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22页广西南宁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日常饮食应该“食物多样,合理搭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B.人体很难消化纤维素所以应避免摄入C.脂质类激素可参与调节人体生理活动D.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建议每天适量摄食【答案】B【分析】糖类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详解】A、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氧化分解时,脂肪能释放出更多的能量,因此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A正确;B、人体虽然很难消化纤维素,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要适当摄入纤维素,促进胃肠蠕动,避免患大肠癌的风险,B错误;C、性激素属于脂质,性激素具有促进生殖器官和生殖细胞的发育的作用,故脂质激素调节人体生理活动,C正确;D、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根据膳食指南,适量摄入糖类利于健康,D正确。故选B。2.下列实验中,待测物质、检测试剂和检测结果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待测物质检测试剂检测结果A梨汁中的蔗糖斐林试剂砖红色B花生子叶中的脂肪苏丹Ⅲ染液橘红色C小麦种子匀浆中的淀粉碘液蓝色D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双缩脲试剂紫色A.A B.B C.C D.D【答案】C【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蔗糖、淀粉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A、梨汁中的蔗糖是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形成砖红色沉淀,A错误;B、花生子叶中的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B错误;C、小麦种子匀浆中的淀粉遇碘液变蓝,C正确;D、血红蛋白的红色会影响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所产生的紫色反应,D错误。故选C。3.下列有关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核酸和糖类都是生物大分子B.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构成的C.生物大分子都可以为细胞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D.构成生物大分子核酸的单体是核糖,磷酸和碱基【答案】B【分析】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1)生物大分子:多糖、蛋白质、核酸(2)单体和多聚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邻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生物大分子是由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因此生物大分子也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多糖的单体是单糖、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详解】A、蛋白质,核酸和多糖都是生物大分子,糖类中单糖、二糖不是生物大分子,A错误;B、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邻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生物大分子是由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因此生物大分子也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B正确;C、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不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错误;D、构成生物大分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D错误。故选B。4.在进行“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的实验活动中,先将黑藻放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预处理培养,然后进行观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黑藻基部成熟叶片是最佳观察材料B.制作临时装片时无需滴加染色剂C.预处理可减少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D.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所有叶绿体流动方向一致【答案】B【分析】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1)制片: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取一片藓类的小叶或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放入水滴中,盖上盖玻片。(2)低倍镜观察: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然后换用高倍镜。(3)高倍镜观察:调清晰物像,仔细观察叶片细胞内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情况。【详解】A、黑藻基部成熟叶片含有的叶绿体多,不易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应选用幼嫩的小叶制作临时装片,A错误;B、叶绿体呈现绿色,用显微镜可直接观察,因此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不需要染色,B正确;C、预处理培养有利于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保持细胞的活性,更有利于观察叶绿体的形态,不会减少叶绿体数量,C错误;D、黑藻细胞中叶绿体随细胞质流动,方向是随机的,D错误。故选B。5.现将甲、乙、丙三种细胞液浓度不同的某种植物成熟叶肉细胞,分别放入三个装有相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中,细胞与蔗糖溶液均没有溶质的交换,当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①细胞甲体积增大;②细胞乙未发生变化;③细胞丙发生了质壁分离。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水分交换前,细胞丙的细胞液浓度最小B.水分交换前,细胞甲的吸水能力最强C.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乙与蔗糖溶液之间仍有水分交换D.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甲的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答案】D【分析】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蔗糖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体积不变;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吸水体积增大。【详解】AB、据题干分析,将甲、乙、丙三种细胞液浓度不同的某种植物成熟叶肉细胞,分别放入三个装有相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中,细胞甲体积增大,说明发生了渗透吸水,即水分交换前,细胞液浓度大于蔗糖溶液浓度;细胞乙未发生变化,说明水分进出达到了渗透平衡,即水分交换前,细胞液浓度等于蔗糖溶液浓度;细胞丙发生了质壁分离,说明发生了渗透失水,即水分交换前,细胞液浓度小于蔗糖溶液浓度。故水分交换前,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为细胞甲>细胞乙>细胞丙,细胞丙的细胞液浓度最小;细胞甲的细胞液浓度最大,吸水能力最强,AB正确;C、由题意可知,细胞乙未发生变化,说明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蔗糖溶液浓度相等;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进出细胞的水分子数量平衡,即仍有水分交换,C正确;D、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甲发生了吸水,由于细胞壁的限制,细胞停止吸水时其细胞液浓度不一定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D错误。故选D。6.液泡是植物细胞中储存Ca2+的主要细胞器,Ca2+进入液泡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a2+储存在液泡内,有利于植物细胞保持坚挺B.液泡从细胞质基质吸收H+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C.载体蛋白CAX运输H+和运输Ca2+的方式不同D.加入H+焦磷酸酶抑制剂,H+通过CAX的运输速率变慢【答案】B【分析】根据图示信息,液泡膜上的H+焦磷酸酶可协助H+运输,细胞质基质pH值高于液泡pH值,说明H+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液泡为逆浓度梯度运输,属于主动运输;Ca2+通过CAX载体进入液泡为逆浓度梯度运输,消耗H+的电化学势能,属于主动运输。【详解】A、Ca2+储存在液泡内使细胞液渗透压增大,细胞吸水,有利于植物细胞保持坚挺,A正确;B、液泡膜外pH=7.2(H+浓度低),液泡内pH=5.5(H+浓度高),H+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液泡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B错误;C、液泡膜外pH=7.2(H+浓度低),液泡内pH=5.5(H+浓度高),载体蛋白CAX运输H+是顺浓度梯度运输,属协助扩散;载体蛋白CAX运输Ca2+是逆浓度梯度运输,消耗H+的电化学势能,属主动运输,两者运输方式不相同,C正确;D、H+进入液泡需要液泡膜上的焦磷酸酶协助,加入焦磷酸酶抑制剂,进入液泡H+的减少,液泡内外浓度梯度减少,则通过CAX的运输速率变慢,D正确。故选B。7.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④由四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B.结构③是蛋白质等物质自由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细胞分裂过程中结构①会发生形态变化D.细胞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位于结构②中【答案】C【分析】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双层膜,分开核内物质和细胞质;(2)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4)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详解】A、结构④为核膜,其由2层生物膜组成,每层生物膜由1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因此核膜具有2层磷脂双分子层,A错误;B、核孔有选择性地控制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B错误;C、细胞分裂过程中结构①染色质会发生形态变化,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形态,C正确;D、细胞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位于DNA中,故细胞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主要在结构①染色质中,D错误。故选C。8.下列关于叶绿体、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B.叶绿体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分布在类囊体薄膜和内膜上C.肌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叶绿体只在光照下合成ATP,线粒体只在黑暗中合成ATP【答案】A【分析】叶绿体结构:双层膜结构,基质内分布着许多由片层结构组成的基粒。在基质、基粒的片层结构的薄膜上分布着许多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类。在基粒片层薄膜上还分布有叶绿素等色素。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详解】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有扩大膜面积的方式: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A正确;B、叶绿体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位于类囊体膜上,其内膜上不含有色素,B错误;C、肌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其场所是线粒体基质,C错误;D、叶绿体在光下合成ATP,线粒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D错误。故选A。9.自2022年5月以来,欧洲多国爆发由于感染猴痘病毒(一种含包膜的双链DNA病毒)引发的疫情。人感染后通常会出现发烧、头痛、皮疹等症状。84消毒液、75%酒精等家用消毒剂可以杀死猴痘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猴痘病毒在体外环境可存活数月,说明病毒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B.一个猴痘病毒和一个大肠杆菌同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个体层次C.猴痘病毒化学组成有核酸、蛋白质、脂质等D.75%酒精可以杀死猴痘病毒的原因是酒精破坏了病毒蛋白的肽键【答案】C【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需要寄生在活细胞中;病毒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包膜中含有脂质;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是近亲,接种天花疫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猴痘;体积分数为75%左右的酒精具有杀死猴痘病毒的作用。【详解】A、猴痘病毒在体外环境可存活数月,只是处于未侵染状态,但其增殖过程,即生命的体现离不开细胞,A错误;B、猴痘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一个大肠杆菌既属于个体层次,也属于细胞层次,B错误;C、根据题意可知,猴痘病毒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包膜中还含有脂质,C正确;D、75%酒精可以杀死猴痘病毒的原因是酒精破坏了病毒蛋白的空间结构,未破坏蛋白质的肽键,D错误。故选C。10.如图所示,甲乙为显微镜下的两个视野,由甲视野到乙视野必要的操作是(
)
①调节亮度②转动物镜转换器③转动目镜④调节粗准焦螺旋⑤向左下移动装片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答案】A【分析】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详解】由图观察可知,图甲转换为图乙,视野中细胞变大,这说明图甲转换为图乙是低倍镜切换为高倍镜的操作,其操作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故由甲视野到乙视野必要的操作是⑤向左下移动装片,使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同时①调节亮度和②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换为高倍镜,低倍镜切换为高倍镜时转动的是物镜,且调节的是细准焦螺旋,即BCD错误,A正确。故选A。11.新鲜菠萝直接食用会“蜇嘴”,而食堂里的菠萝咕噜肉吃起来不会,这与菠萝蛋白酶的活性有关。某生物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对菠萝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温度下菠萝蛋白酶活性可能相同B.烹饪过的菠萝不会“蜇嘴”的原因是高温使蛋白酶失活C.据图可知,保存菠萝蛋白酶的最佳温度为40℃D.可在40℃条件下,研究pH对菠萝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答案】C【分析】温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详解】A、据图可知,在20℃和60℃左右时,菠萝蛋白酶的活性相同,即不同温度下菠萝蛋白酶活性可能相同,A正确;B、由图可知,高温处理后菠萝蛋白酶的活性几乎为0,所以吃起来不会“蜇嘴”,B正确;C、由图可知,在40℃之前,随着温度的上升,酶的活性上升,温度超过40℃时,菠萝蛋白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则酶的最适温度为40℃,但是应该在低温下保存酶,C错误;D、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无关变量需要相同且适宜,温度对这个实验来说是无关变量,即应在温度为40℃左右进行实验,D正确。故选C。12.为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设置了下图两个装置,两组的葡萄糖-酵母菌悬液浓度、活性完全相同,放置相同的时间后,甲装置有色液滴向右移动,乙装置有色液滴向左移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装置有色液滴向右移动,说明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B.乙装置有色液滴向左移动,无法说明酵母菌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C.甲装置液滴移动的距离取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D.若要排除温度等环境因素对液滴移动的影响应另外设置对照实验【答案】C【分析】1、酵母菌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且吸收的氧气与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2、酵母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产生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详解】A、若甲瓶酵母菌发生有氧呼吸,吸收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体积相等,不影响液滴移动,若发生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不吸收氧气,所以液滴右移,A正确;B、乙瓶中的氢氧化钠会吸收二氧化碳,乙瓶中进行有氧呼吸或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时,液滴均左移,故无法判断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B正确;C、甲装置液滴移动的距离取决于酵母菌O2消耗量与CO2释放量的差值,C错误;D、该实验应设置对照,排除温度等环境变化对有色液滴移动的影响,D正确。故选C。13.制作馒头时,通常需要把面粉、温水和酵母菌按比例混合揉成面团。面团需“醒”上一段时间,才能制作出松软的馒头。若面团发酵时间过长,会产生淡淡的酒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适当提高环境温度可缩短“醒”面的时间B.“醒”面过程酵母菌细胞呼吸释放热能会使面团发热C.馒头松软主要是酵母菌需(有)氧呼吸产生的H2O所致D.面团产生酒味是酵母菌厌(无)氧呼吸产生的乙醇所致【答案】C【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其中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详解】A、酶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低温降低了酶的活性,进而影响了呼吸作用过程,故适当提高环境温度可缩短“醒”面的时间,A正确;B、“醒”面过程主要是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在呼吸作用的过程中会释放热能使面团发热,B正确;C、馒头松软主要是酵母菌需(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所致,C错误;D、若面团内的氧气被耗尽,则酵母菌会进行无氧呼吸,其无氧呼吸的产物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故会有淡淡酒味产生,D正确。故选C。14.迁移率是用纸层析法分离不同色素的重要指标,迁移率=色素移动距离/溶剂移动距离。下表是选取深绿色的菠菜叶做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得到的层析结果(部分数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项目溶剂移动距离色素1移动距离色素2移动距离色素3移动距离色素4移动距离实验组17.81.9实验组28.21.3实验组38.01.4平均移动距离8.04.240.8迁移率0.950.530.10A.色素1的平均移动距离为7.6B.色素3的颜色为蓝绿色,含量最多C.层析液的组成是无水乙醇、碳酸钙D.若用黄色菠菜叶做实验,则色素3、4含量减少【答案】C【分析】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3)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详解】A、迁移率=色素移动距离/溶剂移动距离,溶剂移动的平均距离为8.0,所以色素1的平均移动距离为0.95×8.0=7.6,A正确;B、色素3平均移动距离=(1.9+1.5+1.4)÷3=1.6;迁移率=色素移动距离/溶剂移动距离=1.6÷8.0=0.20,根据迁移率的大小可知色素1表示胡萝卜素,色素2表示叶黄素,色素3表示叶绿素a,色素4表示叶绿素b,叶绿素a为蓝绿色,含量最多,B正确;C、层析液是由20份石油醚,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C错误;D、根据B项分析可知,色素1表示胡萝卜素,色素2表示叶黄素,色素3表示叶绿素a,色素4表示叶绿素b,黄叶中叶绿素的含量低,因此若用黄色菠菜叶做实验,则色素3、4含量减少,D正确。故选C。15.Rubisco酶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关键酶。当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O2与C5反应,进行光合作用。当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O2反应,最后在线粒体内生成CO2,植物这种在光下吸收O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进行光呼吸的场所有类囊体和线粒体B.提高O2/CO2会导致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减少C.CO2浓度较高时,C5和CO2反应消耗NADPH和ATPD.Rubisco具有两种功能,说明酶不具有专一性【答案】B【分析】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特征是在光驱动下生成氧气、ATP和NADPH的过程。暗反应阶段是利用光反应生成NADPH和ATP进行碳的同化作用,使气体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由于这阶段基本上不直接依赖于光,而只是依赖于NADPH和ATP的提供,故称为暗反应阶段。【详解】A、绿色植物进行光呼吸的过程为C5与O2反应,最后在线粒体生成CO2,因此场所为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A错误;B、当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O2反应,C5参与暗反应合成有机物减少,B正确;C、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C5反应生成C3,不需NADPH和ATP参与,而在C3的还原过程中需NADPH和ATP参与,C错误;D、专一性指的是一种酶可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Rubisco具有专一性,D错误。故选B。二、多选题16.1965年,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也是世界首次合成具有活性的人工蛋白。如图为牛胰岛素的结构图及其片段的分子式,该胰岛素由51个氨基酸构成,其中“-S-S-”是由两个氨基酸R基中巯基(-SH)脱去两个H形成的二硫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牛胰岛素分子中含有49个肽键B.氨基酸形成肽键时,脱去的H分别来自羧基和氨基C.该胰岛素分子中至少有3个游离的氨基和3个游离的羧基D.氨基酸分子形成牛胰岛素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882【答案】ABC【分析】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详解】A、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该胰岛素由51个氨基酸构成,形成两条肽链,因此脱去51-2=49个水,形成49个肽键,A正确;B、氨基酸脱水缩合是氨基(-NH2)和羧基(-COOH)发生反应,羧基和氨基都脱去了H,B正确;C、该胰岛素分子有两条多肽链,其中至少有3个游离的氨基和3个游离的羧基,2个分别存在于链的两端,1个氨基和1个羧基分别存在于图中的R基,C正确;D、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形成牛胰岛素过程中脱去49分子水和6个氢(3个二硫键形成脱去6个氢),因此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18×49+1×6=888,D错误。故选ABC。17.图示肌肉收缩过程中某种蛋白质获能前后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TP水解脱下来的磷酸基团挟能量与蛋白质结合B.图中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需要ATP合成酶催化C.图中肌肉收缩做功的过程发生了蛋白质构象的改变D.肌细胞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化学能和热能【答案】AC【分析】图示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裹挟着能量与蛋白质结合,使蛋白质磷酸化,从而使蛋白质发挥作用。【详解】A、ATP末端磷酸集团不稳定,水解脱离下来的磷酸基团挟能量与蛋白质结合,从而使后者发生变化,A正确;B、图中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中伴随着ATP水解生成ADP和磷酸,所以需要ATP水解酶,B错误;C、图中蛋白质磷酸化之后构象发生改变,做功过程发生了蛋白质构象的恢复,C正确;D、肌细胞中合成ATP所需能量主要靠呼吸作用,利用的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是有机物氧化分解散失的能量,无法储存在ATP中,D错误。故选AC。三、单选题18.汤飞凡先生是世界上首位分离出沙眼衣原体的科学家。沙眼衣原体是一类原核生物,有较复杂的、能进行一定代谢活动的酶系统,但不能合成高能化合物,营严格的细胞内寄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沙眼衣原体是独立的生命系统,其系统的边界是细胞壁B.沙眼衣原体细胞内含有DNA,以无丝分裂方式繁殖C.沙眼衣原体细胞内的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D.沙眼衣原体不能合成高能化合物的原因可能是无相关的酶【答案】D【分析】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沙眼衣原体营严格的细胞内寄生,即必须寄生在其他活细胞中,不能在无细胞的培养基中繁殖,故沙眼衣原体不是独立的生命系统,其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A错误;B、沙眼衣原体为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DNA;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是二分裂,B错误;C、沙眼衣原体是原核生物,没有核仁,C错误;D、沙眼衣原体是一类原核生物,有较复杂的、能进行一定代谢活动的酶系统,但不能合成高能化合物,推测可能是细胞内没有合成相应高能化合物有关的酶,D正确。故选D。19.“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小麦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图水肥探究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步骤一损失的主要是自由水B.步骤三损失的主要是有机物C.灰分中的物质在小麦幼苗细胞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D.如果遇到干旱环境,小麦细胞中结合水/自由水的值会增大【答案】C【分析】细胞中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细胞内许多物质的良好溶剂,是化学反应的介质,还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产物或反应物,自由水能自由移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详解】A、60°C使幼苗表面的自由水蒸发,故步骤一损失的主要是自由水,A正确;B、600°C的处理可以燃烧掉干幼苗内的有机物,故步骤三损失的主要是有机物,B正确;C、灰分中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大多是以离子形式存在,C错误;D、如果遇到干旱环境,小麦细胞中结合水/自由水的值会增大,细胞新陈代谢减弱,抗逆性增强,D正确。故选C。四、多选题20.图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率的关系(以葡萄糖为底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C段有氧呼吸的速率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增加B.CD段有氧呼吸不再进行,血液中乳酸急剧上升C.AD段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始终等于O2消耗量D.BC段人体运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由无氧呼吸提供【答案】BD【分析】题图分析,图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其中AC段,氧气消耗速率逐渐升高,而血液中的乳酸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此时人体细胞以有氧呼吸为主;CD段氧气消耗速率不变,但血液中的乳酸含量逐渐升高,说明此时无氧呼吸增强,有氧呼吸强度未变。【详解】A、AC段氧气消耗速率不断增大,有氧呼吸的速率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增加,A正确;B、CD段氧气消耗量不变且速率不变,血液中乳酸水平升高,因此该阶段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厌氧呼吸,B错误;C、人体细胞厌氧呼吸产生乳酸,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等于氧气的吸收量,AD段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始终等于O2消耗量,C正确;D、BC段仍以有氧呼吸为主,能量大部分由需氧呼吸提供,D错误。故选BD。五、综合题21.下图为真核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A1、A2、B分别为组成大分子化合物C、D、E的单体,C主要分布在细胞核,D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1是由一分子、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的。A2与A1相比特有的含氮碱基为。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有种。(2)A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3)图中的B为,B的类型不同主要体现在其的不同。(4)物质E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中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作用,如果它的氨基酸顺序发生了变化有可能造成运氧能力的改变,请说明理由。【答案】(1)脱氧核糖U(尿嘧啶)5(2)遗传、变异(3)氨基酸R基(4)氨基酸顺序改变造成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改变,运氧能力改变。【分析】分析题图:根据元素组成可知,图中C、D是两种不同的核酸,C主要分布在细胞核,D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则C为DNA,D为RNA;A1是脱氧核苷酸,A2是核糖核苷酸,A为核苷酸;E是蛋白质,B为氨基酸。【详解】(1)已知C、D是生物大分子,组成元素为C、H、O、N、P,因此C和D是两种核酸,A1为C的单体,C为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的核酸,则C为DNA,故A1为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A2为D的单体,D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为RNA,则A2为核糖核苷酸,A2与A1相比特有的碱基为U。细胞内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DNA含有A、T、G、C四种碱基,RNA中含有A、U、G、C四种碱基,故细胞内含五种碱基A、G、C、T、U;(2)A是DNA,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3)E是生物大分子,组成元素为C、H、O、N,故为蛋白质,则图中的B表示氨基酸,不同氨基酸的R基不同。(4)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作用与其空间结构相适应,如果它的氨基酸顺序发生了变化有可能造成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改变,运氧能力改变。22.土壤中过量的可溶性盐(主要指Na+)对植物的不利影响称为盐胁迫。植物可通过多种调节方式逐渐适应盐胁迫环境。图示为植物根细胞受盐胁迫时的部分调节机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膜上各种膜蛋白对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作用,如图所示,液泡膜上的H+-ATP酶可以建立液泡膜两侧H+浓度梯度,导致细胞液的pH,这种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运输过程中,H+-ATP酶发生的变化是。(2)Na+通过Na+/H+逆向转运蛋白由细胞质基质进入细胞液的直接驱动力是,该过程的载体蛋白就只容许与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若使用ATP抑制剂处理植物的根细胞,液泡对Na+的吸收量会(增加、不变、减少)。【答案】(1)降低主动运输与ATP脱落下来的磷酸基团结合(磷酸化),空间结构(自身构象)发生改变(2)H+浓度梯度自身结合部位减少【分析】图中信息显示:细胞液的pH比细胞质基质低,说明细胞液的H+浓度比细胞质基质大,因此H+从细胞液进入细胞质基质是顺浓度梯度,会产生势能,供给Na+通过Na+/H+逆向转运蛋白使用,Na+通过Na+/H+逆向转运蛋白由细胞质基质进入细胞液的直接驱动力是H+浓度梯度。【详解】(1)如图所示,液泡膜上的H+-ATP酶是一种转运H+的载体蛋白,能催化ATP水解,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H+泵入细胞,此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该过程建立了液泡膜两侧H+浓度梯度,细胞质基质中H+浓度低于细胞液,导致细胞液的pH降低。H+-ATP酶是一种转运蛋白,也是一种ATP水解酶,每次转运物质时与ATP脱落下来的磷酸基团结合后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2)据图分析,Na+通过Na+/H+逆向转运蛋白由细胞质基质进入细胞液是伴随着H+的协助扩散,H+顺浓度梯度排出液泡,因此Na+主动运输的直接驱动力来自H+浓度梯度。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若使用ATP抑制剂处理植物的根细胞,将会影响液泡对H+的吸收,膜内外H+浓度梯度降低,对Na+的吸收量会减少。23.下图为高等动物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定向转运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其中a~f表示相应的细胞结构,①~⑧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结构(填字母)属于生物膜系统。这些结构的膜功能各不相同,从膜的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主要的原因是。生物膜的作用之一是,从而使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2)据图分析,分泌蛋白合成并分泌的过程依次是(填序号)。(3)研究表明:细胞内利用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与某种蛋白质(S蛋白)有关。科学家经筛选获得了含有异常结构的S蛋白的酵母菌,与正常酵母菌相比,其内质网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大量积累。据此推测,具有正常结构的S蛋白的功能可能是。【答案】(1)b、c、d、e、f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2)⑤⑥⑧(3)促进内质网形成的囊泡和高尔基体融合【分析】据图分析:图中a-f依次表示的细胞结构为:核糖体、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①过程是翻译,a是核糖体,一条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提高翻译效率,翻译出的蛋白质通过②过程运到细胞核,通过过程④运输到线粒体,通过过程③运输到细胞质基质参与各项生命活动;过程⑤表示翻译出的多肽进入到内质网进行继续合成和初步加工,然后通过过程⑥运输到高尔基体中,通过过程⑦最终形成膜蛋白,通过过程⑧形成分泌蛋白。【详解】(1)细胞膜、核膜以及细胞器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叫做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图中a~f依次表示的细胞结构为:核糖体、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其中含有膜结构的有b、c、d、e、f,故图中结构b、c、d、e、f属于生物膜系统。细胞中c(线粒体)、d(内质网)、e(高尔基体)、f(细胞膜)等具膜结构的膜功能各不相同,主要原因是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这使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2)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⑤内质网继续合成蛋白质并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⑧细胞膜,故分泌蛋白合成并分泌的过程依次是⑤⑥⑧。(3)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与正常酵母细胞相比,发现含有异常结构的S蛋白的酵母菌的内质网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大量积累。据此推测,S蛋白的功能是促进内质网形成的囊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因此含有异常结构的S蛋白的酵母菌,内质网形成的囊泡不能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导致内质网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大量积累。六、实验题24.部分植物体内含有大量的纤维素,耐高温纤维素酶可以加速催化纤维素的水解,为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提供大量原料。某研究小组将纤维素分解菌通过诱变和高温处理获得新菌株(甲),制作出菌株甲培养基的滤液(含纤维素酶),进行了下列实验:试管A试管B步骤1加入适量缓冲液加入用
①
配制的菌株甲滤液步骤2在80℃条件下水浴保温30min步骤3加入适量的
②
,80℃水浴保温10min步骤4加入适量的
③
,50-65℃热水浴加热2min,观察溶液颜色实验预期预期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④。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2)该实验步骤1~4中,①、②、③处加入的物质分别是、、。(3)对该实验结果及结论作出预期:若试管A溶液呈蓝色,试管B溶液呈砖红色,则表明该纤维素酶能耐受80℃高温;若,则表明。【答案】(1)探究新菌株甲分泌的纤维素酶能否耐受80℃高温(2)等量的缓冲液纤维素液斐林试剂(3)若试管A和B溶液均呈蓝色(不呈砖红色)表明该纤维素酶不能耐受80℃高温【分析】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相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糖类中的还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乡村社区建设合作协议示范文本
- 项目合作合同示范
- 加工合作协议书样式
- 2024年电影发行权买卖断合同
- 总承包合同中的付款与供货委托保证书
- 三人股份合股合同模板
- 房产抵押贷款合同样式
- 房屋买卖居间合同书样本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
- 合作意向书范本
- 居住建筑节能65%(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 公交有限公司触电事故现场处置预案
- 2024年考研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 安全使用城镇燃气知识讲座
- T-BJCC 1003-2024 首店、首发活动、首发中心界定标准
- 2024年广东省出版集团数字出版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全自动黑板擦方案
- 职业生涯规划数媒专业
- 新生儿肠胀气课件
- 顾客满意理念与技巧课件
- 付款条件与支付方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