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解析】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1.5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1.5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3九上·嘉兴期末)土壤中存在多种离子,如Ca2+、K+、H+、CO32-、PO43-等。人们经常使用熟石灰来降低土壤的酸性,熟石灰能降低土壤的酸性,本质上是由于()
A.OH-与H+结合B.OH-与K+结合
C.Ca2+与CO32-结合D.Ca2+与PO43-结合
2.(2023九上·柯城期末)如图甲某同学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反应,图乙是该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下列关于酸和碱反应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图中酸碱反应结束后,溶液pH=0
B.酸碱反应的实质是H++OH﹣=H2O
C.酸和碱的质量需相等才能发生反应
D.酸碱反应的实质是Na++Cl﹣=NaCl
3.(2022九上·舟山期中)“松花蛋”(又称“变蛋”)是大家很喜欢的一种食品,因其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碱性的物质而带有苦涩味。为减少苦涩味,在吃“松花蛋”时,最好蘸点下列哪种物质()
A.白酒B.食醋C.食盐D.白糖
4.(2022九上·义乌期中)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滴入液体体积为7mL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B.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呈酸性
C.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D.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5.(2022九上·浦江期中)某校兴趣小组在利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其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点所示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B.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是Na+、SO42﹣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c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化学反应
6.(2022九上·定海期中)稀HCl和NaOH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两者已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反应发生的是()
A.在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
B.在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
C.在混合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D.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7
7.(2023九上·义乌期中)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
A.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B.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
C.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
D.混合溶液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个数相等
8.(2022九上·富阳期中)从微观视角看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右图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C处应填入的物质化学式是()
A.NaClB.NaOHC.HClD.H2O
9.(2023九上·杭州期中)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选项所用试剂现象和结论
A硫酸铜溶液出现蓝色沉淀,则氢氧化钠过量
B石蕊溶液呈紫色,则恰好完全反应
C锌粒有气泡产生,则硫酸过量
D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硫酸过量
A.AB.BC.CD.D
10.(2022九上·嘉兴月考)氢氧化钠滴入硫酸来进行酸与碱的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酸是否有剩余为了验证这个问题,下列对反应后的溶液进行的操作不可行的是()
A.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
B.加入铁看是否冒气泡
C.滴入氯化钡看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D.加入氢氧化铜看溶液是否变蓝
11.(2022九上·柯桥期末)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稀Na0H溶液滴入稀盐酸
B.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为吸热反应
C.4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NaOH和NaCl
D.在20s到40s之间某一时刻,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12.(2023九上·新昌期末)胃酸可以帮助食物的消化,但是胃酸过多,就会伤及胃、十二指肠黏膜,造成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药物治疗可以口服抑酸剂,饮食治疗可以适当食用的食物是()
A.苹果pH=3.4
B.萝卜pH=4.6
C.土豆pH=5.4
D.板栗pH=8.8
13.(2023九上·江干期末)小陈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酸碱中和”实验,并用酚酞作为指示剂,实验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由此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点a所示溶液中含两种阴离子
C.实验过程中溶液共呈现三种颜色
D.若将点b所示溶液与碳酸钠混合不会产生气泡
14.(2023九上·萧山月考)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稀盐酸、氢氧化钠恰好都完全反应的是()
A.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加氢氧化镁固体,固体全部溶解
C.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D.测定溶液的pH,刚好显中性
15.(2023九上·温州期中)稀HCl和NaOH溶液混合后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下列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反应发生的是()
A.在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
B.在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
C.在混合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D.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
二、填空题
16.(2023九上·杭州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同学们把两种无色溶液分别贴上P、Q标签,向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P溶液并测定其pH,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Q溶液,并不断振荡,同时测定混合液的pH、温度与Q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由图甲分析可知:写出c点时杯内溶液中的离子有(填离子符号)。
(3)分析图乙中BC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
17.(2022九上·舟山期中)在化学实验中,有时药品的滴加顺序不同会导致实验现象不同。某同学使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集气瓶内气球的体积变化与滴加药品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A点表示开始滴加某种药品,B点表示开始滴加另一种药品(不考虑由于滴入液体的体积及反应导致的温度变化对集气瓶内气压的影响)。据图回答:
(1)实验中首先加入的试剂是。
(2)BC段气球体积不变的原因(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CD段气球体积增大的原因是。
18.(2022九上·前湾期中)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酸和碱之间的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1)在图甲中,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2)实验2:测量酸和碱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
往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图乙所示。请判断A点时溶液的酸碱性为性。
(3)若改为将等量稀盐酸往氢氧化钠固体中滴加,反应过程中最高温度远高于图乙中的最高值。请做出合理解释。
19.(2022九上·镇海期中)小科所在的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D中沉淀的化学式是:。
(3)B、D试管内的物质在E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20.(2022九上·瑞安期中)兴趣小组研究酸碱反应时利用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指示剂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和溶液颜色变化如下图所示。
(1)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2)根据乙图颜色的变化,判断图甲中B溶液是。(填写溶液名称)
(3)图乙中M点时,溶液中除紫色石蕊外还存在的溶质有。
21.(2022九上·兰溪月考)小珏同学认为:酸与碱中和反应的结果是酸和碱各自的特性都消失.如图描述的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乙处应填入的化学符号依次是、.
22.(2022九上·永康月考)人体胃酸主要成分是(写出化学式),胃酸过多我们可以利用酸能用碱中和性质,可以服用复方氢氧化铝来中和,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23.(2023九上·新昌期末)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两种基本方法。请判断下列操作或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
(1)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盖,瓶口会看到,这是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的盐酸小液滴。
(2)向一只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发现试液变成,说明稀盐酸呈酸性。
(3)将鸡蛋放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发现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表面有。
24.(2022九上·富阳期末)下表是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
清洁剂
功能清除污垢,除异味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漂除衣物污渍
有效成分HClH2O2NaClO
(1)厕所污垢的主要成分是尿碱,通常用洁厕灵进行清洗,由此可推测尿碱是一种具有(选填“酸性”或“碱性”)的物质。
(2)各取适量三种清洁剂于试管中,加入少许二氧化锰,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清洁剂是。
25.(2023九上·余姚期中)有10m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mL02468101214
烧杯中溶液的pH1.11.21.41.62.07.011.012.2
(1)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mL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mL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哪些?;
(用化学式表示)
三、实验探究题
26.(2023九上·温州期末)在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小明在10毫升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然后逐滴滴入浓硫酸,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1)AB段反应过程中溶液颜色变化的现象是。
(2)小明根据温度变化的曲线图,得出酸和碱反应放出热量,老师建议小明再思考一下,还有引起温度变化是。
(3)为了探究硫酸是否过量,小明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进行了如表实验:
方案方案一方案二
实验操作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现象出现白色沉淀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硫酸过量硫酸过量
小白与同学讨论后,指出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有一个方案不合理,请指出不合理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27.(2022九上·义乌月考)化学小组在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后,从不同角度开展实验活动,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发生反应。
(1)通过溶液酸碱性的变化进行验证。
在实验1中,用滴管缓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观察到烧杯内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可能含有的离子。
(2)利用中和反应放热进行验证。
在实验2中,将稀盐酸全部注入试管中,立即固定活塞。观察到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消失,U形管的液面左低右高,部分同学由此认为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但有的同学不赞同,理由是(装置气密性良好,稀盐酸挥发忽略不计);他认为仍利用此装置,再补充一个实验才能达成实验2目的,将5mL稀盐酸换为,其余试剂及操作与实验2相同,然后比较实验结果。
28.(2022九上·萧山月考)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很多同学对实验产生探究兴趣。
(1)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中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
(2)乙同学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如图。由图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B点表示的含义是。
(3)丙同学将稀硫酸滴入氢氯化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他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请你分析变质的原图(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四、解答题
29.(2022九上·定海期中)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不同时刻溶液的温度与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反应时间(秒)0255075100125150175200
滴入稀盐酸体积(毫升)048121620242832
pH13.213.012.712.412.17.02.01.61.3
温度(℃)36.937.538.038.538.839.239.038.838.6
(1)观察上表发现,当反应时间在秒时开始,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增加。
(2)完成上述实验,能否用氢氧化钠固体代替,并请说明原因。
(3)结合上表中滴入稀盐酸体积与pH的变化数据,试计算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稀HCl的密度取1.0g/mL,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7.3%)
30.(2022九上·淳安期中))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7.3%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量不同时刻溶液的温度与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反应时间(秒)0255075100125150175200
滴入稀盐酸体积(毫升)048121620242832
pH13.213.012.712.412.17.02.01.61.3
温度(℃)36.937.538.038.538.839.239.038.838.6
(1)观察上表发现,当反应时间在秒时开始,
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会增加。
(2)在逐渐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请分析其原因。
(3)结合上表中滴入稀盐酸体积与pH的变化数据,请计算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稀盐酸的密度取1.0克/毫升)
31.(2022九上·金华月考)在研究“酸与碱之间发生的反应”过程中,取一洁净的锥形瓶,往其中加入25克氢氧化钠溶液,然后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
(1)为了获取酸能与碱反应的证据,滴加稀盐酸前,锥形瓶中还需加入的是。
(2)酸与碱之间反应的实质是。
(3)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锥形瓶及溶液总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a的值是。
(4)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五、综合说理题
32.(2023九上·嘉兴月考)土壤的盐渍化是导致我国耕地减少的一个重大威胁,因为盐渍化之后土壤的pH会远高于7(成为盐碱地),导致大多数植物难以生存。某科技攻关小组已尝试在一盐碱地上种植某种农作物,欲使农作物生长更好须采用多种措施,其中一种措施就是用碳酸水浇灌农作物,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采用碳酸水浇灌农作物的道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酸和碱的反应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分析。
【解答】熟石灰能降低土壤的酸性,是氢氧化钙与土壤中的酸发生反应,本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
故选A。
2.【答案】B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分析。
【解答】A、酸碱反应结束后,溶液pH=7,不符合题意;
B、酸碱反应的实质是H++OH﹣=H2O,符合题意;
C、酸和碱的质量为任意值都会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D、酸碱反应的实质是H++OH﹣=H2O,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B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酸性、碱性物质能发生反应分析。
【解答】松花蛋制作过程中使用碱性物质带苦涩味,所以吃时可蘸呈酸性的物质,白酒、食盐、白糖都呈中性,食醋呈酸性;
故选B。
4.【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分析,由最初pH大于7,说明开始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盐酸后溶液pH减少,等于7时恰好完全反应。
【解答】A、当滴入液体7毫升时,溶液pH=7,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符合题意;
B、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mL时,溶液pH大于7,所得溶液呈碱性,不符合题意;
C、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mL时,溶液pH大于7,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HCl,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最初pH大于7,说明是将稀盐酸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图像中溶液pH的变化确定实验前溶液为氢氧化钠,然后加入稀硫酸,由各点溶液pH确定溶质成分分析。
【解答】A、图中c点所示溶液pH小于7,呈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B、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pH=7,溶质为硫酸钠,含有的微粒是Na+、SO42﹣、H2O,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开始pH大于7,然后下降,是将硫酸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不符合题意;
D、因氢氧化钠被稀释pH减小但不会减少到等于7或小于7,所以由a点到c点的pH变化可知酸和碱发生了化学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C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A、锌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加锌无明显现象,可证明酸已发生了反应,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加酚酞呈无色,可证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不符合题意;
C、盐酸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都能与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加硝酸银不能证明反应是否发生,符合题意;
D、盐酸呈酸性,pH小于7,氢氧化钠呈碱性,pH大于7,用pH试纸测混合液pH=7,可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D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pH=7,反应时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分析。
【解答】A、由方程式可知
NaOH+HCl=NaCl+H2O
4036.5
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不符合题意;
B、因反应时生成水分子,混合后水分子总数增加,不符合题意;
C、混合后阳离子氢离子减少,不符合题意;
D、恰好完全反应,混合后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钠离子和氯离子个数相等,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D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分析。
【解答】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C处物质化学式为H2O;
故选D。
9.【答案】D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钠能使石蕊变蓝,稀硫酸能使石蕊变红,锌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硫酸和硫酸钠都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分析。
【解答】A、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加入硫酸铜产生蓝色沉淀,可证明氢氧化钠过量,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能使石蕊变蓝,稀硫酸能使石蕊变红,加入石蕊试液,呈紫色,可证明恰好完全反应,不符合题意;
C、锌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加入锌产生气泡,可证明硫酸过量,不符合题意;
D、硫酸和硫酸钠都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加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不能证明硫酸过量,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C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硫酸的化学性质分析,结合氯化钡与硫酸根离子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解答。
【解答】A、可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可通过pH确定溶液的酸碱度,从而判断酸是否有剩余,不符合题意;
B、铁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加入铁看是否冒气泡可判断铁是否有剩余,不符合题意;
C、因溶液中有硫酸钠,所以无论硫酸是否剩余,滴入氯化钡都会产生白色沉淀,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加入氢氧化铜看溶液是否变蓝,可确定酸是否剩余,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情况、温度的变化情况确定反应进程分析。
【解答】A、由反应中pH的变化情况可知,该反应是将氢氧化钠加入到盐酸中,符合题意;
B、由反应中温度升高可知,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
C、40s时,盐酸过量,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不符合题意;
D、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pH=7,温度上升到最高,由图示可知在40s到60s之间某一时刻,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胃酸过多需服用pH>7的药物进行中和分析。
【解答】胃酸过多需服用偏碱性药物加以中和,即选择pH>7的物质;
A、苹果pH=3.4,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B、萝卜pH=4.6,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C、土豆pH=5.4,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D、板栗pH=8.8,呈碱性,符合题意;
故选D。
13.【答案】B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由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时pH变化情况分析,由溶液pH确定氢氧化钠和盐酸的用量,从而确定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由此进行判断。
【解答】A、由图像中pH的变化由大于7降低的情况可知,该实验是将盐酸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不符合题意;
B、点a溶液pH大于7,说明氢氧化钠未完全反应,所示溶液中溶质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含两种阴离子,符合题意;
C、实验过程中溶液共呈现无色和红色两种颜色,不符合题意;
D、b点溶液盐酸过量,若将点b所示溶液与碳酸钠混合会产生气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答案】D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盐酸呈酸性,二者反应后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呈中性分析。
【解答】A、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钠,无论盐酸是否剩余,加硝酸银溶液都会产生白色沉淀,不符合题意;
B、加氢氧化镁固体,固体全部溶解,说明盐酸有剩余,不符合题意;
C、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氢氧化钠有剩余,不符合题意;
D、测定溶液的pH,刚好显中性,可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15.【答案】C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盐酸溶液呈酸性,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结合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来证明氢氧化钠或盐酸是否存在,从而证明反应是否发生分析。
【解答】A、在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说明盐酸不存在,可证明反应发生,不符合题意;
B、在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说明氢氧化钠不存在了,可证明反应发生,不符合题意;
C、因混合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钠,氯化钠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在混合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不能证明反应的发生,符合题意;
D、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可证明反应的发生,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答案】(1)2KOH+H2SO4=K2SO4+2H2O
(2)H+、K+、SO42-
(3)加入的硫酸已经过量,酸碱反应停止
【知识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钾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由各点溶液pH判断反应后溶液的成分,该反应放热,反应结束时随热传递发生温度下降分析。
【解答】(1)氢氧化钾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KOH+H2SO4=K2SO4+2H2O。
(2)C点溶液pH小于7,溶质为硫酸钾和硫酸,所含离子有H+、K+、SO42-。
(3)图乙中BC段温度下降是由于加入的硫酸已经过量,酸碱反应停止。
故答案为:(1)2KOH+H2SO4=K2SO4+2H2O;(2)H+、K+、SO42-;(3)加入的硫酸已经过量,酸碱反应停止。
17.【答案】(1)盐酸
(2)
(3)NaOH与CO2反应,使集气瓶气体减少,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体积增大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盐酸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且能使装置内压强减小,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结合图像中装置内气球的变化情况分析。
【解答】(1)由图乙可知,先加入药品时气球体积没有变化,说明先加入的是不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盐酸,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气球也无变化,然后再与二氧化碳反应,使压强减少,气球开始变大;
(2)BC段为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为;
(3)CD段气球体积增大是NaOH与CO2反应,使集气瓶气体减少,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体积增大;
故答案为:(1)盐酸;(2);(3)NaOH与CO2反应,使集气瓶气体减少,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体积增大。
18.【答案】(1)溶液呈现紫色
(2)酸
(3)除中和反应放热外,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据石蕊试液遇中性溶液呈紫色分析;
(2)根据盐酸有剩余时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和中和反应都放热分析。
【解答】(1)石蕊试液遇中性溶液呈紫色,向加入石蕊的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由红色为成紫色时证明恰好完全反应;
(2)A点溶液盐酸部分反应,溶液呈酸性;
(3)因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所以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盐酸反应放出的热量高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放出的热量,即反应时温度前者比后者要高。
故答案为:(1)溶液呈现紫色;(2)酸;(3)除中和反应放热外,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
19.【答案】(1)HCl+NaOH=NaCl+H2O
(2)CaCO3
(3)NaCl、CaCl2;HCl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分析;
(2)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反应,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钙分析;
(3)根据碳酸钙能溶于盐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一定有生成物质,反应物可能有剩余分析。
【解答】(1)B中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2)D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反应,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
(3)B、D试管内的物质在E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B中溶质为氯化钠和盐酸,盐酸将D中碳酸钙溶解,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则一定与D中氢氧化钠先发生了反应,故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CaCl2,可能含HCl;
故答案为:(1)HCl+NaOH=NaCl+H2O;(2)CaCO3;(3)NaCl、CaCl2;HCl。
20.【答案】(1)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2)稀硫酸
(3)Na2SO4、H2SO4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能使石蕊变蓝色,硫酸钠使石蕊呈紫色,硫酸使石蕊变红色,结合图示中颜色的变化判断分析。
【解答】(1)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2)由乙图中变化可知,最终溶液颜色为蓝色,说明图甲中A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先变紫色再变红色,说明B溶液为稀硫酸;
(3)图乙中M点对应溶液呈红色,说明硫酸过量,溶液中除紫色石蕊外还存在的溶质有Na2SO4、H2SO4。
故答案为:(1)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2)稀硫酸;(3)Na2SO4、H2SO4。
21.【答案】OH﹣;H+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酸与碱中和反应的结果是酸和碱各自的特性都消失.由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氢氧化钠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盐酸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酸与碱中和反应的结果是酸和碱各自的特性都消失.由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氢氧化钠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盐酸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则甲、乙处应填入的化学符号依次是OH﹣、H+.
22.【答案】HCl;H++OH-=H2O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胃酸成分为盐酸,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分析。
【解答】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化学式为HCl;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胃酸过多,是利用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方程式为H++OH-=H2O。
故答案为:HCl;H++OH-=H2O。
23.【答案】(1)白雾
(2)红色
(3)气泡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盐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挥发出其中的溶质氯化氢,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即白雾。
(2)稀盐酸呈酸性,遇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蛋壳表面有气泡。
24.【答案】(1)碱性
(2)彩漂液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据酸和碱性物质能发生反应分析;
(2)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产生氧气分析。
【解答】(1)洁厕灵呈酸性,能去除厕所中的尿碱,说明尿碱呈碱性;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产生氧气,各取适量三种清洁剂于试管中,加入少许二氧化锰,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清洁剂是彩漂液;
故答案为:(1)碱性;(2)彩漂液。
25.【答案】(1)10;NaOH+HCl=NaCl+H2O
(2)NaCl、NaOH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当pH等于7时,恰好完全反应,氢氧化钠溶液超过10毫升时,溶液呈碱性。当pH=1.3时,溶液呈酸性,这时溶液中的溶质既有生成的氯化钠,又有未反应的盐酸。
【解答】(1)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此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0mL;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
(2)当pH=1.3时,稀盐酸没有完全反应,这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剩余的盐酸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
故答案为:(1)10(2)NaOH+HCl=NaCl+H2O(2)NaCl、NaOH
26.【答案】(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浓硫酸溶于水也会放热
(3)方案一;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变红,硫酸钠和硫酸不能使酚酞变色分析;
(2)根据浓硫酸溶解放热分析;
(3)根据硫酸钠和硫酸都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分析。
【解答】(1)在10毫升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然后逐滴滴入浓硫酸,AB段温度上升,即为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过程,溶液颜色变化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浓硫酸溶于水也会放热,所以根据温度的变化不足以得出酸和碱反应的结论;
(3)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不能验证出硫酸是否过量,所以方案一设计不合理;
故答案为:(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2)浓硫酸溶于水也会放热;(3)方案一;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27.【答案】(1)Na+、Cl-;H+
(2)NaOH溶于水也会放热;5mL蒸馏水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生成物,反应物可能存在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分析。
【解答】(1)用滴管缓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观察到烧杯内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生成的氯化钠,即含有Na+、Cl-;盐酸可能有剩余,即可能含H+;
(2)NaOH溶于水也会放热,所以不能由U形管中液面变化确定发生了反应;要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需补充将5mL稀盐酸换为5mL蒸馏水的对比实验。
故答案为:(1)Na+、Cl-;H+;(2)NaOH溶于水也会放热;5mL蒸馏水。
28.【答案】(1)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2)放热;酸碱恰好完全中和
(3)2NaOH+CO2=Na2CO3+H2O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据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分析;
(2)根据酸碱反应温度升高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可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分析。
【解答】(1)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试管壁发烫,不能得出酸碱反应放热的结论;
(2)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时温度随稀硫酸加入而升高可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热,B点温度达到最高,说明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3)氢氧化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可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而变质,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故答案为:(1)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2)放热;酸碱恰好完全中和;(3)2NaOH+CO2=Na2CO3+H2O。
29.【答案】(1)125
(2)NaOH溶于水放出热量,会干扰结果
(3)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HCl质量为20mL×1.0g/mL×7.3%=1.46g
设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4036.5
x1.46g
40:36.5=x:1.46g
x=1.6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氯化钠不再增加,此时溶液中pH=7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分析;
(3)根据参加反应的盐酸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氢氧化钠质量分析。
【解答】(1)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氯化钠不再增加,此时溶液中pH=7,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反应时间在125秒时开始,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增加;
(2)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也会放热,干扰结果,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代替溶液进行实验;
(3)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HCl质量为20mL×1.0g/mL×7.3%=1.46g
设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4036.5
x1.46g
40:36.5=x:1.46g
x=1.6g
故答案为:(1)125;(2)NaOH溶于水放出热量,会干扰结果;(3)1.6g。
30.【答案】(1)125
(2)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停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
(3)解: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溶质的质量=20mL×1.0g/mL×7.3%=1.46g
设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4036.5
x1.46g
=
x=1.6g
答: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6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pH=7分析;
(2)根据酸和碱反应放热,反应结束时温度会恢复分析;
(3)根据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即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氢氧化钠质量分析。
【解答】(1)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pH=7,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反应时间在125秒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不会增加;
(2)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放热,会使温度升高,反应结束后随热传递,温度又会下降恢复原始;
故答案为:(1)125;(2)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停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3)1.6g。
31.【答案】(1)无色酚酞试液
(2)H+和OH-结合生成H2O
(3)20
(4)设反应后生成氯化钠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36.558.5
20g×7.3%x
36.5:58.5=(20g×7.3%):x
x=2.352g
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2%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可利用酚酞的颜色变化证明反应发生分析;
(2)根据酸和碱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4)利用反应的盐酸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生成氯化钠质量,从而计算生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为证明反应的发生可借助酚酞试液的颜色变化来完成;
(2)酸和碱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
(3)反应后锥形瓶及溶液总质量增重,增重质量即为加入稀盐酸质量,由此确定a为20g;
故答案为:(1)无色酚酞试液;(2)H+和OH-结合生成H2O;(3)20;(4)5.2%。
32.【答案】因为碳酸为酸,可与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故可以调节土壤的pH,改良碱性土壤,又因为碳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与水,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故还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酸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分析;根据碳酸性质不稳定,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分析;根据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分析。
1/1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1.5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3九上·嘉兴期末)土壤中存在多种离子,如Ca2+、K+、H+、CO32-、PO43-等。人们经常使用熟石灰来降低土壤的酸性,熟石灰能降低土壤的酸性,本质上是由于()
A.OH-与H+结合B.OH-与K+结合
C.Ca2+与CO32-结合D.Ca2+与PO43-结合
【答案】A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酸和碱的反应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分析。
【解答】熟石灰能降低土壤的酸性,是氢氧化钙与土壤中的酸发生反应,本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
故选A。
2.(2023九上·柯城期末)如图甲某同学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反应,图乙是该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下列关于酸和碱反应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图中酸碱反应结束后,溶液pH=0
B.酸碱反应的实质是H++OH﹣=H2O
C.酸和碱的质量需相等才能发生反应
D.酸碱反应的实质是Na++Cl﹣=NaCl
【答案】B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分析。
【解答】A、酸碱反应结束后,溶液pH=7,不符合题意;
B、酸碱反应的实质是H++OH﹣=H2O,符合题意;
C、酸和碱的质量为任意值都会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D、酸碱反应的实质是H++OH﹣=H2O,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2九上·舟山期中)“松花蛋”(又称“变蛋”)是大家很喜欢的一种食品,因其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碱性的物质而带有苦涩味。为减少苦涩味,在吃“松花蛋”时,最好蘸点下列哪种物质()
A.白酒B.食醋C.食盐D.白糖
【答案】B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酸性、碱性物质能发生反应分析。
【解答】松花蛋制作过程中使用碱性物质带苦涩味,所以吃时可蘸呈酸性的物质,白酒、食盐、白糖都呈中性,食醋呈酸性;
故选B。
4.(2022九上·义乌期中)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滴入液体体积为7mL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B.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呈酸性
C.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D.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分析,由最初pH大于7,说明开始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盐酸后溶液pH减少,等于7时恰好完全反应。
【解答】A、当滴入液体7毫升时,溶液pH=7,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符合题意;
B、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mL时,溶液pH大于7,所得溶液呈碱性,不符合题意;
C、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mL时,溶液pH大于7,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HCl,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最初pH大于7,说明是将稀盐酸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2022九上·浦江期中)某校兴趣小组在利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其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点所示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B.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是Na+、SO42﹣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c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化学反应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图像中溶液pH的变化确定实验前溶液为氢氧化钠,然后加入稀硫酸,由各点溶液pH确定溶质成分分析。
【解答】A、图中c点所示溶液pH小于7,呈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B、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pH=7,溶质为硫酸钠,含有的微粒是Na+、SO42﹣、H2O,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开始pH大于7,然后下降,是将硫酸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不符合题意;
D、因氢氧化钠被稀释pH减小但不会减少到等于7或小于7,所以由a点到c点的pH变化可知酸和碱发生了化学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6.(2022九上·定海期中)稀HCl和NaOH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两者已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反应发生的是()
A.在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
B.在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
C.在混合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D.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7
【答案】C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A、锌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加锌无明显现象,可证明酸已发生了反应,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加酚酞呈无色,可证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不符合题意;
C、盐酸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都能与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加硝酸银不能证明反应是否发生,符合题意;
D、盐酸呈酸性,pH小于7,氢氧化钠呈碱性,pH大于7,用pH试纸测混合液pH=7,可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2023九上·义乌期中)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
A.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B.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
C.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
D.混合溶液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个数相等
【答案】D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pH=7,反应时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分析。
【解答】A、由方程式可知
NaOH+HCl=NaCl+H2O
4036.5
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不符合题意;
B、因反应时生成水分子,混合后水分子总数增加,不符合题意;
C、混合后阳离子氢离子减少,不符合题意;
D、恰好完全反应,混合后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钠离子和氯离子个数相等,符合题意;
故选D。
8.(2022九上·富阳期中)从微观视角看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右图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C处应填入的物质化学式是()
A.NaClB.NaOHC.HClD.H2O
【答案】D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分析。
【解答】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C处物质化学式为H2O;
故选D。
9.(2023九上·杭州期中)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选项所用试剂现象和结论
A硫酸铜溶液出现蓝色沉淀,则氢氧化钠过量
B石蕊溶液呈紫色,则恰好完全反应
C锌粒有气泡产生,则硫酸过量
D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硫酸过量
A.AB.BC.CD.D
【答案】D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钠能使石蕊变蓝,稀硫酸能使石蕊变红,锌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硫酸和硫酸钠都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分析。
【解答】A、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加入硫酸铜产生蓝色沉淀,可证明氢氧化钠过量,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能使石蕊变蓝,稀硫酸能使石蕊变红,加入石蕊试液,呈紫色,可证明恰好完全反应,不符合题意;
C、锌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加入锌产生气泡,可证明硫酸过量,不符合题意;
D、硫酸和硫酸钠都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加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不能证明硫酸过量,符合题意;
故选D。
10.(2022九上·嘉兴月考)氢氧化钠滴入硫酸来进行酸与碱的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酸是否有剩余为了验证这个问题,下列对反应后的溶液进行的操作不可行的是()
A.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
B.加入铁看是否冒气泡
C.滴入氯化钡看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D.加入氢氧化铜看溶液是否变蓝
【答案】C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硫酸的化学性质分析,结合氯化钡与硫酸根离子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解答。
【解答】A、可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可通过pH确定溶液的酸碱度,从而判断酸是否有剩余,不符合题意;
B、铁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加入铁看是否冒气泡可判断铁是否有剩余,不符合题意;
C、因溶液中有硫酸钠,所以无论硫酸是否剩余,滴入氯化钡都会产生白色沉淀,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加入氢氧化铜看溶液是否变蓝,可确定酸是否剩余,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2022九上·柯桥期末)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稀Na0H溶液滴入稀盐酸
B.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为吸热反应
C.4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NaOH和NaCl
D.在20s到40s之间某一时刻,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情况、温度的变化情况确定反应进程分析。
【解答】A、由反应中pH的变化情况可知,该反应是将氢氧化钠加入到盐酸中,符合题意;
B、由反应中温度升高可知,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
C、40s时,盐酸过量,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不符合题意;
D、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pH=7,温度上升到最高,由图示可知在40s到60s之间某一时刻,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2023九上·新昌期末)胃酸可以帮助食物的消化,但是胃酸过多,就会伤及胃、十二指肠黏膜,造成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药物治疗可以口服抑酸剂,饮食治疗可以适当食用的食物是()
A.苹果pH=3.4
B.萝卜pH=4.6
C.土豆pH=5.4
D.板栗pH=8.8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胃酸过多需服用pH>7的药物进行中和分析。
【解答】胃酸过多需服用偏碱性药物加以中和,即选择pH>7的物质;
A、苹果pH=3.4,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B、萝卜pH=4.6,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C、土豆pH=5.4,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D、板栗pH=8.8,呈碱性,符合题意;
故选D。
13.(2023九上·江干期末)小陈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酸碱中和”实验,并用酚酞作为指示剂,实验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由此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点a所示溶液中含两种阴离子
C.实验过程中溶液共呈现三种颜色
D.若将点b所示溶液与碳酸钠混合不会产生气泡
【答案】B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由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时pH变化情况分析,由溶液pH确定氢氧化钠和盐酸的用量,从而确定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由此进行判断。
【解答】A、由图像中pH的变化由大于7降低的情况可知,该实验是将盐酸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不符合题意;
B、点a溶液pH大于7,说明氢氧化钠未完全反应,所示溶液中溶质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含两种阴离子,符合题意;
C、实验过程中溶液共呈现无色和红色两种颜色,不符合题意;
D、b点溶液盐酸过量,若将点b所示溶液与碳酸钠混合会产生气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2023九上·萧山月考)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稀盐酸、氢氧化钠恰好都完全反应的是()
A.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加氢氧化镁固体,固体全部溶解
C.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D.测定溶液的pH,刚好显中性
【答案】D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盐酸呈酸性,二者反应后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呈中性分析。
【解答】A、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钠,无论盐酸是否剩余,加硝酸银溶液都会产生白色沉淀,不符合题意;
B、加氢氧化镁固体,固体全部溶解,说明盐酸有剩余,不符合题意;
C、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氢氧化钠有剩余,不符合题意;
D、测定溶液的pH,刚好显中性,可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15.(2023九上·温州期中)稀HCl和NaOH溶液混合后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下列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反应发生的是()
A.在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
B.在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
C.在混合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D.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
【答案】C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盐酸溶液呈酸性,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结合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来证明氢氧化钠或盐酸是否存在,从而证明反应是否发生分析。
【解答】A、在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说明盐酸不存在,可证明反应发生,不符合题意;
B、在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说明氢氧化钠不存在了,可证明反应发生,不符合题意;
C、因混合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钠,氯化钠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在混合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不能证明反应的发生,符合题意;
D、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可证明反应的发生,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6.(2023九上·杭州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同学们把两种无色溶液分别贴上P、Q标签,向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P溶液并测定其pH,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Q溶液,并不断振荡,同时测定混合液的pH、温度与Q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由图甲分析可知:写出c点时杯内溶液中的离子有(填离子符号)。
(3)分析图乙中BC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
【答案】(1)2KOH+H2SO4=K2SO4+2H2O
(2)H+、K+、SO42-
(3)加入的硫酸已经过量,酸碱反应停止
【知识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钾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由各点溶液pH判断反应后溶液的成分,该反应放热,反应结束时随热传递发生温度下降分析。
【解答】(1)氢氧化钾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KOH+H2SO4=K2SO4+2H2O。
(2)C点溶液pH小于7,溶质为硫酸钾和硫酸,所含离子有H+、K+、SO42-。
(3)图乙中BC段温度下降是由于加入的硫酸已经过量,酸碱反应停止。
故答案为:(1)2KOH+H2SO4=K2SO4+2H2O;(2)H+、K+、SO42-;(3)加入的硫酸已经过量,酸碱反应停止。
17.(2022九上·舟山期中)在化学实验中,有时药品的滴加顺序不同会导致实验现象不同。某同学使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集气瓶内气球的体积变化与滴加药品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A点表示开始滴加某种药品,B点表示开始滴加另一种药品(不考虑由于滴入液体的体积及反应导致的温度变化对集气瓶内气压的影响)。据图回答:
(1)实验中首先加入的试剂是。
(2)BC段气球体积不变的原因(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CD段气球体积增大的原因是。
【答案】(1)盐酸
(2)
(3)NaOH与CO2反应,使集气瓶气体减少,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体积增大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盐酸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且能使装置内压强减小,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结合图像中装置内气球的变化情况分析。
【解答】(1)由图乙可知,先加入药品时气球体积没有变化,说明先加入的是不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盐酸,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气球也无变化,然后再与二氧化碳反应,使压强减少,气球开始变大;
(2)BC段为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为;
(3)CD段气球体积增大是NaOH与CO2反应,使集气瓶气体减少,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体积增大;
故答案为:(1)盐酸;(2);(3)NaOH与CO2反应,使集气瓶气体减少,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体积增大。
18.(2022九上·前湾期中)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酸和碱之间的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1)在图甲中,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2)实验2:测量酸和碱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
往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图乙所示。请判断A点时溶液的酸碱性为性。
(3)若改为将等量稀盐酸往氢氧化钠固体中滴加,反应过程中最高温度远高于图乙中的最高值。请做出合理解释。
【答案】(1)溶液呈现紫色
(2)酸
(3)除中和反应放热外,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据石蕊试液遇中性溶液呈紫色分析;
(2)根据盐酸有剩余时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和中和反应都放热分析。
【解答】(1)石蕊试液遇中性溶液呈紫色,向加入石蕊的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由红色为成紫色时证明恰好完全反应;
(2)A点溶液盐酸部分反应,溶液呈酸性;
(3)因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所以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盐酸反应放出的热量高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放出的热量,即反应时温度前者比后者要高。
故答案为:(1)溶液呈现紫色;(2)酸;(3)除中和反应放热外,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
19.(2022九上·镇海期中)小科所在的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D中沉淀的化学式是:。
(3)B、D试管内的物质在E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答案】(1)HCl+NaOH=NaCl+H2O
(2)CaCO3
(3)NaCl、CaCl2;HCl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分析;
(2)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反应,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钙分析;
(3)根据碳酸钙能溶于盐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一定有生成物质,反应物可能有剩余分析。
【解答】(1)B中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2)D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反应,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
(3)B、D试管内的物质在E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B中溶质为氯化钠和盐酸,盐酸将D中碳酸钙溶解,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则一定与D中氢氧化钠先发生了反应,故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CaCl2,可能含HCl;
故答案为:(1)HCl+NaOH=NaCl+H2O;(2)CaCO3;(3)NaCl、CaCl2;HCl。
20.(2022九上·瑞安期中)兴趣小组研究酸碱反应时利用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指示剂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和溶液颜色变化如下图所示。
(1)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2)根据乙图颜色的变化,判断图甲中B溶液是。(填写溶液名称)
(3)图乙中M点时,溶液中除紫色石蕊外还存在的溶质有。
【答案】(1)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2)稀硫酸
(3)Na2SO4、H2SO4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能使石蕊变蓝色,硫酸钠使石蕊呈紫色,硫酸使石蕊变红色,结合图示中颜色的变化判断分析。
【解答】(1)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2)由乙图中变化可知,最终溶液颜色为蓝色,说明图甲中A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先变紫色再变红色,说明B溶液为稀硫酸;
(3)图乙中M点对应溶液呈红色,说明硫酸过量,溶液中除紫色石蕊外还存在的溶质有Na2SO4、H2SO4。
故答案为:(1)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2)稀硫酸;(3)Na2SO4、H2SO4。
21.(2022九上·兰溪月考)小珏同学认为:酸与碱中和反应的结果是酸和碱各自的特性都消失.如图描述的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乙处应填入的化学符号依次是、.
【答案】OH﹣;H+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酸与碱中和反应的结果是酸和碱各自的特性都消失.由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氢氧化钠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盐酸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酸与碱中和反应的结果是酸和碱各自的特性都消失.由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氢氧化钠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盐酸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则甲、乙处应填入的化学符号依次是OH﹣、H+.
22.(2022九上·永康月考)人体胃酸主要成分是(写出化学式),胃酸过多我们可以利用酸能用碱中和性质,可以服用复方氢氧化铝来中和,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答案】HCl;H++OH-=H2O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胃酸成分为盐酸,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分析。
【解答】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化学式为HCl;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胃酸过多,是利用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方程式为H++OH-=H2O。
故答案为:HCl;H++OH-=H2O。
23.(2023九上·新昌期末)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两种基本方法。请判断下列操作或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
(1)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盖,瓶口会看到,这是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的盐酸小液滴。
(2)向一只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发现试液变成,说明稀盐酸呈酸性。
(3)将鸡蛋放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发现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表面有。
【答案】(1)白雾
(2)红色
(3)气泡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盐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挥发出其中的溶质氯化氢,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即白雾。
(2)稀盐酸呈酸性,遇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蛋壳表面有气泡。
24.(2022九上·富阳期末)下表是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
清洁剂
功能清除污垢,除异味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漂除衣物污渍
有效成分HClH2O2NaClO
(1)厕所污垢的主要成分是尿碱,通常用洁厕灵进行清洗,由此可推测尿碱是一种具有(选填“酸性”或“碱性”)的物质。
(2)各取适量三种清洁剂于试管中,加入少许二氧化锰,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清洁剂是。
【答案】(1)碱性
(2)彩漂液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据酸和碱性物质能发生反应分析;
(2)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股份代持与代管合同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水利工程监测与施工测量服务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新能源设备搬运安装合同细则3篇
- 2025年度航空航天器发动机安装与测试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交通设施招标投标合同6篇
- 展会参展资格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水利工程钢筋加工与分包合同规范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室内外景观装饰一体化合同3篇
- 2025年度文化演出活动承办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单位职工食堂员工健康体检承包合同2篇
- 中建集团面试自我介绍
- 《工业园区节水管理规范》
- 警校生职业生涯规划
- 意识障碍患者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 2024版《53天天练单元归类复习》3年级语文下册(统编RJ)附参考答案
- 2025企业年会盛典
- 215kWh工商业液冷储能电池一体柜用户手册
- 场地平整施工组织设计-(3)模板
- 交通设施设备供货及技术支持方案
- 美容美发店火灾应急预案
- 餐车移动食材配送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