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第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高二政治必修四必考知识点归纳【五篇】高二变化的大背景,便是文理分科(或七选三)。在对各个学科都有了初步了解后,同学们需要对自己将来的进展科目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这可谓是同学们第一次完全自己把握、风险未知的主动选择。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必修四学问点,期望能帮忙到大家!
高二政治必修四学问点1
唯物辩证法的冲突概念
(1)冲突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①冲突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冲突就是对立统一。
②冲突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冲突的同一性:是冲突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冲突双方相互依靠,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冲突双方相互贯穿,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肯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冲突的斗争性:是指冲突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冲突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行分割。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冲突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穿;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冲突统一体的存在。”
(2)冲突的普遍性和特别性
①冲突的普遍性
是指冲突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进展过程的始终。事事有冲突,时时有冲突。
承认冲突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我们要承认冲突,分析冲突,敢于揭露冲突,乐观查找正确的方法解决冲突;还要擅长全面分析冲突,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②冲突的特别性(是万事万物千差万别的内在缘由,构成事物区分于其他事物的特别本质)
冲突的特别性是指冲突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冲突,二是同一事物在进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冲突;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冲突、同一冲突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别性。
详细问题详细分析是在冲突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详细分析冲突的特别性,并找出解决冲突的正确方法。详细问题详细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详细问题详细分析是我们正确熟悉事物的基础,也是我们正确解决冲突的关键。事物的冲突各不相同,打算了解决冲突的方法不行能千篇一律。
③冲突的普遍性和特别性的关系(冲突的共性和共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冲突的普遍性和特别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别性之中,并通过特别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别性离不开普遍性。冲突的普遍性和特别性在肯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冲突的普遍性和特别性的关系原理的方意义
冲突的普遍性和特别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冲突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详细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高二政治必修四学问点2
※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间阅历和熟悉成果。
3、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①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进展的抱负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妙的将来,动员和把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气。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直接理论来源: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进展、
自然科学基础:从“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进展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批判地吸取)]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①思想及其精髓与活的灵魂
②邓小平理论及其主题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本质
高二政治必修四学问点3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原理
【原理内容】:(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唯物辩证法主见用联系、进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冲突是事物进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冲突是事物变化进展的根本缘由。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它根本否认事物内部冲突的存在,把事物变化的缘由归结为外部力气的推动,因而看不到事物的联系变化和进展。(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冲突,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冲突是事物进展的源泉。
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逐步学会用联系的、进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高二政治必修四学问点4
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需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打算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靠于意识,意识打算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实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实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制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学问一种珍贵的猜想,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详细的物质形态,着就把简单问题简洁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进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留意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进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阔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才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宏大思想武器。※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客观唯心
※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高二政治必修四学问点5
个人收入的安排
(一)按劳安排
1、按劳安排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安排的基本原则,在全部的安排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2、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供应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安排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实行按劳安排的缘由,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打算的。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安排的前提;(可能性)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进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安排的物质基础;(现实性)
(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安排的直接缘由。(必要性)
4、实行按劳安排的意义
(1)实行按劳安排,是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乐观性和制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展。
(2)是毁灭剥削和消退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公平安排的社会地位。
(二)多种安排方式并存
1、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安排(个体经济)
(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全部)
2、按生产要素安排
A按生产要素安排是生产要素全部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全部权参加权益收益安排参加。
B参加收益安排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土地等。
C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安排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全部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敬重,对劳动、学问、人才、制造的敬重。
有利于让一切劳动、学问、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制造社会财宝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三)兼顾效率与公正:
1、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省和社会财宝的增加
2、收入安排方式对效率的影响
A假如安排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乐观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进展;
B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进展
3、在安排中必需坚持效率优先的缘由:由我国的根本任务和国情打算的。
A根本任务:进展生产力
B国情: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
进展经济必需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乐观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4、兼顾公正
(1)公正:主要表现为收入安排的相对公平,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公正不等于平均主义
(3)公正是社会主义安排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进展,社会和谐。
5、效率与公正的关系
(在收入安排中,效率与公正是一对冲突,即对立统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正具有全都性:(1)效率是公正的物质前提。
(2)公正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效率与公正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冲突。
6、效率优先,兼顾公正的含义
效率优先:实质是进展生产力优先,安排制度和安排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的进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
兼顾公正:是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掌握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安排的结果能促进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气和活力。
7、为什么要实施效率优先、兼顾公正?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进展经济必需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乐观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掌握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安排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气和活力。
8、怎样兼顾效率与公正?
A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正”,要允许和鼓舞“部分先富”,最终达到共同富有;
B.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正”,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安排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舞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提倡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C.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正”,必需正确处理初次安排注意效率与再安排注意公正的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兼职工作合同协议
- 消防系统检测合同
-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管理软件系统购买合同范文格式7篇
-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小学三年级数学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水平练习习题
- 简易家用活动平台施工方案
- Unit 1 Lesson 3 The Sun Is Rising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冀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 《中国商贸文化》3.1古代商人
- 南宋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课件
-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建筑工程
-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策略(苏教版)
- 不吃路边摊精品课件
- 《网络服务器搭建、配置与管理-Linux(RHEL8、CentOS8)(微课版)(第4版)》全册电子教案
- 心理评估与诊断简介
- 无痛病房管理课件
- 让孩子变成学习的天使——由《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分享
- 球泡检验标准
- 振动分析基础讲义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