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3+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实践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1页
课题33+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实践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2页
课题33+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实践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3页
课题33+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实践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4页
课题33+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实践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33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实践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课标要求】1.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2.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必备知识·自主排查知识点一十月革命的胜利1.列宁主义的形成(1)背景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②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俄国__________成立后,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③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2)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____”,也就是列宁主义。(3)主要内容: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4)意义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2.十月革命的胜利(1)过程: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2)意义: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①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___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________。知识点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形势: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____________。(2)目的: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3)最重要的措施:余粮收集制。(4)影响: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新经济政策:1921年3月(1)内容: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________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2)作用: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3.苏联“工业化”的基本实现(1)措施“社会主义工业化”“__________”和两个“五年计划”。(2)结果:到1937年,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3)作用:苏联在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4.“苏联模式”(1)含义:斯大林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后被称为“苏联模式”。(2)表现①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②政治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3)评价①积极影响:苏联模式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______,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②消极影响:苏联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知识点三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1.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2)概况:①东亚:中国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________,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②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人发动了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__________,越南掀起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③西亚: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④南亚:印度人民在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____________”运动。2.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1)埃及①在以扎格鲁尔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________领导下,通过多种斗争形式,迫使英国作出让步,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②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次年颁布第一部宪法。(2)摩洛哥1923年,克里姆联合12个部落,建立里夫共和国。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3)埃塞俄比亚:1935年,____________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3.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1)阿根廷:阿根廷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2)智利:智利的左派力量团结其他社会阶层,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3)尼加拉瓜:1926年,________带领游击队,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迫使美军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4)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①对内推行________,改组国民革命党,发展教育,限制教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②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1.概念阐释——布尔什维克党“布尔什维克”是俄文“多数派”的音译,布尔什维克党是列宁创建的俄国无产阶级政党。与“布尔什维克”相对的是“孟什维克”,俄语意指“少数派”。2.学习情境——列宁主义的内容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开始。思考:列宁这一主张的依据是什么?试答:3.学习情境——俄国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思考:二月革命的结果和性质?试答:4.学习情境——十月革命的影响王斯德在《世界通史》中指出:(20世纪初)战争和革命的年代促发了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一波高潮。思考: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里的“战争和革命”的含义及其影响。试答:5.思维拓展——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6.社会情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苏联“一五”“二五”计划的成就思考:从图中信息你可以归纳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什么特点?试答:7.思维拓展——苏联模式8.体系构建——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9.知识图示——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10.学术情境——各具特色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改革开放后,学术界对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解放斗争基本不再作“不彻底”的评价,而是认为这些运动,如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卡德纳斯的改革等,都是从本国、本民族自己的历史、文化、宗教、传统等出发,提出民族独立或民主改革的目标,并动员全国各阶层的力量参加到运动中来,最终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民族独立国家。思考:学术界为何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有这样的评价?试答:11.学习情境——墨西哥独立后的社会现状经过19世纪初期民族独立战争后,拉丁美洲迟迟没有走上现代化道路。这是因为在经济上,国内的封建大地产制占据统治地位,外国资本垄断着工矿企业等经济命脉,阻碍着民族经济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行的是帝国主义支持的傀儡独裁统治。思考:根据材料,归纳墨西哥独立后长期未能走上现代化之路的原因。试答:12.体系构建——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探究点走向独立、追求民主——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时空观念——十月革命的经过核心结论: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1)从理论的角度看: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了胜利,这就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通过实践证明了列宁的学说。(2)从革命的道路看:由中心城市起义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3)从革命的阶段性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4)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装暴动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方式。史料实证——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史料一甘地想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他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他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摘编自《世界现代史》史料二乔治·奥威尔对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还做出了另一番的解释:在每次危机中,甘地都会挺身而出,制止暴力——从英国人的角度看,这意味着印度人根本无法采取任何有效的行动。在甘地领导印度独立运动的40多年里,警民总共将近8000人死亡。在英国人撤离的一年之内,印度人自相残杀约达100万人。【探究】(1)史料一中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实际原因又是什么?试答:(2)史料二认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存在什么不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的积极影响。试答:【通法悟道】历史解释——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1)民族解放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后,基于本民族经济的发展,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下,作为对西方统治与侵略的一种反应,现代民族主义以反帝反殖民斗争争取民族解放运动的面貌在亚非拉广大地区普遍兴起,斗争如火如荼,形成20世纪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2)对国际殖民体系的冲击:亚非拉民族国家作为20世纪民族主义的主体力量登上国际舞台,高举“民族自决”原则,使欧洲殖民体系开始了不可逆转的解体过程。(3)对国际秩序的冲击:亚非拉国家在政治独立的道路上寻求突破,为以后的经济独立、文化独立开辟道路,成为国际关系中重要的力量。开放探究——毁誉参半的苏联模式史料一1928~1932年集体化农民占农户总数比例变化史料二苏联工农业产值的增长(%)史料三苏联宣传画:在斯大林同志领导下不顾一切向共产主义前进【史料导读】史料一: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快速发展。史料二:苏联国民经济出现了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局面。史料三:苏联模式下,出现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探究】你从上述图片中分别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利用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模式的弊端。试答:唯物史观——苏联模式形成的原因及影响(1)苏联模式形成的原因①根本原因:小农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②客观原因: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③主观原因: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以及理论上的失误。④历史原因:长期的封建专制遗留下了大量的个人专断及个人迷信的残余。(2)“苏联模式”的影响①从积极方面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初步尝试,它使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改变了国民经济结构,使苏联迅速发展成为工业国,为其二战期间的斗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对保证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②从消极方面看,由于这种模式的经济体制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断下降;党的干部和机关特殊化和官僚化日趋严重,越来越脱离群众;最终也成为制约苏联发展的主要因素,成为苏联最终解体的重要原因。家国情怀——苏联模式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1)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2)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从本国国情出发。(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4)制定政策必须考虑人民的利益,注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命题溯源·聚焦高考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示例][2022·湖南高考,14]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观点()A.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B.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C.不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D.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解题流程][答案][演练1]命题点:新生苏维埃的经济政策[2022·湖北高考,15]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将俄国皇家瓷器厂收归国有。该厂在1901年烧制的瓷盘正面加绘红色的工厂、举着锤子的工人图案,在瓷盘背面加绘镰刀锤子的标记,原有的尼古拉二世的标记也被保留下来。兼有两个时代标记的瓷盘成为国外市场的抢手货,为新政权积累了外汇。上述做法反映苏俄()A.输出了革命文化B.政治对现实的妥协C.打破了外交孤立D.艺术与经济的兼顾[演练2]命题点:苏联经济建设的探索与经验[2022·广东高考,15]列宁曾指出:“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还没有铲除国内敌人的基础。”“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的办法有()A.通过工业化以改变阶级结构B.发展军事工业提升国防实力C.实行家庭经营促进农业发展D.恢复市场作用增强经济活力[演练3]命题点: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2022·全国乙卷,35]1917年3月中旬,加米涅夫和斯大林连续发表文章,主张只要临时政府不直接危及群众利益,就应给予支持;要求放弃无条件反对战争的立场,改行对临时政府施加压力以迫其开始和谈的策略。这个主张得到了党内大多数人的支持。这表明当时()A.临时政府反对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B.沙皇残余势力仍对革命存在严重威胁C.布尔什维克党对革命形势认识尚不明晰D.国际局势不利于俄国革命持续深入发展[演练4]命题点:为保卫和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举措[2021·天津卷,11]1918~1921年,为了保卫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军事联盟和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经济联盟两个阶段。这说明苏维埃俄国()A.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B.意识形态对立正在消失C.政权拥有新的阶级基础D.建设道路探索有待突破[演练5]命题点:苏联大力发展中等技术教育[2021·广东高考,15]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大力发展中等技术教育,到1927年俄罗斯联邦就有672所中等技术学校。此外还成立工农速成班,招收未受过中等教育的工人和青年农民。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促进中等技术教育普及C.完善新经济政策D.冲破西方技术封锁[演练6]命题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2021·山东高考,13]下表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它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是()时间拖拉机数量(万台)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1928年2.71.71932年14.861.51937年56.193.0A.优先发展重工业B.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C.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D.农业集体化滞后制约工业化发展创新应用——在训练中提升能力1.命题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023·浙江1月]下图为弗拉基米尔·塞尔罗夫1950年创作的油画《农民代表访问列宁》:列宁正专注地听取和记录三位衣着破烂的农民的倾诉。农民倾诉的主题,最有可能的是()A.俄国十月革命B.农业集体化C.苏联卫国战争D.余粮收集制2.命题点:十月革命开辟人类新纪元[2023·厦门市高三四模]1918~1930年,彼得格勒(列宁格勒)国家瓷厂生产了主要用于国外巡展的系列陶瓷艺术品,这些陶瓷的设计带有立体派、未来派风格,常用的装饰图案如下图所示。这()A.体现政府重视居民的生活资料生产B.适应了新政权展示国家精神面貌的需求C.反映两极对峙之下文化竞争的激烈D.推动了传统艺术与革命意识形态的结合3.命题点:十月革命后,亚洲各地区的革命新气象[2023·潍坊市高三模拟]下表反映了一战后亚洲各地区的革命新气象,这主要得益于()地区内容东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东南亚越南掀起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西亚伊拉克、叙利亚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南亚印尼共产党领导工农反对荷兰殖民统治A.亚洲民族忧患意识的觉醒B.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C.帝国主义国际新秩序建立D.十月革命胜利的效应4.命题点: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的工业化建设[2023·烟台市高三三模]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农业集体化以后,集体农庄(包括农民)与国家之间形成实行义务交售制的经济关系。义务交售制采用买卖的形式,但农副业产品不是商品,而是被征购的劳动产品,实际上是“贡税”。该做法()A.优化了国民经济的格局B.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需要C.提高了农业的经济地位D.缩小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必备知识·自主排查2.提示:俄国现代化结构失衡;资本主义发展并不充分;一战加剧了各种矛盾。3.提示:结果: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性质:二月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政治斗争,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提示:含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影响:促进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6.提示: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缓慢,国民经济畸形发展。10.提示:改革开放后,人们视野的不断开阔,对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与历史发展的了解越来越深入。11.提示:封建大地产制占统治地位;列强控制经济命脉;扶持傀儡独裁。知识点一1.(1)社会民主工党(2)布尔什维主义2.(2)无产阶级领导世界格局知识点二1.(1)苏维埃政权2.(1)粮食税3.(1)农业集体化4.(2)生产资料公有制(3)工业化知识点三1.(2)国共合作民族大起义非暴力不合作2.(1)华夫脱党(3)意大利法西斯3.(3)桑地诺(4)土地改革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探究点2.[提示](1)选择理由: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认识到了印度的力量。实际原因:印度经济发展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与英国相比经济军事实力悬殊;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妥协性;以往民族起义遭失败。(2)不足:限制了反帝运动的发展;无法阻止暴力冲突。影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印度最终独立奠定了基础。4.[提示]信息:图一反映了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基本上完成了农业集体化。图二反映了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重工业增长很快,农业、轻工业增长慢。图三反映了苏联出现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计划指令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压制学术思想的创造性,不利于思想文化繁荣。命题溯源·聚焦高考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示例]答案:D[演练1]解析:据材料可知,十月革命后烧制的瓷器中,既有革命的标记、也有专制的标记(尼古拉二世的标记),并且在国外成为抢手货,为新政权积累了外汇,革命政权输出的产品竟然保留有专制的标记,说明政治对现实(外汇、经济支持)的妥协,故选B项;“输出了革命文化”只是一种形式,与题意不完全吻合,排除A项;瓷盘的出口只是为新政权积累了外汇,并不能打破外交孤立,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十月革命后兼有两个时代标记的瓷盘成为国外市场的抢手货这一现象,从苏俄角度而言“兼有两个时代标记”是向现实的妥协,本身不涉及艺术审美旨趣(不符合革命政权身份),排除D项。答案:B[演练2]解析:根据材料“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可知列宁认为“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是去除资本主义存在的经济基础,通过工业化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会改变阶级结构,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发展军事工业提升国防实力”,故排除B项;列宁主张消灭小农,反对家庭经营,与材料不符,故排除C项;恢复市场作用增强经济活力,是列宁时期新经济政策的做法,与材料不符,故排除D项。答案:A[演练3]解析:根据“1917年3月中旬”“临时政府”可知此时处于二月革命后,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加米涅夫和斯大林的文章主要是强调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妥协,反映出其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性认识不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阶段俄国内部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布尔什维克党内部对于革命的任务、方向、路线、方针政策也没有明确的认识,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临时政府是支持继续参加帝国主义战争的,A项与史实不符,故错误;材料未涉及沙皇残余势力和国际局势对俄国革命的影响,故B、D两项错误。答案:C[演练4]解析: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反映了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即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到人民内部的矛盾,A项正确;“消失”的说法错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对立仍然存在,排除B项;苏维埃俄国的政权基础没有变化,仍是无产阶级,排除C项;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建设道路探索已经突破,排除D项。答案:A[演练5]解析:20年代中后期苏联正在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苏联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