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教程分析_第1页
摩擦力教程分析_第2页
摩擦力教程分析_第3页
摩擦力教程分析_第4页
摩擦力教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摩擦力张佩人教版高中物理课题教材分析第三章第三节《摩擦力》教材分析一、本节教材概述二、本节学情分析三、本节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四、本节的重点、难点1、重点2、难点地位作用、内容、风格特点、需调整的地方做一做

尝试写出本节课教材概述(地位作用,风格特点,需要调整之处)一、教材概述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摩擦力”是2004年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习重力、弹力的基础上引入的,并且已经在初中学习了一些摩擦力的基本知识,高中物理《课标》对该知识点的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其中,对静摩擦力规律的认识应该包括最大静摩擦力。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和方向的判断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而摩擦力又是高中力学三类常见的力之一,是受力分析的基础,为以后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动能定理的应用以及摩擦力做功与产生热能的关系等问题打下基础,所以本节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教材概述风格特点(课标、学生、内容)(1)课本完成了课标对本节课的基本要求,并在课标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化。(课标)

(2)本节的知识与初中的相关知识相衔接,降低了初高中的台阶(内容)一、教材概述风格特点(3)教材中图文并茂,有科学小知识和学生的课后动手实验,注重联系实际,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符合学生的认知。摩擦力生活中随处体现,实验器材随手可得,这使学生感觉物理就在身边,生活即是物理。(学生)一、教材概述需要调整之处(1)运用二力平衡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的探究实验过程中,很难保证木块匀速运动所以示数不稳定,会有误差,所以我认为实验需要调整;一、教材概述需要调整之处(2)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过程中没有实验设计,直接由实验表明得出结论,需要教师进一步设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新课标新理念,与实际相结合,与学生一同关注生活。一、教材概述第三章第三节《摩擦力》教材分析一、本节教材概述

二、本节学情分析三、本节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四、本节的重点、难点1、重点2、难点大家写出本节课的“学情分析”,完成后进行展示与交流。(1、先备知识与技能2、学生心理特征3、认知特点)二、学情分析1、先备知识与技能学生在初中《力和机械》一章已经学习了摩擦力的基本知识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为本节摩擦力的计算奠定了基础。学生会根据生活经验和掌握的知识分析简单的摩擦力现象,在初中摩擦力中已经学过探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会使用弹簧测力计等实验仪器,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实验能力但时间过长,所以本节课需要巩固一下学生的探究能力。二、学情分析2、心理特征高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有独立解决问题和实验操作的能力。利用这些特征,教师应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中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独立思考、口头表达和实践操作,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这个阶段的学生争强好胜,利用这个特征可以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采用组间竞赛的模式,列举生活中的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又培养了学生不服输的精神。二、学情分析3、认知特点与能力

这个阶段的学生感知和观察力比较强但抽象思维能力薄弱,故此本节课的展开应联系学生生活实例,将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比较容易。这个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还有点薄弱,在初中学习电阻时用到过控制变量法,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探究能力。第三章第三节《摩擦力》教材分析一、本节教材概述二、本节学情分析三、本节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四、本节的重点、难点1、重点2、难点做一做

细读第一遍本节教材,写出“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完成后进行展示与交流。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力的概念;(2)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能根据静摩擦力的规律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3)认识滑动摩擦力的规律,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能运用滑动摩擦力公式来计算滑动摩擦力大小,知道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4)知道什么是滚动摩擦力,了解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做一做

细读第二遍本节教材,写出“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完成后进行展示与交流。注意:书中所给的过程并不是完美的,它只能作为参考,“过程与方法”目标体现了教师的创造性,并不唯一三、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列举摩擦力现象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2)根据所学的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静摩擦力的规律,通过实验分析总结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关系,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3)经历实验利用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的方法探究滑动摩擦力的规律及大小的公式的过程,巩固和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4)通过小组竞赛列举生活中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的例子归纳总结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提高交流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教学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列举生活实例激发学生探究摩擦力的兴趣;(2)根据物理现象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精神;(4)通过组间竞赛方式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有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联系起来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思考讨论重点难点的确立依据是什么?应从哪几方面考虑?(细读第三遍教材,写出重难点)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依据:课标、三维目标、学生的认知、知识逻辑结构图、高考题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静摩擦力的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理解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3、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用公式计算滑动摩擦力。四、教学重、难点难点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