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一、实例1:圆柱直齿轮设计:已知:电机功率9KW;大、小齿轮转速n2=40--n1=196;齿轮材料45钢(整体调质)-------结果:传动比=4.9;大、小齿数=25-123;中心距=296;大、小齿宽=118-123;模数=4,,,,,
求:圆柱直齿轮模数(方法一),mc1,3.54,毫米,mm,公式为:m≥平方根[2*K*M1*1000/(B1*[σw]*Z1*y]举例数据=平方根[2*1.2*438.52/(123*77.5*25*0.276)]---核心:该项为:按[σw]许用接触应力,相应确定的齿轮模数。
求:圆柱直齿轮模数(方法二),mc2,3.54,毫米,mm,公式为:m=0.012*Ac---核心:该项为:按[σjc]许用接触应力,相应确定的齿轮模数。
求:圆柱直齿轮模数(方法三),mc3,4.30,毫米,mm,公式为:m=12*三次方根[P/n]---用于小齿轮转速小于及接近100r/min时。核心:该项为:按所传递功率值及小齿轮的转速值,相应确定的齿轮模数。
,mc3,4.63,毫米,mm,公式为:m=12*三次方根[P/n]*九次方根[n/100]---用于小齿轮转速远大于100r/min时。核心:该项为:按所传递功率值及小齿轮的转速值,相应确定的齿轮模数。
对其上方法一与二:按其下标准系列值元整,圆柱直齿轮模数,m,4,毫米,mm,
K载荷系数K,K,1.2,,,规定取值为:K=1.2~1.5;具体按载荷平稳情况选取。
求:M1小齿轮的额定转矩,M1,438.52,牛顿.米,N.M,M1=9550*N/n1
N电机功率,N,9,千瓦,KW,根据能量(即功率)守恒定律---能量不会增加也不会被减少---即:每增加一级减速器,功率值损耗的仅是0.65~0.95的传动发热损耗系数值。
n1小齿轮转速,n1,196,转/分,r/min,
i设计要求减速比(齿数比),i,4.9,,,
Ψa齿宽系数,Ψa,0.4,,,常取值:Ψa=0.4---并小齿轮比大齿轮宽5-10mm
y齿宽系数,y,0.276,,,取值为:齿数-y值:12及以下-0.22;16-0.25;20-0.265;30-0.285;40-0.23;50/200-0.3;300及以上-0.29;
求:B齿轮齿宽,Bc,118.4,毫米,mm,Bc=Ψa*A
元整得大齿轮齿宽B2,B2,118,毫米,mm,
B1小齿轮齿宽,B1,123,毫米,mm,B1=Bc+(5~10)mm=123
求:齿轮中心距,Ac,295.14,毫米,mm,Ac≥(i+1)*10*三次方根[(338/[σjc])²*K*M1/(i*Ψa)]
求:小齿轮齿数,Z1c,25.0120526,,,Z1c=2*Ac/[m*(i+1)]
元整小齿轮齿数,Z1,25,,,
求:大齿轮齿数,Z2c,122.500,,,Z2=i*Z1
元整大齿轮齿数,Z2,123,,,
求:A元整齿轮中心距,A,296.00,毫米,mm,A=m*(z1+z2)/2
求:[σjc]许用接触应力,[σjc],495,兆帕,Mpa,该值参考上海机器制造学校教材-机构与机械零件-得:σ²jc=(15~18倍)HRC=16.5*HRC---通常齿轮材料---37SiMnMoV调质硬度HRC=32~34=33---中碳钢调质硬度HRC=28~32=30---通常灰铁150硬度HRC=13~17=15HRC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硬度,HRC,30,,,
求:[σw]许用弯曲应力,[σw],99,兆帕,Mpa,最大允许取值为:整体调质45钢=180MPa;平常取值为55%*180MPa
,,,,,,
二、实例1:(整理其上)渐开线直齿轮尺寸的计算:-------即出工程图配写的参数表其中联动导入其上的输入值为蓝色框:m;z1;z2---其余为自动本身其下计算结果值,,,,,
项目,符号,数据,单位,单位符号,计算公式及数据举例
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100.00,毫米,mm,d1=m*z1
大齿轮分度圆直径,d2,492.00,毫米,mm,d2=m*z2
齿轮模数,m,4,毫米,mm,联动导入其上的输入值m
小齿轮齿数,Z1,25,个,,按不发生根切的最少17齿值算---联动导入其上的输入值Z1
齿顶高,H1,4.00,毫米,mm,H=m*f(f正常齿=1;短齿=0.8)---本处取:f正常齿=1
齿根高,H2,5.00,毫米,mm,H=m*(f+c)-----(c正常齿=0.25;短齿=0.3)-----本处取:c正常齿=0.25
全齿高,H,9.00,毫米,mm,H=H1+H2
小齿轮齿顶圆直径,De1,108.00,毫米,mm,De1=(z1+2*f)*m---本处取:f正常齿=1
大齿轮齿顶圆直径,De2,500.00,毫米,mm,De2=(z2+2*f)*m---本处取:f正常齿=1
小齿轮齿根圆直径,Di1,90.00,毫米,mm,Di=(z1-2*f-2*c)*m---本处取:f正常齿=1;c正常齿=0.25;
大齿轮齿根圆直径,Di2,482.00,毫米,mm,Di=(z2-2*f-2*c)*m---本处取:f正常齿=1;c正常齿=0.25;
2齿轮中心距,A,296.00,毫米,mm,A=(Z1+Z2)*m/2
大齿轮齿数,Z2,123,个,,公式:减速比i=Z2/Z1---联动导入其上的输入值Z2
,,,,,,
,,,,,,
三、实例2:圆柱斜齿轮设计:已知:电机功率35KW;大、小齿轮转速n2=120---n1=720;齿轮材料45钢(整体调质)-------结果:传动比=6;大、小齿数=27-162;中心距=340;大、小齿宽=118-123;模数=3.5;初选螺旋角=12°;最终螺旋角=13°24′;判断能否测量公法线长度。,,,,,
求:圆柱斜齿轮模数(方法一),mc1,3.07,毫米,mm,公式为:mn≥1.4*三次方根[K*M1*1000/(Z1²*(i+1)*Ψa*y*[σw]]举例数据=1.4*三次方根[1.27*464.24*1000/(27²*(6+1)*0.4*0.276*99]---核心:该项为:按[σw]许用接触应力,相应确定的齿轮模数。
求:圆柱斜齿轮模数(方法二),mc2,3.40,毫米,mm,公式为:m=0.01*Ac---核心:该项为:按[σjc]许用接触应力,相应确定的齿轮模数。
求:圆柱斜齿轮模数(方法三),mc3,4.38,毫米,mm,公式为:m=12*三次方根[P/n]---用于小齿轮转速小于及接近100r/min时。核心:该项为:按所传递功率值及小齿轮的转速值,相应确定的齿轮模数。
,mc3,5.45,毫米,mm,公式为:m=12*三次方根[P/n]*九次方根[n/100]---用于小齿轮转速远大于100r/min时。核心:该项为:按所传递功率值及小齿轮的转速值,相应确定的齿轮模数。
对其上方法一与二:按其下标准系列值元整,圆柱斜齿轮模数,m,3.5,毫米,mm,
K载荷系数K,K,1.2705,,,规定取值为:K=1.2~1.5;具体按载荷平稳情况选取。
求:M1小齿轮的额定转矩,M1,464.24,牛顿.米,N.M,M1=9550*N/n1
N电机功率,N,35,千瓦,KW,根据能量(即功率)守恒定律---能量不会增加也不会被减少---即:每增加一级减速器,功率值损耗的仅是0.65~0.95的传动发热损耗系数值。
n1小齿轮转速,n1,720,转/分,r/min,
i设计要求减速比(齿数比),i,6,,,
Ψa齿宽系数,Ψa,0.4,,,常取值:Ψa=0.4---并小齿轮比大齿轮宽5-10mm
y齿形系数,y,0.276,,,取值为:齿数-y值:12及以下-0.22;16-0.25;20-0.265;30-0.285;40-0.29;50/200-0.3;300及以上-0.29;
求:B齿轮齿宽,Bc,135.9981961,毫米,mm,Bc=Ψa*A
元整得大齿轮齿宽B2,B2,136,毫米,mm,
B1小齿轮齿宽,B1,145,毫米,mm,B1=Bc+(5~10)mm=123
求:齿轮中心距,Ac,340.00,毫米,mm,Ac≥(i+1)*10*三次方根[(338/[σjc])²*K*M1/(i*Ψa)]
求:小齿轮齿数,Z1c,27.1482264,,,Z1c=2*Ac*cos12°/[m*(i+1)]---其中β=12°为通用初选角度值
按βc=12°初选螺旋角cosβc1,cosβc1,0.978147601,,,12°=12*3.1415926/180弧度---只有化为弧度,才能进行自动计算,即cosβc1=cos12°=0.978147601---{cos12*3.1415926/180弧度}插入公式带入得。
元整小齿轮齿数,Z1,27,,,
求:大齿轮齿数,Z2c,162.000,,,Z2=i*Z1
元整大齿轮齿数,Z2,162,,,
初步确定螺旋角cosβc2,cosβc2,0.97281,,,cosβc2=m*(z1+z2)/(2*Ac)=0.97281
初步确定螺旋角βc2,βc2,0.233739701,弧度,,βc2={arccos[m*(Z1+Z2)/(2*Ac)]}弧度
初步确定螺旋角βc2,βc2,13.3922986,度,,0.2337397弧度*(180/3.1415926)°=13.3922986°
最终确定螺旋角β,β,13°24′,度,,13.392298°=13°---其后(0.392298*60=23.538′≈24′)
最终确定螺旋角β,β,13.4,度,13.4°,13°24′=13°(24′/60)=13°(0.4)=13.4°
最终确定螺旋角cosβ,cosβ,0.9727759,,,cos13.4°=cos13.4°*3.1415926/180弧度;插入公式带入得
求:[σjc]许用接触应力,[σjc],495,兆帕,Mpa,该值参考上海机器制造学校教材-机构与机械零件-得:σ²jc=(15~18倍)HRC=16.5*HRC---通常齿轮材料---37SiMnMoV调质硬度HRC=32~34=33---中碳钢调质硬度HRC=28~32=30---通常灰铁150硬度HRC=13~17=15HRC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硬度,HRC,30,,,
求:[σw]许用弯曲应力,[σw],99,兆帕,Mpa,最大允许取值为:整体调质45钢=180MPa;平常取值为55%*180MPa=99MPa
判断小齿轮能否测量公法线长度。,自动判断,能测量,,,Ln1*sinβ<Bc---即为能测量,反之为不能测量。
判断大齿轮能否测量公法线长度。,自动判断,能测量,,,Ln2*sinβ<Bc---即为能测量,反之为不能测量。
小齿轮公法线长度,Ln1,37.59452578,毫米,mm,Ln1=mn*[2.9521*(n1-0.5)+0.014*z1′]+0.684*变位系数x1*mn---其中:mn=m---本处变位系数x1=0;为不变位的标准齿轮
大齿轮公法线长度,Ln2,210.0686297,毫米,mm,Ln2=mn*[2.9521*(n2-0.5)+0.014*z2′]+0.684*变位系数x2*mn---其中:mn=m---本处变位系数x2=0;为不变位的标准齿轮
小齿轮跨齿数,n1c,3.74233442,,,n1c=0.111*z1′+0.5
小齿轮元整为整数的跨齿数,n1,4,,,
大齿轮跨齿数,n2c,19.95400652,,,n2c=0.111*z2′+0.5
大齿轮元整为整数的跨齿数,n2,20,,,
小齿轮相当齿数,z1′,29.21022,,,z1′=z1*(invαs/inv20°)
大齿轮相当齿数,z2′,175.26132,,,z2′=z2*(invαs/inv20°)
齿轮值(invαs/inv20°),(invαs/inv20°),1.08186,,,按β=13°24′查机械设计手册斜齿轮的公法线长度值得;(invαs/inv20°)中:(13°20′为1.0810;13°40′为1.0853)所以:(1.0853-1.0810)/(40′-20′)=0.000215所以:0.000215*(24′-20′)=0.00086---所以13°20′+0°4′=13°24′=1.0810+0.00086=1.08186
sinβ值,sinβ,0.2317479,毫米,mm,sin13.4°=sin13.4°*3.1415926/180弧度;插入公式带入得
,,,,,,
四、实例2:(整理其上)渐开线斜齿轮尺寸的计算:-------即出工程图配写的参数表其中联动导入其上的输入值为蓝色框:mn(m);cosβ;z1;z2;Ln1;Ln2;n1;n2---其余为自动本身其下计算结果值,,,,,
项目,符号,数据,单位,单位符号,计算公式及数据举例
法面模数,mn(m),3.5,毫米,mm,由强度计算,取标准值---联动导入其上的输入值mn(m)
端面模数,ms,3.597951054,毫米,mm,ms=mn/cosβ
最终确定螺旋角β,β,13°24′,,,β=13°24′---联动导入其上输入值:
最终确定螺旋角cosβ,cosβ,0.972776,,,cosβ=cos13°24′---联动导入其上输入值:最终确定螺旋角cosβ=0.972776
分度圆直径,d1,97.145,毫米,mm,d1=ms*z1=(mn/cosβ)*z1
分度圆直径,d2,582.868,毫米,mm,d2=ms*z2=(mn/cosβ)*z2
齿顶高,H1,3.500,毫米,mm,H1=mn*fn(fn正常齿=1;短齿=0.8)---本处取:fn正常齿=1
齿根高,H2,4.375,毫米,mm,H2=mn*(fn+cn)(cn正常齿=0.25;短齿=0.3)---本处取:fn正常齿=1;c正常齿=0.25;
全齿高,H,7.875,毫米,mm,H=H1+H2
元整得大齿轮齿宽B2,B2,136,毫米,mm,B2---联动导入其上输入值:
B1小齿轮齿宽,B1,145,毫米,mm,B1=Bc+(5~10)mm=123---联动导入其上输入值:
齿顶圆直径,De1,104.145,毫米,mm,De1=2*H1+d1
齿顶圆直径,De2,589.868,毫米,mm,De2=2*H1+d2
齿根圆直径,Di1,88.395,毫米,mm,Di1=d1-2*H2
齿根圆直径,Di2,574.118,毫米,mm,Di2=d2-2*H2
2齿轮中心距,A,340.006,毫米,mm,A=(d1+d2)/2
小齿轮齿数,Z1,27,个,右旋,联动导入其上的输入值Z1
大齿轮齿数,Z2,162,个,左旋,公式:减速比i=Z2/Z1---联动导入其上的输入值Z2
小齿轮公法线长度,Ln1,37.59452578,,,联动导入其上的输入值Ln1
大齿轮公法线长度,Ln2,210.0686297,,,联动导入其上的输入值Ln2
小齿轮元整为整数的跨齿数,n1,4,,,联动导入其上的输入值n1
大齿轮元整为整数的跨齿数,n2,20,,,联动导入其上的输入值n2
,,,,,,
,,,,,,
项目,符号,数据,单位,单位符号,计算公式及数据举例
五、实例3:圆柱渐开线变位斜齿轮设计:,,,,,
按接触强度初步确定中心距,a1,456.5,毫米,mm,公式为:a1≥Aa*(u+1)*三次方根[K*T1/(Ψa*u*σ²hp)
按整数元整并确定中心距,a,500,毫米,mm,公式为:a≥a1
其上螺旋角的选用原则为:β愈大,轮齿愈倾斜,因而传动平稳性愈好,但是轴向力愈大。一般设计中,取β=8°~15°.对于人字齿轮,因轴向力值可以抵消,故可取β=25°~35°---此外,斜齿圆柱齿轮的配对条件为:模数及压力角相等,同时分度圆上的螺旋角必须大小相等、旋向相反(即一个是右旋时,另一个必须是左旋)。,,,,,
系数值,Aa,476,,,查上插图表14-1-65;知斜齿轮的Aa=476
齿数比值,u,3.15,,,基本知识为:齿数比值u=传动比值i=题知=3.15
载荷系数,K,2,,,取值见下插图
小齿轮传动的扭矩T1,T1,3183,牛顿.米,N.m,T1=9550*P/n1=9549*250/750=3183N.m
电机铭牌功率,P,250,千瓦,KW,根据能量(即功率)守恒定律---能量不会增加也不会被减少---即:每增加一级减速器,功率值损耗的仅是0.65~0.95的传动发热损耗系数值。
小齿轮(即电机自带减速器后的输出)转速,n1,750,转/分,r/min,
初步齿宽系数Ψa1,Ψa1,0.361445783,,,Ψa1=Ψd/[0.5*(u±1)]---其中+用于外齿合;-用于内齿合
"依据Ψa1,元整后的齿宽系数Ψa",Ψa,0.35,,,
齿宽系数Ψd,Ψd,0.75,,,
许用接触应力σ²hp,σ²hp,684,该值参考上海机器制造学校教材-机构与机械零件-得:σ²hp=1.25系数*(15~18倍)HRC=1.25*16.5*HRC---通常齿轮材料---37SiMnMoV调质硬度HRC=32~34=33---中碳钢调质硬度HRC=28~32=30---通常灰铁150硬度HRC=13~17=15HRC,,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硬度,HRC,33.16,,,
初步确定齿轮模数m,m,6.75,毫米,mm,m=(0.007~0.02)*a---m中=0.0135*a
按标准值系列元整齿轮模数m,m,7,毫米,mm,按下插图标准值系列元整齿轮模数m
项目,符号,数据,单位,单位符号,计算公式及数据举例
2、小齿轮齿数等的计算:,,,,,
小齿轮齿数,Z1,34.42,,,Z1=2*a/[m(i+1)]---见上海机器制造学校教材-机构与机械零件
元整小齿轮齿数,Z1,34,,,
大齿轮齿数,Z2,107.1,,,基本知识为:齿数比值u=传动比值i=题知=3.15=Z2/Z1
元整大齿轮齿数,Z2,107,,,
实际传动比值,i,3.147,,,i=Z2/Z1
斜齿轮的螺旋角,β,0.16142035,弧度,″,cosβ=[m*(Z1+Z2)/(2*a)]---β={arccos[m*(Z1+Z2)/(2*a)]}弧度*(180/3.1415926)°=9.248704949°---其中1弧度=(180/3.1415926)°度=9°---0.248704949*60=14.92229′---0.92229*60=55″
斜齿轮的螺旋角,β,9.248704949,度,°,
斜齿轮的螺旋角,β,9°14′55″,度,°,
齿轮宽度,b,175,毫米,mm,b≥Ψa*a
元整齿轮宽度,b,180,毫米,mm,
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241.1347518,毫米,mm,d1=m*z1/cosβ---对直齿轮来说β=0;故cosβ=1
cosβ,cosβ,0.987,,,特别说明导入cos函数的方法为:---点中位置空格---顶排点:公式---顶排点:插入函数fx---对话框中▼:选:数学与三角函数---拖动竖条:找到cos---双击cos---新出的第一个对话框:点确定---又出的第二个对话框:点确定---光标在=cos()的括号()中间:点击---β=0.16142035弧度单位的数值。---OK---同时对sin30°=0.5:;如果要利用自动计算表也须转换为弧度值才行;具体为:sin【30*(3.1415926/180)】=0.5
大齿轮分度圆直径,d2,758.865,,,d2=m*z2/cosβ---对直齿轮来说β=0;故cosβ=1
参考其下举例3:采用“高度变位系数法”求齿轮的变位系数值。,结果为:---按大、小齿轮减速比u=z2/z1=:107/34=3.14的其下插图中的第⑤根线u>3---交于变位系数x1线上的位置为:变位系数x1=0.38---相应得x2=x∑-x1=0-0.38=-0.38,,,1、所谓变位齿轮指的是:齿条加工刀具与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处相切时,称为标准齿轮;反之分度圆直径处不相切时,称为变位齿轮。-----2、变位齿轮的作用是:(1)采用+变位系数可以避免齿数少的小齿轮容易产生的根切现象。(2)采用+变位系数可以提高齿数少的小齿轮的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提高齿面的抗胶合能力和耐磨损性能。(3)此外变位齿轮还可用于配凑中心距和修复被磨损的旧齿轮。(4)+变位系数值:指的是:公-齿廓:增宽、增胖。,
,,,,,,
六、利用其下插图表选用齿轮变位系数取值的三种举例方法:,,,,,
方法1、对:螺旋角β=25°~35°的斜齿轮---特点x1+x2>0---用于配凑中心距及消除根切”(见下插图中的例1:举例参数为:z1=21;z2=33;m=2.5;2变位齿轮中心距a′=70;标准压力角α=20°;齿轮的齿顶高系数ha*=1)的变位系数的选用步骤为:---利用其下插图表的选用方法如下:---按大、小齿轮总和齿数=21+33=54;按54值在下Z∑轴50-200之间的54点作为起点向上画虚线---交于齿合角斜线α′={arccos[(m*(Z1+Z2)/(2*a))*cos(α*3.1416/180)]}弧度*(180/3.1415926)°=25°上的A1点(该点向左对应在纵轴x∑轴上的值1.125即是总的大、小变位齿轮的变位系数的合计值---向左回交于减速比u=z2/z1=33/21=1.57的第②根线---在向下交于变位系数x1线上的位置为:变位系数x1=0.55---相应得x2=x∑-x1=1.125-0.55=0.575,,,,,
,,,,,,
,,,,,,
,,,,,,
举例齿轮模数m,m,2.5,mm,,
举例小齿轮齿数,z1,21,,,
举例大齿轮齿数,z2,33,,,
2变位齿轮中心距a′,a′,70,mm,,
标准压力角,α,20,度,,
自动计算用过渡用数据,(m*(Z1+Z2)/(2*a)),0.964285714,,,根据给定的变位齿轮的中心距a′。求变位齿轮的齿合角α′。公式:cosα′=【m*(Z1+Z2)/(2*a′)】*cosα
自动计算用过渡用数据,cos(α*3.1416/180),0.939692623,,,
变位齿轮齿合角,α′,0.436747669,弧度,单位,
变位齿轮齿合角,α′,25.02379855,度,单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法2、对:按尽可能高的提高接触强度(即按最大齿合角选用,总变位系数值)的齿轮---特点x1+x2>0---用于配凑中心距及消除根切”(见上插图中的例2:举例参数为:z1=17;z2=100;压力角α=20°;齿轮的齿顶高系数ha*=1)的变位系数的选用步骤为:---利用其下插图表的选用方法如下:---按大、小齿轮总和齿数=17+100=117;按117值在下Z∑轴50-200之间的117点作为起点向上画虚线---向上交于边界线A2点(该点向左对应在纵轴x∑轴上的值2.54即是总的大、小变位齿轮的变位系数的合计值(且,若需元整中心距值,可以适当调整该总变位系数值)---向左回交于减速比u=z2/z1=100/17=5.88的第⑤根线(u>3)---在向下交于变位系数x1线上的位置为:变位系数x1=0.77---相应得x2=x∑-x1=2.54-0.77=1.77,,,,,
,,,,,,
,,,,,,
,,,,,,
,,,,,,
,,,,,,
,,,,,,
举例小齿轮齿数,z1,17,,,
举例小齿轮齿数,z2,100,,,
,,,,,,
方法3、对:采用“高度变位系数法---特点x1+x2=0---用于消除根切”求齿轮(见上插图中的例3:举例参数为:z1=15;z2=28;压力角α=20°;齿轮的齿顶高系数ha*=1)的变位系数的步骤为:---采用“高度变位系数法”时:齿合角α′=压力角α=20°;总变位系数x∑=x1+x2=0---利用其下插图表的选用方法如下:---按大、小齿轮减速比u=z2/z1=28/15=1.87的图中的第③根线u>1.6~2.2---交于变位系数x1线上的位置为:变位系数x1=0.23---相应得x2=x∑-x1=0-0.23=-0.23,,,,,
,,,,,,
,,,,,,
,,,,,,
,,,,,,
,,,,,,
,,,,,,
举例小齿轮齿数,z1,15,,,
举例小齿轮齿数,z2,28,,,
具体利用其上插图表的选用变位系数取值的三种举例方法:的描述到此结束。,,,,,
,,,,,,
项目,符号,数据,单位,单位符号,计算公式及数据举例
七、齿轮精度等级的确定(浅述):,,,,,
,,,,,,
,,,,,,
,,,,,,
项目,符号,数据,单位,单位符号,计算公式及数据举例
八、齿轮精度的检验(浅述)::,,,,,
,,,,,,
,,,,,,
,,,,,,
九、完成其上齿轮设计后:齿轮出工程图时的尺寸计算重复整理见下:,,,,,
1、渐开线标准斜齿轮尺寸的计算:,,,,,
项目,符号,数据,单位,单位符号,计算公式及数据举例
法面模数,mn(m),3,毫米,mm,由强度计算,取标准值
最终确定螺旋角β,β,15,度,°,β=15°
最终确定螺旋角cosβ,cosβ,0.965926,,,cosβ=cos15°---联动导入其上输入值cos15*3.1415926/180弧度;来插入公式带入自动得,螺旋角cos15°=0.965926
端面模数,ms,3.11,毫米,mm,ms=mn/cosβ
大齿轮分度圆直径,d2,186.350,毫米,mm,d=ms*z=(mn/cosβ)*z
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83.857,毫米,mm,d=ms*z=(mn/cosβ)*z
齿顶高,H1,3.00,毫米,mm,H1=mn*fn(fn正常齿=1;短齿=0.8)
齿根高,H2,3.75,毫米,mm,H2=mn*(fn+cn)(cn正常齿=0.25;短齿=0.3)
全齿高,H,6.75,毫米,mm,H=H1+H2
大齿轮齿顶圆直径,De2,192.35,毫米,mm,De=2*H1+d
小齿轮齿顶圆直径,De1,89.86,毫米,mm,De=2*H1+d
大齿轮齿根圆直径,Di2,178.85,毫米,mm,Di=d-2*H2
小齿轮齿根圆直径,Di1,76.36,毫米,mm,Di=d-2*H2
2齿轮中心距,A,135.104,毫米,mm,A=(Z1+Z2)*mn/(2*cosβ)
小齿轮齿数,Z1,27,个,,
大齿轮齿数,Z2,60,个,,公式:减速比i=Z2/Z1
比值(invαs/inv20°),(invαs/inv20°),1.1039,,,按β=15°查机械设计手册斜齿轮的公法线长度值得;=1.1039
小齿轮相当齿数,Z1′,29.8053,个,,Z1′=Z1*(invαs/inv20°)
大齿轮相当齿数,Z2′,66.234,个,,Z2′=Z2*(invαs/inv20°)
小齿轮跨齿数,n1,3.8083883,个,,n1=0.111*Z1′+0.5测量公法线长度时的跨齿数
大齿轮跨齿数,n2,7.851974,个,,n2=0.111*Z2′+0.5测量公法线长度时的跨齿数
元整后的小齿轮跨齿数,n1,4,个,,按四舍五入进行元整,并不允许按0位小数,设置表格格式自动得(表面为4;实际为3.8)
元整后的大齿轮跨齿数,n2,8,个,,按四舍五入进行元整,不允许按0位小数,设置表格格式自动得(表面为8;实际为7.8)
小齿轮公法线长度,Ln1,32.2488726,毫米,mm,Ln1=mn*[2.9521*(n1-0.5)+0.014*z1′]+0.684*变位系数x1*mn---其中:mn=m---本处变位系数x1=0;为不变位的标准齿轮
大齿轮公法线长度,Ln2,69.204078,毫米,mm,Ln2=mn*[2.9521*(n2-0.5)+0.014*z2′]+0.684*变位系数x2*mn---其中:mn=m---本处变位系数x2=0;为不变位的标准齿轮
判断小齿轮能否测量公法线长度。,自动判断,能测量,Ln1*sinβ=,8.346622273,判断能否测量小齿轮公法线长度:Ln1*sinβ<B1---即为能测量,反之为不能测量。
判断大齿轮能否测量公法线长度。,自动判断,能测量,Ln2*sinβ=,17.91133309,判断能否测量大齿轮公法线长度:Ln2*sinβ<B2---即为能测量,反之为不能测量。
sinβ,,0.258819041,,,sinβ=sin15°---联动导入其上输入值sin15*3.1415926/180弧度;来插入公式带入自动得,螺旋角sin15°=0.258819041
小齿轮齿宽B1,B1,54.04141655,毫米,mm,B1=Ψa*A
大齿轮齿宽B2,B2,61.04141655,毫米,mm,B2=B1+(5~10)
"依据其下Ψa1,按左表就近元整后的齿宽系数Ψa",Ψa,0.4,,,
初步齿宽系数Ψa1,Ψa1,0.403448276,,,Ψa1=Ψd/[0.5*(u±1)]---其中+用于外齿合;-用于内齿合
齿宽系数Ψd,Ψd,0.65,,,
齿数比值,u,2.222222222,,,基本知识为:齿数比值u=传动比值i=Z2/Z1
,,,,,,
2、渐开线直齿轮尺寸的计算:,,,,,
项目,符号,数据,单位,单位符号,计算公式及数据举例
分度圆直径,d,102.00,毫米,mm,d=m*z
齿轮模数,m,6,毫米,mm,
小齿轮齿数,Z1,17,个,,按不发生根切的最少17齿值算
齿顶高,H1,6.00,毫米,mm,H=m*f(f正常齿=1;短齿=0.8)
齿根高,H2,7.50,毫米,mm,H=m*(f+c)(c正常齿=0.25;短齿=0.3)
全齿高,H,13.50,毫米,mm,H=H1+H2
齿顶圆直径,De,114.00,毫米,mm,De=2*H1+d
齿根圆直径,Di,87.00,毫米,mm,Di=d-2*H2
2齿轮中心距,A,162.00,毫米,mm,A=(Z1+Z2)*m/2
大齿轮齿数,Z2,37,个,,公式:减速比i=Z2/Z1
小齿轮跨齿数n,n1,2.39,,,n1=0.111*Z1+0.5
大齿轮跨齿数n,n2,4.61,,,n2=0.111*Z2+0.5
元整后小齿轮跨齿数,n1,2,,,测量公法线长度时的跨齿数;按四舍五入进行元整,
元整后大齿轮跨齿数,n2,5,,,测量公法线长度时的跨齿数;按四舍五入进行元整,
小齿轮公法线长度,L1,27.997,毫米,mm,L1=m*[2.9521*(n1-0.5)+0.014*z1]
大齿轮公法线长度,L2,82.815,毫米,mm,L2=m*[2.9521*(n2-0.5)+0.014*z2]
,,,,,,
3、(以即减少齿数又避免根切的小齿轮为例:)渐开线变位直齿轮尺寸的计算:,,,,,
项目,符号,+,单位,单位符号,计算公式及数据举例
小齿轮齿数,Z1,16,个,,变位系数值X1=(14-Z1)/17;齿轮与齿条相配,或2个齿轮相配,当小齿轮少于14个齿;便要发生根切的实际小齿轮齿数:此处采用变位系数来避免;另可按不发生根切的小齿轮齿数最少17齿为安全值来避免发生根切。本处用于求小齿轮齿数小于等于12个齿的变位系数值X1,对小齿轮齿数大于12个齿的变位系数值X1的求法,按上六、利用其下插图表选用齿轮变位系数取值的三种举例方法:中的方法三求得变位系数值X1。
小齿轮允许少量根切发生的变位系数值,X1,0.492,,X1=(14-Z1)/17,
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32.00,毫米,mm,d1=m*z1
齿轮模数,m,2,毫米,mm,
小齿轮齿顶高,H1,2.984,毫米,mm,H1=m*(f+X1-σ)(f正常齿=1;短齿=0.8);本处取f=1
小齿轮齿根高,H2,1.516,毫米,mm,H2=m*(f-X1+c);(c正常齿=0.25;短齿=0.3):本处取c=0.25
小齿轮全齿高,H,4.50,毫米,mm,H=H1+H2=(2*f+c-σ)*m
小齿轮齿顶圆直径,De,37.968,毫米,mm,De=2*H1+d
小齿轮齿根圆直径,Di,28.968,毫米,mm,Di=d-2*H2
2变位齿轮中心距,A,88,毫米,mm,A=λ*m+(Z1+Z2)*m/2=A。+λ*m
2无变位齿轮标准中心距,A。,88,毫米,mm,A。=(Z1+Z2)*m/2
2齿轮中心距分离系数,λ,0,毫米,mm,λ=(A-A。)/m;当采用“高度变位系数法---特点x1+x2=0;通常采用A=A。
齿顶高降低系数,σ,0,毫米,mm,σ=X1+X2-λ;通常采用“高度变位系数法---特点x1+x2=0---用于消除根切及改善齿轮抗弯强度”
大齿轮齿数,Z2,72,个,,公式:减速比i=Z2/Z1
大齿轮的变位系数值,X2,-0.492,,,X2=-X1;通常采用“高度变位系数法---特点x1+x2=0---用于消除根切及改善齿轮抗弯强度”
大齿轮齿顶高,DH1,1.016,毫米,mm,DH1=m*(f+X2-σ)(f正常齿=1;短齿=0.8);本处取f=1
大齿轮齿根高,DH2,3.484,毫米,mm,DH2=m*(f-X2+c);(c正常齿=0.25;短齿=0.3):本处取c=0.25
大齿轮全齿高,DH,4.50,毫米,mm,DH=DH1+DH2=(2*f+c-σ)*m
大齿轮分度圆直径,d2,144.00,毫米,mm,d2=m*z2
大齿轮齿顶圆直径,De2,146.032,毫米,mm,De2=2*DH1+d2
大齿轮齿根圆直径,Di2,137.032,毫米,mm,Di2=d2-2*DH2
小齿轮变位齿轮的跨齿数,n1,2.964,,,n1=(α1′*Z1/3.1415926)+0.5测量公法线长度时的跨齿数;按四舍五入进行元整,见下.
元整后小齿轮变位齿轮的跨齿数,n1,3.000,,,
大齿轮变位齿轮的跨齿数,n2,7.57611,,,n2=(α2′*Z2/3.1415926)+0.5测量公法线长度时的跨齿数;按四舍五入进行元整,见下.
元整后大齿轮变位齿轮的跨齿数,n2,8,,,
小齿轮变位齿轮的压力角,α1′,0.48377,,,α1′=arccos[(Z1*cosα)/(Z1+2*X1)
大齿轮变位齿轮的压力角,α2′,0.30875,,,α2′=arccos[(Z2*cosα)/(Z2+2*X2)
标准齿轮的压力角,α,20,,,标准齿轮的压力角20°
标准齿轮的压力角,cosα,0.93969,,,自动计算按:20*3.1415926/180代入
小齿轮公法线长度,Ln1,15.881556,毫米,mm,Ln1=m*[2.9521*(n1-0.5)+0.014*z1]+0.684*变位系数x1*m
大齿轮公法线长度,Ln2,45.624444,毫米,mm,Ln2=m*[2.9521*(n2-0.5)+0.014*z2]+0.684*变位系数x2*m
,,,,,,
,,,,,,
,,,,,,
,,,,,,
,,,,,,
一、实例1:圆柱直齿轮设计:已知:电机功率9KW;大、小齿轮转速n2=40--n1=196;齿轮材料45钢(整体调质)-------结果:传动比=4.9;大、小齿数=25-123;中心距=296;大、小齿宽=118-123;模数=4,,,,,
求:圆柱直齿轮模数(方法一),mc1,3.54,毫米,mm,公式为:m≥平方根[2*K*M1*1000/(B1*[σw]*Z1*y]举例数据=平方根[2*1.2*438.52/(123*77.5*25*0.276)]---核心:该项为:按[σw]许用接触应力,相应确定的齿轮模数。
求:圆柱直齿轮模数(方法二),mc2,3.54,毫米,mm,公式为:m=0.012*Ac---核心:该项为:按[σjc]许用接触应力,相应确定的齿轮模数。
求:圆柱直齿轮模数(方法三),mc3,4.30,毫米,mm,公式为:m=12*三次方根[P/n]---用于小齿轮转速小于及接近100r/min时。核心:该项为:按所传递功率值及小齿轮的转速值,相应确定的齿轮模数。
,mc3,4.63,毫米,mm,公式为:m=12*三次方根[P/n]*九次方根[n/100]---用于小齿轮转速远大于100r/min时。核心:该项为:按所传递功率值及小齿轮的转速值,相应确定的齿轮模数。
对其上方法一与二:按其下标准系列值元整,圆柱直齿轮模数,m,4,毫米,mm,
K载荷系数K,K,1.2,,,规定取值为:K=1.2~1.5;具体按载荷平稳情况选取。
求:M1小齿轮的额定转矩,M1,438.52,牛顿.米,N.M,M1=9550*N/n1
N电机功率,N,9,千瓦,KW,根据能量(即功率)守恒定律---能量不会增加也不会被减少---即:每增加一级减速器,功率值损耗的仅是0.65~0.95的传动发热损耗系数值。
n1小齿轮转速,n1,196,转/分,r/min,
i设计要求减速比(齿数比),i,4.9,,,
Ψa齿宽系数,Ψa,0.4,,,常取值:Ψa=0.4---并小齿轮比大齿轮宽5-10mm
y齿宽系数,y,0.276,,,取值为:齿数-y值:12及以下-0.22;16-0.25;20-0.265;30-0.285;40-0.23;50/200-0.3;300及以上-0.29;
求:B齿轮齿宽,Bc,118.4,毫米,mm,Bc=Ψa*A
元整得大齿轮齿宽B2,B2,118,毫米,mm,
B1小齿轮齿宽,B1,123,毫米,mm,B1=Bc+(5~10)mm=123
求:齿轮中心距,Ac,295.14,毫米,mm,Ac≥(i+1)*10*三次方根[(338/[σjc])²*K*M1/(i*Ψa)]
求:小齿轮齿数,Z1c,25.0120526,,,Z1c=2*Ac/[m*(i+1)]
元整小齿轮齿数,Z1,25,,,
求:大齿轮齿数,Z2c,122.500,,,Z2=i*Z1
元整大齿轮齿数,Z2,123,,,
求:A元整齿轮中心距,A,296.00,毫米,mm,A=m*(z1+z2)/2
求:[σjc]许用接触应力,[σjc],495,兆帕,Mpa,该值参考上海机器制造学校教材-机构与机械零件-得:σ²jc=(15~18倍)HRC=16.5*HRC---通常齿轮材料---37SiMnMoV调质硬度HRC=32~34=33---中碳钢调质硬度HRC=28~32=30---通常灰铁150硬度HRC=13~17=15HRC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硬度,HRC,30,,,
求:[σw]许用弯曲应力,[σw],99,兆帕,Mpa,最大允许取值为:整体调质45钢=180MPa;平常取值为55%*180MPa
,,,,,,
二、实例1:(整理其上)渐开线直齿轮尺寸的计算:-------即出工程图配写的参数表其中联动导入其上的输入值为蓝色框:m;z1;z2---其余为自动本身其下计算结果值,,,,,
项目,符号,数据,单位,单位符号,计算公式及数据举例
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100.00,毫米,mm,d1=m*z1
大齿轮分度圆直径,d2,492.00,毫米,mm,d2=m*z2
齿轮模数,m,4,毫米,mm,联动导入其上的输入值m
小齿轮齿数,Z1,25,个,,按不发生根切的最少17齿值算---联动导入其上的输入值Z1
齿顶高,H1,4.00,毫米,mm,H=m*f(f正常齿=1;短齿=0.8)---本处取:f正常齿=1
齿根高,H2,5.00,毫米,mm,H=m*(f+c)-----(c正常齿=0.25;短齿=0.3)-----本处取:c正常齿=0.25
全齿高,H,9.00,毫米,mm,H=H1+H2
小齿轮齿顶圆直径,De1,108.00,毫米,mm,De1=(z1+2*f)*m---本处取:f正常齿=1
大齿轮齿顶圆直径,De2,500.00,毫米,mm,De2=(z2+2*f)*m---本处取:f正常齿=1
小齿轮齿根圆直径,Di1,90.00,毫米,mm,Di=(z1-2*f-2*c)*m---本处取:f正常齿=1;c正常齿=0.25;
大齿轮齿根圆直径,Di2,482.00,毫米,mm,Di=(z2-2*f-2*c)*m---本处取:f正常齿=1;c正常齿=0.25;
2齿轮中心距,A,296.00,毫米,mm,A=(Z1+Z2)*m/2
大齿轮齿数,Z2,123,个,,公式:减速比i=Z2/Z1---联动导入其上的输入值Z2
,,,,,,
,,,,,,
三、实例2:圆柱斜齿轮设计:已知:电机功率35KW;大、小齿轮转速n2=120---n1=720;齿轮材料45钢(整体调质)-------结果:传动比=6;大、小齿数=27-162;中心距=340;大、小齿宽=118-123;模数=3.5;初选螺旋角=12°;最终螺旋角=13°24′;判断能否测量公法线长度。,,,,,
求:圆柱斜齿轮模数(方法一),mc1,3.07,毫米,mm,公式为:mn≥1.4*三次方根[K*M1*1000/(Z1²*(i+1)*Ψa*y*[σw]]举例数据=1.4*三次方根[1.27*464.24*1000/(27²*(6+1)*0.4*0.276*99]---核心:该项为:按[σw]许用接触应力,相应确定的齿轮模数。
求:圆柱斜齿轮模数(方法二),mc2,3.40,毫米,mm,公式为:m=0.01*Ac---核心:该项为:按[σjc]许用接触应力,相应确定的齿轮模数。
求:圆柱斜齿轮模数(方法三),mc3,4.38,毫米,mm,公式为:m=12*三次方根[P/n]---用于小齿轮转速小于及接近100r/min时。核心:该项为:按所传递功率值及小齿轮的转速值,相应确定的齿轮模数。
,mc3,5.45,毫米,mm,公式为:m=12*三次方根[P/n]*九次方根[n/100]---用于小齿轮转速远大于100r/min时。核心:该项为:按所传递功率值及小齿轮的转速值,相应确定的齿轮模数。
对其上方法一与二:按其下标准系列值元整,圆柱斜齿轮模数,m,3.5,毫米,mm,
K载荷系数K,K,1.2705,,,规定取值为:K=1.2~1.5;具体按载荷平稳情况选取。
求:M1小齿轮的额定转矩,M1,464.24,牛顿.米,N.M,M1=9550*N/n1
N电机功率,N,35,千瓦,KW,根据能量(即功率)守恒定律---能量不会增加也不会被减少---即:每增加一级减速器,功率值损耗的仅是0.65~0.95的传动发热损耗系数值。
n1小齿轮转速,n1,720,转/分,r/min,
i设计要求减速比(齿数比),i,6,,,
Ψa齿宽系数,Ψa,0.4,,,常取值:Ψa=0.4---并小齿轮比大齿轮宽5-10mm
y齿形系数,y,0.276,,,取值为:齿数-y值:12及以下-0.22;16-0.25;20-0.265;30-0.285;40-0.29;50/200-0.3;300及以上-0.29;
求:B齿轮齿宽,Bc,135.9981961,毫米,mm,Bc=Ψa*A
元整得大齿轮齿宽B2,B2,136,毫米,mm,
B1小齿轮齿宽,B1,145,毫米,mm,B1=Bc+(5~10)mm=123
求:齿轮中心距,Ac,340.00,毫米,mm,Ac≥(i+1)*10*三次方根[(338/[σjc])²*K*M1/(i*Ψa)]
求:小齿轮齿数,Z1c,27.1482264,,,Z1c=2*Ac*cos12°/[m*(i+1)]---其中β=12°为通用初选角度值
按βc=12°初选螺旋角cosβc1,cosβc1,0.978147601,,,12°=12*3.1415926/180弧度---只有化为弧度,才能进行自动计算,即cosβc1=cos12°=0.978147601---{cos12*3.1415926/180弧度}插入公式带入得。
元整小齿轮齿数,Z1,27,,,
求:大齿轮齿数,Z2c,162.000,,,Z2=i*Z1
元整大齿轮齿数,Z2,162,,,
初步确定螺旋角cosβc2,cosβc2,0.97281,,,cosβc2=m*(z1+z2)/(2*Ac)=0.97281
初步确定螺旋角βc2,βc2,0.233739701,弧度,,βc2={arccos[m*(Z1+Z2)/(2*Ac)]}弧度
初步确定螺旋角βc2,βc2,13.3922986,度,,0.2337397弧度*(180/3.1415926)°=13.3922986°
最终确定螺旋角β,β,13°24′,度,,13.392298°=13°---其后(0.392298*60=23.538′≈24′)
最终确定螺旋角β,β,13.4,度,13.4°,13°24′=13°(24′/60)=13°(0.4)=13.4°
最终确定螺旋角cosβ,cosβ,0.9727759,,,cos13.4°=cos13.4°*3.1415926/180弧度;插入公式带入得
求:[σjc]许用接触应力,[σjc],495,兆帕,Mpa,该值参考上海机器制造学校教材-机构与机械零件-得:σ²jc=(15~18倍)HRC=16.5*HRC---通常齿轮材料---37SiMnMoV调质硬度HRC=32~34=33---中碳钢调质硬度HRC=28~32=30---通常灰铁150硬度HRC=13~17=15HRC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硬度,HRC,30,,,
求:[σw]许用弯曲应力,[σw],99,兆帕,Mpa,最大允许取值为:整体调质45钢=180MPa;平常取值为55%*180MPa=99MPa
判断小齿轮能否测量公法线长度。,自动判断,能测量,,,Ln1*sinβ<Bc---即为能测量,反之为不能测量。
判断大齿轮能否测量公法线长度。,自动判断,能测量,,,Ln2*sinβ<Bc---即为能测量,反之为不能测量。
小齿轮公法线长度,Ln1,37.59452578,毫米,mm,Ln1=mn*[2.9521*(n1-0.5)+0.014*z1′]+0.684*变位系数x1*mn---其中:mn=m---本处变位系数x1=0;为不变位的标准齿轮
大齿轮公法线长度,Ln2,210.0686297,毫米,mm,Ln2=mn*[2.9521*(n2-0.5)+0.014*z2′]+0.684*变位系数x2*mn---其中:mn=m---本处变位系数x2=0;为不变位的标准齿轮
小齿轮跨齿数,n1c,3.74233442,,,n1c=0.111*z1′+0.5
小齿轮元整为整数的跨齿数,n1,4,,,
大齿轮跨齿数,n2c,19.95400652,,,n2c=0.111*z2′+0.5
大齿轮元整为整数的跨齿数,n2,20,,,
小齿轮相当齿数,z1′,29.21022,,,z1′=z1*(invαs/inv20°)
大齿轮相当齿数,z2′,175.26132,,,z2′=z2*(invαs/inv20°)
齿轮值(invαs/inv20°),(invαs/inv20°),1.08186,,,按β=13°24′查机械设计手册斜齿轮的公法线长度值得;(invαs/inv20°)中:(13°20′为1.0810;13°40′为1.0853)所以:(1.0853-1.0810)/(40′-20′)=0.000215所以:0.000215*(24′-20′)=0.00086---所以13°20′+0°4′=13°24′=1.0810+0.00086=1.08186
sinβ值,sinβ,0.2317479,毫米,mm,sin13.4°=sin13.4°*3.1415926/180弧度;插入公式带入得
,,,,,,
四、实例2:(整理其上)渐开线斜齿轮尺寸的计算:-------即出工程图配写的参数表其中联动导入其上的输入值为蓝色框:mn(m);cosβ;z1;z2;Ln1;Ln2;n1;n2---其余为自动本身其下计算结果值,,,,,
项目,符号,数据,单位,单位符号,计算公式及数据举例
法面模数,mn(m),3.5,毫米,mm,由强度计算,取标准值---联动导入其上的输入值mn(m)
端面模数,ms,3.597951054,毫米,mm,ms=mn/cosβ
最终确定螺旋角β,β,13°24′,,,β=13°24′---联动导入其上输入值:
最终确定螺旋角cosβ,cosβ,0.972776,,,cosβ=cos13°24′---联动导入其上输入值:最终确定螺旋角cosβ=0.972776
分度圆直径,d1,97.145,毫米,mm,d1=ms*z1=(mn/cosβ)*z1
分度圆直径,d2,582.868,毫米,mm,d2=ms*z2=(mn/cosβ)*z2
齿顶高,H1,3.500,毫米,mm,H1=mn*fn(fn正常齿=1;短齿=0.8)---本处取:fn正常齿=1
齿根高,H2,4.375,毫米,mm,H2=mn*(fn+cn)(cn正常齿=0.25;短齿=0.3)---本处取:fn正常齿=1;c正常齿=0.25;
全齿高,H,7.875,毫米,mm,H=H1+H2
元整得大齿轮齿宽B2,B2,136,毫米,mm,B2---联动导入其上输入值:
B1小齿轮齿宽,B1,145,毫米,mm,B1=Bc+(5~10)mm=123---联动导入其上输入值:
齿顶圆直径,De1,104.145,毫米,mm,De1=2*H1+d1
齿顶圆直径,De2,589.868,毫米,mm,De2=2*H1+d2
齿根圆直径,Di1,88.395,毫米,mm,Di1=d1-2*H2
齿根圆直径,Di2,574.118,毫米,mm,Di2=d2-2*H2
2齿轮中心距,A,340.006,毫米,mm,A=(d1+d2)/2
小齿轮齿数,Z1,27,个,右旋,联动导入其上的输入值Z1
大齿轮齿数,Z2,162,个,左旋,公式:减速比i=Z2/Z1---联动导入其上的输入值Z2
小齿轮公法线长度,Ln1,37.59452578,,,联动导入其上的输入值Ln1
大齿轮公法线长度,Ln2,210.0686297,,,联动导入其上的输入值Ln2
小齿轮元整为整数的跨齿数,n1,4,,,联动导入其上的输入值n1
大齿轮元整为整数的跨齿数,n2,20,,,联动导入其上的输入值n2
,,,,,,
,,,,,,
项目,符号,数据,单位,单位符号,计算公式及数据举例
五、实例3:圆柱渐开线变位斜齿轮设计:,,,,,
按接触强度初步确定中心距,a1,456.5,毫米,mm,公式为:a1≥Aa*(u+1)*三次方根[K*T1/(Ψa*u*σ²hp)
按整数元整并确定中心距,a,500,毫米,mm,公式为:a≥a1
,,,,,,
其上螺旋角的选用原则为:β愈大,轮齿愈倾斜,因而传动平稳性愈好,但是轴向力愈大。一般设计中,取β=8°~15°.对于人字齿轮,因轴向力值可以抵消,故可取β=25°~35°---此外,斜齿圆柱齿轮的配对条件为:模数及压力角相等,同时分度圆上的螺旋角必须大小相等、旋向相反(即一个是右旋时,另一个必须是左旋)。,,,,,
系数值,Aa,476,,,查上插图表14-1-65;知斜齿轮的Aa=476
齿数比值,u,3.15,,,基本知识为:齿数比值u=传动比值i=题知=3.15
载荷系数,K,2,,,取值见下插图
小齿轮传动的扭矩T1,T1,3183,牛顿.米,N.m,T1=9550*P/n1=9549*250/750=3183N.m
电机铭牌功率,P,250,千瓦,KW,根据能量(即功率)守恒定律---能量不会增加也不会被减少---即:每增加一级减速器,功率值损耗的仅是0.65~0.95的传动发热损耗系数值。
小齿轮(即电机自带减速器后的输出)转速,n1,750,转/分,r/min,
初步齿宽系数Ψa1,Ψa1,0.361445783,,,Ψa1=Ψd/[0.5*(u±1)]---其中+用于外齿合;-用于内齿合
"依据Ψa1,元整后的齿宽系数Ψa",Ψa,0.35,,,
齿宽系数Ψd,Ψd,0.75,,,
许用接触应力σ²hp,σ²hp,684,该值参考上海机器制造学校教材-机构与机械零件-得:σ²hp=1.25系数*(15~18倍)HRC=1.25*16.5*HRC---通常齿轮材料---37SiMnMoV调质硬度HRC=32~34=33---中碳钢调质硬度HRC=28~32=30---通常灰铁150硬度HRC=13~17=15HRC,,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硬度,HRC,33.16,,,
初步确定齿轮模数m,m,6.75,毫米,mm,m=(0.007~0.02)*a---m中=0.0135*a
按标准值系列元整齿轮模数m,m,7,毫米,mm,按下插图标准值系列元整齿轮模数m
,,,,,,
项目,符号,数据,单位,单位符号,计算公式及数据举例
2、小齿轮齿数等的计算:,,,,,
小齿轮齿数,Z1,34.42,,,Z1=2*a/[m(i+1)]---见上海机器制造学校教材-机构与机械零件
元整小齿轮齿数,Z1,34,,,
大齿轮齿数,Z2,107.1,,,基本知识为:齿数比值u=传动比值i=题知=3.15=Z2/Z1
元整大齿轮齿数,Z2,107,,,
实际传动比值,i,3.147,,,i=Z2/Z1
斜齿轮的螺旋角,β,0.16142035,弧度,″,cosβ=[m*(Z1+Z2)/(2*a)]---β={arccos[m*(Z1+Z2)/(2*a)]}弧度*(180/3.1415926)°=9.248704949°---其中1弧度=(180/3.1415926)°度=9°---0.248704949*60=14.92229′---0.92229*60=55″
斜齿轮的螺旋角,β,9.248704949,度,°,
斜齿轮的螺旋角,β,9°14′55″,度,°,
齿轮宽度,b,175,毫米,mm,b≥Ψa*a
元整齿轮宽度,b,180,毫米,mm,
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241.1347518,毫米,mm,d1=m*z1/cosβ---对直齿轮来说β=0;故cosβ=1
cosβ,cosβ,0.987,,,特别说明导入cos函数的方法为:---点中位置空格---顶排点:公式---顶排点:插入函数fx---对话框中▼:选:数学与三角函数---拖动竖条:找到cos---双击cos---新出的第一个对话框:点确定---又出的第二个对话框:点确定---光标在=cos()的括号()中间:点击---β=0.16142035弧度单位的数值。---OK---同时对sin30°=0.5:;如果要利用自动计算表也须转换为弧度值才行;具体为:sin【30*(3.1415926/180)】=0.5
大齿轮分度圆直径,d2,758.865,,,d2=m*z2/cosβ---对直齿轮来说β=0;故cosβ=1
参考其下举例3:采用“高度变位系数法”求齿轮的变位系数值。,结果为:---按大、小齿轮减速比u=z2/z1=:107/34=3.14的其下插图中的第⑤根线u>3---交于变位系数x1线上的位置为:变位系数x1=0.38---相应得x2=x∑-x1=0-0.38=-0.38,,,1、所谓变位齿轮指的是:齿条加工刀具与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处相切时,称为标准齿轮;反之分度圆直径处不相切时,称为变位齿轮。-----2、变位齿轮的作用是:(1)采用+变位系数可以避免齿数少的小齿轮容易产生的根切现象。(2)采用+变位系数可以提高齿数少的小齿轮的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提高齿面的抗胶合能力和耐磨损性能。(3)此外变位齿轮还可用于配凑中心距和修复被磨损的旧齿轮。(4)+变位系数值:指的是:公-齿廓:增宽、增胖。,
,,,,,,
六、利用其下插图表选用齿轮变位系数取值的三种举例方法:,,,,,
方法1、对:螺旋角β=25°~35°的斜齿轮---特点x1+x2>0---用于配凑中心距及消除根切”(见下插图中的例1:举例参数为:z1=21;z2=33;m=2.5;2变位齿轮中心距a′=70;标准压力角α=20°;齿轮的齿顶高系数ha*=1)的变位系数的选用步骤为:---利用其下插图表的选用方法如下:---按大、小齿轮总和齿数=21+33=54;按54值在下Z∑轴50-200之间的54点作为起点向上画虚线---交于齿合角斜线α′={arccos[(m*(Z1+Z2)/(2*a))*cos(α*3.1416/180)]}弧度*(180/3.1415926)°=25°上的A1点(该点向左对应在纵轴x∑轴上的值1.125即是总的大、小变位齿轮的变位系数的合计值---向左回交于减速比u=z2/z1=33/21=1.57的第②根线---在向下交于变位系数x1线上的位置为:变位系数x1=0.55---相应得x2=x∑-x1=1.125-0.55=0.575,,,,,
举例齿轮模数m,m,2.5,mm,,
举例小齿轮齿数,z1,21,,,
举例大齿轮齿数,z2,33,,,
2变位齿轮中心距a′,a′,70,mm,,
标准压力角,α,20,度,,
自动计算用过渡用数据,(m*(Z1+Z2)/(2*a)),0.964285714,,,根据给定的变位齿轮的中心距a′。求变位齿轮的齿合角α′。公式:cosα′=【m*(Z1+Z2)/(2*a′)】*cosα
自动计算用过渡用数据,cos(α*3.1416/180),0.939692623,,,
变位齿轮齿合角,α′,0.436747669,弧度,单位,
变位齿轮齿合角,α′,25.02379855,度,单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法2、对:按尽可能高的提高接触强度(即按最大齿合角选用,总变位系数值)的齿轮---特点x1+x2>0---用于配凑中心距及消除根切”(见上插图中的例2:举例参数为:z1=17;z2=100;压力角α=20°;齿轮的齿顶高系数ha*=1)的变位系数的选用步骤为:---利用其下插图表的选用方法如下:---按大、小齿轮总和齿数=17+100=117;按117值在下Z∑轴50-200之间的117点作为起点向上画虚线---向上交于边界线A2点(该点向左对应在纵轴x∑轴上的值2.54即是总的大、小变位齿轮的变位系数的合计值(且,若需元整中心距值,可以适当调整该总变位系数值)---向左回交于减速比u=z2/z1=100/17=5.88的第⑤根线(u>3)---在向下交于变位系数x1线上的位置为:变位系数x1=0.77---相应得x2=x∑-x1=2.54-0.77=1.77,,,,,
,,,,,,
,,,,,,
,,,,,,
,,,,,,
,,,,,,
,,,,,,
举例小齿轮齿数,z1,17,,,
举例小齿轮齿数,z2,100,,,
,,,,,,
方法3、对:采用“高度变位系数法---特点x1+x2=0---用于消除根切”求齿轮(见上插图中的例3:举例参数为:z1=15;z2=28;压力角α=20°;齿轮的齿顶高系数ha*=1)的变位系数的步骤为:---采用“高度变位系数法”时:齿合角α′=压力角α=20°;总变位系数x∑=x1+x2=0---利用其下插图表的选用方法如下:---按大、小齿轮减速比u=z2/z1=28/15=1.87的图中的第③根线u>1.6~2.2---交于变位系数x1线上的位置为:变位系数x1=0.23---相应得x2=x∑-x1=0-0.23=-0.23,,,,,
,,,,,,
,,,,,,
,,,,,,
,,,,,,
,,,,,,
,,,,,,
举例小齿轮齿数,z1,15,,,
举例小齿轮齿数,z2,28,,,
具体利用其上插图表的选用变位系数取值的三种举例方法:的描述到此结束。,,,,,
,,,,,,
项目,符号,数据,单位,单位符号,计算公式及数据举例
七、齿轮精度等级的确定(浅述):,,,,,
,,,,,,
,,,,,,
,,,,,,
项目,符号,数据,单位,单位符号,计算公式及数据举例
八、齿轮精度的检验(浅述)::,,,,,
,,,,,,
,,,,,,
,,,,,,
九、完成其上齿轮设计后:齿轮出工程图时的尺寸计算重复整理见下:,,,,,
1、渐开线标准斜齿轮尺寸的计算:,,,,,
项目,符号,数据,单位,单位符号,计算公式及数据举例
法面模数,mn(m),3,毫米,mm,由强度计算,取标准值
最终确定螺旋角β,β,15,度,°,β=15°
最终确定螺旋角cosβ,cosβ,0.965926,,,cosβ=cos15°---联动导入其上输入值cos15*3.1415926/180弧度;来插入公式带入自动得,螺旋角cos15°=0.965926
端面模数,ms,3.11,毫米,mm,ms=mn/cosβ
大齿轮分度圆直径,d2,186.350,毫米,mm,d=ms*z=(mn/cosβ)*z
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83.857,毫米,mm,d=ms*z=(mn/cosβ)*z
齿顶高,H1,3.00,毫米,mm,H1=mn*fn(fn正常齿=1;短齿=0.8)
齿根高,H2,3.75,毫米,mm,H2=mn*(fn+cn)(cn正常齿=0.25;短齿=0.3)
全齿高,H,6.75,毫米,mm,H=H1+H2
大齿轮齿顶圆直径,De2,192.35,毫米,mm,De=2*H1+d
小齿轮齿顶圆直径,De1,89.86,毫米,mm,De=2*H1+d
大齿轮齿根圆直径,Di2,178.85,毫米,mm,Di=d-2*H2
小齿轮齿根圆直径,Di1,76.36,毫米,mm,Di=d-2*H2
2齿轮中心距,A,135.104,毫米,mm,A=(Z1+Z2)*mn/(2*cosβ)
小齿轮齿数,Z1,27,个,,
大齿轮齿数,Z2,60,个,,公式:减速比i=Z2/Z1
比值(invαs/inv20°),(invαs/inv20°),1.1039,,,按β=15°查机械设计手册斜齿轮的公法线长度值得;=1.1039
小齿轮相当齿数,Z1′,29.8053,个,,Z1′=Z1*(invαs/inv20°)
大齿轮相当齿数,Z2′,66.234,个,,Z2′=Z2*(invα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医学微生物》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晓庄学院《机械加工工艺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高三数学试题5月15日第7周测试题含解析
- 幼儿园大班大雪节气教育
-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声乐表演》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东软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微剧本创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分子医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方教育哲学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建筑制图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2024年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试卷附答案
- 2024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知识竞赛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艾滋病保密制度
- 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质量作业口算题
- 认知行为疗法讲解
- 史丹利行业分析
- 荒山绿化方案
- H3C全系列产品visio图标库
- 恩赐测试完整版本
- “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任务群教学:以《改造我们的学习》为例
- canva可画行业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