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教养教学目标1.理顺本文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2.理解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3.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学会做一个真正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人。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难点:理解教养的内涵及教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导入,资料助读,检查预习,整体感知。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走近作者。(一)导入课文。大家都知道,有教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在与人交往中,“有教养”或“无教养”可谓好坏两个极端的评价。不过那么,什么样的表现是“有教养”,什么样的表现是“无教养”呢?其实,每个人对教养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在著名作家和文艺理论家德米特里·利哈乔夫的眼里,怎样才能算是有教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论教养》这篇文章,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二)走近作者。提问:大家在预习时可曾了解本文的作者?【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纪前苏联、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从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二、检查预习,识记字词(1)读一读,写一写。贸然(mào)涵养(hán)恪守(kè)允诺(nuò)汲取(jí)积淀(diàn)遵循(xún)箴言(zhēn)妨碍(ài)尴尬(gāngà)优雅(yǎ)俏皮(qiào)自吹自擂(léi)大发雷霆(tíng)扭捏作态(niē)矫揉造作(róu)(2)注意易错字(括号中为错别字)。漠不关心(莫)(3)辨识形似字。恪(kè)恪守持(chí)自持格(gé)格式特(tè)特别(4)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斥责别人。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一意孤行:本谓谢绝请托,坚持自己的主张。后多指不顾客观条件,无视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矫揉造作:形容装腔作势,极不自然。附庸风雅: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扭捏作态:具有矫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也指不是天然或自然的。随机应变:根据情况灵活地应付事态的变化。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解说标题。提问:谁能解说下课文标题的含义?学生答后,多媒体展示:“论”表明了文章的体裁是议论文,“教养”是“论”的内容,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教养”两字是本文的论题。文题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和主要内容。“论教养”,题目简洁,论题清楚。(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朗读指导:抓住议论性的句子,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谈“教养”问题的?明确: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3.作者认为“教养”的本质是什么?明确:教养的本质是尊重。(三)理清层次。小组讨论:给课文划分层次,理清作者思路,理解议论文结构的一般特点。学生讨论后,多媒体再展示: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开门见山,引入论题——教养。第二部分(第2~12段):讨论有无教养的表现。第三部分(第13~17段):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第四部分(第18段):得出结论:教养的本质是尊重。论教养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品味、探究全文的内容。教学步骤:一、精读课文,合作探究。(一)精读、探究第一部分(第1段)内容。1.布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1段的内容。明确:指出良好的教养的三个来源——家庭、学校和自身。2.提问:第1段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1)在写法上,用递进复句强调,“良好的教养”的养成更主要的是“得之于自身”。(2)在全文中的作用是: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论题——教养,为下文的论述张本。(二)精读、探究第二部分(第2~12段)内容。1.提问:第2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明确: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但是”一转,引出了对“真正的教养”内涵的探讨。2.提问: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说“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又说“倒是愿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明确:不矛盾。“不敢贸然”是作者谦虚谨慎的表现;“愿意交换意见”体现作者的诚恳态度。这样的表达,既体现了他谦虚谨慎的文风,又在情感上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易引起读者的共鸣。3.布置: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4段与第5~10段之间的关系。明确:总说与分说的关系。第4段总说“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第5~10段分六种情况说明“无教养”的具体表现。4.提问:第5~10段主要论述了什么?这几段的论述有什么共同点?讨论后明确:第5~10段主要从反方面论述了没有教养的表现。这几段的论述都是先假设一个人在外面的表现彬彬有礼,但是在家里却表现的不尊重家人。在对比中反映了一个人怎样才算有教养。5.提问: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对此你怎么看?示例:同意作者的观点。假如一个人在家里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的所作所为都缺乏教养的话,很难相信他能在其他地方做出有教养的举动。所以,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6.提问:有无教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明确:是否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7.提问:作者认为有教养的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明确:(1)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2)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3)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4)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他不会摆架子、“翘鼻子”。(5)无论何时何地,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始终如一,稳重随和。8.提问:4~10段先谈“无教养”的例子,11~12段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无教养”的行为,是人人痛恨和鄙视的,“有教养”的行为是大家敬佩和赞扬的。作者在文中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是为了引起读者的重视和思考,起强调和突出的作用。这样的写作顺序,使作者的观点更突出、更鲜明。(三)精读、探究第三部分(第13~17段)内容。1.提问:由“教养”转向“风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明确:“风度”指人的言谈举止和仪态。有教养的人,一定有风度;有风度的人不一定有教养。“风度”是“教养”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2.提问:第13段作者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明确:第13段作者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3.追问:作者是如何批驳这一错误观点的?明确:作者提出了一个正确的观点: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并对这一态度进行阐述: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并以吃饭和日常生活中的举止为例论述如何关照他人,具有优雅风度。最后得出结论:优雅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这样上述的错误观点就不攻自破了。4.提问:作者在论说“风度”时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明确:首先由谈论“风度”的书籍谈起,提出待人接物的问题,然后批驳错误的观点。接着解说风度的缘起。接着列举有风度的现象,论述优雅风度遵循的准则。最后得出结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才能保持优雅的举止。5.探究:请你结合4~10段的内容,分析“优雅”和“有教养”是怎样的关系。明确: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一个是从内心“尊重别人”,一个是“关照的态度”,其实都是“尊重”。教养是优雅的基础,优雅风度是教养的重要表现,一个人处处时时有教养,就会形成优雅的风度。6.提问:本文的论题是教养,可是文中有很多篇幅却是在谈论“风度”与“优雅”,这是不是跑题了?你怎么看这个问题?明确:不是。“风度”“优雅”是“有教养”的重要表现。本文的论述是从“无教养”到“有教养”,再到“风度”“优雅”,层次上逐步提升,内涵越来越丰富。由“教养”转向“风度”“优雅”并没有跑题,反而使论述更深入、更巧妙。(四)精读、探究第四部分(第18段)内容。布置:读第18段,思考:这一段有什么作用?明确: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强调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再加上随机应变的智慧就会具有优雅的风度,给人以启迪。二、品读课文,深层探究。提问:作者认为“优雅风度”的表现是什么?“优雅”与“有教养”是怎样的关系?讨论后明确:“优雅”表现为: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凭借自己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展示自我修养。“优雅”是“有教养”的重要表现形式: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三、品味重点句子,理解语言特色1.提问:第14段第一句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老师提示:可以运用议论文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分析法。讨论后明确:不能去掉。“可能”表推测,体现了作者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去掉后就成了“优雅风度是外在的”,过于武断,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去掉。2.提问:“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这一句中的关联词语起着怎样的作用?明确:“假如……那么……”构成了一组假设复句。这里表明这种现象是假设的,不一定真实存在,也通过假设起因,推理得出假设的结论,符合人们的思维,同时也映射某种社会现象,让个别有类似现象的人觉醒。3.布置:【多媒体展示题目】说一说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1)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2)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学生举手回答后,老师点拨:第(1)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处方”比喻让人们拥有教养的独特的方法,用语生动形象。第(2)句中的“一律”和“无论”强调了有教养的人从内心深处尊重别人,对人们的谦让和礼让是无条件的。四、再读课文,概括主旨。布置: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明确:本文论述了教养的内涵。文章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了“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告诫人们: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五、赏读课文,分析写法。1.布置:请大家举例说明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示例:①举例论证。本文的5~10段,17段都进行了集中举例论述。5~10段集中列举了无教养的例子,17段集中列举了优雅风度的具体表现。这些例子都鲜活地证明了怎样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②对比论证。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方法。5~10段每一段都是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表现,体现了没有教养的具体指向。第二部分的两层也是前一层为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对比起来,更能体现真正的教养。小结:写作特点一: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有力。2.提问:本文在写法上还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讨论后归纳:写作特点二:通过大量事例说理。本文作者不是泛泛而谈,而是从对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文章结合生活现象说理,针对性很强,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亲切而生动。写作特点三:行文思路清晰。本文的思路很清晰,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其中贯穿着作者的基本见解:教养的本质是尊重。写作特点四:行文方式活泼、灵动。本文行文方式活泼、灵动,作为一篇写给青少年的“书简”,文中有探讨问题的逻辑和推论,又有大量生动的事例,加上精辟的观点和格言式的句子,引人深思,值得反复咀嚼、品味。六、归纳总结:同学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有教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做到有教养。相信作者的观点一定给了大家许多启示。当然,大家对于教养一定也有许多自己的看法,课下可以继续探索讨论。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向作者学习,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七、拓展延伸:提问: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明确:在公交车上,看到行动不方便者,应该主动让座,而不应假装没看见;与人发生冲突,不应“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而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与人争论,不应“出口成脏”,而是“出口成章”……板书设计论题——教养。愿尊重别人不自吹自擂有教养的人珍惜别人时间完成允诺的事有无教养的表现始终稳重随和有无教养的表现论教养朋友以礼,家人无礼论证对亲人缺乏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