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省赛一等奖_第1页
安徽省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省赛一等奖_第2页
安徽省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省赛一等奖_第3页
安徽省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省赛一等奖_第4页
安徽省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省赛一等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2022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测试时间:48分钟满分:4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Cu-64I-127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 B.滴水成冰 C.钻木取火 D.掩耳盗铃2.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日前发布消息,经过10年的勘查投资,安徽省地勘基金在皖江地区新查明一个隐伏于白垩系红层之下的大型斑岩型金矿床。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以下表述中错误的是A.金原子的中子数是79B.金属于金属元素C.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D.金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全面阐释了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看法和主张。以下有利于全球气候改善及环境改善的措施是A.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补充肥料B.鼓励推行“美团外卖”,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饭盒C.加速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D.生活污水就近排入池塘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CO2验满B.稀释浓硫酸C.读液体体积D.天平称量固体5.碘酸碘的化学式为I(IO3)3,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I(IO3)3中总共有12个原子B.I(IO3)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7×3+127×3+16×9C.I(IO3)3和I2O4比较,I元素的质量分数前者更大D.I(IO3)3中I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遥控器外壳属于热固性塑料B.可用灼热的氧化铜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C.铁制品在南方地区比在沙漠地区容易生锈D.物体受热体积膨胀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7.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多B.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1C.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ANaCl溶液CaCl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BCuSO4溶液H2SO4加入过量CuO粉末,过滤C稀HClH2SO4加入过量Ba(NO3)2溶液,过滤DFe铁锈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9.归纳与推理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中只有一种元素,则只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则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C.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但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因此反应物与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一10.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小B.40℃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D.60℃时,将6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60%11.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的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稀盐酸(稀硝酸)过量硝酸银溶液过滤BH2(HCl)浓H2SO4洗气CCu(CuO)过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ZnSO4(FeSO4)过量Zn粉过滤、洗涤、干燥12.如图所示,围棋棋盘上有五枚棋子,代表铁、稀盐酸、氢氧化钡、碳酸钙、硝酸银五种物质,相邻棋子间的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反应。已知与戊的反应中:甲﹣戊的反应类型不同于其它几个反应;丙﹣戊反应能产生一种气体,且该气体还能与丁反应生成沉淀。则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甲乙丙丁戊A铁硝酸银碳酸钙氢氧化钡稀盐酸B硝酸银铁稀盐酸氢氧化钡碳酸钙C硝酸银铁碳酸钙氢氧化钡稀盐酸D铁氢氧化钡碳酸钙硝酸银稀盐酸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5分)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于2022年12月26日建成通车,标志着合肥地铁网正式形成。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标志色为绿色。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填编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2)地铁车身一般都用铝合金制成,用铝合金制作车身的优点是_________,请写出一种比较铁和铝活动性强弱的方法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轨道交通的发展减轻了公共交通及私家车带来的拥堵问题,从化学的角度来看,你认为发展轨道交通还有什么好处?_________。14.(8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为。(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备并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氧气,仪器的组合为(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常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某同学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图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与B相比,C装置的优点是,小注射器的作用相当于实验室中的(填仪器名称)。(4)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备甲烷(CH4)气体,如用G装置来收集,甲烷应从(填“a”或“b”)端通入。15.(7分)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Cu、Zn及硫等,现欲回收铜和锌,主要流程如图所示:(1)步骤①产生的废气A中含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了防止污染空气,将其用烧碱溶液吸收除去的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溶液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回答两种即可)(3)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任写一个)。操作X所需玻璃仪器除漏斗、玻璃棒外,还有。(4)步骤④中参加反应的物质为ZnSO4和(填化学式)。(5)有人认为即使步骤①中空气不足量,也不会导致锌的回收率降低,理由是。16.(6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硬水中为什么含有碳酸氢钙非常感兴趣,于是查阅了九年级化学下册课本中的资料卡片: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知道石灰石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发生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CaCO3+CO2+H2O=Ca(HCO3)2。小组同学思考:若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是否也能生成碳酸氢钠?于是他们对此开始实验探究(不考虑二氧化碳和碳酸作为溶质的情况,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提出问题】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质为Na2CO3;

猜想二:溶质为NaHCO3;

猜想三:溶质为。【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二(选填“成立”或“不成立”);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取步骤①中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猜想一不成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猜想三成立,证明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钠。【讨论交流】小明同学认为,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后,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就能证明一定有碳酸氢钠生成;小红同学对小明同学的结论产生怀疑,其理由是。17.(4分)现有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取24g此样品,然后将200g稀硫酸分4次加入其中,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50505050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g1684m(1)上述表格中m的值为。(2)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1.C2.A3.C4.C5.D6.D7.C8.B9.C10.D11.C12.A13.(1)④⑤③(2)硬度大、耐腐蚀(合理即可)2Al+3FeCl2=3Fe+2AlCl3(合理即可)(3)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合理即可)14.(1)水槽(2)AF2KMnO4K2MnO4+MnO2+O2↑(3)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CaCO3+2HCl=CaCl2+CO2↑+H2O能够控制反应速率分液漏斗(4)b15.(1)SO2+2NaOH=Na2CO3+2H2O(2)CuSO4、ZnSO4、H2SO47(3)Zn+H2SO4═ZnSO4+H2↑或Zn+CuSO4=ZnSO4+Cu;烧杯(4)H2O(5)不管锌在第一步中是否被氧化,在第二步中都会与稀硫酸反应完全转化为硫酸锌(2分)16.Na2CO3、NaHCO3不成立Na2CO3+CaCl2=CaCO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