校层面1.深化改革高度教育,对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予以加强作为前沿培养人才基地的高校,其任务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给予社会及国家,新的就业形势随着适应经济迅速发展而出现。高校为了培养优秀的人力资源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势必需要针对高等教育,依市场需求,从大学生综合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深化改革。高校需对当地的就业市场状况深入调研,从而找出造成就业时结构性失衡问题的原因,为了高校学科拥有更合理的知识结构,需针对专业依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及建设,兼顾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及知识面的扩大,使学生的深入思考及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大幅提高,进而将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培养出来。另外专业对口的实践课程也非常必要,便于为用人单位提供有机结合实践和理论的高质量人才,将最大的经济效益创造出来。同时,本地的经济发展密切关联着优化专业结构,因此应与地方资源特色、产业规划及经济发展等相结合来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将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培养出来。与此同时,为了推动高校和企业的沟通交流,人才流动机制的构建及完善也相当重要,大学生学到企业技术的同时,融入大学的企业管理人得到进一步深造。使高校与企业联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多种形式的专业技能培训依企业实际需求不断开展,实训基地构建的同时开设相关课程,推动向企业流动高素质人才,使企业的创新能力大幅提高。2.对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加以重视,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人一生职业及工作的所有经验活动就是职业生涯,将自身对职业的发展期望制定出来就是规划职业生涯,以便找到符合自身职业能力的职业,充分体现自身价值。在人的一生中都贯穿着职业生涯规划,为了坚定毕业后就业的选择,需从刚入学就有意识地在社会实践及专业学习过程中,找到喜欢的职业及认识到自身的优势,进而使自身能力朝此方向提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抓住好的就业机会,规避盲目选择,需将平衡各方面的职业规划,与社会大环境、自身条件、爱好及性格特征相结合,在长期的实践及学习过程中制定出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严峻就业形势下不可缺少的。毕业生过渡到职业人的必备准备的就是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着学生朝着职业方向提升自己。只有少部分学生在校期间社会实践经验丰富,而就读的高校就是大部分学生的知识来源。若想学生在就读早期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则需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深刻的认识,并加以重视。首先,针对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学校应予以激励;其次,学校教职员工需将必要的指导及培训提供给学生;最后,引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培训不了解社会就业形势的部分教职员工、所有学生,促进明确就业意识的树立,使学生走出就业误区,对学生正确就业理念加以培养。在学生就读期间,高校应对学生规划职业的意识加以引导,培养学生在培训专业技能、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善于发现自身长处及优势的能力,并有机融合在规划中。另外,高校应提供给学生职业认识教育、心理疏导,以便应对职业选择及困惑,为了将针对性强的专业职业培训提供给学生,需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利用不同渠道进行深入了解,促进学生始终保持乐观心态,对自身优势作出正确判断并顺利就业。3.就业指导加强的同时,培训学生的职业技能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间沟通桥梁就是高校,且在前期引导毕业生学习及正确选择。如今就业指导中心、就业信息网页平台在高校普遍设立,各类校园招聘活动也是学校联合用人单位为毕业生举办的。不过逐年增加的大学毕业生生数量,也加剧了就业形势,另外,毕业生就业需毕业生和高校共同努力,将自身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校为了使学生拥有正确的就业价值观,需对就业指导高度重视,使学生能对各类工作岗位积极配合,抓住机会。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重要工作就是,帮助毕业生树立就业信心,在就业指导中引导学生将旧的择业观念逐渐转变。不但将就业信息提供给毕业生,还针对就业形势依据不同的毕业生情况来分析,并进行分类指导。依据实际情况指导毕业生,使学生就业问题切实得到解决。首先,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设立在高校。相较于普通的高校教育工作,就业指导相当重要,也有更高的要求。同时为了使专业化、分工化的就业工作实现,人员分工需在整个队伍框架中进行合理分配,进而将高精准、高效率的就业指导服务提供给大学毕业生生。其次,将指导毕业生就业的思路拓宽,使更多就业渠道被挖掘出来。除了和知名企业就业基地联合,也将小企业纳入考量范围,目前,中小企业在国家政策及技术的支持下,发展前景很大且工大学生选择的岗位较多,高校可将学生的培养计划适当调整,与各种小企业联合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订单式培养,通过到企业实习对中小企业的文化及运作模式有所了解,逐渐将就业时“只看大企业”的错误观念消除,而实习过程中,对学生的优势及个人能力中小企业也有所了解,促进企业和学生的双向选择实现。再次,掌控全局,并对细节加以重视。在就业过程中,高校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及指南,为各用人单位及学生提供场地,安排校园招聘活动,为了给学生提供详细、更准确的信息,对往年就业信息及数据进行搜集,并有针对性地推荐给学生适合的岗位,避免盲目选择。与此同时,为了主动将学生资料推荐给匹配的用人单位,需将学生的联系方式及就业意愿搜集起来。高校在整个指导过程中,切忌机械式工作,应依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二)大学毕业生层面1.为了与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需将就业观念转变严峻的就业形势是普及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许多毕业生仍期望较高的薪资待遇,无法正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因此,毕业生需将择业观念转变、合理化各方面期望值才能顺利就业,对待就业现状应理性看待,保持乐观心态,先就业再择业,促使自身价值通过多渠道进行实现。另外,就业的动态及长期性是大学毕业生生需正确认识的。目前结构性失业的情况在我国非常严重,由于理想岗位饱和,宁愿自动失业也不愿到乡镇及其他需要人才的地方工作,人力资源无法有效利用。整个社会随着迅速发展的经济而不断变革,初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生,可先就业再择业,使自己的就业能力在不断学习的工作中得到提高,同时自身竞争力也不断提高,调整就业心态,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2.将自身心理素质提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应沉着冷静当代大学生多数出生在物质条件丰富的90年代之后,实际操作经验及应变能力缺乏的同时,心理素质也较低,因此并未做好心理准备面对择业及就业等问题,多有自卑、烦躁及焦虑的就业压力表现,进而就业受到严重影响,更有甚者对社会造成危害。所以,为了当地大学生能对当前就业形势正确看待,保持乐观心态,需在培养心理素质方面予以加强。3.对实践技能及学习能力予以加强,注重培养自身能力用人单位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对求职者的综合能力格外注重,基于此,大学生应积累社会实践,对课堂理论知识加强掌握,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为了使自身社会竞争力及综合素质提高,对自己的优势及爱好深度挖掘,及培养自身各方面能力,为毕业后择业及就业打下夯实的基础。主要包含以下能力:一是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在科研及生产方面的工作中,对工作者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大学生在学校中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应多动手、多思考提高自身操作能力,对操作技巧才能熟练掌握。二是组织协调能力逐渐增强企业间的协作会随着越大的企业规模而越多,因此非常注重组织协调能力,最大的生产效益如何通过强强联合得以实现,便是考验企业管理人员间的组织协调能力,为了适应新工作,毕业生应对自身组织协调能力不断强化。三是社会适应能力的不断增强毕业生的社交、实际操作等能力、知识理论水平都与社会适应能力息息相关。通常在新工作环境中,有着较强综合能力的高素质毕业生会更容易适应,且面对问题时,能积极思考并努力解决。四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所有实物发展的源泉及生命力都源自于创新。大学毕业生生应对自身创造能力进行积极培养,使创造力得到提高,将自身潜力释放,突破自我,从而使自身综合素质逐渐增强,进而将新鲜血液注入到社会的发展进步历程中。(三)政府层面1.做好“两个协调”,牢固把握发展步伐第一,做好扩大教育规模与提高教育质量协调发展工作规模与质量是一对矛盾。首先,一定的规模决定了最基本的品质;其次,毫无质量的规模,也是无意义的。在教育发展中,我们不能简单地追求规模或质量。我国在前几年的该等教育发展上,规模教育不断扩大,导致了大量的扩大招生和增设专业,牺牲了教育教学质量,现今我们要吸取之前的教训,在高校教育发展上我们不仅要注重量更要注意质的提高。从政府、高校乃至到社会都应该有把高校培养质量放在首位的思想,积极推进高校教育质量建设。通过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教育规模的有质量扩大,质量性的扩大促进高校全面质量的提高,形成规模和质量的良性促进。第二,做好教育总体增长和结构优化协调工作教育结构是教育系统的内在联系。结构和规模是辩证和统一的,结构优化是不断变化的发展和完善,要做到以发展带调整,以调整优化结构促发展,把握教育存量的增减。2.推进综合强校和专业特色学校建设一是推进各类强校的建设,扩大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正如品牌优势对企业效益和发展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水平也与大学的办学利益和社会地位及影响息息相关。高知名度大学的毕业生将在社会中获得较高的认可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水平将不可避免地良好。因此,大学生就业的促进,就是要加大学校的建设,不断提高高校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等实力,扩大高校服务能力,进而提升社会的影响力和地位。政府方面要对高校科学分类,规范和监管高校的办学层次、目标定位等,切实增强建设强校的责任感,加大对建设资金的投入,整合资源和人员资产的置换等支持力度,实现拥有几所国际知名的国内一流名校。政府要采取积极妥善的措施,要求重点大学必须要有自己的发展规划、针对教育教学和科研规划、师资和学科建设规划以及校园建设等规划等,发扬高校自身的长处,整合优质资源,形成办学特色和品牌;加强学术团队建设,注重重点学科的再提高和发展等建设,利用学科带头人,带动高校学术水平,培养高水平高质量的大学生。只有在不同专业和综合性高校建立优势的办学水平,这样我国高校毕业生才能在现阶段的整个国家就业大市场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实现顺利就业五、总结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就是就业。并在十九大报告指出相关政策,使人民收入水平及就业质量切实提高。为了使更充分、高质量的就业得以实现,需始终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优先战略,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与改目标也相适应,将针对就业工作我国转型升级当前经济的新要求反映出来,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的实现惠及民生的改善。国家未来的希望、珍贵的人力资源就是大学毕业生生。随着不断成熟的教育模式、逐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会逐渐克服暂时的就业困难,使大学毕业生生的自身价值充分实现。参考文献Pissarides,C."EmploymentProtection",LabourEconomics,2001,8(2):131-159.MarkBlaug,RichardLayardandMaureenWoodhall.TheCauses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建筑施工合同执行细则
- 劳务派遣补充合同范本2024年
- 2024专业版代理操盘合同
- 2024装修协议合同范本
- 2024设备转让合同范本设备购买合同范本2
- 南京银行学生贷款合同
- 城市轨道工程施工借款合同
- 2024苏州市全日制劳动合同
- 2024小卖部承包合同
- 2024自费养老合同范文
- 2024年二手物品寄售合同
- 2023年辽阳宏伟区龙鼎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三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附答案集锦
- 高一期中家长会班级基本情况打算和措施模板
- 历史期中复习课件七年级上册复习课件(部编版2024)
- 专题7.2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举一反三)(新高考专用)(学生版) 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练(新高考专用)
- 7.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练习 同步练习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4.2光的反射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 《现代管理原理》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高等数学基础》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 TPO26听力题目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