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13.1清洁生产的产生与发展13.2清洁生产的内容与意义13.3清洁生产的科学方法13.4企业清洁生产审核13.5循环经济产生的时代背景13.6循环经济的内涵13.7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13.8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13.1清洁生产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际清洁生产进展清洁生产的起源来自于二十世纪60年代美国化工行业的污染预防审核1976年,欧共体在巴黎举行了“无废工艺和无废生产国际研讨会”,会上提出“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的思想,产生了清洁生产的概念;1979年4月,欧共体理事会宣布推行清洁生产政策;1984、1985和1987年,欧共体环境事务委员会三次拨款支持建立清洁生产示范工程。1989年,联合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清洁生产,先后有8个国家建立了清洁生产中心。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工业与环境规划活动中心(UNEPIE/PAC)制定了《清洁生产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推进清洁生产。1998年10月韩国汉城第五次国际清洁生产高级研讨会上,出台了《国际清洁生产宣言》二、中国清洁生产进展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明确提出了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三统一的指导方针。同年国务院发布了技术改造结合工业污染防治的有关规定。80年代中期全国举行过两次少废无废工艺研讨会1992年5月中国国家环保局与联合国环境署工业与环境办公室联合组织了在我国举办的第一次国际清洁生产研讨会,会上中方首次推出"中国清洁生产行动计划(草案)"。1997年4月,国家环保总局制定并发布了《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要求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将清洁生产纳入已有的环境管理政策中,以便更深入地促进清洁生产。1997年4月,国家环保总局制定并发布了《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1995年5月,国家经贸委发布了《关于实施清洁生产示范试点的通知》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13.2清洁生产的内容与意义一、清洁生产的定义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少降低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
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有着本质的区别:⑴
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预防为主”的方针。传统末端治理侧重于“治”,与生产过程相脱节,先污染后治理;清洁生产侧重于“防”,从产生污染的源头抓起,注重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强调“源削减”,尽量将污染物消除或减少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且对最终产生的废物进行综合利用。
⑵
清洁生产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传统的末端治理投入多、治理难度大、运行成本高,只有环境效益,没有经济效益;清洁生产则是从改造产品设计、替代有毒有害材料、改革和优化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物料循环和废物综合利用的多个环节入手,通过不断加强管理和技术进步,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佳结合,调动了组织的积极性。二、清洁生产的内涵清洁生产是从全方位、多角度的途径去实现的,与末端治理不同,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主要表现在:(1)用无污染、少污染的产品替代毒性大、污染重的产品;(2)用无污染、少污染的能源和原材料替代毒性大、污染重的能源和原材料;(3)用消耗少、效率高、无污染、少污染的工艺、设备替代消耗高、效率低、产污量大、污染重的工艺、设备;(4)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和原材料,实现物料最大限度的厂内循环;(5)强化企业管理,减少跑、冒、滴、漏和物料流失;(6)对必须排放的污染物,采用低费用、高效能的净化处理设备和“三废”综合利用的措施进行最终的处理和处置。
三、清洁生产的内容根据清洁生产的概念与内涵,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清洁的原料、能源(2)清洁的生产过程(3)清洁的产品四、清洁生产的意义(1)清洁生产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2)清洁生产坚持污染预防为主,改变末端治理模式。(3)增强企业竞争力。13.3清洁生产的科学方法一、生命周期评价1、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生命周期评价是一种用于评估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即从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的生产直至产品使用后的处置,对环境影响的技术和方法。生命周期评价主要应用在通过确定和定量化研究能量和物质利用及废弃物的环境排放来评估一种产品、工序和生产活动造成的环境负载;评价能源材料利用和废弃物排放的影响以及评价环境改善的方法。2.生命周期评价步骤生命周期评价的实施步骤分为目标与范围确定、清单分析、影响评价、结果解释四个部分,如下图所示。3.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1)清洁生产审核(2)产品开发和改进(3)工艺优化(4)废物回收和再循环管理二、生态设计1、生态设计的概念生态设计也称绿色设计或生命周期设计或环境设计,是指应用生态学的思想,在产品开发阶段综合考虑与产品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设计出对环境友好,又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新的产品设计的方法。2.生态设计战略(1)选择环境影响低的材料(2)减少材料的使用(3)生产技术的最优化(4)营销系统的优化(5)减小消费过程的环境影响(6)产品生命周期的延长(7)产品处置系统的优化3.生态设计的环境经济效益(1)可降低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及环保投入;(2)
可减少责任风险;(3)可提高产品质量;(4)可刺激市场需求。三、绿色化学1、绿色化学的定义绿色化学是指设计没有或者只有尽可能小的环境负作用并且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的化学产品、化学过程及其应用,以减少和消除各种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有害的化学原料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使这些化学产品或过程更加环境友好。绿色化学包括所有可以降低对人类健康与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化学方法、技术与过程。2.绿色化学的研究原则(1)预防环境污染(2)原子经济性(3)无害化学合成(4)设计安全化学品(5)使用安全溶剂和助剂(6)提高能源经济性(7)使用可再生原料(8)减少衍生物(9)新型催化剂的开发(10)降解设计(11)预防污染中的实时分析(12)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安全工艺3.绿色化学的发展方向(1)设计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更安全的化合物(2)探求新的、更安全的、对环境更友好的化学合成路线和生产工艺;(3)改善化学反应条件、降低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减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排放;四、环境标志1、环境标志的定义环境标志是一种产品的证明性商标,它表明该产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在生产、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环境优势。2、环境标志的作用(1)为消费者建立和提供可靠的尺度来选择有利于环境的产品(2)为生产者提供公平竞争的统一尺度
(3)提供消费者的环境意识(4)改善标志产品的销售情况,改变企业形象(5)鼓励生产绿色产品(6)保护环境
3.我国环境标志策略1993年8月我国推出了自己的环境标志图形,并于1994年5月成立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论证委员会,它标志着我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工作的正式开始。(1)有步骤、分阶段、逐步扩大环境标志产品实施范围。(2)鼓励企业自愿申请标志产品认证(3)在出口产品中开展标志工作(4)加强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的产品的环境标志工作。13.4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企业是实施清洁生产的主体。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可以强化组织管理、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节约资源和综合利用,从而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是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保证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手段。一、清洁生产审核原理1、清洁生产审核定义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局2004年8月16日发布的《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定义为:“本办法所称清洁生产审核,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调查和诊断,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提出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产生,降低能耗、物耗以及废物产生的方案,进而选定技术经济及环境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的过程。”2.清洁生产的原则(1)以企业为主体;(2)企业自愿审核与国家强制审核相结合(3)
企业自主审核与外部协助审核相结合
(4)因地制宜、有序开展、注重实效、逐步开展。3.清洁生产的思路清洁生产审核的思路可以概括为:判明废物产生的部位,分析废物产生的原因,提出方案以减少或消除废物。3.清洁生产的思路从生产过程简图可以看出,对废弃物的产生原因分析要针对8个方面进行:原辅材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产品管理员工废弃物二、清洁生产审核程序1、筹划和组织2、预评估3、评估4、方案产生和筛选5、可行性分析6、方案实施7、持续清洁生产13.5循环经济产生的时代背景
1.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由于上世纪在核能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上的进步;人类社会积聚了空前强大的能力空前巨大的物质财富和高度繁荣的精神文明。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更健康更安全更长寿面临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资源短缺能源枯竭、环境污染、自然生态恶化(冰盖、草原、湿地、生物多样性减少、荒漠化、酸雨、沙尘暴、赤湖、干旱频繁、温室效应、厄尔尼诺气候反常),这些都威胁人类生存。规模空前的资源转化我国资源与能源状况矿业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五位人均产量居世界第53位
2/3矿种短缺化石资源:原油储量占世界的2.43%
天然气储量占世界的1.20%
煤储量为世界人均的45%淡水资源:相当世界人均的1/4,居世界第
110位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及在世界地位矿种石油天然气煤炭铬铜铝土矿铁矿石钨中国人均储量占世界人均%美国俄国德国人均储量(T)1.8T125T2.92kg13.2kg383kg9.88T0.95kg1063m34.5791117527m314.8T913T167kg37T0.74kg0.5187.342159加拿大44.2T22.4T0.55T320733m3772T27kg133kg1330kg2.37kg133.3T60253m3288T333kg12.3kg57T548m377T27.6kg1530kg2.9T占世界储量基础的%稀土、钒、钛钽、钨、石膏、膨润土石墨、芒硝、重晶石菱镁矿、锑锡铌、锂、钼、石棉煤、萤石、硫、银、滑石锌、磷铅、高岭土珍珠岩铁、汞金、硼、耐火粘土铜、镍、锰、铝土矿、石油天然气、钾铬铂、金刚石1510223040123455以后居世界位次我国主要矿产储量在世界上的地位示意图我国矿产资源特点矿产种类多,总量较大,人均拥有不足。1977年统计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人均占有量居世界第53位。2.用量少的矿产资源丰富,大宗重要矿产储量不足。3.贫矿较多,富矿少,利用难度大4.中、小矿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5.共、伴生矿多,单矿种少,成本高6.资源区域分布相对不均规模巨大的能源消耗20世纪末规模世界中国世界位次石油开采量33.15亿吨/年1.6亿吨/年一次加工能力40.2亿吨/年2.7亿吨/年3煤开采量45.5亿吨/年12.35亿吨/年1
2002年进口原油6941万吨,耗资127.57亿美元。2002年日消费536万桶/日(日本为534万桶/日)为全球第二。严重的环境污染20世纪末我国CO2排放20多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4%)NOX排放1000万余吨SO2排放2000万余吨生产约3.6万种化学品,数十种属荷尔蒙毒害,或致癌畸变毒物工业固、液废弃物10亿余吨1、循环经济提出(1)宇宙飞船理论——循环经济思想的萌芽(2)皮尔斯模型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物质流动模型。(1)自然循环自然资源存量——经济生产——消费——废物——环境同化(吸收)能力——自然资源存量(2)工业循环自然资源存量——经济生产——消费——废物——废物循环利用——自然资源存量[1]自然生态的循环发展模式微生物
植物动物C,H,O...C,H,O...C,H,O...CO2太阳能太阳能H2O,NH3,CH4,H2,N2
早期目前氨基酸蓝、绿藻O2工业经济的单向发展模式太阳原生矿物资源铁,铜化石矿物资源矿物开采加工生产消费废物生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化石能源注入自然资源初级产品加工产品可再生资源消费12345678废弃物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注入)核能(裂变,聚变)注入与自然生态系统耦合的理想循环经济模式13.6循环经济的内涵1、循环经济的含义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主要有三大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每一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2、循环经济的内涵就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而言,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三种模式传统经济模式——末端治理模式——循环经济模式(1)传统经济模式自然资源开发产品产品消费废物排放自然高开采,高消耗,低利用,高排放!资源短缺与环境问题前提:(1)自然资源的无限性(2)自然资源自我净化能力无限性(2)末端治理模式末端治理模式的理论主要来自庇古的“外部效应内部化”理论资源开采产品生产消费废弃物自然环境技术处理先污染后治理模式末端治理模式的局限性(1)末端治理的“先污染,后治理”方式的治理难度大,成本高。(2)污染控制与生产过程控制没有密切结合起来,资源和能源不能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3)现有的污染治理技术还有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只是使污染物在不同介质总转移,还可能形成二次污染。(4)未考虑产品的生态无公害性,有些产品的使用过程往往比其生产过程更加危害环境。(3)循环经济模式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历程人类进化成为自然界主宰采集与狩猎过度发展,出现首次人类生存危机与生态安全问题畜牧和种植业发展,促进社会经济获得快速进步,生态问题缓解工业社会使生产出现飞跃,终导致发展与生态安全问题再度激化转向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需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协调程度采集狩猎经济种植畜牧经济工业经济循环经济时间打渔人种田人工厂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及其衍生出的“征服自然”“人定胜天”思想不赞同哲学上向“泛灵论”回归,包括:怀疑科学技术的价值,通过信仰(佛教、道教、印度教、摩门教)抑制过渡消费,和“环境优先发展”的绿色和平组织的观点。提倡社会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走“循环经济”的路质疑人类对地球生命之网带来的威胁。人类只是地球庞大生命整体中迅速畸形滋生的一部分,如人体肿瘤。地球上没有人类,生态系统更和谐完美。—反人类主义3.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应当是说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经济就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它要求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依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理论。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既有紧密联系,又各有特点。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就是运用生态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也可称是一种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强调的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强调的是循环和生态效率,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并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相一致的,都是要使经济活动生态化,都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4.循环经济的三个原则减量化减少再利用重复使用再循环使再循环输入端过程中输出端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原料套用、能量梯级利用、中水回用,可修复产品再利用等。要求物品完成使用的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减量化应放在首位全过程都必须做到无毒化、无害化5.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1.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2.发展循环经济是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的客观要求3.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的重大举措4.发展循环经济是引导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行动指南5.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小康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必由之路13.7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按照循环经济实施层面的不同,可将循环经济分为三种模式:企业层面上的小循环,即推行清洁生产,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的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区域层面上的中循环,就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建立或形成企业间有共生关系的生态工业园区,使得资源和能量从分利用;社会层面上的大循环,即通过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一、循环型企业1、循环型企业的含义企业的循环经济,即在企业层次上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推行清洁生产,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实现污染排放的最小量化。其要求企业做到: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料使用量,较少产品和服务的能源使用量,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加强物质的循环使用能力;最大限度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提高产品与服务的强度。2.循环型企业的循环系统企业的循环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要求企业在产品设计上运用资源最佳利用、能源消耗最小和防止污染原则进行设计;在生产过程中,应该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对废品和废料进行资源化利用和再利用。3.促进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措施促进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既要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形成循环型的绿色消费观;也要创新体制,完善运行机制,形成促使企业自觉发展循环经济的外部环境;更要企业从战略高度出发,自觉进行绿色设计,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1)企业责任(2)消费者参与(3)政府作用企业层面上的小循环二、循环型产业园区循环型产业园区处于企业循环与社会循环的衔接部位,它一方面包括小循环,另一方面又衔接大循环,在循环经济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1.产业园区的含义产业园区,是指各级各类生产要素相对集中,实行集约型经营的产业开发区域,,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生态产业园区是指依据工业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理论,将一定区域内多种具有不同生产目的的企业,按照物质循环、生物和产业共生原理组织起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链关系,在园区内构建纵向闭合产业循环链、横向耦合产业循环链或区域整合产业循环链。它是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态,是生态产业的聚集场所。2.产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内容(1)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层次(2)生态产业链的构建(3)生态技术支撑体系3.产业园区的循环系统3.产业园区的循环系统
4.促进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以产业园区为依托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涉及自然、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1)把循环经济纳入产业园区决策和管理系统中(2)让政府成为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者(3)形成促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发展激励体系(4)推进技术的进步和创新(5)促进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所需人才资源开发三、循环型社会1、循环型社会的含义循环型社会就是将人性化、生态化作为社会创建的宗旨,从设计、消费和管理上始终贯彻绿色理念,达到既保护环境,又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与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想协调。循环型社会是一个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全面和谐的社会。2、循环型社会的创建创建“循环型社会”,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建设资源回收利用的社会系统。具体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社区能源。积极使用液化气、管道煤气等清洁能源。推广新型能源,大力提倡使用太阳能。在建筑设计上,应尽可能采用自然采光的设计,减少电力照明。(2)社区消费。要倡导一种可持续的消费理念,从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角度来发展绿色消费模式。(3)垃圾分拣回收。结合文明社区建设,开展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
把资源回收和社区建设、物业管理、社区服务和再就业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资源充分有效回收的社区系统。3.促进循环型社会发展的对策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集经济与社会、技术与管理于一体的空前庞大的系统工程。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科技界和广大公众的共同努力。(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环境意识、节约意识和资源意识。(2)推行社会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技术支撑(3)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4)大力发展环境产业,充分开发利用再生资源
13.8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1、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由资源的有限性决定的。我国是一二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2、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之上,要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3、节约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人的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生存的永恒矛盾。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在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重点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其中以下列五大领域为主:1、资源节约型农业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的目标,是通过“三节”(节水、节地、节粮)实现”三增“(增产、增收、增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大力推广灌溉节水技术,如渠水防渗漏技术、喷灌技术、点灌技术等,以实现农业节水的目的。2、资源节约型工业构建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资源消费结构,是建立节约型工业的重要途径。明确限制类和淘汰类产业项目,促进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产业项目发展;淘汰技术水平低、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产业,积极发展“无重量”和“减量化”工业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有针对性地抓好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积极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合理布局,促进产业链的有效衔接与延伸。
3.资源节约型服务业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建设资源节约型服务业,应该重点关注物流业和宾馆业。对于物流行业,要淘汰高油耗的运输工具,提高物流业效率,限制大排量、耗油型私家汽车。在宾馆行业,应该降低单位面积能耗水平,减少“一次性服务品”的用量,提倡重复使用,努力构建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资源节约型生活服务体系。
4.资源节约型城市城市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活力细胞,城市资源节约化的实现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城市的资源消耗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具体表现在交通、家电的使用、日常生活等方面。构建资源节约型城市,就要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尽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创建节能型小区和住宅,加快绿色住宅设计,普及太阳能热水器和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据分析报告表格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汽车造型设计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产品形态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知识产权的英语词汇
- 脑淀粉样血管病影像
- 《结构识图梁》课件
- 无常使用协议书(2篇)
- 民事诉讼互助协议书(2篇)
- 钢筋施工补充协议书(2篇)
- 小学二年级期末家长会模板-2款4
- 急性腹痛ppt课件
-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
- 医院质控员管理办法
- 肯德基餐饮连锁经营总部组织结构设计
- 企业事故管理规定(标准)
- 啤酒企业税收筹划研究
- 代表怎样写好建议
- 数独骨灰级100题
- 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国家首批14家协同创新中心案例综述
- 车身部品件中英文对照表
- 细菌分类表(按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