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二)及答案
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1.我国古代经历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家天下”制度开始的标志是()
A.贫富分化现象的发生
B.禹继承舜成为最高政治领袖
C.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禹的地位
D.分封制的确立
2.西周时期的法,是一种完全依附于礼的法•公元前536年3月(阴历),郑国执政
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
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铸刑书”产生的主要影响应是
()
A.限制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B.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
C.巩固了礼乐教化的地位D.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
3,春秋五霸是对春秋时期确立霸权地位的诸侯国国君的统称。以下不属于春秋五霸的
是()
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赵武灵王
4.皇帝主要通过奏事、朝议等形式控制着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秦朝参加朝议的官员
不包括()
A.丞相B.御史大夫C.九卿D.郡守
5.周振鹤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中说: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
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
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
沿革,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对材料中“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中央集权
B.实现了中央和地方权力的合理分配
C.外在形式上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政治经济基础
6.晋代文学家左思在《咏史》诗中写道:“世胄(世家子弟)蹑(登)高位,英俊沉
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而唐代诗人刘禹锡则在《乌衣巷》中写道:“旧
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瓦解B.宰相制的终结
C.科举制的确立D.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7.宋初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这些受到提拔的人主要来
源于()
A.开国功臣B.科举考试C.皇亲国戚D.地方推荐
8.中国古代有位皇帝在总结自己的民族政策时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
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为此,该皇帝()
①修筑长城,防御匈奴的袭扰
②将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和亲
③选拔少数民族将领担任要职
④实行“推恩令”,强干弱枝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9.史学家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
国的发展情况与印度在雅利安人或穆斯林或英国人到来之后所发生的情况不同,没
有明显的突然停顿。导致中国文明“统一和连续”的因素有()
①分封制
②中央集权制
③小农经济
④儒家思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0.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隋唐时
期,在选官制度上的重大创新是()
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世卿世禄制
第2页,共24页
11.考据学在清代发展成一门专门的学问,其主要内容是从文字音韵、名物训诂、校勘
辑佚等方面入手,从事经书古义的考证。考据学以其求实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对
中国古典文献的整理作出了较大贡献。考据学的兴起体现了()
A.对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的纠偏B.对孔孟为代表的旧儒学的否定
C.市民工商阶层发展经济的诉求D.对古代的君主专制思想的批判
12.近代西方自由思想传入中国,出现了不同的内涵。1903年,严复说:“祛异族之
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1918年,胡适说:
“我所最期望于你的是一种真正纯粹的为我主义。”这些言论()
A.有利于中国民族民主运动发展B.指明了中国人民的救国道路
C.主导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方向D.摧毁了传统礼教的文化基础
13.中俄之间,恩恩怨怨数百年。下列关于中俄之间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中俄《尼布楚条约》是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平等边界条约
B.1881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收回新疆全部国土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侵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D.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表明中俄之间已经建立结伴而不结盟的关系
14.1684年,荷兰每磅中国武夷茶售价是80荷盾,1698年,售价是7.75荷盾,至1701
年,则跌至2.32荷盾。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咖啡取代了茶叶的地位B.茶叶在荷兰出现了滞销
C.世界性市场的基本形成D.东西方贸易的不断发展
15.张居正卓有成效的改革,扭转了明王朝持续走下坡路的颓靡政局,营造了明朝历史
上最后一段辉煌。对于他死后遭到彻底否定,明朝思想家李贽认为,“江陵(指张
居正)宰相之杰也,故有身死之辱。”这句话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李贽充分肯定张居正的贡献B.其悲剧根源是君主专制制度
C.张居正改革触动权贵的利益D.张居正贪恋权位遭同僚忌恨
16.《论语•为政》载:“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
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懿子问孝。子日:‘无违'"。孔子关于“孝”
的思想()
A.旨在强调赡养父母的重要性B.淡化了道德教化的作用
C.重在宣扬人伦等级的合理性D.有助于提升个人的修养
17.西周以前,来相的刃主要以石刃为主。西周时已普遍使用金属刃,但只是在锋刃边
缘包有青铜而已。这表明西周时期()
A.生产技术显著进步B.耕作方式发生变革
C.治铁工艺已经出现D.青铜农具广泛使用
18.1943年中英《虎门条约》和1944年中美《望厦条约》规定:英美的公民在中国境
内发生的一切诉讼,中国官员不得过问,只能由各国领事按照各自的法律裁判。这
项规定()
A.破坏了我国的司法主权B.破坏了我国的关税主权
C.便于英美对我国的商品输出D.便于英美在我国建立租界
19.有一同学暑假到上海、宁波、苏州、杭州游玩。这些城市曾在近代史上哪些条约中
被迫开辟为通商口岸()
①《南京条约》②《天津条约》③《北京条约》④《马关条约》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
20.19世纪末20世纪初,农民阶级自发组织掀起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其在历史上
最主要的意义是()
A.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C.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D.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1.在反对外来侵略、进行民主革命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历经抗争、失败、再抗争的多
次反复,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近代中国人民
终于实现了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据此
回答19〜25题
漫画是我们学习历史过程中一种比较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不同时期的漫画反映了
当时的历史现象。下列表述最能体现如图漫画含义的是()
由
fwt中
文
多
史
ft及
一-
外
“
A.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政府的负担
B.外国资本主义控制了清政府的财政
第4页,共24页
C.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D.清政府把沉重的负担转嫁给人民
22.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3000多名学生到天安门前集会,举行示威游行。
当学生向东交民巷使馆区进发时,使馆区的外国军警却以某不平等条约的名义对学
生的爱国行为予以阻挠!下列关于这段历史史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学生去使馆区抗议巴黎和会损害中国利益
B.在这次运动中政府支持了学生的爱国行为
C.该不平等条约是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
D.该运动未能阻止政府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23.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
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政
治上成熟的表现包括()
①形成了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问题的领导核心
②实现由与苏联结盟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转变
③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④根据主要矛盾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4.下列事件中标志着抗日战争开始的是()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淞沪会战D.台儿庄战役
25.如图是著名漫画家沈同衡创作于1938年的漫画《“武
运”岂能长久》,图中描绘的是日本家庭一老一少爷孙二
人。老爷爷愁眉苦脸地说:“这回征兵咱家又得去一
个……”墙上挂着老爷子的儿子、大孙子的遗像和写有
“武运长久”的日本国旗。该图形象的告诉人们()
A.日本众多家族因参与侵略战争而破亡
B.日本侵略者已遭到日本民众的反对
C.日本侵略者是中日人民的共同敌人
D.日本民众已开始反思战争的危害性
26.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这次起义的领导者是()
①周恩来②彭德怀③叶挺④朱德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7.19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过《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称赞说:“太
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年后国民党政
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发展
D.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28.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命令每年5月3日至9日为“雪耻与兵役扩大
宣传周”,以“五三济南惨案”、“五四运动”、“五八兵役宣传日”、“五九承
认二十一条国耻纪念日”等重要纪念日对士兵、警察、壮丁,尤其是广大青年学生
进行宣传。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广大民众的国防意识B.创新征兵宣传的服务机制
C.满足战时兵员补充的需要D.树立民族抗战必胜的信念
2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取得胜利的标志是()
A.抗日战争胜利B.三大战役的胜利
C.渡江战役的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0.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中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是()
A.辽沈战役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
强,慢法者弱。”
材料二: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
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
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
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第6页,共24页
-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材料三朱熹生活的南
宋时代,统治阶级生活奢侈无度,官员以“受贿为生,往往致富”,朝野上下普遍
信奉佛教禅宗。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之说。朱熹区分
了“欲”和“人欲”,以为“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他认可“饥
而欲食”“渴而欲饮”的正常的“欲”,他要灭的是“物欲”或“嗜欲”。朱熹还
根据当时国家和朝野的现实状况提出了“格物致知”和“正心诚意”之说。
-摘编自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3)根据材料三,分析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综合以上材料,说明儒家思想能长期
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的原因。
32.工业化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工业化道路的选择直接关系
一个国家能否顺利地实现工业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1929年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制订经济建设方案,侧重工业,自1932年
始积极施行。原则上重工业、基础化学、基础矿业归中央政府举办,轻工业由人民
经营,政府予以扶植奖励。到1936年,棉纱进口下降至1928年的38%,棉布进口
下降至20%.同年钢铁机器进口各约增加20%。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材料三: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
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
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
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
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企业和清政府的哪一运动有关?从生产
技术角度看,这些企业的创办有何共同特征?
(2)据材料二,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
期民族工业发展有何特征?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发展战略”指的是什么?概括实
施这一战略的积极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影响中国工业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33.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更是一部
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起义爆发时,传教士感到非常震惊,但他们很快认识到''这里正在进行一
场革命”,“结局以惊人的速度来临,说明了满族统治基础的腐朽和中国人民的高
尚、有秩序,从来没有一场如此宏大的革命如此迅速、平和地完成”,他们进一步
指出:“整个世界都惊讶于中国能够开始并完成一场理性的革命,其流血之少,在
任何东方国家中从未有过”。在众多传教士眼中,”伟大的中国革命”对中国和世
界都有重大意义,“(对中国来讲),……确信无疑的是中国不可能回到之前的情
形了。”
-据朱英等著《民间社会对辛亥革命的记忆与诠释》
(1)材料一中让传教士感到震惊的是指什么事件?根据材料概括这一事件的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对中国的重大意义”。
材料二:2016年1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洪秀柱
第8页,共24页
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这是十八大以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第6次会
谈。在会谈中,习近平说:“在历史风云变幻中,国共两党有过许多恩怨。同时,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紧要关头,两党为了民族大义也几度合作,为民族和国家发展发
挥了重要作用。公道自在人心。国共两党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的贡献已经写在
历史上。”习近平强调,面向未来,国共两党要对民族、对历史负责,坚定信心、
勇于担当,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巩固“九二共识”政治基础,
坚决反对“台独”,持续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和亲情,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摘编《人民网》新闻报道(2016年11月02日07:02)
(2)习近平总书记说“国共两党为了民族大义也有几度合作”,根据所学知识指出
近代史上国共两次合作的时间及标志。分析两次合作各带来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禹的地位,建立了王位世袭制,开启
了家天下的制度,故c项正确。
AB两项明显错误,排除。
D项是在西周实行,排除。
故选:Co
本题考查夏朝的政治制度。解题的关键是对夏朝王位世袭制建立的标志的把握。
本题考查对王位世袭制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的能力。
2.【答案】A
【解析】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东周时期中国出现了成文法,成文法的出现限制了奴隶主
贵族的特权,故A正确;
B说法错误排除;
材料叙述的是法律条文,而不是礼乐教化,排除C;
中央集权体制建立于秦朝,排除D。
故选:A0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铸刑书的主要意义,主要考查学生基础
知识掌握能力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
3.【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君主,不是春秋五霸,D
符合题干的要求;
ABC选项中的人物都是春秋五霸的成员,不符合题干要求。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要求学生结合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环境特征来分
第10页,共24页
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4.【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朝议由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参加,所以,A、B、C
均可参加朝议,故排除。
郡守是地方官员,不能参加朝议,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参加朝议的官员”“不包括”,
结合秦朝朝议制度内容分析。
本题是基础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朝议是封建
社会重要政治制度,当国家面临重要事情及君王遇到难断之事,皇帝便会召集三公九卿
及相关官员召开会议,商谈解决方案,最终决断仍归皇帝所有。这种制度使皇帝可以听
取更合理的方案,减少失误,对封建社会发展其重大作用。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
了”“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结合所学可知,秦到清中国
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所以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
质的变动”,故选A;
BCD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考生可结合材料“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
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而无根本性质的
变动”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侧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素养。
6.【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根据诗中的“世胄(世家子弟)蹑(登)高位…”可以判断当
时推行的是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选拔的标准是血缘、门第;唐朝时期推行科举制,
选拔的方式是考试,这打破了世家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促进了庶族地主的兴起。
故选:Co
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考查学生根据题意结合知识分析解答问题。
科举制度对中国及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家的选拔官吏的政治
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的科举制度的影响。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我国现代教育制
度和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科
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
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7.【答案】B
【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不以开国功臣及其后代为官吏主要来源。
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通过科举考试选派了大量
文官担任官职。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不以皇亲国戚为官吏主要来源。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方推荐属于察举制,实行于汉朝,与题干所给时间不符。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解答本题需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宋初”“大量提拔文人担任
官职”“主要来源”,并正确掌握宋朝的选官制。
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
8.【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其表现是将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和
亲,选拔少数民族将领担任要职,故②③正确。
①是秦始皇的活动,排除。
④是汉武帝的活动,排除,故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
故选:B。
本题考查唐太宗的历史功绩。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
第12页,共24页
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判断出反映的是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然后结
合该政策的表现分析。
本题考查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的表现,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
能力。
9.【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国文明统一和连续”,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到后期容易形成分
裂割据势力,不利于国家统一,故①错误。
②③④均有利于维护中国文明统一和连续,故C项正确。
故选:Co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治、思想。需要掌握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小农经济以及儒
家思想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选项影响的分析。
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小农经济以及儒家思想的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抓
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
10.【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始建进土科,标志着科举制的确立,因此c正确;
A是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A排除;
B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
D是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
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中关于科举制的相关内容进行
分析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科
举制属于考试重点内容,考生平时应加强相关习题的练习,不断总结相关知识点,提高
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11.【答案】A
【解析】在清初文化专制政策下,宋明理学空谈心性,不注重实学,考据学“以其求实
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考证经书古义,是对理学家空疏解经的一种反思,故A项正确;
考据学考证经书古义,并未否定孔孟儒学,故B项错误;
市民工商阶层要求工商皆本,发展工商业,与考据学的兴起无关,故C项错误;
考据学主要进行儒家经典的考证,不能体现批判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
故选:Ao
本题考查儒学的发展演变,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求实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
本题主要通过儒学的发展演变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和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素养。
12.【答案】A
【解析】对于西方的自由思想,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严复和作为激进民主主义者的胡
适,理解是不同的。严复面对民族危机强调“国群自由”,即国家和民族的自由;而胡
适强调的是“为我主义”,即个人主义、个体自由。严复的言论有助于推动民族革命,
而胡适的言论有助于推动民主运动。所以二人的言论有利于中国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A正确。
指明中国人民的救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不是严复和胡适,排除B。
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排除C。
材料中严复与胡适是在谈论西方的自由思想,并没有批判中国传统思想,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自由思想”“不同的内
涵”“国群自由”“为我主义”。
本题属于中档题,通过材料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体现了对学科
素养的重视。
13.【答案】C
【解析】俄国侵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是从19世纪50年代末期到19世纪
80年代,C是错误的,但符合题干要求;
ABD选项表述是正确的,排除。
故选:Co
第14页,共24页
本题主要考查中俄关系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古代以及近代和现代中俄关系发展的特征
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中俄关系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
材料的能力。
14.【答案】D
【解析】A.材料反映的是17世纪中国茶叶在荷兰销售价格的下跌。看不出是有意咖啡
导致的。
B.当时茶叶在荷兰并没有出现滞销现象。
C.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
D.新航路开辟以后,荷兰进行海外殖民扩张时期,世纪成为海上马车夫。成为当时东
西方贸易的主要的运输国家。所以会导致东方产业在西方的贸易量迅速增加。导致茶叶
价格下降。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荷兰殖民扩张。学生要结合荷兰殖民扩张的表现和影响来分析。
要搞清楚荷兰殖民扩张的时间特征,还要搞清楚荷兰对东西方贸易发展起到的促进作
用。
15.【答案】B
【解析】A.材料的强调的意思是,张居正掌握了太多的权力,给他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而不是强调他的贡献。
B.材料的意思是张居正死后受到侮辱与他权力过大相当于宰相有密切关系,这是因为
明朝已经废除了宰相制度,而张居正的权力相当于宰相,对君主权力构成的制约。
C.材料体现的应该是,张居正的权力过大,所与明朝皇权之间的矛盾。
D.选项表述的不是根本原因。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要求学生结合明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和影响来分
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明朝宰相制度已经废除,张居正只是内阁的首辅,理论上不能掌握
转向权力,但张居正主持改革,实际上拥有以前宰相的权力。
16.【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孔子强调的“孝”是不仅要喻养老人,更要不违逆老人,不顶撞
长者,这有利于个人修养的提升,D正确;
材料中孔子强调的“孝”是不仅要赡养老人,更要不违逆老人,A片面;
材料虽然强调的是“孝”,但如何做到“孝”,更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素质,B错误;
材料未涉及“人伦等级"C错误。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思想,要求学生结合孔子政治思想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孔子政治思想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西周时已普遍使用金属刃,但只是在锋刃边缘包有青铜而已”可
得出金属工具的使用,这说明生产技术显著进步,故A项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犁牛耕的出现才体现了耕作方式发生变革,这与材料信息不符,
故B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冶铁工艺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
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铜器主要是礼器和兵器,而非农具,故D项错误。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材料中“西周时已普遍使用
金属刃,但只是在锋刃边缘包有青铜而已”的主旨,并正确掌握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
的演变历程。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
力,难度中等。
18.【答案】A
第16页,共24页
【解析】A.材料中的两个条约都是鸦片战争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结合所学知识我
们可知材料涉及到的是司法问题。列强获得了在中国的脸是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
主权。
B.材料没有涉及到关税问题。
C.材料内容和商品输出没有直接关系。
D.材料也没有涉及到建立租界的问题。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要求学生结合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9.【答案】B
【解析】《南京条约》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马关
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故选B.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上海、宁波、苏州、杭州”“被迫开辟为通商口岸”切入,结合
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进行思考.
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难度较小,熟悉教材内
容即可.
20.【答案】B
【解析】A.导致八国联军侵华不是历史意义。
B.义和团运动显示出中国人民反帝的力量强大,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C.打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不适应和短运动主要的意义。
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义和团运动,要求学生结合义和团运动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义和团运动的特征和影响,还要搞清楚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
21.【答案】D
【解析】依据图示中的文字“外债赔款及一切”和图示可以看出由于列强入侵,获得巨
额战争赔款,清政府为了转嫁财政负担,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人民负担沉重,故
D项正确。
A项不能反映图示的本质,排除。
图示反映的是清政府为转嫁巨额战争赔款,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不能说明外国资本主
义控制了清政府的财政,也不能说明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的压迫,故BC两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列强入侵和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图示,把握图示文字
“外债赔款及一切”及其主旨。
本题考查对列强侵略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图示、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
能力。
2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
四运动的导火线,A项正确;北洋政府镇压学生的爱国运动,B项错误;划定北京东郊
民巷为使馆界的条约是《辛丑条约》,C项错误;五四运动迫使中国政府代表拒绝在《巴
黎和约》上签字,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A项。
2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①④“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指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
期,①④都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故①④正确。
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故排除②。
③是1922年中共二大的纲领,不符合题干时间,故排除③
故选B。
24.【答案】A
第18页,共24页
【解析】我们现在所说的抗日战争应该是指14年抗战,这个标志应该是九一八事变。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14年抗战的标志来进行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中国抗日战争的阶段特征,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25.【答案】C
【解析】A.材料确实描绘了日本家庭因战争而家破人亡,但选项中“众多家族”表述不
准确;
B.1938年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并没有遭到日本民众的普遍反对;
C.从材料中日本家庭的谈话可以看出有些日本家庭也是反对侵略战争的,能够体现出日
本侵略者是中国和日本人民共同的敌人;
D.材料能够反映出日本民众对战争危害性的反思,但看不出是开始。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抗日战争的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
力。
26.【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彭德怀并没有领导南昌起义,周恩来、叶挺和朱德都
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C正确;
ABD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南昌起义,要求学生结合南昌起义的表现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南昌起义的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27.【答案】C
【解析】A.1929年,当时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没有统一战线。
B.第一次国共合作,在1927年就已经失败了。
C.从1929年肯定太平天国,到1930年否定太平天国,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开展
土地革命,建立了广泛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促进农民运动发展所导致的。
D.1929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对中国社会政治没有产生巨大影响。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土地革命,要求学生结合土地革命时期国共斗争的特征来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特征,还要搞清楚中共土地革
命的内容和影响。
28.【答案】C
【解析】A.材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扩大兵源的补充。
B.材料没有体现出服务机制的特征。
C.材料强调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利用日本在华制造的惨案,对青年学生进行宣传,
材料内容中有雪耻与兵役扩大宣传周的信息所以可以看出他的主要目的是满足战时兵
员补充的需要。
D.材料没有体现出抗战必胜的信念。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抗日战争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
能力。
29.【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的成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取得胜利,故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需要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解题的关键是对
新中国的成立的意义的识记。
本题考查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30.【答案】B
第20页,共24页
【解析】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使人民解放军拥有了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A项不
选。
1947年夏,刘邓大军渡过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威胁国民党重镇南京、武汉,拉开
了战略反攻的序幕。B项正确。
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使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统治瓦解,为渡江
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基础。C项排除。
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解放战争各阶段的基础史实,解题的关键在于学生对基础史实的理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基本史实识记,题目较为容易,用排除法便可做选。
31.【答案】【小题1](1)第一小问,结合诸子百家主张分析,“行仁政而王,莫之
能御也”体现的是儒家仁政思想;''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体现的是道家无为思想;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体现的是法家的法治思想。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化来分析回答。
(2)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二中“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
是非的标准;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二中“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
而去之弥远也”并结合所学,可以概括出顾炎武注意实学,经世致用;依据题干所给材
料二中“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
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并结合所学可以概括出王夫之:强调天
地之化日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3)第一小问进步,依据材料三“统治阶级生活奢侈无度,官员以'受贿为生,往往
致富',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可知理学思想具有忧志意识,关注国家政治;依
据材料三“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之说。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可知崇
尚道德,强调道德对社会的重要性;依据材料三“朱熹还根据当时国家和朝野的现实状
况提出了‘格物致知'和‘正心诚意'之说”可知强调实践,具有务实倾向。第二小问
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儒家不断吸收其他学说,丰富自己的思想以及儒家能不断
改造以便适应时代发展和统治阶级的需要等角度分析归纳。
故答案为:
(1)主张: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
背景: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发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
霸;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
(2)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顾炎武:注意
实学,经世致用;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
观和社会史观。
(3)进步:理学思想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崇尚道德,强调道德对社会的重
要性;强调实践,具有务实倾向。
原因:儒家能不断吸收其他学说,丰富自己的思想;儒字能不断改造,适应时代发展和
统治阶级的需要。
【小题2】
【小题3】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环保产业园区场地租赁及环境治理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锂电供货专属合同模板
- 专业化汽车零部件交易合作合同版B版
- 2024煤矿转让合同范本
- 2024年车位买卖协议模板版B版
- LED照明安装及维护服务协议版B版
- 三方合作担保合同示范文本(2024版)版
- 电工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4智能充电系统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品牌建设一体化合同3篇
- 2024股权转让合作协议书
- 2022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试卷及答案
- 技术成果转移案例分析报告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全部教案
- 建筑设计行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幼儿园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总结与展望
- 骶尾部藏毛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 合同信息管理方案模板范文
-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探析案例:以科大讯飞为例13000字(论文)】
- 幽门螺旋杆菌
- 大足石刻十八讲
- 小学音乐-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