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_第1页
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_第2页
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_第3页
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_第4页
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热药

含义:凡药性寒凉,具有清泄里热作用的药物,称为~功效:清热泻火,解毒,燥湿,凉血,清虚热等.

里热症既有气血之分,又有实热与虚热之异.清热药含义:凡药性寒凉,具有清泄里热作用的药物,称为~功效1分类(1)清热泻火药(2)清热凉血药(3)清热解毒药(4)清热燥湿药(5)清虚热药分类(1)清热泻火药(2)清热凉血药(3)清热解毒药(4)清2本类药物主要用于各种热证.所谓热证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它不仅指体温升高的发热,而且也泛指体温虽正常或接近正常,患者常具有某些热证症状,如口干本类药物主要用于各种热证.所谓热证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3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以清泻气分邪热为主.主要用于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至神昏谵语.适用于肺热、胃热、心火、肝火引起的脏腑热症.第一节清热泻火药以清泻气分邪热为主.主要用于高热、4

一.石膏1.来源:本品为单斜晶系的硫酸钙矿石。(主要成分是含水硫酸钙)一.石膏1.来源:本品为单斜晶系的硫酸钙矿石。52.药材性状:为纤维状的集合体,呈长块状、板块状或不规则块状。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有的半透明。体重,质软,易捻碎.纵断面具绢丝样(蜡样)光泽。无臭,味淡。

2.药材性状:为纤维状的集合体,呈长块状、板块状或不规则块状63.功效: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等。常用量:15~60g(先煎)性味:性大寒,味辛、甘.归经:入肺、胃经.3.功效:性味:性大寒,味辛、甘.归经:入肺、胃经.7二.知母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

1.来源:二.知母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1.来源:82.药材性状:(毛知母)呈长条状,微弯曲,略扁,偶有分枝,长3~15cm,直径0.8~1.5cm,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残痕。表面黄棕色至棕色,上面有一凹沟,2.药材性状:(毛知母)呈长条状,微弯曲,略扁,偶有分枝,长9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节上密生黄棕色的细绒毛,由两侧向根茎上方生长;下面隆起而略皱缩,并有凹陷或突起的点状根痕,绒毛少或无。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节上密生黄棕色的细绒毛,由两侧向根茎上方10质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味微甜、略苦,嚼之带粘性。质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味微甜、略苦,嚼之带粘性。11饮片性状1.横切成不规则的圆形薄片2.厚约1~2mm3.边缘常附有细绒毛,4.切面黄白色,可见白色维管束呈点状散列,(金包头)5.断面中间部分较疏松.饮片性状1.横切成不规则的圆形薄片2.厚约1~2mm3.边缘12常用量:6~12g性味:性寒,味甘、苦.归经:

归肺、胃、肾经3.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常和石膏同用,以增强清热泻火作用.)常用量:6~12g性味:性寒,味甘、苦.归经:归肺、胃、肾13人参知母茶补气清热,止咳润燥人参知母茶补气清热,止咳润燥14三.栀子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1.来源:三.栀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115[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62.药材性状:

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橙红色或红黄色。具6条纵棱.顶端有宿存萼片皮薄革质,略有光泽2.药材性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5~3.5cm,直径17内含种子多数,种子呈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气微,味苦。内含种子多数,种子呈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气微,味苦。18[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9常用量:6~10g性味:性寒,味苦.

归经:入心、肺、胃、三焦经。3.功效:清热泻火,除烦,凉血解毒,止血等性味:性寒,味苦.归经:入心、肺、胃、三焦经。3.功效:清20四.芦根

为禾本科植物芦苇新鲜或干燥根茎。

1.来源:四.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新鲜或干燥根茎。1.21[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22[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23鲜芦根:呈长圆柱形,有的略扁,长短不一,直径1~2cm。表面黄白色,有光泽,外皮疏松可剥离,节呈环状,有残根及芽痕。2.药材性状:鲜芦根:呈长圆柱形,有的略扁,长短不一,直径1~2cm。表面24体轻,质韧,不易折断。切断面黄白色,中空,壁厚1~2mm,有小孔排列成环。无臭,味甘。体轻,质韧,不易折断。切断面黄白色,中空,壁厚1~2mm,有25芦根芦根26干芦根:呈扁圆柱形。节处较硬,节间有纵皱纹。干芦根:呈扁圆柱形。节处较硬,节间有纵皱纹。27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等。常用量:15~30g性味:性寒,味甘.归经:入肺、胃经。3.功效: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28防暑菜清热益气防暑菜清热益气29五.天花粉1.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蒌的干燥根。五.天花粉1.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蒌的干燥根。302.药材性状:圆柱形、纺锤形或不规则块状。长8~16cm,直径1.5~5.5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细根痕及略凹陷的横长皮孔,有的有黄棕色外皮残留。2.药材性状:圆柱形、纺锤形或不规则块状。长8~16cm,直31质坚实,断面白色或淡黄色,粉性。无臭,味微苦。

质坚实,断面白色或淡黄色,粉性。无臭,味微苦。

32[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33[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34[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35

生津止渴,清热解毒,消肿排脓。

常用量:9~12g性味:甘、微苦,寒.

归经:入肺、胃经。3.功效:天花粉主治热病口渴、消渴多饮、肺热燥咳、疮疡肿毒。

生津止渴,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性味:甘、微苦,寒.归经36[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37栝楼皮主治:肺热咳嗽、胸胁痞痛、咽喉肿痛、乳癖乳痈;栝楼皮主治:肺热咳嗽、胸胁痞痛、咽喉肿痛、乳癖乳痈;38润肺化痰,滑肠通便。用于咳燥痰粘,肠燥便秘。

润肺化痰,滑肠通便。用于咳燥痰粘,肠燥便秘。39六.淡竹叶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干燥茎叶。

1.来源:六.淡竹叶本品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干燥茎叶。1.来源402.药材性状:长25~75cm。茎呈圆柱形,有节,表面淡黄绿色,断面中空。叶鞘开裂叶片披针形,有的皱缩卷曲,长5~20cm,宽1~3.5cm;2.药材性状:长25~75cm。茎呈圆柱形,有节,表面淡黄绿41[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42[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43表面浅绿色或黄绿色叶脉平行,具横行小脉,形成长方形的网格状,下表面尤为明显。体轻,质柔韧。气微,味淡。表面浅绿色或黄绿色叶脉平行,具横行小脉,形成长方形的网格状,44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常用量:6~15g性味:甘、淡,寒.归经:入心、胃、小肠经。3.功效: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性味:甘、淡,寒.归经:入心、胃、小肠45含纯天然淡竹叶之精华,具有清凉去火、消炎止血、消毒口腔、抗氧化的作用,对牙过敏、牙龈炎及牙菌斑有显著防治功效;含纯天然淡竹叶之精华,具有清凉去火、消炎止血、消毒口腔、抗氧46本品是以淡竹叶提取物、淀粉、黄原胶、硬脂酸镁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具有调节血脂的保健功能。本品是以淡竹叶提取物、淀粉、黄原胶、硬脂酸镁为主要原料制成的47七.夏枯草1.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带花的果穗。七.夏枯草1.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带花的果穗。482.药材性状:呈棒状,略扁,长1.5~8cm,直径0.8~1.5cm,淡棕色至棕红色。全穗由数轮至10数轮宿萼与苞片组成,每轮有对生苞片2片,呈扇形,先端尖尾状,脉纹明显,2.药材性状:呈棒状,略扁,长1.5~8cm,直径0.8~149外表面有白毛。每一苞片有花3朵,花冠多已脱落,宿萼二唇形,内有小坚果4枚,卵圆形,棕色,尖端有白色突起。体轻。气稍味淡外表面有白毛。每一苞片有花3朵,花冠多已脱落,宿萼二唇形,内50清肝火,明目,散结,消肿。

常用量:10~15g性味:苦、辛,寒.

归经:入肝、胆经。3.功效:清肝火,明目,散结,消肿。

性味:苦、辛,寒.归经:入51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症。

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52夏枯草炖瘦肉。有清肝火,降血压之功效,适用于熬夜后头晕头痛及眼红者服用

夏枯草炖瘦肉。有清肝火,降血压之功效,适用于熬夜后头晕头痛53八.青葙子1.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青葙的干燥成熟种子。八.青葙子1.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青葙的干燥成熟种子。54表面黑色或红黑色,光亮,中间微隆起,侧边微凹处有种脐。表面黑色或红黑色,光亮,中间微隆起,侧边微凹处有种脐。55[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562.药材性状:本品呈扁圆形,少数呈圆肾形,直径1~1.5mm。种皮薄而脆。无臭,无味2.药材性状:本品呈扁圆形,少数呈圆肾形,直径1~1.5mm57清肝火,明目,退翳。

常用量:6~15g性味:苦,微寒.归经:入肝经。3.功效:清肝火,明目,退翳。

性味:苦,微寒.归经:入肝经。3.58九.决明子1.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九.决明子1.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59[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602.药材性状:略呈菱方形或短圆柱形,两端平行倾斜,长3~7mm,宽2~4mm。表面绿棕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泽。一端较平坦,另一端斜尖,背腹面各有1条突起的棱线。2.药材性状:略呈菱方形或短圆柱形,两端平行倾斜,长3~7m61质坚硬,不易破碎。气微,味微苦。小决明呈短圆柱形,较小,长3~5mm,宽2~3mm。表面棱线两侧各有1片宽广的浅黄棕色带。

质坚硬,不易破碎。气微,味微苦。小决明呈短圆柱形,较小,长362[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63消脂减肥

排毒明目------决明子决明子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菌等作用消脂减肥

排毒明目------决明子决明子具有降血压、降血脂64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常用量:10~15g性味:甘、苦,微寒.归经:入肝、大肠经。3.功效: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性味:甘、苦,微寒.归经:入肝、大65第二节清热燥湿药本类药物性味苦寒,苦----燥湿,寒----清热功能:清热燥湿,清热泻火.第二节清热燥湿药本类药物性味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清热泻火66一.黄芩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1.来源:一.黄芩本品为1.来源:67

682.药材性状: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2.药材性状: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69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70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枯朽状或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枯朽状或中空71饮片性状

为不规则的薄片。外皮棕黄色或深黄色。

饮片性状为不规则的薄片。外皮棕黄色或深黄色。

72切面黄色,中间红棕色,老根中间呈暗紫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成空洞。质硬而脆。气微,味苦。

切面黄色,中间红棕色,老根中间呈暗紫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成空73常用量:3~10g性味:

苦,寒

.

归经:入肺、胃、大肠、胆经。3.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主治:用于湿热所至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等。性味:苦,寒.归经:入肺、胃、大肠、胆经。3.功74[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75[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76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

二.黄连

1.来源:黄连---味连三角叶黄连---雅连云连---云连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二.黄77[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782.药材性状味连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单枝根茎长3~6cm,直径0.3~0.8cm。2.药材性状味连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单枝根茎长379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80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81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的中空。气微,味极苦。

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82

雅连

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长4~8cm,直径0.5~lcm。“过桥”较长。顶端有少许残茎。雅连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长4~8cm,直83[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84云连

弯曲呈钩状,多为单枝,较小。云连弯曲呈钩状,多为单枝,较小。85[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86饮片性状

为不规则的薄片或碎块。外皮灰黄色或黄褐色。切面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时中空。饮片性状为不规则的薄片或碎块。外皮灰黄色或黄褐色。切87皮部木部皮部木部88质硬。置荧光灯下显黄色荧光。气微,味极苦。质硬。置荧光灯下显黄色荧光。气微,味极苦。89常用量:2~5g性味:

苦,寒

.归经:入心、胃、大肠、肝经。3.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用于湿热所至腹泻,呕吐,痢疾,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及消渴,痈肿疗疮等;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常用量:2~5g性味:苦,寒.归经:入心、胃、大肠90[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91黄连黄岑面膜

成分:取黄连6克,黄岑、栀子、生地、丹参各15克,淀粉适量

制作:将所有中药材水煎取药汁150毫升,加入适量淀粉

用法:用法:将其调匀敷面30分钟后洗去

功效:消炎消肿黄连黄岑面膜

92三.黄柏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檗或黄皮树的干燥树皮。1.来源:黄皮树—川黄柏黄檗—关黄柏三.黄柏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檗或黄皮树的干燥树皮。1.93[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94[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95[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962.药材性状:川黄柏

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3~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

2.药材性状:川黄柏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3~97[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98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甚苦,嚼之有黏性。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99

关黄柏

厚2~4mm。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较乎坦,有不规则的纵裂纹,关黄柏厚2~4mm。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较乎坦,有不100皮孔痕小而少见,偶有灰白色的粗皮残留。内表面黄色或黄棕色。体轻,质较硬,断面鲜黄色或黄绿色。皮孔痕小而少见,偶有灰白色的粗皮残留。内表面黄色或黄棕色。体101饮片性状为微卷曲的丝。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切面鲜黄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气微,味苦。

饮片性状为微卷曲的丝。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切面鲜黄色。102[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03[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04常用量:3~10g性味:

苦,寒

.归经:入肾、膀胱、大肠经。3.功效:清热,泻火,退虚热。主治: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等。常用量:3~10g性味:苦,寒.归经:入肾、膀胱、105四.龙胆1.来源: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多年生草本,根细长,簇生)四.龙胆1.来源: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106[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07[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082.药材性状:龙胆:根茎呈不规则的块状,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茎痕或残留茎基,周围和下端着生多数细长的根。2.药材性状:龙胆:根茎呈不规则的块状,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109根圆柱形,略扭曲,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有横皱纹,下部有纵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色较浅,呈点状环列。气微,味甚苦。根圆柱形,略扭曲,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有横皱纹,下部有纵110

坚龙胆表面无横皱纹,外皮膜质,易脱落,木部黄白色,易与皮部分离。

坚龙111贵龙胆贵龙胆112关龙胆关龙胆113为不规则圆形片状或圆柱形短段。外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切面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色较浅,呈点状环列。质脆。气微,味甚苦。

饮片性状为不规则圆形片状或圆柱形短段。外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切面皮114[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15常用量:6~9g性味:

苦,寒归经:入肝、胆经。3.功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主治: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等。性味:苦,寒归经:入肝、胆经。3.功效:清热燥湿,泻肝116[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17第三节清热解毒药凡能清解热毒或火毒的药物.毒---火热毒盛所致第三节清热解毒药凡能清解热毒或火毒的药物.毒---火热毒盛118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或毛花柱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一.金银花

1.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或毛花柱忍冬的干燥花蕾或119[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20[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21[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22

2.药材性状:(忍冬)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约3mm,下部直径约1.5mm。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

2.药材性状:(忍冬)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123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个,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个,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开放124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125红腺忍冬

花蕾长2.5~4.5

cm,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无毛或被疏毛,萼筒无毛,先端5裂,裂片长三角形,被毛。开放者,花冠下唇反转;花柱无毛。山银花

花蕾长1.6~3.5

cm,萼筒和花冠密被灰白色毛;子房有毛。红腺忍冬126毛花柱忍冬

本品花蕾长2.5~4

cm,直径1~2.5

mm。表面淡黄色,微带紫色,无毛。花萼裂片短三角形。开放者花冠上唇常不整齐,花柱下部多密被长柔毛。

毛花柱忍冬127[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28[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29常用量:10~15g性味:

甘、寒。

归经:入肺、心、胃经。3.功效: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主治:用于痈肿疗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性味:甘、寒。归经:入肺、心、胃经。3.功效:清热解毒130[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31[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32[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33二.连翘

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1.来源:二.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1.来源:1342.药材性状:呈长卵形,顶端锐尖,基部有小柄,或已脱落。表面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多数凸起的小斑点,两侧各有1条明显的纵沟。

2.药材性状:呈长卵形,顶端锐尖,基部有小柄,或已脱落。表面135青翘多不开裂,绿褐色,表面凸起的灰白色小斑点较少,种子多数,细长,一侧有翅,黄绿色。青翘多不开裂,绿褐色,表面凸起的灰白色小斑点较少,种子多数,136

自尖端开裂或裂成两瓣,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内表面多为浅黄棕色,种子棕色,多已脱落。气微香,味苦。老翘自尖端开裂或裂成两瓣,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内表面多为浅黄137[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38

常用量:6~15g性味:苦,微寒.归经:入肺、心、胆经。3.功效: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主治: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小便淋闭;咽喉肿痛,风疹。

常用量:6~15g性味:苦,微寒.归经:入肺、心、胆经。139[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40[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41三.牛黄1.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胆囊、胆管或肝管中的结石。(天然牛黄)牛黄用途广泛,但来源少、价格昂贵,故有时以人工合成牛黄或人工培植牛黄作代用品。三.牛黄1.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胆囊、胆管或肝管中142重达1100克的特大牛黄重达1100克的特大牛黄143人工合成牛黄本品是参考天然牛黄的已知成分,以猪、牛的胆汁酸和胆红素,加无机盐(硫酸镁、硫酸亚铁和磷酸三钙)和淀粉等配制而成,临床疗效与天然品大体相似。人工合成牛黄本品是参考天然牛黄的已知成分,以猪、牛的胆144本品是利用活牛体,以外科手术的方法在牛的胆囊内放入异物(砂石、贝壳碎片等),再注入易感菌(大肠杆菌2ml)促使胆囊发炎,造成病理变化而促使胆结石形成。所含成分之组分与天然牛黄相似,多数成分含量低于天然牛黄。人工培植牛黄

本品是利用活牛体,以外科手术的方法在牛的胆囊内放入异145[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46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

2.药材性状:(天然牛黄)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直径0.6~3cm,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147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148[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49[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50

常用量:0.2~0.5g性味:甘、苦,

凉。

归经:入心、肝经。3.功效: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主治: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常用量:0.2~0.5g性味:甘、苦,凉。归经:151[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52[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53四.蒲公英1.来源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四.蒲公英1.来源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154[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55[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56[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572.药材性状根头部有棕褐色或黄白色的绒毛;叶基生,先端尖或钝,边缘浅裂,基部渐狭.头状花序,花冠黄褐色或浅黄白色,瘦果.2.药材性状根头部有棕褐色或黄白色的绒毛;叶基生,先端尖或钝158性味:苦,甘,寒.归经:入肝、胃经。3.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主治:热毒痈肿疮疡,黄疸常用量:9~15g性味:苦,甘,寒.归经:入肝、胃经。3.功效:清热解毒,消痈159五.大青叶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1.来源:五.大青叶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1.来源:160[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61[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62[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63[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64为根生叶,呈矩圆形或长椭圆形,长4~11厘米,宽1~3厘米,先端钝,基部箭形,全缘或有不明显锯齿。干后呈绿褐色,叶柄槽形.质脆易碎.2.药材性状:为根生叶,呈矩圆形或长椭圆形,长4~11厘米,宽1~3厘米,165常用量:10~15g性味:苦,大寒.归经:入心、肺、胃经。3.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性味:苦,大寒.归经:入心、肺、胃经。3.功效:清热,解毒,166板蓝根

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1.来源:板蓝根

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1.来源:167为圆形段状。外皮淡灰黄色或棕黄色为圆形段状。外皮淡灰黄色或棕黄色168饮片性状:切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质略软。气微,味微甜后苦涩。饮片性状:切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质略软。气微,味微甜后苦169[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70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性味:苦、

寒。归经:入心、胃经。3.功效:常用量:9~15g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性味:苦、寒。归经:入心、胃经。171[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72六.鱼腥草

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

1.来源:六.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1.来源:173[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742.药材性状本品茎呈扁园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0.20~0.3cm;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2.药材性状本品茎呈扁园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0175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cm,宽3~4.5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碎有鱼腥气,味微涩。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c176常用量:15~30g性味:辛,微寒.

归经:入肺经。3.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主治: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性味:辛,微寒.归经:入肺经。3.功效:清热解毒,消177[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78[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79七.穿心莲

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干燥地上部分。1.来源:七.穿心莲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干燥地上部分。1.来源:180[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81

2.药材性状:本品茎呈方柱形,多分枝,长50~70cm,节稍膨大;

2.药材性状:本品茎呈方柱形,多分枝,长50~70182叶对生,叶柄短或近无柄;叶片皱缩、易碎,完整者展开后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2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缘或波状;叶对生,叶柄短或近无柄;183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光滑。气微,味苦。

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光滑。气微,184质脆,易折断。质脆,易折断。185常用量:6~9g性味:

苦,寒归经:入心、肺、大肠、膀胱经。3.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性味:苦,寒归经:入心、肺、大肠、膀胱经。3.功效:清186[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87八.白花蛇舌草

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干燥全草。1.来源:八.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干燥全草。1.188[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892.药材性状:全草扭缠成团状,灰绿色或灰棕色。有主根1条,须根纤细。茎细而卷曲,质脆易折断,中央有白色髓部。2.药材性状:全草扭缠成团状,灰绿色或灰棕色。有主根1条,须190叶线状,多破碎,有托叶。花腋生、多具梗。茎枝上常结有众多的果实,扁圆形,朔果。气微,味淡。叶线状,多破碎,有托叶。花腋生、多具梗。茎枝上常结有众多的果191常用量:15~30g性味:

微苦、甘,寒归经:入胃、大肠、肝经。3.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主治:

痈肿疮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热淋涩痛。性味:微苦、甘,寒归经:入胃、大肠、肝经。3.功效:192九.射干1.来源: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九.射干1.来源: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1932.药材性状:不规则结节状,表面黄褐色,皱缩,有较密的环纹.2.药材性状:不规则结节状,194有数个圆盘状凹陷的茎痕,断面黄色.有数个圆盘状凹陷的茎痕,断面黄色.195性味:

苦、寒归经:入肺经。3.功效:清热解毒,祛痰利咽.主治:

咽喉肿痛,咳喘痰多.常用量:3~9g性味:苦、寒归经:入肺经。3.功效:清热解毒,祛痰利咽.196十.白头翁1.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十.白头翁1.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197[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1982.药材性状:2.药材性状:199类圆柱形或圆锥形,稍扭曲.黄棕(褐)色,具不规则纵皱纹或纵沟.类圆柱形或圆锥形,稍扭曲.200树头稍膨大,有白色绒毛.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味微苦涩.树头稍膨大,有白色绒毛.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味微苦涩201性味:

苦、寒归经:入胃,大肠经。3.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治:

热毒血痢常用量:9~15g性味:苦、寒归经:入胃,大肠经。3.功效:清热解毒,凉血202第四节清热凉血药

主要用于营分、血分实热证—温热、舌绛、斑疹第四节清热凉血药主要用于营分、血分实热证—温热、舌绛、斑疹203一.地黄1.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的块根。一.地黄1.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的块根。204[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2052.药材性状: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长6~12cm,直径3~6cm。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2.药材性状: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206鲜地黄:呈纺锤形或条状,长8~24cm,直径2~9cm。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具弯曲的纵皱纹、芽痕、横长皮孔及不规则疤痕。鲜地黄:呈纺锤形或条状,长8~24cm,直径2~9cm。外皮207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呈放射状排列。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208[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209[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210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无臭,味微甜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211[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212[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213饮片性状:为不规则的厚片。外皮棕黑色或棕灰色,切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味甜,或微有酒气。饮片性状:为不规则的厚片。外皮棕黑色或棕灰色,切面棕黑色或214性味:甘,苦,寒.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常用量:10~15g归经:入心、肝、肾经。3.功效:性味:甘,苦,寒.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归经:入心215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的眩晕、耳鸣、目涩畏光、视物昏花。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虚所致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的眩晕、耳鸣、目涩畏光、视物昏花。滋216二.玄参1.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二.玄参1.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217

呈类圆柱形,中间略粗或上粗下细,微弯曲,长6~20cm,直径1~3cm。

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有不规则的纵沟、横向皮孔及稀疏的横裂纹和须根痕。

2.药材性状:呈类圆柱形,中间略粗或上粗下细,微弯曲,长6~20cm218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黑色,微有光泽。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黑色,微有光泽。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219[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220[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221[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222[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223常用量:10~15g性味:

甘、苦、咸,寒归经:

归肺、胃、肾经.3.功能:凉血滋阴,泻火解毒。常用量:10~15g性味:甘、苦、咸,寒归经:归肺、胃、224三.牡丹皮1.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三.牡丹皮1.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225[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226中空的类圆形薄片。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栓皮脱落处呈粉红色。内表面淡灰色或浅棕色,常见发亮的晶点(俗称“亮银星”)。质脆,粉性。有特殊香气,微有酒气。

2.药材性状(切片)中空的类圆形薄片。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栓皮脱落处呈粉红227药材性状:

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

药材性状:228本品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长5~20cm,直径0.5~1.2cm,厚0.1~0.4cm。本品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长5~229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淡粉红色,粉性。气芳香,味微苦而涩。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淡粉红色,粉性。气芳香,味微苦230[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231[中药药材]清热药课件232常用量:6~12g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入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