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将来中华民国宪法,必要设独立机关,专掌考选权。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定了他的资格,无论那官吏是由选举的抑或由委任的,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1906年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导入新课】现代中国公务员考试——根据网络数据整理,作为参考思考:为什么现代很多人争相报考公务员?现代公务员制度与科举制度有何关系?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课标目录
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二.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时间轴时空史观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1、废除科举制度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仕,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1864年)材料二:鸦片战争结束后,国势日衰,废除八股取士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当面向光绪皇帝指陈八股科举制度的危害,建议政府废除八股考试内容,加快新教育建设的步伐,……拉开了清末教育制度改革的序幕,也导致了科举制度的最终灭亡。(1)背景:①新时代条件下,科举制度受到很大冲击。②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③维新变法运动和清末新政的推动;速读P39,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80年代后科举制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学习聚焦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选官制度和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是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探究】阅读教材,归纳科举制度被废的原因材料二自洋务新政以来,为了适应形式的需要,洋务派引进了大量的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了一大批精通洋务的各种新式人才。这实际上已对只培植官僚的传统教育目标造成冲击。——《晚清科举革废进程中政学关系的变化》材料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科举制积弊已久,难以适应新的时代条件洋务运动引进西学,培养新式人才对传统教育目标的冲击便于推行新政,培养人才,开通民智,维护清王朝自身的统治材料三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我不虞之诡谋,所关甚宏,收效甚巨。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思考:速读P39,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80年代后,科举制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原因:①科举制本身的弊端,与社会现实需求脱节;②鸦片战争后,列强发动系列侵华战争,民族危机日益严重;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废旧立新1.科举末路:1905年(2)过程/表现:1898年戊戌变法变革科举制
1901清末新政废除科举制
①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②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③变法失败后:慈禧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905年,光绪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立停科举之奏;1906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正式废除【史料阅读】P40
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我不虞之诡谋,所关甚宏,收效甚巨。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
——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
袁世凯的核心主张是什么?有什么目的?废科举,设学堂,普及新学。培养新政人才;开通民智,提高国民素质;换取列强支持;维护清王朝统治;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1、废除科举制度2.选官制度的变革(1)官制改革(2)学堂选官制度
(3)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
①裁减冗署冗官②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③陆续设农工商部、巡警部、学部等部门(对选官制度进行、、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癸卯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考试结果分5等、奖励出身5等规定每年举行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三等,分别赐予进士、举人出身,再分配相应官职。瓦解了传统的六部建制1905年废除科举制后学堂选官制度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速读教材P40,梳理清末新政中有关官制改革的相关信息。《奏定学堂章程》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下、最下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都获得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授予官制或得以升学。奖励出身大致可分为翰林、进士、举人、贡生、生员五级,依据各级不同情形,分别由官府予以选录。二、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3月)(1)依据: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2)内容:在官员选拔方面:以考试制度为主,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之中,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思考:孙中山选拔官员的设想有何特点?特点:吸收科举制有益成分,又借鉴西方文官考试制度材料:孙中山认为文官要“有才、有德”,是否能够委任为政府官员,“要通过考试制度”“最严密、最公平地选拔”。孙中山主张在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基础上,把我国历史上的考试制度和监察制度分立出来,由国家设置考试院,主管文官的选拔、任用和考绩。孙中山规划和公布的有关文官考试的法规法令,其中不少内容为北京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所沿用
——房列曙《民国文官制度的独特创制》(3)意义:进一步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学习聚焦40页以考试方式选拔官员,是民国时期官员选拔制度的主体。国民政府正式建立了公务员制度。中华民国政府考试院监察院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选拔官员的方式:考试、甄别考试(针对未当官者)建立标志1913年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报考条件国民男子年满21岁者(女子没有资格)负责机构政事堂铨叙局考试类型文官高等考试(举行过2届)文官普通考试(举行过2届)司法官考试知事试验留学毕业生甄拔考试甄别(针对已当官者)应用范围已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报考条件检验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查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作用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重要措施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思考
归纳此时期选官制度的特点?以立法形式实施男女参政权不平等选拔措施多样选拔措施多样选拔措施多样考试与资历并重2.北洋政府时期(1912.3—1928)形成与确立二、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建立依据内容评价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建立。①公务员的选任由考试院负责①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②法律、制度规定严密,考试内容趋于现代化。③实施过程漏洞百出,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现象始终无法禁绝③对一般在职人员,也采用甄别审查措施,使其取得任用资格。考试选拔以立法形式确立允许女子参加考试,更开放、更平等以北洋政府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②1929年公布第一部《考试法》,确立了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确立公务员制度二、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规范化,制度化存在诸多弊病特
点中西合璧,古今结合;确立了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8-1949)
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考试院,着手推行公务员制度。1933年3月,公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近代公务员制度初步确定。但是国民政府一面采用公务员制度,另一面限制非国民党员进入政府:一些地方实力派也把公务员制度视为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人事渗透、瓦解其统治基础的阴谋,坚决阻挠公务员法的制定和推行。总的来看,公务员制度在抗战之前推行效果相对较好,而到了抗战时期及至解放战争时期则步履维艰,流于形式,甚至是连形式都没有。——杨学为《中国考试制度通史》、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事实上,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制度虽规定较详细,却并未能动摇其专制独裁基础,反而在吏治腐败和专制事实面前,徒具形式,得不到严格执行。对此,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也不得不指出,"多年来官僚主义早已构成政治上的最大弊害,而以敷衍塞责、假公济私为尤甚"。在当时,对政府官吏的贪污舞弊,不仅"不能批评,且须为之隐蔽"。因此,公务员制度及其有关法律规定多被践踏,成效甚微。——白钢《政治制度史》(1)更加规范化,制度化(2)政党保护色彩明显(3)实行较为艰难,逐渐流于形式(4)实际作用极为有限阅读材料,评价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三、新中国的干部制度与公务员制度1、干部制度Ø历史纵横(P42)干部新中国成立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和解放区,“干部”指在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及革命团体中担负一定领导责任的人员,以及在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府、边区政府、工农民主政府中担任一定公职的人员。新中国成立后,“干部”一词的含义变化不大,主要指中国共产党组织、国家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国营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包含国家干部人事管理体制、原则、机构,以及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监督、交流、培训等内容(1)含义
学习聚焦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2)过程(1)新中国成立后:沿用旧制
→
建立新制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的干部制度建立了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2)改革开放后: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①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离休、退休、培训、工资、回避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②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在干部管理制度上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3)十八大以来,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则:党管干部贰这里填写标题FILLINTHETITLEHERE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建立原因①传统干部人事制度存在弊端;②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要求提高干部素质;③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要求更加公开透明的干部选用制度。建立过程初步建立1993年,开始推行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标志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逐步完善2006年,2018年,修订公务员法主要内容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以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影响公务员政治、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2.公务员制度历史纵横(P42)公务员
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除行政机关外,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的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私人贷款担保协议模板版
- 舞蹈艺考班课程设计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房预约买卖合同及水电煤交接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健康管理系统开发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宅基地买卖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东莞居住登记及租赁合同配套服务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车二手车交易纠纷调解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到期股票期权激励协议3篇
- 语文作文竞赛课程设计
- 网课课程设计感想
- 房产交易管理平台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 档案工作人员分工及岗位责任制(4篇)
- 电商整年销售规划
- GB 4396-2024二氧化碳灭火剂
- 美丽的秋天景色作文500字小学
- 施工单位2025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及计划
- 口腔癌放疗护理
- 护理质量委员会会议
- 2024年护理质量分析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举一反三专题2.1 简谐运动【八大题型】(含答案)
- EPC模式承包人建议书及承包人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