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史复习资料_第1页
中国民族史复习资料_第2页
中国民族史复习资料_第3页
中国民族史复习资料_第4页
中国民族史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少数民族的语系、语族1.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语、侗语、傣语、布依语、水语、仫佬语、毛南语、拉珈语、仡佬语、黎语等。藏缅语族——藏语、嘉戎语、门巴语、珞巴语、土家语、羌语、普米语、独龙语、怒语、彝语、傈僳语、纳西语、哈尼语、拉祜语、白语、基诺语、景颇语、载瓦语、阿昌语等。苗瑶语族——苗语、布努语、勉语、畲语等。2.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乌孜别克语、塔塔尔语、撒拉语、图瓦语、西部裕固语。蒙古语族——蒙古语、达斡尔语、东乡语、东部裕固语、土族语、保安语。满—通古斯语族——满语、锡伯语、赫哲语、鄂温克语、鄂伦春语。3.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语、崩龙语、布朗语。4.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排湾语、布嫩语、阿眉斯语等。5.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塔吉克语。斯拉夫语族——俄罗斯语。1、夷离堇:官名。辽政权建立前,为契丹各部军事首领。辽太祖以迭刺部夷离堇建立政权称皇帝后,于天赞元年分迭刺部为北院与南院两部,各置夷离堇,分掌部族军民政事。后改夷离堇为大王。2、阿保机:全名耶律阿保机(872-926),汉名为亿,辽开国君主,也就是辽太祖。勇善射骑,明达世务。十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9称帝,建立契丹国,后来改称辽,都城在上京。称帝后,接受汉族封建化,任用汉人制定封建典章制度,创制契丹文字,发展农业和商业,使契丹族的经济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被视为契丹族的民族英雄。3、澶渊之盟:北宋与辽(契丹)签订和约的事件。10,辽军南下深入宋境,宋宰相寇准力主抗战,劝真宗亲征,真宗勉强至澶州督战。宋军取胜,但北宋统治者无心抵御,屈辱妥协,同意与辽议和。101月,宋辽订和约:宋每年向辽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辽军撤走。澶州又名澶渊郡,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是在不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的,加重了北宋的财政困难,也使阶级矛盾不停激化,不过它结束了战争状态,增进了宋辽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助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4、斡鲁朵制:斡鲁朵原义为宫帐,皇帝的戍卫亲兵,是皇帝的私有财产。共12个,尚有一种同等级的王府。斡鲁朵有自己的领地和属民,下设38个州,18个县,41个提辖司,23个石烈。辽太祖起,辽朝皇帝及太后都设有自己的斡鲁朵,并有直属的军队、民户、奴隶和州县,构成独立的经济军事单位。加强了皇帝的权利,后被蒙古人沿用。5、投下军州:辽的地方行政单位,多设在辽西地区。军州是地方行政单位,实质上是契丹贵族建立的寨堡,贵族的领地,用来安顿战俘,战俘重要是汉人,是契丹贵族的奴隶,从事农业生产。投下军州具有双重身份,既受贵族管辖,又受辽政府管辖。投下军州的官吏除节度使外,都由贵族委派。辽末,州逐渐消失。6、阿骨打:全名完颜阿骨打,即金太祖。十一世纪,女真族的完颜部逐渐统一了女真各部。十二世纪,完颜阿骨打成为女真首领。11,完颜阿骨打领导女真部获得反辽战争胜利后在会宁称帝,国号金。在位期间,定制度、立刑法、造文字,加强皇权,后来,与北宋订约共同攻辽,攻占了辽的大部分土地。他对女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增进作用。7、猛安谋克制:产生于女真氏族社会末期,是一种部落联盟的组织形式,最初是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后来逐渐由血缘组织向地区组织转化。氏族、部落首领在进行生产或行军时,按率人数多少,称为“猛安”或“谋克”。11,阿骨打重新规定“猛安谋克制”,以100人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平时出猎、战时作战,这样不仅节省财政支出,还保证有较高的战斗力。猛安谋克是女真人兼具军事、政治、生产三方面职能的社会组织。8、八旗制:是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过程中在氏族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政治、军事、经济合一的政治制度。努尔哈赤将所辖的军民编成八旗(初设有四旗,分别以黄、红、蓝、白四个颜色的旗帜作为标志。后来又增设四旗,以镶黄、镶红,镶蓝、镶白的旗帜为标志,合称八旗)。规定每300人为一牛录,5牛录为一甲喇,5甲喇为一固山,固山即旗。八旗组员脱离部落酋长管辖,“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是强有力的军事、行政和生产组织。八旗制度的建立,是与当时女真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对巩固女真各部的联络起着重要作用。9、西洱河之战:唐征讨南诏叛离的作战。唐天宝九年十二月.南诏王阁罗凤不堪云南太守张虔陀的欺压而起兵反唐。次年四月,唐以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征讨。唐军8万之众分两路至曲、靖州。南诏王派使者谢罪,并偿还云南城,请唐罢兵。鲜于仲通不许,扣留使者,军至西洱河,被南诏军打败,死6万人。这次战争称为西洱河之战。10、点苍会盟:南诏国依附吐蕃,但对吐蕃繁重的税贡、军役颇为不满,双方关系出现裂痕。恰逢唐王朝对南诏政策有变,决定联合南诏挟制吐蕃,于是南诏与唐朝重修旧好。794年,双方代表在点苍山会盟,正式恢复友好关系,史称点苍会盟。之后南诏大破吐蕃军队,将吐蕃军队势力赶出了云南。11、改土归流:是指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世袭土司统治,而改任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土司即原民族的首领,流官由中央政府委派。最初是运用土官犯罪、绝嗣等时机取消土司统治权力,到明永乐十一年平定贵州思州、思南两宣慰使之乱后,废除土司制度,设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朝愈加紧在云南、贵州等省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改土归流有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步加强中央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增进边远地区的发展以及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唐羁縻府州制度“羁縻”制度的实质是“以夷治夷”,即运用土官治理土民。“羁縻”制度就是用马络头和用牛牵绳把西南各族群众的头给以络住,鼻子给以穿上绳子。在“羁縻”制度下,各少数民族群众是牛马,土著王、侯、邑长是络头和牵绳,主人则是王朝派驻的郡县官吏。王朝统治者为了到达政治上统治、经济上剥削西南少数民族群众的目的,必须通过地方奴隶主、部落贵族,而西南少数民族中的奴隶主、部落贵族为了继续保持其在本民族中的政治经济地位,又必须和王朝派驻的郡县官吏勾结在一起。在这种状况下,西南各少数民族就要受到王朝统治阶级和地方奴隶主、部落贵族的双重压迫和剥削。羁縻府州是唐代的边疆民族地方管理机构,重要建置于关内、河北、陇右、剑南和岭南五道。唐政府又在“缘边镇守及襟带之地”设边州都督府,在边远民族地区设边州都护府主掌少数民族事务,包括“慰抚、征讨、斥堠、安辑蕃人及诸赏罚,叙录勋功,总判府事”等职责,唐代共设有单于、安北、安西、北庭、安东、安南六个大都护府。唐羁縻府州的设置展现出这样一种趋势:在时间跨度上,羁縻府州的设置贯穿唐王朝一直;在地区上,南疆各民族地区设置最早,继而才在西北、东北和北疆广泛设置;在总体数目上,南疆的羁縻府州少于其他各地。由此可见,羁縻府州制度不仅是唐朝一项相称重要的民族政策的本质属性,并且它与唐的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过程息息有关。唐羁縻府州的特点:(1)羁縻府州县的划分不以地区、而以各少数民族部落为原则,府州县的最高官员不由中央委任,而由其部落首领担任,且职位世袭。(2)羁縻府州不一样于一般的州直隶于中央,而是从属于边州都督府或都护府,属唐中央政权间接统治下的唐版图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构成部分。(3)羁縻府州在经济发展方面享有优惠的政策,纳税少,只承担一定的贡奉义务。羁縻府州制度的意义:唐统治者善于总结此前历代统治者在民族问题上的成功与失败,并在处理与各少数民族关系的实践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民族政策:开疆拓土,怀柔抚纳为第一层次;输出儒学,渐陶声教,以达同化之目的,此为第二层次。在详细实行过程中,和亲、册封、赏赐、任用等多种“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手段反复使用,而这一切无不与羁縻府州的设置和管理交错进行,这也就决定了羁縻府州制度对唐中央和各少数民族都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政治方面,对唐中央政权来说,羁縻府州“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其组织从属关系已十分明确,对少数民族首领的大量册封深入强化了两者的“君臣之位”;对各少数民族来说,上层贵族通过册封而成为唐王朝的正式官员,身价、地位、权势皆提高,通过受赏赐获得的经济利益颇为丰厚,自然安心做唐的臣子。与此同步,羁縻府州制度承认各少数民族的经济形态和社会构造与中原地区存在的不平衡性,以不变化少数民族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为基本原则,深受广大少数民族人民的欢迎,因而极大地保证了唐边疆广大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军事方面,羁縻府州受边州府州驻军的控制和统领,成为唐军事上的后蓄力量,多次充当唐王朝的后备军。因以部落划分,唐的许多羁縻府州实际上成了悍勇善战的游牧民众的集合体,其战斗力不可低估,常常能应唐王朝的一时之需参与唐军对外作战,乃至协助唐王朝平定内乱。此外,经济和文化方面,羁縻府州制也为增进各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原地区经济文化联络和交流提供了以便的条件和制度保证。羁縻府州制度下,边疆地区与中原的经济往来基本上有两种:一是朝贡和回赐,二是互市,两者实际上都是民族间的贸易行为。唐政府还专门设有诸互市监,“掌诸藩交易之事”,虽然互市并非民间贸易,是在官方主持下进行的,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但对于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还是大为有利的。文化领域,唐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并采用有关制度和措施加大力度对羁縻府州各少数民族进行教化。首先,积极为少数民族办学,长安设“国子学”,邻近羁縻府州的地区设郡学,大量招收少数民族领袖子弟就读;另首先,唐公主出塞和亲,携带大量儒书、佛经、历法、医药等方面的书籍作为向各少数民族文化输出的辅助手段,佛教能成为回鹘国的国教就是这种文化输出的成果之一。客观地讲,羁縻府州制所包括的多方面内容对双方来说是具有不一样侧重意义的,就唐政府而言,更重视发挥它政治和军事方面的作用,因此在羁縻府州制下所采用的各项措施都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而就各少数民族而言,则更重视于它对自身经济文化发展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羁縻府州制最大程度地符合了双方的即时利益,这正是它能顺利实行的原因所在。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是一种封建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中央封建王朝在边疆民族聚居区和杂居地带实行的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是中央王朝对内属的各民族或部落酋长(首领)封以官爵,赐以名号,让其世袭统治原有的个民族人民,中央王朝只通过这些民族首领进行间接统治;同步,又规定各民族首领必须承认是中央王朝委派的官吏其统治区域是中央王朝统治下的一部分,并听从中央的征调,按期交纳一定的贡赋。土司制度的源头是两汉时期的羁縻制度,是一套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它是由羁糜政策发展、演进而来的,某些管理措施粗具雏形,始于元代,大盛于明代,多种管理措施臻于完备,衰落于清代,制度逐渐瓦解、废弃。土司制度分为三个时期;建立初期(元朝)、完善时期(明朝)和衰落时期(清朝)。元朝是对西南及南方民族统治深入的一种朝代,在总结了汉、唐、宋各朝统治南方各民族的羁縻制度的基础上,推行土司制度。包括如下几项内容:①设置多种土司职务,有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招讨使、长官司,其下尚有蛮夷千户所、洞、处、寨等土司,同步设置路、府、州、县各级土司。②土司土官皆任命少数民族中的豪酋担任。③规定了土司的义务:各级土司必须向中央尽一定的义务,按规定期期向中央皇帝朝贡,准时交纳一定的赋税等。④规定了各级土司的信物、承袭、升迁、惩罚的制度。明承元制,是土司制度发展成为一种完善的政治制度。在土司区的分布、土司的官衔、土司的信物与俸禄、朝贡与差发、承袭制度、升迁与惩罚、对士兵的惩罚等内容上进行补充和完善,对土司的等级、人民、管理、使用等各个方面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使之发展到极盛时期。清袭明制,凡土司归附者,皆授原官职,雍正、乾隆年间进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后来的土司统治制度也就随之而衰落。土司制度的历史作用:土司制度作为元、明、清三朝统治南方民族的一种政治制度,对南方各民族有着巨大的影响:⑴使国家空前的统一。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再没有出现过像汉代的“夜郎、“滇”、“南越国”,唐代“吐恭”、“南沼”,宋代的“西夏”、“大理国”、“罗氏鬼国”、“自祀国”和“南天国”那样的地方性割据政权,使封建国家得到了空前的完整和统一。⑵使封建王朝增长了财政收入,推进了封建制度的发展。元、明、清三朝对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后,按土司领地大小,人口多少,出产状况,规定了贡、赋。⑶沟通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络,使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秩序安定、生产发展。实行土司制度的七百余年间,在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除了几次局部的短时间的动乱外,社会秩序基本安定。土司制度的实行,维护了西、南部少数民族地的安定局面,在客观上有助于社会生产发展。(4)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逐渐兴起并发展,增进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封建朝廷规定土司要学习汉文化才能承袭,土司为了承袭,世传缓印,也为了增强统治能力,提高威望,就努力学习并运用汉文化,土司地区的文化教育也就逐渐兴起。⑸保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土司武装力量在保国卫疆中作了很大奉献。自西藏至东南沿海的万余公里边防海疆,在明、清时期,土司武装力量,在保国卫疆中曾作出过很大奉献,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无论王朝中央内部发生了严重分裂、混战、甚至改朝换代,还是遭受外敌入侵的时候,都站在国家统一的立场上保卫领土、维护祖国领土完整。阐明土司处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负有守土之责,在保卫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中做出了特殊的奉献。土司制度的流弊:⑴实行土司制度,上司统治是一种特殊的地方政权形式,具有浓厚的封建割据性。⑵土司残酷压迫百姓。⑶土司野蛮掠夺土民。土司对土民的征收,向无一种合理的定制,完全是由土司任意索取,使土民苦不堪言。⑷土司荒淫腐化。无论是文献记载,或是口头流传,土司的荒淫腐化行为都是很严重的。元、明、清王朝在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施行的土司制度,在明代中期此前,对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发展,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但土司制度毕竟是“封土建疆”世袭统治的残存,它只是奴隶制和农奴制野蛮统治剥削的产物。当社会商品经济深入发展,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已不再是奴隶主和农奴主的私有物,土司即失去赖以存生的基础。在明代中期后来,愈来愈显示出它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阻碍作用,逐渐走向背面。故土司制度到明代中期后来即始行瓦解,渐次衰落,直至在历史的长河中完全消灭。改土归流改土归流是清政府在西南少数名族实行的一种管理制度,即将土司制度改为流官制度。土司即原民族的首领,流官由中央政府委派。改土归流的地区,包括滇、黔、桂、川、湘、鄂6省,所波及的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彝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水族等。云南、贵州改土归流的目的,到雍正九年基本实现。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制度,减少了叛乱原因,加强了政府对边疆的统治,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背景:土司制度到明末清初后来,其腐败性和落后性不停暴露出来。各地土司长权欲膨胀。生活骄奢,对境内的土民在政治上进行残暴压迫,经济上残酷掠夺,严重阻碍了各民族社会的深入发展,土司统治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南方社会继续发展的规定了,而改土归流的条件日趋成熟。改土归流是在山农大历史背景下进行的:①土司的存在已逐渐成为天通苑多民族多民族国家深入发展的障碍。②明清以降,土司制度的经济基础——封建领主经济发生变化,土司在民族中的影响逐渐减弱,封建领主经济在土司地区应运而生,变化了土司地区的经济基础,引起上层建筑方面的变化,使改土归流能顺利进行。③中央王朝有强大的势力,政治稳定、武力雄厚,能对付那些勇于对抗改土归流的土司、土官,使改土归流政策得以实行。过程:改土归流贯穿于整个清朝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⑴初期阶段:从清初到雍正三年(1725年),运用当地土司对抗的机会进行改土归流,规模较小。⑵高潮阶段:从雍正四年(1726年)到九年(1731年),1736年,鄂尔泰任云贵总督,向中央提出全面的改土归流计划,改土归流进入高潮阶段,到1731年改土归流高潮结束,基本上完毕了清朝的预期计划。⑶末期阶段:从雍正十一年(1733年)经乾隆时期,最终到清朝末年的宣统年间。这一阶段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尚未改流的土司继续改流,直到1910川督赵尔丰对巴塘、甘孜等地土司改流,才基本结束。意义: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制度﹐减少了叛乱原因﹐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积极意义: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制度﹐减少了叛乱原因﹐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消极影响:改土归流后﹐部分上层土司不甘心失败﹐时刻图谋复辟。而有些清军在新地区肆行抢掠﹐有的流官不善于经理﹐骤然增长赋税﹐兴派徭役﹐自身又贪赃讹诈。加之新设营汛部伍大多从邻近地区抽调而来﹐致使本来地区力量空虚。这不仅使原土司有了叛乱的口实﹐也给了他们以可乘之机。汉朝的边郡政策的重要内容及影响秦朝在地区管理建制上,首开郡县制。西汉在处理民族问题时也继承并完善了秦朝的郡县制度,实行边郡制。汉朝把边疆地区新设的郡称为边郡或初郡,与中原地区的郡县均有明显不一样。“初郡政策”的重要内容:①“以其故俗治”。即不变化西南各民族原有的生产方式和各民族统治地区,和西南夷各族首领建立起联合统治,即羁縻统治。封少数民族首领为王、侯、郡长、邑长等来统治当地,但这些首领要听从郡县汉族官吏的管理,承认汉族中央王朝的统治。

②对西南夷各族“厚赐赠帛”。这是汉朝统治者在初郡实行的意在吸引当地少数民族内属、内附的一种措施。即用汉朝丰富的财富吸引南方民族参与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行列中,使边疆、内地都得以安定。③免征赋税和轻赋的政策。赋税比内地郡县要低;税额稳定,并较长时期保持不变;赋税以交物为主,纳钱为辅。实行该政策的原因是由于西南夷各族发展形态很不一致,土地所有制极其复杂,不合适实行中原地区的租赋制度,尚有一种原因是汉朝为了防止征发过多而引起初郡地区的对抗。④开通道路,加强初郡地区与内地的往来和联络。⑤移民屯垦政策。汉招募内地的豪民(地主、大商人)、贫困破产农民以及罪犯、郡卒等到西南夷地区屯垦,将生产出来的物品提供应当地官员、军队使用,有边郡的官吏发给凭证,再到内地领取银钱。实行这一政策,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仅处理了郡县官吏所需的物质,并且减轻了初郡人民的承担。汉朝先进的生产技术也传入西南民族地区,增进当地的发展。⑥任用廉洁官吏。为获得西南夷各民族的信任,重视选择廉洁的官员到西南夷地区为官。这些官吏的政德获得西南夷地区人民的信任共同发展了社会生产,稳定了西南夷的社会秩序。⑦协助西南夷各族发展生产和文化教育。首先与西南夷进行商业交往。另一方面,汉族官吏更重视发展西南夷的生产和扩大内地生产技术。文化上,在西南夷地区兴办学校,传播内地先进文化。

“初郡政策”的影响:汉朝“初郡政策”的内容在民族政策上具有开创性,是中央王朝初次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较为科学、有效的统治措施,并且符合当时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背景和生产力发展状况。不仅在增进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上起了很大作用,并且维护了西南夷地区社会秩序安定,巩固和加强了中原王朝对西南夷地区的统治。历史的发展证明,秦汉王朝对西南夷地区的开拓,有助于西南地区政治的统一,有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各民族的团结进步。南诏与唐朝的关系南诏是唐朝西南边境的一种强大地方势力,它对唐朝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南诏又是在唐朝的扶植下发展起来的,因而诏唐之间有着极为微妙的关系,互相间恩怨和战,前后经历南诏13代王,近3,在13个王中有10个王被唐朝加封,友好关系成为主流,然而矛盾和战争也不停出现。战与和的交替往往又与诏、唐的国力、统治者双方利益的得失有着亲密的关联,最终导致诏唐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诏唐关系的发展变化,大体可以分为5个时期。⑴南诏统一六诏前的和好时期:这一时期大概从南诏第一代王细奴罗至第3代王盛罗皮时,是南诏运用其远离吐蕃,不受吐蕃直接威胁的有利条件,依托唐朝的力量来发展自己势力的时期。在此期间期间,双方的关系得到不停的发展,南诏不停派遣使臣向唐朝朝贡,与唐朝建立了政治上的从属关系,还开始学习唐朝的文化,为唐诏友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⑵唐友好关系的前期这一时期从南诏统一六诏至750年(天宝九年)止。这是唐朝、南诏互相间都需要借用对方力量的时期,尽管双方的目的各异,不过友好对双方均有利,因而使诏唐友好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