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词解释繁本和简本:指的是《水浒传》的版本可分为两大系统。繁本文繁事简,均无王庆、平田虎情节。简本文简事繁,有王庆、平田虎事。《水浒传》标志着我国古代运用白话语体小说创作的成熟。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台阁体:指明永乐至成化年间,以当时馆阁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他们的诗文内容大多比较贫乏,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题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是诗歌发展的逆流。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茶陵派:明代成化、弘治年间的诗歌流派,以李东阳为主,重要组员有谢铎、张泰、陆釴、邵宝、鲁铎、石珤等人。针对台阁体卑冗委琐的风气,李东阳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在看待怎样学古的问题上,李东阳强调较多的是对声调整奏等法度的掌握。值得一提的是,李东阳的复古论点对当时的文坛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如崛起于弘治年间的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在诗歌师古问题上就吸取了李东阳“轶宋窥唐”的主张。前七子:是指以李梦阳为关键,包括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等人的文学群体。他们的文学口号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面对文坛萎弱卑冗的格局,李梦阳等前七子,以复古自命,所谓“反古俗而变流靡”,在某种意义上具有重寻文学出路的意味,借助复古手段而欲到达变革的目的,这是前七子文学复古的实质所在。后七子:是指嘉靖、隆庆时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包括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在内的文学群体。其中以王世贞声望最显,影响最大,倡导复古,有详细的法度规定,对唐宋派有所反拨。唐宋派:嘉靖年间,文坛又有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文学复古流派。该文学派别将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师法秦汉作为自己反拨的对象,倡导唐宋文风,在当时有着一定的影响。其中,茅坤编成《唐宋八大家文钞》。四声猿:是徐渭的杂剧作品,语出于郦道元《水经注》。《四声猿》,包括四部杂剧《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参军》、《女状元辞凰得凤》,被誉为“明曲第一”。王骥德《曲律》称《四声猿》为“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明中期三大传奇:即明中叶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和签名王世贞等人的《鸣凤记》的三部传奇作品。它们分别是忠奸剧的定型、历史剧的新篇、时事剧的发轫,三大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明代传奇创作的新时期的到来。《浣纱记》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谱曲并演出的传奇剧本。四大声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吴江派:是以沈璟为代表的重视戏曲格律的传奇派别。他剧作的思想倾向偏于保守,倡导封建伦理道德的气息比较浓厚;另一方面是“本色论”,强调语言的通俗自然;三是“声律论”,这是沈璟曲论中影响最大的方面,也是他一以贯之的主张。吴江派的其他组员尚有沈自晋、冯梦龙、袁于令、范文若、吕天成等人。临川四梦:汤显祖所作传奇《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代表了他戏剧创作的全貌,并且这四部传奇又均与梦有关,而汤显祖是临川人,故而合称为“临川四梦”。又因汤显祖的书斋名为玉茗堂,故又称“玉茗堂四梦”。四大奇书:从清代开始,人们一般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称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奇书”。这四部小说基本上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即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实际上,它们又是南宋时期说话艺术中重要四家的延续和发展:《三国演义》是讲史小说的发展,《水浒传》是说铁骑儿的发展,《西游记》是说经小说的发展,《金瓶梅》则是小说家小说的发展。《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三言:是冯梦龙对宋元话本和明代拟话本加工、编辑而成的短篇白话小说集。分三部:《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每部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二拍:是凌濛初应书商规定编写的两部短篇白话小说集,即《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共八十篇。《今古奇观》:“姑苏抱瓮老人”见“三言”与“二拍”“卷帙浩繁,观览难周”(《今古奇观序》),故从中选用40种成《今古奇观》。后三百年中,它就成为一部流传最广的白话短篇小说的选本。童心说:是晚明李贽提出来的。所谓“童心”即是“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绝假纯真”,即不受道学等外在“闻见道理”的蔽障和干扰;“最初一念”,实则指人本然的私心。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隔断与道学的联络。公安派:在晚明文学领域,公安派是一种具有相称影响的文学派别,重要人物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其中袁宏道的影响尤为突出,是公安派的首要人物。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因此人称公安派。公安派提出了一系列体现晚明文学新价值观的理论主张。“性灵说”便是他们提出的一种著名的口号。“性灵说”的内涵:(1).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强调真实体现作者个性化思想情感的重要性,反对多种人为的约束以及“粉饰蹈袭”。(2).从倡导直抒“性灵”出发,公安派反对拟古蹈袭。(3).公安派以“性灵说”作为文学主张的内核,而反应在创作上则重视有感而发,直抒胸臆。竟陵派:继公安派之后,以锺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崛起于文坛,并产生较大的影响。锺、谭均为湖北竟陵人,因名竟陵派。在文学观念上,竟陵派受到过公安派的影响,提出重“真诗”,重“性灵”。在总体上追求一种幽深奇僻、孤往独来的文学审美情趣。竟陵派作家追求的创作境界是“幽情单绪”、“奇情孤诣”。锺、谭二人曾合编《诗归》。小品文:指体制短小的散文,体裁上不拘一格,序、记、跋、传、铭、赞、尺牍等文体都可合用。晚明小品文创作风格上的一种明显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人化,另一种特点是率真直露,重视真情实感。代表作家有公安三袁、张岱、王思任等,代表作有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的《西湖七月半》。复社、几社:继晚明江南士大夫政治团体东林党后,明末江南地区某些文人组织相继崛起,崇祯初年,太仓人张溥、张采等发起带有政治团体性质的文社——复社。与此同步,松江人陈子龙和同邑夏允彝、徐孚远、周立勋等创立几社,与复社彼此呼应。这是两个在当时有较大影响的文人团体,以“复古学”为宗旨,企图从文化上复兴老式精神,挽救明朝政府的危亡。清初三大家(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梅村体:吴伟业以唐诗为宗,五七言律绝具有声律妍秀、华艳感人的风格特色。而他最大的奉献在七言歌行。他是在继承元、白诗歌的基础上,自成一种具有艺术个性的"梅村体"。他吸取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和元稹《连昌宫词》等歌行的写法,重在叙事,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纷,温庭筠、李商隐的风情韵味,融合明代传奇波折变化的戏剧性,在叙事诗里开出新境界。梅村体的题材、格式、语言情调、风格、韵味等具有相对稳定的规范,以怆怀故国和感慨身世荣辱为主,又突出叙事写人,多了情节的传奇化。它以人物命运沉浮为线索,叙写实事,映照兴衰,组织构造,设计细节,极尽俯仰生姿之能事。"梅村体"叙事诗约有百首,如《永和宫词》、《萧史青门曲》、《鸳湖曲》、《圆圆曲》、《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等,把古代叙事诗推到新的高峰,对当时和后来的叙事诗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圆圆曲》是"梅村体"的代表作。阳羡派:阳羡派词宗陈维崧,江苏宜兴人,宜兴古称阳羡,故他所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羡派。他的词师法苏、辛。以豪情抒悲愤,是陈词的风格特性。他尊词体,以词并肩“经”、“史”,摒弃“小道”和“词为艳科”的老式观念,继承白居易“新乐府”精神,敢拈大题目,写出大意义,反应明末清初的国事,无愧“词史”之称。他在宋明之后异军突起,成为清词的一面旗帜,集结万树、蒋景祁、史唯园、陈维岳等大批阳羡派词人,为词的振兴作出重要奉献。浙西派:朱彝尊是浙西词派开创者,与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岸登、龚翔麟号为“浙西六家”,和陈维崧并称“朱陈”。他推尊词体,崇尚醇雅,宗法南宋,以姜夔、张炎为圭臬,自述“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他的风格是句琢字炼,清醇高雅。浙西派在其影响下,标举清空醇雅风格,蕴藉空灵,无轻薄浮秽之弊,也不落浓艳媚俗。虽然艳情咏物,也力除陈词滥调,独具机杼,音律友好。但他重在字句声律上用工夫,限制了发明的天地,也给浙西派带来了堆填弄巧的风气。査慎行是浙派承前启后的大家。京华三绝:纳兰性德,曹贞吉,顾贞观。《清史稿》卷四九一《顾贞观传》云:"世特传其词,与陈维崧及朱彝尊称词家三绝。"神韵说:是指王士禛诗歌创作的特点。王士禛论诗以神韵为宗。所谓“神韵说”,是规定诗歌具有含蓄深蕴、言尽意不尽的特点。以此为宗旨,对清幽淡远、不可凑泊而富有诗情画意的诗尤其推崇,唐代王维、孟浩然的诗正是其创作的典范。在他的诗作中,风神独绝的神韵诗占了主流,尤其是模山范水、批风抹月的“山水清音”,冲和淡远,风致清新,继承王维、孟浩然一派的家数,含情绵渺而出之纡徐波折,惨淡经营却不露斧凿痕迹,词句明隽圆润,音节流利跌宕,代表了其诗的重要成就和特色,发扬了古典诗歌含蓄蕴藉之美。南朱北王:朱彝尊、王士禛南施北宋:施闰章、宋琬一人永占:李玉的《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四剧的简称。四剧均为当时著名剧目,但最能代表李玉戏剧创作成就的是《清忠谱》。李渔作剧10种,总题《笠翁十种曲》。《风筝误》是李渔的代表作。戏曲理论《闲情偶寄》南洪北孔:是对清初历史剧作家洪昇和孔尚任的合称。洪昇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有著名历史剧《长生殿》传世。孔尚任是曲阜人,有著名历史剧《桃花扇》传世。这两部著作代表了清代戏剧的最高成就,并代表了清初感伤审美思潮的重要实绩。红学:《红楼梦》问世后,引起人们对它评论和研究的爱好,并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风格说:清初诗人沈德潜论诗原本叶燮,经其推演,以儒家诗教为本,倡导风格说,尊唐抑宋,使诗歌“去淫滥以归雅正”,起到“和性情、厚人伦、匡政治”的教化作用。为使“格高”、“调响”,他以唐人为楷式,以古诗为源头,选辑《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等,树立学习的范本,影响颇大。其诗歌创作也如明代七子,古体摹汉魏,近体法盛唐。但其大量诗作雍容典雅,平庸无奇,为经典的台阁诗体。肌理说:翁方纲论诗倡肌理说,主张“为学必以考证为准,为诗必以肌理为准。”他用“肌理”一词来论诗,包括义理与文理。义理为“言有物”,指以六经为代表的合乎儒家道德规范的思想与学问;文理为“言有序”,指诗律、构造、章句等作诗之法。义理为本,通变于法,以考据、训诂增强诗歌的内容,融词章、义理、考据为一。性灵派:袁枚宣扬性情至上,肯定情欲合理,在性与情上,主张即“情”求“性”,突出尊情;在言志与言情上,认为“诗言志,言诗之必本乎性情也”。他强调情是其诗论的关键,男女是真情本源。袁枚论诗崇尚性灵。所谓“性灵”,其含意包括性情、个性和诗才。性情是诗歌的第一要素,“性情以外本无诗”,即是说诗生于性情,性情是诗的本源和灵魂,诗人要“自把新诗写性情”。所谓“字字古有,言言古无”,就是明确倡导创写“有我”之旨,这是性灵说审美价值的关键。还应具有体现这一切的诗才,艺术构思中的灵机与才气、天分与学识要结合并重。这一在“吟咏性情”的基点上构成完整体系的诗歌理论,冲破了老式与时代风尚,对风格模拟复古、肌理考据学问、神韵纤巧修饰、浙派琐屑饾饤予以有力的冲击,是晚明文艺思潮的隔代重兴,为清诗开创了新的局面。乾隆三大家袁枚、赵翼、蒋士铨桐城派:在康熙年间由安徽桐城人方苞开创,同乡刘大櫆、姚鼐等继承发展,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方苞树起“义法”说的大旗。“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义认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合起来说是言之有物而文有条理。分开来说,“义”指文章的内容,以儒家经典为宗旨,而他自谓“学行继程朱之后”,故具有明显的服务于现代政治的目的;“法”指文章的作法,包括形式、技巧问题,如布局、章法、文辞等。两者关系是义决定法,而法则体现义。“义法”说也成了桐城派遵奉的论文大纲。方苞的古文选材精当,以凝练雅洁见长,开桐城派风气。四大弟子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阳湖派:嘉庆年间,当桐城派极盛之际,恽敬和张惠言接受桐城派理论影响,又对桐城派的理论作了某些修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他们二人及其大部分追随者都是阳湖(今江苏武迸)人,故被称为“阳湖派”。他们在散文理论方面有两点不一样:一是在取法六经、语、孟和唐宋八大家之外,兼取子史百家;二是把骈文笔法引入古文,使散文具有博雅工丽之特点。汪中:骈文内容上取材现实,情感上吐自肺腑,艺术上能“状难写之情,含不尽之意”,风格遒丽富艳,渊雅醇茂,并且用典属对精当妥帖,被视为清代骈文复兴的代表。常州词派:张惠言开山,至周济发扬光大,蔚为宗派。他以艺术审美眼光推尊词体,突出词的“史”性和与时代盛衰有关的政治感慨;对词的比兴寄托,从创作与接受角度上,阐明词“非寄托不入”和“专寄托不出”,揭示最有普遍意义的美学命题,被认为“千古文章之能事尽矣,岂独填词为然”。在正变理论上,他以宋四家周邦彦、辛弃疾、吴文英、王沂孙为学词途径,使学周邦彦、吴文英成了时尚,既纠正浙派浅滑甜熟,也使“常派”真正风行开来,笼盖晚晴时期的词坛。简答题1.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特色艺术手法:虚与实结合“七分事实,三分虚构”(《丙辰札记》)《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是一部“全景性军事文学作品”。它描写战争的时间之长,次数之多,形式之多样,规模之宏大,在世界文学史中是罕见的。(1)包容了这一历史时期所有重大的战争,各有个性,绝少雷同。体现了战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尤其是在写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重大战役时,将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等交错在一起,重视写统帅部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战略决策以及战术的运用。(3)在激扬高昂的风格中,洋溢着诗情画意,有时穿插轻松场面。如赤壁之战中,大写诸葛亮和鲁肃乘雾联舟,群英会蒋干中计等。将战争写得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感。总之,小说中的战争描写,不仅歌颂了力,更赞美了智,传递了美。2.八股文明代的科举制度是由唐、宋时代科举体制传袭而来,并且兴起以八股文作为考试规定文体的作法。从体现特点来说,八股文的一种重要体裁特性便是它的对偶性。八股文的成熟,与它吸取古代骈文的艺术体制显然是分不开的。明代洪武至成化、弘治年间,八股文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并出现了某些创作名家,如当时的王鏊、钱福等人便是具有代表性的八股文作家。进入正德、嘉靖后来,八股文的创作走向昌盛,在众多的作者当中,较有名气的则有归有光、唐顺之、胡友信。从总体上来说,它在内容上规定贯穿“代圣人立说”的宗旨,刻板地论述所谓圣贤的僵化说教,形式上又有严格的限制,加上它以官方规范文体的面目而出现,严重束缚了作者的创作自由,给文学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3.前后七子文学复古主张及得失与影响前七子复古主张:在贬斥文学“主理”现象的同步,李梦阳提出重视真情体现的主情论调。其中“真诗在民间”之说,也反应了以李梦阳为代表的前七子文学观念由雅向俗转变的一种特性,散发出浓烈的庶民化气息。但他们过多地重视古人诗文法度风格,多多少少束缚了他们的创作手脚,影响了作品中作家情感自由充足地体现。后七子复古主张:从总体上看,后七子的复古主张在很大程度上承接李梦阳等前七子的文学思想,但比起前七子,后七子在学古过程中尤其对法度风格的讲究更趋于强化和详细化。王世贞提出:“思即才之用,调即思之界,格即调之界。”深入结合才思来谈风格。他还主张诗与文的创作都要重视“法”的准则。但同步王世贞又强调重风格要“根于情实”,讲法度要“不屈阙其意以媚法”,重视作家的思想感情在创作中的主导作用。针对当时以王顺中、唐顺之为代表的唐宋派文人的创作,体现了反对“理”轻“辞”的文学态度。与前七子相类似的是,后七子创作的弊病也在于过度重视对古体的揣度模拟,以至于难脱蹈袭的窠臼。得:首先,他们在复古的旗帜下,努力为文学寻求一席独立的地位。另一方面,在重视文学独立地位的基础上,前后七子增强了对文学本质的理解,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们对旧的文学价值观念和创作实践发起了一定的冲击。失:尽管如此,前后七子复古活动的弊端也是明显的,他们在复古过程中寻求消除文学旧误区的措施,却又陷入了文学新的误区——在拟古的圈子中徘徊,一种显而易见的特性便是他们的文学主张与创作实践存在着距离,求真写实的观念并未在他们的作品中充足体现出来,为数不少而缺乏真情实感的模拟之作影响了他们的创作水准。4.汤显祖的“至情”论表目前三个方面从宏观上看,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从理想上看,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至情”,《牡丹亭》便是“至情”的演绎。从途径上看,最有效的“至情”感悟方式是借戏剧之道来体现。5.《牡丹亭》的意义《牡丹亭》是一部兼悲剧、喜剧、趣剧和闹剧原因于一体的复合戏。悲喜交融、彼此映衬的戏曲风格,正是富有中国戏曲特色的浪漫精神的详细展现。一是以情反理,反对处在正统地位的程朱理学,肯定和倡导人的自由权利和情感价值,表扬像杜丽娘这样的有情之人,从而拨开了正统理学的迷雾,在受迫害最深的女性胸间吹拂起阵阵和煦清新的春风。二是崇尚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三是商业经济日益增长、市民阶层不停壮大的新形势,对于正在兴起的个性解放思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6.沈汤之争是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和以沈暻为代表的“吴江派”的一场论争。戏剧史上称之为“沈汤之争”。其焦点是戏曲创作应当重视格律还是情感意蕴。汤显祖重视剧作的曲意,认为为了充足体现“意”“趣”“神”“色”,为了内容的需要,可以突破格律束缚;沈暻重视严守音律,认为只要作曲合乎曲律,内容倒在次要。两人的分歧,关键在于着眼点不一样,汤显祖是从文学对社会的功能角度出发,提出重立意、才情,而沈暻则致力于戏曲艺术内部规律的探讨。7.《西游记》的艺术成就《大唐西域记》是由玄奘口述、门徒辨机辑录而成。(1)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线,发明了一种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境界。(“极真”)(2)以小说在整体上“幻”与“真”相结合的精神一致,《西游记》塑造人物形象也自有其特色,即能做到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3)《西游记》中的神魔形象之因此能给人以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很重要的一点是注意把人物置于平常的平常社会中,多色调地去刻画其复杂的性格。(4)《西游记》在艺术体现上的另一种特点,就是能“以戏言寓诸幻笔”(任蛟《西游记叙言》),中间穿插了大量的游戏笔墨,使全书充斥着喜剧色彩和诙谐气氛。8.白话长篇小说发展的里程碑(1)《金瓶梅》在创作上最明显的特点,早就被欣欣子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
- 移动端宠物电商平台的崛起及发展
- 科技行业对公客户关系管理策略探讨
- 移动端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趋势研究
- 未来对公金融市场中的营销战略规划与实施步骤
- 行为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及成效研究
- 现代学校设施设计与安全教育融合探讨
- 二零二五年度代课教师就业政策咨询与聘用合同
- 2025年度超市员工劳务合同示范文本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艺术演出活动安全责任合同
- 2025版茅台酒出口业务代理及销售合同模板4篇
- 2025年N1叉车司机考试试题(附答案)
- 《医院财务分析报告》课件
- 2024年考研政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钳工基本知识》课件
- 2022-2023学年五年级数学春季开学摸底考(四)苏教版
- 【蚂蚁保】2024中国商业医疗险发展研究蓝皮书
- 授信审批部工作计划及思路
- 财务管理学(第10版)课件 第3章 财务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